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402
阅读:236
发表:2025/3/23
43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第12章:和平期望(下)
汾之河 [山西静乐]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2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红色经典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飞在上海进行接收的戴笠突然到蒋介石的命令,要他火速赶回重庆。
  戴笠得报,来不及向杜月笙辞行,急忙乘坐美国空军运输机,从浙西前线赶回重庆。
  在林园蒋公馆,戴笠见到蒋介石。
  “报告校长,戴笠奉命前来报到!”
  蒋介石阴沉着脸说:“你知道吗,毛泽东来重庆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们以为他不会来的。”
  戴笠道:“校长急电戴笠来渝,是不是要我们趁此机会除掉他?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蒋介石瞪了一眼道:“胡说八道,我要你来,是要你确保他的人身安全,动员所有力量,一定要保证毛泽东的安全。”
  “是。”戴笠道,“学生保证完成任务。”
  蒋介石又说:“雨农啊,你还要小心那些没有政治头脑的不安分子,保证做到万无一失。要是出了事,这可不是几个人的脑袋问题。”
  戴笠挺胸道:“是,学生明白!”
  戴笠受命,回到军统局本部,立即召集特务团、重庆特区、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等单位的大特务们开会,反复强调确保中共代表团人员安全的责任问题,并规定严格的纪律和各自的工作范围,严厉实施督促检查制度。戴笠深感保卫任务太重,不得已,又把专给蒋介石做安全警卫工作的侍从室特别警卫组也调来帮忙,暗中负责毛泽东的内围警卫工作。
  重庆特区江北区第四行动组有十二人参加暗中外围的保卫工作,他们每人都带有军统的特别通行证和特别检查证,负责盘查、监视可疑人员,防止突发事件和阻止外人接近中共和谈人员。
  行动小组副组长王怀天,接到任务后的第二天的晚上,和组员王桂的在一家小酒馆喝酒,酒至半酣,王怀天说:“如果有人要对中共来渝的那位大人物下手,现在正是时机。如真能杀了他,肯定是党国大功臣。”
  王桂听见他胡说,吓得瞪大了眼睛,不敢回话。
  “嘿嘿,上面要我们保护,不过是遮掩门面而已。” 王怀天把嘴巴就到王桂耳边道,“你想想,蒋委员长何尝不想要他的命,只是逼于舆论不敢下手罢了!”
  王桂惊得目瞪口呆,拿着筷子的手大半天没有放下来。
  王怀天继续说:“王桂兄弟,你说,干我们这行的,不是绑架,就是暗杀,要想出头很难啊,除非干几件惊天动地的事,人生一世也不冤枉。”
  王桂见王怀天喝醉了,越说越没谱,便拉他离开酒馆。
  王桂嘴巴不牢,第二天,便把昨夜的事说给组内好友何德先:“咱们副组长喝多了,竟然说要干掉中共大人物。”
  何德先当时无话,但记在心里。
  第二天,何德先见到王怀天,就对王怀天道:“王组长,有个人想和你认识一下。明天上午九点钟,想和你在菜园坝茶馆里见面。”
  王怀天问他:“什么人?要干么?”
  何德贤道:“你去了就知道了。”
  王怀天早已忘记了头天晚上说过的话,他不知什么事,便于第二天上午去了菜园坝。到了茶馆上了二楼,何德先将他迎了进去,茶桌正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穿长袍的中年人,何德先一边让王怀天坐,一边介绍说:“这是王怀天的组长,这是蔡老板。”
  中年人略起来让了一下。王怀天坐下,疑惑地说:“你们找我来有什么事?”
  戴眼镜的中年人开门见山道:“王组长,听说你要干一件大事,可有这事?”
  王怀天道:“什么大事?我不知道。”
  “别装糊涂,在中统和军统说话,没有人不知道。”
  “请你说清楚,我真不知道什么大事。”
  “你说要杀死那位来渝的中共要人!”
  王怀天脸色大变,忙起身,那人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王怀天拔枪的手也被那人按住。那人道:“别怕,咱们是朋友,今天找你来,正是为了商议这事,找机会把中共领导人干掉,就为党国立了不朽的功勋!”
  王怀天惶恐地问:“你是谁?”
  那人道:“这不重要,叫我老蔡就好。你不相信我,这个你总该相信吧!”说着掏出证件给他。他认得这是中统特务的证件,拿这种证件的人最起码也是少将以上的级别的官员。
  王怀天仍旧满腹狐疑。老蔡从身后取出一只黑箱子,他打开,里边放着十几根金条。他将箱子递到王怀天跟前说:“这是你们的活动经费,事情成功,你们将会得到更多的奖励。除掉那个人,这是上面的意思,也是蒋委员长的意思。这件事必须严守秘密,有铁的纪律。你们建立一个三人行动小组,王怀天任组长,组员是何德先、王桂。你们的行动直接受我指挥,我会将联系方式告诉王组长。这件事,决不能让你们军统组的任何一个人知道。”老蔡见王怀天有所动心,又道:“当然,和你们老板,我们自会私下沟通,不用担心。”
  何德先在旁边撺掇:“做成此惊天动地之事,为党国建功立业,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看见那满箱的金条,王怀天心里痒痒,说道:“只怕王桂不同意。”
  何德先说:“王桂的事,我去说。”
  何德先去见王桂说:“兄弟,此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你想想看,我们杀人放火,什么事不做,还不能不做,到头来未必有好下场。俗话说,窃珠者诛,窃国者侯,要做就做点大的!”
  王桂说:“就我们,能行吗?”
  何德先说:“兄弟,不瞒你说,这也是上面的意思。我们上头有人!”
  王桂说:“这人是谁?”
  何德先说:“只知道他是中统的,我们只管他叫蔡老板。”
  王桂听说上面的意思,当然是蒋委员长的意思了,便也同意了。
  第二天晚上,三人先在一个小酒馆聚头,然后回王怀天住处,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
  王怀天拿出六把汉司登手枪,每人两把,递给王桂和何德先。
  王怀天说:“我们以前杀人,都是无名小辈,现在杀个大的让世界见识见识,”他说着又从他的床下拖出一只箱子,打开来,里面放着六枚炸弹和十个手雷。他布置任务说:“我有三个方案是,第一方案是,设法进入上清寺,寻机会下手,用手枪将其击毙;第二方案是,弄清其活动规律,等他到外边来进行活动时,在路上用炸弹或手雷将其炸死;第三方案是,直接设法混入桂园,用炸弹炸死他。我们有特别通行证和稽查证,必要时可使用它,但不在关键地方关键时刻,不要轻易使用。我们三人每天晚上见一次面,炸弹和手雷随时带在身上,一有机会就下手。我们三人组成之行动组,就叫三人行动小组,我是组长。为严肃纪律,我决定,我三人中,如发现中途有背叛者,都有权对之进行处决。”
  王怀天和王桂,每人拿了两颗炸弹和三个手雷,何德先拿了两颗炸弹四个手雷。
  暂时按下这几个不自量力的屑小之徒不谈。
  五
  自八月二十八日到重庆那一刻起,共产党毛泽东即极具艺术性地运用其政治的和交际的智慧,向国民党势力区争取民心,向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发起猛烈政治的和心理的攻势。
  我们且把镜头对准毛泽东,看看他自到达重庆后一开始的十多个日日夜夜:
  八月三十日上午,毛泽东同周恩来从山洞园林进城,分别拜会宋庆龄、张澜、赫尔利,晚上在桂园会见黄炎培、章伯钧、柳亚子。
  三十日下午三 时,毛与周恩来“一顾特园”,拜会张澜。
  特园为民主人士鲜英的私人园林,从一九三九年始即为中共和民主人士接触的活动场所,被共产党称誉为“民主之家”。
  毛泽东一行来到特园,张澜及鲜英一家恭候相迎。
  张澜道:“蒋介石演假戏。”
  毛泽东答曰:“人民能看出真假,分清是非,假戏真做,大有价值!”
  张澜点首称是且满怀希望:“倘能假戏真做,化干戈为玉帛,乃我中国人民之福啊!只怕是摆鸿门宴,派周先生和王若飞先生来渝洽谈便可,何劳润之大驾!”
  毛泽东道:“鸿门宴没什么可怕,全国各界祈盼和平,是对我党主张有力支持,他们不敢逆时而动。”
  此时的民盟领导人张澜已经倾向共产党,对中共领袖毛泽东的敬佩之情言溢于表,他说:“贵党及润之胆识实令张某钦佩之至。”
  
  三十一日下午,毛于桂园约见“小民革”人领导人王昆仑、许宝驹、屈武、侯外庐、曹孟君、谭惕吾、于振瀛、倪斐君八人,并宴请他们。毛与他们谈了十多个小时颇具兴致,以古喻今,妙语连珠。
  王昆仑说:“此次谈判,恐怕收效甚微。”
  毛泽东说:“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大家再推一把,拉一把,国共两党就会成婚。”
  侯外庐教授道:“国民党病入膏肓,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共产党青春正茂妙龄女郎,两人结婚希望渺茫。”
  毛泽东说:“老头子心里想年轻,刮刮胡子净净面。”
  众皆大笑。
  许宝驹:“毕竟是装一时年轻。”
  王昆仑沉吟:“即使结了婚也是悲剧哟!”
  毛泽东道: “我们的目的是和平民主,委员长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他愿意边谈边打,我就边打边谈。反正我是客人,客随主便!”
  
  九月一日,毛泽东出席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有宋庆龄、孙科、冯玉祥、陈诚、陈立夫、沈钧儒、马寅初、郭沫若、茅盾等300多人参加的鸡尾酒会。
  九月二日,与王世杰在桂园商谈,周恩来、王若飞在座。毛对此次谈判提出八点原则性意见。
  二日中午,张澜以民盟名义设宴相请,毛、周、王二顾特园。鲜英、沈钧儒、黄炎培、张申府、左舜生作陪。鲜英上家酿枣子酒,酒香醇正柔和,张澜举杯,以李白《将进酒》句作祝酒词:“会须一饮三百杯”。毛泽东对以陶渊明《饮酒》诗句:“且共欢此饮”。宴毕,鲜英出纪念册请毛题词留念。毛握笔在手,凝眉深思良久,写四字道:“光明在望”。
  九月二日晚,毛泽东与蒋介石在蒋官邸就中共军队组编数目、军队驻地、解放区、政协会议、国民大会代表问题进行了初步商谈。
  九月三日,周恩来、王若飞将中共方面拟定的两党谈判方案十一项交王世杰转送蒋介石。奇怪的是,国民党方面毫无准备,一连几天不见动静。青年党领袖左舜生是坚决追随蒋介石反共的分子之一,些时也深感难堪,他不满甚至刻薄道:“此次谈判,怪事多多,客人上座,主人着忙。”他责问当局:“只见中共意见,不见政府意见!为何?”
  国民党方面很是被动,匆匆忙忙凑了五条意见,开始了与中共四十四个日日夜夜的桌上较量。
  
  此时的国民党五路大军也开始了行动,西路胡宗南部已经入晋,阎锡山军占领晋东南,中路三军也正向平汉线集结,准备进取邯郸。
  九月三日晚上,毛泽东回到红岩村,周恩来报告:“延安来电,阎锡山第十九军、第六十一军已占领长治及周围五县,刘伯承、邓小平已从延安赶赴武乡,准备夺取上党。电报还说,胡宗南西路大军由南向北推进,已进入运城,中路也正在郑州集结,有可能进占邯郸。”
  毛泽东沉思道:“好嘛,这是和平谈判第一炮,来得正是时候。”
  周恩来又说:“延安来电还说,阎锡山有两个军也集结祁县准备南下。看来上党这仗是非打不可了,上党必争,争则必胜,这是我的意见。要不要给刘伯承邓小平他们发电?”
  毛泽东说:“国民党东西两线气势汹汹,但他们大批出动,向来费事,又是调整,又是协调,什么运输、后勤等等。应告诉刘邓,尽快集中兵力拿下上党,然后再对付东西两线。告诉他们,仗打得越好,咱们这里就越主动、越安全。”
  
  九月四日,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与蒋介石就解放区、国民代表等问题进行会谈。
  九月五日,毛赴冯玉祥家宴。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到宴。宴毕,夫人李德全对冯玉祥说:“毛坚定刚毅且自信,是个不可多得之人物。”
  九月八日,天气晴好,万里无云,这是雾都难得好天。宋庆龄约见,桂园门前,宋专车抵达,这位前总理夫人端庄秀丽,光彩照人,毛快步上前,紧握其手。
  宾主于桂园客厅入座,毛泽东说:“孙夫人,延安人民让我转达他们对您的问候和敬意。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是您克服千难万险,为解放区送去了最需要的物资和药品。”
  宋庆龄道:“抗日一家,不别客气,比起前方将士流血牺牲,这太微不足道。”
  宋庆龄还道:“贵党一片诚心,乃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之幸事,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得人心的。”
  谈话之间,宋对毛说:“多喝些咖啡,少抽些烟,有益健康。”毛当即揿灭了烟头。
  六
  长治也叫潞安府,是上党地区首府。阎军占领了长治及周围五县,共产党的太岳纵队、太行纵队和冀南纵队以及太岳军区、太行军区的地方部队都立即向上党地区扑了过来。刘伯承、邓小平从武乡县赤岸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赶往潞城,在潞城境内之黄碾村安营扎寨。
  黄碾村地处白晋路(祁县白圭至晋城的未完成公路)中段,位于襄垣与长治之间,南距长治二十五公里处。刘伯承将指挥部设在黄碾村村公所的院子里。
  九月四日,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打到指挥部,刘伯承、邓小平正在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电报员将电报递交于邓小平,邓小平接过来看了一遍,说:“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从重庆来电,要我们打好上党这一仗,上党必争,争则必胜。党中央、毛泽东和我们的战略意图是一样的。就是要集中兵力,迅速消灭上党之敌,以确保我解放区的巩固和安全。”
  邓小平讲:“现在国民党军沿同蒲、平汉两路向北进攻,东边之平汉线是南北交通干线,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对平汉线的控制。但上党之敌为心腹之患,如不迅速消灭,则蒋军北上时,我们将会腹背受敌。因此,我们决心集中力量先打上党之敌,尔后,视情况将主力转到平汉线或同蒲线。同志们,上党战役很重要,关系着全国的战局,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我们必须把插进来的敌人消灭。这次战役在战术上要有新的转变,从分散作战到集中作战,从游击战到攻坚战,同志们必须从根本上得到重视。”
  刘伯承:“我们的总部署是:太行纵队陈锡联部、太岳纵队陈赓部、冀南纵队陈再道部三个纵队集中打上党之敌;冀鲁豫军区杨得志部速赴平汉肃清新乡以北日伪军,控制这一段铁路线,为北犯国民党军准备战场;太岳军区王新亭部沿同蒲线加紧破路,以迟滞西路军北上。同志们请认清这一点,这次上党作战,既是军事之战,也是政治之战,毛主席在重庆等我们的胜利的消息,我们只有对敌人迎头痛击,蒋介石在谈判桌上才会老实一些。”
  之后,刘伯承布署对上党的作战原则,道:“我们这次战役的战略思想是:先打长治外围各县城,吸引敌人主力出长治救授,我军于途中将其消灭之,然后攻打长治。
  “围点打援”,这还是八路军游击队与日寇作战的围点打援的独特战法。有之后被中共称为“上党战役”的此次战役中,刘伯承、邓小平将这一打法玩到了纯熟的地步。
  刘伯承决定先打屯留,以诱长治之敌出援。
  九月七日,参谋长李达下达作战命令:
  “令陈锡联,彭涛所部太行纵队,迅速包围屯留之敌,于九月十日凌晨向其发起进攻。
  “令陈赓、谢富治所部太岳纵队,陈再道、宋任务所部冀南纵队,你二部隐蔽于长治至屯留大道两侧,于九月十日进入战场,随时准备歼灭长治救援之敌;令秦基伟、李雪峰所部太行军区,你部隐蔽于长治东北山地,也于九月十日进入战场,准备尾击由长治出动之援兵;令王新亭太岳军区之一部,监视长子之敌;潞城独立营由当地民兵配合,监视潞城之敌;对壶关之敌,则以民兵和人民武装予以围困。上述命令,从发布之时起,立即生效,望各部队准照执行!”
  九月八日,刘伯承、邓小平带着指挥部人员,东去清漳河谷,又从清漳河谷登上东阳关,攀登直上上党高原,俯瞰山下,长治城灰蒙蒙的隐在太行山的重峦迭嶂之中。
  刘伯承指着长治城说:“马上就要开始战斗了!”
  邓小平感慨道:“多好的城市,多么美丽的土地啊!要是没有战争,我们会把它建设的更好。”
  
  在长治城内,史泽波与他的参谋长戴树章及随行人员正沿城墙工事视察。原先由日伪军修筑的工事比较坚固,有一部分毁坏的,士兵们正在加紧修补。
  史泽波一行人登上北城墙,向外望去,黄漫漫的一片,浊漳河水从城外由东向西流去。此时正是深秋季节,秋高气爽,田野里的庄稼业已成熟,给人一种说不尽的喜悦。史泽波精神为之一振,对他的参谋长戴树章道:“潞安府果然名不虚传,是个好地方,自秦汉置郡以来,就是晋东南攻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这里的陶瓷久负盛名,战乱年代,不知是否还有操此业者,你我要有闲暇,不妨去访问一回。”
  戴树章道:“军座军务繁忙,难得有此雅兴。我可以先派人去打问一下。如果不是有战事的活,军座必定是有志于实业者。”
  史泽波道:“实业不敢当,不瞒你说,我家乃行医世家,我自小随父学习中医,颇有领悟,特别是对中医之针灸体会较深。”
  戴树章笑道:“想不到军座还是医生。”
  史泽波苦笑道:“唉,如果不是打仗,我倒真想去做个针灸医生。悬壶济世,倒也许是个不错选择。”
  戴树章道:“打仗跟行医,似水火不容,军座却将二者合为一体,倒是个新鲜话题!”
  史泽波道:“非也,战争跟行医救人并非水火,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战争也许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戴树章说:“可是,我们现在,日寇已经投降了,还要打仗,似有点有悖于情理。”
  史泽波叹道:“哦,不说这个也罢。咱们军人,还是别去想这些政治上的东西。”
  戴树章:“是,军座说的有道理。”
  史泽波道:“戴兄,你说说看,我们进驻上党,未费吹灰之力,但是能不能久驻,我总有些捉摸不透,我们是不是得来的太容易了!”
  参谋长说:“军座,恕我直言,我们这叫孤军深入,实乃是兵家之忌呀!”
  史泽波道:“是呀,是呀,我何尝不这样想,但我奉阎长官之命,进驻上党,乃是我军人之责。只是胡宗南进驻运城,迟迟不肯北上,东线也不见动静,我们这边的动作确是有点太快了。现已有报告说,有共军部队正在向我运动,上党恐怕要有一场大仗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26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小小(农村)
连杀的背后(悬疑推理, 犯罪)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梦忆山河(奇幻,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一寸河山一寸血(主旋律, 军事)
大唐沧澜(奇幻, 历史)
虎獠(主旋律, 军事)
抗日之丛林黑豹(, 军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白毛女2(历史)
蓝色幽灵(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