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3454
阅读:7773
发表:2015/12/11
20章 爱情,都市 小说
《梦》第2章
1
2
3
4
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海上斗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学员们的信心,马德顺在大家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
26、同仇敌忾 抗击海盗
由于海上斗争的胜利,中国学员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从阴暗、潮湿的甲板舱下面,搬到了 甲板上的“水手舱”。每五个人一个房间,虽然还是打地铺,但是门不再上锁,学员们可以到甲板上自由活动。
马德顺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张晓明,选择和他住在一起,同宿舍的还有:河南来的刘忠全,安徽来的李宝亮和福建来的何朝富。
每天早、中、晚三顿饭,仍然是大胖子路易斯来送,但是,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威风”,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动乱,路易斯别在腰间的手枪和皮鞭,被船长“没收”。每次送饭,除了面包和淡水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苹果,路易斯总是皮笑肉不笑地假装献殷勤。
货轮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航行了二十多天,到达亚丁湾附近的索马里海域,这里是航海人称为“死亡之海”的“魔鬼海域”!
因为,这里靠近赤道,气候炎热,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风平浪静,晴空万里;刹那间,狂风暴雨,巨浪滔天!更加危险的是,这一带常有“海盗”出没,杀人、劫船、抢夺财宝,无恶不作!
这一天早上,船长带着翻译,亲自来到马德顺所在的宿舍,握着小伙子的手说:
“马先生,货轮已经进入‘魔鬼海域’!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请告诉您的同伴们,呆在宿舍里,不要外出!如果遇上‘海盗’,请动员大家,保卫货轮,参加战斗!谢谢!”
“好的,船长先生!我马上通知大家!请您放心吧!”马德顺回答。
船长安排两个保安船员,在左、右船舷,前、后甲板,来回巡逻,自己登上驾驶台,用望远镜观察海上的动静。突然,身边的大副惊叫起来:
“南方的海面上,发现桅杆!”
船长立刻将望远镜转向南方,看见圆弧形的海面上,冒出了两根桅杆顶,慢慢露出了风帆和船身,借助 强劲的南风,朝货轮方向急驶而来!船长立即命令舵手:
“右满舵!向正西方向,全速前进!”
从南面急驶而来的两艘帆船,越来越近,已经清楚地看见桅杆上,没有悬挂任何旗帜,无法判断是哪个国家的船只?是货轮还是客轮?是商船还是军舰?船长开始紧张起来!脸上冒出了汗珠!
突然,前面一只帆船的船头上出现一个人,拿着红、绿两色旗帜,打出“旗语”:
“原地抛锚,停船检查!”
船长根据多年海上航行的经验,立刻做出判断,果断下达命令:
“遭遇海盗,全船动员,准备战斗!全速前进,甩掉海盗船!”并亲自拉响了警报!
“呜”!货轮上汽笛刺耳的尖叫声,惊动了宿舍里的中国学员,马德顺立刻组织大家,集中到甲板上! 看见货轮上的六个负责保安的船员,已经根据“紧急预案”,拿起武器,埋伏在甲板左、右两边船舷的射击孔后面,准备战斗!
这时,风云突变,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大海在咆哮,狂风掀起巨浪,打到甲板上,令人无法站立,摇摇欲坠!马德顺高声鼓励大家:
“学员们,注意安全!分两边参加战斗!我马上给大家发放武器!”马德顺说完,立刻跑到储藏室,拿 来了:鱼叉、抓钩、砍刀、锤子、木棍、……,发给人手一件。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两只海盗船越来越近,迂回到货轮的左、右两边,鸣枪警告!海盗用“抓钩”钩 住两边的船舷,几个凶猛海盗,挥舞弯刀,拿着手枪,顺着“绳梯”开始向上爬!马德顺大声喊道:
“学员们,不要怕!我们的货船大,海盗的贼船小,他们要想爬上来,我们就把他打下去!保安们手里有枪,没等海盗爬上来,就一枪送他下大海!”
左边船舷,有一个海盗爬上来,刚露出一个头,马德顺眼尖手快,抡起木棍,将海盗打下大海!保安向 第二个还没有露头的海盗开枪,海盗中弹,一命呜呼!
右边船舷,被“抓钩”钩住,挂上了“绳梯”,河南学员刘忠全,挥起砍刀,将“绳梯”砍断,正在向上爬的几个海盗,全部掉进海里!
有一个大胡子海盗,越过左舷跳上甲板,右手挥动弯刀,左手拿着手枪,冲向货轮的“驾驶台”,企图控制货轮的指挥中心!船长见状,惊叫起来:
“拦住他!不让海盗靠近驾驶台!”
安徽学员李宝亮,举起鱼叉,从背后投向海盗,刺中屁股!大胡子海盗疼得“嗷嗷”大叫,立刻转身, 向李宝亮开枪射击!马德顺一个箭步,窜到侧翼,抡起木棍,打在手枪上,耳听得“砰!”的一声,手枪飞 向空中打响!保安海员开枪射击,将大胡子海盗击毙!
海盗一连发起了几次进攻,都无法突破中国学员的顽强抵抗!保安海员们英勇杀敌,海盗接连败下阵来!还搭上了几条海盗的性命!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货轮鸣着长长的汽笛,烟囱冒着浓浓的烟雾,乘风破浪,凯旋而去!
中法两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海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船长来到中国学员的宿舍里,摘下大盖帽,深深地鞠了一躬,翘起大拇指说:
“Les chinois, étonnant!(中国人,了不起!)”
船长下令:“给予中国朋友们,最高的贵宾礼节,最好的生活待遇!”
27、“新郎”展销拍卖会
海上航行大约一个月之后,货轮到达了法国南部,地中海的海滨城市马赛港。
码头上,早有专人“迎候”这批中国小伙子。马德顺和他的同伴们,被一个兰眼睛、鹰勾鼻、身材高大、相貌可怖、长着棕色长头发的大胡子马车夫,用双套马车拉到一家戒备森严的旅馆里。
有人给中国学员们准备了可口的西餐,带他们洗澡,理发,换上西装,每件西装的上衣口袋上,都有一块事先缝好的长方形白布,印着黑色的号码,马德顺是“NO :124”。
中国学员们被关在旅馆里,不准外出,每天面包牛奶,大鱼大肉,葡萄美酒,尽情吃喝,补养身体,美其名曰:“封闭式追肥”!这些本来就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中国小伙子,经过十天的滋补,元气恢复,红光满面,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配上西装革履,风流潇洒,一表人才。
第十一天,旅馆里来了一个穿学生装的中国翻译,据说是在法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他把马德顺等人召集到大厅里,操着字正腔圆的北京话说:
“同胞们,您们很快就要分配工作了,今天带大家到城里去开开眼界,见见世面,看看异国风情。”
于是,马德顺和他的同伴们,高高兴兴地坐上那辆,拉他们到旅馆来的双套马车,到了市区的繁华地段,只见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这陌生的异国情调,使他们倍感新鲜。
马车到达市中心广场停了下来,当他们走下马车时,看见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上百个像他们这样的中国小 伙子,相互一打听才知道,都是来等待分配工作的。有来自北京的、上海的、福建的、广东的、四川的、安徽的、山东的……。在异国他乡,看见了中国同胞,大家都非常激动。
广场的四周摆满了一圈花盆,盛开的鲜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鲜花的外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多数是金发碧眼的法国女人,只见少数几个衣冠楚楚的法国男士,在女人中间来回穿行,好像在忙碌着什么。
马德顺一行,由那个长着棕色长头发的大胡子马车夫,和中国留学生翻译带领着,参观广场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组又一组著名雕塑。那位中国翻译俨然像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评论家,滔滔不绝地介绍这些雕塑的作者,历史背景和奇闻轶事,不厌其烦地回答中国小伙子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马德顺因为在“聚奎书院”念书多年,接触过一些欧洲的知识,听说法国是一个崇尚艺术的国家。他虽然不知道什么罗丹、达•芬奇、巴尔扎克、米开朗基罗……,这些姓名古怪的洋人艺术大师,却也听说过孔夫子、唐太宗、李白、杜甫、孙中山……,等等中国名人。他还清楚地记得,孔夫子穿着长袍、拱手肃立的青铜雕像,就供奉在“聚奎书院”的中堂里。表情严肃的“聚奎书院”刘院长,带着学生们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而眼前这些裸体雕像,身上一丝不挂,男男女女,亲亲昵昵,与孔夫子的形象相差甚远,令人难以接受。马德顺突然向那位中国翻译,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这些雕塑为什么不穿衣服和裤子?赤身裸体站在广场上,是不是有伤风化?”
中国翻译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
“这是艺术、这是真正的美,这种美是神圣的、伟大的、崇高的……”
马德顺和他的同伴们,越来越听不懂那些高深的美学理论,迷惑不解地摇着头。
突然,马德顺看见远处的人群之中,有一位漂亮的法国金发女郎,用手指了指他,那炙热的眼神与他碰撞了一下,就转过头去,向旁边的男士说了些什么,然后就匆匆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
那位衣冠楚楚的法国男士,是马赛港中心广场的销售总监。他走进广场中央,来到马德顺跟前,摘下高 高的礼帽,微微鞠了一个躬,笑眯眯地看了一下,马德顺胸前佩戴的白布条上的号码《NO:124》,什么话也 没有说,然后非常有礼貌的退回到广场外面。
当天晚饭后,马德顺胸前的号码《NO:124》被取下,领到了一张去巴黎的软卧火车票,和一张“工作岗位报道卡”。
那位中国翻译,笑眯眯地告诉马德顺:
“恭喜您!就要分配工作啦!”
“在什么地方?”马德顺高兴地问。
“巴黎!”中国翻译回答。
马德顺翻来覆去地看着那张卡片,除了标题是中文“工作岗位报道卡”之外,其余全是铅印的法文,他只认识上面用钢笔填写上去的号码“NO:124”,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代码,当然也就是自己的工作介绍信,心中非常高兴。
当天晚上,马德顺由一位法国中年男士陪同,上了去巴黎的火车。在舒适豪华的软卧车厢里,马德顺躺在软绵绵的床上,静听着车轮与钢轨摩擦的声音,好像留声机里演奏的“欢乐交响曲”,他幢憬着即将到达的工作岗位,甜甜美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28、世界花都 法国巴黎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火车徐徐开进了豪华的巴黎火车站。
到站台上迎接马德顺的,是两位漂亮的法国金发姑娘,手里捧着鲜花。马德顺认得其中年龄稍长的一位,就是昨天在马赛港市中心广场上,用手指过他的那个女人,她那美丽的容貌和炙热的眼神,让人过目难忘。
两位姑娘立即向马德顺献上鲜花,簇拥着他走出车站,没等他醒过神来,一辆三人单排轻便四轮马车已经停在他们身边。护送出站的法国中年男士,请那位年长的金发姑娘在一张卡片上签字之后,礼貌地向马德顺握手告别。最后,用生硬的汉语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
“马先生,祝您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谢谢!Merci!”马德顺用中文,加上刚学会不久的法语,回敬那位中年男士。
马德顺被两位姑娘一前一后,一拉一扶,送上了马车。随着巴黎马车夫的一声鞭响,马车飞快地进入了美丽的巴黎市区。
马德顺第一次来到世界的花都——法国巴黎,就被高大、奇特的建筑,和美丽的园林、绿化所吸引;记得在“聚奎书院”上学的时候,有一位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老师,在“世界知识”课程中,曾经讲到过法国巴黎,教科书上,那些巴黎名胜古迹的照片,还记忆犹新。而现在,他已经置身于这些名胜古迹的美景之中。
看!马车飞快地穿过了雄伟壮丽的“凯旋门”,来到了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下;不久,又从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门前掠过,到达了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
马德顺一路欣赏着,这些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完全沉浸在梦幻之中。那位年龄稍长的法国姑娘,示意马车夫放慢速度,围绕着“凡尔赛宫”转了一圈,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尽情地欣赏法国历代国王的王宫,和宫殿周围美丽、典雅的皇家园林。
马车慢慢地进入了乡间小路。巴黎四月,春光明媚,草木葱绿,野花盛开,散发出诱人的清香;百灵鸟在树上发出悦耳的叫声,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令人心旷神怡!
马德顺好像从梦幻中突然清醒,这才转过头去,看了看坐在左右两边的法国小姐,只见两位美丽的金发姑娘,都对他报以甜蜜的微笑,反而使他觉得有点尴尬。
马德顺来到人世间,已经二十个年头了,除了孩提时代母亲的慈爱之外,就是与“青梅竹马”的金凤姑娘的甜蜜相处,从来没有和其他女人坐得这么近。
醉人的法国香水,散发出山茶花的清香,马德顺拘束得动也不敢动,连呼吸也好像要停止了一样。他慢慢地低下头,看了看装在自己上衣口袋里的“工作岗位报道卡”,偷偷地瞟了一眼坐在两边的法国女郎,心中暗想:
“他们是什么人?要把我带到哪里去?会给我安排什么工作?”
两位美丽的法国小姐,好像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思,由于语言不通,只能用含情默默的眼神,和温柔甜蜜的微笑,来回答马德顺那疑惑的眼光。
马车在远离市区的一座两层别墅的阳台下,停了下来,马德顺由两位金发姑娘,搀扶着走下马车,跟随着两位姑娘走进了客厅,立即有一位中年“女佣人”,送上一杯清香的中国茉莉花茶。
这间客厅陈设十分豪华,天花板上悬吊着一串串仙女散花式的玻璃大吊灯;地上铺着波斯图案的红地毯,两组高档的豹皮沙发,十分得体地摆在大厅两侧;沙发旁边,有一台打开琴盖的意大利钢琴;钢琴的对面,架着一块画板,一幅美丽的风景油画,展开在画板上;客厅右侧面,一组线条优美、装饰豪华的宽阔扶梯,蜿蜒着向二楼伸展;客厅正面墙根处,装饰着罗马柱雕塑的壁炉正在生着火,大厅里暖烘烘的,非常舒适。
马德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高级的别墅和豪华的客厅,睁大眼睛望着左面墙上,挂着的世界名画:《维纳斯诞生》,看见那位美女一丝不挂地躺在大海的波涛之上,不好意思地赶快把羞涩的目光转向地板上。
中午,“女佣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还有香气四溢的法国香槟酒,由两位漂亮的法国姑娘陪同进餐、喝酒。饭后,正要为他在二楼安排舒适的房间休息,马德顺突然问两位姑娘:
“我的工作岗位在那里?干什么工作?”
两位姑娘只是耸耸肩膀,指指耳朵,摊开双手,善意地微笑着,表示听不懂他的话。
一连三天过去了,女主人的热情有增无减,马德顺闲极无聊,两位姑娘就陪同他到田野上散步;马德顺在客厅里看画报,两位姑娘就坐在旁边陪着他织毛衣;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眉目传情,双方开始有了好感。
在一本介绍“法国风光”的彩色画报上,马德顺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清澈的流水、绿色的草地、茂密的森林、起伏的山峦、蔚蓝的天空、飘着一朵白云!马儿在草地上吃草、在河边饮水,悠闲自在地摇着尾巴!这里,多像我的家乡啊!马德顺触景生情,心旷神怡,多才多艺的他,情不自禁地小声哼起了四川家乡的“康定情歌”: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这时,年龄稍长那位金发姑娘,兴奋地坐到钢琴边,合着马先生的歌声,弹起了“咚咚”的旋律: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另一位年轻的金发姑娘,也高兴地合着钢琴的琴声,哼起了“啦啦”的旋律: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马德顺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两位弹琴、唱歌的法国姑娘!自言自语地说:
“奇怪,她们怎么也会中国四川的‘康定情歌’?”马德顺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两位美丽的法国姑娘,都出身于巴黎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有着超强的音乐灵感,任何旋律,只要听过一次,就能重复弹唱!
艺术的魅力,超越国界!来自异国他乡,素不相识、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的年轻人,终于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他们的共同语言!马德顺站起来,放开歌喉,合着钢琴,引吭高歌!客厅里,再一次响起了悠扬的琴声和嘹亮的歌声!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29、“这是上帝的旨意!”
第四天,别墅里来了一位牧师,五十多岁,穿着一身黑色的道袍,带来了一封扎着红绸缎带的信件。
牧师把两位姑娘和那个“女佣人”召集到客厅里,马德顺猜测这位就是来给自己安排工作的“救世 主”,立即将“工作岗位报道卡”呈交给他。
老牧师向机灵的中国小伙子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把那封扎着红绸缎带的信件,交给了马德顺。
信的封面是用法文写的,他自然不认识,凭着信封上用打字机打出的红色号码“NO:124”,他明白这是自己的代码,这就是给自己的信件!信口处没有粘胶水,马德顺迫不及待地取出信签,只见抬头处用兰墨水钢笔,写着工整的汉字:
“尊敬的马先生:”(下面的中文字,是用铅印的正楷字)
26、同仇敌忾 抗击海盗
由于海上斗争的胜利,中国学员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从阴暗、潮湿的甲板舱下面,搬到了 甲板上的“水手舱”。每五个人一个房间,虽然还是打地铺,但是门不再上锁,学员们可以到甲板上自由活动。
马德顺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张晓明,选择和他住在一起,同宿舍的还有:河南来的刘忠全,安徽来的李宝亮和福建来的何朝富。
每天早、中、晚三顿饭,仍然是大胖子路易斯来送,但是,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威风”,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动乱,路易斯别在腰间的手枪和皮鞭,被船长“没收”。每次送饭,除了面包和淡水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苹果,路易斯总是皮笑肉不笑地假装献殷勤。
货轮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航行了二十多天,到达亚丁湾附近的索马里海域,这里是航海人称为“死亡之海”的“魔鬼海域”!
因为,这里靠近赤道,气候炎热,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风平浪静,晴空万里;刹那间,狂风暴雨,巨浪滔天!更加危险的是,这一带常有“海盗”出没,杀人、劫船、抢夺财宝,无恶不作!
这一天早上,船长带着翻译,亲自来到马德顺所在的宿舍,握着小伙子的手说:
“马先生,货轮已经进入‘魔鬼海域’!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请告诉您的同伴们,呆在宿舍里,不要外出!如果遇上‘海盗’,请动员大家,保卫货轮,参加战斗!谢谢!”
“好的,船长先生!我马上通知大家!请您放心吧!”马德顺回答。
船长安排两个保安船员,在左、右船舷,前、后甲板,来回巡逻,自己登上驾驶台,用望远镜观察海上的动静。突然,身边的大副惊叫起来:
“南方的海面上,发现桅杆!”
船长立刻将望远镜转向南方,看见圆弧形的海面上,冒出了两根桅杆顶,慢慢露出了风帆和船身,借助 强劲的南风,朝货轮方向急驶而来!船长立即命令舵手:
“右满舵!向正西方向,全速前进!”
从南面急驶而来的两艘帆船,越来越近,已经清楚地看见桅杆上,没有悬挂任何旗帜,无法判断是哪个国家的船只?是货轮还是客轮?是商船还是军舰?船长开始紧张起来!脸上冒出了汗珠!
突然,前面一只帆船的船头上出现一个人,拿着红、绿两色旗帜,打出“旗语”:
“原地抛锚,停船检查!”
船长根据多年海上航行的经验,立刻做出判断,果断下达命令:
“遭遇海盗,全船动员,准备战斗!全速前进,甩掉海盗船!”并亲自拉响了警报!
“呜”!货轮上汽笛刺耳的尖叫声,惊动了宿舍里的中国学员,马德顺立刻组织大家,集中到甲板上! 看见货轮上的六个负责保安的船员,已经根据“紧急预案”,拿起武器,埋伏在甲板左、右两边船舷的射击孔后面,准备战斗!
这时,风云突变,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大海在咆哮,狂风掀起巨浪,打到甲板上,令人无法站立,摇摇欲坠!马德顺高声鼓励大家:
“学员们,注意安全!分两边参加战斗!我马上给大家发放武器!”马德顺说完,立刻跑到储藏室,拿 来了:鱼叉、抓钩、砍刀、锤子、木棍、……,发给人手一件。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两只海盗船越来越近,迂回到货轮的左、右两边,鸣枪警告!海盗用“抓钩”钩 住两边的船舷,几个凶猛海盗,挥舞弯刀,拿着手枪,顺着“绳梯”开始向上爬!马德顺大声喊道:
“学员们,不要怕!我们的货船大,海盗的贼船小,他们要想爬上来,我们就把他打下去!保安们手里有枪,没等海盗爬上来,就一枪送他下大海!”
左边船舷,有一个海盗爬上来,刚露出一个头,马德顺眼尖手快,抡起木棍,将海盗打下大海!保安向 第二个还没有露头的海盗开枪,海盗中弹,一命呜呼!
右边船舷,被“抓钩”钩住,挂上了“绳梯”,河南学员刘忠全,挥起砍刀,将“绳梯”砍断,正在向上爬的几个海盗,全部掉进海里!
有一个大胡子海盗,越过左舷跳上甲板,右手挥动弯刀,左手拿着手枪,冲向货轮的“驾驶台”,企图控制货轮的指挥中心!船长见状,惊叫起来:
“拦住他!不让海盗靠近驾驶台!”
安徽学员李宝亮,举起鱼叉,从背后投向海盗,刺中屁股!大胡子海盗疼得“嗷嗷”大叫,立刻转身, 向李宝亮开枪射击!马德顺一个箭步,窜到侧翼,抡起木棍,打在手枪上,耳听得“砰!”的一声,手枪飞 向空中打响!保安海员开枪射击,将大胡子海盗击毙!
海盗一连发起了几次进攻,都无法突破中国学员的顽强抵抗!保安海员们英勇杀敌,海盗接连败下阵来!还搭上了几条海盗的性命!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货轮鸣着长长的汽笛,烟囱冒着浓浓的烟雾,乘风破浪,凯旋而去!
中法两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海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船长来到中国学员的宿舍里,摘下大盖帽,深深地鞠了一躬,翘起大拇指说:
“Les chinois, étonnant!(中国人,了不起!)”
船长下令:“给予中国朋友们,最高的贵宾礼节,最好的生活待遇!”
27、“新郎”展销拍卖会
海上航行大约一个月之后,货轮到达了法国南部,地中海的海滨城市马赛港。
码头上,早有专人“迎候”这批中国小伙子。马德顺和他的同伴们,被一个兰眼睛、鹰勾鼻、身材高大、相貌可怖、长着棕色长头发的大胡子马车夫,用双套马车拉到一家戒备森严的旅馆里。
有人给中国学员们准备了可口的西餐,带他们洗澡,理发,换上西装,每件西装的上衣口袋上,都有一块事先缝好的长方形白布,印着黑色的号码,马德顺是“NO :124”。
中国学员们被关在旅馆里,不准外出,每天面包牛奶,大鱼大肉,葡萄美酒,尽情吃喝,补养身体,美其名曰:“封闭式追肥”!这些本来就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中国小伙子,经过十天的滋补,元气恢复,红光满面,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配上西装革履,风流潇洒,一表人才。
第十一天,旅馆里来了一个穿学生装的中国翻译,据说是在法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他把马德顺等人召集到大厅里,操着字正腔圆的北京话说:
“同胞们,您们很快就要分配工作了,今天带大家到城里去开开眼界,见见世面,看看异国风情。”
于是,马德顺和他的同伴们,高高兴兴地坐上那辆,拉他们到旅馆来的双套马车,到了市区的繁华地段,只见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这陌生的异国情调,使他们倍感新鲜。
马车到达市中心广场停了下来,当他们走下马车时,看见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上百个像他们这样的中国小 伙子,相互一打听才知道,都是来等待分配工作的。有来自北京的、上海的、福建的、广东的、四川的、安徽的、山东的……。在异国他乡,看见了中国同胞,大家都非常激动。
广场的四周摆满了一圈花盆,盛开的鲜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鲜花的外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多数是金发碧眼的法国女人,只见少数几个衣冠楚楚的法国男士,在女人中间来回穿行,好像在忙碌着什么。
马德顺一行,由那个长着棕色长头发的大胡子马车夫,和中国留学生翻译带领着,参观广场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组又一组著名雕塑。那位中国翻译俨然像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评论家,滔滔不绝地介绍这些雕塑的作者,历史背景和奇闻轶事,不厌其烦地回答中国小伙子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马德顺因为在“聚奎书院”念书多年,接触过一些欧洲的知识,听说法国是一个崇尚艺术的国家。他虽然不知道什么罗丹、达•芬奇、巴尔扎克、米开朗基罗……,这些姓名古怪的洋人艺术大师,却也听说过孔夫子、唐太宗、李白、杜甫、孙中山……,等等中国名人。他还清楚地记得,孔夫子穿着长袍、拱手肃立的青铜雕像,就供奉在“聚奎书院”的中堂里。表情严肃的“聚奎书院”刘院长,带着学生们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而眼前这些裸体雕像,身上一丝不挂,男男女女,亲亲昵昵,与孔夫子的形象相差甚远,令人难以接受。马德顺突然向那位中国翻译,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这些雕塑为什么不穿衣服和裤子?赤身裸体站在广场上,是不是有伤风化?”
中国翻译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
“这是艺术、这是真正的美,这种美是神圣的、伟大的、崇高的……”
马德顺和他的同伴们,越来越听不懂那些高深的美学理论,迷惑不解地摇着头。
突然,马德顺看见远处的人群之中,有一位漂亮的法国金发女郎,用手指了指他,那炙热的眼神与他碰撞了一下,就转过头去,向旁边的男士说了些什么,然后就匆匆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
那位衣冠楚楚的法国男士,是马赛港中心广场的销售总监。他走进广场中央,来到马德顺跟前,摘下高 高的礼帽,微微鞠了一个躬,笑眯眯地看了一下,马德顺胸前佩戴的白布条上的号码《NO:124》,什么话也 没有说,然后非常有礼貌的退回到广场外面。
当天晚饭后,马德顺胸前的号码《NO:124》被取下,领到了一张去巴黎的软卧火车票,和一张“工作岗位报道卡”。
那位中国翻译,笑眯眯地告诉马德顺:
“恭喜您!就要分配工作啦!”
“在什么地方?”马德顺高兴地问。
“巴黎!”中国翻译回答。
马德顺翻来覆去地看着那张卡片,除了标题是中文“工作岗位报道卡”之外,其余全是铅印的法文,他只认识上面用钢笔填写上去的号码“NO:124”,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代码,当然也就是自己的工作介绍信,心中非常高兴。
当天晚上,马德顺由一位法国中年男士陪同,上了去巴黎的火车。在舒适豪华的软卧车厢里,马德顺躺在软绵绵的床上,静听着车轮与钢轨摩擦的声音,好像留声机里演奏的“欢乐交响曲”,他幢憬着即将到达的工作岗位,甜甜美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28、世界花都 法国巴黎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火车徐徐开进了豪华的巴黎火车站。
到站台上迎接马德顺的,是两位漂亮的法国金发姑娘,手里捧着鲜花。马德顺认得其中年龄稍长的一位,就是昨天在马赛港市中心广场上,用手指过他的那个女人,她那美丽的容貌和炙热的眼神,让人过目难忘。
两位姑娘立即向马德顺献上鲜花,簇拥着他走出车站,没等他醒过神来,一辆三人单排轻便四轮马车已经停在他们身边。护送出站的法国中年男士,请那位年长的金发姑娘在一张卡片上签字之后,礼貌地向马德顺握手告别。最后,用生硬的汉语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
“马先生,祝您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谢谢!Merci!”马德顺用中文,加上刚学会不久的法语,回敬那位中年男士。
马德顺被两位姑娘一前一后,一拉一扶,送上了马车。随着巴黎马车夫的一声鞭响,马车飞快地进入了美丽的巴黎市区。
马德顺第一次来到世界的花都——法国巴黎,就被高大、奇特的建筑,和美丽的园林、绿化所吸引;记得在“聚奎书院”上学的时候,有一位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老师,在“世界知识”课程中,曾经讲到过法国巴黎,教科书上,那些巴黎名胜古迹的照片,还记忆犹新。而现在,他已经置身于这些名胜古迹的美景之中。
看!马车飞快地穿过了雄伟壮丽的“凯旋门”,来到了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下;不久,又从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门前掠过,到达了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
马德顺一路欣赏着,这些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完全沉浸在梦幻之中。那位年龄稍长的法国姑娘,示意马车夫放慢速度,围绕着“凡尔赛宫”转了一圈,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尽情地欣赏法国历代国王的王宫,和宫殿周围美丽、典雅的皇家园林。
马车慢慢地进入了乡间小路。巴黎四月,春光明媚,草木葱绿,野花盛开,散发出诱人的清香;百灵鸟在树上发出悦耳的叫声,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令人心旷神怡!
马德顺好像从梦幻中突然清醒,这才转过头去,看了看坐在左右两边的法国小姐,只见两位美丽的金发姑娘,都对他报以甜蜜的微笑,反而使他觉得有点尴尬。
马德顺来到人世间,已经二十个年头了,除了孩提时代母亲的慈爱之外,就是与“青梅竹马”的金凤姑娘的甜蜜相处,从来没有和其他女人坐得这么近。
醉人的法国香水,散发出山茶花的清香,马德顺拘束得动也不敢动,连呼吸也好像要停止了一样。他慢慢地低下头,看了看装在自己上衣口袋里的“工作岗位报道卡”,偷偷地瞟了一眼坐在两边的法国女郎,心中暗想:
“他们是什么人?要把我带到哪里去?会给我安排什么工作?”
两位美丽的法国小姐,好像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思,由于语言不通,只能用含情默默的眼神,和温柔甜蜜的微笑,来回答马德顺那疑惑的眼光。
马车在远离市区的一座两层别墅的阳台下,停了下来,马德顺由两位金发姑娘,搀扶着走下马车,跟随着两位姑娘走进了客厅,立即有一位中年“女佣人”,送上一杯清香的中国茉莉花茶。
这间客厅陈设十分豪华,天花板上悬吊着一串串仙女散花式的玻璃大吊灯;地上铺着波斯图案的红地毯,两组高档的豹皮沙发,十分得体地摆在大厅两侧;沙发旁边,有一台打开琴盖的意大利钢琴;钢琴的对面,架着一块画板,一幅美丽的风景油画,展开在画板上;客厅右侧面,一组线条优美、装饰豪华的宽阔扶梯,蜿蜒着向二楼伸展;客厅正面墙根处,装饰着罗马柱雕塑的壁炉正在生着火,大厅里暖烘烘的,非常舒适。
马德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高级的别墅和豪华的客厅,睁大眼睛望着左面墙上,挂着的世界名画:《维纳斯诞生》,看见那位美女一丝不挂地躺在大海的波涛之上,不好意思地赶快把羞涩的目光转向地板上。
中午,“女佣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还有香气四溢的法国香槟酒,由两位漂亮的法国姑娘陪同进餐、喝酒。饭后,正要为他在二楼安排舒适的房间休息,马德顺突然问两位姑娘:
“我的工作岗位在那里?干什么工作?”
两位姑娘只是耸耸肩膀,指指耳朵,摊开双手,善意地微笑着,表示听不懂他的话。
一连三天过去了,女主人的热情有增无减,马德顺闲极无聊,两位姑娘就陪同他到田野上散步;马德顺在客厅里看画报,两位姑娘就坐在旁边陪着他织毛衣;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眉目传情,双方开始有了好感。
在一本介绍“法国风光”的彩色画报上,马德顺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清澈的流水、绿色的草地、茂密的森林、起伏的山峦、蔚蓝的天空、飘着一朵白云!马儿在草地上吃草、在河边饮水,悠闲自在地摇着尾巴!这里,多像我的家乡啊!马德顺触景生情,心旷神怡,多才多艺的他,情不自禁地小声哼起了四川家乡的“康定情歌”: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这时,年龄稍长那位金发姑娘,兴奋地坐到钢琴边,合着马先生的歌声,弹起了“咚咚”的旋律: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另一位年轻的金发姑娘,也高兴地合着钢琴的琴声,哼起了“啦啦”的旋律: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马德顺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两位弹琴、唱歌的法国姑娘!自言自语地说:
“奇怪,她们怎么也会中国四川的‘康定情歌’?”马德顺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两位美丽的法国姑娘,都出身于巴黎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有着超强的音乐灵感,任何旋律,只要听过一次,就能重复弹唱!
艺术的魅力,超越国界!来自异国他乡,素不相识、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的年轻人,终于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他们的共同语言!马德顺站起来,放开歌喉,合着钢琴,引吭高歌!客厅里,再一次响起了悠扬的琴声和嘹亮的歌声!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29、“这是上帝的旨意!”
第四天,别墅里来了一位牧师,五十多岁,穿着一身黑色的道袍,带来了一封扎着红绸缎带的信件。
牧师把两位姑娘和那个“女佣人”召集到客厅里,马德顺猜测这位就是来给自己安排工作的“救世 主”,立即将“工作岗位报道卡”呈交给他。
老牧师向机灵的中国小伙子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把那封扎着红绸缎带的信件,交给了马德顺。
信的封面是用法文写的,他自然不认识,凭着信封上用打字机打出的红色号码“NO:124”,他明白这是自己的代码,这就是给自己的信件!信口处没有粘胶水,马德顺迫不及待地取出信签,只见抬头处用兰墨水钢笔,写着工整的汉字:
“尊敬的马先生:”(下面的中文字,是用铅印的正楷字)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