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720
阅读:8566
发表:2016/3/25
喜剧 小说
不老的金矿
雷传桃 [江苏南京]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B-02365】


  空巢  商战  亲情

  小奎表示,杨维业等四个家伙今天晚上不走,自己明天早晨就打110。
  老景恳求道,小奎,你不要太任性了,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景家与杨总之间的矛盾没有调解好,反而激化了,弄到最后,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爸,你,你……小奎吐出这两个字,就没再往下说了,“怕杨维业把你吃了不成”这句话被他咽回肚里,因为,他可不想在电话中惹得老父亲暴跳如雷,更不想火上烧油,大奎欠债600万,债主杨维业带人找上门来讨要,已经够烦的了。
  老景说,小奎,只要杨总等人没在家里搞打砸抢,没有限制和你妈的人身自由,你就不能打110。
  小奎表示,知道了。
  老景柔声道,我总得先搞清楚,大奎是怎样欠下杨总600万的?然后,我好好考虑一下相应的对策,这样做,岂不是十拿九稳?好了,我不同你多说了,要去买菜了,再晚一会儿,菜场就要打烊了,买不到什么菜,我拿什么招待杨总等人?
  小奎惊叫道,爸,你要亲自做菜给杨维业等四个家伙吃啊?
  老景再次搬出“来的都是客”这句老话,开导小奎几句,小奎这才挂断电话。
  老景将手机装入裤兜,摇了摇头,似乎小奎站在自己对面,忍不住埋怨道,小奎你呀你,从小到大都是直性子、急脾气,无论遇到事情,都不会拐弯抹角,而是憋着一股劲朝前冲。
  大奎和小奎虽是亲兄弟,但他俩在性格上截然不同。用英子的话说,小奎的脑子里永远缺少一根弦,小奎所缺少的那根弦,跑到了大奎的脑子里。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奎和小奎很小的时候,老景就断定大奎比小奎有出息,长大后必定是景家的顶梁柱。果然,时间证实了老景的判断,大奎当上了老板,据说赚了很多钱;小奎一直在给别人打工,在职场上没少得罪人,公司换了一家又一家,最终落脚的一家公司老板,是大奎的朋友。换作别的老板,小奎早就被炒鱿鱼了。小奎并不知道自己的老板与大奎之间的关系,老景、英子和大奎都没有点破。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大奎在暗中帮衬着小奎。
  从菜场买好菜,老景回到家,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其间,英子牵着欢欢进来参观一下,低声数落他又糟蹋了钱,把大奎的债主当作贵客来伺候。老景没吭声,只是用菜刀在砧板上使劲剁肉圆,响声很大,幸亏厨房的门关着,不然的话,杨总等四人的耳朵肯定吃不消,眉头就会皱起来。或许杨总会讥讽道,老景,你别剁来剁去了,这个声音太大啦,如果你能剁出600万,那就剁下去吧。
  英子见老景不愿搭理自己,只得牵着欢欢离开了厨房。
  天气过于闷热,厨房里温度高,没空调,老景掌勺时,管道液化气灶头烧着,汗流浃背,好在,他的颈部围着一条湿毛巾,不时地用来擦汗,确保汗水远离铁锅,做菜毕竟干净第一。
  再过七八分钟,就是中午12点了。老景将干切牛肚、青菜炖肉圆、糖醋河虾等菜肴端上了餐桌,招呼杨总等四人和英子吃饭。
  英子不肯上桌,进了厨房,盛了一小碗饭,从锅里舀了些青菜和肉圆,就站在灶前吃了起来。
  等到杨总、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老景笑着问道,杨总,你们要喝点什么?
  杨总说,我们车上有酸奶。
  光头男抢着说,杨总,我去帮你拿酸奶。
  老景告诉杨总,杨总,我家里有养生酒,你们一定要尝一尝。
  养生酒?说完,杨总不解地望着老景。
  老景从厨房的柜子里搬出一只大号的玻璃瓶,放到餐桌上,只见里面装着酱紫色的人参酒。常言道,烟酒不分家,青壮年时期的老景,烟瘾相对大一些,后来在英子的干涉下,渐渐有所收敛;对于美酒,老景这些年来从不贪杯,而且一个人从不喝酒,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只是象征性喝一点。在他看来,酒不醉人人自醉,举举杯,意思到了就行了。
  老景说,杨总,你们别小看这人参酒,酒头原浆是我二十年前托朋友从苏北一家有名的酒厂里搞到的,这根老参是通过朋友从长白山买到的,参龄有三四十年。
  杨总望了望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目光在他们的脸上一扫而过,说,那我们就尝尝老景家的养生酒?
  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异口同声地说,尝尝就尝尝。
  老景拿出一次性塑料杯,给杨总等四人和自己每人倒了一杯人参酒。
  杨总,你们远道而来,是贵客,我家里薄酒少菜,粗茶淡饭,如有怠慢,如有得罪,请多包涵。来来来,喝酒喝酒!说完,老景举起了杯子。
  杨总、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端着酒杯要站起来,被老景制止住了。
  杨总等四人尝了一口人参酒,不约而同地感慨道,好酒!够味道!
  接着,杨总等四人对老景做出的菜,更是赞不绝口。
  光头男吃了两块牛肚,说,好菜!够味道!
  杨总咽下半只肉圆,放下筷子,激动地说,老景,你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干净清爽,口感很好,不错不错。
  这辈子,老景最喜欢别人夸他做得一手好菜,这比他立了功、领了奖还要开心。虽然老景从未立过功、领过奖,但他将别人的溢美之词等同于巨大的荣耀,感觉脸上特别有光。
  老景真诚地说,杨总,你们在我家里,能够吃好喝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杨总等四人忙着吃菜、喝酒,顾不上开口说话,不是朝老景点头,就是竖起大拇指。
  酒,喝进嘴里,淡而无味;菜,吃进嘴里,味同嚼蜡,老景在心里忍不住埋怨道,大奎啊大奎,你在北京,如果像我一样将杨总招待得好好的,杨总怎么可能带人跑到江北雄州镇找我和你妈讨要600万的旧债?大奎你们年轻人啊,只会把简单的事情弄得越来越复杂,而我老景却擅长让复杂的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
  
  8
  
  午饭结束后,老景顾不上洗锅涮碗,只是简单收拾一下餐桌,就将两份插有牙签的水果拼盘摆放在茶几上,供杨总等四人享用。
  英子早已牵着欢欢,出去转悠了。老景考虑到自家的地砖和地板上有不少狗毛存在,对杨总等四人不够尊重,从某种程度上说,与狗窝没什么区别,于是,他拿起塑料条帚和簸箕,准备将七零八落、若有似无的狗毛归拢到一处,杨总招呼道,老景,你别忙啦,过来坐坐。
  杨总居然要自己去坐沙发,老景为此而感到惊奇,手中的保洁工具并没有放下。这时,T恤男开口了,老景你这是要杨总和我们扫地出门吗?我看你这样……不太礼貌。
  老景赶紧扔下塑料条帚和簸箕,快步走到杨总身旁。杨总一边用牙签剔牙,一边招呼他在沙发上坐定。
  老景受宠若惊,不肯做。杨总稍稍挪了挪屁股,在沙发上腾出一块较大的地方,老景这才侧着身子坐定。
  杨总和颜悦色地问,老景,你退休前是厨师吗?
  老景说,不是。
  杨总说,老景,我在国内好多家五星级酒店里用过餐,感觉你做的几道拿手菜超过了那些顶级名厨。
  老景的昏花老眼,竟然有了光芒,他专注地望着杨总,说,杨总,你过奖了,我做菜确实不错,但是,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杨总说,你没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实在太可惜了。
  老景猛地站起来,连连摆手道,杨总,你别把我捧得那么高,捧得高,一旦跌下来,那就惨了。
  奇了怪了,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没再插话,而是竖起耳朵,专注地听着老景和杨总的对话。
  杨总好奇地问道,老景,你不是厨师,怎么会拥有这么出类拔萃的厨艺,和这么好的服务态度?
  做菜是老景最感兴趣的话题,既然杨总爱听,那就打开话匣子吧。老景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只要让杨总开心了,或许大奎拖欠他的600万就可以朝后缓一缓了。
  据老景介绍,他年轻的时候,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没能读大学,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江北雄州镇的农机公司当学徒工。学成满师后,他当上了技术员。干了几年,老会计退休,领导安排他当会计。此后,他每天都与枯燥乏味的数字打交道,从未出过任何差错。领导对他信任有加,邀请他参加一些饭局。就这样,他接触到了美味佳肴,就在家里尝试起来,可是,做出的每一道菜,都远远比不上饭店里的,父母劝他别折腾了,说他做的菜比猪食还难吃。当时,他正在追求江北雄州镇食品机械厂厂花英子,英子虽然对他有好感,却没有那方面的意思。更为重要的是,英子父母对他的态度不好也不坏,处于犹豫不决的阶段。在江北雄州镇,大家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不太明显。他经常登门拜访英子父母,提着各种点心和水果,施以小恩小惠,只为讨好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在英子家里,他还抢着做家务。为了抓住英子及其父母的胃,他决定做出既漂漂亮亮又特别好吃、一吃就忘不了的拿手菜。无奈之下,他与农机公司定点饭店的厨师老姚交上了朋友,老姚大他二十多岁,明明是他的长辈,却把他当作小兄弟,利用工作之余,一连好几次手把手地教他做菜,他进步神速,所做出的几道拿手菜得到了老姚的认可,称赞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吃厨师这碗饭了。
  杨总得知老景成为非职业厨师的经历后,好奇地问道,老景,汤秀英就是英子吧?
  老景点了点头。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老景早已口干舌燥,不过,他忘记了喝水。善于察颜观色的杨总,打开一瓶矿泉水,递给老景,要他润润喉咙。
  老景喝了几口水,感觉整个嗓子滋润了许多,正要问杨总,大奎是怎样同他闹翻的?杨总先开口说道,老景,你凭着一手做菜的绝活,把汤秀英娶回家,不容易啊;你和她相守大半辈子,没有发生过婚变,原配夫妻,相伴到老,不容易啊。
  追英子、娶英子、守英子,这也是老景感兴趣的话题,于是他又打开了话匣子。
  据老景介绍,他做出的一道道好菜,得到了英子及其父母的认可,给了他当丈夫、做女婿的机会。婚后许多年,条件艰苦,他把每一顿的粗茶淡饭打理得有滋有味,偶尔改善一下,小日子就变成了欢乐的节日。大奎和小奎相继出生后,被养得白白胖胖、壮壮实实,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厨艺。
  杨总顺口说道,家里出个好厨师,一家老小都有好胃口,不错不错,老景你是有福之人。
  老景得意地说,大奎也说过,我做出的拿手菜,大大超过了五星级酒店里的那些名厨。杨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杨总回答道,你老人家手艺好呗。
  老景更加得意地说,手艺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心手相连,我做菜,哪怕是青菜烩豆腐,也要花很多心思,将自己对亲朋好友的感情注入到每一道菜里面,所以,我做出的菜,吃起来都有不平常的味道。
  杨总连称有道理,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跟着点头称是。
  老景见一箱矿泉水所剩无几,遂向杨总等四人提出,自己要去给他们买些水。
  杨总说,老景,有白开水就行了,我要你同我好好聊一聊。
  老景一拍脑门说,瞧我都老糊涂了,冰箱里有明前茶,也没拿出来让你们尝一尝。
  杨总说,老景你太客气啦。
  当老景从厨房里把茶叶和一瓶开水拿过来时,光头男说,老景,你坐,你坐,我来泡茶吧。
  杨总说,老景你坐,我有个问题,你做得一手好菜,厨艺这么好,在前些年,为什么不开个饭店,自己当老板呢?
  老景告诉杨总,随着两个儿子的长大成人和各自有了小家庭,他过了不惑之年,农机公司的效益只温不火,原地踏地,他很想辞职在江北雄州镇开一家饭店。可是,英子反对他这样做,说他在正规单位上班,撑不饱也饿不死,如果去开饭店,不仅需要投入一大笔钱,而且同行竞争激烈,搞得不好就会亏损,到时候不但丢人现眼,还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当时,面子大于天,很少有人放下面子去做生意,他苦思冥想了好几天,最终打消了开饭店、当老板的念头,后半辈子就这么风平浪静地走过来了。
  眼镜男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老景,你这辈子的平平淡淡,其实最有滋味。
  杨总问老景,你为没当上饭店老板而后悔过吗?
  老景平静地说,不后悔,说句唯心的话,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事。饭店老板表面上风光,实际上一肚子苦水,菜多食客少是烦恼,菜少食客多,同样是烦恼。
  杨总连称有道理,请老景接着说。
  就这样,老景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所做出的一道道好菜,杨总等四人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眼前真的出现了景氏美味大餐。
  除了谈吃的,老景还提到自己这大半辈子所遇到的有意思的人与事。其间,杨总插话说,我听老景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老景,你接着说。
  家里一下子来了四位旁听者,老景忘了他们是来讨债的,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一个倾诉者,越说越开心,越说越带劲,似乎他活着的最大意义,就是把藏在肚子里的话全部掏出来。
  因听得入神,杨总要方便,没舍近求远去房车上解决,而是使用了老景家的卫生间。
  其间,老景谈到了自己的金钱观。他对杨总等四人说,借钱给别人,等于花钱买个仇人。我和英子大半辈子活下来,问心无愧的是,从没欠过别人一分钱,当然也没借钱给别人,主要是亲朋好友不太多,而且条件都不错,我们老俩口绝对不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我和英子无债一身轻,债主只能是越来越遥远的传说,看来等到百年之后,只得将那个传说带进棺材里。可是,现实大于想象,我和英子没有任何外债,不等于没有债主,不等于没有债主找上门来,不等于没有巨债如泰山压在头顶上。该来的注定要来,是祸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去扛。这不,杨总你带人登门讨债来了。
  等到老景一口气讲完,杨总摆了摆手说,俗话说得好,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老景,从现在起,咱们不谈与债务有关的话题,好吗?
  老景答应了,再一次说到自己做出的一道道好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晚餐时分。老景给杨总等四人做出了红烧肉、椒盐排骨、青椒土豆丝、丝瓜炒鸡蛋、竹笋香菇山药汤。杨总边吃边说,老景做出的菜,实在太好吃了,别说我只有一只胃,就是有十只胃,也会被牢牢抓住。
  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同样吃得非常过瘾,对老景的厨艺赞不绝口。
  英子应杨总等四人的邀请,也坐在餐桌上,与老景和他们共进晚餐。听到杨总、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都在夸老景会做菜,没有提及追讨600万债务的事情,英子的脸色好了许多,甚至有了浅浅的笑容。
  当天晚上,杨总等四人仍然住在老景家的客厅里,将沙发当作床铺。见他们有说有笑地打扑克,欢欢竟然凑上前去,这里嗅嗅,那里闻闻,还不时地摇着尾巴,似乎把杨总等四人当作家里来的贵客。杨总一时兴起,说了句“好可爱的小狗”,然后腾出一只手,在欢欢的背部轻轻拍了几下,欢欢的尾巴摇得更厉害了。站在不远处,望着眼前的这一幕,英子高兴得想笑,却不愿让杨总等四人听到笑声,只得用一只手捂住稍稍瘪陷的嘴巴。
  卧室里,英子和老景倚靠在床头看电视。屏幕上出现没完没了的广告,老景说,今晚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英子说,我哪能睡得安稳?杨总他们不是没走吗?
  老景胸有成竹地说,事不过三,昨天晚上,今天晚上,杨总等四人在咱们家里住了两个晚上,明天晚上是第三个晚上,他们肯定不会住在这儿,而是开着房车朝北京的方向赶。我相信自己明天下午能把杨总和三个兄弟哄走。
  英子不相信老景这么有把握。
  老景说,人心都是肉做的,我真诚对待杨总等四人,他们自然无话可说。打个比方,人家的拳头朝我打过来,我用的不是拳头,而是一团棉花,这样一来,怒气冲冲的拳头能不变成温柔可爱的手掌吗?
  英子问老景,拳头遇到棉花这句话,是跟谁学来的?
  老景笑了笑,告诉她,这是自己晨练时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的。
  看完电视,老景关掉电视和台灯,说了句“睡觉吧”。英子躺下来,朝老景靠了靠,他顺势把她揽入怀里。她像当年那样乖巧。很快,老俩口便进入了相拥而眠的状态。
  
  9
  
  早晨起来,英子注意到杨总等四人像死猪一样横七竖八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柜式空调开着,温度调得很低。茶几上,凌乱地放着扑克、零食和饮料瓶。烟灰缸里,挤满了烟头。木地板上,既脏且乱,鞋印和灰尘明显可见,没戴鞋套的鞋子东一只西一只。
  捂住鼻子走进厨房,英子对正在忙碌的老景说,杨总他们把这个家弄得乌烟瘴气。
  老景知道英子有洁癖,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家里总是清清爽爽,一尘不染,所有物品都摆放得井然有序。杨总等四人一住就是两个晚上,把客厅变成宾馆客房,这本身就让英子心里不舒服,再加上看到他们带来的脏乱差,自然恼火。
  如何打消英子的闷气?老景不愧为老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朝着自己的心脏那儿指了指,又指了指放在砧板上的菜刀,说,心字头上一把刀,你就忍一忍吧,等到杨总他们睡醒,我负责拖地,把咱家的客厅打理得干干净净,然后好言好语劝他们回北京。
  英子确实消了气,她转而担心起大奎来,遂提出一个问题,杨总他们从这儿跑到大奎家里闹事,怎么办啊?
  老景说,大奎肯定不会让杨总他们走进家门半步。
  英子长叹一声,说,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老景说,走一步,看一步呗。
  当天上午九时许,老景拿出一盘象棋,说,杨总,来来来,杀两盘。
  杨总说,好啊,好啊。
  老景与杨总下棋时,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站在一旁,当起了观棋不语的真君子。总共下了两盘棋,老景输了一盘,和棋一盘。
  老景惭愧地说,老喽老喽,杨总,我这个上了年纪的臭棋篓子,让你见笑了。
  杨总笑着说,哪里哪里,姜还是老的辣,老景你别谦虚啊。
  T恤男、光头男和眼镜男异口同声附和道,是啊,是啊,杨总说得对。
  随后,老景整理棋子时,有感而发,对杨总等四人说,千古无重局,每一盘棋都是变化翻新,让所有的棋手一辈子也琢磨不透。根据常理,棋总是越下越进步,到老了,总该炉火纯青了吧?事实上,大多数人一直原地踏步,甚至还会倒退。唉,我老景就是大多数人中的一员,没办法。
  杨总认同老景的观点,说,50岁的聂卫平肯定下不过30岁的聂卫平,这应该与做菜、打球、画画、写文章一样,不一定与时俱进,越老越值钱。不过,老景你是个特例,年纪越大,做出的菜越上档次,是那些年轻的厨师望尘莫及,永远也追赶不上的。
  老景开心地笑了,与杨总围绕着做菜的话题聊了一会儿,说,我该出去买菜了,中午请杨总尝尝我的手艺。
  杨总说,简单点,简单点。
  老景说,杨总你们放心吧,我会把握好分寸的。
  吃罢午饭,英子牵着欢欢出去了,老景正要收拾锅碗瓢盆,杨总请他坐下来接着聊天。
  当老景在沙发上坐定,杨总提出一个问题,老景,景大奎在北京发了大财后,你们老俩口为什么不搬到北京去住?
  眼镜男跟着好奇地问道,对呀,老景你们老俩口为什么不去当老漂族,守在这个小地方做空巢老人?
  老景喝了一口茶水,说,人老了,无论跑到什么地方,都得叶落归根,漂什么漂啊?江北雄州镇是我和老伴出生的地方,长大的地方,工作的地方,结婚的地方,生儿育女的地方,慢慢变老的地方,住在这里,早就习惯了,搬到其它地方,只会水土不服,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说到这儿,老景停了下来,皱着眉头在思考什么。
  杨总点了点头,说,有道理,老景你接着说。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玄玥未央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其他
    pet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学生
    Ech
  • 神秘人
    qiu
  • 编剧
    精致的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7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爱的清醒剂(爱情, 都市, 校园)
大堤内外(主旋律)
星光灿烂白牛寺(喜剧)
境界(主旋律)
美丽的爱情(喜剧)
500万的臆想症(喜剧)
心路苍茫(主旋律)
朝着爱的方向(爱情)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血商(喜剧, 爱情, 商战)
再进深山的画家鲁克(喜剧, 奇幻)

同类推荐作品

血商(喜剧, 爱情, 商战)

同类最新作品

再进深山的画家鲁克(喜剧, 奇幻)
论我的大学死对头成了新上司这件(喜剧, 爱情, 都市)
异童年(喜剧)
刘剑(喜剧)
机关的事(喜剧)
喜欢同情别人(喜剧)
夹生关系,硬正人(喜剧, 家庭, 悬疑推理)

同类随机作品

夹生关系,硬正人(喜剧, 家庭, 悬疑推理)
喜欢同情别人(喜剧)
新桃园三结义(喜剧, 武侠动作, 历史)
潘金莲新说(喜剧)
保证完成任务(喜剧)
讳莫如深情(主旋律, 喜剧, 爱情)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