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4254
阅读:11757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1章
中广 [湖北黄石]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生命的荣光
  
  此书献给所有人
  所有拿出勇气热爱生活的人
  所有忠诚党的事业的人
  所有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人
  
  
  序 言
  
  当我离开家门在村头荒凉的山岗上与含泪的奶奶告别后正是我又一次踏进学校大门之时,那时我十三岁。记得走在十几里崎岖的山路上我朦胧地想过奶奶为什么送我到山岗上还流下了眼泪,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实际上很简单,我因父母早亡从小就和奶奶相依为命,小学毕业后因实在无钱再读书已辍学大半年,幸运的是突然间我得到了一笔资金圆了我上学的梦想,并得到保证说今后上学再也不用发愁直到念完大学,奶奶正是为此而感恩不己,那是因为对我这个弱小生命的怜悯和无助的爱,而我只知道是有人在帮助我们,是党和政府在帮助我们。当我走进镇中学的大门并拿出钱来报名交费时,我同许多欢快的学生并无两样,所不同的是,只有我自己知道。
  还有不同的是我从未有过大多同学那样的天真幸福的感觉,但是我有另一种幸福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在我心田里激荡。读完初中后我完全明白了党和祖国的概念,不只是因为我是孤儿,而是我坐在课桌旁望着黑板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加深理解的那种完美的景象,是党铺就了我的入学之路。另外我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在读书,在我学习不断进步的同时,我对社会的观察和人的思考也在不断加深,而且我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不论将来怎样我都会永存爱国之心并努力付诸实现,这是像我这样受到恩赐的人自然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
  时间过得很快,也许对有不凡经历的家庭或个人来说不是这样,但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我终于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我喜欢这个专业,地区也是有意挑选的,这样我从甘肃农村来到了武汉。在校期间我在各个方面要求进步,很快入了党,并且业余时间我都用于勤工俭学,什么样的活都干,即使在人们看来有失面子的活我照接不顾,在我心里毫无面子可言。每当我拿着赚来的钱和奖学金到慈善机构请工作人员要施舍者减少捐助时,都没有遂愿,捐款照来不误。当然我没有忘记奶奶在我临到武汉前交给我的任务,叫我无论如何要找到恩人,当面向她感谢,实际上我一直在努力,从没有耽搁过,至少心里从没有忘记。我多次到常与我联系的慈善机构请工作人员告诉我施舍者的具体情况,可他们始终守口如瓶,他们只说是武汉市民,这我早已知道了。在入学第一年的冬季,我又一次收到了捐物,一件崭新漂亮的手织红色鸡心毛衣和几件冬装,当我跪在地上流着泪请他们告知我时,那些工作人员只知道把我扶起来,仍不肯说出来。我只有安下心来,像同学们一样,跟他们一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是我成人后的唯一变化,我深刻理解了那些好心人期望我们快乐地成长,他们必定要我们认识到这个社会的温暖和美好,我开始有了笑容,要把自己溶入到这个美好的社会中去,我感到正因为有了好心人生活才如此美好,但是我始终没有停止想念那位施舍者,至于寻找一事待以后再说。
  我终于毕业并在本地找到了一份当记者的工作,当我再一次来到慈善机构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并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时,他们出乎意料地告诉了我所知道的施舍者的所有信息,姓名何佳、一个老太婆、退休职工、而正在做的也是慈善事业,还有她的地址、电话号码等等。我在欣喜之余的一天上午找到了青苑街道办事处,既然何奶奶还在做慈善事业,我想先了解一下她的情况,一位姓高的书记接待了我,他听完了我的话语后感慨万千,也许是出于高尚的情操或是把我看成为亲人,他向我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何奶奶的一生。我完全看出来了他同何奶奶也有不同寻常的关系还有对何奶奶的崇敬之意,尽管是很短的时间,肯定是不全的讲述,在倾听中,我因为何奶奶和她的儿子的事迹还有何奶奶入党的信念而我数度泪流不止。
  第二天早上在去往金苑社区的路上我决定以采访者的身份出现,虽说是职业习惯,我觉得开始以这种身份打交道更符合感恩的心理,从高书记那儿听说了何奶奶从不接受采访,但我和他们不同,我有不同于记者或主持人们在采访时常流露出的崇拜或亲切状的东西,我要试一试,暂时把认亲放后,如能叫做认亲的话。当我踏进一间小办公室时便看到了一位奶奶,认定她就是何奶奶,因为她与我从高书记那里得到的印象非常相似,说实话她仍然是非常美丽,头发几乎全是黑的,而皮肤依然白晰,有一种高贵的气质,我当时想到并不是她没有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而是她肯定豁达乐观和坚强地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我有一种眼前是一尊雕像的感觉。当我说出我是一名见习记者时,正如高书记说的她完全拒绝了我,尽管看得出来她很同情我,在我由衷地说出我是来看望她时,结果依然如此,在她的眼里我一定采用的是另一种动情的方式,仍是一种狡猾的行为,可能还在心里嘀咕我那么小的年纪就上了道,而我没有理会,始终把真诚写在脸上。就在此刻何奶奶突然发了病,肝部剧烈疼痛,从此她开始了治疗,噢!应该说是没有治疗的过程,准确地说是不愿意治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一有空就到医院去,晚上也不例外,去陪伴心中的亲奶奶,我感到无比欣慰的是何奶奶把我也当做了她的一个亲人,从她知道我是一个受到恩惠的贫穷的孩子并怀有报答之心的时候。何奶奶没有把我同另一个受惠者对上号,也许她试过,但我没有告诉她全部,使用的是笔名,至今我仍纳闷她当时怎么没有去猜出我是谁来,甚至连问都没有问过一句。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更多地了解了奶奶的思想和她曲折的一生,奶奶的形象在我心里更加高大起来,突然我萌发了一个冲动,想写一本书,讲述奶奶的一生,她的永恒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刺激了我的神经拨动了我的心弦。我知道自己是自不量力,我既没有经历,也没有写作经验,说我是门外汉也毫不为过,但我不是开始干上这一行了吗?虽然感悟到了部分生活的内涵还自信抓住了生命中的闪光点是远远不够的,我还能继续学习,最重要的是向前辈们求教,这是我的最大期待,我只有而且确实这样做了。
  二00八年春节期间我从甘肃老家回到武汉的第二天在交给奶奶带给何奶奶的一点礼物时不得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看出何奶奶非常高兴,尽管看似平静。我自己的奶奶因为腿疾不能到武汉来,她多么想来看看啊!但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最深深的感谢。我的想法越来越浓烈,冲动时刻撞击着我,当我忐忑不安地把想法告诉曲静阿姨的第二天,她约我到一个僻静的咖啡馆并拿出一个鼓瓤瓤的提包交给我,说里面大都是母亲的日记,还有一些有关的信件和其它资料,还有一本共产党宣言和一本党章,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的不只是信任,而是对我的又一次恩惠,当即热泪盈眶。
  我开始怀着虔诚和崇敬的心情看那些日记,在常去医院的日子里时间是不多的,但不久时间就多了,我的心也像被刀割了一样,过了一个多月才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即使在悲痛中我一天到晚都在看,有另一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得到了许多特殊的感受。在阅读日记期间我越发感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正确,日记里记录了何奶奶一生的轨迹,特别是她的思想不仅深深刻上了时代的烙印,还迸发出了许多心灵的火花,从十三岁时就看出来了。我知道她的日记习惯不仅是家教的结果,还是她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信念给自己增加无穷动力的表达方式,她终于满怀信念走完了一生。我又仔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党章,虽然我不十分精通政治经济学,但那里面思想的光辉深深打动了我,奶奶不仅具有高尚的思想,还具有那里面的坚强的信念。接着我又开始学习有关知识,了解现代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也仔细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个年代里的几个重大事件,尽量探究出里面的因果关系。我终于明白了其中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如何决不能让国家改变颜色,不论进行的是思想领域里的斗争,还是经济领域里的战天斗地,都是为了这一个至高无上的目的,虽然导致了严重后果,然而愿望是好的,但历史的局限性终究造成了一些悲剧。但是我对那个人民朝气蓬勃忘我劳动的火红年代无比崇敬,那也是一个开满鲜花的年代,绽放出来的花朵将影响中国人民一代又一代。尽管如此,我学到的东西远远不够,如果能把何奶奶的人生同时代的脉搏稍好一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使她的思想能体现出时代的光华的话我就非常满足了。
  在当今人们追求物质最大效益化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满足,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又一个里程碑的进步。我们党所要求的不仅如此,它在人民中提倡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民族力量的精髓,是我们祖国不断繁荣昌盛的法宝,而作出无私奉献值得可歌可泣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对党忠诚,信念坚强。我知道有无数个这样的人,而我要讲述的只是他们中的一员,我认为有必要,高尚的人非常愿意为他们流泪。
  我开始沿着时代的轨迹并跟随何奶奶的思想去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何奶奶的思想是朴实无华的,而信念确是坚强的,开始她向往的是劳动人民,不久体会到了新中国的温暖,紧接着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自从一九五三年写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后她就没有停止过追求,不论是在逆境的岁月里,还是在悲痛的年间,都没有产生丝毫的动摇,不仅如此,她的高尚品格和善良之心也伴随着她的一生。叙述中的所有事例几乎都源自何奶奶的日记、一些信件、还有曲静阿姨的讲述,她对母亲所有的事仍记得十分清楚,我感觉到这不是一般的母女关系。当然叙述中有许多话语、心中所想、还有其它的描述是我加进去的,我肯定这就是何奶奶所想和要说的或其他人所想和要说的。我还拜访了许多其它的人,除高翔书记外,有张丽奶奶、李丽阿姨、董方阿姨、陈医生、张部长、还有社区的几位奶奶,其中一位喜欢摄影的冯伯伯,是他主动找上我的,我还同李兴书记聊了一会,他们讲述了许多与何奶奶有关的事情,细致而深刻,而且他们对何奶奶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完全是一样的,好多人仍流下了眼泪。我还到华中机床厂查看了有关何奶奶的档案,意外看到了一份一九五三年保存的资料,上面有当时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获奖记录和表彰大会情况,有两个特等奖,何奶奶是其中之一,档案中记录到几乎年年何奶奶都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我还找了张部长,看到了何奶奶写的所有的入党申请书,它们似在述说申请人是多么地坚定和执着,而那里面的字句使我感到何奶奶仍然在忙碌,在顽强地奉献。我在日记里看到何奶奶曾在窑街呆过一段时间,从一位采药农妇手上得到过些许恩惠,并多次求助过她。我终于恍然大悟,为什么她指定帮助窑街的一个穷孩子,她有一个情结在里面,还有她们去过的大通河,我再熟悉不过了,儿时多次在那儿玩耍过。我专程回了趟家乡,当年的机械厂已经不在了,据说七十年代搬迁到兰州,幸运的是在别人的指点下我找到了当年在这儿工作过的陈红奶奶,多年前她从兰州退休回到了窑街。她一听说何佳这个名字眼睛就放出了光彩,很快又哭成了泪人,她讲了许多当年的事情,何佳的终身大事还是她们撮合而成的,她对五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依然记忆犹新。我又来到了大通河,回想当年几位姑娘河边戏水的情景,那条河映照过何奶奶那时美丽的脸庞。
  我的脑海里开始不断出现何奶奶各个时期清晰的足迹,仿佛是她依然在工作和生活,散发着思想的光辉。然后我开始动手写,无数次地请教前辈们,以至于最后我感到几乎不是我写的,事情也确实如此。初成稿后,我立即送给曲静阿姨过目,请她指出过于偏颇或不妥的地方。第二天她对我说你奶奶就是这样的人,她流着泪说奶奶就是这样奉献了一生。在得到大家的首肯算作定稿后,我仿佛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我的一生将不过如此,即使我倾尽毕生感悟和奋斗一生的话。我在现实和未来之间徘徊,在生命的征程中,我仿佛看到繁星点点,它们在轻柔地告诉我生命在走向何方,我读懂了其中的奥秘,说简单也可以,其实并不难,我们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做到。好的,亲爱的朋友,现在我就开始讲述其中的一个故事。
  
  
  
  
  
  
  
  
  
  
1 2 3 4 ... 9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f7c
  • 学生
    rob
  • 学生
    akt
  • 学生
    eva
  • 学生
    cak
  • 学生
    sie
  • 学生
    k12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16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生命的荣光(主旋律)
在云端(下)(主旋律)
在云端(上)(主旋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蓝色游戏(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青花梅瓶(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狗与老人(主旋律)
花开迟暮(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他是我的学生(主旋律)
迷男日记(主旋律)
劫爱(主旋律)
无泪的雨(主旋律)
雪葬(下)(主旋律)
闯海锻炼(主旋律, 都市, 校园)
侯魁一(主旋律)
反腐败之红与紫(主旋律, 犯罪,)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