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3454
阅读:7773
发表:2015/12/11
20章 爱情,都市 小说
《梦》第2章
1
2
3
4
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法兰西民族经受了空前的灾难,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我们的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
主,降大任于斯人也!这里就是您神圣的工作岗位,愿您遵照上帝的旨意,为法兰西民族的生存而战。
现在,我以上帝的名义宣布:眼前这几位幸运的女人,就是您亲爱的妻子。上帝将赐福于您,祝您们幸福!
阿门!
巴黎圣母院红衣大主教
马格丽特•德•拉瓦尔
(签名)”
再下面就是用黑色墨水钢笔,在签名处胡乱地画了几个草书的法文字母。
马德顺完全看懂了信的意思,他感到受了欺骗,被别人愚弄,汗珠从额角上渗透出来。一阵难以忍耐的沉默之后,一股无名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不!不干!送我回中国去!”
马德顺挥动着双臂,高声地怒吼着!三个法国女人,被他那暴跳如雷的神态,吓得不知所措,站立不稳,扑通一声,坐在红地毯上。
这时,那位法国牧师竞奇迹般地开口说起了中国话。原来,这位牧师五年前曾经到中国传教,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慢条斯理地告诉马德顺:
“眼前这三个女人,是法国名门望族,著名的‘亨利家族’的后代,是母女三人;做‘女佣人’的母亲,是一名战功卓著的法国上校军官的妻子,名叫阿兰。大女儿已经嫁人,名叫安娜,大女婿是一名随军医生,翁婿俩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勇地牺牲了。”牧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小女儿名叫丽莎,还没有出嫁。母女三人相依为命,不愿分开。军官和军医生前都有些积蓄,加上国家发给的阵亡将士抚恤金,生活是没有问题的。由于那场倒霉的战争,伤亡惨重,目前法国男士很少,她们三人无依无靠。为了法兰西民族的生存和繁衍,马先生的工作,就是必须与她们结婚。这是上帝的旨意!”
马德顺不信奉基督教,哪管你什么上帝不上帝,自言自语地说:
“与母女三人结婚?成何体统!我难道成了配种的牛马?”
他气急败坏,感到自己被人欺骗,受到了侮辱,大声说道:
“不干!不干!说什么也不干!”
老谋深算的牧师把脸一沉,改变了口气,提高了嗓门,厉声说道:
“不干可以,自己回中国去,马上就走!”说着闪开一条道,把手指向大门外。
马德顺向外张望,突然发现,门外有人影在闪动,好像还带着武器。他立即意识到:牧师有备而来,自己想走已经走不掉啦!
沉默了几秒钟,他偷偷地瞟了一眼依然坐在红地毯上的,三个不幸的法国女人,她们那乞求和哀怜的目光,像钢针一样,深深地刺痛了马德顺的心,使他慢慢地改变了态度。马德顺对牧师说:
“让我考虑一下,再作最后决定。”
“好的,我等待着您的决定,明天再来。”牧师说完,转身走出门外。只见四个黑衣男子,尾随牧师,扬长而去。
这一天,马德顺滴水未进,一口未吃,三个法国女人摸不清他的心思,也不敢接近他。
夜幕降临了,马德顺在“亨利别墅”二楼,特别为他安排的房间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通宵未眠。他茫然了,睁着双眼,望着天花板,默默地问自己:
“回中国去?谈何容易!人生地不熟,如何去巴黎火车站?腰无分文,拿什么买火车票?语言不通,到哪里去挣钱吃饭?何况,还要乘坐一个月的海轮,才能回到中国?”
他想起了这几天两位法国姑娘对他的热情关照,回忆起她们那美丽的眼睛和甜蜜的微笑,心中又多了一份恻隐之心。
但是,马德顺的心中,很快又被另一个念头占了上风:美丽、清纯的金凤姑娘,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甜美的笑容、银铃般的嗓音,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黑石山上“九曲池”镜桥相遇,长江岸边夕阳漫步,花前月下甜蜜约会,父亲五十大寿家庭宴会,特别是离别前夜,在“望江台”吊脚楼下,她那刻骨铭心的誓言,一直回响在耳边:
“德顺哥!我等您!一直等到您回来!”
马德顺想:在这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要是被人当作配种的牲口一样使唤,哪有做人的尊严?何来家庭的幸 福?他暗地里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回到祖国去!先稳住他们,再等待机会逃走!”
中国,白沙镇“石坝街88号”,张金凤家里。
母亲廖容芳,正在对女儿苦苦相劝:
“金凤!听妈的话,悄悄把肚子里的东西打掉吧!我保证不让您爸知道!”
“不!我不打!爸知道了我也不怕!”金凤坚定地回答。
“金凤!您不要糊涂!现在才两个多月,好处理!如果再过两个月,想打也打不掉啦!您大着肚子,如 何瞒过您爸?我们在社会上,又怎么做人?”母亲近乎哀求地说道。
“我不怕,这是德顺哥留下的骨肉,我一定要把他生下来!谁敢拦我,我就和谁拼命!”
30、装病逃婚
巴黎西郊,亨利别墅。
第五天一大早,老牧师又来了,马德顺心中拿定了主意,变得成熟和老练起来,主动请三个女人在客厅坐下。
然后,对老牧师说:“我愿意留下,但是必须答应我四个条件。”
老牧师笑容满面,拍着马德顺的肩膀说:
“年轻人,这就对啦!什么条件?请讲吧!”
马德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早已想好的条件:
“第一,只和没有嫁过人的小女儿结婚;
第二,生了男孩姓马,生了女孩姓亨利;
第三,家庭财产由我掌管;
第四,请懂中文的老师教我学习法语。”
老牧师将马德顺的条件,逐条翻译给三个女人听,不料她们睁大了眼睛,又摇头又摆手,连声高喊:
“Non!Non!(法语:不行!不行!)”
一致要求三个女人同时嫁给马德顺,就连那个尚未出阁的小女儿,也在拼命地为姐姐和妈妈说话,没有一点自私和独占的念头。
老牧师将三个女人的意见,转达翻译给马德顺,说道:
“三位女士不同意您的第一条,只要您纠正了第一条的内容,后面三条她们都同意。”牧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年轻人,这个结果很好了。您不要不识抬举!”
马德顺在老牧师的软硬兼施和三个女人的苦苦哀求下,走投无路,不得不暂时折中地“屈服”了。他诚恳地对老牧师说:
“我们中国人,是讲究伦理道德的,我可以和两位姑娘‘结婚’。两位姑娘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我会像亲儿子对待母亲一样地尊重和孝敬她!”
马德顺的话,立刻得到了母女三人,和老牧师的一致赞同和尊敬。
满面春风的老牧师,当即在客厅里挂起了随身带来的“耶稣蒙难十字架”,为他们主持了简短的婚礼仪式。
他让年轻的中国新郎和两位法国新娘,并排站在“耶稣蒙难十字架”前,打开用红绸缎带扎着的一份重要文件,填上了几个名字。然后,分别用中文和法文,宣读了巴黎圣母院红衣大主教,马格丽特•德•拉瓦尔亲笔签名的“结婚证词”:
“尊敬的马德顺先生:
美丽的安娜和丽莎小姐:
我以上帝的名义宣布:眼前这位男士,是你们的合法丈夫;眼前这两位女士,是你的合法妻子。上帝将赐福于您们,祝您们幸福!
阿门!
巴黎圣母院红衣大主教
马格丽特•德•拉瓦尔
(签名)”
两位新娘兴高采烈地先后将自己的结婚信物——分别镶嵌着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两个结婚戒指,戴在马德顺左右两手的无名指上,而一无所有的中国新郎,哪有戒指回敬,不得不遵从老牧师的吩咐,十分尴尬地给两位法国妻子,每人奉送一个“勉强的吻”!二十岁的中国小伙子,就这样“娶”了十八岁和二十二岁的两位法国亲姐妹。
善良的母亲阿兰,亲眼看到两个女儿的婚姻已经有了归宿,可以告慰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丈夫和女婿的在天之灵,激动得流下了热泪!那份由巴黎圣母院至高无尚的,红衣大主教亲笔签名的“结婚证词”,后来作为他们家庭的重要遗产,已经传到了现在第三代!
当天中午,到了午餐时间,马德顺示意自己肚子疼,不能吃饭。两位姑娘立即搀扶着马德顺,回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直到晚上,马德顺仍然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让两位姑娘非常着急。安娜马上打电话到附近的乡村医院,请大夫上门看病。
“喂!我这里是西郊‘亨利别墅’,有人生病了,请派一位医生来。谢谢!”
不一会儿,一位女大夫背着药箱来了。经过细致地检查后,女大夫对两位姑娘说:
“没发现有什么病,可能是水土不服,多休息一下就会好的。”
就这样,一连三天,马德顺不吃不喝,身体出现了“虚脱”现象,昏昏沉沉,迷迷糊糊。这可吓坏了三个法国女人,她们立即叫来马车,由两位“妻子”护送,到巴黎市区的“巴黎医院”进行抢救。
在医院里,医生、护士立即输液抢救,马德顺体内补充了营养,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当他看见两位“妻子”焦急地守护在病床边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医院为马德顺准备了可口的西餐,安娜担心丈夫吃不惯法国的“面包、奶酪、烤肉、牛排”,特地到附 近的“中国餐馆”,买来了中国的“大米饭、炒肉丝、红烧肉、榨菜鸡蛋汤”。马德顺看见了久违的中国饭菜,胃口大开,立刻拿起筷子,端起饭碗,吃得津津有味,住院三天,就完全恢复了健康。
医院的值班医生说:“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安娜和丽莎都非常高兴,陪伴着马德顺在医院的花园里散步,走到一处路标前,马德顺停住了脚步。
这是一幅立体的地图,标注着医院在巴黎的方位,虽然图上的文字全是法文,但是,聪明的马德顺,很 快就根据“图例”,发现了“巴黎火车站”,就在医院东南方向不远的地方。
出院那天,姐姐安娜到住院部缴费,办理出院手续。马德顺脱下住院的“病员服装”,换上“西装革履”,一个英俊潇洒的东方美男子,出现在医院里,引来众多医生、护士和法国姑娘,回头张望;漂亮的妹妹丽莎,手挽着手,陪伴在丈夫身边,赢得了许多羡慕的眼光。这时,马德顺看见附近卫生间的图标,示意要去“方便”一下,丽莎微笑着点点头。
马德顺走进卫生间,眼看四下无人,飞快地从开着的窗户上翻了出去。凭着几天来在医院里熟悉的环境,他很快就夹杂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从医院大门走了出去。
当安娜办完出院手续回到病房,准备带领马德顺出院时,听妹妹说:丈夫去了卫生间,只好耐心等待。左等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姐妹俩不停地看手表,担心丈夫大病初愈,晕倒在卫生间里,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前去查看。
值班医生惊慌地从卫生间里出来,大声说:
“Disparition des patients!(病人失踪啦!)”
马德顺失踪啦!姐妹俩闻讯大惊失色!医院立即调动全院保安,帮助姐妹俩,在医院内外四处寻找……。
31、寻找生存的机会
马德顺离开了医院,在大街上“跟着感觉走”,发现巴黎的街道,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在东南方向不远的地方,果然找到了“巴黎火车站”。
这是一个难忘的地方,几天以前,就是在这里,两位美丽的法国金发姑娘,手捧鲜花迎接他,把他带回了乡间别墅……。一幕一幕,就像放电影一样,从他的脑海里掠过。他想,此时此刻,她们一定在发疯地寻找自己,心里充满了自责
不知不觉,走到了站台的尽头,马德顺看见一节等待编组的货车正在装货,有一些白人、黑人、阿拉伯人,正在将沉重的麻袋扛到车上。
马德顺立即走上前去,向法国的领班大叔深深地鞠了一躬;用不久以前,从上海培训班里学习来的简单法语,向领班问好:
“Bonjour, Je suis chinois.(您好,我是中国人。)”
接着,马德顺用手势比划:自己能不能扛麻袋?
领班大叔是一位善良的法国老人,他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望着这位西装革履的中国小伙子。老人连续说了好几句话,看见小伙子都没有反应,当他明白中国小伙子听不懂法语,无法交流时,只得微笑着摊开双手,耸耸肩,点点头。
马德顺误认为领班同意了自己的请求,立即加入到“搬运工人”的行列里,十分卖力地干了起来,完全 不顾会不会弄脏自己的西装。
其它的工人,都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看着这位西装革履东方年轻人。
黄昏时分,火车站的搬运工人收工了。善良的领班大叔,把满头大汗的中国小伙子叫到面前,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两个法郎硬币,放到马德顺的手里;因为,他心里明白,这位英俊的东方年轻人,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谢谢,Merci!”马德顺立刻说了一句,中文加法语的“谢谢”!并且,向善良的领班大叔,深深地鞠了一躬。
夜幕降临了,马德顺在巴黎火车站门前的食品小摊上,用一个法郎硬币,向“面包姑娘”购买了两根最便宜的“羊角面包”,喝了一点卫生间里的自来水,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候车室里,选择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座位坐下来。他一边吃着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换来的面包,一边看着自己结余下来的一个法郎硬币,会心地笑了。由于实在太劳累,他坐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很快就睡着了。
主,降大任于斯人也!这里就是您神圣的工作岗位,愿您遵照上帝的旨意,为法兰西民族的生存而战。
现在,我以上帝的名义宣布:眼前这几位幸运的女人,就是您亲爱的妻子。上帝将赐福于您,祝您们幸福!
阿门!
巴黎圣母院红衣大主教
马格丽特•德•拉瓦尔
(签名)”
再下面就是用黑色墨水钢笔,在签名处胡乱地画了几个草书的法文字母。
马德顺完全看懂了信的意思,他感到受了欺骗,被别人愚弄,汗珠从额角上渗透出来。一阵难以忍耐的沉默之后,一股无名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不!不干!送我回中国去!”
马德顺挥动着双臂,高声地怒吼着!三个法国女人,被他那暴跳如雷的神态,吓得不知所措,站立不稳,扑通一声,坐在红地毯上。
这时,那位法国牧师竞奇迹般地开口说起了中国话。原来,这位牧师五年前曾经到中国传教,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慢条斯理地告诉马德顺:
“眼前这三个女人,是法国名门望族,著名的‘亨利家族’的后代,是母女三人;做‘女佣人’的母亲,是一名战功卓著的法国上校军官的妻子,名叫阿兰。大女儿已经嫁人,名叫安娜,大女婿是一名随军医生,翁婿俩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勇地牺牲了。”牧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小女儿名叫丽莎,还没有出嫁。母女三人相依为命,不愿分开。军官和军医生前都有些积蓄,加上国家发给的阵亡将士抚恤金,生活是没有问题的。由于那场倒霉的战争,伤亡惨重,目前法国男士很少,她们三人无依无靠。为了法兰西民族的生存和繁衍,马先生的工作,就是必须与她们结婚。这是上帝的旨意!”
马德顺不信奉基督教,哪管你什么上帝不上帝,自言自语地说:
“与母女三人结婚?成何体统!我难道成了配种的牛马?”
他气急败坏,感到自己被人欺骗,受到了侮辱,大声说道:
“不干!不干!说什么也不干!”
老谋深算的牧师把脸一沉,改变了口气,提高了嗓门,厉声说道:
“不干可以,自己回中国去,马上就走!”说着闪开一条道,把手指向大门外。
马德顺向外张望,突然发现,门外有人影在闪动,好像还带着武器。他立即意识到:牧师有备而来,自己想走已经走不掉啦!
沉默了几秒钟,他偷偷地瞟了一眼依然坐在红地毯上的,三个不幸的法国女人,她们那乞求和哀怜的目光,像钢针一样,深深地刺痛了马德顺的心,使他慢慢地改变了态度。马德顺对牧师说:
“让我考虑一下,再作最后决定。”
“好的,我等待着您的决定,明天再来。”牧师说完,转身走出门外。只见四个黑衣男子,尾随牧师,扬长而去。
这一天,马德顺滴水未进,一口未吃,三个法国女人摸不清他的心思,也不敢接近他。
夜幕降临了,马德顺在“亨利别墅”二楼,特别为他安排的房间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通宵未眠。他茫然了,睁着双眼,望着天花板,默默地问自己:
“回中国去?谈何容易!人生地不熟,如何去巴黎火车站?腰无分文,拿什么买火车票?语言不通,到哪里去挣钱吃饭?何况,还要乘坐一个月的海轮,才能回到中国?”
他想起了这几天两位法国姑娘对他的热情关照,回忆起她们那美丽的眼睛和甜蜜的微笑,心中又多了一份恻隐之心。
但是,马德顺的心中,很快又被另一个念头占了上风:美丽、清纯的金凤姑娘,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甜美的笑容、银铃般的嗓音,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黑石山上“九曲池”镜桥相遇,长江岸边夕阳漫步,花前月下甜蜜约会,父亲五十大寿家庭宴会,特别是离别前夜,在“望江台”吊脚楼下,她那刻骨铭心的誓言,一直回响在耳边:
“德顺哥!我等您!一直等到您回来!”
马德顺想:在这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要是被人当作配种的牲口一样使唤,哪有做人的尊严?何来家庭的幸 福?他暗地里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回到祖国去!先稳住他们,再等待机会逃走!”
中国,白沙镇“石坝街88号”,张金凤家里。
母亲廖容芳,正在对女儿苦苦相劝:
“金凤!听妈的话,悄悄把肚子里的东西打掉吧!我保证不让您爸知道!”
“不!我不打!爸知道了我也不怕!”金凤坚定地回答。
“金凤!您不要糊涂!现在才两个多月,好处理!如果再过两个月,想打也打不掉啦!您大着肚子,如 何瞒过您爸?我们在社会上,又怎么做人?”母亲近乎哀求地说道。
“我不怕,这是德顺哥留下的骨肉,我一定要把他生下来!谁敢拦我,我就和谁拼命!”
30、装病逃婚
巴黎西郊,亨利别墅。
第五天一大早,老牧师又来了,马德顺心中拿定了主意,变得成熟和老练起来,主动请三个女人在客厅坐下。
然后,对老牧师说:“我愿意留下,但是必须答应我四个条件。”
老牧师笑容满面,拍着马德顺的肩膀说:
“年轻人,这就对啦!什么条件?请讲吧!”
马德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早已想好的条件:
“第一,只和没有嫁过人的小女儿结婚;
第二,生了男孩姓马,生了女孩姓亨利;
第三,家庭财产由我掌管;
第四,请懂中文的老师教我学习法语。”
老牧师将马德顺的条件,逐条翻译给三个女人听,不料她们睁大了眼睛,又摇头又摆手,连声高喊:
“Non!Non!(法语:不行!不行!)”
一致要求三个女人同时嫁给马德顺,就连那个尚未出阁的小女儿,也在拼命地为姐姐和妈妈说话,没有一点自私和独占的念头。
老牧师将三个女人的意见,转达翻译给马德顺,说道:
“三位女士不同意您的第一条,只要您纠正了第一条的内容,后面三条她们都同意。”牧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年轻人,这个结果很好了。您不要不识抬举!”
马德顺在老牧师的软硬兼施和三个女人的苦苦哀求下,走投无路,不得不暂时折中地“屈服”了。他诚恳地对老牧师说:
“我们中国人,是讲究伦理道德的,我可以和两位姑娘‘结婚’。两位姑娘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我会像亲儿子对待母亲一样地尊重和孝敬她!”
马德顺的话,立刻得到了母女三人,和老牧师的一致赞同和尊敬。
满面春风的老牧师,当即在客厅里挂起了随身带来的“耶稣蒙难十字架”,为他们主持了简短的婚礼仪式。
他让年轻的中国新郎和两位法国新娘,并排站在“耶稣蒙难十字架”前,打开用红绸缎带扎着的一份重要文件,填上了几个名字。然后,分别用中文和法文,宣读了巴黎圣母院红衣大主教,马格丽特•德•拉瓦尔亲笔签名的“结婚证词”:
“尊敬的马德顺先生:
美丽的安娜和丽莎小姐:
我以上帝的名义宣布:眼前这位男士,是你们的合法丈夫;眼前这两位女士,是你的合法妻子。上帝将赐福于您们,祝您们幸福!
阿门!
巴黎圣母院红衣大主教
马格丽特•德•拉瓦尔
(签名)”
两位新娘兴高采烈地先后将自己的结婚信物——分别镶嵌着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两个结婚戒指,戴在马德顺左右两手的无名指上,而一无所有的中国新郎,哪有戒指回敬,不得不遵从老牧师的吩咐,十分尴尬地给两位法国妻子,每人奉送一个“勉强的吻”!二十岁的中国小伙子,就这样“娶”了十八岁和二十二岁的两位法国亲姐妹。
善良的母亲阿兰,亲眼看到两个女儿的婚姻已经有了归宿,可以告慰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丈夫和女婿的在天之灵,激动得流下了热泪!那份由巴黎圣母院至高无尚的,红衣大主教亲笔签名的“结婚证词”,后来作为他们家庭的重要遗产,已经传到了现在第三代!
当天中午,到了午餐时间,马德顺示意自己肚子疼,不能吃饭。两位姑娘立即搀扶着马德顺,回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直到晚上,马德顺仍然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让两位姑娘非常着急。安娜马上打电话到附近的乡村医院,请大夫上门看病。
“喂!我这里是西郊‘亨利别墅’,有人生病了,请派一位医生来。谢谢!”
不一会儿,一位女大夫背着药箱来了。经过细致地检查后,女大夫对两位姑娘说:
“没发现有什么病,可能是水土不服,多休息一下就会好的。”
就这样,一连三天,马德顺不吃不喝,身体出现了“虚脱”现象,昏昏沉沉,迷迷糊糊。这可吓坏了三个法国女人,她们立即叫来马车,由两位“妻子”护送,到巴黎市区的“巴黎医院”进行抢救。
在医院里,医生、护士立即输液抢救,马德顺体内补充了营养,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当他看见两位“妻子”焦急地守护在病床边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医院为马德顺准备了可口的西餐,安娜担心丈夫吃不惯法国的“面包、奶酪、烤肉、牛排”,特地到附 近的“中国餐馆”,买来了中国的“大米饭、炒肉丝、红烧肉、榨菜鸡蛋汤”。马德顺看见了久违的中国饭菜,胃口大开,立刻拿起筷子,端起饭碗,吃得津津有味,住院三天,就完全恢复了健康。
医院的值班医生说:“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安娜和丽莎都非常高兴,陪伴着马德顺在医院的花园里散步,走到一处路标前,马德顺停住了脚步。
这是一幅立体的地图,标注着医院在巴黎的方位,虽然图上的文字全是法文,但是,聪明的马德顺,很 快就根据“图例”,发现了“巴黎火车站”,就在医院东南方向不远的地方。
出院那天,姐姐安娜到住院部缴费,办理出院手续。马德顺脱下住院的“病员服装”,换上“西装革履”,一个英俊潇洒的东方美男子,出现在医院里,引来众多医生、护士和法国姑娘,回头张望;漂亮的妹妹丽莎,手挽着手,陪伴在丈夫身边,赢得了许多羡慕的眼光。这时,马德顺看见附近卫生间的图标,示意要去“方便”一下,丽莎微笑着点点头。
马德顺走进卫生间,眼看四下无人,飞快地从开着的窗户上翻了出去。凭着几天来在医院里熟悉的环境,他很快就夹杂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从医院大门走了出去。
当安娜办完出院手续回到病房,准备带领马德顺出院时,听妹妹说:丈夫去了卫生间,只好耐心等待。左等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姐妹俩不停地看手表,担心丈夫大病初愈,晕倒在卫生间里,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前去查看。
值班医生惊慌地从卫生间里出来,大声说:
“Disparition des patients!(病人失踪啦!)”
马德顺失踪啦!姐妹俩闻讯大惊失色!医院立即调动全院保安,帮助姐妹俩,在医院内外四处寻找……。
31、寻找生存的机会
马德顺离开了医院,在大街上“跟着感觉走”,发现巴黎的街道,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在东南方向不远的地方,果然找到了“巴黎火车站”。
这是一个难忘的地方,几天以前,就是在这里,两位美丽的法国金发姑娘,手捧鲜花迎接他,把他带回了乡间别墅……。一幕一幕,就像放电影一样,从他的脑海里掠过。他想,此时此刻,她们一定在发疯地寻找自己,心里充满了自责
不知不觉,走到了站台的尽头,马德顺看见一节等待编组的货车正在装货,有一些白人、黑人、阿拉伯人,正在将沉重的麻袋扛到车上。
马德顺立即走上前去,向法国的领班大叔深深地鞠了一躬;用不久以前,从上海培训班里学习来的简单法语,向领班问好:
“Bonjour, Je suis chinois.(您好,我是中国人。)”
接着,马德顺用手势比划:自己能不能扛麻袋?
领班大叔是一位善良的法国老人,他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望着这位西装革履的中国小伙子。老人连续说了好几句话,看见小伙子都没有反应,当他明白中国小伙子听不懂法语,无法交流时,只得微笑着摊开双手,耸耸肩,点点头。
马德顺误认为领班同意了自己的请求,立即加入到“搬运工人”的行列里,十分卖力地干了起来,完全 不顾会不会弄脏自己的西装。
其它的工人,都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看着这位西装革履东方年轻人。
黄昏时分,火车站的搬运工人收工了。善良的领班大叔,把满头大汗的中国小伙子叫到面前,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两个法郎硬币,放到马德顺的手里;因为,他心里明白,这位英俊的东方年轻人,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谢谢,Merci!”马德顺立刻说了一句,中文加法语的“谢谢”!并且,向善良的领班大叔,深深地鞠了一躬。
夜幕降临了,马德顺在巴黎火车站门前的食品小摊上,用一个法郎硬币,向“面包姑娘”购买了两根最便宜的“羊角面包”,喝了一点卫生间里的自来水,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候车室里,选择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座位坐下来。他一边吃着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换来的面包,一边看着自己结余下来的一个法郎硬币,会心地笑了。由于实在太劳累,他坐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很快就睡着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