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8514
阅读:12742
发表:2018/11/26
爱情,校园,农村
小说
高原月亮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两个小时后。他终于批改完作业,又提起书本开始看,但他眼睛发呆了。
因为陈海学的眼里开始闪现起当年的一幕幕情景来——
(陈海学回忆往事):
三年前的一个周末日子,他记得的,那天天大早,陈海学穿了一身干净但很朴素的蓝色中山装,配一对白色运动鞋,帮母亲挑着粮食从自家里出发去赶乡场。
一路上,人来人往,有挑担的,有背着背篓的,有拉马车的和推独轮车的,一些粮贩子驾驶着三轮车和盘式三轮车到半路来收购粮食和药材。
他挑着担子走在前面,母亲背背篓跟在他后面。
在即将走到乡场的路上,一位驾驶着盘式拖拉机的粮贩子问他你挑的是大米还是玉米呀,咋卖呢?
她母亲在他身后回答:大米十斤二十块,玉米十斤十块。
粮贩子:各少一块不卖吗,老姨妈?
他母亲摇头:不卖,我们场场都这样卖,也晓得价格就这样。
粮贩子招手:算喽,挑过来,多几毛钱也收了。
陈海学帮母亲挑粮食过去称给了粮贩子。卖完粮食后,陈海学和他母亲来到乡场上。
母亲对他说:你们年轻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逛一会儿我再买菜回去。
陈海学微笑着走他的去了。他随便在小百货摊位前顿足看了几眼。
在一个菜摊点:乡人都争着挤过去买菜。陈海学也挤过去想买点菜。
就在这拥挤的人群中,陈海学偶然发现了挤在人堆中的韦阿秀。
陈海学开始张嘴要叫人时,韦阿秀不看人说:陈哥,你不必挤进来喽,我们的菜我已买好了。你退回去吧。
陈海学笑了:你不看人也知道我来啦?
韦阿秀的声音从人堆里传过来:我早就看见你来了。
片刻,韦阿秀从拥挤的人堆里拎着大袋小袋挤出人群来。陈海学在人堆外接住她韦阿秀拎着的大袋小袋。他们慢慢地从菜摊上向乡场外移动。
陈海学:你买这么多菜,干脆咱俩先带菜回家去吧。
韦阿秀摇头:不,咱不忙走。咱俩拎着这些蔬菜到岔道口等家乡人,只要遇上我那羊山村人,就麻烦人家一个帮带一点回去,我们在乡场上多玩点。
二
陈、韦两个在岔道口将韦阿秀买来的菜,委托给了村人帮忙带回家去,他们两个就选择回到场外一棵大榕树下坐着聊天起来。
陈海学腼腆地问:今天你怎么知道我要到菜场去呢?
韦阿秀不看人说:一到周末过来赶场,你不是为了买菜你来干什么?七天才赶一天集呀。
陈海学点头:我知道,可我的钱都不够家里买肥料用呀。
韦阿秀长叹一声:要是你能够很快得到转正,那日子就比现在好过多喽。
陈海学抱头叹气:难啦,我上面没人,谁知道要拖到哪个猴年马月去哩。
他们背靠树根,微闭着眼睛,说了又停,停了又说。
他们用半边身子斜靠着树根,另一边斜着身子相互依靠在一起。
这天,临近中午时天气转晴,厚厚的黑云渐渐往北移动,头顶的浓云变薄了,一轮红日的轮廓在头顶上烧得通红。
太阳光一缕缕从云层穿透下来,大榕树的影子也蜷缩在自己的脚下。
陈海学和韦阿秀两人正斜着身子一边相互依靠着,一边还斜靠在榕树根上。
韦阿秀微微仰起头看着陈海学:陈哥呀,要是到后年你也得不到转正的话,那我们就干脆跑到沿海打工去吧。
陈海学叹气:我只上了十二年多的班就想得到转正呀?难啦。
韦阿秀扭头过来仰着头:陈哥呀,那咱们干脆跑到外省打工去吧,守着民办补助哪天才有出头之日哟。
陈海学叹气:我也想这样做,可这个学期刚开学没好长时间,现在我就跑出去,学生的课有谁来上呢?要是没有人来上,孩子们的课不是被耽误了吗?
韦阿秀伸手指着陈海学的头:你呀,想得太周到了,你只会考虑到别人前途,就不会考虑到自己前途。
陈海学扭头过来:连你都选择归入我这一行列来,难道你不喜欢孩子们?
韦阿秀睁着怪眼:我只是为了你呀,我哪想教什么书呀!
陈海学也睁着怪眼:为了我?我有什么值得你想念呀?
韦阿秀埋下头,低声:就是喜欢上你呀。
陈海学故意斜着眼看她:你喜欢上我?我怎么不知道!从哪时起呀?
韦阿秀故意伸手摸地下:就从我读到初三时起呀。
陈海学摇头:你在城里读书,你喜欢不喜欢我怎么会知道!
陈海学不断摇头:咱俩暂时不忙考虑这个问题,等过这几年再考虑吧。
韦阿秀掉下默默的泪水来,哭泣着说:不,我就是喜欢你呀,无论如何,你到了哪儿去,我就跟着你到了哪儿去。我不准你离开我。
陈海学扭过头来:你太痴情了,妹子,我可是你老师呀,一直以来你都既叫我老师,又叫我叔呀。咱还是按以往的称呼吧。
韦阿秀流下了满脸的泪水。
三
他们边交谈边闭目养神。
很快,太阳很偏西了。
陈海学翻出手腕来看看他的电子表,时间已走到下午16;30.
陈海学扭过头来对她韦阿秀说:咱别再忧心忡忡了,咱干脆回了家去吧,回到家去多少能帮得了老人干点活儿哩。
韦阿秀扭头看看周围的事物再看看湛蓝的天,扭头过来看他说:那你先等等我,我跑到场坝去一下。
陈海学疑惑:你干什么?要去买东西?
韦阿秀摆手:别多问,我不好告诉你。
陈海学低下头去不说话了。
片刻,韦阿秀提着一袋小笼包子和两杯豆浆跑过来,同时他腋下还夹杂着什么东西,胀鼓鼓的。
陈海学睁大眼睛:哟,你又跑去破费啦!
韦阿秀摇头又摆手:先吃饱再说。
他俩快速地吃着小笼包子。
他俩一个靠着一个,踉跄着走回了家来。
四
陈海学抬头上来,泪水已顺着他脸颊流下来。
他两眼朦胧模糊看不清什么东西了。
他伸出两手从脸蛋中间往两边一抹,泪滴即刻向两边飞散。
陈海学踉跄着站上来。从床边抓来一个洗脸盆,赶快噔噔噔地下楼去接水。又赶紧噔噔噔地抬水上楼来。然后快速地洗漱好,就赶紧上床休息去了。
但躺在床上的陈海学,翻来覆去好几回都睡不着觉。
陈海学的脑海里又浮现起当年往事——
五年前,春末夏初的某天中午,陈海学正伏在一张课桌上批改作业。
突然,有一位四年级女生跑过来交给他一封信。
陈海学看到信封正面写有两字“内详”后他在心里说:咦,这小妞,有什么事不可以过来说嘛,非要写信来?
陈海学先放下作业不批改,赶紧撕开信封口,伸进两指从里面夹出已折叠好的信签纸,铺平在书桌上,韦阿秀那清晰而流利的行楷字便展现在他眼前了:
我心目中依恋的情侣,陈哥呀:
你好!
几年来,正当我们甜蜜地堕入情网中,我默默地闭起眼感受爱情的温馨。可是,当我多么想投入你怀抱时,你却犹豫了。为什么一个大男八汉竟不敢接受一个弱女子对爱的执着追求呢?为什么一个三十有余的男子竟在女孩面前显出优柔寡断呢?当然,也怪我妈,怪我妹,怪我那兄弟,是他们一直以来对我俩的干涉才造成你不敢带我跑出去吧?当我想把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你时,你却说你是我老师,是我上辈,师生之间不能乱来,何况还是叔侄关系哩。其实,我姓韦,你姓陈,我们两家五百年来未曾有姻缘关系,我俩的年龄差距又不大,凭什么你就是我上辈呢?我改口叫你陈哥不会错吧,你也没权利阻止我爱上你吧。
你对学生的热爱,让我今生今世都不会忘掉你。而且我也怎敢忘掉你呀,从你走进教室的第一天起,你一直以来对我悉心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怎敢让我忘掉,特别是你很早对我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呀!这才至于促使我从小起便慢慢地懂得了人类为何要保持艰苦朴素,为何要坚持忍让,为何要人敬人,人爱人以及穷人之间为什么要互相关照的道理。反正,话就这么说,都是你的教导,才使得我最终明白了应该怎样做人。
鉴于此,我该叫你一声“亲爱的”,这不过分吧?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兄长。海学呀,你一直说你是我的长辈,但我说你是我的同辈。这话从何说起呢?我不想解释也不用解释,你自己应该明白。请原谅我直人说直话吧!陈海学,我亲爱的老师,你如今都三十三、四啦,为何还不会考虑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呢?我这学生呀,真的好替你操心。不过,我就在你身边呀,我随时听从你的召唤。
你还没什么感觉吗?请告诉我。
他站起来,凭窗向远处眺望,后面距离教学楼大约两百米的一棵大树下,正站着一位面目清秀的漂亮美妞。
这美妞正向他海学招手哩。可他的手表这时已显示出下午1:50了。
他只好找出哨子来,吹了五响(预备哨)。
顿时,他在楼上看到,同学们纷纷从村里跑到学校来啦。
第十二章 爱情征途起风波
一
这一晚,躺在木床上的陈海学本来拿起一本书,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新课讲授,但他看着看着,脑海里却闪现起了那个三年前春天的一次让人极为难忘的情景:
——那年春天某日下午两点差三分。陈海学噔噔噔地从二楼走下楼梯来。
他站在教学楼大门前,左手提着哨子,右手举着一根小木棒,招呼全校同学集中过来集合,同学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按顺序排队,每班排成一个纵队,总共六个纵队都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
陈海学喊口令: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请从六年级报数。
学生们报数开始:1、2、3、4、5、6---68、69、70。
陈海学面对大家:还有六个,是哪些同学还没到?请各班班长清点一下,然后把名单报上来。
各班班长站到本班同学的前面来开始清点人数。
片刻,已交名单到陈海学手里的班级纷纷进教室去预习。
陈海学天黑时跟六年级加夜班补课迎接“小升初”考前复习。这一夜是补数学运用题(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着):
(1)一亩地的面积约666.66平方米,农村一栋建筑物的面积大约100至120平方米,大门前一般要留下10至15个平方米,问:一亩地大约可建设几栋房屋?
(2)甲从我校步行到县城需要6个小时,乙从县城步行到我校需要5个小时,两个同时相向出发,问多少时间才能相遇?
(3)一个水池,无水时六个小时能够注满;水满时,十个小时放水可以放干。请问,这水池无水时同时注水和放水,多少时间可以注满?
同学们在安静地演算,有两、三个同学还流汗了。
陈海学后来从旁提示该怎么分析运用题。后来,他见有两个同学都伸懒腰打了哈欠。陈海学于是抬手腕上来瞧一瞧他的电子表,时间正走到夜里十一点钟了。
陈海学于是站到讲台上,说:同学们,都演算得怎么样了?
有五个同学举手:老师,我算好了,是不是可以讲出来?
陈海学摆手:不用,做好的同学拿好手电筒,先回去休息,明天再来演算给大家看看,走吧。
已完成作业的三女两男正好五个同学提前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还坐着五位同学(三男两女)。
陈海学问:你们五个还没有算好吗?
有个女生马上举手:老师,前两道题我算好了,估计不错,但后一道题我只列出式子来,还不能保证都做得对哩。老师出题真难啊。
另一个女生:前两道题我是做好了,但第三道题连列式怎么列都还不会哩。
这女生说罢,一直在摇着头。
陈海学面对低头的三位男生:那你们三位男生呢?
男生一举手:老师,第一道题我是完成了,但第二题正演算,第三题还未想出来该怎么做呀。
男生二举手:三道题都列出式子来了,但只算好第一题,第二题正在演算。等算到第三题可能要到夜里两点钟。
男生三举手:我也只算好第一题,第二、三题已列出式子,但还没算到,等把他算完,可能要到三点钟。
陈海学笑了:行啦,都回去休息吧,明早上起早来先背古诗词和名家名篇,再抽时间来考虑数学题。走吧。
后面的这三男两女五位同学才低着头收拾书包回家去。
二
等同学们走后,陈海学才放脚步噔噔噔地下楼去。
陈海学走到接天水的水池边手捧冷水抹了一把脸。再用水瓢舀了几瓢冷水到水泥盆里匆匆洗了一下脚。这才噔噔噔地上楼来拉熄了六年级教室的灯后,再拉门关上。
因为陈海学的眼里开始闪现起当年的一幕幕情景来——
(陈海学回忆往事):
三年前的一个周末日子,他记得的,那天天大早,陈海学穿了一身干净但很朴素的蓝色中山装,配一对白色运动鞋,帮母亲挑着粮食从自家里出发去赶乡场。
一路上,人来人往,有挑担的,有背着背篓的,有拉马车的和推独轮车的,一些粮贩子驾驶着三轮车和盘式三轮车到半路来收购粮食和药材。
他挑着担子走在前面,母亲背背篓跟在他后面。
在即将走到乡场的路上,一位驾驶着盘式拖拉机的粮贩子问他你挑的是大米还是玉米呀,咋卖呢?
她母亲在他身后回答:大米十斤二十块,玉米十斤十块。
粮贩子:各少一块不卖吗,老姨妈?
他母亲摇头:不卖,我们场场都这样卖,也晓得价格就这样。
粮贩子招手:算喽,挑过来,多几毛钱也收了。
陈海学帮母亲挑粮食过去称给了粮贩子。卖完粮食后,陈海学和他母亲来到乡场上。
母亲对他说:你们年轻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逛一会儿我再买菜回去。
陈海学微笑着走他的去了。他随便在小百货摊位前顿足看了几眼。
在一个菜摊点:乡人都争着挤过去买菜。陈海学也挤过去想买点菜。
就在这拥挤的人群中,陈海学偶然发现了挤在人堆中的韦阿秀。
陈海学开始张嘴要叫人时,韦阿秀不看人说:陈哥,你不必挤进来喽,我们的菜我已买好了。你退回去吧。
陈海学笑了:你不看人也知道我来啦?
韦阿秀的声音从人堆里传过来:我早就看见你来了。
片刻,韦阿秀从拥挤的人堆里拎着大袋小袋挤出人群来。陈海学在人堆外接住她韦阿秀拎着的大袋小袋。他们慢慢地从菜摊上向乡场外移动。
陈海学:你买这么多菜,干脆咱俩先带菜回家去吧。
韦阿秀摇头:不,咱不忙走。咱俩拎着这些蔬菜到岔道口等家乡人,只要遇上我那羊山村人,就麻烦人家一个帮带一点回去,我们在乡场上多玩点。
二
陈、韦两个在岔道口将韦阿秀买来的菜,委托给了村人帮忙带回家去,他们两个就选择回到场外一棵大榕树下坐着聊天起来。
陈海学腼腆地问:今天你怎么知道我要到菜场去呢?
韦阿秀不看人说:一到周末过来赶场,你不是为了买菜你来干什么?七天才赶一天集呀。
陈海学点头:我知道,可我的钱都不够家里买肥料用呀。
韦阿秀长叹一声:要是你能够很快得到转正,那日子就比现在好过多喽。
陈海学抱头叹气:难啦,我上面没人,谁知道要拖到哪个猴年马月去哩。
他们背靠树根,微闭着眼睛,说了又停,停了又说。
他们用半边身子斜靠着树根,另一边斜着身子相互依靠在一起。
这天,临近中午时天气转晴,厚厚的黑云渐渐往北移动,头顶的浓云变薄了,一轮红日的轮廓在头顶上烧得通红。
太阳光一缕缕从云层穿透下来,大榕树的影子也蜷缩在自己的脚下。
陈海学和韦阿秀两人正斜着身子一边相互依靠着,一边还斜靠在榕树根上。
韦阿秀微微仰起头看着陈海学:陈哥呀,要是到后年你也得不到转正的话,那我们就干脆跑到沿海打工去吧。
陈海学叹气:我只上了十二年多的班就想得到转正呀?难啦。
韦阿秀扭头过来仰着头:陈哥呀,那咱们干脆跑到外省打工去吧,守着民办补助哪天才有出头之日哟。
陈海学叹气:我也想这样做,可这个学期刚开学没好长时间,现在我就跑出去,学生的课有谁来上呢?要是没有人来上,孩子们的课不是被耽误了吗?
韦阿秀伸手指着陈海学的头:你呀,想得太周到了,你只会考虑到别人前途,就不会考虑到自己前途。
陈海学扭头过来:连你都选择归入我这一行列来,难道你不喜欢孩子们?
韦阿秀睁着怪眼:我只是为了你呀,我哪想教什么书呀!
陈海学也睁着怪眼:为了我?我有什么值得你想念呀?
韦阿秀埋下头,低声:就是喜欢上你呀。
陈海学故意斜着眼看她:你喜欢上我?我怎么不知道!从哪时起呀?
韦阿秀故意伸手摸地下:就从我读到初三时起呀。
陈海学摇头:你在城里读书,你喜欢不喜欢我怎么会知道!
陈海学不断摇头:咱俩暂时不忙考虑这个问题,等过这几年再考虑吧。
韦阿秀掉下默默的泪水来,哭泣着说:不,我就是喜欢你呀,无论如何,你到了哪儿去,我就跟着你到了哪儿去。我不准你离开我。
陈海学扭过头来:你太痴情了,妹子,我可是你老师呀,一直以来你都既叫我老师,又叫我叔呀。咱还是按以往的称呼吧。
韦阿秀流下了满脸的泪水。
三
他们边交谈边闭目养神。
很快,太阳很偏西了。
陈海学翻出手腕来看看他的电子表,时间已走到下午16;30.
陈海学扭过头来对她韦阿秀说:咱别再忧心忡忡了,咱干脆回了家去吧,回到家去多少能帮得了老人干点活儿哩。
韦阿秀扭头看看周围的事物再看看湛蓝的天,扭头过来看他说:那你先等等我,我跑到场坝去一下。
陈海学疑惑:你干什么?要去买东西?
韦阿秀摆手:别多问,我不好告诉你。
陈海学低下头去不说话了。
片刻,韦阿秀提着一袋小笼包子和两杯豆浆跑过来,同时他腋下还夹杂着什么东西,胀鼓鼓的。
陈海学睁大眼睛:哟,你又跑去破费啦!
韦阿秀摇头又摆手:先吃饱再说。
他俩快速地吃着小笼包子。
他俩一个靠着一个,踉跄着走回了家来。
四
陈海学抬头上来,泪水已顺着他脸颊流下来。
他两眼朦胧模糊看不清什么东西了。
他伸出两手从脸蛋中间往两边一抹,泪滴即刻向两边飞散。
陈海学踉跄着站上来。从床边抓来一个洗脸盆,赶快噔噔噔地下楼去接水。又赶紧噔噔噔地抬水上楼来。然后快速地洗漱好,就赶紧上床休息去了。
但躺在床上的陈海学,翻来覆去好几回都睡不着觉。
陈海学的脑海里又浮现起当年往事——
五年前,春末夏初的某天中午,陈海学正伏在一张课桌上批改作业。
突然,有一位四年级女生跑过来交给他一封信。
陈海学看到信封正面写有两字“内详”后他在心里说:咦,这小妞,有什么事不可以过来说嘛,非要写信来?
陈海学先放下作业不批改,赶紧撕开信封口,伸进两指从里面夹出已折叠好的信签纸,铺平在书桌上,韦阿秀那清晰而流利的行楷字便展现在他眼前了:
我心目中依恋的情侣,陈哥呀:
你好!
几年来,正当我们甜蜜地堕入情网中,我默默地闭起眼感受爱情的温馨。可是,当我多么想投入你怀抱时,你却犹豫了。为什么一个大男八汉竟不敢接受一个弱女子对爱的执着追求呢?为什么一个三十有余的男子竟在女孩面前显出优柔寡断呢?当然,也怪我妈,怪我妹,怪我那兄弟,是他们一直以来对我俩的干涉才造成你不敢带我跑出去吧?当我想把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你时,你却说你是我老师,是我上辈,师生之间不能乱来,何况还是叔侄关系哩。其实,我姓韦,你姓陈,我们两家五百年来未曾有姻缘关系,我俩的年龄差距又不大,凭什么你就是我上辈呢?我改口叫你陈哥不会错吧,你也没权利阻止我爱上你吧。
你对学生的热爱,让我今生今世都不会忘掉你。而且我也怎敢忘掉你呀,从你走进教室的第一天起,你一直以来对我悉心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怎敢让我忘掉,特别是你很早对我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呀!这才至于促使我从小起便慢慢地懂得了人类为何要保持艰苦朴素,为何要坚持忍让,为何要人敬人,人爱人以及穷人之间为什么要互相关照的道理。反正,话就这么说,都是你的教导,才使得我最终明白了应该怎样做人。
鉴于此,我该叫你一声“亲爱的”,这不过分吧?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兄长。海学呀,你一直说你是我的长辈,但我说你是我的同辈。这话从何说起呢?我不想解释也不用解释,你自己应该明白。请原谅我直人说直话吧!陈海学,我亲爱的老师,你如今都三十三、四啦,为何还不会考虑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呢?我这学生呀,真的好替你操心。不过,我就在你身边呀,我随时听从你的召唤。
你还没什么感觉吗?请告诉我。
他站起来,凭窗向远处眺望,后面距离教学楼大约两百米的一棵大树下,正站着一位面目清秀的漂亮美妞。
这美妞正向他海学招手哩。可他的手表这时已显示出下午1:50了。
他只好找出哨子来,吹了五响(预备哨)。
顿时,他在楼上看到,同学们纷纷从村里跑到学校来啦。
第十二章 爱情征途起风波
一
这一晚,躺在木床上的陈海学本来拿起一本书,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新课讲授,但他看着看着,脑海里却闪现起了那个三年前春天的一次让人极为难忘的情景:
——那年春天某日下午两点差三分。陈海学噔噔噔地从二楼走下楼梯来。
他站在教学楼大门前,左手提着哨子,右手举着一根小木棒,招呼全校同学集中过来集合,同学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按顺序排队,每班排成一个纵队,总共六个纵队都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
陈海学喊口令: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请从六年级报数。
学生们报数开始:1、2、3、4、5、6---68、69、70。
陈海学面对大家:还有六个,是哪些同学还没到?请各班班长清点一下,然后把名单报上来。
各班班长站到本班同学的前面来开始清点人数。
片刻,已交名单到陈海学手里的班级纷纷进教室去预习。
陈海学天黑时跟六年级加夜班补课迎接“小升初”考前复习。这一夜是补数学运用题(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着):
(1)一亩地的面积约666.66平方米,农村一栋建筑物的面积大约100至120平方米,大门前一般要留下10至15个平方米,问:一亩地大约可建设几栋房屋?
(2)甲从我校步行到县城需要6个小时,乙从县城步行到我校需要5个小时,两个同时相向出发,问多少时间才能相遇?
(3)一个水池,无水时六个小时能够注满;水满时,十个小时放水可以放干。请问,这水池无水时同时注水和放水,多少时间可以注满?
同学们在安静地演算,有两、三个同学还流汗了。
陈海学后来从旁提示该怎么分析运用题。后来,他见有两个同学都伸懒腰打了哈欠。陈海学于是抬手腕上来瞧一瞧他的电子表,时间正走到夜里十一点钟了。
陈海学于是站到讲台上,说:同学们,都演算得怎么样了?
有五个同学举手:老师,我算好了,是不是可以讲出来?
陈海学摆手:不用,做好的同学拿好手电筒,先回去休息,明天再来演算给大家看看,走吧。
已完成作业的三女两男正好五个同学提前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还坐着五位同学(三男两女)。
陈海学问:你们五个还没有算好吗?
有个女生马上举手:老师,前两道题我算好了,估计不错,但后一道题我只列出式子来,还不能保证都做得对哩。老师出题真难啊。
另一个女生:前两道题我是做好了,但第三道题连列式怎么列都还不会哩。
这女生说罢,一直在摇着头。
陈海学面对低头的三位男生:那你们三位男生呢?
男生一举手:老师,第一道题我是完成了,但第二题正演算,第三题还未想出来该怎么做呀。
男生二举手:三道题都列出式子来了,但只算好第一题,第二题正在演算。等算到第三题可能要到夜里两点钟。
男生三举手:我也只算好第一题,第二、三题已列出式子,但还没算到,等把他算完,可能要到三点钟。
陈海学笑了:行啦,都回去休息吧,明早上起早来先背古诗词和名家名篇,再抽时间来考虑数学题。走吧。
后面的这三男两女五位同学才低着头收拾书包回家去。
二
等同学们走后,陈海学才放脚步噔噔噔地下楼去。
陈海学走到接天水的水池边手捧冷水抹了一把脸。再用水瓢舀了几瓢冷水到水泥盆里匆匆洗了一下脚。这才噔噔噔地上楼来拉熄了六年级教室的灯后,再拉门关上。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