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小说
父爱不缺席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二天清晨醒来,枕巾湿湿地一片。我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梦,我真的好害怕,好害怕。
工作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妈妈学着做起了熟食。爸爸去市场采购回来生的猪头,肘子等材料,先用喷灯烤,目的是去掉肉上面的毛。接下来用刀刮着喷灯烤过的地方,一点一点去毛,再放在大盆中,清洗干净,清洗要好多遍,才能彻底干净。之后再加各种调料,用大锅慢慢煮。而爸爸通常负责的只是采购和用喷灯烤。妈妈负责,去除喷灯烤过的地方的猪毛,清洗,用大锅煮好和拿到市场上卖。
那时,我和爸爸妈妈依旧一同住在那个小屋里。妈妈晚上如果要处理那些材料,比如剔除骨头等,一般都要忙到凌晨。每天晚上,妈妈把我照顾好,让我躺下后,自己就去忙了。在妈妈做熟食以前,我总是和妈妈一起入睡的,有时睡前会吃一个苹果,妈妈会帮我啃下硬硬的皮,把果肉给我吃。按照现在的观念看,似乎有些不卫生,但我觉得,妈妈帮我啃过皮的苹果,才能格外的甜。而现在妈妈忙了,我就会拿着一个苹果,等着妈妈,等妈妈忙完后帮我去皮。
那时平方屋子的结构是:一进门就是厨房,左手边是灶台和切菜架,右边是壁橱,放着锅碗瓢盆和调味品,米,面,油。正对着门就是那间我和爸爸妈妈一同住的小屋。小屋的玻璃是整扇的大块玻璃,不能打开,但拉开窗帘,就可以直接看到厨房。
我会躺一会儿,就起来看看妈妈。躺一会再起来,这样反复好多次。就盼望妈妈早点忙完陪我。可盆里总有那么多要处理的肉。有时,在剔除骨头时,因为肉上面有油脂,很滑,妈妈的手经常被刀划伤了。可妈妈还是得坚持。所以妈妈的手,经常是伤的,从原来下线圈时铜线扎的,到现在刀划的。
无论我怎样坚持,提醒自己不要睡,可我还是一次一次地睡着了。抱着那个想和妈妈分享的苹果。第二天早上时,苹果不是在小屁股下,就是在脚底下了。我不知道妈妈几点睡的,可当我醒来时,妈妈已经起床了。
我一直觉得,妈妈还是很有商业天分的。虽然妈妈没有念过什么书,只是初中的文化,但她总是再销售上,很有想法。直到后来做了很重要的家庭规划,可惜的是,一直都没能实施。
妈妈那时候卖熟食,就是将熟食放在一个超大的不锈钢盆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后来再进步一点就是会有一个玻璃的罩。里面有猪头肉,猪蹄,口条,猪肝等等。市场上卖熟食的有好几份,总的来说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记得又一次,妈妈做了一锅熟食,好像是调色的料放少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老抽,所以肉色发白,不像其它家的那样,看着有食欲。
因为那时一个镇上的市场,有时也会有城里的人们来这里采购东西。因为价格较城里要优惠好多。
那时城里的人们已经有了健康的意识。买了那天色泽不好熟食的,就是城里来的人。选购的理由是:妈妈卖的熟食,虽然颜色淡,说明没加色素,很健康。原本担心自己做的熟食卖不出去的妈妈,那天特别开心,回到家里还一直讲着这件事情,那时一份久违的开心。
那时市场经常会有市场监督的人来巡查。记得有一次,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巡查的人收了一个摊贩的秤。那时还没有应用电子秤,就是老式,有秤砣的那种。
那天,我在市场里玩,巡查的人又来了。竟然在妈妈的摊位前停下了。我顾不得他们问的什么,我只是将秤砣攥在手里,攥得紧紧的,直到工作人员离开。
旁边的邻居看到了,说这个孩子真有心眼,看把妈妈的秤砣攥得紧紧的。说完大家有笑了,妈妈看着我,也笑了。
上小学
转眼,我已经上小学了。那时的同学,都是住在家附近的。距离我家几十米的地方,就有我的一个同学,叫建华。是个女孩。她还有一个哥哥。比她大三岁左右。
她的爸爸每天上班,是一个瘦瘦的,个子不高的男士。建华的妈妈得了脑血栓,那时大约30几岁。说话说不太清楚。当时她家里的条件不太好。家里如有有一个病人的话,条件通常都不会太好吧。
妈妈很有爱心,每当建华来玩时,就会拿一些荤油给建华带回家。所以那时,建华和我很好,会经常带着作业来我家。她很聪明,但耳朵有点不太好使,有点背。因为她的一只胳膊上,有手术后的很大的疤痕。据说,当时因为当时手术时打的药,造成了她听力的下降。
即便这样,她依旧很乐观。
记得那段时间,爸爸和妈妈的吵架升级了。一般的规律是,晚饭后,爸爸和奶奶坐在炕沿边上看电视。看一会,奶奶就会在爸爸耳边说点什么,接下来呢,就是爸爸来找妈妈的茬,爸爸妈妈就会大吵甚至打起来。奶奶这会儿又会充当正义的使者,来拉架。而我总是吓得一直哭。
妈妈既生气,又伤心,就去了老姨家。后来,爸爸使出了杀手锏,我,无疑就是那个诱饵。我依旧记着,爸爸带着我,坐了很长很长时间的车,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一路上我没有说话,我所有的话,都只想和妈妈说。
到了老姨家,我一眼就看到了妈妈。妈妈瘦了好多,看到我,妈妈把抱在怀里,泪水打湿了我的脸颊和头发。我也紧紧地抱着妈妈,因为这是我的世界。
最终的谈判结果是:奶奶去大伯和二伯家各住一段。爸爸要出去工作。
这么多年,奶奶第一次不在家。我感觉世界都不一样了。爸爸去做零工了,和我的姨夫一起,做电工之类的。那时叫蹲马路牙子。尽管他属于被迫去的,但毕竟,是我们期待生活转变的开始。
晚上,就我和妈妈在家。我还是有点害怕的。我窝在在妈妈的怀里,妈妈搂着我。那是我的世界,是我最安全的港湾。
我记得那是一个很冷的早晨。天还没有亮。外面依旧黑黑的。我和妈妈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还有晃门的声音。声音不是很大,但一直在持续。因为那时,每家都会有一个大铁门,晚上时用铁链条锁着。
妈妈赶紧穿上外套,出去看看。原来是我的同学建华,在隔着大门大声喊。不一会妈妈回来了,我还在被窝里,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递给我一张请假条,说让我转交给班主任老师。她的妈妈去世了,那天请假。
我第一次听见这样的事情。还是我身边的同学的妈妈。那天早晨,气氛忽然很沉重,那时大约是小学三年级。
她的妈妈,血栓后,走路不太方便,有一次在她家门前的小菜园子里,不小心摔倒了,后来就卧床了。建华的老姨就在她家附近,所以她的老姨就带着自己的小孩子,大约2、3岁的样子,白天过来照顾她的姐姐,直到晚上他的姐夫下班回来。
工作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妈妈学着做起了熟食。爸爸去市场采购回来生的猪头,肘子等材料,先用喷灯烤,目的是去掉肉上面的毛。接下来用刀刮着喷灯烤过的地方,一点一点去毛,再放在大盆中,清洗干净,清洗要好多遍,才能彻底干净。之后再加各种调料,用大锅慢慢煮。而爸爸通常负责的只是采购和用喷灯烤。妈妈负责,去除喷灯烤过的地方的猪毛,清洗,用大锅煮好和拿到市场上卖。
那时,我和爸爸妈妈依旧一同住在那个小屋里。妈妈晚上如果要处理那些材料,比如剔除骨头等,一般都要忙到凌晨。每天晚上,妈妈把我照顾好,让我躺下后,自己就去忙了。在妈妈做熟食以前,我总是和妈妈一起入睡的,有时睡前会吃一个苹果,妈妈会帮我啃下硬硬的皮,把果肉给我吃。按照现在的观念看,似乎有些不卫生,但我觉得,妈妈帮我啃过皮的苹果,才能格外的甜。而现在妈妈忙了,我就会拿着一个苹果,等着妈妈,等妈妈忙完后帮我去皮。
那时平方屋子的结构是:一进门就是厨房,左手边是灶台和切菜架,右边是壁橱,放着锅碗瓢盆和调味品,米,面,油。正对着门就是那间我和爸爸妈妈一同住的小屋。小屋的玻璃是整扇的大块玻璃,不能打开,但拉开窗帘,就可以直接看到厨房。
我会躺一会儿,就起来看看妈妈。躺一会再起来,这样反复好多次。就盼望妈妈早点忙完陪我。可盆里总有那么多要处理的肉。有时,在剔除骨头时,因为肉上面有油脂,很滑,妈妈的手经常被刀划伤了。可妈妈还是得坚持。所以妈妈的手,经常是伤的,从原来下线圈时铜线扎的,到现在刀划的。
无论我怎样坚持,提醒自己不要睡,可我还是一次一次地睡着了。抱着那个想和妈妈分享的苹果。第二天早上时,苹果不是在小屁股下,就是在脚底下了。我不知道妈妈几点睡的,可当我醒来时,妈妈已经起床了。
我一直觉得,妈妈还是很有商业天分的。虽然妈妈没有念过什么书,只是初中的文化,但她总是再销售上,很有想法。直到后来做了很重要的家庭规划,可惜的是,一直都没能实施。
妈妈那时候卖熟食,就是将熟食放在一个超大的不锈钢盆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后来再进步一点就是会有一个玻璃的罩。里面有猪头肉,猪蹄,口条,猪肝等等。市场上卖熟食的有好几份,总的来说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记得又一次,妈妈做了一锅熟食,好像是调色的料放少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老抽,所以肉色发白,不像其它家的那样,看着有食欲。
因为那时一个镇上的市场,有时也会有城里的人们来这里采购东西。因为价格较城里要优惠好多。
那时城里的人们已经有了健康的意识。买了那天色泽不好熟食的,就是城里来的人。选购的理由是:妈妈卖的熟食,虽然颜色淡,说明没加色素,很健康。原本担心自己做的熟食卖不出去的妈妈,那天特别开心,回到家里还一直讲着这件事情,那时一份久违的开心。
那时市场经常会有市场监督的人来巡查。记得有一次,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巡查的人收了一个摊贩的秤。那时还没有应用电子秤,就是老式,有秤砣的那种。
那天,我在市场里玩,巡查的人又来了。竟然在妈妈的摊位前停下了。我顾不得他们问的什么,我只是将秤砣攥在手里,攥得紧紧的,直到工作人员离开。
旁边的邻居看到了,说这个孩子真有心眼,看把妈妈的秤砣攥得紧紧的。说完大家有笑了,妈妈看着我,也笑了。
上小学
转眼,我已经上小学了。那时的同学,都是住在家附近的。距离我家几十米的地方,就有我的一个同学,叫建华。是个女孩。她还有一个哥哥。比她大三岁左右。
她的爸爸每天上班,是一个瘦瘦的,个子不高的男士。建华的妈妈得了脑血栓,那时大约30几岁。说话说不太清楚。当时她家里的条件不太好。家里如有有一个病人的话,条件通常都不会太好吧。
妈妈很有爱心,每当建华来玩时,就会拿一些荤油给建华带回家。所以那时,建华和我很好,会经常带着作业来我家。她很聪明,但耳朵有点不太好使,有点背。因为她的一只胳膊上,有手术后的很大的疤痕。据说,当时因为当时手术时打的药,造成了她听力的下降。
即便这样,她依旧很乐观。
记得那段时间,爸爸和妈妈的吵架升级了。一般的规律是,晚饭后,爸爸和奶奶坐在炕沿边上看电视。看一会,奶奶就会在爸爸耳边说点什么,接下来呢,就是爸爸来找妈妈的茬,爸爸妈妈就会大吵甚至打起来。奶奶这会儿又会充当正义的使者,来拉架。而我总是吓得一直哭。
妈妈既生气,又伤心,就去了老姨家。后来,爸爸使出了杀手锏,我,无疑就是那个诱饵。我依旧记着,爸爸带着我,坐了很长很长时间的车,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一路上我没有说话,我所有的话,都只想和妈妈说。
到了老姨家,我一眼就看到了妈妈。妈妈瘦了好多,看到我,妈妈把抱在怀里,泪水打湿了我的脸颊和头发。我也紧紧地抱着妈妈,因为这是我的世界。
最终的谈判结果是:奶奶去大伯和二伯家各住一段。爸爸要出去工作。
这么多年,奶奶第一次不在家。我感觉世界都不一样了。爸爸去做零工了,和我的姨夫一起,做电工之类的。那时叫蹲马路牙子。尽管他属于被迫去的,但毕竟,是我们期待生活转变的开始。
晚上,就我和妈妈在家。我还是有点害怕的。我窝在在妈妈的怀里,妈妈搂着我。那是我的世界,是我最安全的港湾。
我记得那是一个很冷的早晨。天还没有亮。外面依旧黑黑的。我和妈妈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还有晃门的声音。声音不是很大,但一直在持续。因为那时,每家都会有一个大铁门,晚上时用铁链条锁着。
妈妈赶紧穿上外套,出去看看。原来是我的同学建华,在隔着大门大声喊。不一会妈妈回来了,我还在被窝里,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递给我一张请假条,说让我转交给班主任老师。她的妈妈去世了,那天请假。
我第一次听见这样的事情。还是我身边的同学的妈妈。那天早晨,气氛忽然很沉重,那时大约是小学三年级。
她的妈妈,血栓后,走路不太方便,有一次在她家门前的小菜园子里,不小心摔倒了,后来就卧床了。建华的老姨就在她家附近,所以她的老姨就带着自己的小孩子,大约2、3岁的样子,白天过来照顾她的姐姐,直到晚上他的姐夫下班回来。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父亲,就是曾经那个有着伟岸的身影,如今却变成需要我们呵护的老娃娃的人。
父爱如山高,似海深。当我们拥有亲情、友情、爱情、同学情的时候希望彼此都能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