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8427
阅读:9897
发表:2016/2/19
20章 主旋律 小说
《粮食啊粮食》第1章:下
1
1
1
2
2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不换问:“听说,你大哥自杀了,你伤心么”
雯雯叹了口气,扭头看了天上的明月,不换就看到了雯姐那双水晶样清澈的眼在闪着幽幽的光。
“哪个不伤心!他杀了苏大姐,害死了三哥,我恨过,可又一想,当初我在学校闹学生运动那阵子,几次被警察抓了,都是他担保放我出来,没有他,我也不敢想有今天。我原想,他要是被解放军抓了,我即便保不了他的命,能看他几眼,同他说说话,让他看到我过的日子,爹和娘我们一家子过的日子,能让他死了也闭眼,我也心安些,哪会想到,他就这么死心。”
不换叹了一口气,说:“不说了,这世道,会让很多人走不同的路,这也是他的命。”
“不是命,他也是为了他的信仰,就像苏组长为了她的信仰一样。”
“我不晓得什么是信仰,他只晓得,苏组长的信仰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雯雯点了点头。
一路上各人诉说各人的遭遇,哭哭笑笑的,都感叹这不平凡的世道。
雯雯同不换赶到镇上时,天已亮了,当天,就上了县里来接的车。
不换回到村,先是挨了王成丰和娘的一顿臭骂,后来又是乡亲们的责怪和埋怨,都说不应该让雯雯就这么走了,让乡亲们心里更是伤心难受。玲奶奶更是扛着一布袋的雯雯爱吃的零食下山,听说雯雯走了,抹着泪说:“下次就是来了,这个村也就没有了,也不晓得在哪里能见上面呀。”
雯雯一走,地委、县、镇工作组着手组织开展搬迁工作。
深秋丝丝的寒风中,洪关镇葫芦嘴村四百多户、一千七百多人的人大迁涉开始了。
四面山上,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不绝于耳,这是村里人在迁祖坟,为防止被水淹没,在吃水线下的坟要迁往高处,没有迁的,也要上坟,祭奠告慰先灵,他们的子子孙孙将要离开祖先们开拓的地方,迁向他方。
村子里又一次集中进行了对家养禽畜的大屠杀,猪刺耳的嚎叫和鸡鸭绝望的挣扎声此起彼伏。
一队队孩子围在放干了水的池塘边,看大人们在抓鱼。
一家家的陈旧的家俱被清了出来,一切都在大人们沉默无语的伤神表情中进行,只听到孩子们的无忧的笑语,常常会有孩子在挨打的哭声和大人的训叱,老人们的脸上更是写满无奈,挂着泪痕。
地委、县、镇工作组将峪口、丰水、竹村附近几个的村民全都动员起来,几千人浩浩荡荡来到葫芦嘴村,帮助搬迁的村民挑扛家什。家家户户的狗吠声不绝,狗们不明白会有这么多的陌生人来到他们的领地,似乎也预感大事不妙了。
各家被杀的猪鸡鸭鱼被集中到谭家门前来,村里人要在谭家门前吃一顿在这里的最后一顿流水席。此次一起吃席的除了本村人,还有外村的数千人,共五千余人。
地委工作组带来了高音喇叭,装在谭宅的门前,只听王成丰在喇叭里反复高喊:请各位乡亲清好东西后,全部到谭家晒谷坪集中,举行公祭土地神灵大典。
随着声音传来的,是从谭家飘来的阵阵大白米饭和大肉的肉香。
柚子将屋里所有能搬的东西搬出来,掩上房门就要上锁,不换说:“娘,还锁他干吗,您还回来吗?”柚子就突然就一屁股坐在门坎上,门前有几株柚子树,树上两只喜鹊冲着她在喳喳叫得欢,树上快要成熟的柚子挂满枝头。那是她男人金立新种的,男人说,既然我堂客叫柚子,就不能没有柚子树。
看了就要被淹没的柚子树,柚子呜呜地哭了起来。
王成丰最后一次来到他的庄稼地里,冲着那水田烧了一沓纸钱,点了几柱香,就长跪着不起,水田里只有一桩桩的被割剩的禾蔸,浅浅的水面映着他痛苦的脸,不晓得他对那水田在念叨着什么,他像是看到了他爷爷,他爹在这田里劳作的身影,王成丰最后双手捂着脸,抽搐起来。
谭万山最后一次来到四个洞库前,洞库八扇厚重的大铁门已拆了下来,上缴了政府,剩下四个黑洞洞的大口。进入洞内,他似乎还闻到了夹杂泥土气息的稻香。仿佛看到老苍头还跟在自己的身边,在对自己说:“老爷,谷子像是要晒了,趁这些天这好太阳。”洞外,天空灰雾一片,一群麻雀呼地从自家的青砖瓦房顶飞下来,落在晒谷坪上,谭万山似乎看到晒谷坪上一层层金色谷浪,谷浪上,老苍头肩扛长长的竹粑,远远地向他走来……。
谭万山一阵揪心,双眼模糊起来。
……
谭家门前人山人海。
百十张八仙桌齐满满地摆在谭家晒谷坪上,桌前围满了人。四周的塘岸边,田垄上,都黑压压的站满了人,看葛师爷公祭土地神灵。
正南方向,摆上了一大条桌,供奉猪牛羊三牲,葛师爷上前倒上了三杯酒,点好了三柱香。在村民凝重的面色中,葛师爷点香焚纸,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行三跪九叩首。礼毕,接着三声铳响,葛师爷冲着喇叭高喊:“全体肃立!”
全体村民肃立,听葛师爷念读敬祭土地诸神文:
雯雯叹了口气,扭头看了天上的明月,不换就看到了雯姐那双水晶样清澈的眼在闪着幽幽的光。
“哪个不伤心!他杀了苏大姐,害死了三哥,我恨过,可又一想,当初我在学校闹学生运动那阵子,几次被警察抓了,都是他担保放我出来,没有他,我也不敢想有今天。我原想,他要是被解放军抓了,我即便保不了他的命,能看他几眼,同他说说话,让他看到我过的日子,爹和娘我们一家子过的日子,能让他死了也闭眼,我也心安些,哪会想到,他就这么死心。”
不换叹了一口气,说:“不说了,这世道,会让很多人走不同的路,这也是他的命。”
“不是命,他也是为了他的信仰,就像苏组长为了她的信仰一样。”
“我不晓得什么是信仰,他只晓得,苏组长的信仰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雯雯点了点头。
一路上各人诉说各人的遭遇,哭哭笑笑的,都感叹这不平凡的世道。
雯雯同不换赶到镇上时,天已亮了,当天,就上了县里来接的车。
不换回到村,先是挨了王成丰和娘的一顿臭骂,后来又是乡亲们的责怪和埋怨,都说不应该让雯雯就这么走了,让乡亲们心里更是伤心难受。玲奶奶更是扛着一布袋的雯雯爱吃的零食下山,听说雯雯走了,抹着泪说:“下次就是来了,这个村也就没有了,也不晓得在哪里能见上面呀。”
雯雯一走,地委、县、镇工作组着手组织开展搬迁工作。
深秋丝丝的寒风中,洪关镇葫芦嘴村四百多户、一千七百多人的人大迁涉开始了。
四面山上,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不绝于耳,这是村里人在迁祖坟,为防止被水淹没,在吃水线下的坟要迁往高处,没有迁的,也要上坟,祭奠告慰先灵,他们的子子孙孙将要离开祖先们开拓的地方,迁向他方。
村子里又一次集中进行了对家养禽畜的大屠杀,猪刺耳的嚎叫和鸡鸭绝望的挣扎声此起彼伏。
一队队孩子围在放干了水的池塘边,看大人们在抓鱼。
一家家的陈旧的家俱被清了出来,一切都在大人们沉默无语的伤神表情中进行,只听到孩子们的无忧的笑语,常常会有孩子在挨打的哭声和大人的训叱,老人们的脸上更是写满无奈,挂着泪痕。
地委、县、镇工作组将峪口、丰水、竹村附近几个的村民全都动员起来,几千人浩浩荡荡来到葫芦嘴村,帮助搬迁的村民挑扛家什。家家户户的狗吠声不绝,狗们不明白会有这么多的陌生人来到他们的领地,似乎也预感大事不妙了。
各家被杀的猪鸡鸭鱼被集中到谭家门前来,村里人要在谭家门前吃一顿在这里的最后一顿流水席。此次一起吃席的除了本村人,还有外村的数千人,共五千余人。
地委工作组带来了高音喇叭,装在谭宅的门前,只听王成丰在喇叭里反复高喊:请各位乡亲清好东西后,全部到谭家晒谷坪集中,举行公祭土地神灵大典。
随着声音传来的,是从谭家飘来的阵阵大白米饭和大肉的肉香。
柚子将屋里所有能搬的东西搬出来,掩上房门就要上锁,不换说:“娘,还锁他干吗,您还回来吗?”柚子就突然就一屁股坐在门坎上,门前有几株柚子树,树上两只喜鹊冲着她在喳喳叫得欢,树上快要成熟的柚子挂满枝头。那是她男人金立新种的,男人说,既然我堂客叫柚子,就不能没有柚子树。
看了就要被淹没的柚子树,柚子呜呜地哭了起来。
王成丰最后一次来到他的庄稼地里,冲着那水田烧了一沓纸钱,点了几柱香,就长跪着不起,水田里只有一桩桩的被割剩的禾蔸,浅浅的水面映着他痛苦的脸,不晓得他对那水田在念叨着什么,他像是看到了他爷爷,他爹在这田里劳作的身影,王成丰最后双手捂着脸,抽搐起来。
谭万山最后一次来到四个洞库前,洞库八扇厚重的大铁门已拆了下来,上缴了政府,剩下四个黑洞洞的大口。进入洞内,他似乎还闻到了夹杂泥土气息的稻香。仿佛看到老苍头还跟在自己的身边,在对自己说:“老爷,谷子像是要晒了,趁这些天这好太阳。”洞外,天空灰雾一片,一群麻雀呼地从自家的青砖瓦房顶飞下来,落在晒谷坪上,谭万山似乎看到晒谷坪上一层层金色谷浪,谷浪上,老苍头肩扛长长的竹粑,远远地向他走来……。
谭万山一阵揪心,双眼模糊起来。
……
谭家门前人山人海。
百十张八仙桌齐满满地摆在谭家晒谷坪上,桌前围满了人。四周的塘岸边,田垄上,都黑压压的站满了人,看葛师爷公祭土地神灵。
正南方向,摆上了一大条桌,供奉猪牛羊三牲,葛师爷上前倒上了三杯酒,点好了三柱香。在村民凝重的面色中,葛师爷点香焚纸,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行三跪九叩首。礼毕,接着三声铳响,葛师爷冲着喇叭高喊:“全体肃立!”
全体村民肃立,听葛师爷念读敬祭土地诸神文: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