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动作,商战
小说
盐道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我们也都说不明白。”费老大叹气。
半个月前,费二离家出门,一直没有回来。这种情况本来也常有,可过了没几天,青石镇东山上出现一具尸体,有人认出尸体腰间挂的一杆雕花烟枪像是费二的,就捎信给费二的家人。费大和父亲赶过去辨认,可不正是费二么?尽管他身上的衣服都被树枝和石头划得伤痕累累,脑袋和手脚等几处裸露的部位也被什么动物啃得面目全非,但费大和父亲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费二身上没有明显致命伤,官府不予勘查,所有人都当他是失足或是遭遇野兽袭击身亡,尸体运回家,很快就安葬了。
黄石山问费大:“你兄弟离家之前和什么人走得比较近?”
费大说,费二整天游手好闲,也就和街上几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一起厮混的多,偷鸡摸狗的事儿没少干,今年春天又沾上大烟,至于离家之前和谁在一起,还真不知道。他忽然想起来一个人,“对了,前街上的金小四来送纸钱的时候,好像说老二跟他炫耀过要发财了。”
“发什么财?”黄石山问。
“怎么?”费大感觉有些不对劲,“你们问这个干什么?”
“如果你弟弟死得冤枉,你想不想给他报仇?”一直默不作声的陈诚桢突然插话。
费大一下子警觉起来,“你俩到底是做什么?”
陈诚桢不动声色,“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嘛,我们就是过路的客商,但你不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吗?”
费大一脸疑惑,他看看陈诚桢,又去看黄石山。
陈诚桢说:“你兄弟要发财了,接着人就没了,这正常吗?”
“哦,你是说……有人害了我兄弟?”费大似乎有些明白,“难道是金小四?”他接着不住地摇头,“不会的,不会的,小四连杀猪都不敢看,他更不可能害人的。”
“应该不是他,但也许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呢。”陈诚桢说,“你愿意带我们去找找金小四吗?”
费大毫不犹豫地说:“走。”领着黄石山和陈诚桢去了前街金小四家。
金小四正好在家。
听黄石山问起费二,金小四说他最后一次见费二是在县城南关的得月酒庄,他去南关街上买镐头,费二正在酒庄喝酒,看见他就招呼过去喝几盅, “那时候二麻子已经喝不少了,说话舌头都捋不直,他跟我炫耀说有笔大买卖,做成了保准吃香的喝辣的,还说到那时候让我跟着他混,他指定不会亏待我,我问他做啥买卖,他却说啥都不透露半个字。”
“就你们两个人吗?”陈诚桢问。
“就我俩。”金小四回忆说,“不过,我过去之前应该还有别人,桌子上还有个酒盅和一双筷子,一看就是用过的。”
费大禁不住问道:“那是谁?”
金小四看了费大一眼,把目光投向陈诚桢,“不知道,我问二麻子,他光说是他的福星,其他啥都不说。”
陈诚桢抬头去看黄石山,黄石山点点头,陈诚桢对费大说:“那行,再去酒庄看看。”
得月酒庄的生意有些冷清,看到来了客人,老板迎出柜台,笑道:“三位,吃点什么?”
“你是老板?”黄石山道,“跟你打听个事儿。”
老板的脸色瞬间进入深秋,他看看陈诚桢和费大,又收回目光不住地上下打量黄石山。
费大上前道:“聂掌柜的,我是西街上费二的大哥……”
“费二?”聂老板目光里带着一丝不解,“他不是前几天刚走了吗?还打听什么事儿?”
黄石山上前一把搂住他的肩头,聂老板不由自主地被揽到柜台前,黄石山另一只手撑着上衣口袋轻轻晃了一下,几块银元碰撞发出的声音钻进聂老板的耳朵。聂老板转脸来看,烛光中,黄石山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聂老板是个明白人。”
聂老板面露喜色,赶紧点头,“好说好说。”
“前些天,二麻子不是和金小四在你这里喝酒了吗?”
“对对,没错儿。”
“金小四过来之前,和二麻子一起喝酒的人是谁?”
“面生,二麻子和他嘀咕了好大一阵子,说的啥我还真不知道。”聂老板忽然提高嗓门,“老婆!老婆!”他转脸对陈诚桢笑,“我问问我老婆听到他们说啥了没,都是她端酒端菜。”
没动静。聂老板又喊了两嗓子,老板娘掀开门帘从后厨出来,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埋怨:“催什么呢?”一抬头,“吆,又来客人了,吃点什么?”
“老板娘是吧?”黄石山迎上前去,一伸手将两枚银元塞进老板娘的手心,“吃饭不着急,先跟老板娘打听个事儿。”
老板娘一看手里的银元,“咯咯”笑道:“大兄弟你这是做什么?一见面就送钱呀。”说着就要把银元递回来。
聂老板看在眼里,心里一半是后悔一半是担心:他既后悔不该喊老婆出来,让原本可以悄悄落入自己口袋的银元到了女人手里,又担心黄石山顺水推舟把银元接回去。
不料黄石山伸手一挡,“老板娘,你尽管收下就是。”
老板娘拨开黄石山的手,“都说无功不受禄,不明不白的我们可不能要。”说着把银元往他上衣口袋里塞去。
黄石山一手紧紧攥住口袋,一手去按老板娘的手,低声道:“大姐,我们有事情求您。”
“有事儿先说事儿,也别着急,来,先坐下。”老板娘没再坚持,她把银元放进围裙兜里,又招呼陈诚桢和费大,“你俩也别站着,坐,坐……哎,哎,你不是西街上的那谁来?”她抬手一指费大。
费大“嗯嗯”点头,见黄石山、陈诚桢坐下,他也挨在陈诚桢身后坐下。
“老聂,倒两碗水过来。”老板娘坐到黄石山跟前,看着他一笑,“说吧。”
黄石山自报家门后,打听那天和费二麻子一起喝酒的人。
老板娘道:“你还真问巧了。”
她回忆说,当天中午,费二麻子和一个中年汉子一起进来,坐在窗前靠墙角的桌前,点了几个菜和一壶热酒。席间,两人一直在嘀嘀咕咕,费二麻子酒喝得很痛快,菜反倒没吃几口;中年汉子只是礼节性地举了举酒盅,没吃几口菜就离开了,临走前在桌上留下一个小布包。费二麻子把小布包起来,继续喝酒,后来隔着窗子把金小四喊进来,喝到太阳偏西才离开。
“又过了十多天,听说费二麻子死了,我还心思真是无常呢,前些日子还在这里好好地喝酒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老板娘感慨道。
“大姐,您还记得那个人的模样吗?”黄石山问。
“嗯,从旁边看将近四十岁的样子,一身黑衣服。”老板娘回想着,“我送菜的时候,他一直低着头,没看着脸面啥样。”
黄石山略感失望,“就这些?”
“嗯,听口音,是山东那边的。”
黄石山和陈诚桢心下俱是一动,黄石山问道:“大姐,那你听清他们说什么了吗?”
“听得不是很清楚。”老板娘摇头说,“我过去的时候,他俩就不说话了,后来我给邻桌上菜的时候,隐隐约约听着那人说话像是山东沂州那一带的口音。”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儿,“对了,那人说话的时候嘴里漏风,跟没有门牙似的,嗯,对!”
陈诚桢道:“大姐,是沂州口音?”
老板娘看向陈诚桢,说:“应该是。”
聂老板站在一边插嘴道:“我们这个店开了七八年了,山东、山西的客人见的多了去了,什么口音没听过呀?”
老板娘抬头瞪他一眼,聂老板悻悻地闭上嘴。老板娘对黄石山说:“大兄弟,我一般不会听错的。”
“大姐,谢谢您了。”黄石山站起来朝老板娘拱手致谢,又掏出一枚银元递过去,“麻烦给我们做三碗面。”
老板娘一拍围裙兜,道:“钱已经给了,都用不了,你们先喝水吧,饭马上就好。”她站起来,伸手拉聂老板一把,拖着他去了后厨。
黄石山和陈诚桢各自陷入沉思。
费大凑过来,看看他俩,张口欲言。
黄石山转脸看着他,表情严峻地说:“你啥都不用问,你弟弟多数是被人害了,别声张,查明白再说。”
费大张了张嘴,默默地坐到一边。
半个月前,费二离家出门,一直没有回来。这种情况本来也常有,可过了没几天,青石镇东山上出现一具尸体,有人认出尸体腰间挂的一杆雕花烟枪像是费二的,就捎信给费二的家人。费大和父亲赶过去辨认,可不正是费二么?尽管他身上的衣服都被树枝和石头划得伤痕累累,脑袋和手脚等几处裸露的部位也被什么动物啃得面目全非,但费大和父亲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费二身上没有明显致命伤,官府不予勘查,所有人都当他是失足或是遭遇野兽袭击身亡,尸体运回家,很快就安葬了。
黄石山问费大:“你兄弟离家之前和什么人走得比较近?”
费大说,费二整天游手好闲,也就和街上几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一起厮混的多,偷鸡摸狗的事儿没少干,今年春天又沾上大烟,至于离家之前和谁在一起,还真不知道。他忽然想起来一个人,“对了,前街上的金小四来送纸钱的时候,好像说老二跟他炫耀过要发财了。”
“发什么财?”黄石山问。
“怎么?”费大感觉有些不对劲,“你们问这个干什么?”
“如果你弟弟死得冤枉,你想不想给他报仇?”一直默不作声的陈诚桢突然插话。
费大一下子警觉起来,“你俩到底是做什么?”
陈诚桢不动声色,“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嘛,我们就是过路的客商,但你不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吗?”
费大一脸疑惑,他看看陈诚桢,又去看黄石山。
陈诚桢说:“你兄弟要发财了,接着人就没了,这正常吗?”
“哦,你是说……有人害了我兄弟?”费大似乎有些明白,“难道是金小四?”他接着不住地摇头,“不会的,不会的,小四连杀猪都不敢看,他更不可能害人的。”
“应该不是他,但也许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呢。”陈诚桢说,“你愿意带我们去找找金小四吗?”
费大毫不犹豫地说:“走。”领着黄石山和陈诚桢去了前街金小四家。
金小四正好在家。
听黄石山问起费二,金小四说他最后一次见费二是在县城南关的得月酒庄,他去南关街上买镐头,费二正在酒庄喝酒,看见他就招呼过去喝几盅, “那时候二麻子已经喝不少了,说话舌头都捋不直,他跟我炫耀说有笔大买卖,做成了保准吃香的喝辣的,还说到那时候让我跟着他混,他指定不会亏待我,我问他做啥买卖,他却说啥都不透露半个字。”
“就你们两个人吗?”陈诚桢问。
“就我俩。”金小四回忆说,“不过,我过去之前应该还有别人,桌子上还有个酒盅和一双筷子,一看就是用过的。”
费大禁不住问道:“那是谁?”
金小四看了费大一眼,把目光投向陈诚桢,“不知道,我问二麻子,他光说是他的福星,其他啥都不说。”
陈诚桢抬头去看黄石山,黄石山点点头,陈诚桢对费大说:“那行,再去酒庄看看。”
得月酒庄的生意有些冷清,看到来了客人,老板迎出柜台,笑道:“三位,吃点什么?”
“你是老板?”黄石山道,“跟你打听个事儿。”
老板的脸色瞬间进入深秋,他看看陈诚桢和费大,又收回目光不住地上下打量黄石山。
费大上前道:“聂掌柜的,我是西街上费二的大哥……”
“费二?”聂老板目光里带着一丝不解,“他不是前几天刚走了吗?还打听什么事儿?”
黄石山上前一把搂住他的肩头,聂老板不由自主地被揽到柜台前,黄石山另一只手撑着上衣口袋轻轻晃了一下,几块银元碰撞发出的声音钻进聂老板的耳朵。聂老板转脸来看,烛光中,黄石山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聂老板是个明白人。”
聂老板面露喜色,赶紧点头,“好说好说。”
“前些天,二麻子不是和金小四在你这里喝酒了吗?”
“对对,没错儿。”
“金小四过来之前,和二麻子一起喝酒的人是谁?”
“面生,二麻子和他嘀咕了好大一阵子,说的啥我还真不知道。”聂老板忽然提高嗓门,“老婆!老婆!”他转脸对陈诚桢笑,“我问问我老婆听到他们说啥了没,都是她端酒端菜。”
没动静。聂老板又喊了两嗓子,老板娘掀开门帘从后厨出来,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埋怨:“催什么呢?”一抬头,“吆,又来客人了,吃点什么?”
“老板娘是吧?”黄石山迎上前去,一伸手将两枚银元塞进老板娘的手心,“吃饭不着急,先跟老板娘打听个事儿。”
老板娘一看手里的银元,“咯咯”笑道:“大兄弟你这是做什么?一见面就送钱呀。”说着就要把银元递回来。
聂老板看在眼里,心里一半是后悔一半是担心:他既后悔不该喊老婆出来,让原本可以悄悄落入自己口袋的银元到了女人手里,又担心黄石山顺水推舟把银元接回去。
不料黄石山伸手一挡,“老板娘,你尽管收下就是。”
老板娘拨开黄石山的手,“都说无功不受禄,不明不白的我们可不能要。”说着把银元往他上衣口袋里塞去。
黄石山一手紧紧攥住口袋,一手去按老板娘的手,低声道:“大姐,我们有事情求您。”
“有事儿先说事儿,也别着急,来,先坐下。”老板娘没再坚持,她把银元放进围裙兜里,又招呼陈诚桢和费大,“你俩也别站着,坐,坐……哎,哎,你不是西街上的那谁来?”她抬手一指费大。
费大“嗯嗯”点头,见黄石山、陈诚桢坐下,他也挨在陈诚桢身后坐下。
“老聂,倒两碗水过来。”老板娘坐到黄石山跟前,看着他一笑,“说吧。”
黄石山自报家门后,打听那天和费二麻子一起喝酒的人。
老板娘道:“你还真问巧了。”
她回忆说,当天中午,费二麻子和一个中年汉子一起进来,坐在窗前靠墙角的桌前,点了几个菜和一壶热酒。席间,两人一直在嘀嘀咕咕,费二麻子酒喝得很痛快,菜反倒没吃几口;中年汉子只是礼节性地举了举酒盅,没吃几口菜就离开了,临走前在桌上留下一个小布包。费二麻子把小布包起来,继续喝酒,后来隔着窗子把金小四喊进来,喝到太阳偏西才离开。
“又过了十多天,听说费二麻子死了,我还心思真是无常呢,前些日子还在这里好好地喝酒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老板娘感慨道。
“大姐,您还记得那个人的模样吗?”黄石山问。
“嗯,从旁边看将近四十岁的样子,一身黑衣服。”老板娘回想着,“我送菜的时候,他一直低着头,没看着脸面啥样。”
黄石山略感失望,“就这些?”
“嗯,听口音,是山东那边的。”
黄石山和陈诚桢心下俱是一动,黄石山问道:“大姐,那你听清他们说什么了吗?”
“听得不是很清楚。”老板娘摇头说,“我过去的时候,他俩就不说话了,后来我给邻桌上菜的时候,隐隐约约听着那人说话像是山东沂州那一带的口音。”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儿,“对了,那人说话的时候嘴里漏风,跟没有门牙似的,嗯,对!”
陈诚桢道:“大姐,是沂州口音?”
老板娘看向陈诚桢,说:“应该是。”
聂老板站在一边插嘴道:“我们这个店开了七八年了,山东、山西的客人见的多了去了,什么口音没听过呀?”
老板娘抬头瞪他一眼,聂老板悻悻地闭上嘴。老板娘对黄石山说:“大兄弟,我一般不会听错的。”
“大姐,谢谢您了。”黄石山站起来朝老板娘拱手致谢,又掏出一枚银元递过去,“麻烦给我们做三碗面。”
老板娘一拍围裙兜,道:“钱已经给了,都用不了,你们先喝水吧,饭马上就好。”她站起来,伸手拉聂老板一把,拖着他去了后厨。
黄石山和陈诚桢各自陷入沉思。
费大凑过来,看看他俩,张口欲言。
黄石山转脸看着他,表情严峻地说:“你啥都不用问,你弟弟多数是被人害了,别声张,查明白再说。”
费大张了张嘴,默默地坐到一边。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措辞,场景描写都很棒啊,有淡淡的古龙风,就是盐道这个名字可能不容易火
3万多字 精彩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