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9822
阅读:12301
发表:2018/2/22 修改:2019/9/30
爱情,校园,武侠动作
小说
姜子牙前传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姜子牙前传
第一回 祈雨见蝗
昆仑山上,我独自在玉虚宫外的山石上练武,对于打神鞭第108式,我本来已经是烂熟于心了,但今天不知为何就是做不到一气呵成。我沮丧地停下来,感觉非常无助。
突然几声咳嗽,我知道师父元始天尊来了,赶紧转身向师父行礼。
“为师知道你有心事,但你自己好像没觉察出来。”
“师父明鉴。”
“你一向认为自己的内外兼修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其实还远远不够。”
我突然感觉师父还是不太了解我,或者是看不起我?我上山10载,该学的早就学了,我不明白师父为什么这样说,但又不知如何向师父解释。
师父看我沉思,微微叹了一口气,又说:“你家乡大旱到今天已经足足三个月了。”
我知道刚才为什么心神不定了,原来还是家事在心头。
“看来你还是不太适合潜心修行。”
“请师父明察,弟子一心修行,以求正果。”
“不过你多次提出下乡救灾。”
“父老乡亲犹如恩师,时刻不敢忘怀。”
“哈哈,好好,看来为师没看错你。”
“感谢师父教诲。”
“过两天为师要带弟子上天宫交流学习,也为你打听下大旱缘由。既然你回乡心切,就尽快动身吧。还留下松子和柏子两个看家,有事可以飞鸽传书或上山找他们商量。”
“弟子谨遵师命。”
我带着打神鞭和杏黄旗,骑着四不相,日夜兼程,行了三日三夜,已到家乡边界。我驾神兽降下平地,一轮红日东升,山野茫茫,突然远处传来小孩哭声。我心头一紧,前行一看,只见一个大约3岁男孩坐在地上,趴在一个妇女身上痛哭。我跳下神兽,飞奔过去,检查妇女右脉,发觉已去世多时。一时之间,手足无措,我望着干涸的土地,悲从中来。
忽然,远处飞奔而来一个身影,见妇女情状,放下手中野果,抱住大哭。一边哭一边喊“你这么狠心,扔下我俩,教我如何办,是我无用,没钱为你看病。”
我默默地蹲下来,掏出最后一块烙饼,和身上的全部贝帀放在他手上。原来他们外出投亲,妻子又饿又病,今早他离开采摘野果,不料就此与妻永别。我劝慰一番,想到灾情,接着赶路。
我在马路上个行走,人烟稀少,前面就是吕村,我看到了家门前熟悉的红枣树,树木因为缺水而奄奄一息。在红枣树上系好神兽,进了家门,娘亲一看见我,放下手中的饭碗,满心欢喜地说:“回来啦,先吃点粥吧。”我赶紧向娘亲行礼。
娘亲帮我拿来碗筷,我看下饭桌,半盆稀粥,没见什么米,一碟黄豆,三个很小的木薯。我剥起一个木薯,木薯如雪花,让我回忆起童年快乐的火花。我装了一碗粥,一口气吃了半碗,吃了几颗黄豆。娘亲絮絮叨叨地说,我静静地听,偶尔回答娘亲的问题。爹出门卖肉末回,表妹兰姬还在等我未嫁,娘亲劝我早娶她,说她才貌双全,千里挑一,为了我,兰姬担任家族与朝廷女雨师,并经常过来接济双亲。我心中涌起感敫之情。
门外响起沉重的脚步声,我知道爹回来了。就迎了出来行礼。爹把一对大箩放在大厅,回厨房洗手。我拿了碗筷出来,盛了粥给爹。爹坐下来,喝了一口粥,剥起一个木薯来。
“这次回来还要上山吗?”爹问。
“孩儿希望早点完成学业,不过恩师认为末可。”
“老父也希望你光宗耀祖,扬名立万,别让家业败在我手中。你当好自为之。”
“孩儿谨记。”
“前两天兰姬过来说,她当天就要动身到朝歌面君,因久旱不雨,圣上震怒,这关看来难过。”爹说完,我“霍”地站起来说“我要上朝帮她”。
爹同意了,并叮嘱我平心静气,注意礼仪,见机行事,别逞少年之勇,我谨记在心,收好行李,马上起程,娘亲把一包红枣给我做干粮。
第二天早上,我骑着神兽飞奔,不久到达朝歌,找到兰姬的客舍,两层小平房,房主人是个高瘦老头,说她一大早就上朝参加祈雨大典,出门时忧心衷衷的样子。
我到了神庙门前,只见庙前两排卫兵把守,门外不少人围观。我上前表明家族身份,一个壮实高大士兵听说是兰姬亲属,就进庙请示,一会,就出来说,天子同意接见,就带我进去。
我进去之后,只见居北供奉女娲神像,前一排长桌供满三牲果品,天子帝辛与群臣肃立于南面红毯前,卫士于东西面把守,宽阔空地中央设一草席,兰姬席上道装木剑,翩翩起舞,一条由八个女子举起的舞龙围着她舞动。片刻,兰姬与众人面向神像长跪。我跪于最南面石板地面上,兰姬跪于草席,手握一副圆竹节卜具祷告:“皇天在上,天子子民,诚心祈雨,大旱三月,是否因天子政事失于礼?是否因子民困于贫?是否因官吏贪与贿?是否因小人进谗言?是否因女人教之过?是否因土木过于兴?天子诚心来改过。”
每说一句是否扔一次卜具,这种卜具用一根老而圆的竹节,从中间分为两半构成一副,六个是否说完,说第一个和第六个是否扔得竹节内平面均向下,表示是,第二个一下一上,表示部分是,其余均向上,表示否。
我看得明白,占卜表示天子政事失礼与大兴土木两方面有过错。
兰姬祷告完,把卜具献给天子帝辛,天子接过,三跪几叩,众人随之。天子跪告:“天子今后检点政事,从简修造,勤勉克己,以复于礼。请于本昼夜内普降甘露。”于是掷卜具,得一上一下。天子再拜,众人随之。天子跪告:“天子虔诚再请,但念黎民疾苦,可否于三朝之内普降甘露。”结果还是全否。
天子把降雨时间又推迟到一周、一旬,半月,均无果。最后提出以“人牲”作保,得一是一否,再祷,得全是,所谓“人牲”就是以人自焚祭告,也即以兰姬与众舞龙女子作“人牲”。
我暗暗为她们担心,但大脑一片空白,想不出什么计策来,这时我才明白,我不见得比别人聪明。但偷望兰姬她们,却毫无惧色。
我知道她们是真心希望以此种行为换取举国上下的幸福。
我头脑在快速运转,当我听到“准备人牲”时,我抬起头,发觉只剩我一人跪着,一大班土兵都已经在往中间堆干柴。我心中一酸,忽然感觉辜负了兰姬,她为我空等十多年,我却不能给她半点幸福,还因为她代掌雨师之职而丧生。
我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于是大声喊:“吕姜家族雨师之子姜尚愿为祈雨献策。”天子闻言回头,挥手道:“请过来。”两个士兵把我带到天子面前,我行了君臣之礼。天子问道:“有何良策,朕洗耳恭听。”
我启奏:“祈雨恩泽苍生,自当重视,不才师从元始天尊,习得些小经文,恳请宽限时日,以断降雨之期。”
天子大喜,又问:“朕想知道,你确信可延期之依据为何物。”
我答:“但凡行云布雨,当有雷公电母二仙到场,天子相请,即便不雨,亦无缺席。我若请下二仙,当可断明降雨之期。”
天子以为然,又问:“果如此,你且作法,作法尚需何物,朕即命准备。”
我答:“今日之物即可,只怕偶有意外,才恳请宽限时日。我观今日之天象有奇异之处,但未能明了。”
天子又问:“你作法之后,二仙何时可现。”
我答:“三柱香光景,作法到现身足矣。”
天子即命撤去柴草,容我作法。
这时,我才有机会与兰姬目光交流,她清澈的眼神,一如她清纯的心灵。我心中默默祈祷我能作法成功,兰姬的眼神流露着和我一模一样的想法。我终于明白,我与兰姬是心灵相通的,但愿这种想法不会太迟。
天子随即封我为朝廷副雨师,与兰姬构成正副关系。我谢过圣恩,即与兰姬她们筹划作法。照例是燃香茶酒,群女舞龙,兰姬与我各执木剑共舞,之后,全体跪下,兰姬祷告云:“皇天在上,今有天子与黎民百姓诚心祈雨,过往若有过失,万请海涵,从今以后,天子自当勤勉奉公,克己复礼,心系子民,造福子孙。”我接着祷告云:“皇天在上,娘娘明鉴,今有吕尚,诚心作法,祈求降雨,造福苍生。急急如律令。”我烧化黄符,黄符燃化,化作青烟,直上重霄。
作法完毕,众人稍息,第三柱香将完。突然,天色大暗,众人大声欢呼,我五指一算,顿足大呼不好,忙请天子退避庙内,再请天子下令严阵以待,众人大不解。
我催开法眼,向天观望,暗暗叫苦,心头发凉。随即回转请罪:“满天蝗虫将至,请天子定夺。”
天子起而怒,即令全体应对蝗群。
眨眼之间,蝗群蔗天蔽日而来,到处飞舞,场面恐怖,众多蝗虫疯啃树叶,只听“嚓嚓”之声,瞬间只见光秃秃的树枝。忽然有人大呼救命,我飞身跃上庙墙,只见庙外数个如鸡般大的蝗虫,叨着一个男孩飞向空中,我挥起木剑,削向巨蝗,巨蝗受惊,松开男孩逃离,我于空中接住男孩,男孩吓得面如土色,我拍拍男孩,大声说没事了,她娘亲飞奔而来,向我叩谢,我即拉起她,退至墙角。
我把男孩归还她,随即飞奔到大树下,解开四不相,跨上去,从它背上的行李上取出打神鞭,一声轻喝飞向空中,把神鞭施展开来,光影到处,飞蝗灰灭。眨眼之间,蝗虫向东南遁远。
我重新收好打神鞭,系好神兽,转身进庙。天子一见我,怒而质问,我一时语塞。天子即命把我、兰姫及众女子作“人牲”祈雨。我们跪在神像前的空地上,转眼之间,我们周围堆满柴草。太祝作了简单的祷告,天子即命点火。
望着熊熊烟火慢慢向我们逼近,我与兰姬四目相望,她却露出会心的微笑,我读懂她的意思:我俩在来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
突然,头顶落下倾盆大雨,瞬间把火浇灭。只见云端中站着雷公电母。雷公高声喊:“天子帝辛可在?”
天子慌忙带着群臣跪下恭听,并高声回答:“天子帝辛恭迎两位神仙。”
雷公道:“我俩赶来途中,受蝗灾困扰,晚了半步,当务之急是灭蝗,如此良才当作人牲实为可惜。汝等勤勉守礼,降雨当有望。”
原来刚才只被雷公洒了几下水就扑灭了大火。
恭送完两位神仙,天子即命赦免我与兰姬众人,并与群臣商量天蝗计策,有一老臣出班启奏:“微臣有一计策。”
天子挥手问:“比干爱卿有何高见?”
“闻太师出征奏凯,不日还朝,可令兰姬与姜尚一行听从太师调谴,微臣同时加紧训练神鸟,蝗灾可治。”
天子准奏,再问无事,随即回宫。
我跟着兰姬回客舍收拾行装,准备到军营报到。
第二回 攻城获图
第二天我和兰姬来到军营,刚好闻太师出师回来,他亲自接见了我们,询问了我与兰姬的经历,并与我切磋了一番武艺,大喜,当即任命我为他亲自指挥的卒长,还兼任保卫工作。并任命兰姬为我所在车队的甲士,负责驾车。
闻太师说,根据调查,朝歌北部的邢侯所辖的双峰山是蝗灾的发源地,据说蝗妖已经形成人精,组成为强大的蝗师,首领一个叫大头蝗,一个叫九尾狐,此事事关重大,务必引起足够重视,并请我们协助筹划作战计划,决定后天出师。
闻太师坐下墨麒麟,手使雌雄鞭,我估量了一下,我的神鞭与之对抗最多也只能说在仲伯之间,加上他身经百战,相信我不是他的对手,这时我才感觉天外有天,自己不过是初出道的后生而已。
出师当天,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之后,天子亲自送别,之后全部登上战车,开始急行军,第五天即到达双峰山。
到了一个部落神庙前,我们把战车交给当地的邢侯保管,迎接我们的是正是邢侯,一名高瘦老头,他非常高兴,因为蝗灾已经让当地的作物损失严重,百姓也经常伤亡或失踪,他介绍,当地最险要的是老庙山,属于双峰山脉。
族长专门派出当地的参战部队,这是一支由1500名甲士组成的卒队,由一名卒长统领,这名卒长名叫马刚,英武有力,手使一把丈二方天画戟,因为蝗灾危害严重,队伍士气高涨,希望全歼蝗虫,闻太师非常高兴,把这支卒队作为自己的第四卒队。
至此,我们有四名卒长,除了我和马刚,另外两名是孙木、田金,孙木手使一把丈八长矛,纵横无敌,田金手使龙凤双刀,灵活自如,威力惊人。
闻太师随则下令在神庙内外驻军,并亲自过问安全与刺探工作,又命令四名卒长晚餐后于神庙门口集中,我思量着应是察看地形,果然,闻太师带着我们骑马向西北行。一路上只见河流干涸,禾苗枯黄,尘土飞扬。
行了大约二柱香功夫,马刚卒长说前面就是双峰山的门户,老庙山了。只见一条石头小路在绵延数里的双峰之间,小路边石壁陡直如刀削。在不远处高凸的路上,建起一座小城,右边山石上书“老庙山”。守住这个关口,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马卒长说,这条路本是连接东西南北的杻纽,但近几年极少有人敢经过,皆因有小城人把守,对行人的钱财是明收暗抢,毫无天理王法可言。
闻太师提了几个问题让大家想法弄清:这些人是谁?有多少人?装备实力如何?如何攻下它?
观察了一会,我们即回转神庙的中军帐,太师听了禀告后,就把各种刺探到的信息简要地告知了我们。
太师介绍,老庙山乃蝗灾起源地,过于集中而凸显不正常。城内部队与民众应超过三千人,装备精良,并有术士。从采药者等人的讲述,口音以夷人为主,杂有周人。
至于进攻,我们提了寻小路包抄、引蛇出洞、强攻几个计策,太师认为明天先强攻再寻时机。 第二天,我们用完早膳,于卯时骑马出发,太师命擂鼓摇旗,孙木率弓箭手在后。马刚率队强攻,队伍分四列纵队,分别在城门两侧架起四架云梯,士兵左手执盾,右手执刀矛,迅速登梯。
城上士兵见状,纷纷向下扔石头和射箭,又用力推开云梯 ,我方有士兵中箭或被砸中。太师命放箭,城上士兵纷纷中箭或躲下城墙。
突然,城内飞出无数蝗虫。太师对我喊“火”。
太师祭出两条神鞭,化作两条火龙四处游走,硕大如拳头的蝗虫纷纷被烧死落地。但城内继续涌出大量蝗虫,我这时终于运够内力,打神鞭没有化作两条火龙,却只是两条火蛇飞向城头游走,截断蝗虫飞出之路。但仍有不少蝗虫咬伤我方士兵,云梯上的士兵不断从空中掉落。
太师见势不妙,下令鸣金撤退,退出箭程之外,清点人员,发现阵亡351人,受伤四百余人。
太师闷闷不乐,召集四名卒长商讨对策。田金建议在箭程之内的山凹处筑一高台,如成,可观察城内与射击敌人,如敌方出来干扰筑台,则可用引蛇出洞之计。
太师大喜,当则下令在城门两侧的山凹处由工兵着手各修筑一个。城内士兵果然惊慌,一会,则有两位高官在城头出现。马刚道,他们正是城主大头蝗和九尾狐。
大头蝗和九尾狐看着正在修筑的高台,好像在争论什么,虽然太远听不清楚,但我估计也就是要不要出来干扰修筑高台的问题。
闻太师这时好像已经成竹在胸,开始调配人马。果然,午时时分,城门突然大开,一只硕大如人的大蝗虫飞在前面,后面跟着一队人马直奔左边的高台。一匹枣红马载着一个白衣妙龄女子,挥着长剑,带着一队人马冲向右边的高台,当然带队的正是大头蝗和九尾狐。
闻太师立即下令,按照计划,由我带领本队人马迎击九尾狐,田金挥着双刀,带领本队迎击大头蝗。
双方混战起来,我与九尾狐对敌。她的长剑灵活多变,我用起打神鞭却感觉力不从心。我想了好一会才明白,原来是我缺乏实战经验。九尾狐突然拿出一样东西向我掷来,我急忙闪避,定神一看,竟然是一只会自动飞行的狐狸,它叫声凌厉,四瓜锋利,抓到我的神鞭竟然“嚓嚓”有声。我一时之间,手忙脚乱,好几次差点被抓中或被利剑刺中。
“尚哥,我来了”,我一看,竟然是兰姬,她手使双节棍,对付飞狐,竟然应付从容。兰姬一直在我队伍中,只是我们没太多时间交流,其实因为相处时间少,我对她了解也不多。
我开始有了作战感觉,九尾狐逐渐焦躁起来。她娇喝一声,长剑突然化作一只白狐,从空中向我扑过来。我吃了一惊,急忙退后,情急之间,把一条神鞭化作银色火蛇,与它对战,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我突然又想,为何不加多一只呢,于是又把另一条神鞭化作火蛇,两蛇对一狐,显然大占上风。我得意极了,心想,这下一定要活捉九尾狐。
九尾狐却冷笑一声,衣袖一挥,里面钻出一连串飞狐,我大惊失色,后退细看,竟然有8只,九只飞狐在空中时分时合,我与兰姬一时之间,又处在了下风。
“看我的。”兰姬却祭出一对玉镯,玉镯瞬间增大如陶盘,光华四射,互相配合,却把飞狐打得“吱吱”大叫。想不到兰姬有如此才能,我不禁暗暗佩服。
突然,城中又涌出大量蝗虫,转眼之间,天空充斥着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蝗虫,向我们叮咬。
“点起烟火。”闻太师下令,并祭出两条火龙。孙木马上带领本队按照计划在西北上风处点起一个个火堆,转眼之间,到处烟幕弥漫,火龙飞舞,火蛇游走,蝗虫们纷纷落地或飞遁,士兵手拿火把与武器进行战斗。
“攻城!”太师下令,马刚当则按照计划攻城,架起四架云梯,带头火速上冲。
九尾狐见势不妙,急忙后撤,并招呼大头蝗,一起涌回城内。太师当则命令擂鼓,全体追击。
城门正在关起时,闻太师射倒守门士兵,我们冲入城内,双方又是一阵混战。
我们乘胜追击,一路追到双峰山的第二峰,只见一个高台,上置一只光彩夺目的玉壶,壶大如鼎,鼎刻斗大金文“浮莲玉壶”,其他士兵已经逃跑,只剩下一个老道士在念念有词,突然,壶中又飞出大量蝗虫。原来,蝗虫是从这儿出来的。
我们赶紧拍打蝗虫,闻太师张弓搭箭,射向老道,老道长袖一挥,箭倒射回来,太师大惊,用手接住,感觉力度非凡。老道翻身飞进玉壶,玉壶突然缩小,向西南天空遁去无踪,我们大为惊异。
闻太师下令打扫战场,所有城内之人,全部要押解回宫,发现可疑情况,立即禀报。
我正在城头向闻太师禀报搜查结果,突然,马刚带着一班士兵押解着一个女子过来。女子跪了下来,口中只是说“请大人饶命”。马刚道:“这个女子是和九尾狐一路的,九尾狐和大头蝗通过暗洞逃走了,只是她被我们射中,跑得慢,才被抓住了。这是她的包袱。”说完,递上来。
卫兵打开包袱,呈给太师察看,太师翻看了一下,拿出了一张羊皮地图,认真看了起来。
“你叫什么?这张羊皮纸有什么用?”太师审问女子。
“奴婢叫石琵琶,不知羊皮纸有什么用?”
太师突然抽出雌雄鞭,对着城头一扫,坚硬的石头立刻粉碎。“石琵琶,你的头有这大石头坚硬吗?”
“请大人饶命!”
“说,这是不是作战地图?从实招来,饶你一命。”
“多谢大人。是作战地图。”
“你们是哪地方的人?”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