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2824
阅读:8910
发表:2015/3/29 修改:2016/9/6
122章 主旋律,喜剧,历史 小说
《“扯火”县长》第41-48章
1-9
…
36-40
41-48
49-57
…
117-122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X-01511】
“再出个几百万千把万?九爷,九爷……”
金九筒斜起眼睛看着他们:“是噻,钱出够了,九爷还可以考虑考虑……”
石六一口接了过去,:“真的?真的钱出够了九爷就肯卖了?”
丁五也迫不及待地说道道:“九爷,你说,你说,钱不是问题。”
“枕头塞高点嘛,想得安逸。”金九筒看大家把圈子越扯越拢,急忙用烟杆往外挥着,大喊大叫道:“让开点,让开点,围恁拢干啥子?把风都给我挡了,走开,走开。”
丁五石六一看,也急忙招呼大家让开。
金九筒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想起当年给这两家人送钱送礼,低声下气的时候,就如鲠在喉,火冒三丈。
那时在城里摆摊做生意,没得堂子的言语和地保袍哥撑肠子,你休想看门做生意。那年金九筒长大后,残疾老修鞋匠身体越来越差,为了照顾老人,金九筒决心结束长期游荡的挑担修鞋生活,在城边找了家小店,安顿了老人摆起了修鞋摊子,可是一开张就遇到了丁子万一帮棒老二,推翻了他的摊摊,抢走了他的工具,并限他三天内拿出10块大洋到堂子缴纳。平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要拿钱交给堂子,金九筒只好背了老修鞋匠,拿出所有的大洋交堂子找地保拜袍哥,并在心里发誓,他找了钱有了势力,一定要保今天的一箭之仇……
在城里有了落脚之地,金九筒除了起早贪黑摆摊摊做生意,还经常抽时间外出成都重庆看那些原来和自己一起打交道的朋友,慢慢的摸索出了一些生意门道。于是,又用自己不多的钱在城中心找了个小门店做杂货,卖油盐酱醋……
再后来,老修鞋匠过世了,他希望把自己葬到凤头村老家落叶归根,但是那里没有地方,金九筒又通过城里关系找到丁石两家买下了凤头岭这匹不长庄稼的荒山。这个荒山是丁家和石家的,为了边界两家经常扯皮,现在金九筒要买,两家都巴不得脱手。他们为的是宁为玉碎也不要瓦全,不是的话,你金九筒再多的钱他们也不会买。过了几天,两家人有些反悔了,又找不出理由,于是,就在金九筒为老人下葬的那天,丁五石六两家的老人,也就是养老还乡的丁老太爷和石老太爷亲自上阵,指挥丁五石六用竹竿竿一竿竿一竿的丈量送丧队伍走过的他们丁家和石家的田土埂子,收了金九筒300块大洋的买路钱!
抗日战争爆发前,生意好做也不好做。有后台的,有官员关系的生意人,你做生意自然好做,很多紧缺货物你都可以通过关系弄过来,一转手就赚钱。没有关系的人,只能从转了两道手或者三道手的商家手里拿过来,赚的钱自然很少,甚至遇到行情不好就还要倒赔,这是最终端小生意人经常遇到的事情。
金九筒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经营境地,到成都下重庆找朋友找关系,终于打通了进货渠道。但是,这些进货渠道主要还是经过丁石两家在那里当官的手。金九筒明知和他们有过节,为了多赚钱他也只好忍气吞声有人行贿送礼。
有了这些门路,金九筒慢慢的做大了生意,在成都重庆有了后台,成了城里知名的大富翁。尽管逃脱不了丁石两家的敲诈勒索,也逃不了土匪棒老二的骚扰,但是他很会把握息事宁人的原则,在红黑两道吃得很开。不过,很多实权大权又恰恰在丁石两家人的关系网中,真是人在屋檐下,金九筒不得不低头。
最可气的是,有两回金九筒好不容易从石老太爷手里拿到批条,最后从丁老太手里进的货物竟是他们公司的歪货,害得他损兵折将。最后,还得按规矩把回扣贿赂乖乖的、规规矩矩的送到石老太爷手里……
没想到,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今天他们也有运气不好的时候,他们也有落到金九筒手里的时候……
“就是你们再出几百万大洋定金,我也不收。”
“九爷,我们求求你,求求你……”
“求我也没用。你们两个脑壳里头装的啥子,装的猪脑花。小娃儿的话,你们也信。”
金九筒一本正经地看着两个大笨蛋,嘴巴一别一别的,鼻子也一皱一皱的,那样子就像个小丑。他摇头晃脑地抖着身子,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你们有钱打水漂漂,有钱给小娃儿卖耍宝,关我屁事。这宝地,不说好了,我就不卖。”
“九爷,你说啥子,啥子?”
“不说好,这宝地我就不卖。”
“啥子,啥子叫说好啊?”
丁五石六这一惊非同小可。他们望着金九筒,脑壳都大了。老人摆在家里,大热天的,三十二三度的温度,再说有冰棺冰砖,时间一长,啷个都要不得。还有,县衙门接二连三的通知,就像在催命!他们举出了种种扰乱抗战秩序的罪行,就差没有说他们的大洋是贪污腐败的抗战资金!
在外面干事的人,只晓得有权,有钱就好办事,哪晓得地方上有恁多坡坡坎坎。弄得不好,他说他们出了钱,你办事不力,没有用。看到看到就火烧眉毛,银子去了一大砣,泡都没出一个,你说他们两个心焦不心焦!
“九,九爷……”
“没得话说,不卖,不卖,不卖……”
金九筒不耐烦地挥着手,一连说了几十个不卖。
两个脓包一听,眼睛一黑,都双双跌倒在地上。
这一下轮到金九筒害怕了。
“咋子,咋子,你赖我,赖我啊……”
一看丁五石六倒地,吓得两家帮忙的人大喊大叫,围着他们手脚无措。还是汤二水三老到,急忙掐住他们的人中。
原来丁五石六连日劳累过度,大热天被太阳一晒,都双双中暑。
“九爷,九爷,我们求求你,求求你……”
两个人被阴阳弄醒,第一句话就是求金九筒。
他们双双跪到金九筒面前,说啥子也不肯起来。
金九筒有些害怕了,心想,要是运气不好这两个人死在老子面前,赖我把他们逼死了,我偷猫不到反折条口袋,那才划不过。
再说,那崽儿走了以后我又挪了几尺远,是个假宝地。把假宝地给他们,先骗几十万块钱,也很划算嘛。嘿嘿,都说老子这些年是鼠的,是虾的(鼠,胆子最小,眼睛看寸寸远,形容胆子小眼光短浅,成不了大事。虾,弯腰驼背一辈子直不起腰,意思和鼠相近),这哈哈,我不一买卖弄死几个来睏起。都说求财不求祸,现在送上门来了,该放手时且放手哇,回家安心数大钱啊,得儿哟的儿哟,老子回家数大钱啊……
金九筒禁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不过,一看眼前都成了这个样子,他也动了恻隐之心。他上前看了看丁五石六两个,松口说道:“你们先回去,你们先回去,我再考虑考虑,考虑好了,马上就给你们打电话回信。”
丁石两家帮忙亲戚朋友怕再出事不好收场,也都各为各的主子说着好话,恳求金九筒网开一面,多做好事。
金九筒故意装起抹不下情面,只好点头答应:
“卖我可以卖,不过,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以赚钱为主,价钱我要好好考虑考虑。你们也晓得,远的不说,就说城里,那些好一点的陵墓,没有个好几十好几百万也买不到。这不是我嚇你们的哈,你们也回去好生想想。”
“只要九爷肯卖,价钱好说,好说……”
“好,我卖,卖,你们先回去,等我的好消息。”
金九筒看看自己的宝地,又看看两家走远的人群,笑了。心想,你们要是多死几个,我这宝地还不晓得要管好多钱……
麻凡下了凤头岭,唱唱嘘嘘的甩着旅行袋,按金九筒指的方向,朝他家里走去。对付丁五石六,金九筒一个人就绰绰有余,他不用担心。他要想的,是啷个抓住此事,揭穿风水宝地的封建迷信本质,让大家用科学的知识来认清它,不要受到它的影响和危害。
在一个小山包上,麻凡停了下来。他爬上一块巨石,整个凤头村就尽收眼底。开灵发丧的声音和灵堂外的所有情景,都听得很清楚,看得很清楚。
往两边一看,丁石两家一东一西的的两个灵堂就非常气派的出现在眼前。大敞坝里,吊孝的人人山人海,吼声震天。
根据金九筒的介绍,他一看就晓得哪是丁家灵堂,哪是石家灵堂。这两家都跟凤头村很有些关系,至今的村长还是丁家的人。
(四十四)
丁家是凤头村的大家族,丁镇长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物。过去当村长的时候,他就是大家心里的土皇帝。大家明着不敢叫,背地里都这样说。
虽说改革开放后农村基层干部经过层层选举,但是,这种选举往往是走过场。那些有能力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尽管崭露头角,也终因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太复杂而落败。好在天生一人必有一路,加上现在谋生能力和环境宽松,大家也就得过且过。
金家和一些弱小家族,在凤头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和能耐,也经常在不知不觉中被丁石两大家族弄得忍气吞声,吃了亏还打不出喷嚏。
石家在凤头村仅次于丁家,但是个个都比丁家人有文化。加上在外当官的人比丁家的大,在实力上却比丁家强。所以,这一家族有能耐的人,大多早就进了城。
现在两家人在凤头村较劲比派,开始只不过是为了开灵发丧讲排场,后来认了真,晓得了宝地只有一个,一山难容二虎,个个都想让后代当美国总统,这才有了凤头岭上的闹剧。
自从汤二水三给两家人透露了宝地的消息,两家人就慌了堂。就在暗地里各自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几十万的往上追加丧葬费。
丁五听汤二吹起宝地能管子孙三代升官发财,朝朝代代达官贵人皇亲国戚没有一个不相信风水宝地的,为此耗尽家财耗尽国库修建陵墓寝宫的皇帝国君史书也有不少记载。现在轮到自己头上,为了让丁家世世代代升官发财荣华富贵,他自然不肯放过天赐良机。不过,一想起这是原来卖出去的地方现在又要弄回来殡葬自己的老人,心里那口气不顺。
他虽然想一分钱都不花就把宝地弄到手,但是也作了准备花大钱。因此,他巴不得宝地长在自己家族土地上,这样连哄带骗就可以一分钱不花。即使他们要敲棒棒,也可以用自己家里的关系,把他们弄下课。可是金九筒不同,上上下下都有关系,官场上金家的人没有当大官的,可是他做的生意,有些甚至就是比自家当官的说话还有分量!
宝地找到凤头村,丁老太太早就有赏示,只要是为了老太爷的风水,不管多少钱他都愿意。尤其是有石家在此比派,她更不能输给了人家。
提起石家老太爷,丁老太就一肚子气。那些年陈,他和石老太爷同为上下属关系的时候,这个老家伙就占了自己不少便宜,还害得她和老公经常吵架过孽。为了巩固丁家在官场上的地位,她不得不有求于石老太爷时常照看自己的老公。为了捞更多的钱,做更大的官,在石老太爷面前,她不得不卖妖娆,低三下四,让他占尽了所有便宜。
那时,只要在国民政府有关系,名正言顺的搞钱做生意,只要上下按得平,既不冒风险,又能稳到生财。金九筒不晓得凭啥子关系躲开了她和石长安,大宗物资经常被金九筒抢先提走。由于物资短缺经常被挤占,落到她名下赚钱的东西自然少了很多。她不服气,直接找到石长安,石长安却高高在上,不理不麻。直到她放下架子,卖弄风骚,乖乖的投进石老太爷的怀抱。最后才有了她胜任美差,分得了他手里的一杯羹。为此,她想起来就很伤心。现在,居然又是冤家路窄,两家人为了宝地又要打破脑壳,丁老太啷个不恨得咬牙切齿!
丁老太发了话,丁五当然放心大胆。所以,不管宝地多贵,他都敢拍板定价。
石长安老爷也更是胸有成竹。都说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戥称。丁老太有几个钱,他心里清楚。虽说后来双凤镇搞开发,他们圈地发财,也不过就是那几百万的事情。他早已吩咐下去,只要是为了宝地,为了老太太的风水,他愿倾家荡产。
为了争到宝地,并做到万无一失。他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石六这个幺儿也够聪明,早就心领神会的把卧底派到了丁家。
都说有了宝地,子孙后代就有了一切。作为从来就没有被人踩到过脚下的石老太爷,这一回当然更不能让乡下人小看了。都说共产党不相信迷信,这也是假的。就他晓得的,有些高级官员还经常找人襄灾祈福,算命看相。要有机会,都巴不得把自己和祖宗的老骨头埋到风水好的地方。
这些情况,麻凡当然不晓得。他找了一个树荫坐了下来,想起自己半年多来的官场生涯,心里不禁充满了希望。原来以为自己会一生埋没在冗杂纷繁的职员生活中,一生为国为民的抱负将会付诸东流,不曾想陈恳老师是那样的关注自己,在抗战最紧要的关头把自己推到了祖国最需要自己的风口浪尖。
前方打仗没有后方支援,是不行的。鹅城作为支援前方打仗最重要的后勤基地,一切钱粮物资的筹措,都和作仗战士生死攸关。光有英勇无畏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子弹和粮食,这是保证最后胜利的关键。
想到半年前来到大青山真的情景,很多往事和雅兰与他第一次认识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半年前的冬末,由于四川省内许多地方冬旱,庄稼枯黄,土地开裂,眼看春天无法下种。
端公道士趁机复出,他们大建神坛,聚物敛财,扰乱抗战治安。
大街上,村民们簇拥着端公道士。大家燃香秉烛,敲锣打鼓,挑抬着祭祀牲畜,打着“修建龙王庙,玉皇降圣水”的旗幡,一步一跪的向河边走去……
摇旗扬幡招摇过市的求神队伍,一路上飞舞的纸钱纸币。
端公道士念着咒语,村民们烧着纸符和纸人纸马。
干风吹来,卷走了团团火星,引燃了大街上的房屋。
熊熊的大火烧红了半边天,救火的群众乱成一团……
这时,麻凡正好开着车来到了这里,一看到这种情况就急忙下了车,马上组织大家救火。
求神降雨的队伍早已阻断了交通。麻凡推开大家,跑到了失火的地方,他抓过一桶水泼向大火。
就在大家用水救火的时候,好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在一个女医生的带领下拿着灭火的水桶面盆冲向了失火的房屋。麻凡赶紧从那个女医生手里抢过灭火器,指挥着大家集中兵力,对着熊熊大火一阵猛烈扑击。那女医生看到麻凡抢了他的水桶,很不服气,从另外的人手里拿过水桶挤到麻凡身边,对着大火狠狠地喷射着泡沫。经过大家一番努力,大火很快被扑灭了,大家一片欢呼。
麻凡感激地对着女医生说道:“谢谢,谢谢你。”
女医生不耐烦地把眼一瞪,别着嘴巴笑道:“少来这些,这哈不是说客气话的时候。把水桶还给我,我们还有病人……神经病,你还是快喊大家清理现场吧……这些人也真是,大街上玩火找死。”
“就是,要不是你雅兰院长一上任就抓安全,估到大家平时把灭火的盆子水桶准备好,今天这场大火就有好看的了。”
“就是啊,我们平时烧了香,急时的今天就派上了用场,雅兰小姐真会神机妙算……”
“大家少罗嗦,快回去看病人去,等会儿出了事情,看我不拿你们是问。”
说完对那些医生一挥手,又风风火火地回医院去了。
(四十五)
麻凡回过身来一边叫大家清理现场,一边拦住了大街上被大火下的惊慌失措的端公道士队伍。这些人本来要逃,一看大火很快灭了,就有被村民们催促着要继续进行降水仪式。
大家一看请神队伍被一个认不到的人拦了下来,都火冒三丈,纷纷涌向麻凡,把他团团围了起来。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推搡着他:
“咋子,咋子,你耽搁了我们请神,找死嗦……”
“开走,开走,不走开想吃坨子肉啊。”
“你不认黄,大家都不认黄,耽搁了我们请神降水,你娃负得起责吗……”
麻凡一看,大家都冲着自己,一点也不把刚才失火的事情放在心上,不由得大怒,“扯火,给我说这些,将才要是大火不灭,我看你们是请神还是请进警察局?”
村民们吵成一团:“我们请啥子,还轮不到你管。”
“你娃才扯火,魂头都摸不到(啥子情况都不清楚),你就挡着我们请神降水,还问我们干啥子?你没长眼睛看看,土头都干成啥子样子了,你装啥子虫?(贬义,说别人神气得意有损自己面子,就说他是虫,不但根本没地方志的神气得意,而且让人讨厌。)”
“戳锅漏,天棒,让开,让开,耽搁了我们的法事你负不起责……”
“滚,滚,再不滚就不要怪我们的拳脚不认人!”
看看他们马上就要动手,麻凡麻凡急忙站到高处:“乡亲们,乡亲们,兄弟姐妹们,今天的法事你们不要做了。大家不要相信端公道士,求神拜佛是求不来雨的……”
“不要做了,你算老几,我们凭啥子要听你的?”
“对呀,我们凭啥子听你的?”
“这个样子,就是蒋委员来了也没有办法……”
麻凡亮开嗓子:“凭啥子,凭我是今天来上任的大青山镇新来的镇长!”
“哈哈,新镇长,新镇长干啥子嘛,你管得到神仙管得到庙,管不到平头百姓,屙屎屙尿。”
“我们不管你是镇长还是县长,你能让老天爷下雨,让我们大家有饭吃,我们就不求神拜佛。”
“你是镇长,你就是县长我们也要吃饭喝水,你凭啥子不让我们求雨?”
“你是新镇长,就是新县长也不顶事。新县长像换镰刀把一样换了那么多,也没有给我们换下雨来,你算哪根葱?”
麻凡亮开嗓门,说得山应水响:“乡亲们,请相信我,请相信有我这个镇长,保证三个月后给你们下雨,保证大清河的水上山,根本用不着求神,用不着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三个月,还要等三个月,你还说个铲铲(读串串,意思是说了白说,说了也没有用)。”
“就是嘛,三个月,我们凭啥子相信你?”
“吹牛皮……”
“冲壳子……”
“说起好耍嗦,我们就不相信你是半天云的光棍——天棒一根!”
“走开走开,涮啥子坛子,天头天脑的,不要耽搁了大家求神……”
“乡亲们,我凭我是镇长,我凭我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就凭前方抗战川军还等到我们的钱粮支援……我,我决不吹牛冲壳子,更不会给大家涮坛子。三个月以后如果大家没有水吃,你们春天下不了种,我就卷起铺盖卷走人,滚蛋!”
村民们一片哗然:“真的,你说的是真的?”
麻凡大声地:“大家敢不敢给我一起干,敢给我一起干,我堂堂镇长就决不会食言!”
“是不是哟,是不是说起好耍哟……”
麻凡铿锵有力地拍着胸口:“不是,绝对不是!我要是说起好耍,也绝不会在大家面前说,我会在电视上广播上说。”
“好,好,我们就相信你一回。”人群中,老保长刚一来到就大声说道。“你不说假话,我们也不整冤枉,既然你拍了胸口,我就保证我们村的全体村民都跟你脚踏实地地干。”
金九筒斜起眼睛看着他们:“是噻,钱出够了,九爷还可以考虑考虑……”
石六一口接了过去,:“真的?真的钱出够了九爷就肯卖了?”
丁五也迫不及待地说道道:“九爷,你说,你说,钱不是问题。”
“枕头塞高点嘛,想得安逸。”金九筒看大家把圈子越扯越拢,急忙用烟杆往外挥着,大喊大叫道:“让开点,让开点,围恁拢干啥子?把风都给我挡了,走开,走开。”
丁五石六一看,也急忙招呼大家让开。
金九筒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想起当年给这两家人送钱送礼,低声下气的时候,就如鲠在喉,火冒三丈。
那时在城里摆摊做生意,没得堂子的言语和地保袍哥撑肠子,你休想看门做生意。那年金九筒长大后,残疾老修鞋匠身体越来越差,为了照顾老人,金九筒决心结束长期游荡的挑担修鞋生活,在城边找了家小店,安顿了老人摆起了修鞋摊子,可是一开张就遇到了丁子万一帮棒老二,推翻了他的摊摊,抢走了他的工具,并限他三天内拿出10块大洋到堂子缴纳。平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要拿钱交给堂子,金九筒只好背了老修鞋匠,拿出所有的大洋交堂子找地保拜袍哥,并在心里发誓,他找了钱有了势力,一定要保今天的一箭之仇……
在城里有了落脚之地,金九筒除了起早贪黑摆摊摊做生意,还经常抽时间外出成都重庆看那些原来和自己一起打交道的朋友,慢慢的摸索出了一些生意门道。于是,又用自己不多的钱在城中心找了个小门店做杂货,卖油盐酱醋……
再后来,老修鞋匠过世了,他希望把自己葬到凤头村老家落叶归根,但是那里没有地方,金九筒又通过城里关系找到丁石两家买下了凤头岭这匹不长庄稼的荒山。这个荒山是丁家和石家的,为了边界两家经常扯皮,现在金九筒要买,两家都巴不得脱手。他们为的是宁为玉碎也不要瓦全,不是的话,你金九筒再多的钱他们也不会买。过了几天,两家人有些反悔了,又找不出理由,于是,就在金九筒为老人下葬的那天,丁五石六两家的老人,也就是养老还乡的丁老太爷和石老太爷亲自上阵,指挥丁五石六用竹竿竿一竿竿一竿的丈量送丧队伍走过的他们丁家和石家的田土埂子,收了金九筒300块大洋的买路钱!
抗日战争爆发前,生意好做也不好做。有后台的,有官员关系的生意人,你做生意自然好做,很多紧缺货物你都可以通过关系弄过来,一转手就赚钱。没有关系的人,只能从转了两道手或者三道手的商家手里拿过来,赚的钱自然很少,甚至遇到行情不好就还要倒赔,这是最终端小生意人经常遇到的事情。
金九筒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经营境地,到成都下重庆找朋友找关系,终于打通了进货渠道。但是,这些进货渠道主要还是经过丁石两家在那里当官的手。金九筒明知和他们有过节,为了多赚钱他也只好忍气吞声有人行贿送礼。
有了这些门路,金九筒慢慢的做大了生意,在成都重庆有了后台,成了城里知名的大富翁。尽管逃脱不了丁石两家的敲诈勒索,也逃不了土匪棒老二的骚扰,但是他很会把握息事宁人的原则,在红黑两道吃得很开。不过,很多实权大权又恰恰在丁石两家人的关系网中,真是人在屋檐下,金九筒不得不低头。
最可气的是,有两回金九筒好不容易从石老太爷手里拿到批条,最后从丁老太手里进的货物竟是他们公司的歪货,害得他损兵折将。最后,还得按规矩把回扣贿赂乖乖的、规规矩矩的送到石老太爷手里……
没想到,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今天他们也有运气不好的时候,他们也有落到金九筒手里的时候……
“就是你们再出几百万大洋定金,我也不收。”
“九爷,我们求求你,求求你……”
“求我也没用。你们两个脑壳里头装的啥子,装的猪脑花。小娃儿的话,你们也信。”
金九筒一本正经地看着两个大笨蛋,嘴巴一别一别的,鼻子也一皱一皱的,那样子就像个小丑。他摇头晃脑地抖着身子,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你们有钱打水漂漂,有钱给小娃儿卖耍宝,关我屁事。这宝地,不说好了,我就不卖。”
“九爷,你说啥子,啥子?”
“不说好,这宝地我就不卖。”
“啥子,啥子叫说好啊?”
丁五石六这一惊非同小可。他们望着金九筒,脑壳都大了。老人摆在家里,大热天的,三十二三度的温度,再说有冰棺冰砖,时间一长,啷个都要不得。还有,县衙门接二连三的通知,就像在催命!他们举出了种种扰乱抗战秩序的罪行,就差没有说他们的大洋是贪污腐败的抗战资金!
在外面干事的人,只晓得有权,有钱就好办事,哪晓得地方上有恁多坡坡坎坎。弄得不好,他说他们出了钱,你办事不力,没有用。看到看到就火烧眉毛,银子去了一大砣,泡都没出一个,你说他们两个心焦不心焦!
“九,九爷……”
“没得话说,不卖,不卖,不卖……”
金九筒不耐烦地挥着手,一连说了几十个不卖。
两个脓包一听,眼睛一黑,都双双跌倒在地上。
这一下轮到金九筒害怕了。
“咋子,咋子,你赖我,赖我啊……”
一看丁五石六倒地,吓得两家帮忙的人大喊大叫,围着他们手脚无措。还是汤二水三老到,急忙掐住他们的人中。
原来丁五石六连日劳累过度,大热天被太阳一晒,都双双中暑。
“九爷,九爷,我们求求你,求求你……”
两个人被阴阳弄醒,第一句话就是求金九筒。
他们双双跪到金九筒面前,说啥子也不肯起来。
金九筒有些害怕了,心想,要是运气不好这两个人死在老子面前,赖我把他们逼死了,我偷猫不到反折条口袋,那才划不过。
再说,那崽儿走了以后我又挪了几尺远,是个假宝地。把假宝地给他们,先骗几十万块钱,也很划算嘛。嘿嘿,都说老子这些年是鼠的,是虾的(鼠,胆子最小,眼睛看寸寸远,形容胆子小眼光短浅,成不了大事。虾,弯腰驼背一辈子直不起腰,意思和鼠相近),这哈哈,我不一买卖弄死几个来睏起。都说求财不求祸,现在送上门来了,该放手时且放手哇,回家安心数大钱啊,得儿哟的儿哟,老子回家数大钱啊……
金九筒禁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不过,一看眼前都成了这个样子,他也动了恻隐之心。他上前看了看丁五石六两个,松口说道:“你们先回去,你们先回去,我再考虑考虑,考虑好了,马上就给你们打电话回信。”
丁石两家帮忙亲戚朋友怕再出事不好收场,也都各为各的主子说着好话,恳求金九筒网开一面,多做好事。
金九筒故意装起抹不下情面,只好点头答应:
“卖我可以卖,不过,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以赚钱为主,价钱我要好好考虑考虑。你们也晓得,远的不说,就说城里,那些好一点的陵墓,没有个好几十好几百万也买不到。这不是我嚇你们的哈,你们也回去好生想想。”
“只要九爷肯卖,价钱好说,好说……”
“好,我卖,卖,你们先回去,等我的好消息。”
金九筒看看自己的宝地,又看看两家走远的人群,笑了。心想,你们要是多死几个,我这宝地还不晓得要管好多钱……
麻凡下了凤头岭,唱唱嘘嘘的甩着旅行袋,按金九筒指的方向,朝他家里走去。对付丁五石六,金九筒一个人就绰绰有余,他不用担心。他要想的,是啷个抓住此事,揭穿风水宝地的封建迷信本质,让大家用科学的知识来认清它,不要受到它的影响和危害。
在一个小山包上,麻凡停了下来。他爬上一块巨石,整个凤头村就尽收眼底。开灵发丧的声音和灵堂外的所有情景,都听得很清楚,看得很清楚。
往两边一看,丁石两家一东一西的的两个灵堂就非常气派的出现在眼前。大敞坝里,吊孝的人人山人海,吼声震天。
根据金九筒的介绍,他一看就晓得哪是丁家灵堂,哪是石家灵堂。这两家都跟凤头村很有些关系,至今的村长还是丁家的人。
(四十四)
丁家是凤头村的大家族,丁镇长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物。过去当村长的时候,他就是大家心里的土皇帝。大家明着不敢叫,背地里都这样说。
虽说改革开放后农村基层干部经过层层选举,但是,这种选举往往是走过场。那些有能力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尽管崭露头角,也终因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太复杂而落败。好在天生一人必有一路,加上现在谋生能力和环境宽松,大家也就得过且过。
金家和一些弱小家族,在凤头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和能耐,也经常在不知不觉中被丁石两大家族弄得忍气吞声,吃了亏还打不出喷嚏。
石家在凤头村仅次于丁家,但是个个都比丁家人有文化。加上在外当官的人比丁家的大,在实力上却比丁家强。所以,这一家族有能耐的人,大多早就进了城。
现在两家人在凤头村较劲比派,开始只不过是为了开灵发丧讲排场,后来认了真,晓得了宝地只有一个,一山难容二虎,个个都想让后代当美国总统,这才有了凤头岭上的闹剧。
自从汤二水三给两家人透露了宝地的消息,两家人就慌了堂。就在暗地里各自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几十万的往上追加丧葬费。
丁五听汤二吹起宝地能管子孙三代升官发财,朝朝代代达官贵人皇亲国戚没有一个不相信风水宝地的,为此耗尽家财耗尽国库修建陵墓寝宫的皇帝国君史书也有不少记载。现在轮到自己头上,为了让丁家世世代代升官发财荣华富贵,他自然不肯放过天赐良机。不过,一想起这是原来卖出去的地方现在又要弄回来殡葬自己的老人,心里那口气不顺。
他虽然想一分钱都不花就把宝地弄到手,但是也作了准备花大钱。因此,他巴不得宝地长在自己家族土地上,这样连哄带骗就可以一分钱不花。即使他们要敲棒棒,也可以用自己家里的关系,把他们弄下课。可是金九筒不同,上上下下都有关系,官场上金家的人没有当大官的,可是他做的生意,有些甚至就是比自家当官的说话还有分量!
宝地找到凤头村,丁老太太早就有赏示,只要是为了老太爷的风水,不管多少钱他都愿意。尤其是有石家在此比派,她更不能输给了人家。
提起石家老太爷,丁老太就一肚子气。那些年陈,他和石老太爷同为上下属关系的时候,这个老家伙就占了自己不少便宜,还害得她和老公经常吵架过孽。为了巩固丁家在官场上的地位,她不得不有求于石老太爷时常照看自己的老公。为了捞更多的钱,做更大的官,在石老太爷面前,她不得不卖妖娆,低三下四,让他占尽了所有便宜。
那时,只要在国民政府有关系,名正言顺的搞钱做生意,只要上下按得平,既不冒风险,又能稳到生财。金九筒不晓得凭啥子关系躲开了她和石长安,大宗物资经常被金九筒抢先提走。由于物资短缺经常被挤占,落到她名下赚钱的东西自然少了很多。她不服气,直接找到石长安,石长安却高高在上,不理不麻。直到她放下架子,卖弄风骚,乖乖的投进石老太爷的怀抱。最后才有了她胜任美差,分得了他手里的一杯羹。为此,她想起来就很伤心。现在,居然又是冤家路窄,两家人为了宝地又要打破脑壳,丁老太啷个不恨得咬牙切齿!
丁老太发了话,丁五当然放心大胆。所以,不管宝地多贵,他都敢拍板定价。
石长安老爷也更是胸有成竹。都说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戥称。丁老太有几个钱,他心里清楚。虽说后来双凤镇搞开发,他们圈地发财,也不过就是那几百万的事情。他早已吩咐下去,只要是为了宝地,为了老太太的风水,他愿倾家荡产。
为了争到宝地,并做到万无一失。他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石六这个幺儿也够聪明,早就心领神会的把卧底派到了丁家。
都说有了宝地,子孙后代就有了一切。作为从来就没有被人踩到过脚下的石老太爷,这一回当然更不能让乡下人小看了。都说共产党不相信迷信,这也是假的。就他晓得的,有些高级官员还经常找人襄灾祈福,算命看相。要有机会,都巴不得把自己和祖宗的老骨头埋到风水好的地方。
这些情况,麻凡当然不晓得。他找了一个树荫坐了下来,想起自己半年多来的官场生涯,心里不禁充满了希望。原来以为自己会一生埋没在冗杂纷繁的职员生活中,一生为国为民的抱负将会付诸东流,不曾想陈恳老师是那样的关注自己,在抗战最紧要的关头把自己推到了祖国最需要自己的风口浪尖。
前方打仗没有后方支援,是不行的。鹅城作为支援前方打仗最重要的后勤基地,一切钱粮物资的筹措,都和作仗战士生死攸关。光有英勇无畏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子弹和粮食,这是保证最后胜利的关键。
想到半年前来到大青山真的情景,很多往事和雅兰与他第一次认识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半年前的冬末,由于四川省内许多地方冬旱,庄稼枯黄,土地开裂,眼看春天无法下种。
端公道士趁机复出,他们大建神坛,聚物敛财,扰乱抗战治安。
大街上,村民们簇拥着端公道士。大家燃香秉烛,敲锣打鼓,挑抬着祭祀牲畜,打着“修建龙王庙,玉皇降圣水”的旗幡,一步一跪的向河边走去……
摇旗扬幡招摇过市的求神队伍,一路上飞舞的纸钱纸币。
端公道士念着咒语,村民们烧着纸符和纸人纸马。
干风吹来,卷走了团团火星,引燃了大街上的房屋。
熊熊的大火烧红了半边天,救火的群众乱成一团……
这时,麻凡正好开着车来到了这里,一看到这种情况就急忙下了车,马上组织大家救火。
求神降雨的队伍早已阻断了交通。麻凡推开大家,跑到了失火的地方,他抓过一桶水泼向大火。
就在大家用水救火的时候,好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在一个女医生的带领下拿着灭火的水桶面盆冲向了失火的房屋。麻凡赶紧从那个女医生手里抢过灭火器,指挥着大家集中兵力,对着熊熊大火一阵猛烈扑击。那女医生看到麻凡抢了他的水桶,很不服气,从另外的人手里拿过水桶挤到麻凡身边,对着大火狠狠地喷射着泡沫。经过大家一番努力,大火很快被扑灭了,大家一片欢呼。
麻凡感激地对着女医生说道:“谢谢,谢谢你。”
女医生不耐烦地把眼一瞪,别着嘴巴笑道:“少来这些,这哈不是说客气话的时候。把水桶还给我,我们还有病人……神经病,你还是快喊大家清理现场吧……这些人也真是,大街上玩火找死。”
“就是,要不是你雅兰院长一上任就抓安全,估到大家平时把灭火的盆子水桶准备好,今天这场大火就有好看的了。”
“就是啊,我们平时烧了香,急时的今天就派上了用场,雅兰小姐真会神机妙算……”
“大家少罗嗦,快回去看病人去,等会儿出了事情,看我不拿你们是问。”
说完对那些医生一挥手,又风风火火地回医院去了。
(四十五)
麻凡回过身来一边叫大家清理现场,一边拦住了大街上被大火下的惊慌失措的端公道士队伍。这些人本来要逃,一看大火很快灭了,就有被村民们催促着要继续进行降水仪式。
大家一看请神队伍被一个认不到的人拦了下来,都火冒三丈,纷纷涌向麻凡,把他团团围了起来。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推搡着他:
“咋子,咋子,你耽搁了我们请神,找死嗦……”
“开走,开走,不走开想吃坨子肉啊。”
“你不认黄,大家都不认黄,耽搁了我们请神降水,你娃负得起责吗……”
麻凡一看,大家都冲着自己,一点也不把刚才失火的事情放在心上,不由得大怒,“扯火,给我说这些,将才要是大火不灭,我看你们是请神还是请进警察局?”
村民们吵成一团:“我们请啥子,还轮不到你管。”
“你娃才扯火,魂头都摸不到(啥子情况都不清楚),你就挡着我们请神降水,还问我们干啥子?你没长眼睛看看,土头都干成啥子样子了,你装啥子虫?(贬义,说别人神气得意有损自己面子,就说他是虫,不但根本没地方志的神气得意,而且让人讨厌。)”
“戳锅漏,天棒,让开,让开,耽搁了我们的法事你负不起责……”
“滚,滚,再不滚就不要怪我们的拳脚不认人!”
看看他们马上就要动手,麻凡麻凡急忙站到高处:“乡亲们,乡亲们,兄弟姐妹们,今天的法事你们不要做了。大家不要相信端公道士,求神拜佛是求不来雨的……”
“不要做了,你算老几,我们凭啥子要听你的?”
“对呀,我们凭啥子听你的?”
“这个样子,就是蒋委员来了也没有办法……”
麻凡亮开嗓子:“凭啥子,凭我是今天来上任的大青山镇新来的镇长!”
“哈哈,新镇长,新镇长干啥子嘛,你管得到神仙管得到庙,管不到平头百姓,屙屎屙尿。”
“我们不管你是镇长还是县长,你能让老天爷下雨,让我们大家有饭吃,我们就不求神拜佛。”
“你是镇长,你就是县长我们也要吃饭喝水,你凭啥子不让我们求雨?”
“你是新镇长,就是新县长也不顶事。新县长像换镰刀把一样换了那么多,也没有给我们换下雨来,你算哪根葱?”
麻凡亮开嗓门,说得山应水响:“乡亲们,请相信我,请相信有我这个镇长,保证三个月后给你们下雨,保证大清河的水上山,根本用不着求神,用不着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三个月,还要等三个月,你还说个铲铲(读串串,意思是说了白说,说了也没有用)。”
“就是嘛,三个月,我们凭啥子相信你?”
“吹牛皮……”
“冲壳子……”
“说起好耍嗦,我们就不相信你是半天云的光棍——天棒一根!”
“走开走开,涮啥子坛子,天头天脑的,不要耽搁了大家求神……”
“乡亲们,我凭我是镇长,我凭我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就凭前方抗战川军还等到我们的钱粮支援……我,我决不吹牛冲壳子,更不会给大家涮坛子。三个月以后如果大家没有水吃,你们春天下不了种,我就卷起铺盖卷走人,滚蛋!”
村民们一片哗然:“真的,你说的是真的?”
麻凡大声地:“大家敢不敢给我一起干,敢给我一起干,我堂堂镇长就决不会食言!”
“是不是哟,是不是说起好耍哟……”
麻凡铿锵有力地拍着胸口:“不是,绝对不是!我要是说起好耍,也绝不会在大家面前说,我会在电视上广播上说。”
“好,好,我们就相信你一回。”人群中,老保长刚一来到就大声说道。“你不说假话,我们也不整冤枉,既然你拍了胸口,我就保证我们村的全体村民都跟你脚踏实地地干。”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