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9773
成片时长:每集约47分钟
阅读:8876
发表:2015/11/16
28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十粒金丹》第19-20集
1-2
…
17-18
19-20
21-22
…
27-28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7080】
毛显点头:“我明白。”
伏准大悦:“事不宜迟,劳勤,你把应店主请来,这件事我托他办。”
9、客房 日
店主走进房来。伏准与他叙礼而坐下。店主:“相公找我有事?”
伏准:“小生有一事,恳求应兄帮忙。愚弟要买一房美妾,求应兄替小弟张罗张罗。事成之后,定有重谢。”
店主:“这里真还有一个美貌如花的女子,诗赋琴棋,无般不晓,品竹弹丝,样样绝伦。可就是一宗,怕相公不愿,她是个青楼女子。”
伏生:“容颜既美,技艺又佳,就很难得了,青楼又有何妨。但不知住在何处怎生令我见见才好。”
店主用手一指:“就在那边,与小弟一墙之隔。相公要看不难,她每日清晨出来,在后院烧香,只要站在东边那小楼上,就看个真真切切。中意时我再向她妈妈去说。”
伏生:“即这样一个花魁,鸨儿为何卖她?”
店主:“她自十五岁得个名儿,海棠仙子。那几年,王孙公子车马满门,她不亚如鸨子的聚宝盆、摇钱树一般。自去年不知为甚,忽然要削发为尼,听她们时常吵闹,近来刚刚好些。鸨儿暗中托我与她找原主来。
10、旁白:(画外音)
“这就是郁氏连英。自那日野青园放走了琼花小姐之后,王婆着人打听几次,俱被海棠用话支吾回去。半月之后,王婆放心不下,亲自坐轿来看。
(入画)
郁海棠热情的接出门外:“妈妈快请到房里坐。”娘儿俩进屋各自坐在椅子上。
王婆看看床上无人,笑:“寇小姐伤势痊愈了,和丫鬟到花园散心去了吧?”
海棠一皱眉:“寇小姐的伤势咋样我也不知道,这些日子我也为这事忧心呢。一个是为她担心,另一个也为你担心。”
王婆:“这是哪里话来,为我担什么心哪?”
海棠不悦的:“妈妈,你怎敢买翰林家的小姐呀!寇小姐乃是曹举人订下的妻子,柳黄村岳老爷的夫人,是寇小姐的姑婆婆。知道这个消息,岳老爷亲带三个家丁,将寇小姐接去了,还要当官去告。女儿与他磕头,再三央求,方才饶了,此时求得无事也就念佛了,还问什么呀?”
王婆立刻变了脸,质:“海棠,妈妈何等的对你,你心里知道,这大的事都不知会我一声,你就自己做主了,你不知道我那是花六百两银子买来的吗?你怎么能让我人钱两空呢?”
海棠理直气壮的:“寇小姐如今就在岳府,刀伤未愈,岳老爷临走时说来着,这刀伤若是好了便罢,若是不好,就找你算账。你若是不怕,要人,我去给你要去,要是怪罪于我,要杀、要刮任凭你,皱皱眉头就不是人类!”
王婆笑了:“女儿,妈妈能怪罪你吗,你也是为妈妈好。寇小姐也走了,妈妈不还有你呢吗,这里也没啥事干了,你跟妈妈回城吧。”
(出画)
店主:“就这样,王鸨儿就把郁海棠领进城来,其实王婆是想让她重操旧业,谁知她至死不肯见客,再要相逼,便以死相拼。王婆怕人财两空,就安排她住在了我的隔壁,表面上甜言蜜语哄她,暗地里托我卖她。实情就是这样,伏相公,你酌情办吧。”
伏生点头。
11、次日清晨
伏生早起,与店主同上小楼,果见郁海棠在后院烧香。伏生一见,十分如意。随同店主回到客房,共同落座。
伏生:“此女子很随我意,烦东家前去办理,此事若成,小弟尚有重谢。”
店东来到长春院,见了王婆:“王掌柜的,你托我办的事,有主了……(免去声音)就把伏相公买妾的事说了一回。
王婆:“老东家,我把此事托与你,就没把你当外人,我就要一个实价吧,你也知道,这个姑娘是花中之魁,虽然不好调教,但也好卖,再加上一个丫鬟杏花,这孩子死活也不离开她,这样一出手就是两个人,所以没有一千五百两银子,他买不去。”
12、客房 日
店主见了伏生,把王婆的原话向他说了一遍。
伏生:“我愿意连侍女一齐买,但只能是一千二百两银子,多了她另找买主。”
应店主又来到长春院,见了王婆:“伏相公情愿买他们主仆二人,但只能给一千二百两银子,多了他就一个也不买。不然你就跟我一同到客房,与客主当面讲讲。”
王婆低头想了一会:“那就这样吧。”
13、客房 日
伏生见店主领着王婆进来,站起身近前施礼:“二位请坐。”
王婆端详了伏准一回,笑了:“看来官人也是仪表不凡,今天咱们的买卖就算成。烦老店东立据吧。”
14、郁海棠的房内 日
王婆坐在床上,满面赔笑的:“我的儿呀,妈妈有句难以开口的话,你能听吗?”
海棠:“若是好话,怎么不听?不是好话,自然不听。”
王婆:“咱们的日月大不如先前,那几个蠢材,一天能博几个钱?妈老无能了,实在有些闹不开了,你又不愿做这个买卖,我欲送你个地方安身,免得日后跟着我受罪。”
海棠:“但不知是个什么去处?”
王婆:“就是北门外安书集,昙花庵里老尼姑那。那个老尼姑你也见过,她的慈悲贞洁,正合你的脾气,吾送你到那里住些时。每日我帮些柴米,等妈妈宽绰了,掖几两银子看你去。离咱这里不过十五六里路,你要想家,带个信来,我就接你去。”
海棠:“妈妈这话可是真的吗?”
王婆:“我要撒谎,就掉在河里。”
海棠高兴地:“妈妈当真如此,便是天大之恩,也不用帮柴米,我自生自活就是了,日后但得一步之地,一定补报此恩。”
王婆:“今日恰遇一膄便船去,咱们就此去吧,不然另日还得雇了船去。”
海棠高兴地:“就此走吧!”说着忙忙收拾东西,包了一个包。那杏花连忙抱起海棠的包裹,跟着海棠,寸步不离,与王婆出门上轿了。到了河边下轿上船。
入了船中,只见十分干净,里面摆着床、帐桌、椅子,二人坐下。只见案上放着几套大书,海棠打开一看,却是《虬髯客传》当时笑了,自语:“想不到此处还有这部书,这是我平生最爱看的书。”遂取一本,倚在桌案上,低头观看。
船头水手开船,行了一会,王婆对水手:“师傅,这几天我胃肠不好,快请你撑船拢岸,吾要出去方便。”说着,装出迫不及待的样子。大船靠了岸,王婆出舱去了。海棠贪着看书,也没在意。多时未见王婆回来。
14、船舱里 日
杏花偶然推窗一看:“呀,这船不是走呢吗?”
海棠向外一看,那树木、村庄从眼前如飞而过。海棠心中生疑:“莫非王婆弄什么诡计不成?快叫水手停船。”
一言未尽,帘笼掀起,伏生走了进来。海棠抬头一看:只见他,头戴方巾飘绣带,体着花衫内衬红,白绫水袜朱红履,久股丝条织绿绒,眉欢目俏春风面,唇红齿白俊貌容……。
海棠正然懵懂,只见那人向她深搭一躬:“娘子不必茫然,小生姓伏,贱名伏准,表字士仁,家住渔阳。去世的父亲是县公,虽然不比故国富,家有余资不受穷。我身在黉门为秀士,光阴虚度在冲龄,娶妻半载身亡故,在下鳏居一载零。无人执掌内中室,老母膝前缺侍奉。敝地粗俗佳丽少,特来贵地觅飞琼。也是机缘天凑巧,三生有幸遇芳卿。店主玉成为媒保,三言两语美事成。今日里,幸遇良辰花月夜,却又是牛郎织女渡双星。小生敬备花烛酒,交杯合卺庆花荣。”
伏生越说越得意,郁海棠却没当耳旁风,眼望着窗外,心里想:
(画外音)
“就怪我,自作聪明无防备,上了王婆的计牢笼。我怎能背盟契约重改嫁,岂不是猪狗一般如畜生。”左思右想主意定,双眉一皱心一横。起身倒退三五步,一头猛撞在窗棂。只听咕咚一声响,郁海棠脑袋撞个窟窿,当时身躺在地,头冒宣红,人事不懂。
杏花“妈呀!”一声抱住了海棠,连声呼喊:“姑娘、姑娘!你咋地了,快快醒醒啊……”
伏生束手无措,胡乱拉住姑娘的手大声呼唤:“娘子、娘子!你这是何苦……”
劳勤走了过来,惊慌的:“相公、相公,这是咋了?”
伏生:“想是她不愿嫁我,嫌我哪点不济。”
杏花哭:“相公不知,我姐姐久厌风尘,志欲从良,自去年受人之定,单等郎君发达之日,搬娶完婚,不料妈妈设计,暗暗卖她至此,她因不肯失信于前人,所以寻此拙见。”
伏生站起身来,沉思了一会,随机:“原来如此,娘子何不明告小生,小生虽不敏,但平生最喜成人之美,娘子刚烈,令人可敬,既出春院,断无复回之理。料你此时无地存身,只管放心,随我通到渔阳寒舍,还可养膳姐妹二人。若嫌舍下不便,敝处有的是清净尼庵,单凭尊意去住,薪水之费小生供给,等候你丈夫荣归完聚,岂不是好?小生满拼着再费几两银子,另买红裙,也不算怎么要紧。娘子快快包好伤口,安心调养,等到了家,学生必要安排娘子个善处安身,断不失言。小生虽不敢比古人,这点小事还可以效力。娘子千万自爱,不要辜负小生这点愚意。走,劳勤,咱们到前舱去,不复惊扰他们,饮食茶饭,命人送至帘外。”说毕带领劳勤出舱而去。
海棠望着伏生的背影,频频点头,叹:“哎!我真是鲁莽,原来此人是位正义君子,早知如此,不该这等梦浪,惭愧呀。”
杏花一面给她包头,一面:“姐姐自来性急,也不见说个长短,就这么一碰,碰的这样,怎生忍痛?”遂扶她上床躺下。
15、船舱内 早晨
大船箭一般的急驶着,舱内杏花在小心翼翼的给海棠整理头发。帘外喊:“姑娘,送早饭来了。”
杏花赶紧掀帘接饭进舱,放到海棠的床前:“姑娘,赶热吃吧,还是粳米粥、姜丝肉。真是调养伤口的好饭菜。伏公子特意让我给你带来医治红伤的良药。”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包面子药,递于了杏花。
海棠:“是谁送来的?”
杏花:“还是劳勤送来的,这几天一日三餐,竟是他送饭。真像伏相公说的那样,不来惊扰咱们。还给你带来一包治伤的药。”
海棠:“看来咱们真遇到了好人,这是神灵保佑哇。”说完又昏迷过去。
杏花唤醒了海棠:“姐姐,你的伤口化浓了,身上滚热,还不时的昏迷,可咋办哪?我给你上点这面子药,看看咋样?要不我去找伏相公,到前面码头,找个先生来,给你看看,开点药吃吧。”
海棠摆手:“你不要害怕,会好的,千万别惊动他们。”
杏花眼睛一亮:“哦!我想起来了。寇公子临走时不赠给你一粒金丹吗,赶紧取出来,我给你调敷。”
海棠从怀里掏出暖玉香圆,从里面取出金丹,递于杏花,杏花一分两半,一半研碎与她敷在伤口上,另一半服用了。不多时海棠就坐起身来。伤口痊愈。
16、仁和县城 深夜
腰带山的贼寇,由六位首领,各带一千娄卒从四面紧紧的,把城池围了个水泻不通。四面城门被城里的内应人员,同时打开。贼寇一拥而进,直捣衙门,用事先准备好的云梯,戳在高墙上,几个年轻的贼寇爬将上去,跳进院子,砸开门锁,进入谭知县的府邸,抓住了知县谭德。一个匪首拿出匕首正要挖他的心。“且慢。”随着话音,走来两个彪形大汉,一把抓住谭德的头发,大声:“谭严五,认识我俩吗?”
谭知县结结巴巴的:“你-你-俩不是张三、李四吗?”
两个人同时冷笑一声:“你认识呀,那你睁大了眼睛,再仔细看看周围都是什么人?”
谭知县瞪着眼睛仔细的看了一回,不觉得喊:“啊!是你们?”
张三横眉立目的:“你还认识啊!这都是你的居民,是你逼的无路可走,只好投奔山大王。你无事生非,指派你的六班衙役,到处寻找因由,把人拿到监中,然后打开门子要钱。直把人逼的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方才罢手,弄得民不聊生。你把我拿进监中,让你的衙役到我们家中要银两,我妻子收尽了家底,又剪断青丝卖掉,凑了二十两银子,给你拿来,可是中途被衙役贪去十两,你就得着十两,你嫌少,又去相逼,我妻子被逼上吊了,扔下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都饿死了。李四的老母也被你们逼死了。在场的人们都是被你逼的家破人亡,穷途无路哇!今天前来找你报仇雪恨来了。这就是让你明明白白的死去!知道吗。”
李四大声:“把他的心挖出来,让我们看看是什么染色!快动手!”只听‘嗑哧’一声,谭德的心被挖了出来。张三接过心来,撇向了墙外。
众强盗在巡捕房,以及各个房间、角落,抓住了六房人等,全部杀掉,吵发声喊的,奔向仓廒府库,把里面的粮食,金银财宝抢个净光。然后大车装载着粮食、金银、美女,出城,顺路抢劫村庄,沿途掠夺、杀人放火,刹那间,整个城池火光冲天,到处鸡飞狗跳,哭喊声震地。
17、城中指挥、守备、千户、提刑等护守武官,从梦中惊醒,以为是无意失火,都出来传人救火。但已被贼兵围住,一路的胡杀乱砍。武官们这才醒悟,持刀上阵,兵丁们仓猝之间,也不齐备,山贼势重,来势凶猛,官兵多数死于非命。有几个逃跑的,骑马直奔附近的富阴县。
一位骑马的警员,伏在马背上,仓惶逃窜,紧紧加鞭,飞至富阴县。在统治府大门,滚鞍下马。见到守门人,惊喜的:“原来是水贤弟在此,赶快禀报戴大人,说我有急事见他!”
18、统制府 早晨
水禁子来到戴世杰的房间,打个千:“老爷,今有仁和县的一名警员,急急来报,说有要事见你。”
戴统制:“要事!什么要事?请他到前厅来见!”
戴世杰来到前厅落座,警员进来单腿跪下:“戴大人,赶快救急吧!只从大人官生统制,离开了仁和县,仁和县的治安乱成一团糟,谭知县贪得无厌,屁大个事就拿人入监,敞开门子要钱,六班衙役,加倍勒锁,弄得百姓妻离子散,倾家荡产,民不聊生,只好上山与山贼勾结。昨晚,贼寇下山,内外勾结,进了县城,杀了谭知县与六班衙役,城里人已死多半。府库、民财抢劫一空,粮食、女人,大车、小辆的拉进山里去了,沿途杀人放火,已至穷极……小人有幸逃出活命,不知何往,情急之下,想起了大人您,就跑来向你禀告……”
戴统制大惊,忙忙来到富阴县、县府,见了知县,两个人都没落座,站在一起,撮合了一会,各自正装上马,带领着兵丁,直奔仁和县前来救火安民。知县在空无人迹的仁和县府,写了申文,差人飞报上司;戴老爷带领人马,一直追赶贼寇救护村庄。在腰带山下交了手,一阵厮杀,怎奈寡不敌众。
贼首,天不怕,高声喊:“兄弟们,出其不意,趁势进攻!各带一千娄罗,大肆攻击州、府县城。”
戴老爷向兵丁们喊:“回兵富阴县!保护县城。”遂杀出重围,带领人马上了大路。
杭州府尹接报,立即修本,差人飞报京城。
18、朝廷 日
神宗升殿。
群臣下拜,齐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平身。”
群臣站起身来,左右分站两行。
吕相出班,躬身拜:“吾皇万岁,今有杭州经略告急本至,仁和县民变,勾串腰带山贼寇,杀官屠民,大肆猖獗,请主发兵剿灭。”说毕呈上本章。
内侍接来进圣御览。天子看毕,龙颜大怒:“知县谭德,即为民之父母,不知教化黎庶,一味贪赃枉法,以至激成民变,深负国恩,死有余辜,不足为惜。更可恼者,似此误国殃民之贪官,上司何故不奏……”
皇上言还未尽,黄门官驾前跪倒:“启禀皇上,今有塞北雁门关总镇石麟,差郡马石怀玉上本告急,现在午门外候旨。“
天子吃了一惊:“宣!”
石怀玉进殿,阶前跪倒,呼:“吾皇万岁,微臣见驾!”
皇帝:“郡马平身。”
石怀玉站起身来,怀中掏出本章,内侍接过,呈于皇上。皇上御览已毕:“郡马回府歇息候旨。”石郡马谢恩出朝。
皇帝:“汝南王、保国公、闻锦、吕相,你们四位留下议事,其余退朝。”
19、朝廷 日
皇上与四位大臣议事。
皇上:”众位卿家,如今,江南贼寇造反,塞北番兵犯境,朕恐朝中空虚没有战将,如何是好?哪位卿家能献出良策来,供朕解忧?”
四人思索一会。
吕相奏:“目下干戈俱关紧要,非智勇之才不能克其取胜。朝内虽无,天下具有。我主何不立彩山,铸印招贤?必有奇才应选,挂印剿贼灭寇,替主分忧。”
汝南王、保国公、闻国舅一齐跪下,奏:“陛下,依臣等愚见,丞相所言甚是有理,臣等还有一言上达陛下,乞万岁格外开恩,降道赦旨,凡那被罪功臣之后,俱许出头应试,平贼后,将功折罪,格外升赏。圣上如此降旨,传谕天下,那些怀才杰士,抱智英雄,莫不感恩尽力,为国报效。即那一能一技之夫,亦必欢呼踊跃而至,庶不至遗失人才。乞我主圣裁。”
神宗:“准奏。立即设立彩山,铸印出榜,召集天下英雄,平南扫北,无论身世如何,只要有志报效于国者,均可应试。命兵部发火牌,飞报各州、府、县,添兵把守,操演兵马,以备调用。”
伏准大悦:“事不宜迟,劳勤,你把应店主请来,这件事我托他办。”
9、客房 日
店主走进房来。伏准与他叙礼而坐下。店主:“相公找我有事?”
伏准:“小生有一事,恳求应兄帮忙。愚弟要买一房美妾,求应兄替小弟张罗张罗。事成之后,定有重谢。”
店主:“这里真还有一个美貌如花的女子,诗赋琴棋,无般不晓,品竹弹丝,样样绝伦。可就是一宗,怕相公不愿,她是个青楼女子。”
伏生:“容颜既美,技艺又佳,就很难得了,青楼又有何妨。但不知住在何处怎生令我见见才好。”
店主用手一指:“就在那边,与小弟一墙之隔。相公要看不难,她每日清晨出来,在后院烧香,只要站在东边那小楼上,就看个真真切切。中意时我再向她妈妈去说。”
伏生:“即这样一个花魁,鸨儿为何卖她?”
店主:“她自十五岁得个名儿,海棠仙子。那几年,王孙公子车马满门,她不亚如鸨子的聚宝盆、摇钱树一般。自去年不知为甚,忽然要削发为尼,听她们时常吵闹,近来刚刚好些。鸨儿暗中托我与她找原主来。
10、旁白:(画外音)
“这就是郁氏连英。自那日野青园放走了琼花小姐之后,王婆着人打听几次,俱被海棠用话支吾回去。半月之后,王婆放心不下,亲自坐轿来看。
(入画)
郁海棠热情的接出门外:“妈妈快请到房里坐。”娘儿俩进屋各自坐在椅子上。
王婆看看床上无人,笑:“寇小姐伤势痊愈了,和丫鬟到花园散心去了吧?”
海棠一皱眉:“寇小姐的伤势咋样我也不知道,这些日子我也为这事忧心呢。一个是为她担心,另一个也为你担心。”
王婆:“这是哪里话来,为我担什么心哪?”
海棠不悦的:“妈妈,你怎敢买翰林家的小姐呀!寇小姐乃是曹举人订下的妻子,柳黄村岳老爷的夫人,是寇小姐的姑婆婆。知道这个消息,岳老爷亲带三个家丁,将寇小姐接去了,还要当官去告。女儿与他磕头,再三央求,方才饶了,此时求得无事也就念佛了,还问什么呀?”
王婆立刻变了脸,质:“海棠,妈妈何等的对你,你心里知道,这大的事都不知会我一声,你就自己做主了,你不知道我那是花六百两银子买来的吗?你怎么能让我人钱两空呢?”
海棠理直气壮的:“寇小姐如今就在岳府,刀伤未愈,岳老爷临走时说来着,这刀伤若是好了便罢,若是不好,就找你算账。你若是不怕,要人,我去给你要去,要是怪罪于我,要杀、要刮任凭你,皱皱眉头就不是人类!”
王婆笑了:“女儿,妈妈能怪罪你吗,你也是为妈妈好。寇小姐也走了,妈妈不还有你呢吗,这里也没啥事干了,你跟妈妈回城吧。”
(出画)
店主:“就这样,王鸨儿就把郁海棠领进城来,其实王婆是想让她重操旧业,谁知她至死不肯见客,再要相逼,便以死相拼。王婆怕人财两空,就安排她住在了我的隔壁,表面上甜言蜜语哄她,暗地里托我卖她。实情就是这样,伏相公,你酌情办吧。”
伏生点头。
11、次日清晨
伏生早起,与店主同上小楼,果见郁海棠在后院烧香。伏生一见,十分如意。随同店主回到客房,共同落座。
伏生:“此女子很随我意,烦东家前去办理,此事若成,小弟尚有重谢。”
店东来到长春院,见了王婆:“王掌柜的,你托我办的事,有主了……(免去声音)就把伏相公买妾的事说了一回。
王婆:“老东家,我把此事托与你,就没把你当外人,我就要一个实价吧,你也知道,这个姑娘是花中之魁,虽然不好调教,但也好卖,再加上一个丫鬟杏花,这孩子死活也不离开她,这样一出手就是两个人,所以没有一千五百两银子,他买不去。”
12、客房 日
店主见了伏生,把王婆的原话向他说了一遍。
伏生:“我愿意连侍女一齐买,但只能是一千二百两银子,多了她另找买主。”
应店主又来到长春院,见了王婆:“伏相公情愿买他们主仆二人,但只能给一千二百两银子,多了他就一个也不买。不然你就跟我一同到客房,与客主当面讲讲。”
王婆低头想了一会:“那就这样吧。”
13、客房 日
伏生见店主领着王婆进来,站起身近前施礼:“二位请坐。”
王婆端详了伏准一回,笑了:“看来官人也是仪表不凡,今天咱们的买卖就算成。烦老店东立据吧。”
14、郁海棠的房内 日
王婆坐在床上,满面赔笑的:“我的儿呀,妈妈有句难以开口的话,你能听吗?”
海棠:“若是好话,怎么不听?不是好话,自然不听。”
王婆:“咱们的日月大不如先前,那几个蠢材,一天能博几个钱?妈老无能了,实在有些闹不开了,你又不愿做这个买卖,我欲送你个地方安身,免得日后跟着我受罪。”
海棠:“但不知是个什么去处?”
王婆:“就是北门外安书集,昙花庵里老尼姑那。那个老尼姑你也见过,她的慈悲贞洁,正合你的脾气,吾送你到那里住些时。每日我帮些柴米,等妈妈宽绰了,掖几两银子看你去。离咱这里不过十五六里路,你要想家,带个信来,我就接你去。”
海棠:“妈妈这话可是真的吗?”
王婆:“我要撒谎,就掉在河里。”
海棠高兴地:“妈妈当真如此,便是天大之恩,也不用帮柴米,我自生自活就是了,日后但得一步之地,一定补报此恩。”
王婆:“今日恰遇一膄便船去,咱们就此去吧,不然另日还得雇了船去。”
海棠高兴地:“就此走吧!”说着忙忙收拾东西,包了一个包。那杏花连忙抱起海棠的包裹,跟着海棠,寸步不离,与王婆出门上轿了。到了河边下轿上船。
入了船中,只见十分干净,里面摆着床、帐桌、椅子,二人坐下。只见案上放着几套大书,海棠打开一看,却是《虬髯客传》当时笑了,自语:“想不到此处还有这部书,这是我平生最爱看的书。”遂取一本,倚在桌案上,低头观看。
船头水手开船,行了一会,王婆对水手:“师傅,这几天我胃肠不好,快请你撑船拢岸,吾要出去方便。”说着,装出迫不及待的样子。大船靠了岸,王婆出舱去了。海棠贪着看书,也没在意。多时未见王婆回来。
14、船舱里 日
杏花偶然推窗一看:“呀,这船不是走呢吗?”
海棠向外一看,那树木、村庄从眼前如飞而过。海棠心中生疑:“莫非王婆弄什么诡计不成?快叫水手停船。”
一言未尽,帘笼掀起,伏生走了进来。海棠抬头一看:只见他,头戴方巾飘绣带,体着花衫内衬红,白绫水袜朱红履,久股丝条织绿绒,眉欢目俏春风面,唇红齿白俊貌容……。
海棠正然懵懂,只见那人向她深搭一躬:“娘子不必茫然,小生姓伏,贱名伏准,表字士仁,家住渔阳。去世的父亲是县公,虽然不比故国富,家有余资不受穷。我身在黉门为秀士,光阴虚度在冲龄,娶妻半载身亡故,在下鳏居一载零。无人执掌内中室,老母膝前缺侍奉。敝地粗俗佳丽少,特来贵地觅飞琼。也是机缘天凑巧,三生有幸遇芳卿。店主玉成为媒保,三言两语美事成。今日里,幸遇良辰花月夜,却又是牛郎织女渡双星。小生敬备花烛酒,交杯合卺庆花荣。”
伏生越说越得意,郁海棠却没当耳旁风,眼望着窗外,心里想:
(画外音)
“就怪我,自作聪明无防备,上了王婆的计牢笼。我怎能背盟契约重改嫁,岂不是猪狗一般如畜生。”左思右想主意定,双眉一皱心一横。起身倒退三五步,一头猛撞在窗棂。只听咕咚一声响,郁海棠脑袋撞个窟窿,当时身躺在地,头冒宣红,人事不懂。
杏花“妈呀!”一声抱住了海棠,连声呼喊:“姑娘、姑娘!你咋地了,快快醒醒啊……”
伏生束手无措,胡乱拉住姑娘的手大声呼唤:“娘子、娘子!你这是何苦……”
劳勤走了过来,惊慌的:“相公、相公,这是咋了?”
伏生:“想是她不愿嫁我,嫌我哪点不济。”
杏花哭:“相公不知,我姐姐久厌风尘,志欲从良,自去年受人之定,单等郎君发达之日,搬娶完婚,不料妈妈设计,暗暗卖她至此,她因不肯失信于前人,所以寻此拙见。”
伏生站起身来,沉思了一会,随机:“原来如此,娘子何不明告小生,小生虽不敏,但平生最喜成人之美,娘子刚烈,令人可敬,既出春院,断无复回之理。料你此时无地存身,只管放心,随我通到渔阳寒舍,还可养膳姐妹二人。若嫌舍下不便,敝处有的是清净尼庵,单凭尊意去住,薪水之费小生供给,等候你丈夫荣归完聚,岂不是好?小生满拼着再费几两银子,另买红裙,也不算怎么要紧。娘子快快包好伤口,安心调养,等到了家,学生必要安排娘子个善处安身,断不失言。小生虽不敢比古人,这点小事还可以效力。娘子千万自爱,不要辜负小生这点愚意。走,劳勤,咱们到前舱去,不复惊扰他们,饮食茶饭,命人送至帘外。”说毕带领劳勤出舱而去。
海棠望着伏生的背影,频频点头,叹:“哎!我真是鲁莽,原来此人是位正义君子,早知如此,不该这等梦浪,惭愧呀。”
杏花一面给她包头,一面:“姐姐自来性急,也不见说个长短,就这么一碰,碰的这样,怎生忍痛?”遂扶她上床躺下。
15、船舱内 早晨
大船箭一般的急驶着,舱内杏花在小心翼翼的给海棠整理头发。帘外喊:“姑娘,送早饭来了。”
杏花赶紧掀帘接饭进舱,放到海棠的床前:“姑娘,赶热吃吧,还是粳米粥、姜丝肉。真是调养伤口的好饭菜。伏公子特意让我给你带来医治红伤的良药。”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包面子药,递于了杏花。
海棠:“是谁送来的?”
杏花:“还是劳勤送来的,这几天一日三餐,竟是他送饭。真像伏相公说的那样,不来惊扰咱们。还给你带来一包治伤的药。”
海棠:“看来咱们真遇到了好人,这是神灵保佑哇。”说完又昏迷过去。
杏花唤醒了海棠:“姐姐,你的伤口化浓了,身上滚热,还不时的昏迷,可咋办哪?我给你上点这面子药,看看咋样?要不我去找伏相公,到前面码头,找个先生来,给你看看,开点药吃吧。”
海棠摆手:“你不要害怕,会好的,千万别惊动他们。”
杏花眼睛一亮:“哦!我想起来了。寇公子临走时不赠给你一粒金丹吗,赶紧取出来,我给你调敷。”
海棠从怀里掏出暖玉香圆,从里面取出金丹,递于杏花,杏花一分两半,一半研碎与她敷在伤口上,另一半服用了。不多时海棠就坐起身来。伤口痊愈。
16、仁和县城 深夜
腰带山的贼寇,由六位首领,各带一千娄卒从四面紧紧的,把城池围了个水泻不通。四面城门被城里的内应人员,同时打开。贼寇一拥而进,直捣衙门,用事先准备好的云梯,戳在高墙上,几个年轻的贼寇爬将上去,跳进院子,砸开门锁,进入谭知县的府邸,抓住了知县谭德。一个匪首拿出匕首正要挖他的心。“且慢。”随着话音,走来两个彪形大汉,一把抓住谭德的头发,大声:“谭严五,认识我俩吗?”
谭知县结结巴巴的:“你-你-俩不是张三、李四吗?”
两个人同时冷笑一声:“你认识呀,那你睁大了眼睛,再仔细看看周围都是什么人?”
谭知县瞪着眼睛仔细的看了一回,不觉得喊:“啊!是你们?”
张三横眉立目的:“你还认识啊!这都是你的居民,是你逼的无路可走,只好投奔山大王。你无事生非,指派你的六班衙役,到处寻找因由,把人拿到监中,然后打开门子要钱。直把人逼的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方才罢手,弄得民不聊生。你把我拿进监中,让你的衙役到我们家中要银两,我妻子收尽了家底,又剪断青丝卖掉,凑了二十两银子,给你拿来,可是中途被衙役贪去十两,你就得着十两,你嫌少,又去相逼,我妻子被逼上吊了,扔下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都饿死了。李四的老母也被你们逼死了。在场的人们都是被你逼的家破人亡,穷途无路哇!今天前来找你报仇雪恨来了。这就是让你明明白白的死去!知道吗。”
李四大声:“把他的心挖出来,让我们看看是什么染色!快动手!”只听‘嗑哧’一声,谭德的心被挖了出来。张三接过心来,撇向了墙外。
众强盗在巡捕房,以及各个房间、角落,抓住了六房人等,全部杀掉,吵发声喊的,奔向仓廒府库,把里面的粮食,金银财宝抢个净光。然后大车装载着粮食、金银、美女,出城,顺路抢劫村庄,沿途掠夺、杀人放火,刹那间,整个城池火光冲天,到处鸡飞狗跳,哭喊声震地。
17、城中指挥、守备、千户、提刑等护守武官,从梦中惊醒,以为是无意失火,都出来传人救火。但已被贼兵围住,一路的胡杀乱砍。武官们这才醒悟,持刀上阵,兵丁们仓猝之间,也不齐备,山贼势重,来势凶猛,官兵多数死于非命。有几个逃跑的,骑马直奔附近的富阴县。
一位骑马的警员,伏在马背上,仓惶逃窜,紧紧加鞭,飞至富阴县。在统治府大门,滚鞍下马。见到守门人,惊喜的:“原来是水贤弟在此,赶快禀报戴大人,说我有急事见他!”
18、统制府 早晨
水禁子来到戴世杰的房间,打个千:“老爷,今有仁和县的一名警员,急急来报,说有要事见你。”
戴统制:“要事!什么要事?请他到前厅来见!”
戴世杰来到前厅落座,警员进来单腿跪下:“戴大人,赶快救急吧!只从大人官生统制,离开了仁和县,仁和县的治安乱成一团糟,谭知县贪得无厌,屁大个事就拿人入监,敞开门子要钱,六班衙役,加倍勒锁,弄得百姓妻离子散,倾家荡产,民不聊生,只好上山与山贼勾结。昨晚,贼寇下山,内外勾结,进了县城,杀了谭知县与六班衙役,城里人已死多半。府库、民财抢劫一空,粮食、女人,大车、小辆的拉进山里去了,沿途杀人放火,已至穷极……小人有幸逃出活命,不知何往,情急之下,想起了大人您,就跑来向你禀告……”
戴统制大惊,忙忙来到富阴县、县府,见了知县,两个人都没落座,站在一起,撮合了一会,各自正装上马,带领着兵丁,直奔仁和县前来救火安民。知县在空无人迹的仁和县府,写了申文,差人飞报上司;戴老爷带领人马,一直追赶贼寇救护村庄。在腰带山下交了手,一阵厮杀,怎奈寡不敌众。
贼首,天不怕,高声喊:“兄弟们,出其不意,趁势进攻!各带一千娄罗,大肆攻击州、府县城。”
戴老爷向兵丁们喊:“回兵富阴县!保护县城。”遂杀出重围,带领人马上了大路。
杭州府尹接报,立即修本,差人飞报京城。
18、朝廷 日
神宗升殿。
群臣下拜,齐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平身。”
群臣站起身来,左右分站两行。
吕相出班,躬身拜:“吾皇万岁,今有杭州经略告急本至,仁和县民变,勾串腰带山贼寇,杀官屠民,大肆猖獗,请主发兵剿灭。”说毕呈上本章。
内侍接来进圣御览。天子看毕,龙颜大怒:“知县谭德,即为民之父母,不知教化黎庶,一味贪赃枉法,以至激成民变,深负国恩,死有余辜,不足为惜。更可恼者,似此误国殃民之贪官,上司何故不奏……”
皇上言还未尽,黄门官驾前跪倒:“启禀皇上,今有塞北雁门关总镇石麟,差郡马石怀玉上本告急,现在午门外候旨。“
天子吃了一惊:“宣!”
石怀玉进殿,阶前跪倒,呼:“吾皇万岁,微臣见驾!”
皇帝:“郡马平身。”
石怀玉站起身来,怀中掏出本章,内侍接过,呈于皇上。皇上御览已毕:“郡马回府歇息候旨。”石郡马谢恩出朝。
皇帝:“汝南王、保国公、闻锦、吕相,你们四位留下议事,其余退朝。”
19、朝廷 日
皇上与四位大臣议事。
皇上:”众位卿家,如今,江南贼寇造反,塞北番兵犯境,朕恐朝中空虚没有战将,如何是好?哪位卿家能献出良策来,供朕解忧?”
四人思索一会。
吕相奏:“目下干戈俱关紧要,非智勇之才不能克其取胜。朝内虽无,天下具有。我主何不立彩山,铸印招贤?必有奇才应选,挂印剿贼灭寇,替主分忧。”
汝南王、保国公、闻国舅一齐跪下,奏:“陛下,依臣等愚见,丞相所言甚是有理,臣等还有一言上达陛下,乞万岁格外开恩,降道赦旨,凡那被罪功臣之后,俱许出头应试,平贼后,将功折罪,格外升赏。圣上如此降旨,传谕天下,那些怀才杰士,抱智英雄,莫不感恩尽力,为国报效。即那一能一技之夫,亦必欢呼踊跃而至,庶不至遗失人才。乞我主圣裁。”
神宗:“准奏。立即设立彩山,铸印出榜,召集天下英雄,平南扫北,无论身世如何,只要有志报效于国者,均可应试。命兵部发火牌,飞报各州、府、县,添兵把守,操演兵马,以备调用。”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