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072
阅读:12
发表:2025/9/12
54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54章:黑土白山(4)
1
…
53
5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六
一九四六年,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农业大丰收,洋溢着丰衣足食喜悦的农民们套起崭新的平板胶轮大车把粮食送到共产党政府的粮仓和部队,黑红脸膛的青年们穿起里外三新的棉袄裤争抢着报名参军,仅仅经过半个冬天的训练,便高喊着‘保卫胜利果实,解放全东北’的口号奔上前线。有这般坚实的后盾,1947年5月,林彪、罗荣桓决定对东北国民党军发动夏季攻势。此刻林彪的总兵力六十万,杜聿明兵力勉强补足五十万。
林彪计划攻势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中长线、沈吉线、拉吉线以及拉吉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歼敌,之后为第二阶段,任务只有一个,攻打战略要点四平。
攻势于5 月13日开始展开。
林彪欺杜聿明兵力分散机动兵力少,全面出击,长驱直入。杜聿明为保存实力,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撤,有的地方干脆主动放弃。
5 月17日,东北民主联军攻占了四平以北重镇怀德城。
怀德被围之时,杜聿明令陈明仁率71军北上增援。17日,71军在公主岭以北地区遭遇共军李天佑1纵、刘震2纵伏击,战至19日, 88师师长韩增栋、71军参谋长冯用民阵亡,陈明仁率残部逃回四平。陈明仁座驾身中数弹,司机当场死亡。
5月29日,东北民主联军刘震二纵绕道四平以西抵达昌图,6 月1 日夜,对昌图发起进攻。6月2日城破,负责守城的91师副师长邹麟被俘,守军悉数覆没。
四平成了孤城。
与此同时,南满民主联军也突然向沈吉线的草市和山城镇发起攻击。5 月15日8,联军占领了草市、山城镇和南山。4纵司令员仍调为吴克华,胡奇才副之。
5 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部队从草市、山城镇、南山等地出动,成多路纵队向东北方向挺进。5 月22日下午,包围了梅河口。5月28日,占领了梅河口。
民主联军部队第6 纵队,于5 月11日在拉法线两侧的尤家屯、天岗、江蜜蜂等地发起了进攻,控制了拉吉线80余里。接着占领了乌拉街。
吉林以东零散的国民党军基本上被消灭。
5 月22日,民主联军第6 纵队从蚊河出发,渡过第一松花江,向盘石方向挺进,准备歼击守备该城的敌主力第60军。
5 月26日,联军一部包围了桦甸。盘石守军置桦甸于不顾,掉头逃向长春。联军分东西两个方向对逃敌进行堵截,于6 月3 日在吉昌、明城地区将其歼灭。
联军乘势扩大战果,解放了桦甸、辉南、磐石、伊通、双阳等地。
这样,长春和吉林以南,四平以东广大地区之国民党军全部被消灭,中共北满、南满、东满、西满的根据地联成了一片。东北的局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国民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将兵力收缩在中长路和北宁路沿线的长春、沈阳等几个孤立的战略要点。而东北民主联军部队则由防御转入了进攻,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四平已经完全孤立。
******
夏季攻势进展顺利,林彪踌躇满志,于六月十二日率大军包围了孤城四平。国共东北战场三战四平大幕拉开。
林彪以李天佑1纵、邓华7纵队及6纵17师,配属两个炮兵团,围攻四平,由李天佑任总指挥;林彪亲率刘震2纵、曾克林3纵、吴克华4纵、洪学智8纵及两个独立师在四平南线阻击沈阳国民党军北援;另以五个独立师、两个骑兵师于四平以北负责阻击长春国民党南下。三战四平,林彪共投入兵力15万。
林彪情报称,四平守军不超过两万人,其中仅54师、87师各两个团有战斗力。李天佑保证:“最多五天,拿下四平!”
5月20日陈明仁逃回四平,命令周边所有地方保安部队集中于四平;下令党政军警所有系统凡是能拿枪的全部武装起来,充实54、87、88三个师,使其建制完整;接着,重建88师,以原副师长彭锷任师长。恰在这时,驻东丰的石觉的第13军下属宋邦纬54师奉命移防沈阳,途经四平,被陈明仁请准留驻四平,四平总兵力达到三万五千余人,比林彪的判断整整翻了一倍。
陈明仁将四平城区划为5个守备区。
第1守备区由熊新民87师守备;
第2守备区由第13军宋邦纬54师守备;
第3守备区由刘其昌保安17团守备;
第4守备区由彭锷88师守备;
中心守备区由71军军部和陈明仁胞弟陈明信特务团守备。
陈明仁的城防指挥部设在中心守备区,控制3个团的兵力作为预备队。
国民党将东北分了多个省份,四平乃辽北省首府。开战之前,陈明仁将企图弃职潜逃的辽北省主席刘翰东予以羁押,很有效地坚定和激发了士兵们的抵抗意志。
战前,第7纵队司令员邓华对林彪建议道:“我军只以两个纵队攻四平,兵力对比优势不大,因而把握不大;如能用3个纵队,是有把握的。”林彪自信满满未予理睬。邓华还提醒:“根据侦察分析四平守敌兵力、火力、工事构成等情况,守敌兵力并非1万5到1万8,至少在2万人以上。”
刘亚楼认为邓华的看法很有价值,提醒林彪考虑,但这些都没有引起林彪足够重视。
6月11日开始四平外围战。12日晚,辽吉纵队一部攻克了四平飞机场, 13日晚,第1纵队扫清了四平外围据点。
14日20时,开始对城区攻击。
四平城内工事坚固且复杂,守军采取猛烈炮击、火焰燃烧及以飞机轰炸与反冲锋,大量杀伤联军突入部队。
守军十几架飞机同时出动,在联军阵地轮番轰炸扫射,杀伤人马,摧毁工事,打击士气。三天后,李天佑于向林彪、罗荣桓报告:
“3昼夜巷战与打反冲锋,我1、2师已付出3000人以上之伤亡,但进占地区仍是狭小,俘虏不足千人。”
蒋介石向杜聿明下达命令,限其在6月30日以前解四平之围。
情急之下,杜聿明与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联系,商请周福成第53军出关增援。
周福成53军由张家口地区星夜兼程出关,于6月17日到达本溪,随即对本溪展开猛攻。6月19日晚,第53军攻占本溪;
沈阳方面出动飞机200多架,向四平空投弹药88吨,各种枪弹300多万发,迫击炮弹3万发,山炮弹6,200发,榴弹炮弹1,300发,手榴弹11万枚。守军弹药充足随便打,而联军却常常在紧要关头弹药供应不上。
至6月21日,经8天激战,民主联军攻占了四平西半城。双方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骑虎难下。
林彪命令1纵:“我部激战8昼夜,已占领半个城市,上午伤亡已逾8,000余人。目前敌南北增援部队已出动,我军决待敌进至昌图、郭家店附近后开始大反击。我各部皆应振奋精神,准备苦战,以不惜付出15,000人伤亡,与敌血战,采取各个击破方法,以求大量歼敌。再以一个礼拜的时间,将此仗打到底。”
在陕北的毛泽东也对此次三战四平寄于极大期望。6月21日,致电林、罗:“你们8天作战占领四平一半,决心再以一星期时间歼灭四平之敌,占领此战略枢纽,极为正确。四平占不仅对我军建立攻坚信心关系甚大,而且对全国正在斗争的广大群众是一大鼓励。”
******
6月20日,民主联军1纵终于打进核心阵地,攻克了四平路西第71军军部。战士们高叫:“陈明仁快快投降!”
特务团团长陈明信被活捉,联军战士误以为活捉了陈明仁,以为战事就要结束了,不禁一阵欢呼,不再攻击。陈明仁乘机率部转移到铁路以东重新组织防卸,展开更为惨烈的争夺。
6月21日联军开始攻击四平铁路以东地区。
周福成53军攻占本溪,大大解除了沈阳南侧的威胁。郑洞国遂指挥廖耀湘新6军、周福成第53军、卢浚泉第93军共八个师,兵分三路北上四平增援;同时令潘裕昆新1军(孙立人已做挂名副司令长官)从长春率师南下增援四平。
北上增援主力是,周福成53军居左,廖耀湘新6军居右,卢浚泉93军居中沿中长路北上主攻。
6月23日,卢浚泉93军攻占开原,扑向昌图。
也就在23日,林彪决定以第6纵队接替伤亡重大的第1纵队和第7纵,由第6纵队继续攻城。李天佑四平攻城总指挥职务,由6纵司令员洪学智接任。1纵、7纵丧失战斗力,退出战斗;当晚8时,在四马路街北端铁道下,7纵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与师参谋长在师指挥所指挥作战,一颗子弹击中马仁兴的胸部,当场壮烈牺牲,时年43岁。
马仁兴,1904生,河北平乡县人。1920年从军,参加了中原大战、北伐战争。抗战时期,率部参加抗击日寇,1938年10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率部脱离国民党军,历任八路军冀中骑兵2团团长、冀中(晋绥)27团团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保安1旅旅长、辽吉纵队独立1师师长等职。
******
比路西更加残酷的路东战斗正在进行之时,国民党北上援军逼近四平。
萧劲光率曾克林3纵、吴克华4纵围阻廖耀湘新6军北进,刘震2纵于中长路正面阻击93军。
6月25日傍晚,吴克华4纵在新6军的郑庭笈169师猛攻下,终于崩溃,八棵树主阵地失守。
原来担任正面阻敌的还有洪学智6纵,但6纵于23日北上投入四平攻坚战,留下空档,刘震2纵队无法分兵应对。
6月26日傍晚,在卢浚泉93军的猛攻下,刘震2纵无力再战,昌图失守;
当日深夜,林彪令6纵16师由四平南下加强萧劲光集团,企图在威远堡地区围歼新6军。
6月27日,周福成53军突然出现在八面城,而林彪得到的情报是,周福成还在本溪。周福成的突然出现,令刘震2纵后方动摇;林彪急令邓华7纵放弃休整立即南下增援2纵,令刘震无论如何必须在泉头坚守一周;
6月28日下午,周福成53军一举攻克八面城;消息传来,刘震2纵及南下的邓华7纵队士气受损,卢浚泉93军则士气大振,不惜以肉搏战、白刃战拼死冲击,终于击溃刘震2纵,攻占泉头车站;
6月29日,93军势如破竹,进占毛家店,距离四平已仅有10公里;
与此同时,长春南下的潘裕昆新1军,连续突破共军阻击,攻占陶家屯、公主岭,并分兵进攻怀德;
6月30日午后,周福成53军率先突破2纵的最后防线;
正面的卢浚泉93军趁势全线冲锋。
林彪眼见已经无望消灭四平的陈明仁,更无望消灭东南的新6军,此时国共双方主力决一死战,后果很可能全军覆没;此时四平城内洪学智所部四个师,逐屋逐街巷战,付出惨重伤亡,始终无法将路东的陈明仁所部四个团予以致命打击。
林彪决定撤围四平,全军北撤。
参谋长刘亚楼提议:“再坚持一两天,战局会朝我方有利的方向转化。”
林彪摇头:“敌人援军已经接近四平,如果一两天内拿不下四平呢?”
刘亚楼说:“虽然有援兵,但他们都被我军围城打援搞怕了,行动肯定迟疑。我军完全有足够的时间给四平守敌最后一击。”
一向慎重的林彪不愿意冒险:“拿不下四平,全军就将陷于被动,趁敌人未合围前,还是走为上策!”
7月1日,林彪撤出战斗。
陈明仁走出地堡紧握住杜聿明的手,声音哽咽。随军记者赶忙上前,杜聿明摆手挡驾:“陈将军需要休息。”
记者描述:“陈将军走出地堡,只见满面胡须,头发斑白,惟目光炯炯……”
7月4日,蒋介石颁授陈明仁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大勋章。
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而官阶最低的是:87师261团少尉排长廖钧。乃国民党军中唯一一位。
廖钧一个排死守富盛泉烧锅据点,至7月1日拂晓共军撤退后,该排仅剩4人,而负责进攻烧锅据点的共军6纵18师54团则几乎全打光。
廖钧在辽沈战役前调离东北,后去了台湾。
多年后,已经做了新中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的郑洞国对民主联军三战四平的教训分析道: “今天回顾起来,解放军出现过一些失误。比如, 5月19日在大黑林子地区歼灭第71军88师之后,倘乘胜向四平街攻击,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混乱的情况下,不仅四平街守不住,就是第71军也有全部被歼的可能。但由于解放军忙于分兵略地,攻取东丰、西丰、昌图、开原,失去了一个重大胜利机会。此后在四平街攻坚战中,又犯了轻敌急躁、战术运用失当的错误,致使久战无功,兵员受到极大损失,最后不得不实行战略退却。”分析比较中肯。
而当时在沈阳做副司令长官闲职的孙立人在战后评论道:“如果我是蒋主席、是杜聿明,绝不会让新1军南下援救四平,一定让新1军、60军北上进攻哈尔滨。林彪如果敢不回救,我就占领他整个北满老巢;林彪如果回师,沈阳国军立即衔尾穷追猛打,看看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这倒是一个好主意,但是,他太低估了林彪。如果真是那样,林彪必定会放弃四平,迅速回师,新6军将不复存在,而没有半点悬念。
三战四平,历时15天,林彪民主联军伤亡近5万人,仅歼1万8千人,未能攻克四平城。
林彪总结四平失败教训道:“凡能胜利的仗,则须很艺术地组织,坚决地打;凡不能胜的仗,则断然不打,不装好汉。如不能胜的仗也打,或能胜的仗如不很好地讲究战术,则必然把部队越搞越垮,对革命是损失。”
至7月1日,民主联军夏季攻势结束。
七
杜聿明的身体确实也难以支撑了,肾病加胃病,瘦弱的只剩一副骨架,于7月8日离开东北,到上海医治。蒋介石考虑换将,又恰好陈诚从上海回到南京,出现在黄埔路官邸,蒋介石甚喜,反复考虑,挽救东北,唯陈诚最为合适。
一九四七年七月初,蒋介石任命参谋总长陈诚兼任东北行营主任,赵家骧以副职代行参谋长职务,撒销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
八月二日陈诚正式到职。
蒋介石电告陈诚,苏北调王铁汉四十九军,青岛调阙汉骞五十四军、烟台调龙啸声三十七军陆续开向东北。再令傅作义派两个军出关协同作战。
陈诚确立的战略计划是:“确保北宁路,打通锦承路,维护中长路,保护出海口。”
计划才要实施,林彪秋季攻势开始,一下子把他打懵了。
1947年9月9日,林彪各路大军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出动,以南北两线向国民党军发起了秋季攻势。南线辽西走廊为主战场,北线以长春吉林为主战场。
南线战场:
北宁路和锦承路,北南两线平行,东西向穿越辽西走廊,是东北入关的主要通道。
1947年9 月6 日,陈诚集中了暂编第50师、第22师、第60师3 个师的兵力,由绥中、锦西、义县分3 路向建昌方向进攻,以保护北宁路锦榆段,这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这就给了林彪机会。
林彪即命令东北民主联军热辽前线指挥程子华、黄克诚,抓住战机,率冀察热辽军区黄永胜、刘道生第8纵队,詹才芳、李中权第9 纵队消灭国民党这三个师,以邓华、陶铸第7 纵队向彰武、阜新、义县地区进攻,配合第8 、第9 纵队作战;
黄永胜、政委刘道生第8 纵队并军区独立第1 师,奉命于9 日从赤峰、凌源地区出发,以急行军兼程前进。
13日夜,进至梨树沟门,至次日打掉据守梨树沟门南山、东山的暂编第50师1 个团1千余人,初战告捷。暂编第22师东逃,第8 纵队乘胜追击,于9 月15日晚将其堵在杨家杖子、毛祁屯一线,此战俘暂编第22师少将副师长苏景泰以下2560人,毙伤1000余人,只有少数逃脱。
右路暂编第60师再不敢前进。
此时,王铁汉率领的第四十九军从苏北战场调到东北。
蒋介石令傅作义出关协战,陈诚本不以为意,也无必要,现傅作义部受命正向辽西开来,陈诚怕傅作义抢了先手,立即令刚到东北的王铁汉指挥该军并第43师从锦州此进,直取锦承线和凌源线。又令中长路机动兵团廖耀湘新6军南下,他要待傅作义兵到之前,已定东北。
王铁汉接陈诚命令,也急于先登,便从绥中北折,沿六股河进击扬家杖子。
9 月17日,王铁汉第49军向江家屯附近前进。程子华、黄克诚诱敌深人,19日,该军进至杨家杖子,黄永胜、刘道生第8 纵主力及独立第1 师,立即将其包围,并连夜冒雨猛攻,两军展开激战。20日,49军死伤惨重,请求增援。
21日,陈诚命令从锦州北上增援的三个团,被阻截于锦州西南20公里的虹螺和连山、老边、五岭山一线。22日下午,王铁汉见救兵不来,遂率部从杨家杖子向南突围,49军1万2 千余人被歼,王铁汉化装逃跑。
第8 、第9 纵队乘胜追击并控制北宁路锦州至山海关段。
一九四六年,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农业大丰收,洋溢着丰衣足食喜悦的农民们套起崭新的平板胶轮大车把粮食送到共产党政府的粮仓和部队,黑红脸膛的青年们穿起里外三新的棉袄裤争抢着报名参军,仅仅经过半个冬天的训练,便高喊着‘保卫胜利果实,解放全东北’的口号奔上前线。有这般坚实的后盾,1947年5月,林彪、罗荣桓决定对东北国民党军发动夏季攻势。此刻林彪的总兵力六十万,杜聿明兵力勉强补足五十万。
林彪计划攻势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中长线、沈吉线、拉吉线以及拉吉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歼敌,之后为第二阶段,任务只有一个,攻打战略要点四平。
攻势于5 月13日开始展开。
林彪欺杜聿明兵力分散机动兵力少,全面出击,长驱直入。杜聿明为保存实力,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撤,有的地方干脆主动放弃。
5 月17日,东北民主联军攻占了四平以北重镇怀德城。
怀德被围之时,杜聿明令陈明仁率71军北上增援。17日,71军在公主岭以北地区遭遇共军李天佑1纵、刘震2纵伏击,战至19日, 88师师长韩增栋、71军参谋长冯用民阵亡,陈明仁率残部逃回四平。陈明仁座驾身中数弹,司机当场死亡。
5月29日,东北民主联军刘震二纵绕道四平以西抵达昌图,6 月1 日夜,对昌图发起进攻。6月2日城破,负责守城的91师副师长邹麟被俘,守军悉数覆没。
四平成了孤城。
与此同时,南满民主联军也突然向沈吉线的草市和山城镇发起攻击。5 月15日8,联军占领了草市、山城镇和南山。4纵司令员仍调为吴克华,胡奇才副之。
5 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部队从草市、山城镇、南山等地出动,成多路纵队向东北方向挺进。5 月22日下午,包围了梅河口。5月28日,占领了梅河口。
民主联军部队第6 纵队,于5 月11日在拉法线两侧的尤家屯、天岗、江蜜蜂等地发起了进攻,控制了拉吉线80余里。接着占领了乌拉街。
吉林以东零散的国民党军基本上被消灭。
5 月22日,民主联军第6 纵队从蚊河出发,渡过第一松花江,向盘石方向挺进,准备歼击守备该城的敌主力第60军。
5 月26日,联军一部包围了桦甸。盘石守军置桦甸于不顾,掉头逃向长春。联军分东西两个方向对逃敌进行堵截,于6 月3 日在吉昌、明城地区将其歼灭。
联军乘势扩大战果,解放了桦甸、辉南、磐石、伊通、双阳等地。
这样,长春和吉林以南,四平以东广大地区之国民党军全部被消灭,中共北满、南满、东满、西满的根据地联成了一片。东北的局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国民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将兵力收缩在中长路和北宁路沿线的长春、沈阳等几个孤立的战略要点。而东北民主联军部队则由防御转入了进攻,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四平已经完全孤立。
******
夏季攻势进展顺利,林彪踌躇满志,于六月十二日率大军包围了孤城四平。国共东北战场三战四平大幕拉开。
林彪以李天佑1纵、邓华7纵队及6纵17师,配属两个炮兵团,围攻四平,由李天佑任总指挥;林彪亲率刘震2纵、曾克林3纵、吴克华4纵、洪学智8纵及两个独立师在四平南线阻击沈阳国民党军北援;另以五个独立师、两个骑兵师于四平以北负责阻击长春国民党南下。三战四平,林彪共投入兵力15万。
林彪情报称,四平守军不超过两万人,其中仅54师、87师各两个团有战斗力。李天佑保证:“最多五天,拿下四平!”
5月20日陈明仁逃回四平,命令周边所有地方保安部队集中于四平;下令党政军警所有系统凡是能拿枪的全部武装起来,充实54、87、88三个师,使其建制完整;接着,重建88师,以原副师长彭锷任师长。恰在这时,驻东丰的石觉的第13军下属宋邦纬54师奉命移防沈阳,途经四平,被陈明仁请准留驻四平,四平总兵力达到三万五千余人,比林彪的判断整整翻了一倍。
陈明仁将四平城区划为5个守备区。
第1守备区由熊新民87师守备;
第2守备区由第13军宋邦纬54师守备;
第3守备区由刘其昌保安17团守备;
第4守备区由彭锷88师守备;
中心守备区由71军军部和陈明仁胞弟陈明信特务团守备。
陈明仁的城防指挥部设在中心守备区,控制3个团的兵力作为预备队。
国民党将东北分了多个省份,四平乃辽北省首府。开战之前,陈明仁将企图弃职潜逃的辽北省主席刘翰东予以羁押,很有效地坚定和激发了士兵们的抵抗意志。
战前,第7纵队司令员邓华对林彪建议道:“我军只以两个纵队攻四平,兵力对比优势不大,因而把握不大;如能用3个纵队,是有把握的。”林彪自信满满未予理睬。邓华还提醒:“根据侦察分析四平守敌兵力、火力、工事构成等情况,守敌兵力并非1万5到1万8,至少在2万人以上。”
刘亚楼认为邓华的看法很有价值,提醒林彪考虑,但这些都没有引起林彪足够重视。
6月11日开始四平外围战。12日晚,辽吉纵队一部攻克了四平飞机场, 13日晚,第1纵队扫清了四平外围据点。
14日20时,开始对城区攻击。
四平城内工事坚固且复杂,守军采取猛烈炮击、火焰燃烧及以飞机轰炸与反冲锋,大量杀伤联军突入部队。
守军十几架飞机同时出动,在联军阵地轮番轰炸扫射,杀伤人马,摧毁工事,打击士气。三天后,李天佑于向林彪、罗荣桓报告:
“3昼夜巷战与打反冲锋,我1、2师已付出3000人以上之伤亡,但进占地区仍是狭小,俘虏不足千人。”
蒋介石向杜聿明下达命令,限其在6月30日以前解四平之围。
情急之下,杜聿明与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联系,商请周福成第53军出关增援。
周福成53军由张家口地区星夜兼程出关,于6月17日到达本溪,随即对本溪展开猛攻。6月19日晚,第53军攻占本溪;
沈阳方面出动飞机200多架,向四平空投弹药88吨,各种枪弹300多万发,迫击炮弹3万发,山炮弹6,200发,榴弹炮弹1,300发,手榴弹11万枚。守军弹药充足随便打,而联军却常常在紧要关头弹药供应不上。
至6月21日,经8天激战,民主联军攻占了四平西半城。双方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骑虎难下。
林彪命令1纵:“我部激战8昼夜,已占领半个城市,上午伤亡已逾8,000余人。目前敌南北增援部队已出动,我军决待敌进至昌图、郭家店附近后开始大反击。我各部皆应振奋精神,准备苦战,以不惜付出15,000人伤亡,与敌血战,采取各个击破方法,以求大量歼敌。再以一个礼拜的时间,将此仗打到底。”
在陕北的毛泽东也对此次三战四平寄于极大期望。6月21日,致电林、罗:“你们8天作战占领四平一半,决心再以一星期时间歼灭四平之敌,占领此战略枢纽,极为正确。四平占不仅对我军建立攻坚信心关系甚大,而且对全国正在斗争的广大群众是一大鼓励。”
******
6月20日,民主联军1纵终于打进核心阵地,攻克了四平路西第71军军部。战士们高叫:“陈明仁快快投降!”
特务团团长陈明信被活捉,联军战士误以为活捉了陈明仁,以为战事就要结束了,不禁一阵欢呼,不再攻击。陈明仁乘机率部转移到铁路以东重新组织防卸,展开更为惨烈的争夺。
6月21日联军开始攻击四平铁路以东地区。
周福成53军攻占本溪,大大解除了沈阳南侧的威胁。郑洞国遂指挥廖耀湘新6军、周福成第53军、卢浚泉第93军共八个师,兵分三路北上四平增援;同时令潘裕昆新1军(孙立人已做挂名副司令长官)从长春率师南下增援四平。
北上增援主力是,周福成53军居左,廖耀湘新6军居右,卢浚泉93军居中沿中长路北上主攻。
6月23日,卢浚泉93军攻占开原,扑向昌图。
也就在23日,林彪决定以第6纵队接替伤亡重大的第1纵队和第7纵,由第6纵队继续攻城。李天佑四平攻城总指挥职务,由6纵司令员洪学智接任。1纵、7纵丧失战斗力,退出战斗;当晚8时,在四马路街北端铁道下,7纵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与师参谋长在师指挥所指挥作战,一颗子弹击中马仁兴的胸部,当场壮烈牺牲,时年43岁。
马仁兴,1904生,河北平乡县人。1920年从军,参加了中原大战、北伐战争。抗战时期,率部参加抗击日寇,1938年10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率部脱离国民党军,历任八路军冀中骑兵2团团长、冀中(晋绥)27团团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保安1旅旅长、辽吉纵队独立1师师长等职。
******
比路西更加残酷的路东战斗正在进行之时,国民党北上援军逼近四平。
萧劲光率曾克林3纵、吴克华4纵围阻廖耀湘新6军北进,刘震2纵于中长路正面阻击93军。
6月25日傍晚,吴克华4纵在新6军的郑庭笈169师猛攻下,终于崩溃,八棵树主阵地失守。
原来担任正面阻敌的还有洪学智6纵,但6纵于23日北上投入四平攻坚战,留下空档,刘震2纵队无法分兵应对。
6月26日傍晚,在卢浚泉93军的猛攻下,刘震2纵无力再战,昌图失守;
当日深夜,林彪令6纵16师由四平南下加强萧劲光集团,企图在威远堡地区围歼新6军。
6月27日,周福成53军突然出现在八面城,而林彪得到的情报是,周福成还在本溪。周福成的突然出现,令刘震2纵后方动摇;林彪急令邓华7纵放弃休整立即南下增援2纵,令刘震无论如何必须在泉头坚守一周;
6月28日下午,周福成53军一举攻克八面城;消息传来,刘震2纵及南下的邓华7纵队士气受损,卢浚泉93军则士气大振,不惜以肉搏战、白刃战拼死冲击,终于击溃刘震2纵,攻占泉头车站;
6月29日,93军势如破竹,进占毛家店,距离四平已仅有10公里;
与此同时,长春南下的潘裕昆新1军,连续突破共军阻击,攻占陶家屯、公主岭,并分兵进攻怀德;
6月30日午后,周福成53军率先突破2纵的最后防线;
正面的卢浚泉93军趁势全线冲锋。
林彪眼见已经无望消灭四平的陈明仁,更无望消灭东南的新6军,此时国共双方主力决一死战,后果很可能全军覆没;此时四平城内洪学智所部四个师,逐屋逐街巷战,付出惨重伤亡,始终无法将路东的陈明仁所部四个团予以致命打击。
林彪决定撤围四平,全军北撤。
参谋长刘亚楼提议:“再坚持一两天,战局会朝我方有利的方向转化。”
林彪摇头:“敌人援军已经接近四平,如果一两天内拿不下四平呢?”
刘亚楼说:“虽然有援兵,但他们都被我军围城打援搞怕了,行动肯定迟疑。我军完全有足够的时间给四平守敌最后一击。”
一向慎重的林彪不愿意冒险:“拿不下四平,全军就将陷于被动,趁敌人未合围前,还是走为上策!”
7月1日,林彪撤出战斗。
陈明仁走出地堡紧握住杜聿明的手,声音哽咽。随军记者赶忙上前,杜聿明摆手挡驾:“陈将军需要休息。”
记者描述:“陈将军走出地堡,只见满面胡须,头发斑白,惟目光炯炯……”
7月4日,蒋介石颁授陈明仁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大勋章。
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而官阶最低的是:87师261团少尉排长廖钧。乃国民党军中唯一一位。
廖钧一个排死守富盛泉烧锅据点,至7月1日拂晓共军撤退后,该排仅剩4人,而负责进攻烧锅据点的共军6纵18师54团则几乎全打光。
廖钧在辽沈战役前调离东北,后去了台湾。
多年后,已经做了新中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的郑洞国对民主联军三战四平的教训分析道: “今天回顾起来,解放军出现过一些失误。比如, 5月19日在大黑林子地区歼灭第71军88师之后,倘乘胜向四平街攻击,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混乱的情况下,不仅四平街守不住,就是第71军也有全部被歼的可能。但由于解放军忙于分兵略地,攻取东丰、西丰、昌图、开原,失去了一个重大胜利机会。此后在四平街攻坚战中,又犯了轻敌急躁、战术运用失当的错误,致使久战无功,兵员受到极大损失,最后不得不实行战略退却。”分析比较中肯。
而当时在沈阳做副司令长官闲职的孙立人在战后评论道:“如果我是蒋主席、是杜聿明,绝不会让新1军南下援救四平,一定让新1军、60军北上进攻哈尔滨。林彪如果敢不回救,我就占领他整个北满老巢;林彪如果回师,沈阳国军立即衔尾穷追猛打,看看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这倒是一个好主意,但是,他太低估了林彪。如果真是那样,林彪必定会放弃四平,迅速回师,新6军将不复存在,而没有半点悬念。
三战四平,历时15天,林彪民主联军伤亡近5万人,仅歼1万8千人,未能攻克四平城。
林彪总结四平失败教训道:“凡能胜利的仗,则须很艺术地组织,坚决地打;凡不能胜的仗,则断然不打,不装好汉。如不能胜的仗也打,或能胜的仗如不很好地讲究战术,则必然把部队越搞越垮,对革命是损失。”
至7月1日,民主联军夏季攻势结束。
七
杜聿明的身体确实也难以支撑了,肾病加胃病,瘦弱的只剩一副骨架,于7月8日离开东北,到上海医治。蒋介石考虑换将,又恰好陈诚从上海回到南京,出现在黄埔路官邸,蒋介石甚喜,反复考虑,挽救东北,唯陈诚最为合适。
一九四七年七月初,蒋介石任命参谋总长陈诚兼任东北行营主任,赵家骧以副职代行参谋长职务,撒销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
八月二日陈诚正式到职。
蒋介石电告陈诚,苏北调王铁汉四十九军,青岛调阙汉骞五十四军、烟台调龙啸声三十七军陆续开向东北。再令傅作义派两个军出关协同作战。
陈诚确立的战略计划是:“确保北宁路,打通锦承路,维护中长路,保护出海口。”
计划才要实施,林彪秋季攻势开始,一下子把他打懵了。
1947年9月9日,林彪各路大军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出动,以南北两线向国民党军发起了秋季攻势。南线辽西走廊为主战场,北线以长春吉林为主战场。
南线战场:
北宁路和锦承路,北南两线平行,东西向穿越辽西走廊,是东北入关的主要通道。
1947年9 月6 日,陈诚集中了暂编第50师、第22师、第60师3 个师的兵力,由绥中、锦西、义县分3 路向建昌方向进攻,以保护北宁路锦榆段,这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这就给了林彪机会。
林彪即命令东北民主联军热辽前线指挥程子华、黄克诚,抓住战机,率冀察热辽军区黄永胜、刘道生第8纵队,詹才芳、李中权第9 纵队消灭国民党这三个师,以邓华、陶铸第7 纵队向彰武、阜新、义县地区进攻,配合第8 、第9 纵队作战;
黄永胜、政委刘道生第8 纵队并军区独立第1 师,奉命于9 日从赤峰、凌源地区出发,以急行军兼程前进。
13日夜,进至梨树沟门,至次日打掉据守梨树沟门南山、东山的暂编第50师1 个团1千余人,初战告捷。暂编第22师东逃,第8 纵队乘胜追击,于9 月15日晚将其堵在杨家杖子、毛祁屯一线,此战俘暂编第22师少将副师长苏景泰以下2560人,毙伤1000余人,只有少数逃脱。
右路暂编第60师再不敢前进。
此时,王铁汉率领的第四十九军从苏北战场调到东北。
蒋介石令傅作义出关协战,陈诚本不以为意,也无必要,现傅作义部受命正向辽西开来,陈诚怕傅作义抢了先手,立即令刚到东北的王铁汉指挥该军并第43师从锦州此进,直取锦承线和凌源线。又令中长路机动兵团廖耀湘新6军南下,他要待傅作义兵到之前,已定东北。
王铁汉接陈诚命令,也急于先登,便从绥中北折,沿六股河进击扬家杖子。
9 月17日,王铁汉第49军向江家屯附近前进。程子华、黄克诚诱敌深人,19日,该军进至杨家杖子,黄永胜、刘道生第8 纵主力及独立第1 师,立即将其包围,并连夜冒雨猛攻,两军展开激战。20日,49军死伤惨重,请求增援。
21日,陈诚命令从锦州北上增援的三个团,被阻截于锦州西南20公里的虹螺和连山、老边、五岭山一线。22日下午,王铁汉见救兵不来,遂率部从杨家杖子向南突围,49军1万2 千余人被歼,王铁汉化装逃跑。
第8 、第9 纵队乘胜追击并控制北宁路锦州至山海关段。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