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402
阅读:235
发表:2025/3/23
43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第12章:和平期望(下)
汾之河 [山西静乐]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2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红色经典

  参谋长道:“依我之愚见,不如将周围五县之兵力全部集中于长治,这样兵力可集中一些,等待东西两线之展开,再分兵占领之。”
  史泽波道:“我也这样想过,但周围没有了策应做互为救援,长治城就真的是孤城一座了,共产党军队一旦包围,我们可就危险了。好在共产党军队擅长于游击战术,而且兵力分散,现在还不具备攻打城池之能力。我们就固守上党,以待东西两线的战局的发展!”
  “军座说得极是。”
  “传我的命令,命令长治守城部队及周围各县守城部队,加紧修筑工事,利用旧有工事,严防死守,如遇共军滋扰,没有命令,万不可主动出击,违令者,军法从事!”
  七
  重庆这边,国共两党和谈正密。毛泽东除了与蒋介石及其代表进行会谈之外,利用会谈之间隙,频繁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
  
  却说三人行动组王怀天、王桂和何德先他们负责外围保卫工作的主要路段是,从江北到红岩村中间一段。毛泽东路过这里时,汽车一路不停,重庆宪兵司令张镇亲自迎送,两边又有军人把守,他们根本找不到下手机会。
  九月六日上午,何德先匆匆跑来告诉王怀天:“蔡老板刚才指示,今天,毛泽东他们去沙坪坝南开学校见柳亚子。南开学校非军政要地,警力不多,且人杂地偏,正可伺机下手。”
  王怀天立即说:“走,我们立即去沙坪坝!
  
  柳亚子,江苏吴江人,诗人,清末秀才,南社社长,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及《柳亚子诗词选》行世,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柳亚子与毛泽东相识,且目为朋友。早在毛泽东来渝的第三天即八月三十日晚上,柳亚子与黄炎培、章伯钧等一同来桂园拜会毛泽东。据说这次见面,柳亚子游动万分,“失眠竟夕”,于床头吟得七律一首,诗日: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随后,他又写了一封询问时局发展的信,连同这首诗寄送毛泽东。毛泽东决定回拜于他。
  九月六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来到沙坪坝南开学校的南津村柳亚子寓所拜见柳亚子。
  三个亡命之徒得信,当即尾随至南津村。
  毛泽东来访,柳亚子很激动,紧握毛泽东两手,不肯放下,口中激动,不知说什么为好:“润之兄国事烦多,今日亲临舍下,亚子欣喜过望,不胜惶恐。”
  毛泽东笑着说:“安如兄诗情不减当年,大作我已拜读。弥天大勇一语似有夸张,关于时局方面,正欲与兄一晤。”
  柳亚子道:“弥天大勇并非夸张之语。润之兄,共产党领袖、国民党之仇雠也,现来此龙潭虎穴,非弥天大勇四字所能尽述,此亚子诚心钦佩且为之担心也。”
  周恩来道:“此次来渝,我们深感广大人民和各党派民主人士对我们的支持和期望,柳亚子先生的心情我们能以理解,对此种担心,我们也深表诚挚谢意。”
  柳亚子道:“一九二六年五月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二届第二次中央全会席上,我与润之兄相识,现已十九载矣,重晤渝州,握手惘然,不胜陵谷沧桑之感。”
  毛泽东笑着说:“我当时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
  周恩来道:“是啊,遥想当年,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何等气势,何等振奋人心。回想当时之情景令人激动如此,多有感慨!后来,国民党实行剿共政策,国共分裂,共产党不得已拿起武器自卫,实令人痛心之事。”
  柳亚子道:“中国的和平建设有赖诸君,国民党民心尽失,多有不满,势必不能担负起拯民水火之重任。此亚子殷殷期望之心也。前日询问时局之语,实乃亚子深心所系。”
  毛泽东道:“安如兄承询时局各项,目前均未至具体解决时期,报上所云大都不足信。我有一句话告知安如兄及诸开诚人士: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多从曲折处着想,免至失望时发生许多苦恼,困难之克服,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此点深望先生引为同调。”
  柳亚子点头称是。
  
  毛泽东、柳亚子、周恩来等在屋里促膝谈论,那三个一心要为党国建立不世殊勋的歹徒,此时乘车赶到沙坪坝。
  王怀天开车,将车子停于南开学校南津村一僻静处。三人着便衣,枪藏在衣襟底下,子弹上膛。为避免暴露,他们没有使用炸弹和手雷。在离柳亚子寓所不远的地方,三人停下来,仔细地打量四周。这里有一片建筑群,地形比较复杂。只见这时军警林立,不同以往。从他们站立的地方,到柳亚子寓所所在的建筑群落大约有四五百米远,就在这段路上,有两处地方,有军警站岗,任何行人车辆不准通过。
  王怀天说:“我们有特别通行证和特别稽查证,可进入警戒区,但进入时尽量不要让警方人员看清证号和姓名。”
  三个人计议已定,便大模大样地朝建筑群赶去。第一道岗哨的军警拦住他们,他即出示通行证和稽查证,这通行证和稽查证是军统专为保卫中共领导人的特务们配发的,所以军警看一眼证件便放行了。
  第二道岗哨也是如此。三人很快便来到柳亚子寓所跟前。这里有好几栋灰色的洋房,位置交错不甚齐整。在柳亚子所住楼房的院子四周,也有军警把守。三人绕到楼房的后面,从楼房的右边可以看到楼门外停放着的好几辆高级轿车,其中有一辆正是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乘坐的黑色“别尔克”轿车。
  虽有军警宪兵把守,楼门口不好直接靠近,但这里毕竟是居民区,空档较多,从稍远处可以袭击楼门。
  何德先观察了一下地势说:“楼房右边墙角处是个死角,没有人注意那个地方,正好藏人。可以从前面楼房的后边绕过去到达那个地方,从那里可直接对着楼门外的汽车。我到那里去,你在后面接应我,枪声一响,军警们势必乱套,你们便趁乱掩护我撤退。”
  王怀天、王桂答应。这里楼前楼后种满花草树木,于是,他们俩看好退路便分别在附近两栋楼房的背后隐蔽起来。
  何德先则从柳宅的背后的楼前绕过。不一会,他就到了他所说的楼房右边的墙角处。他站在墙角处向四周观察,这里只有一条楼与楼之间的小径,四面的视线都被楼房遮挡着,从这里到楼门外停着的汽车,只有十多步远。只要站墙角处,便可直接对着汽车开枪。他点了点头,用手作瞄准姿势,对着黑色“别尔克”轿车的车门比划了一下,只要有人从这车门上车,从这里射击,以他的枪法,上车的人必定难逃一劫。何德先比划了一下之后,感到很满意。立即又退后,将身子隐在楼后面不远处的花木丛中。
  
  柳亚子的客厅里,主客谈兴正浓。王若飞说:“柳亚子先生诗坛泰斗,世人仰慕,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及中国民主同盟都是共产党的朋友。先生盛名,交往深广,社会各界人士多有不理解我党政策、方针和实际情况者,先生若能为之廓正视听,广为宣传,则为和平、民主、团结、建国早日实现,又多一份力量。”
  柳亚子道:“一定一定。说到诗坛泰斗,实在惭愧。我其实是徒负盛名,润之兄才是不出名的诗人,无论气势和才气,我那里敢望背项。”
  毛泽东笑着说:“先生过誉了,旧体诗太重格律,束缚人的性灵,不宜提倡,我之诗作多为即兴之笔,我也无意示人,先生不提也罢!”
  柳亚子即道:“我之旧友林庚白生前想编一本《民国诗选》,不幸书未编成,人已去世,我想了却他的心愿,继续完成该书。我想把润之兄之《长征》诗也收入此集,但该诗为我流传抄来,恐有讹误。今日想起,可否清润之兄于百忙之中约一时间,我亲去请教,将该诗舛误之处校正一回,以便入集。亚子还斗胆一问,若润之兄又有新作或旧作,或可也借亚子一读。”
  毛泽东笑道:“好吧,我回去搜捡一下,若有时,即可奉上。关于约定时间,看我日程而定吧,我会派人通知于你!”
  柳亚子高兴道:“甚好!”
  拜见结束,毛泽东辞行。
  毛泽东的警卫员陈龙第一个从楼上跑下来,到院子里看了一回,他也到那个墙角的死角处看了一遍,他警惕地打量着,他没有发现什么,他不能走得过远,便又返回屋里,跟在毛泽东身边,走下楼来。
  何德先听到动静,立即从花木丛里走来,躲进那个死角处,他将手伸向自己的衣襟,衣襟底下,有两把汉司登手枪,保险已经打开。
  司机上车了,并将右侧的车门打开了。车门正对那个藏着杀手的地方。
  毛泽东等一行人从楼上下来,柳亚子一家人随后相送。
  别过主人,毛泽东朝车门走去。躲在暗处的何德先将手枪对着移动的人群,并将枪口移向车门,他毕竟有点胆怯,拿枪的手在微微颤抖。
  这时,从右边楼房的后面又走出来一个人,此人身着黑蓝色风衣,头戴黑蓝色礼帽,他的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他沿着那条楼与楼之间的惟一小径,从容不迫地走向何德先。
  陈龙又向墙角处走过来,何德先急忙将枪收起。陈龙总是觉得那个墙角处不放心,他向墙角处走了去,但是,他走了两步又停住了,陈龙可能觉得此时更应在毛泽东身边,所以,他又返回。
  汽车旁边,主客还在寒暄。
  打过招呼,毛泽东大步走向他的汽车。陈龙回到他跟前,紧紧相随,不离左右,且总是挡在墙角和车门之间。何德先几次向毛泽东瞄准,但是,每次总是被陈龙挡在中间。
  车门打开了,毛泽东走向他的车门。何德先再次瞄准……正在此时,黑衣人走了过来。
  听到脚步声,何德先只好再次将枪藏回到衣襟下面。
  黑衣人拍一下何德先的肩膀,何德先猛地回过头来,想要掏枪,但黑衣人一把按住他的手,另一只手从衣袋里掏出一支小手枪顶在他的脑袋上。
  何德先吃了一惊,他镇静一下,说:“别、别乱来!”
  黑衣人说:“你跟我来!”
  何德先只得跟黑衣人来到楼后的空地上。
  何德先小心问道:“请问阁下什么人?”
  黑衣人将手枪放下来放入衣袋:“我先问你,说,干什么的?到这儿来干什么?”
  何德先知道自己的意图没有暴露,眼前这个人肯定是军统的人,他马上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定下心来,反问道:“请问阁下,你是何人?到这儿来干什么?”
  “我问你呢,回答我!”那人提高了声音。
  “军统局重庆特区,阁下可能听说过,我们奉命到这里来执行公务,你要误了我的公事,可要负责。”
  那人“哦”了一声,说:“有证件吗?拿出来看一下。”
  何德先将特别通行证和稽查证拿出来,用手指将姓名的地方捏住了,在对方眼前晃了一下,说:“看好了,我们接到上司命令,赶赴这里,盘查可疑人员。请阁下也把证件让我看一下,兄弟例行公事,不得不这样做!”那人便也将证件拿出来,在他眼前晃了一下,和他的手中的证件一模一样。
  那人狐疑地看了何德先一眼,将证件收回,说:“对不起了,请你们离开这儿一点,这儿是我的防卫区。”说着他不紧不慢地走开了。走了两步,又返回头对何德先说:“还有你的两位朋友,请他们也离远点!”
  这时,毛泽东等一行人已经上了汽车,离开柳亚子的寓所,向外驶出去了。
  王怀天、王桂、何德先他们回到住处,喘息未定,王怀天向何德先道:“好险哪,差点儿误大事。不知哪黑衣人是什么人?”何德先道:“卫戍司令部稽查处的,也是军统的人,那小子多事,坏了我的大事。”他接着又道:“还有,毛的身边有一个警卫员,我们以前低估他了,要不是他,我们现在可能就得手了。”
  王怀天道:“我们得另想办法,我们得设法进入上清寺,或接近桂园,在那里机会可能会多一些。”
  王桂和何德先也说:“我们也是这样想。”
  八
  九月九日上午,江北区第四行动小组副组长王怀天接到上司命令,要他们到上清寺一带巡查。王怀天喜出望外,急召何德先和王桂商议道:“上司要我们进入上清寺一带巡查,这是绝好机会,我们一定要随时保持联络,找时机设法进入桂园。”
  三人便衣进入上清寺,只见桂园四周,均有军警站岗,进入桂园几乎没有可能,三人未免懊恼。
  中午过后,三个亡命之徒在桂园门前面大路上碰头,王桂忽然指着桂园门前道:“快看,那是什么?”
  顺着王桂所指,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悠然自得地出现在桂园门口。
  原来,毛泽东在桂园会客办公,中午时分,客人离去,毛泽东便出来散步,并且不要警卫跟随。他先在园子里走动,不知不觉向门外走来。
  门口是国民党宪兵一团团长蔡隆仁值岗,见毛泽东出来,不敢阻拦,但是心从嗓子眼里往外掉。他是负责保卫中共毛泽东的安全的,他也知道重庆门派林立,人鬼混杂,毛泽东这样大大咧咧出门,全然未将危险放在心上,不由得脑门冒汗。
  毛泽东出了门,悠闲地向大街上走去。
  歹徒们跟了上来。
  王怀天瞪大两只眼睛问两个同伙道:“你们看是不是?”
  王桂道:“是他!”
  何德先肯定说:“是,一定是他!”
  王怀天道:“王桂在这儿掩护,我和德先从两边包抄去过!事不宜迟,要快!”
  蔡隆仁正在为毛泽东担心,忽见有人向毛的两边围过来,他不顾一切朝毛的方向跑了过去。又有三个军警也跟着他向这跑来。
  在离毛泽东十来步远的地方,蔡隆仁截住了王怀天。
  他问:“什么人?你要干什么?”
  王怀天道:“军统江北区,巡查!”
  蔡隆仁:“哦,你们最好离远点,这里有我们负责!”
  王怀天道:“上司命令我们巡查,不敢怠慢!”
  蔡隆仁遂命令周围军警:“加强警戒!”
  何德先见王怀天受阻,又有军警围过来,遂不敢再前。
  
  蔡隆仁值完夜岗回家,路遇同乡钱剑夫。
  钱剑夫乃是当时著名经济史学家、文字学家,其时在行政院供职。
  钱剑夫道:“这些天可是够紧张的吧?”
  蔡隆仁道:“这还用说,我负责桂园完全,心随时都在嗓子眼里。”
  钱剑夫问:“是否见到毛先生了?”
  蔡隆仁回答:“见是见到,正为他提心吊胆!”
  钱剑夫:“当然,毛泽东中共首脑,保护他责任重大。”
  蔡隆仁道:“不是这个意思, 毛先生常常走出来散步,全然不把危险当回事。他走出院子,走出围墙,走出大门,竟至走到大马路上去了。”
  钱剑夫惊道:“这可不好,马路上人那么多……”
  蔡隆仁道:“问题是,他又不让人跟随。啊,对了,我还告诉你,那天,我看见有人向他接近,这两天我总是怀疑,他们自称是军统的人,可我觉得他们来头不善。”
  钱剑夫道:“我说钱兄,万不可大意,军统也不是铁板一块,万一有什么不测,你可担不了这么大责任。”
  蔡隆仁:“是啊,工作太难做呀!”
  “那你想了什么办法?”钱剑夫又问。
  蔡隆仁说:“有啥法子呢?上前劝阻,不敢;托周恩来先生传话,不便;向上报告吧,显得我无能。”
  钱剑夫:“我告你一个好办法!”
  蔡隆仁道:“什么办法?”
  钱剑夫即刻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十六个字:“晨风加厉,向露为霜;伏莽葚虞,为国珍重。”然后叮嘱蔡道:“你将这纸条夹在送给毛泽东看的报纸中间,他便会看到。至于你说得军统的人,最好还是通告上面。”
  蔡隆仁点头道:“甚好!”
  过一日,毛泽东翻阅报纸,果见有张小纸条,召蔡隆仁问道:“这是什么?”
  蔡隆仁小心道:“这是我的一个同乡写来给您看的……”
  毛泽东笑了笑,对蔡隆仁说:“我知道了,全是因我单独走出桂园而起,给你们添麻烦了。请转达我对你这位同乡的谢忱,承他的好意,我不会再那样了。”
  另记:一九四五年后,钱剑夫先后出任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代局长,上海市银行代总经理。因曾为共产党接管上海作过贡献,建国之初,钱出任华东财政部税政处税务专员,华东区税务管理局计划室副主任。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26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小小(农村)
连杀的背后(悬疑推理, 犯罪)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梦忆山河(奇幻,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寒食祭(历史)
荆公为政(历史)
如是传(爱情, 历史)
756年1月24日(历史, 军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烽火(军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