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402
阅读:236
发表:2025/3/23
43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第12章:和平期望(下)
1
…
11
12
13
…
4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飞在上海进行接收的戴笠突然到蒋介石的命令,要他火速赶回重庆。
戴笠得报,来不及向杜月笙辞行,急忙乘坐美国空军运输机,从浙西前线赶回重庆。
在林园蒋公馆,戴笠见到蒋介石。
“报告校长,戴笠奉命前来报到!”
蒋介石阴沉着脸说:“你知道吗,毛泽东来重庆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们以为他不会来的。”
戴笠道:“校长急电戴笠来渝,是不是要我们趁此机会除掉他?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蒋介石瞪了一眼道:“胡说八道,我要你来,是要你确保他的人身安全,动员所有力量,一定要保证毛泽东的安全。”
“是。”戴笠道,“学生保证完成任务。”
蒋介石又说:“雨农啊,你还要小心那些没有政治头脑的不安分子,保证做到万无一失。要是出了事,这可不是几个人的脑袋问题。”
戴笠挺胸道:“是,学生明白!”
戴笠受命,回到军统局本部,立即召集特务团、重庆特区、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等单位的大特务们开会,反复强调确保中共代表团人员安全的责任问题,并规定严格的纪律和各自的工作范围,严厉实施督促检查制度。戴笠深感保卫任务太重,不得已,又把专给蒋介石做安全警卫工作的侍从室特别警卫组也调来帮忙,暗中负责毛泽东的内围警卫工作。
重庆特区江北区第四行动组有十二人参加暗中外围的保卫工作,他们每人都带有军统的特别通行证和特别检查证,负责盘查、监视可疑人员,防止突发事件和阻止外人接近中共和谈人员。
行动小组副组长王怀天,接到任务后的第二天的晚上,和组员王桂的在一家小酒馆喝酒,酒至半酣,王怀天说:“如果有人要对中共来渝的那位大人物下手,现在正是时机。如真能杀了他,肯定是党国大功臣。”
王桂听见他胡说,吓得瞪大了眼睛,不敢回话。
“嘿嘿,上面要我们保护,不过是遮掩门面而已。” 王怀天把嘴巴就到王桂耳边道,“你想想,蒋委员长何尝不想要他的命,只是逼于舆论不敢下手罢了!”
王桂惊得目瞪口呆,拿着筷子的手大半天没有放下来。
王怀天继续说:“王桂兄弟,你说,干我们这行的,不是绑架,就是暗杀,要想出头很难啊,除非干几件惊天动地的事,人生一世也不冤枉。”
王桂见王怀天喝醉了,越说越没谱,便拉他离开酒馆。
王桂嘴巴不牢,第二天,便把昨夜的事说给组内好友何德先:“咱们副组长喝多了,竟然说要干掉中共大人物。”
何德先当时无话,但记在心里。
第二天,何德先见到王怀天,就对王怀天道:“王组长,有个人想和你认识一下。明天上午九点钟,想和你在菜园坝茶馆里见面。”
王怀天问他:“什么人?要干么?”
何德贤道:“你去了就知道了。”
王怀天早已忘记了头天晚上说过的话,他不知什么事,便于第二天上午去了菜园坝。到了茶馆上了二楼,何德先将他迎了进去,茶桌正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穿长袍的中年人,何德先一边让王怀天坐,一边介绍说:“这是王怀天的组长,这是蔡老板。”
中年人略起来让了一下。王怀天坐下,疑惑地说:“你们找我来有什么事?”
戴眼镜的中年人开门见山道:“王组长,听说你要干一件大事,可有这事?”
王怀天道:“什么大事?我不知道。”
“别装糊涂,在中统和军统说话,没有人不知道。”
“请你说清楚,我真不知道什么大事。”
“你说要杀死那位来渝的中共要人!”
王怀天脸色大变,忙起身,那人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王怀天拔枪的手也被那人按住。那人道:“别怕,咱们是朋友,今天找你来,正是为了商议这事,找机会把中共领导人干掉,就为党国立了不朽的功勋!”
王怀天惶恐地问:“你是谁?”
那人道:“这不重要,叫我老蔡就好。你不相信我,这个你总该相信吧!”说着掏出证件给他。他认得这是中统特务的证件,拿这种证件的人最起码也是少将以上的级别的官员。
王怀天仍旧满腹狐疑。老蔡从身后取出一只黑箱子,他打开,里边放着十几根金条。他将箱子递到王怀天跟前说:“这是你们的活动经费,事情成功,你们将会得到更多的奖励。除掉那个人,这是上面的意思,也是蒋委员长的意思。这件事必须严守秘密,有铁的纪律。你们建立一个三人行动小组,王怀天任组长,组员是何德先、王桂。你们的行动直接受我指挥,我会将联系方式告诉王组长。这件事,决不能让你们军统组的任何一个人知道。”老蔡见王怀天有所动心,又道:“当然,和你们老板,我们自会私下沟通,不用担心。”
何德先在旁边撺掇:“做成此惊天动地之事,为党国建功立业,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看见那满箱的金条,王怀天心里痒痒,说道:“只怕王桂不同意。”
何德先说:“王桂的事,我去说。”
何德先去见王桂说:“兄弟,此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你想想看,我们杀人放火,什么事不做,还不能不做,到头来未必有好下场。俗话说,窃珠者诛,窃国者侯,要做就做点大的!”
王桂说:“就我们,能行吗?”
何德先说:“兄弟,不瞒你说,这也是上面的意思。我们上头有人!”
王桂说:“这人是谁?”
何德先说:“只知道他是中统的,我们只管他叫蔡老板。”
王桂听说上面的意思,当然是蒋委员长的意思了,便也同意了。
第二天晚上,三人先在一个小酒馆聚头,然后回王怀天住处,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
王怀天拿出六把汉司登手枪,每人两把,递给王桂和何德先。
王怀天说:“我们以前杀人,都是无名小辈,现在杀个大的让世界见识见识,”他说着又从他的床下拖出一只箱子,打开来,里面放着六枚炸弹和十个手雷。他布置任务说:“我有三个方案是,第一方案是,设法进入上清寺,寻机会下手,用手枪将其击毙;第二方案是,弄清其活动规律,等他到外边来进行活动时,在路上用炸弹或手雷将其炸死;第三方案是,直接设法混入桂园,用炸弹炸死他。我们有特别通行证和稽查证,必要时可使用它,但不在关键地方关键时刻,不要轻易使用。我们三人每天晚上见一次面,炸弹和手雷随时带在身上,一有机会就下手。我们三人组成之行动组,就叫三人行动小组,我是组长。为严肃纪律,我决定,我三人中,如发现中途有背叛者,都有权对之进行处决。”
王怀天和王桂,每人拿了两颗炸弹和三个手雷,何德先拿了两颗炸弹四个手雷。
暂时按下这几个不自量力的屑小之徒不谈。
五
自八月二十八日到重庆那一刻起,共产党毛泽东即极具艺术性地运用其政治的和交际的智慧,向国民党势力区争取民心,向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发起猛烈政治的和心理的攻势。
我们且把镜头对准毛泽东,看看他自到达重庆后一开始的十多个日日夜夜:
八月三十日上午,毛泽东同周恩来从山洞园林进城,分别拜会宋庆龄、张澜、赫尔利,晚上在桂园会见黄炎培、章伯钧、柳亚子。
三十日下午三 时,毛与周恩来“一顾特园”,拜会张澜。
特园为民主人士鲜英的私人园林,从一九三九年始即为中共和民主人士接触的活动场所,被共产党称誉为“民主之家”。
毛泽东一行来到特园,张澜及鲜英一家恭候相迎。
张澜道:“蒋介石演假戏。”
毛泽东答曰:“人民能看出真假,分清是非,假戏真做,大有价值!”
张澜点首称是且满怀希望:“倘能假戏真做,化干戈为玉帛,乃我中国人民之福啊!只怕是摆鸿门宴,派周先生和王若飞先生来渝洽谈便可,何劳润之大驾!”
毛泽东道:“鸿门宴没什么可怕,全国各界祈盼和平,是对我党主张有力支持,他们不敢逆时而动。”
此时的民盟领导人张澜已经倾向共产党,对中共领袖毛泽东的敬佩之情言溢于表,他说:“贵党及润之胆识实令张某钦佩之至。”
三十一日下午,毛于桂园约见“小民革”人领导人王昆仑、许宝驹、屈武、侯外庐、曹孟君、谭惕吾、于振瀛、倪斐君八人,并宴请他们。毛与他们谈了十多个小时颇具兴致,以古喻今,妙语连珠。
王昆仑说:“此次谈判,恐怕收效甚微。”
毛泽东说:“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大家再推一把,拉一把,国共两党就会成婚。”
侯外庐教授道:“国民党病入膏肓,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共产党青春正茂妙龄女郎,两人结婚希望渺茫。”
毛泽东说:“老头子心里想年轻,刮刮胡子净净面。”
众皆大笑。
许宝驹:“毕竟是装一时年轻。”
王昆仑沉吟:“即使结了婚也是悲剧哟!”
毛泽东道: “我们的目的是和平民主,委员长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他愿意边谈边打,我就边打边谈。反正我是客人,客随主便!”
九月一日,毛泽东出席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有宋庆龄、孙科、冯玉祥、陈诚、陈立夫、沈钧儒、马寅初、郭沫若、茅盾等300多人参加的鸡尾酒会。
九月二日,与王世杰在桂园商谈,周恩来、王若飞在座。毛对此次谈判提出八点原则性意见。
二日中午,张澜以民盟名义设宴相请,毛、周、王二顾特园。鲜英、沈钧儒、黄炎培、张申府、左舜生作陪。鲜英上家酿枣子酒,酒香醇正柔和,张澜举杯,以李白《将进酒》句作祝酒词:“会须一饮三百杯”。毛泽东对以陶渊明《饮酒》诗句:“且共欢此饮”。宴毕,鲜英出纪念册请毛题词留念。毛握笔在手,凝眉深思良久,写四字道:“光明在望”。
九月二日晚,毛泽东与蒋介石在蒋官邸就中共军队组编数目、军队驻地、解放区、政协会议、国民大会代表问题进行了初步商谈。
九月三日,周恩来、王若飞将中共方面拟定的两党谈判方案十一项交王世杰转送蒋介石。奇怪的是,国民党方面毫无准备,一连几天不见动静。青年党领袖左舜生是坚决追随蒋介石反共的分子之一,些时也深感难堪,他不满甚至刻薄道:“此次谈判,怪事多多,客人上座,主人着忙。”他责问当局:“只见中共意见,不见政府意见!为何?”
国民党方面很是被动,匆匆忙忙凑了五条意见,开始了与中共四十四个日日夜夜的桌上较量。
此时的国民党五路大军也开始了行动,西路胡宗南部已经入晋,阎锡山军占领晋东南,中路三军也正向平汉线集结,准备进取邯郸。
九月三日晚上,毛泽东回到红岩村,周恩来报告:“延安来电,阎锡山第十九军、第六十一军已占领长治及周围五县,刘伯承、邓小平已从延安赶赴武乡,准备夺取上党。电报还说,胡宗南西路大军由南向北推进,已进入运城,中路也正在郑州集结,有可能进占邯郸。”
毛泽东沉思道:“好嘛,这是和平谈判第一炮,来得正是时候。”
周恩来又说:“延安来电还说,阎锡山有两个军也集结祁县准备南下。看来上党这仗是非打不可了,上党必争,争则必胜,这是我的意见。要不要给刘伯承邓小平他们发电?”
毛泽东说:“国民党东西两线气势汹汹,但他们大批出动,向来费事,又是调整,又是协调,什么运输、后勤等等。应告诉刘邓,尽快集中兵力拿下上党,然后再对付东西两线。告诉他们,仗打得越好,咱们这里就越主动、越安全。”
九月四日,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与蒋介石就解放区、国民代表等问题进行会谈。
九月五日,毛赴冯玉祥家宴。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到宴。宴毕,夫人李德全对冯玉祥说:“毛坚定刚毅且自信,是个不可多得之人物。”
九月八日,天气晴好,万里无云,这是雾都难得好天。宋庆龄约见,桂园门前,宋专车抵达,这位前总理夫人端庄秀丽,光彩照人,毛快步上前,紧握其手。
宾主于桂园客厅入座,毛泽东说:“孙夫人,延安人民让我转达他们对您的问候和敬意。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是您克服千难万险,为解放区送去了最需要的物资和药品。”
宋庆龄道:“抗日一家,不别客气,比起前方将士流血牺牲,这太微不足道。”
宋庆龄还道:“贵党一片诚心,乃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之幸事,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得人心的。”
谈话之间,宋对毛说:“多喝些咖啡,少抽些烟,有益健康。”毛当即揿灭了烟头。
六
长治也叫潞安府,是上党地区首府。阎军占领了长治及周围五县,共产党的太岳纵队、太行纵队和冀南纵队以及太岳军区、太行军区的地方部队都立即向上党地区扑了过来。刘伯承、邓小平从武乡县赤岸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赶往潞城,在潞城境内之黄碾村安营扎寨。
黄碾村地处白晋路(祁县白圭至晋城的未完成公路)中段,位于襄垣与长治之间,南距长治二十五公里处。刘伯承将指挥部设在黄碾村村公所的院子里。
九月四日,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打到指挥部,刘伯承、邓小平正在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电报员将电报递交于邓小平,邓小平接过来看了一遍,说:“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从重庆来电,要我们打好上党这一仗,上党必争,争则必胜。党中央、毛泽东和我们的战略意图是一样的。就是要集中兵力,迅速消灭上党之敌,以确保我解放区的巩固和安全。”
邓小平讲:“现在国民党军沿同蒲、平汉两路向北进攻,东边之平汉线是南北交通干线,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对平汉线的控制。但上党之敌为心腹之患,如不迅速消灭,则蒋军北上时,我们将会腹背受敌。因此,我们决心集中力量先打上党之敌,尔后,视情况将主力转到平汉线或同蒲线。同志们,上党战役很重要,关系着全国的战局,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我们必须把插进来的敌人消灭。这次战役在战术上要有新的转变,从分散作战到集中作战,从游击战到攻坚战,同志们必须从根本上得到重视。”
刘伯承:“我们的总部署是:太行纵队陈锡联部、太岳纵队陈赓部、冀南纵队陈再道部三个纵队集中打上党之敌;冀鲁豫军区杨得志部速赴平汉肃清新乡以北日伪军,控制这一段铁路线,为北犯国民党军准备战场;太岳军区王新亭部沿同蒲线加紧破路,以迟滞西路军北上。同志们请认清这一点,这次上党作战,既是军事之战,也是政治之战,毛主席在重庆等我们的胜利的消息,我们只有对敌人迎头痛击,蒋介石在谈判桌上才会老实一些。”
之后,刘伯承布署对上党的作战原则,道:“我们这次战役的战略思想是:先打长治外围各县城,吸引敌人主力出长治救授,我军于途中将其消灭之,然后攻打长治。
“围点打援”,这还是八路军游击队与日寇作战的围点打援的独特战法。有之后被中共称为“上党战役”的此次战役中,刘伯承、邓小平将这一打法玩到了纯熟的地步。
刘伯承决定先打屯留,以诱长治之敌出援。
九月七日,参谋长李达下达作战命令:
“令陈锡联,彭涛所部太行纵队,迅速包围屯留之敌,于九月十日凌晨向其发起进攻。
“令陈赓、谢富治所部太岳纵队,陈再道、宋任务所部冀南纵队,你二部隐蔽于长治至屯留大道两侧,于九月十日进入战场,随时准备歼灭长治救援之敌;令秦基伟、李雪峰所部太行军区,你部隐蔽于长治东北山地,也于九月十日进入战场,准备尾击由长治出动之援兵;令王新亭太岳军区之一部,监视长子之敌;潞城独立营由当地民兵配合,监视潞城之敌;对壶关之敌,则以民兵和人民武装予以围困。上述命令,从发布之时起,立即生效,望各部队准照执行!”
九月八日,刘伯承、邓小平带着指挥部人员,东去清漳河谷,又从清漳河谷登上东阳关,攀登直上上党高原,俯瞰山下,长治城灰蒙蒙的隐在太行山的重峦迭嶂之中。
刘伯承指着长治城说:“马上就要开始战斗了!”
邓小平感慨道:“多好的城市,多么美丽的土地啊!要是没有战争,我们会把它建设的更好。”
在长治城内,史泽波与他的参谋长戴树章及随行人员正沿城墙工事视察。原先由日伪军修筑的工事比较坚固,有一部分毁坏的,士兵们正在加紧修补。
史泽波一行人登上北城墙,向外望去,黄漫漫的一片,浊漳河水从城外由东向西流去。此时正是深秋季节,秋高气爽,田野里的庄稼业已成熟,给人一种说不尽的喜悦。史泽波精神为之一振,对他的参谋长戴树章道:“潞安府果然名不虚传,是个好地方,自秦汉置郡以来,就是晋东南攻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这里的陶瓷久负盛名,战乱年代,不知是否还有操此业者,你我要有闲暇,不妨去访问一回。”
戴树章道:“军座军务繁忙,难得有此雅兴。我可以先派人去打问一下。如果不是有战事的活,军座必定是有志于实业者。”
史泽波道:“实业不敢当,不瞒你说,我家乃行医世家,我自小随父学习中医,颇有领悟,特别是对中医之针灸体会较深。”
戴树章笑道:“想不到军座还是医生。”
史泽波苦笑道:“唉,如果不是打仗,我倒真想去做个针灸医生。悬壶济世,倒也许是个不错选择。”
戴树章道:“打仗跟行医,似水火不容,军座却将二者合为一体,倒是个新鲜话题!”
史泽波道:“非也,战争跟行医救人并非水火,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战争也许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戴树章说:“可是,我们现在,日寇已经投降了,还要打仗,似有点有悖于情理。”
史泽波叹道:“哦,不说这个也罢。咱们军人,还是别去想这些政治上的东西。”
戴树章:“是,军座说的有道理。”
史泽波道:“戴兄,你说说看,我们进驻上党,未费吹灰之力,但是能不能久驻,我总有些捉摸不透,我们是不是得来的太容易了!”
参谋长说:“军座,恕我直言,我们这叫孤军深入,实乃是兵家之忌呀!”
史泽波道:“是呀,是呀,我何尝不这样想,但我奉阎长官之命,进驻上党,乃是我军人之责。只是胡宗南进驻运城,迟迟不肯北上,东线也不见动静,我们这边的动作确是有点太快了。现已有报告说,有共军部队正在向我运动,上党恐怕要有一场大仗了。”
戴笠得报,来不及向杜月笙辞行,急忙乘坐美国空军运输机,从浙西前线赶回重庆。
在林园蒋公馆,戴笠见到蒋介石。
“报告校长,戴笠奉命前来报到!”
蒋介石阴沉着脸说:“你知道吗,毛泽东来重庆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们以为他不会来的。”
戴笠道:“校长急电戴笠来渝,是不是要我们趁此机会除掉他?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蒋介石瞪了一眼道:“胡说八道,我要你来,是要你确保他的人身安全,动员所有力量,一定要保证毛泽东的安全。”
“是。”戴笠道,“学生保证完成任务。”
蒋介石又说:“雨农啊,你还要小心那些没有政治头脑的不安分子,保证做到万无一失。要是出了事,这可不是几个人的脑袋问题。”
戴笠挺胸道:“是,学生明白!”
戴笠受命,回到军统局本部,立即召集特务团、重庆特区、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等单位的大特务们开会,反复强调确保中共代表团人员安全的责任问题,并规定严格的纪律和各自的工作范围,严厉实施督促检查制度。戴笠深感保卫任务太重,不得已,又把专给蒋介石做安全警卫工作的侍从室特别警卫组也调来帮忙,暗中负责毛泽东的内围警卫工作。
重庆特区江北区第四行动组有十二人参加暗中外围的保卫工作,他们每人都带有军统的特别通行证和特别检查证,负责盘查、监视可疑人员,防止突发事件和阻止外人接近中共和谈人员。
行动小组副组长王怀天,接到任务后的第二天的晚上,和组员王桂的在一家小酒馆喝酒,酒至半酣,王怀天说:“如果有人要对中共来渝的那位大人物下手,现在正是时机。如真能杀了他,肯定是党国大功臣。”
王桂听见他胡说,吓得瞪大了眼睛,不敢回话。
“嘿嘿,上面要我们保护,不过是遮掩门面而已。” 王怀天把嘴巴就到王桂耳边道,“你想想,蒋委员长何尝不想要他的命,只是逼于舆论不敢下手罢了!”
王桂惊得目瞪口呆,拿着筷子的手大半天没有放下来。
王怀天继续说:“王桂兄弟,你说,干我们这行的,不是绑架,就是暗杀,要想出头很难啊,除非干几件惊天动地的事,人生一世也不冤枉。”
王桂见王怀天喝醉了,越说越没谱,便拉他离开酒馆。
王桂嘴巴不牢,第二天,便把昨夜的事说给组内好友何德先:“咱们副组长喝多了,竟然说要干掉中共大人物。”
何德先当时无话,但记在心里。
第二天,何德先见到王怀天,就对王怀天道:“王组长,有个人想和你认识一下。明天上午九点钟,想和你在菜园坝茶馆里见面。”
王怀天问他:“什么人?要干么?”
何德贤道:“你去了就知道了。”
王怀天早已忘记了头天晚上说过的话,他不知什么事,便于第二天上午去了菜园坝。到了茶馆上了二楼,何德先将他迎了进去,茶桌正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穿长袍的中年人,何德先一边让王怀天坐,一边介绍说:“这是王怀天的组长,这是蔡老板。”
中年人略起来让了一下。王怀天坐下,疑惑地说:“你们找我来有什么事?”
戴眼镜的中年人开门见山道:“王组长,听说你要干一件大事,可有这事?”
王怀天道:“什么大事?我不知道。”
“别装糊涂,在中统和军统说话,没有人不知道。”
“请你说清楚,我真不知道什么大事。”
“你说要杀死那位来渝的中共要人!”
王怀天脸色大变,忙起身,那人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王怀天拔枪的手也被那人按住。那人道:“别怕,咱们是朋友,今天找你来,正是为了商议这事,找机会把中共领导人干掉,就为党国立了不朽的功勋!”
王怀天惶恐地问:“你是谁?”
那人道:“这不重要,叫我老蔡就好。你不相信我,这个你总该相信吧!”说着掏出证件给他。他认得这是中统特务的证件,拿这种证件的人最起码也是少将以上的级别的官员。
王怀天仍旧满腹狐疑。老蔡从身后取出一只黑箱子,他打开,里边放着十几根金条。他将箱子递到王怀天跟前说:“这是你们的活动经费,事情成功,你们将会得到更多的奖励。除掉那个人,这是上面的意思,也是蒋委员长的意思。这件事必须严守秘密,有铁的纪律。你们建立一个三人行动小组,王怀天任组长,组员是何德先、王桂。你们的行动直接受我指挥,我会将联系方式告诉王组长。这件事,决不能让你们军统组的任何一个人知道。”老蔡见王怀天有所动心,又道:“当然,和你们老板,我们自会私下沟通,不用担心。”
何德先在旁边撺掇:“做成此惊天动地之事,为党国建功立业,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看见那满箱的金条,王怀天心里痒痒,说道:“只怕王桂不同意。”
何德先说:“王桂的事,我去说。”
何德先去见王桂说:“兄弟,此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你想想看,我们杀人放火,什么事不做,还不能不做,到头来未必有好下场。俗话说,窃珠者诛,窃国者侯,要做就做点大的!”
王桂说:“就我们,能行吗?”
何德先说:“兄弟,不瞒你说,这也是上面的意思。我们上头有人!”
王桂说:“这人是谁?”
何德先说:“只知道他是中统的,我们只管他叫蔡老板。”
王桂听说上面的意思,当然是蒋委员长的意思了,便也同意了。
第二天晚上,三人先在一个小酒馆聚头,然后回王怀天住处,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
王怀天拿出六把汉司登手枪,每人两把,递给王桂和何德先。
王怀天说:“我们以前杀人,都是无名小辈,现在杀个大的让世界见识见识,”他说着又从他的床下拖出一只箱子,打开来,里面放着六枚炸弹和十个手雷。他布置任务说:“我有三个方案是,第一方案是,设法进入上清寺,寻机会下手,用手枪将其击毙;第二方案是,弄清其活动规律,等他到外边来进行活动时,在路上用炸弹或手雷将其炸死;第三方案是,直接设法混入桂园,用炸弹炸死他。我们有特别通行证和稽查证,必要时可使用它,但不在关键地方关键时刻,不要轻易使用。我们三人每天晚上见一次面,炸弹和手雷随时带在身上,一有机会就下手。我们三人组成之行动组,就叫三人行动小组,我是组长。为严肃纪律,我决定,我三人中,如发现中途有背叛者,都有权对之进行处决。”
王怀天和王桂,每人拿了两颗炸弹和三个手雷,何德先拿了两颗炸弹四个手雷。
暂时按下这几个不自量力的屑小之徒不谈。
五
自八月二十八日到重庆那一刻起,共产党毛泽东即极具艺术性地运用其政治的和交际的智慧,向国民党势力区争取民心,向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发起猛烈政治的和心理的攻势。
我们且把镜头对准毛泽东,看看他自到达重庆后一开始的十多个日日夜夜:
八月三十日上午,毛泽东同周恩来从山洞园林进城,分别拜会宋庆龄、张澜、赫尔利,晚上在桂园会见黄炎培、章伯钧、柳亚子。
三十日下午三 时,毛与周恩来“一顾特园”,拜会张澜。
特园为民主人士鲜英的私人园林,从一九三九年始即为中共和民主人士接触的活动场所,被共产党称誉为“民主之家”。
毛泽东一行来到特园,张澜及鲜英一家恭候相迎。
张澜道:“蒋介石演假戏。”
毛泽东答曰:“人民能看出真假,分清是非,假戏真做,大有价值!”
张澜点首称是且满怀希望:“倘能假戏真做,化干戈为玉帛,乃我中国人民之福啊!只怕是摆鸿门宴,派周先生和王若飞先生来渝洽谈便可,何劳润之大驾!”
毛泽东道:“鸿门宴没什么可怕,全国各界祈盼和平,是对我党主张有力支持,他们不敢逆时而动。”
此时的民盟领导人张澜已经倾向共产党,对中共领袖毛泽东的敬佩之情言溢于表,他说:“贵党及润之胆识实令张某钦佩之至。”
三十一日下午,毛于桂园约见“小民革”人领导人王昆仑、许宝驹、屈武、侯外庐、曹孟君、谭惕吾、于振瀛、倪斐君八人,并宴请他们。毛与他们谈了十多个小时颇具兴致,以古喻今,妙语连珠。
王昆仑说:“此次谈判,恐怕收效甚微。”
毛泽东说:“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大家再推一把,拉一把,国共两党就会成婚。”
侯外庐教授道:“国民党病入膏肓,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共产党青春正茂妙龄女郎,两人结婚希望渺茫。”
毛泽东说:“老头子心里想年轻,刮刮胡子净净面。”
众皆大笑。
许宝驹:“毕竟是装一时年轻。”
王昆仑沉吟:“即使结了婚也是悲剧哟!”
毛泽东道: “我们的目的是和平民主,委员长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他愿意边谈边打,我就边打边谈。反正我是客人,客随主便!”
九月一日,毛泽东出席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有宋庆龄、孙科、冯玉祥、陈诚、陈立夫、沈钧儒、马寅初、郭沫若、茅盾等300多人参加的鸡尾酒会。
九月二日,与王世杰在桂园商谈,周恩来、王若飞在座。毛对此次谈判提出八点原则性意见。
二日中午,张澜以民盟名义设宴相请,毛、周、王二顾特园。鲜英、沈钧儒、黄炎培、张申府、左舜生作陪。鲜英上家酿枣子酒,酒香醇正柔和,张澜举杯,以李白《将进酒》句作祝酒词:“会须一饮三百杯”。毛泽东对以陶渊明《饮酒》诗句:“且共欢此饮”。宴毕,鲜英出纪念册请毛题词留念。毛握笔在手,凝眉深思良久,写四字道:“光明在望”。
九月二日晚,毛泽东与蒋介石在蒋官邸就中共军队组编数目、军队驻地、解放区、政协会议、国民大会代表问题进行了初步商谈。
九月三日,周恩来、王若飞将中共方面拟定的两党谈判方案十一项交王世杰转送蒋介石。奇怪的是,国民党方面毫无准备,一连几天不见动静。青年党领袖左舜生是坚决追随蒋介石反共的分子之一,些时也深感难堪,他不满甚至刻薄道:“此次谈判,怪事多多,客人上座,主人着忙。”他责问当局:“只见中共意见,不见政府意见!为何?”
国民党方面很是被动,匆匆忙忙凑了五条意见,开始了与中共四十四个日日夜夜的桌上较量。
此时的国民党五路大军也开始了行动,西路胡宗南部已经入晋,阎锡山军占领晋东南,中路三军也正向平汉线集结,准备进取邯郸。
九月三日晚上,毛泽东回到红岩村,周恩来报告:“延安来电,阎锡山第十九军、第六十一军已占领长治及周围五县,刘伯承、邓小平已从延安赶赴武乡,准备夺取上党。电报还说,胡宗南西路大军由南向北推进,已进入运城,中路也正在郑州集结,有可能进占邯郸。”
毛泽东沉思道:“好嘛,这是和平谈判第一炮,来得正是时候。”
周恩来又说:“延安来电还说,阎锡山有两个军也集结祁县准备南下。看来上党这仗是非打不可了,上党必争,争则必胜,这是我的意见。要不要给刘伯承邓小平他们发电?”
毛泽东说:“国民党东西两线气势汹汹,但他们大批出动,向来费事,又是调整,又是协调,什么运输、后勤等等。应告诉刘邓,尽快集中兵力拿下上党,然后再对付东西两线。告诉他们,仗打得越好,咱们这里就越主动、越安全。”
九月四日,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与蒋介石就解放区、国民代表等问题进行会谈。
九月五日,毛赴冯玉祥家宴。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到宴。宴毕,夫人李德全对冯玉祥说:“毛坚定刚毅且自信,是个不可多得之人物。”
九月八日,天气晴好,万里无云,这是雾都难得好天。宋庆龄约见,桂园门前,宋专车抵达,这位前总理夫人端庄秀丽,光彩照人,毛快步上前,紧握其手。
宾主于桂园客厅入座,毛泽东说:“孙夫人,延安人民让我转达他们对您的问候和敬意。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是您克服千难万险,为解放区送去了最需要的物资和药品。”
宋庆龄道:“抗日一家,不别客气,比起前方将士流血牺牲,这太微不足道。”
宋庆龄还道:“贵党一片诚心,乃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之幸事,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得人心的。”
谈话之间,宋对毛说:“多喝些咖啡,少抽些烟,有益健康。”毛当即揿灭了烟头。
六
长治也叫潞安府,是上党地区首府。阎军占领了长治及周围五县,共产党的太岳纵队、太行纵队和冀南纵队以及太岳军区、太行军区的地方部队都立即向上党地区扑了过来。刘伯承、邓小平从武乡县赤岸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赶往潞城,在潞城境内之黄碾村安营扎寨。
黄碾村地处白晋路(祁县白圭至晋城的未完成公路)中段,位于襄垣与长治之间,南距长治二十五公里处。刘伯承将指挥部设在黄碾村村公所的院子里。
九月四日,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打到指挥部,刘伯承、邓小平正在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电报员将电报递交于邓小平,邓小平接过来看了一遍,说:“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从重庆来电,要我们打好上党这一仗,上党必争,争则必胜。党中央、毛泽东和我们的战略意图是一样的。就是要集中兵力,迅速消灭上党之敌,以确保我解放区的巩固和安全。”
邓小平讲:“现在国民党军沿同蒲、平汉两路向北进攻,东边之平汉线是南北交通干线,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对平汉线的控制。但上党之敌为心腹之患,如不迅速消灭,则蒋军北上时,我们将会腹背受敌。因此,我们决心集中力量先打上党之敌,尔后,视情况将主力转到平汉线或同蒲线。同志们,上党战役很重要,关系着全国的战局,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我们必须把插进来的敌人消灭。这次战役在战术上要有新的转变,从分散作战到集中作战,从游击战到攻坚战,同志们必须从根本上得到重视。”
刘伯承:“我们的总部署是:太行纵队陈锡联部、太岳纵队陈赓部、冀南纵队陈再道部三个纵队集中打上党之敌;冀鲁豫军区杨得志部速赴平汉肃清新乡以北日伪军,控制这一段铁路线,为北犯国民党军准备战场;太岳军区王新亭部沿同蒲线加紧破路,以迟滞西路军北上。同志们请认清这一点,这次上党作战,既是军事之战,也是政治之战,毛主席在重庆等我们的胜利的消息,我们只有对敌人迎头痛击,蒋介石在谈判桌上才会老实一些。”
之后,刘伯承布署对上党的作战原则,道:“我们这次战役的战略思想是:先打长治外围各县城,吸引敌人主力出长治救授,我军于途中将其消灭之,然后攻打长治。
“围点打援”,这还是八路军游击队与日寇作战的围点打援的独特战法。有之后被中共称为“上党战役”的此次战役中,刘伯承、邓小平将这一打法玩到了纯熟的地步。
刘伯承决定先打屯留,以诱长治之敌出援。
九月七日,参谋长李达下达作战命令:
“令陈锡联,彭涛所部太行纵队,迅速包围屯留之敌,于九月十日凌晨向其发起进攻。
“令陈赓、谢富治所部太岳纵队,陈再道、宋任务所部冀南纵队,你二部隐蔽于长治至屯留大道两侧,于九月十日进入战场,随时准备歼灭长治救援之敌;令秦基伟、李雪峰所部太行军区,你部隐蔽于长治东北山地,也于九月十日进入战场,准备尾击由长治出动之援兵;令王新亭太岳军区之一部,监视长子之敌;潞城独立营由当地民兵配合,监视潞城之敌;对壶关之敌,则以民兵和人民武装予以围困。上述命令,从发布之时起,立即生效,望各部队准照执行!”
九月八日,刘伯承、邓小平带着指挥部人员,东去清漳河谷,又从清漳河谷登上东阳关,攀登直上上党高原,俯瞰山下,长治城灰蒙蒙的隐在太行山的重峦迭嶂之中。
刘伯承指着长治城说:“马上就要开始战斗了!”
邓小平感慨道:“多好的城市,多么美丽的土地啊!要是没有战争,我们会把它建设的更好。”
在长治城内,史泽波与他的参谋长戴树章及随行人员正沿城墙工事视察。原先由日伪军修筑的工事比较坚固,有一部分毁坏的,士兵们正在加紧修补。
史泽波一行人登上北城墙,向外望去,黄漫漫的一片,浊漳河水从城外由东向西流去。此时正是深秋季节,秋高气爽,田野里的庄稼业已成熟,给人一种说不尽的喜悦。史泽波精神为之一振,对他的参谋长戴树章道:“潞安府果然名不虚传,是个好地方,自秦汉置郡以来,就是晋东南攻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这里的陶瓷久负盛名,战乱年代,不知是否还有操此业者,你我要有闲暇,不妨去访问一回。”
戴树章道:“军座军务繁忙,难得有此雅兴。我可以先派人去打问一下。如果不是有战事的活,军座必定是有志于实业者。”
史泽波道:“实业不敢当,不瞒你说,我家乃行医世家,我自小随父学习中医,颇有领悟,特别是对中医之针灸体会较深。”
戴树章笑道:“想不到军座还是医生。”
史泽波苦笑道:“唉,如果不是打仗,我倒真想去做个针灸医生。悬壶济世,倒也许是个不错选择。”
戴树章道:“打仗跟行医,似水火不容,军座却将二者合为一体,倒是个新鲜话题!”
史泽波道:“非也,战争跟行医救人并非水火,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战争也许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戴树章说:“可是,我们现在,日寇已经投降了,还要打仗,似有点有悖于情理。”
史泽波叹道:“哦,不说这个也罢。咱们军人,还是别去想这些政治上的东西。”
戴树章:“是,军座说的有道理。”
史泽波道:“戴兄,你说说看,我们进驻上党,未费吹灰之力,但是能不能久驻,我总有些捉摸不透,我们是不是得来的太容易了!”
参谋长说:“军座,恕我直言,我们这叫孤军深入,实乃是兵家之忌呀!”
史泽波道:“是呀,是呀,我何尝不这样想,但我奉阎长官之命,进驻上党,乃是我军人之责。只是胡宗南进驻运城,迟迟不肯北上,东线也不见动静,我们这边的动作确是有点太快了。现已有报告说,有共军部队正在向我运动,上党恐怕要有一场大仗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