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10 天后开课 去看看
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专治不会写剧本!
电影编剧实战班10 天后开课 去看看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8372
阅读:116
发表:2025/2/20
14章 家庭,军事,历史 小说
《史家绝唱》第3章 推荐
江政稼 [江西九江]
 银牌VIP
 出售价格:面议 [联系作者]
3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线装书局进行版权登记,登记ISBN:978-7-7800-3364-0】


  民国历史  大家族兴衰  军事战争  宗法社会  鄱阳湖风情

  第三章
  一
  史成杰走到窗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每当他想到父亲,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他觉得父亲是陌生的,然而又是熟悉的。对父亲的回忆,总使他感到沉重。
  是的,父亲开始经商的时候他还小,只有七岁。他还记得父亲第一次出船的情景。父亲在改造好了那两艘船后,便在那年的秋天出航了。那一天是父亲亲自请人选的黄道吉日,秋天的天空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史镇和周围村镇的乡绅名流都来了,但爷爷没来,他始终不认可父亲行商的举动,他也始终不认为这是史家的光彩。那一天,史镇的码头热闹非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切都显得那样顺利。史世清带着他挑选来的船工们在大家的祝贺和祝福声中登上了船,他站在船头,拱手向大家致谢。他的脸上充满自信和希望,他的目光光彩夺目,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这是史成杰见过的最快乐的父亲,在他的记忆中,从来没看见过父亲如此的兴奋和神采飞扬,以后他也没有见过。那时的他不懂父亲,因为以前他所见到的父亲是忧郁的,低沉的,目光中充满孤独和迷茫,为什么突然间父亲换了一个人似的,因此此时的父亲反而变得陌生了。
  父亲从此似乎在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他每年只回家四五次,回来的时间是那样的短暂,他几乎和父亲没什么交流。父亲有时回来后特意想亲近他,也给他买他在史镇从来没见过的稀奇儿童玩具,给他讲外面宽广而又精彩的故事。这时的父亲他有些喜欢,但这种感觉刚要产生,父亲又离开了。因而对父亲的感觉仍然是陌生的,总觉得自己无法走进父亲的世界。父亲在母亲和爷爷的口中始终是一个反面的形象,他们说得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希望自己不要像父亲那样,要好好读书,要做一个光宗耀祖的人。后来父亲的生意似乎做得比较顺利,而且给家里也带来了不少的财富。父亲在双阳水道上慢慢地成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运输商人,而且他的生意范围很广,上至武昌、中至洪城、下至南京上海,都有他固定的客户,他的船队在鄱阳湖和长江之间来回行驶,他终于实现了自己行走于江湖之上的愿望。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也似乎改善了些,反正父亲每次回来,很少听到他们的吵闹了。母亲又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分别取名为史成文和史小妹。母亲在史家的地位越来越高了,因为叔叔至今都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婶婶在生下了一个女儿后,就再也没有生小孩了。婶婶为此在史家抬不起头来。爷爷对父亲也不像先前那样严厉了。父亲每次回来都要先到爷爷那里请安,爷爷开始并不怎么搭理父亲,也不关心他的生意。几年后,爷爷见到父亲时,脸上平和多了,并且开始问父亲生意做得怎么样,告诫父亲做生意要诚信,不要唯利是图,更不能坑蒙拐骗,但也不要轻信人家,商人往往重利轻义,商人之间很难有真正的诚信。有时还关照父亲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要行为检点,不要做有损史家声誉的事情。同时军阀混战,世道不太平,要父亲保护好自己,危险的生意少接,危险的地方少去。父亲总是点头应诺。一切都表明这个家在慢慢地接受父亲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人了。
  
  二
  当一切都在显示着父亲已经取得了成功,正在一步一步被爷爷、母亲和这个家庭接受的时候,也正是母亲越来越春风得意的时候,又一场风暴就那么突然地降临到这个家庭,史成杰后来认为正是那场风暴预示着史家走向毁灭的开始。那时史成杰已经十六岁了,告别了模模糊糊的少年时代了,那一场风暴也决定了他整个的人生轨迹。
  那是在民国十年清明节前后的一天,大地已经显得格外的娇艳,桃花刚刚退去,杜鹃花、油菜花等许多春天的花朵在漫山遍野地尽情地绽放,整个世界都充满着春天的生命气息。这个季节也是鄱阳湖地区经常出现风暴和雷雨的时候。阴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那条关押在西山的孽龙,被允许回家探望母亲的一天。每年的这个时候,孽龙都要飞过鄱阳湖这片广阔的天空。它的到来,伴随着急风暴雨。因此鄱阳湖地区总要掀起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暴风雨来临时,乌云瞬时间布满了整个天空,先是狂风大作,许多房屋和树木都被这狂风吹倒,吓得人们乱作一团,有经验的人早已将自己的小孩和老人送到房屋结实的人家或祠堂里躲藏。大风过后,便是暴雨,有时还夹杂着冰雹,铺天盖地倾注下来,势不可挡。他们将这样的风暴叫“三月三世界”。这时的人们只能无助地向上天祈祷,有的人还准备了一些祭品,祭拜这条具有巨大能量的孽龙,希望孽龙行走得平缓一些,暴风雨能小些,不要将自己的庄稼和房屋毁坏。这样的风暴时间总是短暂的,一般在半个时辰左右,但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今年的这一天依然刮起了风暴,风暴来临时同样令人胆寒。然而今年的风却似乎比往年要小些,但时间却特别的长,足足有两个时辰,这是人们以前从没遇到过的。因此人们焦虑、等待、煎熬的时间更长。水天相连的暴雨无边无际,人们不由得担心这样的风暴是否有停下来的时候,后面是否还有更猛烈的风暴降临。当人们那焦急等待的心情开始突破最后的心理防线时,风暴却停了下来,这时人们发现,今年的损失并不大,甚至比往年还要小些。这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互相道贺,感谢上苍,也感谢孽龙。
  风暴过后的天空特别洁净,几束薄薄的云朵,随着风的流动快速地飘过,那么舒展自然。乡村的空气更加清新了,劫后余生的人们心情也更加的明朗了。于是有一部分闲不住的人,趁着这份好心情,纷纷拿着渔网、竹箕什么的急匆匆地向那些大大小小的小溪和水沟奔去,因为每次风暴来时,鄱阳湖的鱼儿都会欢快地从湖中戏水而上,进入纵横交错的稻田水沟之中产子。风暴过后,这些戏水产子的鱼儿又顺水而下,回归那宽阔的、能令它们自由遨游的鄱阳湖。这时你只要在各个出水口,用渔网和竹箕什么的拦住,就能捉住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儿们。
  “看哪,船来了。”抓鱼的中有人发现了从湖面远处驶来的大船队。“一定是史老爷的船队。”
  “这么大的风怎么敢行船?幸好今年的风要小些,不然会……”
  人们在一边望着一边议论着。有人便去史家报信了。船队慢慢地驶近了,第一只船的船头上果然站着史世清老爷。这次不同的是他身边并排站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的装束一看就不是史镇人,也不是双阳人,这是史镇人从未见过的装扮,更奇怪的是她是挽着史老爷的手站在一起的,显得那么亲密,令所有那些没有走出过史镇、有着严格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人感到惊讶不已。船越来越近了,已经能看清那女子清丽的脸上,露出的开心纯真的笑容。史老爷对那女子说了些什么,然后一起进到船舱里去了。“那是谁?”“是哪里来的?”人们纷纷低声议论着,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疑惑的不解神情。
  
  三
  回来的确实是史世清,他已经有很久没有回到史镇了。这是他有生以来最幸福快乐的一段时期,他感觉生活才刚刚开始,他的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他正在为自己新的生活计划着、创造着。
  改变他生活的这件事发生在去年的夏天。史世清的船队正装了一批货物,行驶在长江之上。他运送的这批货物的目的地是武昌,由于遭遇连绵的雨季,影响了他的行程,因此他要求船工们日夜不停地向武昌驶去。当船队行至湖北境内时,江面上不时飘来各种各样的漂浮物,有树木、家具,还有死去的家畜尸体等,随着水流顺江而下。“今年的长江大水又不知要淹没多少的家园了。”史世清望着这些漂浮物,心中在暗暗地想着。自己在这江面上行驶了快九年,他对这条大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这条大江对自己来说已不再是最初的神秘和好奇。越是认识她,就越喜爱这条江,喜爱她的水流、喜爱她的奔腾不息和生机勃勃,还有她两岸那给芸芸众生赖以生存的、富饶的土地。但有时又觉得她是那样的桀骜不驯,她在赐给众生的生命同时,又常常给依恋她的众生们带来灾难。今年的老天又要惩罚这些众生们了,整整一个月都在下着的连绵大雨,大江小河和那些湖泊都全部涨满了水,滔滔不绝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地冲毁一条又一条堤坝,淹没一方又一方的家园,真是触目惊心哪。这时的长江,就不那么可爱了,她变得陌生了,没有人性了。也许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做了什么触犯天条的事,她因此要惩罚我们。当今的世道是军阀割据,战事不断,民不聊生,老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这也许就是违背了天理,造成天怒人怨啊。史世清相信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说法,因此他认为这江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只是人们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她罢了。
  就在史世清对着江面无限感慨的时候,一个白色的漂浮物快速地向史世清的船漂移过来。史世清莫名其妙地打了一个寒战,他顿时被那个漂浮物吸引住了目光,等那漂浮物靠近时,他才发现那是一个人抱着一根圆木漂流而下。
  “把他打捞上来。”史世清并没看清那圆木上是什么人,没加任何思索地急忙命令船工们救人。
  “老爷,那是一具尸首,打捞尸首对我们的船队不吉利啊。”行船多年的船老大憨叔,忙过来提醒史世清,要求史世清不要管这样的闲事。
  “他也许还没有死,也许还能救活,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啊。”史世清说着,继续叫船工们打捞。
  “这肯定是从很远的地方流下来的,这么久,肯定不会是活的了。”憨叔还是不愿意打捞。
  “不要再罗嗦了,赶快给我救人。”史世清不容憨叔再提反对意见,命令船工抓紧打捞。
  终于将那人打捞上来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年轻的女子。她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四肢冰凉,看上去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船工们都叹息起来,因为他们发现面前的女子是那样的美丽,如此清纯美丽的女子,竟然就这么被淹死了。所有的人都肯定这女子已经死去了,但史世清还要仔细地检查,看她的瞳孔,把她的脉搏,听她的心跳。多年的行船,使他懂得了怎样抢救溺水之人,而且在上海的时候他曾向一位外国医生请教过抢救溺水人的方法,他见识过洋医生治病,他是比较相信西医的。好半天过去了,史世清的希望在慢慢地、一点点地消失。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捕捉到了那女子非常微弱而又缓慢的心跳,他顿时兴奋起来,“她还活着,她还没死,她还有救”。史世清惊喜地呼喊起来,他命令船工迅速地将那女子平放到船板上,开始进行抢救,他命令船工们轮流地进行人工呼吸,并有规则地按压她的胸脯。这时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都在为能将她抢救过来而忙碌着。
  忙活了好一阵,那女子“哎唷”了一声,随即吐了一大摊水和污秽物。“没事了,这女子有救了”。憨叔凭多年的经验判断这女子已经得救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史世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便坐在旁边休息着。在刚才的抢救中,他已经耗尽了体力和精力,他必须歇一会儿才能恢复过来。他坐在一旁,这才开始仔细地端详着这落水的女子。这时他才发现这女子除了美丽,还那样的高雅。这女子是陌生的,但他却感到亲切,似乎曾经见过。现在她还没有苏醒过来,但已经有了呼吸和心跳,她已经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史世清心中特别的轻松,他为自己能救活一个人而感到欣慰。过了一会儿,他吩咐两个船工将这女子抬进自己的船舱,放在自己睡觉的铺位上。然后他将憨叔招呼进来,要憨叔和自己一起给这位女子换掉那身湿透了的衣服,那潮湿的衣服会损害她的健康。他不希望让这位年轻貌美女子的身体展现在那些年轻的船工面前。在脱完那女子最后一件内衣后,史世清惊呆了,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尊雕塑般的完美躯体,虽然在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使那皮肤显得特别的苍白,但依然是那样的饱满、光洁,整个身体的线条是那样的流畅、匀称,高低起伏,舒展自如。这是史世清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完整地观察一个女人的身躯,也是他见过的最优美的躯体,面对这样的躯体他只是感叹人的美丽。从她的衣着还有那双自然长大的大脚来看,可以判定这是一个和史镇那些小脚女人完全不一样的女人,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女子。虽然他结婚多年,但从来没有看过自己的妻子身体,两人有限的做爱,都是在黑暗中进行的,而且妻子讨厌他的抚摸,对他总是不冷不热,因此自己也从来没产生过要了解她身体的欲望。和妻子的做爱也说不上是真正的做爱,那只能是一种本能宣泄,是为了完成生育子女,传宗接代的责任。今天他才知道自己没有真正生活过,自己对人的了解是那样的肤浅。“老爷,该给她穿衣服了。”年近六十的憨叔在一旁提醒着史世清说。史世清这才回过神来,脸庞顿时变得通红,手忙脚乱地配合憨叔给这女子穿上了自己的衣服。因为船上没有女人的衣服。
  那女子三天三夜都未苏醒过来,史世清吩咐将船靠岸停泊,又叫人到附近的村子买些鸡、蛋或肉来炖些汤,他自己亲自将汤水慢慢地一点一滴地喂进那女子的口中。他知道这个女子不是一般的女子,他不放心船工们的粗手粗脚。在这三天中,女子虽然没有苏醒,史世清却觉得和她有了一种说不清的情感,这种情感在他的心中增长着,这是他从未体验过的一种情感,他自己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他不知道她来自何方,叫什么名字,出自什么样的家庭,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可他觉得自己已经对她有了一份牵挂,这种牵挂慢慢地和他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憨叔几次催促他花些钱将这女子托付附近的人家收留,不能等她醒过来,这批货已经过了交付日期,你史老爷可从来没误过交货期呀。
  史世清没有理会,他不可能将她丢下不管,他必须等她醒过来。这一天又过去了,憨叔来到史老爷的船舱,点上了他的旱烟枪,边抽边陪着史老爷说说话,说着说着,又说到了这女子。“老爷,”憨叔叫了一声,“自从跟你行船以来,我就知道跟上你这样的老爷是我的福气,你心地善良,待我们这些船工和下人就像是自己的家人。我既把你当我的老爷,也把你当我的侄子,因此我还是要将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你救活了这女子,已经是她的造化,你已经尽力了。可你知道吗?她也许永远醒不过来,这种在水中沉溺了很长时间的人,是可能醒不过来的,那你不可能永远将一个醒不过来的人带在船上啊。我行了一辈子的船,听说过许多的事,行船最忌讳的就是装载来历不明不白的女子。鄱阳湖上行船人的都知道这么个故事:那是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争夺江山时候的事情。陈友谅的驻地在吴城,他有一位料事如神的夫人,那女子可不简单,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帮助陈友谅争夺江山的,她能预知到陈友谅哪天能打胜仗,哪天要打败仗。她在吴城修筑了一座‘望湖亭’,每次陈友谅出兵打仗,她都站在那‘望湖亭’上,久久地望着丈夫的归来。陈友谅回来后,她就说,怎么样,我说了吧,你今天能打胜仗,今天果然打胜仗了。很多次,陈友谅一回来,她就知道打仗的结果是赢了还是输了。陈友谅就奇怪地问,你能预知我打赢打输,那你又是怎么知道我真的赢了,还是输了呢?他夫人笑着说,我站在‘望湖亭’上,远远地看见你带兵过来,如果你扛着枪气宇轩昂地回来,那你一定打赢了。如果你拖着枪垂头丧气地回来,那你准是打输了。陈友谅恍然大悟,夸奖夫人聪明智慧。有一天,陈友谅的夫人告诉陈友谅,今天出兵必获大胜,陈友谅听从了夫人的建议,点兵出战,果然大胜而归。走到半路,陈友谅突然想和夫人开个玩笑,他命令所有的士兵拖着枪垂头丧气地往回走,所有的旌旗都卷起来,得胜鼓也不敲了,完全是一副打败仗的样子。他夫人远远地望见,大吃一惊,心想:完了,我已经无法预知未来了,我再也不能帮助丈夫夺取天下了。她一着急,觉得自己无法面对大败而归的丈夫,于是她就从‘望湖亭’上跳进了茫茫的鄱阳湖。由于她是仙女下凡,身上有七分仙气,落水后不会溺死,她逆水倒流了五十里被人救起。那时她还没有断气,还活着,但昏迷不醒。救起她的是两个打鱼的父子,他们被她的美貌惊呆了,在救起她的第二天晚上,那个儿子终于经受不住这美貌的诱惑,奸污了那昏迷中的夫人。那夫人可是天上的神仙,经受不了凡夫俗子的奸淫,便气绝身亡了。没多久,那父子俩都莫名其妙地暴病而亡,连同他们的村子都被大水淹没了。陈友谅也因失去了夫人,得不到上天的佑护,终于不敌有刘伯温辅佐的朱元璋而灭亡了。吴城人却永远忘不了她,为了纪念那夫人,将‘望湖亭’改为了‘望夫亭’。老爷,你看这女子长得出奇的灵秀,我担心会出什么事的。因此老爷不可将她久留在船上啊”。
  史世清听着憨叔讲的故事,笑了。他也知道这个传说,但从来没有将这个传说和身边的女子联系起来。“那你说这也是一位仙女了?”史世清玩笑着问憨叔。
  “我不敢说。”憨叔也笑了。
  史世清知道憨叔的忠诚无人能比,自己能平安地行船多年,和憨叔在江湖上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憨叔是一位真正的船老大,是一名虔诚的舵手,他迷信世代相传的行船规矩和忌讳,他认为只有遵循这些规矩,回避那些忌讳才能确保平安。史世清明白憨叔的故事只是个传说,但憨叔说的这女子可能醒不来倒真有可能,因此确实不能在此久留,必须将她带到武昌请医生诊治。“那好吧,明天就起锚。但不能将她留下,得将她带到武昌再说。”史世清对憨叔说。憨叔知道自己再说也是多余的,便退了出来。
  
1 2 3 4 ... 6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上官一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7月几日?(提示:1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第七人(2)(家庭)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第七人(1)(家庭)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相机(军事, 历史)
我不愿凝望那束花(都市, 家庭)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为女儿讨回公道(家庭, 犯罪)

同类随机作品

惊现最古老的丧事(农村, 家庭)
大河西流第1-27回(主旋律, 历史)
拐小女孩的乞丐(小小说)(主旋律, 家庭, 犯罪)
给我一支枪(主旋律, 军事)
卫城战士(军事)
公孙氏兄弟(历史)
苍洱盟(上)(爱情, 武侠动作, 历史)
只想要一个拥抱(都市, 校园, 家庭)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