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4254
阅读:11754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1章
1
2
…
1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你打算学习什么?”何阳问到了行当上。
“机床加工,我想当一名车工。”何佳干脆地回答。
“很好,这项工作很适合你,我们国家正缺少这样的人,而且这项工作很有意义,但很辛苦。”
“我知道,爸爸。”
周怡亲切地说道:“佳佳,要记住,无论如何要坚持信念,要取得好的成绩。”
何佳高兴地抱着母亲。“好爸爸,好妈妈,就看我的啦。”
何佳决定报考的长江技工学校是当时中南地区一所有名气的老校。解放前稍有积蓄的家庭愿意送孩子到这里学一门手艺,作为自谋生路的手段,可确保孩子将来衣食无忧。解放后政府开始实行统招统分,择优录取,为新中国定向培养人才,它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后也将分到全国各地。何佳是在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和谈论理想时决定的志向,她在一个厂子里劳动时第一眼看到一台机器把一根铁棒加工成零件就感到惊奇,那个高速转动的铁轮似乎有巨大的力量可以随意改变铁棒的形状,它可以帮助自己满足愿望,干出自己任意想象的成果,而且那些个女工动作麻利好看,姿势还很优美,当时她就是这样想的,她认定当一名车工可以永久和自在地发挥力量,她喜欢那种站着摆弄一台机器然后成果源源不断从里面出来的感觉,而这使她作为一名工人而感到更加光荣。最终何佳以优异成绩进入了这所学校,开始了两年愉快的学习时光。
何佳在学习期间总是第一个完成学习计划,理论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名,实际操作也是如此。她把更高的加工精度确定为终极目标,扩大更加努力的空间,不仅如此,还学会了镗床、铣床、刨床的操作技能,对这些机床的故障判断和检修技能也达到了较高水准,还有关于机械制图的本领连教授过她的专业老师也赞不绝口。她还发现自己动手的能力并不比动脑的能力差,操作时下手的感觉是非常之好,所有这些都是她的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双倍的努力换来的,而根本之处在于她的单纯而理性的爱。
这所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除教学外,不断组织学生唱歌和跳舞,在何佳的领舞下学校的歌舞队载歌载舞地欢送志愿军入朝参战,还参加了省政府国庆日的庆典活动。何佳又成为了一个文艺积极分子,她的舞姿和歌喉受到了大家的注目和赞美。她还免不了也非常乐意地常尽地主之谊,带领同学们爬过磨山,游过东湖,还两次把同学们带到了家里,第一次是母亲提出来的,第二次是自己决定的,同学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招待,不仅如此,他们还感受到了这个家庭异乎寻常的温馨,他们更了解了何佳,明白了埋藏在心里关于何佳诸多为什么的问题,例如她的端庄达理、她的聪惠、她的爱、还有她的美貌。毕业之际,何佳开始和同学们一一道别,既有难舍难分的眼泪,又有即将奔赴工厂的欢乐。五三年初,何佳和来自四川万县大她两岁的女同学张丽分配到了湖北省华中机床厂,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
二
华中机床厂是苏联援助建设的一个大型机床厂,此时一方面该厂在扩建改造,一方面开始生产各种机床。何佳到来之时正是工厂的生产之日,她穿上整齐的工作服,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工厂很快生产出了各种机床,运送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尽管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生产出来的机床仍然满足不了祖国建设的急用之需。何佳和姐妹们非常着急,她们上班时拼命干活,一秒钟也不愿意耽搁,把机床操作得飞转,就要冒出火花来,行动也像部队在打仗一样,但是她们仍不满意,甚至经常垂头丧气,是一种摘不到星星似的垂头丧气。
一天下午下班后几位女工同时聚集在何佳的机床旁,何佳下班前同几位姐妹打了招呼,请她们留下一会儿,她有事要商量。
“张姐,我想提一个建议。”何佳带着神秘的微笑开口说道。
“说吧。”张丽看着何佳,似已猜出她的意图。
“我想我们能不能再给自己多加些指标?”何佳试探地问道。
“我们不是已经给自己增加了吗?”李娟直率地说道。
“那还不够。”
“还不够哇何佳姐,我已经腰酸背痛,再无能为力啦。”年龄最小的廖蕾噘着嘴求饶。
张丽审视一会做出总结:“佳佳,我们已经干满点了,而且动作和速度都是最快的,再没有办法加码了。”
“我知道。我是说利用其它时间,比如晚上,牺牲一点休息时间。”何佳顽皮地看着姐妹们。
姐妹们的激情被点燃,都拍手赞同。张丽盯着何佳笑了起来:“佳佳,你说吧,怎么加法,我们订一下明确的计划。”
“太好了,张姐。”何佳高兴地连跳了几下,然后说出了计划:“我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张姐增加百分之二十,李娟和杨琴增加百分之十五,廖蕾增加百分之十。”
张丽说道:“你连计划也想好了,不过很合理,佳佳,虽然你的技术最好,不要给自己加太多了,同我一样,百分之二十。”
“我要同李娟和杨琴一样,也是百分之十五。”廖蕾也要调整指标。
“我也要增加百分之二十,同张姐一样呢!”李娟和杨琴几乎同时要求。
张丽最终裁决:“大家别争了,就按何佳说的干。廖蕾,你只能增加那么多,对你来说算不错了,对李娟和杨琴来说也是一个合适的指标,请大家注意,我们一定要确保质量合格,还要保证安全。”她又对何佳说道:“你也别说了,你和我是一样的,我们俩人要一起进步。”
“机床加工,我想当一名车工。”何佳干脆地回答。
“很好,这项工作很适合你,我们国家正缺少这样的人,而且这项工作很有意义,但很辛苦。”
“我知道,爸爸。”
周怡亲切地说道:“佳佳,要记住,无论如何要坚持信念,要取得好的成绩。”
何佳高兴地抱着母亲。“好爸爸,好妈妈,就看我的啦。”
何佳决定报考的长江技工学校是当时中南地区一所有名气的老校。解放前稍有积蓄的家庭愿意送孩子到这里学一门手艺,作为自谋生路的手段,可确保孩子将来衣食无忧。解放后政府开始实行统招统分,择优录取,为新中国定向培养人才,它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后也将分到全国各地。何佳是在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和谈论理想时决定的志向,她在一个厂子里劳动时第一眼看到一台机器把一根铁棒加工成零件就感到惊奇,那个高速转动的铁轮似乎有巨大的力量可以随意改变铁棒的形状,它可以帮助自己满足愿望,干出自己任意想象的成果,而且那些个女工动作麻利好看,姿势还很优美,当时她就是这样想的,她认定当一名车工可以永久和自在地发挥力量,她喜欢那种站着摆弄一台机器然后成果源源不断从里面出来的感觉,而这使她作为一名工人而感到更加光荣。最终何佳以优异成绩进入了这所学校,开始了两年愉快的学习时光。
何佳在学习期间总是第一个完成学习计划,理论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名,实际操作也是如此。她把更高的加工精度确定为终极目标,扩大更加努力的空间,不仅如此,还学会了镗床、铣床、刨床的操作技能,对这些机床的故障判断和检修技能也达到了较高水准,还有关于机械制图的本领连教授过她的专业老师也赞不绝口。她还发现自己动手的能力并不比动脑的能力差,操作时下手的感觉是非常之好,所有这些都是她的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双倍的努力换来的,而根本之处在于她的单纯而理性的爱。
这所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除教学外,不断组织学生唱歌和跳舞,在何佳的领舞下学校的歌舞队载歌载舞地欢送志愿军入朝参战,还参加了省政府国庆日的庆典活动。何佳又成为了一个文艺积极分子,她的舞姿和歌喉受到了大家的注目和赞美。她还免不了也非常乐意地常尽地主之谊,带领同学们爬过磨山,游过东湖,还两次把同学们带到了家里,第一次是母亲提出来的,第二次是自己决定的,同学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招待,不仅如此,他们还感受到了这个家庭异乎寻常的温馨,他们更了解了何佳,明白了埋藏在心里关于何佳诸多为什么的问题,例如她的端庄达理、她的聪惠、她的爱、还有她的美貌。毕业之际,何佳开始和同学们一一道别,既有难舍难分的眼泪,又有即将奔赴工厂的欢乐。五三年初,何佳和来自四川万县大她两岁的女同学张丽分配到了湖北省华中机床厂,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
二
华中机床厂是苏联援助建设的一个大型机床厂,此时一方面该厂在扩建改造,一方面开始生产各种机床。何佳到来之时正是工厂的生产之日,她穿上整齐的工作服,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工厂很快生产出了各种机床,运送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尽管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生产出来的机床仍然满足不了祖国建设的急用之需。何佳和姐妹们非常着急,她们上班时拼命干活,一秒钟也不愿意耽搁,把机床操作得飞转,就要冒出火花来,行动也像部队在打仗一样,但是她们仍不满意,甚至经常垂头丧气,是一种摘不到星星似的垂头丧气。
一天下午下班后几位女工同时聚集在何佳的机床旁,何佳下班前同几位姐妹打了招呼,请她们留下一会儿,她有事要商量。
“张姐,我想提一个建议。”何佳带着神秘的微笑开口说道。
“说吧。”张丽看着何佳,似已猜出她的意图。
“我想我们能不能再给自己多加些指标?”何佳试探地问道。
“我们不是已经给自己增加了吗?”李娟直率地说道。
“那还不够。”
“还不够哇何佳姐,我已经腰酸背痛,再无能为力啦。”年龄最小的廖蕾噘着嘴求饶。
张丽审视一会做出总结:“佳佳,我们已经干满点了,而且动作和速度都是最快的,再没有办法加码了。”
“我知道。我是说利用其它时间,比如晚上,牺牲一点休息时间。”何佳顽皮地看着姐妹们。
姐妹们的激情被点燃,都拍手赞同。张丽盯着何佳笑了起来:“佳佳,你说吧,怎么加法,我们订一下明确的计划。”
“太好了,张姐。”何佳高兴地连跳了几下,然后说出了计划:“我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张姐增加百分之二十,李娟和杨琴增加百分之十五,廖蕾增加百分之十。”
张丽说道:“你连计划也想好了,不过很合理,佳佳,虽然你的技术最好,不要给自己加太多了,同我一样,百分之二十。”
“我要同李娟和杨琴一样,也是百分之十五。”廖蕾也要调整指标。
“我也要增加百分之二十,同张姐一样呢!”李娟和杨琴几乎同时要求。
张丽最终裁决:“大家别争了,就按何佳说的干。廖蕾,你只能增加那么多,对你来说算不错了,对李娟和杨琴来说也是一个合适的指标,请大家注意,我们一定要确保质量合格,还要保证安全。”她又对何佳说道:“你也别说了,你和我是一样的,我们俩人要一起进步。”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