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乱世佳人蔡文姬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8363
阅读:12181
发表:2013/12/25
历史 小说
乱世佳人蔡文姬
琚丝桐 [安徽合肥]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蔡文姬  蔡邕  曹操

  
  
  001章 横空出世
  
  公元177年。东汉陈留郡圉县城。
  春末夏初的一个明媚日子。阳光透过纸糊的窗棂,懒洋洋地照进这所蔡家大宅。清晨,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个季节不冷不热,最是宜人。
  “快看,那里有一只喜鹊!”丫鬟翠翠指着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高兴地对另一个丫鬟小莲说。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中国文坛第一才女蔡琰,字文姬的,就要在今天出世了。
  蔡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文姬之父蔡邕,号伯喈,蔡邕之父蔡棱,也就是蔡琰未来的爷爷,原先当过圉县县令,就是如今的县长。蔡邕的叔叔蔡质,即蔡琰的叔爷爷,曾官至都城卫尉,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军区司令员。
  蔡邕,蔡琰的父亲,更因精通经史、天文,音乐,书法等等,在都城洛阳名重一时,被视为当时文坛领袖。后世尊称他为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按照现如今的说法,就是个文科和理科统统精通的全才,做中科院院长和社科院院长绰绰有余。而且,他还担任着都城太学里的教师,相当于现今北大清华的著名教授。所以,他不仅名满天下,还桃李满天下哩。
  蔡邕亲笔书写的著名书法作品“禧平石经”,被立于当时的太学,即全国最高学府的门前。那时的书法,不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还是一门实用技法。他的书法被誉为当时全国第一,因此各地前来临摹抄写之人众多,每天都有上千辆马车停在太学门前,把街道路口堵得水泄不通,就跟现在大城市私家车引起交通拥堵一样。
  由此可见,蔡邕在当时多么大名鼎鼎,蔡家当初是多么优秀的一个大户人家啊。
  蔡家将要添丁进口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鸟儿,在这个县城以及方圆数十里,早已是街谈巷议,人人皆知家家明白的大事。
  请来的那位自然是当地最好的产婆,她和蔡家的丫鬟们不时地在卧室内出出进进,人人脸色焦急步伐匆匆。
  专程从都城洛阳赶回家乡来的蔡邕,已经焦急地等候在堂屋多时了。家中女性亲朋也多有守候者。
  学富五车名满洛阳的蔡邕,虽才华横溢令人艳羡,门下学生济济一堂,可是,无奈家族人丁不旺。他与夫人赵五娘结婚20余载,举案齐眉,夫妻感情甚佳,但膝下一直没有子嗣。为此,五娘到处求医问药,求神拜佛,甚至吃斋行善。可肚子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之前,五娘曾多次愧疚地对蔡邕说:“夫君呀,妾身不能为夫诞下一男半女,延误了夫君的后人继承。不如夫君另娶,以继后嗣。妾身绝无怨言。”
  在那个年代,有钱人家娶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呀。
  可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蔡邕,却对孔圣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圣言不当回事。他对妻子一往情深,十分通情达理。他说:“夫人不必为此多虑。有儿有女固然更好,无儿女也没有什么。我们虽然无后,但我夫妻二人性格如此合得来,恩恩爱爱多么幸福。这是老天爷造化,是神明所给予的。我已经很满意了。”
  后来,经不住蔡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阻,蔡邕终于娶了一位小妾,姓谭名金凤。这谭金凤的肚子可真是争气,刚来不久即怀上了,很快便生下一个女儿,蔡邕为她取名叫做珪儿,蔡珪。
  或许是蔡邕的通情达理感动了上苍,也可能赵五娘的贤惠明智惊动了送子娘娘。在蔡邕40多岁,赵五娘也已年近35岁时,她终于怀上了。
  去年秋天,某个夜里,五娘做了一个神奇的梦。醒来后,她将梦境说与丈夫。
  梦里,赵五娘正在家门口行走,忽然,见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化缘和尚,手里托着一个饭钵。五娘见状,急忙回屋,名丫鬟拿出灶间剩饭,并煮了一锅鲜汤给予僧人。
  僧人连说谢谢。起身时,僧人拿出一颗兰花籽,交于五娘说:“这是一颗兰花籽,兰花籽会给你家带来子嗣,带来好运。”
  第二天醒来后,五娘命丫鬟四处寻找,果然在院内屋檐下找到一颗饱满的兰花籽。
  不久后,五娘果然怀孕,乐坏了蔡邕以及整个蔡氏家族。
  这回,蔡邕满心期待着夫人能为他生下一个男丁,以继承他那旷世奇才的满腹史书,精致书法,美妙音律。
  蔡夫人已经疼痛多时了。看来,生产也就是今日的事了。
  产婆又进屋了。
  疼痛间隙中的蔡夫人,人称赵五娘的,对产婆说:“方才我疼痛稍差时,闭上眼睛昏昏欲睡,忽然见一道亮光闪过,似一只凤凰般鸟儿,从屋内飞出去了。
  “夫人又梦见凤凰了,那可是大喜事。或者诞下一个灵儿,为蔡氏家族带来好运呢。”
  产婆说罢,遂走出室外,向蔡中郎告知夫人所出吉言去了。
  蔡邕听说,又想起夫人托梦的兰花籽,也不得不相信这个孩子会与众不同。
  及至黄昏,一个姣美小女娃终于呱呱坠地。
  “老爷老爷,夫人生了,是个千金小姐!”丫鬟翠翠大呼小叫地前来报喜。
  “恭贺中郎,中郎大喜,是个小女娃!一个小美人胚子!”产婆接生完毕收拾清楚,急忙前来堂屋报喜。
  蔡邕闻言,虽因不是男孩而略感遗憾,仍起身笑着说:“谢谢孙婆婆。”遂吩咐管家,给产婆封上银两。
  蔡邕这才来到卧室,看望妻儿。
  五娘面色红润,有些歉疚地对丈夫说:“可惜不是个男娃。”
  “没有关系。”蔡邕微笑着对妻子说:“不管是男是女,都是我蔡家的福分。夫人辛苦了。”
  蔡邕俯身去看那小女儿,只见她唇红齿白发黑,亮眸丰唇挺鼻,一副富态吉祥之相。心下十分欢喜。
  
  
  
  002章 聪慧小女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这天又恰逢蔡琰百日。
  蔡府里上上下下更加重视,人人都满面红光喜气洋洋,如同过春节或者过八月中秋节一般。
  蔡府大院里,阵阵凉爽秋风,吹下满园落叶,一片片金黄和红色飘落在青砖铺成的甬道上,恰似一条彩色地毯。盛开的菊花,更把庭院装扮得姹紫嫣红,一派喜庆。
  一大早,蔡夫人赵五娘就指挥着丫鬟厨娘和其他下人,在一旁收拾房间打扫厅堂。
  丫鬟们到野外采来茱萸,找来做衣服剩余的锦缎布头,做成如同现在辟邪驱病的“香包”,分发给府上大人小孩人手一个。
  丫鬟翠翠把缝好的香包拿在手里,正一人一个满院子给人分发。
  蔡夫人抱着小女琰儿,坐在厅堂的榻上。旁边是三岁的大女儿珪儿。看到翠翠来了,蔡夫人笑着说:“翠翠,你看这百日小女,长得有多好,一双眼睛滴溜溜地,看上去竟比那一周岁的孩儿还要机灵呢。”
  “是啊。”翠翠答应着,看了蔡琰一眼。同时,她拿出一个香包,挂在蔡夫人的衣襟边上。又给珪儿衣襟上别了一个。当她拿出另一个,准备给琰儿佩戴时,琰儿竟然伸出小小的粉嫩手掌,“哦,哦”地向翠翠讨要。
  蔡琰是个急性子,看那翠翠半天还没挂好,有些等不及了,就伸手讨要。她努力憋住不说话-——百岁的孩子,是绝不可能说话的。如若说了,保不齐人家会把她当作怪胎啦!要是那样,她这回穿越可就露馅了。
  “看看这孩子,我说她聪明吧。这小小的人儿,竟然知道讨要呢。”蔡夫人笑嘻嘻地对翠翠说。
  “真的啊?”翠翠也惊奇地看着琰儿。琰儿咧开粉红色的小嘴,对着大家笑呵呵地。
  “你们在那里笑什么呢?”刚从外面进来的蔡中郎问道。
  “我们在看这小女琰儿,竟然知道讨要香包,似是比那大孩子还要精明。”蔡夫人回答。
  “来,让老夫抱抱。”蔡邕走上前来,从夫人手中接过琰儿,高兴地把她举过头顶。又一上一下地来回甩着,把个蔡琰逗得咯咯咯笑个不停。
  另一个丫鬟小莲,到院子里采来了许多小菊花,给家中每位女性头上插上一支。
  蔡夫人头上插了一支白色的菊花,小珪儿头上是一支紫色的,小莲正在给琰儿挑选着,想给她插哪一种颜色好呢?
  这会子,那个蔡琰——琰儿,看小莲太磨叽,干脆伸手把珪儿头上那一朵紫色的拿下来,插到自己头上。
  “那是我的花花哦”!珪儿一摸自己头上的菊花没了,立即叫喊着哭了起来。向妹妹蔡琰伸出双手。
  “来来来,小莲再给珪儿一个好的。比她那个好。”小莲急忙去哄珪儿,给她拿了个粉红色的戴在头上。珪儿才慢慢不哭了。
  “这小家伙,出手可真快。”蔡夫人感叹道。
  “这小丫头调皮,将来肯定机灵。”蔡邕忍不住夸奖女儿说。
  蔡琰听了父亲的夸奖,心里乐滋滋地。
  这时,珪儿的母亲,小妾魏金凤走进来了。她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哭,急忙上前询问。
  听到珪儿诉说,魏金凤的脸立即拉下来,训斥女儿说:“人家抢就抢去了嘛,哭什么哭?咱能和人家比么?”
  蔡邕一听这话,有点不太高兴:“你这话说的不好听啊。怎么跟小孩子计较呢?什么不一样?都是我蔡邕的女儿嘛,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
  魏金凤不言语了。
  午间,一大家子人在院内摆下酒席。
  蔡琰的爷爷蔡棱来了。老人家已经70多岁高寿。捋着花白的胡须,笑嘻嘻地对儿子说:“你这个小女儿虽然不是男孩子,可是看上去很机灵。”
  听了父亲赞扬的话,蔡邕更是高兴不已。他把小女儿出生之前,托钵僧赠与兰花籽,以及夫人生产前看见凤凰在室内飞翔的事,告诉了父亲。
  “哈哈,看来这个小女果然不是凡人,你得下功夫好好培养。”
  蔡邕急忙点头称是。
  正说着,蔡邕的叔父,也就是蔡琰的叔爷爷,都城卫尉蔡质,也带着他的夫人,特地坐着马车从都城洛阳赶了过来,参加这一家庭聚会。
  蔡邕的父亲和叔父,这兄弟俩感情很好。后来,当蔡邕父亲去世后,叔父就把蔡邕一家接到都城居住了。
  叔爷爷蔡质,和爷爷蔡棱一样,给小小的蔡琰带来了许多礼物。
  除了日常饭菜,这天特意端上泡了许久的菊花酒,以及厨娘们特地做的重阳糕。
  蔡家这重阳糕是用了上好的糯米面,放进桂花和菊花,另外加了蜂蜜,上笼蒸熟的。
  蔡琰很喜欢吃重阳糕,甜甜地,糯糯地,滋润清香。在北京可没有这种味道的糕点。
  蔡邕心下高兴,不由得和父亲及叔父多喝了几杯菊花酒。
  席罢,一家人趁着兴头,要给百日的琰儿“抓周”。也就是“抓前程。”那个朝代,男尊女卑还没有后来那么厉害,人们对女孩子倒比后面的朝代更重视一些。
  丫鬟翠翠和小莲在堂屋的大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物件,能够代表各种前程和爱好的东西。
  蔡琰定睛看了看,桌山的东西摆得像小山那么高。
  那些东西里面,有笔墨纸砚和书帖,有琴棋书画,有刀弓箭囊,有胭脂铜镜,有白银商幌,有女红刺绣……,林林总总一大堆。看得蔡琰眼都花了。
  一群人都围了过来,目不转睛地看着蔡琰。
  只见她伸出那婴儿肥的白白胖胖右手,先是抓起了一支笔,一支上等狼毫小笔。
  “嗷……!”丫鬟们一阵拍掌惊呼。
  “是笔,笔啊,她抓的是笔!”蔡夫人也惊叫道。
  两位爷爷,摸着各自的胡须,互相对视一眼,哈哈地大笑,赞许地看着这个不同寻常的小女娃。
  只有父亲蔡邕没有出声。他的嘴角只是微微地动了一下。因为,在他心里早已有了今天的答案。通过对这个小女儿几个月来的观察,他认定这不是个寻常女孩儿,是一个可与男性相抗衡的聪慧女儿,是一个可以培育成顶尖人才的女儿。
  在大家一片欢呼声中,得意非常的蔡琰,左手又伸向了一把琴,胖胖的小手把琴弦拨弄得铮铮作响。
  “快看啊,她还要弹琴!”丫鬟翠翠又尖叫起来。
  蔡琰的小手继续在琴弦上拨弄着。
  “哈哈,”爷爷蔡棱终于忍不住夸奖开了:“邕儿,你这个小女儿啊,只对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感兴趣,或许将来能够继承你的才华啊。”
  “是哦,你可得好好培养培养,咱蔡家也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培养个班超或者卓文君出来。”叔爷爷蔡质也笑哈哈地感叹道。
  “父亲和叔父大人所言极是。孩儿一定细心教诲,让她成材。”蔡邕对两位长辈说。
  这时,在一旁抱着蔡珪的魏金凤不高兴了。她看到全家上下以及长辈,都对这个大奶奶生的女娃如此器重,自己的女儿仿佛不存在,心里的郁闷纠结着,她抱起自己的女儿,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了。
  
  003章 家门厄运
  
  在父慈母爱的蔡家,蔡琰不知不觉就长到了一岁多。
  蔡家这时遭遇了一次大难。
  一日,爹爹上朝回来后,没有像以前那样,一进门就抱起襁褓中的小蔡琰,逗弄说笑,而是闷闷不乐地进了书房。
  蔡夫人见状,抱着小蔡琰跟了进去
  “夫君今日为何不开笑言?”蔡夫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夫人有所不知,为夫我今日在朝堂上,与当朝宦官王甫言语不合,多有冲撞。那王甫是当今小皇上的红人,把持朝政驾驭皇上。那小皇上一点儿也不明辨是非,竟对他言听计从。所以,老夫以为,今后必有麻烦。”蔡邕脸色沉重地对夫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嗨。夫君为何不谨慎行事?这些宦官,仗着皇上的恩宠,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蔡夫人也担心地说。
  “是哦。我也后悔了。可我当时确实是看不下去了。他那人不学无术狗屁不通,还在那里指手画脚,那副嘴脸,直教人恶心。”蔡邕坦率地对夫人说。
  “伯喈,你的性情我知道。可是,眼下这朝政,就是这帮坏人当道。没法子啊。”
  “我也知道少说为妙。可是,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忍不住就说出来了。”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你呀,吸取这次教训吧,下次啊,不能忍也得忍。”
  “夫人所言极是。只是,就不知这一回,这个坎能否过去?”
  “吃饭去吧。”
  一家人在默默无语中,吃了一顿冷清的晚饭。
  蔡邕心情不好,忍不住多喝了几杯。不知不觉地喝高了。他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
  一大早起来。蔡邕和妻子在一起默默地吃着早饭。
1 2 3 4 ... 6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去看
  • 编剧
    疏涵衍
  • 自由职
    我是无
  • 其他
    pet
  • 学生
    寒蝉蝉
  • 学生
    洋葱哥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3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儿时的记忆一家(历史)
关公(武侠动作, 历史)
念奴娇传奇(历史)
烬山河(中)(爱情, 历史)
上眠(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