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乱世佳人蔡文姬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8363
阅读:12168
发表:2013/12/25
历史 小说
乱世佳人蔡文姬
琚丝桐 [安徽合肥]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蔡文姬  蔡邕  曹操

  “是,爹爹。”蔡珪回答。
  蔡邕家里的这个“学堂”,已经开课多时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只有加上羊太守的儿子。三个学生。
  蔡邕原本在“国学”里当“教授”,桃李满天下,慕名求学者多多 。
  但是,由于王甫、王智兄弟接连两次迫害,虽然曾经身为都城洛阳的“国学”里最最著名的教授,他如今却无法再去教授课业了。蔡父就好比二十世纪中期被打成“右派分子”后 ,又加了一个“反革命”罪,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如此,他只能隐居在朋友羊太守这里。
  所以,他满腹诗书满脑经纶无处施展,除了自己著书立说,兼抚琴绘画之外,就只有教授这三个“学生”了。教授这三个“学生”,对于蔡邕来说,就好比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可是也很闲适,使他有更多时间来写书,谱曲。
  蔡琰很喜欢《诗经》这种句子,觉得这些句子虽然是诗,朗朗上口,但更有一种歌曲的味道。谱上曲子,必定很好听。
  《诗经》背诵结束,接下来是书法课。
  写字之前先要研墨。在过去的年代,全都是自己研磨。
  蔡琰因为年纪小,只有4岁,研磨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力气活。研着研着就没有耐心了。转身扭头一看,羊衜哥哥已经开始写字了。
  “衠哥哥,衠哥哥,你怎么研的那么快呀?能不能帮我一下啊?”
  耐不住蔡琰一口一个“衜哥哥”,羊衜只好放下自己的笔,走过来帮助蔡琰研磨。
  “衠哥哥,我也要你帮,我也要你帮。”看到蔡琰找羊衜帮忙,蔡珪也要他帮。
  羊衜见状,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好吧好吧,你们两个的墨,我都来研。”羊衜向来好脾气,对两个妹妹有求必应。
  “谢谢衜哥哥。”两个女孩子齐声说。
  蔡邕把自己书写的正楷大字《论语》,作为字帖,发给三个学生临帖。给三个学生布置完书法作业后,蔡邕就到另外一间书房里去撰写自己的书《琴操》。
  正书写着,忽闻院门口传来狗吠人语。
  他放下纸笔,起身出门来看。
  原来是好朋友,忘年之交曹操——曹孟德来了!
  蔡邕立即起身相迎。
  “伯喈老兄,你怎么迁移到这里来了?”曹孟德一见面就惊讶地问道。
  “贤弟有所不知。快快坐下,听老兄我慢慢道来。”蔡邕紧握着曹操的手,让丫鬟倒了茶,落了坐,然后把他如何得罪王甫王智兄弟,流放后大赦,大赦后又被迫迁徙江南吴会等等等等,合盘托出。
  “此乃乱世,宦官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啊。”曹操感慨。
  蔡邕点头称是:“如今这样下去,国家必乱,国将不国。”
  “谁说不是呢?可是如今这朝政,谁又能左右得了啊?”
  “你如今还在做洛阳北部尉.吗?”蔡邕问道。
  “嗯,还在那里。你有什么事情,我能够帮忙的?
  “没有。”
  “你现在的生活依靠什么?”曹操问道。
  “给人书写牌匾,起草碑文,书写对联,春联。还有其他各种文书。”
  “仅仅靠这个能维持你一家大小的生活吗?”
  “凑合吧。夫人和女眷们,也为人做些织布缝衣之类的。”
  “你可以教授课业啊。你从前不是‘太学’里的著名教授吗?”
  蔡邕苦笑了一下:“现在我是带罪之身,被追杀至此,哪里还敢教学?不过,在家里随意教教小女儿罢了。”
  “你那个神童般的女儿,叫做蔡琰的,如今在这里么?”
  虽然此前只见过匆匆一面,而且那时年纪很幼小,但是,曹操对蔡文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在啊。”蔡邕说吧,即呼唤小女儿前来。
  “琰儿,见过曹叔叔。”蔡邕回道。
  蔡琰赶紧过来这边,行礼之后,问候曹叔叔好。
  “果然聪慧,一见这外貌就讨人喜欢。”曹操看到美女加才女蔡琰,惊喜地说:“人都说,女大十八变,我看你这女儿还没长大成人,已经就美丽无比了。”他的夸奖有点太直接,太过粗鲁了点。不过,听上去还是很受用。蔡琰想。
  “我这女儿除了漂亮,还很聪明,智慧超人。不信你见识一下。”
  曹操点头同意。
  小小蔡琰大大方方地鞠了个躬,然后走到琴旁,优雅落坐。两手轻轻抚琴,弹起了父亲谱写的《秋思》一曲。这时正值秋天。
  蔡琰三岁时,蔡邕就开始教女儿弹琴。这神童女儿学琴颇为努力,学得也极快。而且,弹琴的姿势形态都有父亲蔡邕的风范。
  一曲弹罢,曹操——曹孟德不由得啪啪啪鼓掌鼓励。
  “伯喈老兄,你这女儿绝对天才!此前,我只知道蔡兄为国学大师,书法琴类之国宝。如今见了老兄之女,才知有其父必有其女。你这女儿将来必定继承你的才华,乃一代大师。”
  “大师不敢说。但吾女确实才华非凡。不仅弹琴,举凡读书,写字,绘画,下棋,都有天资,比一般同龄人头脑聪明。”
  又说了一会儿话,曹操起身告辞。
  临走前,他又想到蔡家的生活似乎不很宽裕。想想一个原来的“太学”教授,著名书法书画家,兼着朝廷命官,著名琴师,原来的收入俸禄可想而知。如今被流放,躲避追捕,没有了正当的收入来源,一家大小,仅仅靠着写匾,写碑文,写对联这些,一定过得十分拮据。
  曹操想了一想,就对蔡邕说:“蔡兄,我看你在家闲来无事,我想请你办个私塾学堂,招收一批学生。这样,一来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使你的学问有所流传,二来,也可以为你增加些收入,贴补家用。”
  “……嗯,好是好,可是我这带罪之身,而且在这偏远地区……,不知方便不方便?”
  “这有什么不行?我来给你安排。学生我来找。若有谁来找你麻烦,我一律收拾他们!”
  “那我这里谢谢曹贤弟了!”蔡邕作揖行礼。
  “蔡兄,不可不可!你乃一介大师,国宝级人物,我曹某帮你一点区区小忙,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008章 窘迫生计
  
  曹操走了没几天,蔡邕家里就已经几乎揭不开锅了。
  自从蔡邕被流放之后,他就没了基本的收入来源。在流放地五原,他也是依靠给富豪大户和官宦人家书写匾额,书写对联,红白喜事写挽幛,给当地居民子女办私塾学堂维持生活。这期间,也有接不上趟的时候。一旦没了来源,蔡夫人就把自己家藏的首饰珠宝拿出来一些,换些银两贴补家用。
  到了江南以后,羊太守曾接济了他一些银子。后来又想再给他一些,一向在经济方面脸皮薄爱面子的蔡邕,死活不肯再接受了。他说要自力更生。
  但是,对他这个流放犯来说,不能到政府部门做官,不能到正儿八经的地方“混事”,只能偷偷摸摸地干些文字方面的零活,那收入就可想而知了。
  办私塾学堂是一个办法。但是自己目前还没有考虑好,招生怎么搞,都没有准备。那天虽然曹操说了要帮忙,说是招生的事全部由他来操办。但这也不是说办就能立即办的事。
  这会子,大名鼎鼎的大学者,闻名全国的大教授蔡邕,竟然没米下锅了。
  蔡夫人的首饰家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折腾,也没有多少了。剩下的,都是再也不愿意送出去的,祖传的珍贵东西了。
  一连喝了两天稀粥,没有肉食和干粮。大家都有点熬不住了。
  蔡夫人悄悄地对蔡邕:“要不要找羊太守再借一点银子?”
  “不必。”蔡邕沉着脸说 。他生性耿直要面子。不想让人家,哪怕是最好的朋友知道自己窘迫的情况。
  然而,家中的贫困生活,捉襟见肘的日子,实在是很难熬。
  这天,有一个丫鬟和一个小厮告假返家了。蔡夫人知道,他们是因为食不果腹而归家了。人家到你大户人家做奴婢起码要混口饭吃,吃不饱饭那还不如回家呢。
  下午,蔡珪的生母,小妾魏金凤,蔡琰叫做小娘的,也来给蔡夫人告假,说是身体不适要回娘家去住些日子。蔡夫人知道她也是捱不住饿了,到娘家去讨口饭吃。
  魏金凤要带着女儿一起走,但是蔡珪却不愿意跟母亲到外婆家。她喜欢和妹妹在一起。
  第二天早餐,吃罢照得见人影的稀粥,蔡邕布置蔡琰和姐姐练琴。自己去书房继续写《琴操》。
  这几日,羊衜正好生病在家,没来上课。
  中午时分,忽闻门口犬吠,来客人了 。
  小厮进门禀报:赵家庄赵成金大人来到。
  蔡邕听闻,眉头皱了一皱。这个赵成金,听说是个横行乡里的地主老财。欺男霸女,克扣长工,是个黄世仁周扒皮似的人物。
  他来干什么?蔡邕心想。
  “赵某赵成金拜见蔡先生!”蔡邕正在思考纳闷时,赵成金已经进来了。他人还没到,大咧咧的声音已经传入蔡邕的耳膜。
  只见这赵老财笑嘻嘻,两手抱拳作揖点头地对蔡邕说:“久闻伯喈英名,能到我们这吴会地面居住,是我等乡邻的莫大荣耀。”
  蔡邕不想跟他客套下去,就直呼道:“赵大人切莫夸奖,鄙人现在无官无职,乃一介落难草民。不值得赵大人如此相敬。赵大人如果有事,请直说无妨。”
  赵老财吭哧了一会儿,才说出事由。
  原来,这赵老财因为坑蒙拐骗欺诈相邻,所以他聚财有方。春上,他倾巨资盖了一套豪宅,早已搬迁进去入住了。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贵,他经常邀请当地名流和官家到自己家里做客。
  他那富丽堂皇的堂屋,本来求了当地著名书画名家,画了幅中堂画挂上去了。但他听说蔡邕到了此地,怎么看自己那副中堂都不顺眼,觉得那幅画缺乏气势遒劲的笔力,配不上自己耗巨资修建的房屋。
  因此,他今天特地赶到蔡府,前来恳求蔡邕的墨宝。
  “蔡大人,赵某只求您的一幅墨宝,不论是书法,还是绘画,是您的墨迹就成。”赵财主对着蔡邕点头哈腰,一副恭敬相。
  蔡邕乃嫉恶如仇之人,最见不得这类鱼肉乡里的恶人。
  “赵大人,你看,我今天正在忙着著书立说,实在是没有闲暇时间啊。”他想把这个恶绅打发一走了之。这种坏蛋,给他写中堂?没门!
  “你看,我赵某人特地赶来求字,请您务必赏个脸。报酬嘛,好说好说。无论多少,您随便开个价。我赵某一定答应。”
  那边蔡邕还在推辞。这边厨房里,蔡夫人已经把最后一粒米倒进了锅里,可是,这一大家子人,连米汤都不够喝了。
  蔡夫人叹了口气,对蔡琰说:“琰儿,你去告诉爹爹,今天中午就没有稀粥喝了。”
  蔡琰来到书房,正好看到爹爹和赵老财在那里纠缠。赵老财执意要爹爹的字画,爹爹百般推脱不肯答应。
  蔡琰想,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父亲还在那里硬撑着面子推脱,也太过理智了。还是填饱肚皮要紧啊。干嘛不宰这个地主老财一下,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呢?
  她来到书房,故意大声对父亲说:“爹爹,母亲让我告诉你,家里的米,已经不够中午的一餐了。你看怎么办?大家不能饿肚子啊?”
  这边蔡琰话还没说完,那个赵老财立即大喜过望地说:“这有何难,只要伯喈先生赐字,午餐之米随后就到!”
  蔡邕想了想,既然已经这样,琰儿都把话说出来了,丢脸也已经丢了,那就给他写一幅字吧。遂提笔随意唰唰唰一气呵成,写了一幅对联。
  赵老财拿了对联,千恩万谢叩拜不止,欢天喜地走了。片刻,他立即差人送来了润笔费,五铢钱装了满满一大袋子。蔡夫人高兴地说:“这笔钱,够咱一家人用上半年了。”
  赵老财回家后,立即找人裱糊了,把蔡邕的对联挂在堂屋,情不自禁地欣赏了半天,越看越喜欢。夜里躺在床上,他想第二天要把亲朋好友请来一起欣赏蔡邕的笔迹。可是,谁也未能料到,第二天一大早,他起床后再次来到堂屋,却忽然发现,蔡邕书写的对联上,遒劲有力的蔡氏笔迹竟然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两条白纸,在微风中瑟瑟飘摇着。
  后来老百姓们传说,伯喈先生的字是活的,因他不待见这个横行乡里的赵老财,那些字依着他的性情游龙舞凤,夜里都飞走了。
  
  009章 对话曹操
  
  曹孟德果然没有食言,不久后,他就为蔡氏学堂招来了第一批学生。都是附近一些大户人家的子女。
  而且,最重要地,蔡邕羞于自己出面去谈的学费,他也一并带来交齐了。这些钱完全解决了蔡家的生活来源,而且是长期地,源源不断地。
  这天,曹操专程来到蔡邕家里,商议学生入学的事。蔡邕和蔡夫人大喜过望。蔡家杀鸡宰鱼,热情款待曹操。
  席间,蔡邕和曹操议论起了朝政。
  蔡邕道:“老夫常年隐居此地,对朝野大事多有不知。以孟德看来,如今朝政如何?”
  “嗨,蔡大人有所不知,如今朝廷,天子年幼,不理政事。还是那帮宦官掌权啊。什么中常侍,都是一帮狗官,乱杀忠良,腐败透顶!这种人当权,天下不乱才怪呢。”曹操皱起眉头说。
  “是啊是啊,老夫当年不就是被王甫那个宦官欺负,最后流放到了五原荒凉之地,到如今仍然有家不能回啊。以你之见,如何是好?”
  “曹某一直在上书进谏,希望当今圣上明察,惩治宦官,还朝政以清廉。”
  小蔡琰坐在一旁,听着父亲和曹操的对话,觉得很有意思。
  她仔细观察曹操。个子不高,最多也就1米7 吧。可是,他身材健壮。圆脸,皮肤黝黑。最特别的就是他那双眼睛。
  曹操的眼睛狭长,眸子很亮。而且说话之间,这双亮眸不时地旋转,足见其头脑灵活,善言能辨,机警过人。曹操盯着人看时,那目光犀利如炬,让人不敢与其对视。
  “来来来,喝酒!”蔡邕举起酒盅,与曹操碰了一下,又问道:“孟德最近仕途如何?”
  曹操端起酒盅,一饮而尽道:“嗨,孟德仕途也不顺哦。蔡大人你知道的,曹某177年被任命为顿丘令………。”
  听到这里,好奇的蔡琰插嘴问道:“顿丘令是什么官啊?“
  “哈哈,蔡大人的神童女儿在发问了。你这小小年纪,如何知道问这种话题?”曹操大笑。接着,他耐心地对蔡琰解释顿丘令所管辖的地方,面积和人口。
  “哦,我明白了。”蔡琰道。
  这顿丘令大概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县的县长,或者一个小城市的市长。曹操22岁就已经当了县长,真是年轻有为啊。
  “孟德有所不知,我这女儿确实比同龄小儿聪明,学习诗词绘画弹琴下棋,门门精通。比她年长的孩子都不是她的对手哦。”蔡邕自豪地谈起小女儿。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曹操双手作揖:“孟德恭喜蔡大人,将来你的一身本事后继有人啦。”
  曹操又喝了一口酒 ,接着说下去:“就在我当了顿丘县令的第二年,178年,你被陷害流放的那一年。我因为堂妹夫,滁强侯宋奇一事受了牵连。宋奇得罪了宦官被诛杀,查出我是他亲戚,立即被免去了官职。”
  “哦。是这样啊。你被免职后去了哪里?”蔡邕问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去看
  • 编剧
    疏涵衍
  • 自由职
    我是无
  • 其他
    pet
  • 学生
    寒蝉蝉
  • 学生
    洋葱哥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2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天狱(第一部)(历史)
烬山河(下)(爱情, 历史)
浦江黎明芙蓉花(主旋律, 历史)
手枪与铁布衫(历史)
花园村往事(主旋律, 农村, 历史)
紫鸢花开(爱情, 历史)
红棉大盗(武侠动作, 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