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1783
成片时长:约39分钟
阅读:6322
发表:2019/12/24 修改:2020/2/5
24集 主旋律,商战 电视剧剧本
《医院风云》第14集
1-6
…
13
14
15
…
24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676】
关一翎微笑着点点头,走进去。
王景平亦步亦趋地跟上。
众人跟上。
12. 内景 病房里 清晨
装修豪华,灯光柔和,设施先进,气氛温馨。
唯一一张靠窗的床上坐着身穿灰白相间条纹病号服的张明轩。
(字幕)南州市东方时代医院中心城区分院副院长、微创神经外科主任 张明轩
他背对门口,面向窗户,纹丝不动。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给他的身子镶上一条金边。
窗外是本院花园一角,有穿同样灰白相间条纹病号服的病人和穿其它衣服的家属在散步;也有穿白大褂、粉红色大褂、蓝大褂和绿色大褂的医务人员走过。
关一翎绕过床脚走到张明轩面前,面对张明轩和大家,脸上露出职业的笑容。
关一翎:(对张明轩)张副院长,早上好咯!今天感觉怎么样了?
张明轩身子依然一动不动,面向窗外,没吱声。
关一翎:(对站在张明轩背后、面对他和张明轩的王景平)您瞧,他就是这个样子——不过请您放心,我会竭尽全力的,即使只有一分希望,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请您放心,也请您转告刘院长请他放心!(画外音)咳,想得倒美,我受人之托……
王景平:辛苦您了!(恭敬地)谢谢您关老,谢谢您了!非常感谢!!非常非常感谢!!!(不停地点头、鞠躬)
关一翎:哎呀,别客气呀,这是我应该做的咯。(画外音)哼,谁叫你们对中医科这么刻薄,和不给我孙女安排工作……(在张明轩面前的一张椅子坐下)
关一翎:(对张明轩)伸出舌头。
张明轩伸出舌头,但大家看不见,只看到他头稍后仰知道他在做伸舌动作。
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将一个白色手枕放在床头柜上。
关一翎将张明轩的一只手放在手枕上,将自己一只手的食、中、无名指放在张明轩手腕外侧挠动脉位置,半闭眼睛,一副沉思默想的样子。摸完左手,又以同样的方法步骤摸右手,最后慢慢地睁开眼睛,把张明轩的手放回到张明轩的膝上。
旁白兼字幕:对于望诊之中的望舌色,张明轩机械地配合;对于闻诊,关一翎在坐下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对于问诊,张明轩不作任何回答,好似聋了哑了一般;对于切诊,张明轩任由他摆布,仿佛木偶似的。
关一翎:(沉思几秒钟)用《血腑遂瘀汤》加减,桃仁十五克,红花十二克,当归十二克,生地十二克……
(字幕)血腑遂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代表方剂
他身边一个三十出头的穿半新旧白大褂的进修生赶紧在病历本上记录。
一个女护士端着一个保温杯从门外走进来,把杯放在床头柜上。
女护士:(笑着对张明轩)张副院长,记得喝药呀。(转身离去)
关一翎:(站起来,笑着拍拍张明轩的肩)好好休息,好好休息。
转身向门口走去,王景平跟上。
其他人让路,然后跟上。
13. 内景 病房门口 清晨
关一翎王景平从门内走出来,其他人跟在后面。
一起沿着走廊往办公室方向走。
王景平:(走快一步走到关一翎身边,谦卑地)关老,他什么时候可以恢复过来呀?
关一翎:(边走边沉吟)这个嘛,很难说咯,您也是个医生,对微创神经外科熟悉,对中医保健康复也略知一二——我想快则一个月、慢则几个月吧,甚至终生不愈也有可能……(画外音)直言相告不作保留,给他打打预防针,免得日后找麻烦。
王景平即时腿软,停步。他身后的人停步。
王景平:(声音变了。画外音)张明轩不愈我和刘国江也玩完了!(用哭腔对关一翎)求求您了关老……
关一翎:(止步,回过头来,表情震惊)哎哟!可别这样说呀,您这样说我可受不了。(故作姿态地停止说话,沉思,然后继续前行。王景平和其他人跟上)不过,也很难说咯,二○○二年伦敦电车出轨事故中的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持人王海若曾出现过类似情况,伦敦医生诊断为“脑死亡”,被我们接回北京宣武医院治疗后苏醒了,但基本上处于半植物人状态,后经我们中医神经内科学专家的努力,几个月后就恢复正常了。她这个病例,我也有份参与治疗。(现出自豪的神情)
王景平:(眼睛一亮。画外音)还有一丝希望!(边走边朝关一翎点头哈腰)谢谢您了!谢谢您了关老!谢谢各位主管医生护士!(回头向众人)我去告诉刘院长这个喜讯,(转向关一翎)事成之后给您记功,(转向众人)给大家记功,记功……
关一翎:(目不斜视地边走边摆手)自家人,不必客气,不必客气。(画外音)希望他好得快?不让他死掉就算我大慈大悲了,我是现代综合医院卧底,孙女在肖长安院工作,他叫我弄死他,我不敢,只敢下药时延误治疗……咳,孙女毕业时我求他刘国江求得多惨咯,拉下老脸,他就是不给面子,礼也不收不养“闲人”,好在肖院长一听说马上叫我孙女去上班了,任人事部长,既舒服又享高薪,容易进入高层,感动得我立即想跳槽!可肖院长说不用不用,你留在他们院是有大用的,于是我就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做卧底了……(快步朝前走)
众人:(对王景平。齐声)王副院长保重!(快步跟上关一翎)
王景平:(朝他们背影点头、鞠躬)谢谢啦谢谢啦,谢谢各位医生护士啦……
旁白兼字幕:为了让关一翎死心塌地为本院卖命,王景平去对刘国江说让关一翎兼总院办主任、工会主席和医务科长,为他日后退休返聘多领补贴铺路,刘国江同意。
14、 内景 张明轩所在的病房(同本集第12幕) 清晨
张明轩转过身来,望门口一眼,眼神机警、敏锐。
拿起床头柜上的保温杯,走到洗手池旁,拧开盖,把药液倒在池里。拧开水龙头,随着哗啦啦的水声,把药液冲走。
他走回床边,把保温杯放在床头柜上,脱鞋上床,从枕头下拿出一本封面很旧、内页发黄的书,靠在床架上看起来。
书的封面,封面上的字:“孙庞斗志演义”
旁白兼字幕:这是李泽南几天前来看望他时留下的,他说他以前忙,现在正好消遣。张明轩问是写什么的;李泽南说是写孙膑、庞涓去云梦山向鬼谷子学艺,途中相遇,对天发誓结为兄弟。庞涓先学成下山,在魏国做了大官,他知道孙膑本领在自己之上,担心以后他对自己不利,于是极力劝他来了魏国,设计刖了他双足,成为跛子。孙膑逃离魏国到齐国,得到齐王赏识,多次带兵与庞涓打仗,终于在一次决战中捉住了庞涓,报了刖足之仇……
〔闪回〕
15、 内景 同上一幕 晚上
(字幕)几天前的一个晚上
身穿灰白相间条纹病号服、坐在床头、翻开《孙庞斗志演义》的张明轩。
身穿深灰色茄克、坐在床边一张椅子上的李泽南。
他从提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放在床头柜上。
李泽南:(画外音)……小说意在批判庞涓妒忌贤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陷害朋友的卑劣行径。
张明轩若有所思。
放下书,拿起李泽南放在床头柜上的保温杯,拧开盖,一口一口地喝起来。
旁白兼字幕:李泽南料到肖长安会有此一着,故借常来探视之机,悄悄给张明轩喝用祖传秘方煎的中药……经过一个多月的中药治疗,张明轩的病终于好了,而这一切关一翎丝毫没有察觉,至于王景平就更不用说了。
〔闪回结束〕
16、 内景 同上一幕 清晨
张明轩继续看《孙庞斗志演义》。
墙上的电子挂钟:十点正。
张明轩放下书,下床,走到门口,轻轻把门关上,反锁。
走到床边,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微型收音机,放在枕边,摁下一个键。
收音机响起一个男青年的声音:“北京体育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
张明轩向收音机伸出一只手,摁一个键几下,音量随即小到只有他一个人才听得见。
走到室中央,立正——与此同时响起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声。
张明轩精神抖擞地做广播体操。
17、 外景 一片旧城区的远景 下半夜
(字幕)广南省南州市旧城区
18、 外景 一条两边是骑楼瓦屋的老街 下半夜
老街从眼前开始往前延伸,延伸到好远好远,消失在尽头拐弯处。
月光从西边的屋顶上洒下来,酒在街上,把屋影投在街上,遮住街的一半;没被遮住的东边的一半和瓦屋,被月光照得明明亮亮的,一览无余。
19、 外景 街东边一幢三层楼的瓦屋 下半夜
月光洒在这幢屋的外墙和骑楼上。
(字幕)李泽南的祖屋
首层门面全是木板门,其中的门关着,门前两边各有一个四方形砖柱,直抵二楼。
二楼是占满整面墙的木窗,分为几扇,木框内镶着彩色玻璃,里面没有灯光。
三楼墙正中有三个竖排的大大的黑色楷体凸字:“仁心堂”;两边各有一个窄而高的木窗,木框内镶着透明的玻璃,玻璃后是白纱窗帘,透出绿色的灯光。
20、 内景 三楼的房里 下半夜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在对面的墙壁上,形成一片朦朦胧胧的白光。
这片白光照在墙上的一幅碳笔速写肖像画上。肖像画镶在玻璃框里。
这是一个饱经苍桑的农村人模样人的老汉:年约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稍稀疏,额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然而脸上却挂着笑——一种仿佛是劫后重生的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衣服是中式的,领钮扣着,领子整理得规规整整……肩颈以下都作淡化处理;头部四周是密密麻麻由内而外渐渐变淡的笔触,衬托出头颈;轻轻几笔勾划出脸的轮廓线。
这头床边的桌上亮着一盏绿色的台灯,床头半躺着一个人。
绿光照在这个人的脸上——他就是李泽南。
他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肖像画。
肖像画变得模糊起来,渐渐地变成以下的一连串情景……
〔闪回•黑白〕
21、 外景 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村庄 白天
一片初冬的景象。
村口的一面墙上用石灰水写的大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村里一幢砖木结构瓦屋的门口,门边的木牌,牌上的红色美术字:“五•七干校 ”
七、八个外穿蓝色便装、灰色中山装、退色绿军装,里穿毛衣、卫生衣或棉衣的中、青年人背着背包走入屋里……
旁白兼字幕:那时,他的父亲被诬蔑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
“牛棚”:文革时期用于羁押地、富、反、坏、右等“牛鬼蛇神”的地方。
22、 外景 一所学校的大门口 白天
门边的白色木牌,牌上的黑色美术字:“南县中学”
一辆大卡车从校门里驶出,车上站满外穿便装、中山装、新旧不一的军装,内穿毛衣、卫生衣或棉衣的男女学生,他们神情激动,不断挥舞着塑料封面的《毛主席语录》。
车头上方的大块匾牌,牌上的仿宋手写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学生当中李泽南年轻的脸。
校门口两边站满欢送的人:挥舞《毛主席语录》的向李泽南他们投以羡慕目光的低年级学生;眼含热泪依依不舍的家长;一些路过此地看热闹的人。
第二辆大卡车驶出。
第三辆驶出……
旁白兼字幕: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到一个远离家乡的穷乡僻壤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23、 外景 冬天的田间地头 白天
穿冬衣的李泽南和同样穿冬衣的农民在一起劳动。
旁白兼字幕:白天,他和农民一起劳动……
王景平亦步亦趋地跟上。
众人跟上。
12. 内景 病房里 清晨
装修豪华,灯光柔和,设施先进,气氛温馨。
唯一一张靠窗的床上坐着身穿灰白相间条纹病号服的张明轩。
(字幕)南州市东方时代医院中心城区分院副院长、微创神经外科主任 张明轩
他背对门口,面向窗户,纹丝不动。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给他的身子镶上一条金边。
窗外是本院花园一角,有穿同样灰白相间条纹病号服的病人和穿其它衣服的家属在散步;也有穿白大褂、粉红色大褂、蓝大褂和绿色大褂的医务人员走过。
关一翎绕过床脚走到张明轩面前,面对张明轩和大家,脸上露出职业的笑容。
关一翎:(对张明轩)张副院长,早上好咯!今天感觉怎么样了?
张明轩身子依然一动不动,面向窗外,没吱声。
关一翎:(对站在张明轩背后、面对他和张明轩的王景平)您瞧,他就是这个样子——不过请您放心,我会竭尽全力的,即使只有一分希望,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请您放心,也请您转告刘院长请他放心!(画外音)咳,想得倒美,我受人之托……
王景平:辛苦您了!(恭敬地)谢谢您关老,谢谢您了!非常感谢!!非常非常感谢!!!(不停地点头、鞠躬)
关一翎:哎呀,别客气呀,这是我应该做的咯。(画外音)哼,谁叫你们对中医科这么刻薄,和不给我孙女安排工作……(在张明轩面前的一张椅子坐下)
关一翎:(对张明轩)伸出舌头。
张明轩伸出舌头,但大家看不见,只看到他头稍后仰知道他在做伸舌动作。
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将一个白色手枕放在床头柜上。
关一翎将张明轩的一只手放在手枕上,将自己一只手的食、中、无名指放在张明轩手腕外侧挠动脉位置,半闭眼睛,一副沉思默想的样子。摸完左手,又以同样的方法步骤摸右手,最后慢慢地睁开眼睛,把张明轩的手放回到张明轩的膝上。
旁白兼字幕:对于望诊之中的望舌色,张明轩机械地配合;对于闻诊,关一翎在坐下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对于问诊,张明轩不作任何回答,好似聋了哑了一般;对于切诊,张明轩任由他摆布,仿佛木偶似的。
关一翎:(沉思几秒钟)用《血腑遂瘀汤》加减,桃仁十五克,红花十二克,当归十二克,生地十二克……
(字幕)血腑遂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代表方剂
他身边一个三十出头的穿半新旧白大褂的进修生赶紧在病历本上记录。
一个女护士端着一个保温杯从门外走进来,把杯放在床头柜上。
女护士:(笑着对张明轩)张副院长,记得喝药呀。(转身离去)
关一翎:(站起来,笑着拍拍张明轩的肩)好好休息,好好休息。
转身向门口走去,王景平跟上。
其他人让路,然后跟上。
13. 内景 病房门口 清晨
关一翎王景平从门内走出来,其他人跟在后面。
一起沿着走廊往办公室方向走。
王景平:(走快一步走到关一翎身边,谦卑地)关老,他什么时候可以恢复过来呀?
关一翎:(边走边沉吟)这个嘛,很难说咯,您也是个医生,对微创神经外科熟悉,对中医保健康复也略知一二——我想快则一个月、慢则几个月吧,甚至终生不愈也有可能……(画外音)直言相告不作保留,给他打打预防针,免得日后找麻烦。
王景平即时腿软,停步。他身后的人停步。
王景平:(声音变了。画外音)张明轩不愈我和刘国江也玩完了!(用哭腔对关一翎)求求您了关老……
关一翎:(止步,回过头来,表情震惊)哎哟!可别这样说呀,您这样说我可受不了。(故作姿态地停止说话,沉思,然后继续前行。王景平和其他人跟上)不过,也很难说咯,二○○二年伦敦电车出轨事故中的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持人王海若曾出现过类似情况,伦敦医生诊断为“脑死亡”,被我们接回北京宣武医院治疗后苏醒了,但基本上处于半植物人状态,后经我们中医神经内科学专家的努力,几个月后就恢复正常了。她这个病例,我也有份参与治疗。(现出自豪的神情)
王景平:(眼睛一亮。画外音)还有一丝希望!(边走边朝关一翎点头哈腰)谢谢您了!谢谢您了关老!谢谢各位主管医生护士!(回头向众人)我去告诉刘院长这个喜讯,(转向关一翎)事成之后给您记功,(转向众人)给大家记功,记功……
关一翎:(目不斜视地边走边摆手)自家人,不必客气,不必客气。(画外音)希望他好得快?不让他死掉就算我大慈大悲了,我是现代综合医院卧底,孙女在肖长安院工作,他叫我弄死他,我不敢,只敢下药时延误治疗……咳,孙女毕业时我求他刘国江求得多惨咯,拉下老脸,他就是不给面子,礼也不收不养“闲人”,好在肖院长一听说马上叫我孙女去上班了,任人事部长,既舒服又享高薪,容易进入高层,感动得我立即想跳槽!可肖院长说不用不用,你留在他们院是有大用的,于是我就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做卧底了……(快步朝前走)
众人:(对王景平。齐声)王副院长保重!(快步跟上关一翎)
王景平:(朝他们背影点头、鞠躬)谢谢啦谢谢啦,谢谢各位医生护士啦……
旁白兼字幕:为了让关一翎死心塌地为本院卖命,王景平去对刘国江说让关一翎兼总院办主任、工会主席和医务科长,为他日后退休返聘多领补贴铺路,刘国江同意。
14、 内景 张明轩所在的病房(同本集第12幕) 清晨
张明轩转过身来,望门口一眼,眼神机警、敏锐。
拿起床头柜上的保温杯,走到洗手池旁,拧开盖,把药液倒在池里。拧开水龙头,随着哗啦啦的水声,把药液冲走。
他走回床边,把保温杯放在床头柜上,脱鞋上床,从枕头下拿出一本封面很旧、内页发黄的书,靠在床架上看起来。
书的封面,封面上的字:“孙庞斗志演义”
旁白兼字幕:这是李泽南几天前来看望他时留下的,他说他以前忙,现在正好消遣。张明轩问是写什么的;李泽南说是写孙膑、庞涓去云梦山向鬼谷子学艺,途中相遇,对天发誓结为兄弟。庞涓先学成下山,在魏国做了大官,他知道孙膑本领在自己之上,担心以后他对自己不利,于是极力劝他来了魏国,设计刖了他双足,成为跛子。孙膑逃离魏国到齐国,得到齐王赏识,多次带兵与庞涓打仗,终于在一次决战中捉住了庞涓,报了刖足之仇……
〔闪回〕
15、 内景 同上一幕 晚上
(字幕)几天前的一个晚上
身穿灰白相间条纹病号服、坐在床头、翻开《孙庞斗志演义》的张明轩。
身穿深灰色茄克、坐在床边一张椅子上的李泽南。
他从提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放在床头柜上。
李泽南:(画外音)……小说意在批判庞涓妒忌贤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陷害朋友的卑劣行径。
张明轩若有所思。
放下书,拿起李泽南放在床头柜上的保温杯,拧开盖,一口一口地喝起来。
旁白兼字幕:李泽南料到肖长安会有此一着,故借常来探视之机,悄悄给张明轩喝用祖传秘方煎的中药……经过一个多月的中药治疗,张明轩的病终于好了,而这一切关一翎丝毫没有察觉,至于王景平就更不用说了。
〔闪回结束〕
16、 内景 同上一幕 清晨
张明轩继续看《孙庞斗志演义》。
墙上的电子挂钟:十点正。
张明轩放下书,下床,走到门口,轻轻把门关上,反锁。
走到床边,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微型收音机,放在枕边,摁下一个键。
收音机响起一个男青年的声音:“北京体育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
张明轩向收音机伸出一只手,摁一个键几下,音量随即小到只有他一个人才听得见。
走到室中央,立正——与此同时响起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声。
张明轩精神抖擞地做广播体操。
17、 外景 一片旧城区的远景 下半夜
(字幕)广南省南州市旧城区
18、 外景 一条两边是骑楼瓦屋的老街 下半夜
老街从眼前开始往前延伸,延伸到好远好远,消失在尽头拐弯处。
月光从西边的屋顶上洒下来,酒在街上,把屋影投在街上,遮住街的一半;没被遮住的东边的一半和瓦屋,被月光照得明明亮亮的,一览无余。
19、 外景 街东边一幢三层楼的瓦屋 下半夜
月光洒在这幢屋的外墙和骑楼上。
(字幕)李泽南的祖屋
首层门面全是木板门,其中的门关着,门前两边各有一个四方形砖柱,直抵二楼。
二楼是占满整面墙的木窗,分为几扇,木框内镶着彩色玻璃,里面没有灯光。
三楼墙正中有三个竖排的大大的黑色楷体凸字:“仁心堂”;两边各有一个窄而高的木窗,木框内镶着透明的玻璃,玻璃后是白纱窗帘,透出绿色的灯光。
20、 内景 三楼的房里 下半夜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在对面的墙壁上,形成一片朦朦胧胧的白光。
这片白光照在墙上的一幅碳笔速写肖像画上。肖像画镶在玻璃框里。
这是一个饱经苍桑的农村人模样人的老汉:年约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稍稀疏,额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然而脸上却挂着笑——一种仿佛是劫后重生的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衣服是中式的,领钮扣着,领子整理得规规整整……肩颈以下都作淡化处理;头部四周是密密麻麻由内而外渐渐变淡的笔触,衬托出头颈;轻轻几笔勾划出脸的轮廓线。
这头床边的桌上亮着一盏绿色的台灯,床头半躺着一个人。
绿光照在这个人的脸上——他就是李泽南。
他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肖像画。
肖像画变得模糊起来,渐渐地变成以下的一连串情景……
〔闪回•黑白〕
21、 外景 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村庄 白天
一片初冬的景象。
村口的一面墙上用石灰水写的大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村里一幢砖木结构瓦屋的门口,门边的木牌,牌上的红色美术字:“五•七干校 ”
七、八个外穿蓝色便装、灰色中山装、退色绿军装,里穿毛衣、卫生衣或棉衣的中、青年人背着背包走入屋里……
旁白兼字幕:那时,他的父亲被诬蔑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
“牛棚”:文革时期用于羁押地、富、反、坏、右等“牛鬼蛇神”的地方。
22、 外景 一所学校的大门口 白天
门边的白色木牌,牌上的黑色美术字:“南县中学”
一辆大卡车从校门里驶出,车上站满外穿便装、中山装、新旧不一的军装,内穿毛衣、卫生衣或棉衣的男女学生,他们神情激动,不断挥舞着塑料封面的《毛主席语录》。
车头上方的大块匾牌,牌上的仿宋手写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学生当中李泽南年轻的脸。
校门口两边站满欢送的人:挥舞《毛主席语录》的向李泽南他们投以羡慕目光的低年级学生;眼含热泪依依不舍的家长;一些路过此地看热闹的人。
第二辆大卡车驶出。
第三辆驶出……
旁白兼字幕: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到一个远离家乡的穷乡僻壤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23、 外景 冬天的田间地头 白天
穿冬衣的李泽南和同样穿冬衣的农民在一起劳动。
旁白兼字幕:白天,他和农民一起劳动……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