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2104
阅读:11256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6章
1
…
5
6
7
…
1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十七
何佳按照指定的程序找到武汉联络处,在进一步安排下来到南宁市部队医院。接待处官员在核准来人身份和要探视的对象后,翻查出一份资料,然后按部就班地介绍曲俊的伤情和手术后的情况,“你儿子下身已经瘫痪,他不能说话,可能连家人也认不出来了。”
“真是严重到这种程度?”何佳边听边想,“还好,今后可以坐在轮椅上。”当她听完简短的负伤经过,便迫不及待地对那位已经流露出敬佩之意的接待干部说:“我要马上见到我的儿子。”
“请多保重,英雄的母亲。”那位接待干部随即安排一名军人,“你带这位母亲到306病房,伤员的名字叫曲俊。”
何佳看到了许多同她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看望儿子的父母,嘈杂声在医院回响,大多是父母呼喊儿子的声音,还有大概是妹妹在呼喊哥哥的名字,还有母亲的嚎啕大哭声。她走进病房,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曲俊,她仔细看了看儿子,判断着儿子的伤情,儿子平静的面容使她产生了过些时就可以出院回家的感觉,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她止住脑海里想起英俊的儿子一下变成眼前模样而涌起的悲伤俯下身小声亲切地呼唤儿子:“俊儿,我是妈妈,妈妈看你来了。”
曲俊看着母亲没有回答。
“俊儿,我是妈妈,你听见了吗?妈妈看你来啦。”
曲俊仍看着母亲,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终于认出妈妈了。”何佳激动地对旁边的护士说道,“我看出来了,我肯定。”然后又看着儿子,“俊儿,你好吗?妈妈很高兴看见你。”
曲俊一直在看着母亲,仍在微笑的眼神传出一丝理解的信息,头好像也动了一下。
“俊儿,你能听清妈妈在同你说话吗?”
这次曲俊眨了一下眼睛,头明显地点了一下。何佳用双手捂了一下曲俊仍然俊秀的脸,高兴地流出了眼泪,这时一位军医走进病房。
“你好,我是曲俊的主治大夫,我叫汪锋。”
何佳转过身擦干眼泪,“我是曲俊的母亲,叫何佳。”
“对不起,伤员太多了,我没有及时赶过来。”
“我知道,麻烦你了。”
这位中年军医说话温文尔雅,但看上去有些感情激荡的样子,肯定是看到那么多受伤的战士以及那些看望孩子的母亲,医生不经外露的情感止不住流了出来,他说道:“曲俊主要有两处受伤的部位,一处是腰椎,导致他下半身瘫痪,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另一处就是头部,大脑神经遭到破坏,既不能听,也不能说,对外界事物几乎没有反应。”
“可是他认出我了,并且有明显的反应。”何佳看到军医眼中有许多血丝,兴奋地说道。
“是这样吗?”汪医生有些吃惊,他看了一眼曲俊,得到确认后,眼睛放出光芒,接着说道:“这种反应是有可能的,有一些病人的大脑有一种意志力在起作用,它可能会对亲人的呼唤作出反应,这与他病前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军医也因兴奋说话快速而流畅。
“肯定是这样的。”何佳说道。
军医俯身轻声问道:“曲俊,我是汪医生,你听见了吗?噢,你的手术做得很好。”
曲俊看着医生但没有丝毫反应。
何佳轻声对儿子说道:“俊儿,你听见了吗?妈妈在叫你,妈妈再也不会离开你了。”
曲俊眼睛马上增加了一丝不易查觉的光芒,头又点了一下。
军医看得真切,他想着刚才说过的话,如今面前的伤员就是一个例子,他同他的母亲一定有不同寻常的关系,是那种一谈起情感就激动不已的关系,或者是在当兵之前母子之间达成的那种崇高的责任在今后要共同遵守的关系。军医也动情地说道:“你儿子一定很爱你,我在想他在掩护战友冲向敌人阵地时一定是在向你学习,我愿意额外了解每个伤员的负伤经过,他真是一个英雄。”
何佳看出来了,她敬佩和感激地看着军医说道:“汪医生,曲俊下一步怎样治疗?像这样的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我们打算在手术创伤恢复之后转入到另一处部队的一个疗养院,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在那里针对病人的不同状况有专业人员进行康复护理。”军医用慎重安慰的口气又说道:“像曲俊这样的英雄会得到最好的照顾。”
何佳思忖了片刻,说道:“汪医生,手术恢复之后,我想把儿子接回家,由我来照顾他。”
军医什么都明白了,他说道:“康复治疗少不了对病人情况变化的应急方案,包括使用各种药物治疗。但我的经验是对这种病人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对他的爱。”军医继续说道,“再说国家有承担照顾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你完全可以放心。”
“我还是想把儿子接回家里,请你一定帮忙。”何佳继续坚持。
“我知道我应该帮助你,对病人也有好处。”军医敬佩地看着何佳,“你知道这非常辛苦,可以说是难以承受的辛苦。”
“请你一定帮忙,汪医生。”
军医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你要向部队负责人提出请求,剩下的医疗问题我可以从中协调,在湖北武汉也有部队的康复机构,在生理监测和治疗方面没有问题。”
“太好了,我马上就去请求。”
“除此之外,希望你在今后继续同我保持联系,你只要打进这个医院的电话就可以找到我,我要一直负责下去。”军医进而升起了更多的责任感。
“谢谢你,汪医生。”何佳顿时感到真情实意。
何佳如愿把曲俊接回到家里,并同武汉的康复机构取得了联系,确定了曲俊今后的康复安排。曲俊的绝大多数时间将呆在家里,由这个家庭成员按自己的意愿照顾他,亲情和责任激起了全家人的尝试欲望,他们相信能唤醒曲俊的生活,而唤醒本身对这个家庭来说都是幸福的,何佳对此报有坚定的希望,她就是要亲自照顾他,给曲俊温暖。在看到坐在轮椅上的曲俊已经回到自家客厅里时,何佳想起对部队一位杨姓首长说的话,“我要把儿子接回家,我知道现在医院太忙了,我不想再给部队增加麻烦。”而那位杨姓首长则说,“不,是国家给你们家增加了麻烦,而你还在考虑为国家分忧,我要代表部队向你学习。”此刻曲俊在认真地看着母亲,好像在理解母亲的心意,思索着重新建立和定位母子间的特殊关系。
当何佳在用多种量具检查完一批工件的质量并对造成一件废品的一名男青工进行了批评和说服教育、而那名男青工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和决心时,一名女工过来请她到刘主任办公室去,她对那名青工微笑了一下离开了现场。刘启明正在等候,他是一位工人出身的老领导,五十多岁,他和气地招呼何佳入座,然后说道:“何佳,你上班总是不停地忙,好像真是一个勤杂工似的。”
何佳说道:“我要努力当好勤杂工,我的活并不很忙,还可以做其它事情。”
“你帮我和书记干了许多事情,你瞧,那帮工人个个都服了你,尽管你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大伙仍很尊重你,干起活来也都在向你学习。”刘启明内心充满敬意地夸奖。
何佳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刘启明收起了夸奖之意,仍敬意地说道:“何佳,我叫你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经厂党委会研究,决定让你专门照顾曲俊,工资奖金照发。曲俊是人民的功臣,他需要全天候地细心照顾,这是最好的办法。”
何佳停顿一会,想着党组织的关心和照顾,然后摇了摇头,说道:“谢谢组织的关心,但我不愿离开工作岗位,我也能照顾好曲俊,请组织放心,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能克服。”
刘启明说道:“你再想想,这对曲俊很重要。”
何佳有自己的想法,她没有说出来,只是说道:“这样对曲俊更好些,他也希望我这样。”
刘启明理解她,说道:“好吧,我把你的意见向厂里汇报一下,我也同意你的意见,我最了解你。”他停顿一会,又说道:“噢,何佳,虽然你多次申请入党,但一直没有批准。”他明白地摇摇头,“我们过于强调家庭出身,而现在又把重点放在知识分子和干部身上,对平凡的现实有些无动于衷,即使是坚定的信念。我知道你为什么而工作,你的信念是永恒的,无论如何,我相信你会如愿以偿的。”
何佳沉着掩饰地说道:“刘主任,你放心,我会尽我所能去工作的。”
刘启明又说道:“我下个月就要离开领导岗位了。我的年纪是大了些,现在要求的是四化干部,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所以我提出了辞职。”
何佳也敬佩这位领导,他是一个实干家,还非常关心工人的疾苦,她说道:“刘主任,你始终是一头老黄牛。”
刘启明说道:“这种叫法已经不多啦。”
何佳一下班就同曲俊在一起,做什么事都在他的面前,即使不说话母子心里也在交流。由于大脑被弹片损伤,当曲俊坐在轮椅上时,头总有些斜着,并时而轻微抖动,表情略显痴呆,而双眼却有神地望着前方,看着母亲时,常流露出一丝微笑。
照顾儿子确实很艰辛。回到家后何佳就把儿子抱到轮椅上,多数父亲过来帮忙,有时曲良下班早些就由他做这件事,虽然很累,要使出全身的力气,何佳却感到很幸福,她知道儿子也喜欢她来抱,感觉儿子总在用双手出力,很高兴地配合着她。在每天晚饭后何佳都长时间地用热毛巾为曲俊搓大腿和腰部,帮助大腿和手臂不停地运动,她不管有没有效果,总感觉到有好处,出现了好的迹象。即使是大小便也由何佳帮助解决,开始曲俊大小便失禁,母亲凭触觉和嗅觉很快就会发现并及时为儿子进行处理和更换衣物,又是一番艰辛的劳动,后来情况有所好转,曲俊可以给出示意,儿子似乎有意选择在傍晚时分,此时父亲和外公总可以帮上忙,而何阳已为外甥做了一个精致美观的蹲椅,可以移动,非常方便,何佳每次都为儿子使用了婴儿爽身粉,最后把衣物洗净挂好在后院中。有时星期天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何佳就推着儿子到街上走走,让儿子看看曾经熟悉的街道,曾经熟悉的人。除此之外,何佳总是不停地同儿子说话,夸奖他,谈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还有国家的大事,为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说上几句,有时父亲和外公也同他说,不停地说,亲切自至。何佳看出儿子有强烈的生活欲望,从儿子微笑的眼神里看出来的,儿子是为她和这个家庭在与命运抗争,他并没有因为病痛而消沉,也没有因为给这个家庭带来繁重的负担而内疚和不安,他知道这个家庭需要什么,特别是母亲的需要,他只剩下他的意志与这个家庭交流,与母亲长相厮守间的交流。几个月后,何佳发现儿子的双手可以越来越有力地活动,大脑思维也越来越明显,她感到无比欣慰,为儿子的坚强意志而高兴。终于,曲俊慢慢会说如下单词:“爸—爸,外—公,妈—妈,谢—谢。”
何阳说“妈妈两个字说得很清晰,又有进步。”
而何佳在由衷地寄希望于未来,这只是第一步,即使再艰辛,她愿意等待,无限地等待,或无限地陪伴。
曲良非常心疼妻子,担心妻子过于辛劳,他也认为妻子脱产照顾儿子是合情合理的,也许这比妻子的想法更重要一些,在他同样悲伤的心里想让这个家庭过一种平淡而没有压力的生活,不论今后如何,寄希望于渡过平凡和温馨的一生,他对妻子说道:“何佳,我看你还是放下工作,曲俊需要你全天照顾,再说爸爸年纪也大了,我有些担心。”
何佳理解丈夫,说道:“我考虑过这个问题,工厂没有我丝毫不会受到影响,而我确实也感到很辛苦,可是我们的曲俊希望我继续上班,瞧他看到我回到家时欣慰的样子,好像我又前进了一步,我也为此感到高兴。虽然曲俊现在不能行走,也不能正常思维,我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的大脑还存在着坚强的毅力,眼睛放射出光芒。你知道曲俊希望我做什么,他在鼓励我,给我希望。他也明白我很辛苦,但是他不担心我,他多么了解我啊!我不会辜负他对我的希望。”
曲良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他想着这些,想到了你,那是因为你影响了他,他已把你的信念刻在了心上,即使看到你这样辛苦也很坦然地看着你。你瞧,我们并没有教他说谢谢,可他自己说出来了,他很明白他在说什么,我们也知道他是怎样想的。说实话,何佳,我真担心你的身体,如果你长期在家,说不定曲俊会习惯的,会更高兴呢!你能不能再考虑一下?”
俩人就坐在曲俊旁边轻声交谈,曲俊偶尔看一眼他们,似乎在认真听他们谈话。何佳握住儿子一只手说道:“曲良,你不是提醒过我们在甘肃发过的誓吗?我们在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多么快活、热情奔放,那是多么有意义的日子啊!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改变那种生活。尽管我们这个家庭遇到了很多不幸,我们都不曾动摇过,相反我们乐观向上,现在也是这样,就像当初认定的那种生活,不幸改变不了,时间也改变不了,我就是这样想的,你不也一直是这样想的吗?”
“我没有忘记,我知道你会这样说。你知道我是多么爱你,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我都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曲良的担心已无影无踪,并得到了巨大安慰。当不幸来临时,家庭里有爱就会有坚定的力量战胜悲伤,曲良又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何佳宽慰地说道:“曲良,我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决定,所有的决定。”
这时他们听到旁边传过来的声音:“入—党,妈妈,不—要—忘记。”他们看到曲俊说完后仍对着他们微笑,看上去像是傻笑,实际上不是的。
何佳又抓住儿子另一支手,亲了儿子一下,对儿子说道:“俊儿,妈妈知道。妈妈知道,俊儿。”
白天的上半时间由何阳照顾曲俊。他在阅读植物类书籍的同时边照顾着外甥,给他讲自己的故事,谈人生的体会,陪他说话,他知道这是为这个亲密无间的家庭作出的唯一贡献,他要让外甥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让女儿更宽心一些,而曲俊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常使得他激动不已。当父母一起离开家时,曲俊总是微笑地看着他们,目送他们走出房门,心里在期望着母亲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何佳在与儿子四目告别后,开始同往常一样,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工作中兢兢业业、雷厉风行,甚至于连儿子都没有想一下。
曲静提前三天预定好了回武汉的车票,待学期一结束便坐上火车赶回到家里。在得知弟弟负伤的消息后,她又大哭了一场,在想到母亲要她一定不要悲伤时才停了下来,母亲说得对,为祖国负伤是光荣的,即使牺牲也是无上的荣光,她开始站在母亲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了与母亲同脉跳动。她一到家就来到轮椅跟前,已经将近两年没有见到弟弟了,但感到才同弟弟分别不久似的,即使弟弟现在的样子也不感到奇怪,她用同母亲一样的眼神看着弟弟,亲切地说道:“曲俊,我是姐姐,对不起,我刚放假,你好吗?”
曲俊看着姐姐,微笑地点点头,他认出了姐姐,头摆动着想说些什么,终于说出“姐姐”两个字。
曲静高兴极了,说道:“是的,弟弟,我是姐姐,我早就想看见你,做梦都在想。”
“我—也—是。”曲俊又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
此时全家人聚在了一起,何阳说道:“我早就同曲俊说过你姐姐在北京读书,她一放假就会回来看你的。他很明白,看得出,他一直期待看见姐姐。”
曲静抬头说道:“外公,你辛苦了,妈妈说,你是我们家最辛苦的人。”
“曲俊需要家人的照顾,他感到很高兴。我是在完成你妈妈交给我的任务,这是一件光荣的任务,我感到我在为国家效劳。”何阳有些自豪地慷慨陈词。
曲静转而面对母亲,百感交集,又看着父亲,说道:“爸爸,你们都辛苦了,我现在完全明白了我的责任,我会刻苦学习的。”她的表白为这个家庭的生活又增添了神圣的意义。
打一开始部队负责人就同离何佳住地较近的一所医院取得了联系,希望把曲俊治疗这件事转交给这家医院,方便病人的治疗,提出的任何条件都会答应。医院负责人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当即答应了下来,承诺这位负伤的战士可以随时进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还包括所有其他的治疗,不折不扣地全部免费,并且请部队的同志对治疗过程完全放心,“我们应该这样做,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军地负责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何佳每个星期天都带曲俊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推着轮椅非常方便,有时天气不好,医院就派出车辆由罗医生亲自来接,罗医生表现出来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敬业精神使何佳及其家人深受感动。
罗医生安排曲俊的康复治疗有举重和拉力锻炼,辅助直立行走,实际上根本不能行走,因为脊椎损伤,供应双腿营养的信息中断了,两腿因得不到足够营养会逐渐萎缩,他想通过直立运动的方式让血液多流过一些,也许会有一些效果。曲俊总是无声地配合,哪怕费再大的劲,有多么难受,也一声不吭地坚持,他明白只有坚持,才可能有希望,他的希望与众不同,又都是一样的。只有在理疗时,曲俊才感到舒坦些,他希望这种方式比高强度的运动有更好的效果,当看到那位中年女大夫摆弄那些仪器时,他对此寄予了很大希望。
“曲俊的病情可能有两种后果,其中不好的后果可能是下肢完全萎缩,最后导致心力衰竭,再就是除腰椎功能有所恢复以外,其它功能逐渐恢复,大脑也是,可以进行一些逻辑思维,只是今后仍然不能行走。”两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罗医生不无担心地对何佳明说,他要让她知道所有的情况,他也知道这位母亲即使知道了最差的结果也会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何佳说道:“只要他活着就行。”
“我知道,我对此抱有信心。虽然我们使用了最好的药物进行治疗,但通过肢体康复训练来提高身体内部的活动能力,特别是心脏的活动能力,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今天稍微加大了点训练量,效果还不错,他上身的体能又有所恢复,我就是指望这一点来帮助他恢复大脑的功能,还有下肢的功能,所以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罗医生同样也把自信表露给何佳,即使是错的,他也认为不会伤害她,她会理解的。
何佳说道:“罗医生,谢谢你,多长时间我都能等待。”
罗医生不可思议地摇摇头,接着说道:“他有很强的意志力,他的大脑里好像有某种意念或者说是信念,他在为谁或为什么事而抗争。”
何佳慢慢地说道:“是的,他一直都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就很懂事,他在为他所爱的人而抗争。”
现在我们简述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在一处农村的水利工地上尾追曲俊以及帮助他走进军营的那位董方姑娘的一些情况。前面说过,曲俊在进入部队不久给董方和她的父亲各写了一封信,对他们表示了感谢并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请他们相信他。董方还是回了一封信,也代表父亲,告知她和父亲为此感到十分高兴,又寄予了希望,并再一次表达了考大学的决心。曲俊又回了一封信告知信已收到,希望她努力学习,今后一定要考上大学,并叫她不要再写信,今后会给她写信的。董方听从了他的话,没有再写信,直到高中毕业。八一年董方终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这才立即给曲俊写信告知这一好消息,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音,她不知道,曲俊所在的部队已经调防,更没有想到曲俊也参加了战斗,而此时曲俊已经坐在了轮椅上。董方十分高兴自己的选择,因为曲俊的家在武汉市,使她有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她在入校安置妥当后的第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就离开校园找寻曲俊的家,地址是事先从父亲所在武装部的备份资料中得到的,因为同在武昌,很快找到了,然后一个老人,曲俊的外公把一切事情都告诉了她。
董方找到了医院康复科,看见何佳和罗医生正在谈话,问道:“请问,这是康复中心吗?”两人回头看见了董方,是一个满脸焦急打听事情的未知姑娘。董方又问:“请问,这是康复中心吗?”
罗医生回答:“是的,你找谁?有什么事吗?”
“我叫董方,是来看曲俊的,曲俊是在这儿吗?”董方看见何佳意识到肯定找对了地方。
何佳看了董方一会儿,想起了曾经听说过的这个名字,并立即与早以想象好的埋藏在脑海里的那位姑娘的形象对上了号,“你是------?”
董方答道:“我是从洪湖来的,我找到曲俊的家,外公说他在这儿。”
何佳说道:“我明白了。我是他母亲,曲俊的情况很严重,身体和大脑受到了很重的伤害。”
“阿姨,我全知道了,他在哪里?”
“就在这儿,在隔壁。”
三人来到康复室,但没有看见曲俊。何佳喊道:“曲俊,曲俊。”罗医生说道:“一定在那边,跟我来。”他们在洒满阳光的轮椅通道上看见了曲俊,他正摇动轮椅前行,三人赶到轮椅前并停住了轮椅,何佳蹲下来,微笑地说道:“你怎么自己跑出来了?”
“我—自己—可—以走。”曲俊这次没有一丝微笑,看着远方。
何佳指着董方说道:“你看谁来啦?”董方也蹲在曲俊面前。
曲俊仍然看着远方,头摆动了几下:“我—已经—看—见—她了。”
董方看着曲俊,亲切地说道:“曲俊哥,我是小方,你好吗?我要你首先祝贺我,我考上了武汉大学,是你给了我勇气,我只要想起你,就有了许多灵感,就会不知疲倦,你一定听得懂我的话,就像我希望你进步那样,你也希望我进步,我超越了自己,可永远也超过不了你,你仍然是那么英俊,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变。”
过了一会曲俊的目光聚焦在了董方的脸上,微笑又回来了,“祝—贺你—小方。”他注视着董方,似乎在想着在农村同她在一起的日子。
董方情不自禁地说道:“曲俊哥,你真行。瞧,我可以常来看你,照顾你。”
曲俊斜着头不停地抖动,微笑而深邃的眼神直视董方。瞧见此景,董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何佳在无微不至地照顾曲俊的同时也得到了大家致以的敬意。工厂里的人们都知道她的功绩,即使进厂不久的青工也不例外,现在她有了一个英雄的儿子,人们打心里一致认同她又为工厂做了一件丰功伟绩,因为他们也都感受到了光荣,从他们身边一位受人尊敬的长期的先进生产工作者那儿得到的荣光使他们感到更真实,更亲切,这种荣耀在心里化作了上升的力量。而何佳并不以为然,人们看不出她有丝毫的变化,既然她没有因孩子的伤残而悲伤,她也没有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荣耀,尽管心里无比自豪。她仍然遵循一贯的作法,或者说是一贯的表现,而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事情,包括不幸的事情都只会带来动力,无穷的力量,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始终只看到何佳在工作上一种坚忍不拔的表现,他们知道是因为她的信念,永恒不变的信念,特别是她的姐妹们深知风吹雨打已使她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对祖国和人民这句词语深刻含义的理解。到底是信念使她增加了力量还是力量使她增强了信念,都是的,她没有被生活的不幸击倒,还在积极向上,归根到底是因为永恒不变的信念。使何佳激动不已的还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她参加了曲俊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她不仅看到了无数青年人保家卫国的英勇气概,还找回了自己多年前开始激动的时刻,从那时起就没有平息过,仿佛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第二件事是她参加了曲俊的入党宣誓,当她看见曲俊坐在轮椅上举起右手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如同自己入党一样高兴,庄严的党旗无比辉煌,仿佛自己将要为祖国和人民而献身,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第三件事是她参加了英雄事迹报告大会,当部队宣传干部登门向何佳提出想让曲俊出现在由部队和武汉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大型英雄事迹报告会的主席台上时,何佳犹豫了一下,在考虑这样的露面是否会对曲俊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曲俊是否愿意坐在无数人面前,还有他的大脑神经能否经受得住轰动场面的冲击,在问过儿子之后,曲俊回答说:“我—知—道了,妈—妈,我—要—去。”下面摘要简述一下报告会的情况:
洪山体育馆的主席台上坐着两排部队军官和政府官员,他们前面左侧坐着曲俊等几位受伤的战士,这些战士的英勇事迹已由部队的专业宣传人员把它们归纳为可读可听并能产生强烈视觉效果的文字,由具备相当表达能力的女兵熟记于心后在组织有序的公众面前进行宣讲,主席台前方和体育馆四周坐满了无数的观众。此刻轮到另一位年青女兵演讲,她站在主席台的正前方,情绪饱满地再现英雄们的光荣事迹和绚丽的人生。
“他们勇敢地向前冲,无所畏惧,在枪林弹雨中英勇奋战,因为他们想到的只有祖国和人民。他们是合格的军人,毫无保留地履行了军人的职责,在死神面前没有丝毫动摇。他们都是那样的年轻,还没有开始享受生活,如果说置生命于不顾的军人不懂得生活,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除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就是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最清楚生命的价值。我们从许多受重伤和牺牲的战友身上找出了没有发出的家信,这些家信朴实而至深地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仿佛听见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正在轻声地诉说他们对生活的眷念,他们正在静静地享受美丽而崇高的生活,而我们这些活着正在享受阳光与和平的人们同他们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她停顿了一会,“我现在念其中一封信,这是一位英雄战前写在擦枪布上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外公,还有姐姐,你们好!我们即将参加战斗,开始履行一名军人的崇高使命,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我们都很年轻,许多战士感到害怕,其中也包括我,但是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这些战士知道该怎样去做,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为祖国而献身,就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爸爸,妈妈,我独自静静地想了很久,想到了你们对我的爱,对我大公无私的帮助。你们从未因私事埋怨过任何人,也没有因家庭的苦难迁怒于任何人,相反你们一如既往地坚持信念。我现在才真切地感受到那是多么的珍贵,而我正要去实现你们的信念,我知道这正是你们所期望的,你们可以为我感到骄傲,我向你们保证。
妈妈,你还记得吗?我一直都喜欢听配乐散文,它使我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有时我还试着写几首诗,你没有放弃鼓励我的机会,给我找来了许多诗作,让我从中得到感受和启发,虽然我成为不了那样的诗人,但我要成为诗人笔下的战士。妈妈,我刚刚写了一首小诗,虽不流畅,只是我的战前感想,现在随信献给你们。
我是一名年轻的战士,
身体和心是年轻的,
生命之花在朝阳中刚刚开放,
阳光雨露般的母爱使它变得鲜艳。
谆谆教导和无言的鼓励,
幼稚的心灵抹上了一层光辉,
关爱的大山使我拥有无穷的力量,
我快乐地走向山林和田野,
何佳按照指定的程序找到武汉联络处,在进一步安排下来到南宁市部队医院。接待处官员在核准来人身份和要探视的对象后,翻查出一份资料,然后按部就班地介绍曲俊的伤情和手术后的情况,“你儿子下身已经瘫痪,他不能说话,可能连家人也认不出来了。”
“真是严重到这种程度?”何佳边听边想,“还好,今后可以坐在轮椅上。”当她听完简短的负伤经过,便迫不及待地对那位已经流露出敬佩之意的接待干部说:“我要马上见到我的儿子。”
“请多保重,英雄的母亲。”那位接待干部随即安排一名军人,“你带这位母亲到306病房,伤员的名字叫曲俊。”
何佳看到了许多同她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看望儿子的父母,嘈杂声在医院回响,大多是父母呼喊儿子的声音,还有大概是妹妹在呼喊哥哥的名字,还有母亲的嚎啕大哭声。她走进病房,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曲俊,她仔细看了看儿子,判断着儿子的伤情,儿子平静的面容使她产生了过些时就可以出院回家的感觉,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她止住脑海里想起英俊的儿子一下变成眼前模样而涌起的悲伤俯下身小声亲切地呼唤儿子:“俊儿,我是妈妈,妈妈看你来了。”
曲俊看着母亲没有回答。
“俊儿,我是妈妈,你听见了吗?妈妈看你来啦。”
曲俊仍看着母亲,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终于认出妈妈了。”何佳激动地对旁边的护士说道,“我看出来了,我肯定。”然后又看着儿子,“俊儿,你好吗?妈妈很高兴看见你。”
曲俊一直在看着母亲,仍在微笑的眼神传出一丝理解的信息,头好像也动了一下。
“俊儿,你能听清妈妈在同你说话吗?”
这次曲俊眨了一下眼睛,头明显地点了一下。何佳用双手捂了一下曲俊仍然俊秀的脸,高兴地流出了眼泪,这时一位军医走进病房。
“你好,我是曲俊的主治大夫,我叫汪锋。”
何佳转过身擦干眼泪,“我是曲俊的母亲,叫何佳。”
“对不起,伤员太多了,我没有及时赶过来。”
“我知道,麻烦你了。”
这位中年军医说话温文尔雅,但看上去有些感情激荡的样子,肯定是看到那么多受伤的战士以及那些看望孩子的母亲,医生不经外露的情感止不住流了出来,他说道:“曲俊主要有两处受伤的部位,一处是腰椎,导致他下半身瘫痪,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另一处就是头部,大脑神经遭到破坏,既不能听,也不能说,对外界事物几乎没有反应。”
“可是他认出我了,并且有明显的反应。”何佳看到军医眼中有许多血丝,兴奋地说道。
“是这样吗?”汪医生有些吃惊,他看了一眼曲俊,得到确认后,眼睛放出光芒,接着说道:“这种反应是有可能的,有一些病人的大脑有一种意志力在起作用,它可能会对亲人的呼唤作出反应,这与他病前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军医也因兴奋说话快速而流畅。
“肯定是这样的。”何佳说道。
军医俯身轻声问道:“曲俊,我是汪医生,你听见了吗?噢,你的手术做得很好。”
曲俊看着医生但没有丝毫反应。
何佳轻声对儿子说道:“俊儿,你听见了吗?妈妈在叫你,妈妈再也不会离开你了。”
曲俊眼睛马上增加了一丝不易查觉的光芒,头又点了一下。
军医看得真切,他想着刚才说过的话,如今面前的伤员就是一个例子,他同他的母亲一定有不同寻常的关系,是那种一谈起情感就激动不已的关系,或者是在当兵之前母子之间达成的那种崇高的责任在今后要共同遵守的关系。军医也动情地说道:“你儿子一定很爱你,我在想他在掩护战友冲向敌人阵地时一定是在向你学习,我愿意额外了解每个伤员的负伤经过,他真是一个英雄。”
何佳看出来了,她敬佩和感激地看着军医说道:“汪医生,曲俊下一步怎样治疗?像这样的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我们打算在手术创伤恢复之后转入到另一处部队的一个疗养院,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在那里针对病人的不同状况有专业人员进行康复护理。”军医用慎重安慰的口气又说道:“像曲俊这样的英雄会得到最好的照顾。”
何佳思忖了片刻,说道:“汪医生,手术恢复之后,我想把儿子接回家,由我来照顾他。”
军医什么都明白了,他说道:“康复治疗少不了对病人情况变化的应急方案,包括使用各种药物治疗。但我的经验是对这种病人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对他的爱。”军医继续说道,“再说国家有承担照顾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你完全可以放心。”
“我还是想把儿子接回家里,请你一定帮忙。”何佳继续坚持。
“我知道我应该帮助你,对病人也有好处。”军医敬佩地看着何佳,“你知道这非常辛苦,可以说是难以承受的辛苦。”
“请你一定帮忙,汪医生。”
军医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你要向部队负责人提出请求,剩下的医疗问题我可以从中协调,在湖北武汉也有部队的康复机构,在生理监测和治疗方面没有问题。”
“太好了,我马上就去请求。”
“除此之外,希望你在今后继续同我保持联系,你只要打进这个医院的电话就可以找到我,我要一直负责下去。”军医进而升起了更多的责任感。
“谢谢你,汪医生。”何佳顿时感到真情实意。
何佳如愿把曲俊接回到家里,并同武汉的康复机构取得了联系,确定了曲俊今后的康复安排。曲俊的绝大多数时间将呆在家里,由这个家庭成员按自己的意愿照顾他,亲情和责任激起了全家人的尝试欲望,他们相信能唤醒曲俊的生活,而唤醒本身对这个家庭来说都是幸福的,何佳对此报有坚定的希望,她就是要亲自照顾他,给曲俊温暖。在看到坐在轮椅上的曲俊已经回到自家客厅里时,何佳想起对部队一位杨姓首长说的话,“我要把儿子接回家,我知道现在医院太忙了,我不想再给部队增加麻烦。”而那位杨姓首长则说,“不,是国家给你们家增加了麻烦,而你还在考虑为国家分忧,我要代表部队向你学习。”此刻曲俊在认真地看着母亲,好像在理解母亲的心意,思索着重新建立和定位母子间的特殊关系。
当何佳在用多种量具检查完一批工件的质量并对造成一件废品的一名男青工进行了批评和说服教育、而那名男青工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和决心时,一名女工过来请她到刘主任办公室去,她对那名青工微笑了一下离开了现场。刘启明正在等候,他是一位工人出身的老领导,五十多岁,他和气地招呼何佳入座,然后说道:“何佳,你上班总是不停地忙,好像真是一个勤杂工似的。”
何佳说道:“我要努力当好勤杂工,我的活并不很忙,还可以做其它事情。”
“你帮我和书记干了许多事情,你瞧,那帮工人个个都服了你,尽管你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大伙仍很尊重你,干起活来也都在向你学习。”刘启明内心充满敬意地夸奖。
何佳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刘启明收起了夸奖之意,仍敬意地说道:“何佳,我叫你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经厂党委会研究,决定让你专门照顾曲俊,工资奖金照发。曲俊是人民的功臣,他需要全天候地细心照顾,这是最好的办法。”
何佳停顿一会,想着党组织的关心和照顾,然后摇了摇头,说道:“谢谢组织的关心,但我不愿离开工作岗位,我也能照顾好曲俊,请组织放心,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能克服。”
刘启明说道:“你再想想,这对曲俊很重要。”
何佳有自己的想法,她没有说出来,只是说道:“这样对曲俊更好些,他也希望我这样。”
刘启明理解她,说道:“好吧,我把你的意见向厂里汇报一下,我也同意你的意见,我最了解你。”他停顿一会,又说道:“噢,何佳,虽然你多次申请入党,但一直没有批准。”他明白地摇摇头,“我们过于强调家庭出身,而现在又把重点放在知识分子和干部身上,对平凡的现实有些无动于衷,即使是坚定的信念。我知道你为什么而工作,你的信念是永恒的,无论如何,我相信你会如愿以偿的。”
何佳沉着掩饰地说道:“刘主任,你放心,我会尽我所能去工作的。”
刘启明又说道:“我下个月就要离开领导岗位了。我的年纪是大了些,现在要求的是四化干部,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所以我提出了辞职。”
何佳也敬佩这位领导,他是一个实干家,还非常关心工人的疾苦,她说道:“刘主任,你始终是一头老黄牛。”
刘启明说道:“这种叫法已经不多啦。”
何佳一下班就同曲俊在一起,做什么事都在他的面前,即使不说话母子心里也在交流。由于大脑被弹片损伤,当曲俊坐在轮椅上时,头总有些斜着,并时而轻微抖动,表情略显痴呆,而双眼却有神地望着前方,看着母亲时,常流露出一丝微笑。
照顾儿子确实很艰辛。回到家后何佳就把儿子抱到轮椅上,多数父亲过来帮忙,有时曲良下班早些就由他做这件事,虽然很累,要使出全身的力气,何佳却感到很幸福,她知道儿子也喜欢她来抱,感觉儿子总在用双手出力,很高兴地配合着她。在每天晚饭后何佳都长时间地用热毛巾为曲俊搓大腿和腰部,帮助大腿和手臂不停地运动,她不管有没有效果,总感觉到有好处,出现了好的迹象。即使是大小便也由何佳帮助解决,开始曲俊大小便失禁,母亲凭触觉和嗅觉很快就会发现并及时为儿子进行处理和更换衣物,又是一番艰辛的劳动,后来情况有所好转,曲俊可以给出示意,儿子似乎有意选择在傍晚时分,此时父亲和外公总可以帮上忙,而何阳已为外甥做了一个精致美观的蹲椅,可以移动,非常方便,何佳每次都为儿子使用了婴儿爽身粉,最后把衣物洗净挂好在后院中。有时星期天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何佳就推着儿子到街上走走,让儿子看看曾经熟悉的街道,曾经熟悉的人。除此之外,何佳总是不停地同儿子说话,夸奖他,谈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还有国家的大事,为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说上几句,有时父亲和外公也同他说,不停地说,亲切自至。何佳看出儿子有强烈的生活欲望,从儿子微笑的眼神里看出来的,儿子是为她和这个家庭在与命运抗争,他并没有因为病痛而消沉,也没有因为给这个家庭带来繁重的负担而内疚和不安,他知道这个家庭需要什么,特别是母亲的需要,他只剩下他的意志与这个家庭交流,与母亲长相厮守间的交流。几个月后,何佳发现儿子的双手可以越来越有力地活动,大脑思维也越来越明显,她感到无比欣慰,为儿子的坚强意志而高兴。终于,曲俊慢慢会说如下单词:“爸—爸,外—公,妈—妈,谢—谢。”
何阳说“妈妈两个字说得很清晰,又有进步。”
而何佳在由衷地寄希望于未来,这只是第一步,即使再艰辛,她愿意等待,无限地等待,或无限地陪伴。
曲良非常心疼妻子,担心妻子过于辛劳,他也认为妻子脱产照顾儿子是合情合理的,也许这比妻子的想法更重要一些,在他同样悲伤的心里想让这个家庭过一种平淡而没有压力的生活,不论今后如何,寄希望于渡过平凡和温馨的一生,他对妻子说道:“何佳,我看你还是放下工作,曲俊需要你全天照顾,再说爸爸年纪也大了,我有些担心。”
何佳理解丈夫,说道:“我考虑过这个问题,工厂没有我丝毫不会受到影响,而我确实也感到很辛苦,可是我们的曲俊希望我继续上班,瞧他看到我回到家时欣慰的样子,好像我又前进了一步,我也为此感到高兴。虽然曲俊现在不能行走,也不能正常思维,我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的大脑还存在着坚强的毅力,眼睛放射出光芒。你知道曲俊希望我做什么,他在鼓励我,给我希望。他也明白我很辛苦,但是他不担心我,他多么了解我啊!我不会辜负他对我的希望。”
曲良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他想着这些,想到了你,那是因为你影响了他,他已把你的信念刻在了心上,即使看到你这样辛苦也很坦然地看着你。你瞧,我们并没有教他说谢谢,可他自己说出来了,他很明白他在说什么,我们也知道他是怎样想的。说实话,何佳,我真担心你的身体,如果你长期在家,说不定曲俊会习惯的,会更高兴呢!你能不能再考虑一下?”
俩人就坐在曲俊旁边轻声交谈,曲俊偶尔看一眼他们,似乎在认真听他们谈话。何佳握住儿子一只手说道:“曲良,你不是提醒过我们在甘肃发过的誓吗?我们在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多么快活、热情奔放,那是多么有意义的日子啊!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改变那种生活。尽管我们这个家庭遇到了很多不幸,我们都不曾动摇过,相反我们乐观向上,现在也是这样,就像当初认定的那种生活,不幸改变不了,时间也改变不了,我就是这样想的,你不也一直是这样想的吗?”
“我没有忘记,我知道你会这样说。你知道我是多么爱你,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我都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曲良的担心已无影无踪,并得到了巨大安慰。当不幸来临时,家庭里有爱就会有坚定的力量战胜悲伤,曲良又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何佳宽慰地说道:“曲良,我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决定,所有的决定。”
这时他们听到旁边传过来的声音:“入—党,妈妈,不—要—忘记。”他们看到曲俊说完后仍对着他们微笑,看上去像是傻笑,实际上不是的。
何佳又抓住儿子另一支手,亲了儿子一下,对儿子说道:“俊儿,妈妈知道。妈妈知道,俊儿。”
白天的上半时间由何阳照顾曲俊。他在阅读植物类书籍的同时边照顾着外甥,给他讲自己的故事,谈人生的体会,陪他说话,他知道这是为这个亲密无间的家庭作出的唯一贡献,他要让外甥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让女儿更宽心一些,而曲俊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常使得他激动不已。当父母一起离开家时,曲俊总是微笑地看着他们,目送他们走出房门,心里在期望着母亲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何佳在与儿子四目告别后,开始同往常一样,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工作中兢兢业业、雷厉风行,甚至于连儿子都没有想一下。
曲静提前三天预定好了回武汉的车票,待学期一结束便坐上火车赶回到家里。在得知弟弟负伤的消息后,她又大哭了一场,在想到母亲要她一定不要悲伤时才停了下来,母亲说得对,为祖国负伤是光荣的,即使牺牲也是无上的荣光,她开始站在母亲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了与母亲同脉跳动。她一到家就来到轮椅跟前,已经将近两年没有见到弟弟了,但感到才同弟弟分别不久似的,即使弟弟现在的样子也不感到奇怪,她用同母亲一样的眼神看着弟弟,亲切地说道:“曲俊,我是姐姐,对不起,我刚放假,你好吗?”
曲俊看着姐姐,微笑地点点头,他认出了姐姐,头摆动着想说些什么,终于说出“姐姐”两个字。
曲静高兴极了,说道:“是的,弟弟,我是姐姐,我早就想看见你,做梦都在想。”
“我—也—是。”曲俊又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
此时全家人聚在了一起,何阳说道:“我早就同曲俊说过你姐姐在北京读书,她一放假就会回来看你的。他很明白,看得出,他一直期待看见姐姐。”
曲静抬头说道:“外公,你辛苦了,妈妈说,你是我们家最辛苦的人。”
“曲俊需要家人的照顾,他感到很高兴。我是在完成你妈妈交给我的任务,这是一件光荣的任务,我感到我在为国家效劳。”何阳有些自豪地慷慨陈词。
曲静转而面对母亲,百感交集,又看着父亲,说道:“爸爸,你们都辛苦了,我现在完全明白了我的责任,我会刻苦学习的。”她的表白为这个家庭的生活又增添了神圣的意义。
打一开始部队负责人就同离何佳住地较近的一所医院取得了联系,希望把曲俊治疗这件事转交给这家医院,方便病人的治疗,提出的任何条件都会答应。医院负责人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当即答应了下来,承诺这位负伤的战士可以随时进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还包括所有其他的治疗,不折不扣地全部免费,并且请部队的同志对治疗过程完全放心,“我们应该这样做,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军地负责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何佳每个星期天都带曲俊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推着轮椅非常方便,有时天气不好,医院就派出车辆由罗医生亲自来接,罗医生表现出来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敬业精神使何佳及其家人深受感动。
罗医生安排曲俊的康复治疗有举重和拉力锻炼,辅助直立行走,实际上根本不能行走,因为脊椎损伤,供应双腿营养的信息中断了,两腿因得不到足够营养会逐渐萎缩,他想通过直立运动的方式让血液多流过一些,也许会有一些效果。曲俊总是无声地配合,哪怕费再大的劲,有多么难受,也一声不吭地坚持,他明白只有坚持,才可能有希望,他的希望与众不同,又都是一样的。只有在理疗时,曲俊才感到舒坦些,他希望这种方式比高强度的运动有更好的效果,当看到那位中年女大夫摆弄那些仪器时,他对此寄予了很大希望。
“曲俊的病情可能有两种后果,其中不好的后果可能是下肢完全萎缩,最后导致心力衰竭,再就是除腰椎功能有所恢复以外,其它功能逐渐恢复,大脑也是,可以进行一些逻辑思维,只是今后仍然不能行走。”两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罗医生不无担心地对何佳明说,他要让她知道所有的情况,他也知道这位母亲即使知道了最差的结果也会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何佳说道:“只要他活着就行。”
“我知道,我对此抱有信心。虽然我们使用了最好的药物进行治疗,但通过肢体康复训练来提高身体内部的活动能力,特别是心脏的活动能力,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今天稍微加大了点训练量,效果还不错,他上身的体能又有所恢复,我就是指望这一点来帮助他恢复大脑的功能,还有下肢的功能,所以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罗医生同样也把自信表露给何佳,即使是错的,他也认为不会伤害她,她会理解的。
何佳说道:“罗医生,谢谢你,多长时间我都能等待。”
罗医生不可思议地摇摇头,接着说道:“他有很强的意志力,他的大脑里好像有某种意念或者说是信念,他在为谁或为什么事而抗争。”
何佳慢慢地说道:“是的,他一直都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就很懂事,他在为他所爱的人而抗争。”
现在我们简述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在一处农村的水利工地上尾追曲俊以及帮助他走进军营的那位董方姑娘的一些情况。前面说过,曲俊在进入部队不久给董方和她的父亲各写了一封信,对他们表示了感谢并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请他们相信他。董方还是回了一封信,也代表父亲,告知她和父亲为此感到十分高兴,又寄予了希望,并再一次表达了考大学的决心。曲俊又回了一封信告知信已收到,希望她努力学习,今后一定要考上大学,并叫她不要再写信,今后会给她写信的。董方听从了他的话,没有再写信,直到高中毕业。八一年董方终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这才立即给曲俊写信告知这一好消息,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音,她不知道,曲俊所在的部队已经调防,更没有想到曲俊也参加了战斗,而此时曲俊已经坐在了轮椅上。董方十分高兴自己的选择,因为曲俊的家在武汉市,使她有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她在入校安置妥当后的第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就离开校园找寻曲俊的家,地址是事先从父亲所在武装部的备份资料中得到的,因为同在武昌,很快找到了,然后一个老人,曲俊的外公把一切事情都告诉了她。
董方找到了医院康复科,看见何佳和罗医生正在谈话,问道:“请问,这是康复中心吗?”两人回头看见了董方,是一个满脸焦急打听事情的未知姑娘。董方又问:“请问,这是康复中心吗?”
罗医生回答:“是的,你找谁?有什么事吗?”
“我叫董方,是来看曲俊的,曲俊是在这儿吗?”董方看见何佳意识到肯定找对了地方。
何佳看了董方一会儿,想起了曾经听说过的这个名字,并立即与早以想象好的埋藏在脑海里的那位姑娘的形象对上了号,“你是------?”
董方答道:“我是从洪湖来的,我找到曲俊的家,外公说他在这儿。”
何佳说道:“我明白了。我是他母亲,曲俊的情况很严重,身体和大脑受到了很重的伤害。”
“阿姨,我全知道了,他在哪里?”
“就在这儿,在隔壁。”
三人来到康复室,但没有看见曲俊。何佳喊道:“曲俊,曲俊。”罗医生说道:“一定在那边,跟我来。”他们在洒满阳光的轮椅通道上看见了曲俊,他正摇动轮椅前行,三人赶到轮椅前并停住了轮椅,何佳蹲下来,微笑地说道:“你怎么自己跑出来了?”
“我—自己—可—以走。”曲俊这次没有一丝微笑,看着远方。
何佳指着董方说道:“你看谁来啦?”董方也蹲在曲俊面前。
曲俊仍然看着远方,头摆动了几下:“我—已经—看—见—她了。”
董方看着曲俊,亲切地说道:“曲俊哥,我是小方,你好吗?我要你首先祝贺我,我考上了武汉大学,是你给了我勇气,我只要想起你,就有了许多灵感,就会不知疲倦,你一定听得懂我的话,就像我希望你进步那样,你也希望我进步,我超越了自己,可永远也超过不了你,你仍然是那么英俊,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变。”
过了一会曲俊的目光聚焦在了董方的脸上,微笑又回来了,“祝—贺你—小方。”他注视着董方,似乎在想着在农村同她在一起的日子。
董方情不自禁地说道:“曲俊哥,你真行。瞧,我可以常来看你,照顾你。”
曲俊斜着头不停地抖动,微笑而深邃的眼神直视董方。瞧见此景,董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何佳在无微不至地照顾曲俊的同时也得到了大家致以的敬意。工厂里的人们都知道她的功绩,即使进厂不久的青工也不例外,现在她有了一个英雄的儿子,人们打心里一致认同她又为工厂做了一件丰功伟绩,因为他们也都感受到了光荣,从他们身边一位受人尊敬的长期的先进生产工作者那儿得到的荣光使他们感到更真实,更亲切,这种荣耀在心里化作了上升的力量。而何佳并不以为然,人们看不出她有丝毫的变化,既然她没有因孩子的伤残而悲伤,她也没有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荣耀,尽管心里无比自豪。她仍然遵循一贯的作法,或者说是一贯的表现,而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事情,包括不幸的事情都只会带来动力,无穷的力量,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始终只看到何佳在工作上一种坚忍不拔的表现,他们知道是因为她的信念,永恒不变的信念,特别是她的姐妹们深知风吹雨打已使她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对祖国和人民这句词语深刻含义的理解。到底是信念使她增加了力量还是力量使她增强了信念,都是的,她没有被生活的不幸击倒,还在积极向上,归根到底是因为永恒不变的信念。使何佳激动不已的还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她参加了曲俊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她不仅看到了无数青年人保家卫国的英勇气概,还找回了自己多年前开始激动的时刻,从那时起就没有平息过,仿佛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第二件事是她参加了曲俊的入党宣誓,当她看见曲俊坐在轮椅上举起右手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如同自己入党一样高兴,庄严的党旗无比辉煌,仿佛自己将要为祖国和人民而献身,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第三件事是她参加了英雄事迹报告大会,当部队宣传干部登门向何佳提出想让曲俊出现在由部队和武汉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大型英雄事迹报告会的主席台上时,何佳犹豫了一下,在考虑这样的露面是否会对曲俊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曲俊是否愿意坐在无数人面前,还有他的大脑神经能否经受得住轰动场面的冲击,在问过儿子之后,曲俊回答说:“我—知—道了,妈—妈,我—要—去。”下面摘要简述一下报告会的情况:
洪山体育馆的主席台上坐着两排部队军官和政府官员,他们前面左侧坐着曲俊等几位受伤的战士,这些战士的英勇事迹已由部队的专业宣传人员把它们归纳为可读可听并能产生强烈视觉效果的文字,由具备相当表达能力的女兵熟记于心后在组织有序的公众面前进行宣讲,主席台前方和体育馆四周坐满了无数的观众。此刻轮到另一位年青女兵演讲,她站在主席台的正前方,情绪饱满地再现英雄们的光荣事迹和绚丽的人生。
“他们勇敢地向前冲,无所畏惧,在枪林弹雨中英勇奋战,因为他们想到的只有祖国和人民。他们是合格的军人,毫无保留地履行了军人的职责,在死神面前没有丝毫动摇。他们都是那样的年轻,还没有开始享受生活,如果说置生命于不顾的军人不懂得生活,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除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就是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最清楚生命的价值。我们从许多受重伤和牺牲的战友身上找出了没有发出的家信,这些家信朴实而至深地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仿佛听见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正在轻声地诉说他们对生活的眷念,他们正在静静地享受美丽而崇高的生活,而我们这些活着正在享受阳光与和平的人们同他们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她停顿了一会,“我现在念其中一封信,这是一位英雄战前写在擦枪布上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外公,还有姐姐,你们好!我们即将参加战斗,开始履行一名军人的崇高使命,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我们都很年轻,许多战士感到害怕,其中也包括我,但是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这些战士知道该怎样去做,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为祖国而献身,就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爸爸,妈妈,我独自静静地想了很久,想到了你们对我的爱,对我大公无私的帮助。你们从未因私事埋怨过任何人,也没有因家庭的苦难迁怒于任何人,相反你们一如既往地坚持信念。我现在才真切地感受到那是多么的珍贵,而我正要去实现你们的信念,我知道这正是你们所期望的,你们可以为我感到骄傲,我向你们保证。
妈妈,你还记得吗?我一直都喜欢听配乐散文,它使我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有时我还试着写几首诗,你没有放弃鼓励我的机会,给我找来了许多诗作,让我从中得到感受和启发,虽然我成为不了那样的诗人,但我要成为诗人笔下的战士。妈妈,我刚刚写了一首小诗,虽不流畅,只是我的战前感想,现在随信献给你们。
我是一名年轻的战士,
身体和心是年轻的,
生命之花在朝阳中刚刚开放,
阳光雨露般的母爱使它变得鲜艳。
谆谆教导和无言的鼓励,
幼稚的心灵抹上了一层光辉,
关爱的大山使我拥有无穷的力量,
我快乐地走向山林和田野,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