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5767
阅读:10255
发表:2016/2/19 修改:2016/2/20
20章 主旋律 小说
《粮食啊粮食》第1章:上
免费
1
1
1
2
2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早上起来梳小辫儿
……
门外传来叫喊:“奶奶!奶奶!”雯雯一听,兴奋地说:“奶奶,是不换回来了。”飞也似地出了门,果然见不换、小青同谭伟三人各扛了个沉甸甸的大麻袋进来。雯雯问:“这带的什么东西,”不换兴奋异常,将麻袋放下了,喝了口玲奶奶递来的凉茶,喘着气说:“反正不是送给你的,你也用不着。”雯雯不屑地哼了一声。又问谭伟:“三哥呢。”谭伟说:“回家了,你同我回去看看吧。”玲奶奶问:“那谭容病治得嘛样哩?”谭伟说:“看了医生了,给了些西药,每天睡前吃一片,真的就不闹了,一觉睡到天亮。”玲奶奶说:“阿弥陀佛,总算治好了,你们积了大德哩。”
小青等谭伟带雯雯嫚嫚走了,才打开麻袋,玲奶奶一见,吃了一惊,说:“小祖宗,你们去哪里搞这么多枪,可不要去干没有王法的事。”小青说:“奶奶,这枪,不会用来打中国人的,是用来打日本人的。我们用来保护村里人不被日本人欺负。”不换说:“奶奶,日本人就要来抢粮了,日本人说了,我们收的稻米,要一粒不剩作皇粮。”玲奶奶说:“那就凭你们,也打不过日本人,我们不要惹火烧身呀。”不换说:“奶奶你不用管这些了,小青哥有办法的。”
二人一面说着,一面将武器都掏了出来,共有步枪8支,汤姆森冲锋枪2支,毛瑟手枪3支,各式枪子弹数百发,手榴弹一箱等。小青本想将那电台也弄来,可是带不动,带来也用不上,只好放弃了。因为埋在泥土里太久,枪面已有些生锈了,小青让不换找些碎布来,一起擦枪。小青说:“可惜当时弹药不多了,这些弹药,几下就打光了。”不换说:“再多了,我们也带不动了。”小青说:“有机会,我们还得去趟城里,找黄余才想办法搞些弹药。”
不换一直沉浸在枪的兴奋中。摸了这支,又试了那支,说:“我还是使这支手枪吧。”小青说:“得了吧,你一只手还举不起来呢。”这是一支德国二十响,不换就一只手试举了举,说:“你看,谁说举不起来。”小青说:“这枪还没有装满子弹呢,再说了,你看,你的手都没有伸直,还在抖哩。”不换就找了支汤姆森冲锋枪:“那我就使这个。”小青取了支步枪说:“你还是用这个吧,那家伙费弹呢,一搂火,几十发弹就没了。你还是老老实实跟我练瞄准,这玩艺可比不得你那火铳,闭着眼都可以乱轰的。”
玲奶奶已叫吃饭了,端上了一盘香味四溢的干辣子炒腊肉和米饭。不换看着直流口水,问奶奶这肉和白米哪来的,玲奶奶说:“雯雯拎来的,说是秀娥叫送的。”小青说:“奶奶,都给我们吃了,您自己吃什么呀。”玲奶奶说:“还有多呢,我能吃多少。”不换让玲奶奶上座一起吃,一边说:“秀娥嫂不比那谭万山,心还蛮好呢。”玲奶奶说:“你们治好了她男人的病,她也感激着来。”小青心里说,真要谢的是人家秀娥哩,没有她,哪能有这些枪,想到秀娥,小青心里就一阵温馨。
小青就问玲奶奶:“村子里还有哪个能用枪的,我们要组织一批护村队。”玲奶奶说:“青壮年不少都抽了丁,都是些庄稼人,连打猎的都少了,还有几个会用枪。这些人多数都是谭万山佃户,怎么也得要他点头。”不换说:“这个守粮奴,只要是为他护粮,他不会不许的。”小青说:“这事待我好好盘算盘算,怎么个组织法。”
十
日本人要抢粮的消息像风一样吹进村子里来,就像一记冷棍,将这些天一直沉醉在欢喜高峰中的谭万山打入了痛苦的谷底。
陈保长也从镇里回来了,带来了更确切的消息,日本第六十八师团还未南下的治愈伤病员已在衡阳聚集,准备纠合城里自卫军、保安队、还有从各处抓来的民夫,调集数百辆军车、马车、牛车等,组成了八十多个收粮队,赴各镇收粮,命令说,收粮队一到镇,限各村保十天内将所收成的全部稻米收齐送到镇上,限期不交的村保,将派兵强收,到时村里将鸡犬不留。
谭万山就气血攻心,恨恨不平,说:“我一粒不交!大不了全村人还带着粮食上山!”陈保长说:“这次可不比上次,你人上山了,这房屋还在,日本人恼羞成怒,来个杀光,烧光,枪光,到时候全村的房子都烧了,大家无家可归,露宿野外,不值得啊!再说了,这全村子人躲在山上,能躲到几时?日本人还能找不到你?到时候不但粮食不保,还会大祸临头。”谭万山听了,就哇地吐出了一口血来,老婆子慌了,忙扶谭万山坐下,说:“你说你这人,日本人还没来呢,你就为这几石粮食送了老命了,你的命就这么不值钱!”陈保长也就不敢说话了。
一旁的谭伟就上去在他爹的耳边嘀咕几句什么,谭万山不耐烦地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鬼鬼祟祟的,这大群又不是外人,你就大声说。”谭伟就说:“这次我们跟金小青他们进城,金小青搞了一批枪,有十多支,说是要组织护村队,武装护粮。”陈保长一听,怔了半天,忙说:“这更做不得呀,老天爷!这十多杆枪,哪能顶住那日本兵。再说了,日本人只会向我要粮呢,到时不交,先会要我的小命,我的小命不要紧,可千万别让他使全村惹祸。”谭伟说:“我也只是听他们这么一说,成不成的,金小青说他有主意,你们把他叫来问问不就是了。”谭万山这时才平静下来,就向谭伟挥了挥手,说:“你去把他叫来,不妨先听听他有怎么个法子。”
谭伟只得去玲奶奶庙找小青。到了玲奶奶庙,已是上气不接下气,看那小青正带着不换使一杆长枪练瞄准,见不换正将那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忙趴在地上喊:“我是谭伟,谭伟!快收起枪,别搂了火!”不换忍不住笑,收起了枪,说:“晓得是你,快起来吧。”小青问:“是你老爹叫你来的吧。”谭伟说:“想瞒也瞒不住呢,你就去一趟吧,说是要讨你的主意。”
小青、不换随谭伟进入谭府,见谭万山像条死狗样靠在太师椅上,陈保长也在。谭万山见了小青,忙欠了欠身,有气无力地说:“贤侄呵,你也不是外人,现在这一村子的人祸事就要临头了,你看看想个什么法子,救救这全村人吧。”
小青心里说,是救你的粮食吧,看了看陈保长,笑了笑说:“不晓得陈保长现在是当哪个的保长,是当日本人的保长呢还是村里人的保长?”陈保长一听就很生气,说:“你这伢子,我与你虽说是一辈,年纪比你爹还大哩,总比你多吃几年饭吧,你这样跟我说话!我当日本人的保长,呸!我碰他娘的鬼哟!你不要以为现在手里有几杆破枪,就在我面前显摆,我可告诉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担着全村人的性命哩。”谭万山听了个不耐烦,说:“大群,你不要哆嗦,你听听小青贤侄的主意嘛。”小青就问:“听说谭爷十年前为对付共产党暴动,拉了一支队伍,有十多杆枪哩。”万山拍拍头,说:“哦,你不说我倒把它给忘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使了,恐怕都锈坏了。”小青问:“枪还在吗?”万山就指谭伟,说:“你叫上老苍头,一起去弄出来。”谭伟问:“全弄出来?还有好些子弹呢。”小青听说还有子弹,忙问:“有多少子弹?”谭万山说:“有好些箱吧,当时也没有放几枪,没用上,后来谭典回来,又送回几箱。”小青一听,乐得心花怒放,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忙说:“这就好了,这就好了。”就对谭伟说:“你先不用忙着搬,我跟你一起去瞧瞧。”
谭伟就领着小青和不换进了万山的书房,书房上面有一小阁楼,登上楼梯,楼内堆了些村里人耍灯用的狮子、灯笼、木头刀枪等戏具,红红绿绿的,上面布满了一层灰,并没有见到什么枪支弹药。见谭伟到一面木板墙前,搬开了墙前的物品,竟将一块块木板顺着下拉槽卸了下来,里面是一个小空间,塞满了枪弹。小青说:“藏得够深的呀。”谭伟说:“要不然,就被日本人取走了。”小青忙取了一箱子弹出来,打开一看,还是被油纸整齐地包着,拆开油纸,见一粒粒子弹还锃光发亮。小青问:“共有多少箱?”谭伟数了数,说:“有十来箱哩,全是中正式步枪子弹。”小青喜得拍了拍谭伟的肩,说:“家有这么好的宝贝,你怎么不早说!”不换也取出一杆枪看了,说:“哥你看,还能用呢。”小青说:“这东西还是先放在这里,我们下去商量事吧。”
小青从书房出来,心里就有了底气,对谭万山说:“谭爷,小辈就直说了,您不要见怪。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呢,是您顺从地将这秋收的粮食,全给了日本人,保这一村人平安,让村里人吃一年的杂粮度日;第二条路呢,就是组织一个护粮队,凭我们这些枪和我们村的有利地形条件,将抢粮的鬼子阻档在村外,保护村人和粮食。只是,这样做需要担风险,我们赢了,村子和粮食都保住了;败了,当然,村子人和粮食还是有时间转移的,只是我们村的房子就要全被烧了。”谭万山问:“你们组织这些人枪,怎么个阻击法,能把那鬼子拦在村外吗?”小青说:“在村口十一二里地的地方有个狼牙口,那地方您是晓得的,日本人要进村,只有这条路,我们就在那里设个伏,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我们的枪加起来,也有近三十支,凭这些弹药,他就是千军万马,在我们的弹药没有用完,我们的人没有被打死之前,他一个人都休想过得来,何况山上还有很多石头都用得上呢。我打听过了,这次来抢粮的鬼子,都没有带重武器,而且在这山沟里,他就是有重武器都派不上用场,来我们镇的鬼子顶多也就只有三十多人,多数还是受过伤的人员拼凑的,战斗力和火力都要打折扣。那些自卫军、保安,有几个会为鬼子卖命的。鬼子大部队都南下两广了,城里的鬼子也派不出很多救兵了,他们不会为了这么个小村子,派大部队来的。而且,日本人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呢,他的日子也长不了了。因此说,我还是满有信心打赢这个仗的。”
这一说,连陈保长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了,就问:“我们这队伍能组织得起来吗,这枪还没有几个会用呢。”小青问:“谭爷,十年前您带的那批人,现在还在吗?”谭万山想了想,道:“十有八九还在吧。”小青说:“那就好,但是也得动员他们愿意干呀。”就对陈保长说:“你明天将村上的青壮年男人全叫到这坪上来,我来做动员,我们就先组织他三十来人,先练起来。”陈保长也来了兴致,连连点头说:“好好,我明天一早就把人喊到这里来,我们就先把队伍拉起来,打这日本狗日的。”
次日一早,村子里的人便陆陆续续聚到谭府门前来,刚收完稻子的农民都显得十分疲惫,丰收的喜悦心情也随着日本人抢粮的消息闹得沮丧到了极点。谭万山、金小青、陈保长早在门前等着,见人到得差不多了,谭万山开始喊话:“各位父老!大家都晓得了,日本人就要来枪粮了。日本人侵略我们国家,烧杀奸劫,无恶不作,我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怎么能白白送给这帮畜牲!现有贤侄金小青奋勇当先,要组织护粮队,保护全村村民和粮食。各位愿意参加护粮队的,谭某愿舍家资家粮,供养到底。”
金小青也向大家鞠了一躬,说:“各位父老兄弟,我们村子的人,为了抗日,已有四十多位烈士为国捐躯了,我们不能用我们种出来的粮食,养这些杀害过我们亲人的日本鬼子。要不然,我们会有愧于九泉之下的烈士们,我们更不能让烈士们看到我们心甘情愿地受日本人的侮辱。我是从烈士的血泊里爬出来的人,为了打日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只要我活着,我是绝不能让日本人进村的。有请各位,有愿意参加护粮队的,自愿报名,就跟着我打鬼子。”
“好,打鬼子去!”
一个人冲拳喊了起来,大家一看,是王顺山。王顺山一个箭步上了台阶,向大家高声说:“在峪口村,我亲眼看到鬼子杀人,那鬼子一进村,就向那些往山上跑的人,举枪就轰,有跑不动的,都是些老人,带小孩的妇女孕妇,鬼子都不放过呀。鬼子进了村,更是鸡犬不留,我们决不能让这鬼子进村,我王顺山第一个跟小青兄弟打鬼子!”
众人齐举拳吼了起来:“打鬼子!打鬼子!打鬼子!”
紧接着人头攒动,一群人都涌了上来。小青忙示意大家安静,说:“用不着这么多人,只要三十个人。”就喊:“凡是用过枪的人,先站到一边吧。”
很快就站了一大群人,小青一数,有七十多人,问:“你们都会用抢?”这些人说:“用过火铳哩。”小青说:“用过步枪的站出来。”就站出了八个人,小青就从人群中挑了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凑到了三十人,王顺山、王顺水兄弟俩要一同参加,小青不让,只要了顺水,三十人让谭伟带去领枪。
小青就对大家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这三十人,就负责在村口阻止日本人进村,我来带队负责;村里人,就听陈保长安排,通知你们藏粮,你们就藏粮,通知你们进山,你们就进山,我保证,只要我们三十人还活着,就绝不会让日本人进村。”
……
门外传来叫喊:“奶奶!奶奶!”雯雯一听,兴奋地说:“奶奶,是不换回来了。”飞也似地出了门,果然见不换、小青同谭伟三人各扛了个沉甸甸的大麻袋进来。雯雯问:“这带的什么东西,”不换兴奋异常,将麻袋放下了,喝了口玲奶奶递来的凉茶,喘着气说:“反正不是送给你的,你也用不着。”雯雯不屑地哼了一声。又问谭伟:“三哥呢。”谭伟说:“回家了,你同我回去看看吧。”玲奶奶问:“那谭容病治得嘛样哩?”谭伟说:“看了医生了,给了些西药,每天睡前吃一片,真的就不闹了,一觉睡到天亮。”玲奶奶说:“阿弥陀佛,总算治好了,你们积了大德哩。”
小青等谭伟带雯雯嫚嫚走了,才打开麻袋,玲奶奶一见,吃了一惊,说:“小祖宗,你们去哪里搞这么多枪,可不要去干没有王法的事。”小青说:“奶奶,这枪,不会用来打中国人的,是用来打日本人的。我们用来保护村里人不被日本人欺负。”不换说:“奶奶,日本人就要来抢粮了,日本人说了,我们收的稻米,要一粒不剩作皇粮。”玲奶奶说:“那就凭你们,也打不过日本人,我们不要惹火烧身呀。”不换说:“奶奶你不用管这些了,小青哥有办法的。”
二人一面说着,一面将武器都掏了出来,共有步枪8支,汤姆森冲锋枪2支,毛瑟手枪3支,各式枪子弹数百发,手榴弹一箱等。小青本想将那电台也弄来,可是带不动,带来也用不上,只好放弃了。因为埋在泥土里太久,枪面已有些生锈了,小青让不换找些碎布来,一起擦枪。小青说:“可惜当时弹药不多了,这些弹药,几下就打光了。”不换说:“再多了,我们也带不动了。”小青说:“有机会,我们还得去趟城里,找黄余才想办法搞些弹药。”
不换一直沉浸在枪的兴奋中。摸了这支,又试了那支,说:“我还是使这支手枪吧。”小青说:“得了吧,你一只手还举不起来呢。”这是一支德国二十响,不换就一只手试举了举,说:“你看,谁说举不起来。”小青说:“这枪还没有装满子弹呢,再说了,你看,你的手都没有伸直,还在抖哩。”不换就找了支汤姆森冲锋枪:“那我就使这个。”小青取了支步枪说:“你还是用这个吧,那家伙费弹呢,一搂火,几十发弹就没了。你还是老老实实跟我练瞄准,这玩艺可比不得你那火铳,闭着眼都可以乱轰的。”
玲奶奶已叫吃饭了,端上了一盘香味四溢的干辣子炒腊肉和米饭。不换看着直流口水,问奶奶这肉和白米哪来的,玲奶奶说:“雯雯拎来的,说是秀娥叫送的。”小青说:“奶奶,都给我们吃了,您自己吃什么呀。”玲奶奶说:“还有多呢,我能吃多少。”不换让玲奶奶上座一起吃,一边说:“秀娥嫂不比那谭万山,心还蛮好呢。”玲奶奶说:“你们治好了她男人的病,她也感激着来。”小青心里说,真要谢的是人家秀娥哩,没有她,哪能有这些枪,想到秀娥,小青心里就一阵温馨。
小青就问玲奶奶:“村子里还有哪个能用枪的,我们要组织一批护村队。”玲奶奶说:“青壮年不少都抽了丁,都是些庄稼人,连打猎的都少了,还有几个会用枪。这些人多数都是谭万山佃户,怎么也得要他点头。”不换说:“这个守粮奴,只要是为他护粮,他不会不许的。”小青说:“这事待我好好盘算盘算,怎么个组织法。”
十
日本人要抢粮的消息像风一样吹进村子里来,就像一记冷棍,将这些天一直沉醉在欢喜高峰中的谭万山打入了痛苦的谷底。
陈保长也从镇里回来了,带来了更确切的消息,日本第六十八师团还未南下的治愈伤病员已在衡阳聚集,准备纠合城里自卫军、保安队、还有从各处抓来的民夫,调集数百辆军车、马车、牛车等,组成了八十多个收粮队,赴各镇收粮,命令说,收粮队一到镇,限各村保十天内将所收成的全部稻米收齐送到镇上,限期不交的村保,将派兵强收,到时村里将鸡犬不留。
谭万山就气血攻心,恨恨不平,说:“我一粒不交!大不了全村人还带着粮食上山!”陈保长说:“这次可不比上次,你人上山了,这房屋还在,日本人恼羞成怒,来个杀光,烧光,枪光,到时候全村的房子都烧了,大家无家可归,露宿野外,不值得啊!再说了,这全村子人躲在山上,能躲到几时?日本人还能找不到你?到时候不但粮食不保,还会大祸临头。”谭万山听了,就哇地吐出了一口血来,老婆子慌了,忙扶谭万山坐下,说:“你说你这人,日本人还没来呢,你就为这几石粮食送了老命了,你的命就这么不值钱!”陈保长也就不敢说话了。
一旁的谭伟就上去在他爹的耳边嘀咕几句什么,谭万山不耐烦地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鬼鬼祟祟的,这大群又不是外人,你就大声说。”谭伟就说:“这次我们跟金小青他们进城,金小青搞了一批枪,有十多支,说是要组织护村队,武装护粮。”陈保长一听,怔了半天,忙说:“这更做不得呀,老天爷!这十多杆枪,哪能顶住那日本兵。再说了,日本人只会向我要粮呢,到时不交,先会要我的小命,我的小命不要紧,可千万别让他使全村惹祸。”谭伟说:“我也只是听他们这么一说,成不成的,金小青说他有主意,你们把他叫来问问不就是了。”谭万山这时才平静下来,就向谭伟挥了挥手,说:“你去把他叫来,不妨先听听他有怎么个法子。”
谭伟只得去玲奶奶庙找小青。到了玲奶奶庙,已是上气不接下气,看那小青正带着不换使一杆长枪练瞄准,见不换正将那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忙趴在地上喊:“我是谭伟,谭伟!快收起枪,别搂了火!”不换忍不住笑,收起了枪,说:“晓得是你,快起来吧。”小青问:“是你老爹叫你来的吧。”谭伟说:“想瞒也瞒不住呢,你就去一趟吧,说是要讨你的主意。”
小青、不换随谭伟进入谭府,见谭万山像条死狗样靠在太师椅上,陈保长也在。谭万山见了小青,忙欠了欠身,有气无力地说:“贤侄呵,你也不是外人,现在这一村子的人祸事就要临头了,你看看想个什么法子,救救这全村人吧。”
小青心里说,是救你的粮食吧,看了看陈保长,笑了笑说:“不晓得陈保长现在是当哪个的保长,是当日本人的保长呢还是村里人的保长?”陈保长一听就很生气,说:“你这伢子,我与你虽说是一辈,年纪比你爹还大哩,总比你多吃几年饭吧,你这样跟我说话!我当日本人的保长,呸!我碰他娘的鬼哟!你不要以为现在手里有几杆破枪,就在我面前显摆,我可告诉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担着全村人的性命哩。”谭万山听了个不耐烦,说:“大群,你不要哆嗦,你听听小青贤侄的主意嘛。”小青就问:“听说谭爷十年前为对付共产党暴动,拉了一支队伍,有十多杆枪哩。”万山拍拍头,说:“哦,你不说我倒把它给忘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使了,恐怕都锈坏了。”小青问:“枪还在吗?”万山就指谭伟,说:“你叫上老苍头,一起去弄出来。”谭伟问:“全弄出来?还有好些子弹呢。”小青听说还有子弹,忙问:“有多少子弹?”谭万山说:“有好些箱吧,当时也没有放几枪,没用上,后来谭典回来,又送回几箱。”小青一听,乐得心花怒放,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忙说:“这就好了,这就好了。”就对谭伟说:“你先不用忙着搬,我跟你一起去瞧瞧。”
谭伟就领着小青和不换进了万山的书房,书房上面有一小阁楼,登上楼梯,楼内堆了些村里人耍灯用的狮子、灯笼、木头刀枪等戏具,红红绿绿的,上面布满了一层灰,并没有见到什么枪支弹药。见谭伟到一面木板墙前,搬开了墙前的物品,竟将一块块木板顺着下拉槽卸了下来,里面是一个小空间,塞满了枪弹。小青说:“藏得够深的呀。”谭伟说:“要不然,就被日本人取走了。”小青忙取了一箱子弹出来,打开一看,还是被油纸整齐地包着,拆开油纸,见一粒粒子弹还锃光发亮。小青问:“共有多少箱?”谭伟数了数,说:“有十来箱哩,全是中正式步枪子弹。”小青喜得拍了拍谭伟的肩,说:“家有这么好的宝贝,你怎么不早说!”不换也取出一杆枪看了,说:“哥你看,还能用呢。”小青说:“这东西还是先放在这里,我们下去商量事吧。”
小青从书房出来,心里就有了底气,对谭万山说:“谭爷,小辈就直说了,您不要见怪。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呢,是您顺从地将这秋收的粮食,全给了日本人,保这一村人平安,让村里人吃一年的杂粮度日;第二条路呢,就是组织一个护粮队,凭我们这些枪和我们村的有利地形条件,将抢粮的鬼子阻档在村外,保护村人和粮食。只是,这样做需要担风险,我们赢了,村子和粮食都保住了;败了,当然,村子人和粮食还是有时间转移的,只是我们村的房子就要全被烧了。”谭万山问:“你们组织这些人枪,怎么个阻击法,能把那鬼子拦在村外吗?”小青说:“在村口十一二里地的地方有个狼牙口,那地方您是晓得的,日本人要进村,只有这条路,我们就在那里设个伏,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我们的枪加起来,也有近三十支,凭这些弹药,他就是千军万马,在我们的弹药没有用完,我们的人没有被打死之前,他一个人都休想过得来,何况山上还有很多石头都用得上呢。我打听过了,这次来抢粮的鬼子,都没有带重武器,而且在这山沟里,他就是有重武器都派不上用场,来我们镇的鬼子顶多也就只有三十多人,多数还是受过伤的人员拼凑的,战斗力和火力都要打折扣。那些自卫军、保安,有几个会为鬼子卖命的。鬼子大部队都南下两广了,城里的鬼子也派不出很多救兵了,他们不会为了这么个小村子,派大部队来的。而且,日本人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呢,他的日子也长不了了。因此说,我还是满有信心打赢这个仗的。”
这一说,连陈保长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了,就问:“我们这队伍能组织得起来吗,这枪还没有几个会用呢。”小青问:“谭爷,十年前您带的那批人,现在还在吗?”谭万山想了想,道:“十有八九还在吧。”小青说:“那就好,但是也得动员他们愿意干呀。”就对陈保长说:“你明天将村上的青壮年男人全叫到这坪上来,我来做动员,我们就先组织他三十来人,先练起来。”陈保长也来了兴致,连连点头说:“好好,我明天一早就把人喊到这里来,我们就先把队伍拉起来,打这日本狗日的。”
次日一早,村子里的人便陆陆续续聚到谭府门前来,刚收完稻子的农民都显得十分疲惫,丰收的喜悦心情也随着日本人抢粮的消息闹得沮丧到了极点。谭万山、金小青、陈保长早在门前等着,见人到得差不多了,谭万山开始喊话:“各位父老!大家都晓得了,日本人就要来枪粮了。日本人侵略我们国家,烧杀奸劫,无恶不作,我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怎么能白白送给这帮畜牲!现有贤侄金小青奋勇当先,要组织护粮队,保护全村村民和粮食。各位愿意参加护粮队的,谭某愿舍家资家粮,供养到底。”
金小青也向大家鞠了一躬,说:“各位父老兄弟,我们村子的人,为了抗日,已有四十多位烈士为国捐躯了,我们不能用我们种出来的粮食,养这些杀害过我们亲人的日本鬼子。要不然,我们会有愧于九泉之下的烈士们,我们更不能让烈士们看到我们心甘情愿地受日本人的侮辱。我是从烈士的血泊里爬出来的人,为了打日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只要我活着,我是绝不能让日本人进村的。有请各位,有愿意参加护粮队的,自愿报名,就跟着我打鬼子。”
“好,打鬼子去!”
一个人冲拳喊了起来,大家一看,是王顺山。王顺山一个箭步上了台阶,向大家高声说:“在峪口村,我亲眼看到鬼子杀人,那鬼子一进村,就向那些往山上跑的人,举枪就轰,有跑不动的,都是些老人,带小孩的妇女孕妇,鬼子都不放过呀。鬼子进了村,更是鸡犬不留,我们决不能让这鬼子进村,我王顺山第一个跟小青兄弟打鬼子!”
众人齐举拳吼了起来:“打鬼子!打鬼子!打鬼子!”
紧接着人头攒动,一群人都涌了上来。小青忙示意大家安静,说:“用不着这么多人,只要三十个人。”就喊:“凡是用过枪的人,先站到一边吧。”
很快就站了一大群人,小青一数,有七十多人,问:“你们都会用抢?”这些人说:“用过火铳哩。”小青说:“用过步枪的站出来。”就站出了八个人,小青就从人群中挑了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凑到了三十人,王顺山、王顺水兄弟俩要一同参加,小青不让,只要了顺水,三十人让谭伟带去领枪。
小青就对大家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这三十人,就负责在村口阻止日本人进村,我来带队负责;村里人,就听陈保长安排,通知你们藏粮,你们就藏粮,通知你们进山,你们就进山,我保证,只要我们三十人还活着,就绝不会让日本人进村。”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