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3102
成片时长:每集约46分钟
阅读:14769
发表:2014/12/12
4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熟鸭子会飞》第1-3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40集现代剧【电视剧本】
《熟鸭子会飞》
(又名《告官》)
分集大纲
(编剧:午汜)
【第1集】
“二五”普法间,中西部接壤山区,一个仍细雨蒙蒙的清明节,崤山县寡妇沟热心公益的蔡大姐,帮同命相怜的秀兰去邻县宝河县相亲,又好心把途中溪旁路遇的几只死鸭子拎到县政府信访办‘上访’,出来避雨时遇老朋友王寡妇热心车送,王寡妇说她们走矿难‘上访’或打官司是‘与虎谋皮’,自己另有治官的‘杀手锏’。后来雨大坑深,仍误了相亲。
死鸭子地区的下游,几十个鱼塘污染翻塘,鱼民到镇政府‘上访’。
秀兰要相亲的光棍汉康根上,正在法律业校学法,认识了讲师团的涂老师等。涂老师返城时,看望了因文革头伤复发而住院的同学冯刚副县长。恰好冯妻带干女儿郑仙、干娘郑大娘也来。
当天下午,邻省的一位老干部顺路到宝河县金牛镇给烈士扫墓,被泥坑困在荒郊小饭店,被同来避雨的镇计生检查团六七个人醉酒铐晕。非法绑架案现场唯一目击证人、厨子老康头,被武警解救‘老王头’的阵势吓躲逃,儿子根上背他连夜逃往邻县寡妇沟蔡大姑家。
第2集
陈处长兼司机发现自己首长被铐后大怒,也被醉徒警棒电击、殴打出门,他不得不立即向山南省政府报警;听说有持抢者,省市领导火速组织营救。警车飞驰,武警钢盔铮亮、荷枪实弹。
在一片老式居民区里,小郑仙儿问奶奶为什么官字、宫字和“管”字不一样,突然被窗外警笛声吸引、打断。
胆小怕事儿的小饭店的唯一证人老康头,目睹这荷枪实弹、惊心动魄的景象,先是吓得躲到窗外,后赶紧从饭店后门跑了,他经过过战争年代、反右、文革等,对两边都是官员、持枪的人,他本能只能慌忙连滚带爬回家;儿子康根上懂点法,一听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和恐怖,他们既不敢得罪镇干部,更不敢得罪省干部,父子俩终于统一了思想,慌忙冒雨直奔邻县姑舅亲的表姐蔡大姐(姑)家。
饭店围捕,干净利索。赶来的山南省、河洛市武警等解救了邻省老干部,非法拘禁者被抓。
脱危的邻省老干部专门留下了冯刚,直言告诉他:放人,他们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的根子在我们高级干部自己身上,在于我们习惯于用政治或中心‘冲击一切’、‘压倒一切’,这个破坏法制的文革的土壤、恶习依旧存在。
省委领导向市、县委交代了事件善后处理建议。返回途中,妥善处理拦车访民事件。
宝河县县委自然要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一派严肃、紧张。会上主管普法副县长冯刚大责独揽,但就民间计生、强拆的‘连保制’不能‘公平运用’到官场反腐,与秦、刘二书记发生了口舌。
【第3集】
次日凌晨,在冯县长回家,七位非法拘禁案嫌犯的家属已在等他,哭涕着请老镇长冯刚出面说情。冯感情复杂万千,只依法介绍他们找律师辩护。
老康头父子终于逃亡到寡妇沟蔡大姐家。蔡大姐却欢喜、感叹根上和秀兰俩孩子婚姻有缘,老天有眼。
在市委宣传部,涂老师等对对“越普越腐”的现象极端失望,市委宣传部部长劝他坚持下去。
冯刚找市委许书记,要求为拘禁案‘述职’担责,大门口巧遇公益蔡大姐‘上访’,帮她见到了许书记如愿达标,众上访人门口围谢她这个上访村的蔡‘村长’。
宝河县非法拘禁案事件,自然震动了邻县崤山县,县领导针对本县各类矿产资源丰富、污染严重的现状,要求依法治矿、防污。但面前已经发生的鱼塘污染,多数县干部不习惯依法充分关注、处理,在法律面前放不下架子,甚至以不干扰经济中心工作为由,干涉县法院给鱼民索赔立案。
崤山县某部门管理律师代理‘群体案件’的一份‘红头文件’,鱼民承包户得知后,被指‘泄密’而引发了媒体风波。
蔡‘村长’到崤山县政府拿到了旷难儿子儿媳的补偿,半道拾个孙子小不点儿孤儿,暂寄养到老子庙李道长处,以利孩子学习文化和太极拳等。
老蔡和几个临近茶馆,联合倡导文化茶馆,借着金矿长经济支助东风,加上自己的‘补偿款’,扩大了经营场地,又从外地招聘了一部分矿难家属,联系金矿长的矿直幼儿园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垃圾王’误食了老蔡信访拎来的死鸭子,抢救了三天,公安局从县政府大门保安找到‘线索’,要从寡妇沟茶馆带走蔡大姐回局里协助调查。
【第4集】
原来以为是来‘抓’老康头,谁知把蔡大姐要带走,说她涉嫌什么罪,一贯胆小的秀兰这次竟敢横拦公安局汽车,最后蔡大姐劝他放行。
听说把蔡大姐抓了,王寡妇也恼了,立马中午驱车到崤山县大闹公安局,消除了误会:垃圾王误吃了垃圾堆里扔的‘死鸭子’,跟蔡大姐一点关系没有,公安局领导立马道歉、放人。
涂老师在返市后,将鱼塘污染案件介绍给老同学、天元律师所方亦原主任办理。
按冯刚嘱咐,康根上从老子庙接回可爱的‘小不点儿’,也确实现了跟‘小不点儿’‘亲如父子’的程度。老康头顿时感到一种儿孙满堂、儿女双全的天伦之乐。
崤山县的受污鱼民,发现立案曲折的背后,是县法院不敢审平级的县政府案件,被迫选择上市法院立案。
公安在继续找证人老康头期间,秦、刘二书记想叫宝河县照顾潘总经理,到宝河租包八千亩土地。冯坚持三家以上公开招标,价格竞标,还‘瞒天过海’出个公告,动员县干部各种‘关系、熟人’投标,支持本县发展,麻痹潘、秦等人。
老子庙收留孤儿、行善远近闻名。当地,老子庙村民因出外打工也出现一批‘留守儿童’,被村民称作‘半孤儿’,道长是民办教师出身,爽快答应了村民‘救救孩子’学习的恳求。庙里学太极文化的孩子们,业余队伍迅速壮大了三十多位,操练时队列威武雄壮。
精明的潘总发现冯刚‘不食人间烟火’,到老子庙抽签解闷,一抽,还是个下签--背运。次日果然落标。
冯对记者采访只介绍一点经验:我政府只提供公共产品,只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平台。气得电视前的潘总把茶杯摔在地上。
【第5集】
市依法治市(普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了干部要正确对待‘民告官’案件,不要一见‘行政诉讼’就是‘跟政府作对’,特别要求中级法院对群体、热点、重点案件,要严格依法办案。
涂老师听了部长一番谈心话,认识到了自己在法制建设中的浮躁心态,消除了对部长官僚‘阶层’的误解。
中级法院院长立即传达了市普法领导小组‘严格依法’等会议精神,但鉴于市政法委秦书记电话‘示意’,导致对立案犹豫不决。
数十位崤山受污鱼民,不满立案难。市法院接待窗口的法官们,面对群众建议鱼民选出诉讼代表,最好尽快请律师代理。立案渐渐出现转机。
冯副县长和李道长等,带领小牡丹艺术团到邻省招商性访问演出,得到当地干部的高度好评。小郑仙儿还在演出现场,三拜李道长为河洛太极拳老师。
宝河县与邻省组团,相互学习、考察,加强经济合作联系,支持了三农建设。
【第6集】
冯返县继续到基层搞引资项目调研,途中结识了省报《经报》男记者任镜和北京《财经导报》住省站的女侯记者兼站长。
视察中,路遇小铜锤,发现文革下乡的老房东小铜锤家的100多只鸡,突然一天死完,冯刚怕有疫情传染,叫县里封闭了现场,并让立即封存化验可能患‘禽流感’的死鸡。当天化验并解除了警报。
位于崤山县寡妇沟国营大央企金矿的党委副书记兼矿长的老金,妻子病亡后多年与老母生活,因妻缘太旺也未敢再婚,这次专程来找李道长心理咨询。
冯刚和记者也到老子庙见了老道长,这才发现老道长的十几个徒弟,竟多是矿难中失去双亲的孤儿,同时也结识了来给老子庙捐款金矿长,说话投缘。
冯刚从小铜锤嘴里得知,他二叔因超生二胎怕抓,做了“超生游击队”。但针对无辜株连到其兄建国家东西被搬,冯副县长与文革的患难兄长建国之间,究竟该超生认罚还是纠正株连处罚,两人吵的郁郁寡欢。
冯刚喜见了刚回村的复员兵、包工头冯狗孬和康老桩,热情支持其创业。
侯记者一直同路,默随采访,弄清了“疯”县长称呼的来由。
河西省王副省长参加了家乡原籍宝河县中草药开园式,夜晚与县、市领导的交谈中,书面建议要按一个当地普通农民来对待自己,案件嫌犯全部放人,并专门给冯刚留下一私人委托书,转呈法庭。为此,冯副县长还专程找了律师研究降低审级等问题。
夜晚,冯副县长在家里,正听儿子用二胡演奏优美动人的《一枝花》时,又有拘禁案嫌犯家属来求情。送走家属后,冯在台灯下学法,研究《刑事诉讼法》级别管辖问题到深夜。
【第7集】
上了办公楼,在县政府机要室,冯批评复员女兵张海灵用工作电脑做无关工作的事。
县长办公例会讨论决定政府旧办公楼资金运用方针是“先治坡、后治窝”。
中午共餐,杨县长与冯刚争论计划生育的方法与根治,杨主张“猫论”,冯主张法制加社会养老等保障,逐渐统一。
宝河县委白书记紧急对冯安排全县在全国建劳务输出网问题,建议想深圳、河西省、西宁、新疆、北京等有组织输出农民工。
冯狗孬跟老桩因工程偷工减料‘血溅工地’,冯刚批评老桩不讲市场诚信,给宝河县丢人。
夜晚,冯说杨县长老娘常年有病、住院,经济非常困难,交代小胡,抽空去崤山县给杨母送点钱。
为主动补交齐二弟计生欠款,建国和儿子铜锤把自家唯一的几只羊往乡(镇)政府计生办交罚款,但铜锤在途中改变了主意,要留羊卖钱给爹治病退,建国含泪打了铜锤。
【第8集】
建国把羊交给镇计生办,在镇干部里也生出一场风波。一场争论,悄悄改变着基层官吏对计生合同、担(联)保合同更人性化的履行。镇计生办把电视机等退回到建国家。
铜锤爬在崛山村农民法律夜校窗外,问涂老师:“计划生育搬亲戚家东西合同,叫啥合同?要告,是告村儿还是告镇上?”锤子娘忙走到跟前,拉走了锤子。
一辆小拖斗车里挤坐着八九个农民,被一个交通警察示意停车后,听说是十几家鱼池被污染毒死,来市里打官司,不仅帮助拦车送客,还依法免了罚款。
回家后因一时在法院立不上案,鱼塘受害人家庭内部又开始了观念上的碰撞、争论。
省城,冯、杨二位县长碰见女记者候站长,各自就山南省九大城市群发表高论。二位县长求记者帮吸引外资、招商。
秦书记拒绝非法拘禁案降低审级,认为社会、政治影响太坏,必须严惩。
【第9集】
秦书记表扬方亦原律师在市政法委信访接待室接待来访群众,当听说方律师的天元所代理崤山渔民原告案告县政府,又专门告诫了方律师一番。
方律师又到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窗口催立案,法官告诉他也要学会听领导的“口气”,理解秦书记的“意思”。导致他后来在中南区普法调研团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一篇《军团制下的法制与群众立案难的理论剖析》,引起市委许书记和与会全国教授、学者的关注和赞同。
夜晚,潘总经理带一人来秦书记家,说他作为崤山县房地产开发商,第一战就遭遇到强劲对手锦绣河洛开发公司等竟标、投标,想请秦到“老家县”关照,并送来了“意思”。同时,秦还收了一家非法拘禁案案家属的钱,却不“帮人消灾”。
北京做公司老总的女同学艾晓芸来宝河县参观、考察,与冯县长不仅谈起了城建、文化、开发、国情等,也谈起了昔日和未来人生。杨、冯还应约代表县政府赴京,与艾晓芸介绍的加拿大、美国商人谈合作引资。
金牛镇,青山绿水之间,干净古朴、错落栉比的农家小院,引起外商的极大兴趣,跟农民亲切交谈。
北京艾晓芸的《龙凤福》连锁超市也在宝河县的唢呐声中剪彩开业。
【第10集】
冯副市长在家中用家宴招待艾晓芸,和胡老师三人围坐在餐桌前谈论文革和青天政治。
艾酒后感激冯父在省委书记任上帮助她全家返回北京,回忆说下乡插队的生活情谊。
冯、胡、艾三人来看望文革救命恩人郑大娘,郑大娘仍故意隐瞒身世。
到崤山县视察的市政法委秦书记和潘经理在交谈着,谈不要怕负债主义,要深圳速度。对鱼塘越级上访者要敢于处理不要被拆迁钉子户吓住,不要心慈手软,造福后代不要怕眼前被骂娘,过去先烈们还无数人流血牺牲。
夜晚鱼塘,二十多位鱼民承包户聚集在一起,听到了县里对越级上访要抓,有的后悔,但多数人认为现在再受招安已经太迟,最后,还是小学课本上的“筷子文化”又紧紧把他们捆在了一起。
崤山县鱼民承包户二十多人结伴又来县信访办访,后到县律师所,律师程主任谈了代理得难言之隐。鱼民也看到了县司法局的红头文件。
崤山县河滩鱼塘区,省城《经报》记者任镜,在记录鱼民群众对污染受害的倾诉。
崤山县郭县长到城关镇要石镇长催修路集资款。石镇长坚持先公开5年来的三千万集资款帐目。郭县长知道其中涉及自己顶头上司少数领导的猫腻,借故分手。
【第11集】
崤山县拆迁管理办公室门口排起长队,队伍中对每平方商铺补偿250元议论纷纷。
潘经理在崤山县县委常委经济扩大会上上课,从县干部最公认的土地庄稼不能致富讲起,到干部最挠头的巨额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本县要建发电厂,因为离煤矿近,又可更多的吸收、安排就业,社会就更加稳定。大家接受了一个道理:运煤,就得先修路。潘经理修路动员成功了。
崤山潘总经理用公路收费权做抵押轻易从银行贷款三千万;然后用月息5分以上高利贷发放给县水泥厂一百万,还有同样放贷给其它类似资金极困企业,坐等待数月后接受水泥厂等一堆企业的破产,再收购或控股成为自己的家业。他还以同样手法,收购了原县机械厂、供销社、加油站等,然后用这些自己名下的企业再融资、再放贷,很快他公司前面加了集团二字,政法委还在潘公司门口,挂上了重点保护企业,意思是今后法院,特别是外地法院来执行财产前,要经来挂牌机关的同意,否则当地不予配合执法。
城关镇群众对抗修路集资和上访要求公开近8年来的集资帐目,这情绪在日益情绪高涨,石镇长再次请求县里领导,立即公布5年来的集资款帐目。
水上咖啡厅里,潘总经理和两位青年女秘书起身迎接政法委秦书记,商讨毁灭城关镇的修路集资帐目和不良证据等对策。
崤山城关镇的水泥厂过渡房工地,上百名工人赶来,把郭县长围了个水泄不通。
【第12集】
郭县长被围,他累死累活给周围群众解释安置、就业等优惠政策。对话从国营地皮,到双职工安排住房,连随行县干部都应付不过来,潘经理好不容易协助110将郭县长救出重围。
刚到县政府门口就又被100多群众围死,有人干脆趴到他汽车上。这些是县城中心商城的拆迁户,因回迁代价太高,补偿太低而来访。郭县长看场面太乱,建议大家选代表到办公室谈,群众吆喝说,我们的三个代表都被派出所抓了,谁当代表抓谁,说代表是闹事坏头头,扰乱社会秩序,没人敢当代表。郭县长说,简直乱弹琴,立即叫派出所放人出来谈判;旁边有人提醒说,公安局也是按秦书记意见指示派出所做的。
县长和书记开始反思当前困局,调整了总体工作思路,开始检讨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媒体曝光冲击着崤山县,郭县长恼火叫马局长,马说对县律师所程主任已做了撤职处理;郭楞了,马上大吼,马局长赶紧补充说,泄露红头文件就是泄露国家机密。郭县长说,咱一个县多少镇乡、局委?政府部门每年发多少红头文件,连门口收破烂的那位老头收文件报纸都发财了!你那文件要不是怕见人,怕违法,你能自己认定是‘国家机密‘?
【第13集】
潘在公司见报纸也有点吃惊,要助手今后敏感些,又交代工作做到前面,提前摆平,如果发现有记者找我们工程毛病,你们果断、利索点!
潘到政法委办求救,秦说:潘总,最近有些拆迁户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崤山县政府对侵害群众利益不负责的问题,什么违法不作为,断水、停电、砸玻璃问题,市委信访办那边也来有通报,你要谨慎,当然我也给市委各方解释了,拆迁闹事是全国性问题,有的还死了人的,我们这里没死人,没死人就是功劳,社会转型时期嘛,利益冲突是必然的。
市中院在媒体监督下,终于给受害鱼民立了案。法官第一次进到崤山县政府办送达渔民诉县政府不作为诉状,请回头一定给郭县长汇报详细。
崤山县律师事务所内,七八位律师围着被撤职的程主任纷纷抱不平,但程谢绝当上访户。
崤山县政法委办公室,五六个领导和有关人员在座,秦书记还向司法局马局长交代了今后发红头、口头、电话文件的技巧。鼓励说:少数人闹事,终究挡不住改革发展的历史步伐。
火车上,出差的冯副县长碰见了记者任镜,得知其因报道崤山渔民事件已被停职,现去北京找侯站长想调个单位,毕竟人家北京大报比较开明。冯又犯病,倒在火车上。
《熟鸭子会飞》
(又名《告官》)
分集大纲
(编剧:午汜)
【第1集】
“二五”普法间,中西部接壤山区,一个仍细雨蒙蒙的清明节,崤山县寡妇沟热心公益的蔡大姐,帮同命相怜的秀兰去邻县宝河县相亲,又好心把途中溪旁路遇的几只死鸭子拎到县政府信访办‘上访’,出来避雨时遇老朋友王寡妇热心车送,王寡妇说她们走矿难‘上访’或打官司是‘与虎谋皮’,自己另有治官的‘杀手锏’。后来雨大坑深,仍误了相亲。
死鸭子地区的下游,几十个鱼塘污染翻塘,鱼民到镇政府‘上访’。
秀兰要相亲的光棍汉康根上,正在法律业校学法,认识了讲师团的涂老师等。涂老师返城时,看望了因文革头伤复发而住院的同学冯刚副县长。恰好冯妻带干女儿郑仙、干娘郑大娘也来。
当天下午,邻省的一位老干部顺路到宝河县金牛镇给烈士扫墓,被泥坑困在荒郊小饭店,被同来避雨的镇计生检查团六七个人醉酒铐晕。非法绑架案现场唯一目击证人、厨子老康头,被武警解救‘老王头’的阵势吓躲逃,儿子根上背他连夜逃往邻县寡妇沟蔡大姑家。
第2集
陈处长兼司机发现自己首长被铐后大怒,也被醉徒警棒电击、殴打出门,他不得不立即向山南省政府报警;听说有持抢者,省市领导火速组织营救。警车飞驰,武警钢盔铮亮、荷枪实弹。
在一片老式居民区里,小郑仙儿问奶奶为什么官字、宫字和“管”字不一样,突然被窗外警笛声吸引、打断。
胆小怕事儿的小饭店的唯一证人老康头,目睹这荷枪实弹、惊心动魄的景象,先是吓得躲到窗外,后赶紧从饭店后门跑了,他经过过战争年代、反右、文革等,对两边都是官员、持枪的人,他本能只能慌忙连滚带爬回家;儿子康根上懂点法,一听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和恐怖,他们既不敢得罪镇干部,更不敢得罪省干部,父子俩终于统一了思想,慌忙冒雨直奔邻县姑舅亲的表姐蔡大姐(姑)家。
饭店围捕,干净利索。赶来的山南省、河洛市武警等解救了邻省老干部,非法拘禁者被抓。
脱危的邻省老干部专门留下了冯刚,直言告诉他:放人,他们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的根子在我们高级干部自己身上,在于我们习惯于用政治或中心‘冲击一切’、‘压倒一切’,这个破坏法制的文革的土壤、恶习依旧存在。
省委领导向市、县委交代了事件善后处理建议。返回途中,妥善处理拦车访民事件。
宝河县县委自然要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一派严肃、紧张。会上主管普法副县长冯刚大责独揽,但就民间计生、强拆的‘连保制’不能‘公平运用’到官场反腐,与秦、刘二书记发生了口舌。
【第3集】
次日凌晨,在冯县长回家,七位非法拘禁案嫌犯的家属已在等他,哭涕着请老镇长冯刚出面说情。冯感情复杂万千,只依法介绍他们找律师辩护。
老康头父子终于逃亡到寡妇沟蔡大姐家。蔡大姐却欢喜、感叹根上和秀兰俩孩子婚姻有缘,老天有眼。
在市委宣传部,涂老师等对对“越普越腐”的现象极端失望,市委宣传部部长劝他坚持下去。
冯刚找市委许书记,要求为拘禁案‘述职’担责,大门口巧遇公益蔡大姐‘上访’,帮她见到了许书记如愿达标,众上访人门口围谢她这个上访村的蔡‘村长’。
宝河县非法拘禁案事件,自然震动了邻县崤山县,县领导针对本县各类矿产资源丰富、污染严重的现状,要求依法治矿、防污。但面前已经发生的鱼塘污染,多数县干部不习惯依法充分关注、处理,在法律面前放不下架子,甚至以不干扰经济中心工作为由,干涉县法院给鱼民索赔立案。
崤山县某部门管理律师代理‘群体案件’的一份‘红头文件’,鱼民承包户得知后,被指‘泄密’而引发了媒体风波。
蔡‘村长’到崤山县政府拿到了旷难儿子儿媳的补偿,半道拾个孙子小不点儿孤儿,暂寄养到老子庙李道长处,以利孩子学习文化和太极拳等。
老蔡和几个临近茶馆,联合倡导文化茶馆,借着金矿长经济支助东风,加上自己的‘补偿款’,扩大了经营场地,又从外地招聘了一部分矿难家属,联系金矿长的矿直幼儿园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垃圾王’误食了老蔡信访拎来的死鸭子,抢救了三天,公安局从县政府大门保安找到‘线索’,要从寡妇沟茶馆带走蔡大姐回局里协助调查。
【第4集】
原来以为是来‘抓’老康头,谁知把蔡大姐要带走,说她涉嫌什么罪,一贯胆小的秀兰这次竟敢横拦公安局汽车,最后蔡大姐劝他放行。
听说把蔡大姐抓了,王寡妇也恼了,立马中午驱车到崤山县大闹公安局,消除了误会:垃圾王误吃了垃圾堆里扔的‘死鸭子’,跟蔡大姐一点关系没有,公安局领导立马道歉、放人。
涂老师在返市后,将鱼塘污染案件介绍给老同学、天元律师所方亦原主任办理。
按冯刚嘱咐,康根上从老子庙接回可爱的‘小不点儿’,也确实现了跟‘小不点儿’‘亲如父子’的程度。老康头顿时感到一种儿孙满堂、儿女双全的天伦之乐。
崤山县的受污鱼民,发现立案曲折的背后,是县法院不敢审平级的县政府案件,被迫选择上市法院立案。
公安在继续找证人老康头期间,秦、刘二书记想叫宝河县照顾潘总经理,到宝河租包八千亩土地。冯坚持三家以上公开招标,价格竞标,还‘瞒天过海’出个公告,动员县干部各种‘关系、熟人’投标,支持本县发展,麻痹潘、秦等人。
老子庙收留孤儿、行善远近闻名。当地,老子庙村民因出外打工也出现一批‘留守儿童’,被村民称作‘半孤儿’,道长是民办教师出身,爽快答应了村民‘救救孩子’学习的恳求。庙里学太极文化的孩子们,业余队伍迅速壮大了三十多位,操练时队列威武雄壮。
精明的潘总发现冯刚‘不食人间烟火’,到老子庙抽签解闷,一抽,还是个下签--背运。次日果然落标。
冯对记者采访只介绍一点经验:我政府只提供公共产品,只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平台。气得电视前的潘总把茶杯摔在地上。
【第5集】
市依法治市(普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了干部要正确对待‘民告官’案件,不要一见‘行政诉讼’就是‘跟政府作对’,特别要求中级法院对群体、热点、重点案件,要严格依法办案。
涂老师听了部长一番谈心话,认识到了自己在法制建设中的浮躁心态,消除了对部长官僚‘阶层’的误解。
中级法院院长立即传达了市普法领导小组‘严格依法’等会议精神,但鉴于市政法委秦书记电话‘示意’,导致对立案犹豫不决。
数十位崤山受污鱼民,不满立案难。市法院接待窗口的法官们,面对群众建议鱼民选出诉讼代表,最好尽快请律师代理。立案渐渐出现转机。
冯副县长和李道长等,带领小牡丹艺术团到邻省招商性访问演出,得到当地干部的高度好评。小郑仙儿还在演出现场,三拜李道长为河洛太极拳老师。
宝河县与邻省组团,相互学习、考察,加强经济合作联系,支持了三农建设。
【第6集】
冯返县继续到基层搞引资项目调研,途中结识了省报《经报》男记者任镜和北京《财经导报》住省站的女侯记者兼站长。
视察中,路遇小铜锤,发现文革下乡的老房东小铜锤家的100多只鸡,突然一天死完,冯刚怕有疫情传染,叫县里封闭了现场,并让立即封存化验可能患‘禽流感’的死鸡。当天化验并解除了警报。
位于崤山县寡妇沟国营大央企金矿的党委副书记兼矿长的老金,妻子病亡后多年与老母生活,因妻缘太旺也未敢再婚,这次专程来找李道长心理咨询。
冯刚和记者也到老子庙见了老道长,这才发现老道长的十几个徒弟,竟多是矿难中失去双亲的孤儿,同时也结识了来给老子庙捐款金矿长,说话投缘。
冯刚从小铜锤嘴里得知,他二叔因超生二胎怕抓,做了“超生游击队”。但针对无辜株连到其兄建国家东西被搬,冯副县长与文革的患难兄长建国之间,究竟该超生认罚还是纠正株连处罚,两人吵的郁郁寡欢。
冯刚喜见了刚回村的复员兵、包工头冯狗孬和康老桩,热情支持其创业。
侯记者一直同路,默随采访,弄清了“疯”县长称呼的来由。
河西省王副省长参加了家乡原籍宝河县中草药开园式,夜晚与县、市领导的交谈中,书面建议要按一个当地普通农民来对待自己,案件嫌犯全部放人,并专门给冯刚留下一私人委托书,转呈法庭。为此,冯副县长还专程找了律师研究降低审级等问题。
夜晚,冯副县长在家里,正听儿子用二胡演奏优美动人的《一枝花》时,又有拘禁案嫌犯家属来求情。送走家属后,冯在台灯下学法,研究《刑事诉讼法》级别管辖问题到深夜。
【第7集】
上了办公楼,在县政府机要室,冯批评复员女兵张海灵用工作电脑做无关工作的事。
县长办公例会讨论决定政府旧办公楼资金运用方针是“先治坡、后治窝”。
中午共餐,杨县长与冯刚争论计划生育的方法与根治,杨主张“猫论”,冯主张法制加社会养老等保障,逐渐统一。
宝河县委白书记紧急对冯安排全县在全国建劳务输出网问题,建议想深圳、河西省、西宁、新疆、北京等有组织输出农民工。
冯狗孬跟老桩因工程偷工减料‘血溅工地’,冯刚批评老桩不讲市场诚信,给宝河县丢人。
夜晚,冯说杨县长老娘常年有病、住院,经济非常困难,交代小胡,抽空去崤山县给杨母送点钱。
为主动补交齐二弟计生欠款,建国和儿子铜锤把自家唯一的几只羊往乡(镇)政府计生办交罚款,但铜锤在途中改变了主意,要留羊卖钱给爹治病退,建国含泪打了铜锤。
【第8集】
建国把羊交给镇计生办,在镇干部里也生出一场风波。一场争论,悄悄改变着基层官吏对计生合同、担(联)保合同更人性化的履行。镇计生办把电视机等退回到建国家。
铜锤爬在崛山村农民法律夜校窗外,问涂老师:“计划生育搬亲戚家东西合同,叫啥合同?要告,是告村儿还是告镇上?”锤子娘忙走到跟前,拉走了锤子。
一辆小拖斗车里挤坐着八九个农民,被一个交通警察示意停车后,听说是十几家鱼池被污染毒死,来市里打官司,不仅帮助拦车送客,还依法免了罚款。
回家后因一时在法院立不上案,鱼塘受害人家庭内部又开始了观念上的碰撞、争论。
省城,冯、杨二位县长碰见女记者候站长,各自就山南省九大城市群发表高论。二位县长求记者帮吸引外资、招商。
秦书记拒绝非法拘禁案降低审级,认为社会、政治影响太坏,必须严惩。
【第9集】
秦书记表扬方亦原律师在市政法委信访接待室接待来访群众,当听说方律师的天元所代理崤山渔民原告案告县政府,又专门告诫了方律师一番。
方律师又到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窗口催立案,法官告诉他也要学会听领导的“口气”,理解秦书记的“意思”。导致他后来在中南区普法调研团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一篇《军团制下的法制与群众立案难的理论剖析》,引起市委许书记和与会全国教授、学者的关注和赞同。
夜晚,潘总经理带一人来秦书记家,说他作为崤山县房地产开发商,第一战就遭遇到强劲对手锦绣河洛开发公司等竟标、投标,想请秦到“老家县”关照,并送来了“意思”。同时,秦还收了一家非法拘禁案案家属的钱,却不“帮人消灾”。
北京做公司老总的女同学艾晓芸来宝河县参观、考察,与冯县长不仅谈起了城建、文化、开发、国情等,也谈起了昔日和未来人生。杨、冯还应约代表县政府赴京,与艾晓芸介绍的加拿大、美国商人谈合作引资。
金牛镇,青山绿水之间,干净古朴、错落栉比的农家小院,引起外商的极大兴趣,跟农民亲切交谈。
北京艾晓芸的《龙凤福》连锁超市也在宝河县的唢呐声中剪彩开业。
【第10集】
冯副市长在家中用家宴招待艾晓芸,和胡老师三人围坐在餐桌前谈论文革和青天政治。
艾酒后感激冯父在省委书记任上帮助她全家返回北京,回忆说下乡插队的生活情谊。
冯、胡、艾三人来看望文革救命恩人郑大娘,郑大娘仍故意隐瞒身世。
到崤山县视察的市政法委秦书记和潘经理在交谈着,谈不要怕负债主义,要深圳速度。对鱼塘越级上访者要敢于处理不要被拆迁钉子户吓住,不要心慈手软,造福后代不要怕眼前被骂娘,过去先烈们还无数人流血牺牲。
夜晚鱼塘,二十多位鱼民承包户聚集在一起,听到了县里对越级上访要抓,有的后悔,但多数人认为现在再受招安已经太迟,最后,还是小学课本上的“筷子文化”又紧紧把他们捆在了一起。
崤山县鱼民承包户二十多人结伴又来县信访办访,后到县律师所,律师程主任谈了代理得难言之隐。鱼民也看到了县司法局的红头文件。
崤山县河滩鱼塘区,省城《经报》记者任镜,在记录鱼民群众对污染受害的倾诉。
崤山县郭县长到城关镇要石镇长催修路集资款。石镇长坚持先公开5年来的三千万集资款帐目。郭县长知道其中涉及自己顶头上司少数领导的猫腻,借故分手。
【第11集】
崤山县拆迁管理办公室门口排起长队,队伍中对每平方商铺补偿250元议论纷纷。
潘经理在崤山县县委常委经济扩大会上上课,从县干部最公认的土地庄稼不能致富讲起,到干部最挠头的巨额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本县要建发电厂,因为离煤矿近,又可更多的吸收、安排就业,社会就更加稳定。大家接受了一个道理:运煤,就得先修路。潘经理修路动员成功了。
崤山潘总经理用公路收费权做抵押轻易从银行贷款三千万;然后用月息5分以上高利贷发放给县水泥厂一百万,还有同样放贷给其它类似资金极困企业,坐等待数月后接受水泥厂等一堆企业的破产,再收购或控股成为自己的家业。他还以同样手法,收购了原县机械厂、供销社、加油站等,然后用这些自己名下的企业再融资、再放贷,很快他公司前面加了集团二字,政法委还在潘公司门口,挂上了重点保护企业,意思是今后法院,特别是外地法院来执行财产前,要经来挂牌机关的同意,否则当地不予配合执法。
城关镇群众对抗修路集资和上访要求公开近8年来的集资帐目,这情绪在日益情绪高涨,石镇长再次请求县里领导,立即公布5年来的集资款帐目。
水上咖啡厅里,潘总经理和两位青年女秘书起身迎接政法委秦书记,商讨毁灭城关镇的修路集资帐目和不良证据等对策。
崤山城关镇的水泥厂过渡房工地,上百名工人赶来,把郭县长围了个水泄不通。
【第12集】
郭县长被围,他累死累活给周围群众解释安置、就业等优惠政策。对话从国营地皮,到双职工安排住房,连随行县干部都应付不过来,潘经理好不容易协助110将郭县长救出重围。
刚到县政府门口就又被100多群众围死,有人干脆趴到他汽车上。这些是县城中心商城的拆迁户,因回迁代价太高,补偿太低而来访。郭县长看场面太乱,建议大家选代表到办公室谈,群众吆喝说,我们的三个代表都被派出所抓了,谁当代表抓谁,说代表是闹事坏头头,扰乱社会秩序,没人敢当代表。郭县长说,简直乱弹琴,立即叫派出所放人出来谈判;旁边有人提醒说,公安局也是按秦书记意见指示派出所做的。
县长和书记开始反思当前困局,调整了总体工作思路,开始检讨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媒体曝光冲击着崤山县,郭县长恼火叫马局长,马说对县律师所程主任已做了撤职处理;郭楞了,马上大吼,马局长赶紧补充说,泄露红头文件就是泄露国家机密。郭县长说,咱一个县多少镇乡、局委?政府部门每年发多少红头文件,连门口收破烂的那位老头收文件报纸都发财了!你那文件要不是怕见人,怕违法,你能自己认定是‘国家机密‘?
【第13集】
潘在公司见报纸也有点吃惊,要助手今后敏感些,又交代工作做到前面,提前摆平,如果发现有记者找我们工程毛病,你们果断、利索点!
潘到政法委办求救,秦说:潘总,最近有些拆迁户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崤山县政府对侵害群众利益不负责的问题,什么违法不作为,断水、停电、砸玻璃问题,市委信访办那边也来有通报,你要谨慎,当然我也给市委各方解释了,拆迁闹事是全国性问题,有的还死了人的,我们这里没死人,没死人就是功劳,社会转型时期嘛,利益冲突是必然的。
市中院在媒体监督下,终于给受害鱼民立了案。法官第一次进到崤山县政府办送达渔民诉县政府不作为诉状,请回头一定给郭县长汇报详细。
崤山县律师事务所内,七八位律师围着被撤职的程主任纷纷抱不平,但程谢绝当上访户。
崤山县政法委办公室,五六个领导和有关人员在座,秦书记还向司法局马局长交代了今后发红头、口头、电话文件的技巧。鼓励说:少数人闹事,终究挡不住改革发展的历史步伐。
火车上,出差的冯副县长碰见了记者任镜,得知其因报道崤山渔民事件已被停职,现去北京找侯站长想调个单位,毕竟人家北京大报比较开明。冯又犯病,倒在火车上。
阅读剧本正文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