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7312
成片时长:约88分钟
阅读:16444
发表:2017/4/2
主旋律,谍战,悬疑
电影剧本
谍海狂澜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郑少青:“我们分头去追。”
43、晚,普渡寺。
田二虎驾车在大街上追寻冯儒。
他看到了破败的普渡寺。
田二虎想了想,然后停下车,对同伴赵群说:“进去看看。像个藏身的好地方。”
两人掏出手枪,蹑手蹑脚地进了破庙,寻找冯儒的身影。
他们从前殿走进中庭小院。
他们猫腰向后殿门口移去。
寂静的后殿里,冯儒听到了脚步碰到青草发出的“悉簌”声。
冯儒拔出韦森手枪,打开保险。
赵群贴近殿门,试着轻轻推动它。
殿门只是微微动了一下。
冯儒藏在泥塑菩萨的背后,举枪对准门口。
赵群对准殿门猛踹一脚。
殿门背后的细木栓被踹断了,殿门向两边敞开。
冯儒藏在菩萨像背后,对准门口就是一枪。
赵群并没有立即进门,他掩在殿门一侧,对着菩萨像的位置开了一枪。借助这一颗子弹的攻势,赵群立即跳进殿内。
冯儒这一次看准了跳进来的身影,果断地扣动扳机——“砰!”
赵群应声倒下。
田二虎对冯儒开了一枪。
冯儒看准田二虎的位置,再次抠动扳机——
“咯嗒”——枪膛里没子弹了!
冯儒赶紧从长衫口袋中掏出弹匣,推上弹膛。
田二虎听到了冯儒转轮手枪空转的声音,他对准冯儒模糊的身影就是一枪。
冯儒中弹。他手捂胸部,艰难地踉跄着。
田二虎冲进殿内,举枪射击。
“砰!”田二虎应身倒地。
郑少青冲进殿内。
郑少青:“冯儒,你怎么样?”
冯儒胸口鲜血直流,他捂住伤口,惊诧地望着郑少青:“你……你是……”
郑少青:“我是你的同志。”
冯儒惨淡地笑笑:“终于……找到了……我的身份有人……可以证明了……我的代号……‘归路’……”
郑少青急切地:“放心吧,我知道了。此地不能久留。来,我背你走。”
冯儒摇摇手:“不,我……不行了。不能连累你……”
郑少青欲背负冯儒。
此时,大街上传来军警的脚步声与吆喝声。
冯儒吃力而厉声地拒绝:“不!来不及了……”
(无数的语言从他的大脑拥挤到他的声带。但他的声带已不能迅速响应大脑的指令。他想到了那封神秘的电文——那是他的梦想!是他的使命!)
冯儒用弯曲的手指示意着香案上的笔记本,吃力地蠕动嘴唇:“长江……防御……唐……唐……”
(他还想说出那个最最关键的东西——解码密钥!可是,他再也没有能力说出半个字!)
冯儒气若游丝,嘴巴张了一下,象离开水中很久的鱼一般,随即合上了流血的嘴唇。
他用尽此生最后一丝力气,用右手食指在身边的木板上吃力地划动着——
1 2 2
郑少青看着冯儒的血字,然后欲再次背负冯儒。
冯儒吃力地举枪对准自己的脑袋——“砰!”
随后,他向这个世界永远地关闭了他的眼睛。
军警的脚步声更近了。
郑少青强忍悲痛,他借着蜡烛的光亮,看到了特工机,看到了特工机旁边的灰皮笔记本。
他拿起笔记本,打开。
特写:冯儒记录的密电码。
军警冲进了前殿。
郑少青立即将冯儒记录的密电码撕下来,揣进了自己的衣服口袋中。
他再次看了看冯儒右手边的那块木板。
木板上积满了灰尘,上面有几个弯弯曲曲的血写的数字:
1 2 2
军警冲进了小院。
郑少青对准电台的关键部位连开了两枪,又对准自己的胳膊开了一枪。
军警冲进了后殿。
44、日,瑶岗。
瑶岗春景。
土坯房,女报务员集体宿舍。
林秀一个人坐在床沿,叠着自己的衣服。
林秀叠好衣服,一时无事可做,发了片刻的呆。
她拿起桌角的镜子,举在眼前。
镜子里是一个美丽的脸庞,清秀而略显苍白,机敏而带有心事。
她蹙了蹙淡淡的眉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把镜子向下移了一点。镜子中出现了她雪白的脖子。她又把镜子动了一下角度,照出了脖子右侧一块指甲大小的朱砂痣——胎痣。
她用手抚摸了一下胎痣。
童年的恶梦带着黑色的背景,夹杂着凄厉的呼号,向她扑来。
短暂的闪回:几个特工缚住她的父亲;父亲悲愤痛苦的神情;童年的自己惊恐万分地大哭……
林秀痛苦地放下镜子,双手撑住太阳穴。
闪回结束。
她打起精神站起来,整整军仪,把手枪插进枪套,然后走出宿舍,来到电报房。
45、夜,内,郑少青住处。
郑少青小心地取出冯儒临死前记下的密电码,展开,眼前出现了几排密码:
1941 8013 5235 2356 9714 7620 9815 2603 1941 8013 4024 3356……1 2 2 2356 6038……
1941 8013 5235 2356 9714 7620 9815 2603 1941 8013 4024 3356……3089 3501 9101 2356 6038……7710 9714 9982
郑少青对着密码苦思冥想,不时动笔演算,分析破译。
郑少青:“破译一份密电太难了。尤其是一个人破译,比登天还难。如果再有一个人,我们互相提问,互相启发,或许……”
另一个郑少青淡入(穿便装或穿解放军军装,总之让两个郑少青着装不一样。一是区别,二是暗寓郑少青一明一暗的两个身份):“是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是另一个你,我来帮助你。”
郑少青甲:“太好了!让我们开始吧。”
(郑少青一个人破译密码,心理活动及逻辑推理不易用画面表现。如用自言自语的手法来表现,一不符合常理,二比较枯燥。因此设计成:郑少青甲诘问郑少青乙。或者用冯儒、郑少青一问一答的形式。这样一来既可以用画面来描写一个人破译密码,二来也符合密码破译者的工作方法。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尽管作了如此形象化的处理,但仍然比较烧脑,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这也是密码破译工作只有极少数人方能胜任的原因所在。鉴于此,以下内容在转换成电影画面时,可大力简化,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将易懂的内容,如“122号、感叹号、古籍”这三个要点交待一下,就行了。)
郑少青乙:“‘长江防御计划’可能和‘122号楼’有关,因为冯儒在最后的时刻告诉了你这些信息。”
郑少青甲:“是的。可‘122号楼’太大了,可能有近百个房间,几百个档案柜,‘长江防御计划’藏在哪个柜子里,只有破解了这封密电才可能知道。”
郑少青乙:“规律!规律!逻辑与规律是密码的特征!找到规律!”
郑少青甲:“然而,我没有众多的素材可供发现规律。”
郑少青乙:“能不能在这封电文中找到规律的蛛丝马迹呢?”
郑少青甲再次看密码。
郑少青甲:“奇怪,这最后一个字,9982,居然是一组明码!这是感叹号——‘!’的明文代码!”
郑少青乙:“是这样的。”
郑少青甲:“如果这是一封明文电报,开头的‘1941 8013 5235 2356 ’对应明码分别是‘愎、--、膺、搀’,这就说不通了。显然,这封电文还是加了密的。可是,那个感叹号为什么不加密呢?它应该可以加密的啊!难道仅仅因为它是电文末尾一个无关紧要的标点符号?”
郑少青乙:“这样的解释有点牵强。”
郑少青甲:“可这个感叹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尽管它丝毫不会泄露这封密电的任何内容。”
郑少青乙:“这需要你自己动脑筋想,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郑少青甲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然后打开半导体收音机,调到一个音乐节目。他喝了两大口红酒后,就仰面躺倒在床上,听着歌曲,想着密码的事。
收音机中传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郑少青甲听着,脸上渐渐显出兴奋的神采。
一曲未了,郑少青甲一个鲤鱼打挺,猛地从床上跃起,冲到桌边,拿起那张密电,紧盯着。
郑少青甲:“他们总是在电文末尾写上‘此令!’‘切切!’、‘为荷!’……诸如此类。由此可以假设,电文末尾的倒数第二字是‘令’、‘切’、‘荷’……”
郑少青乙赞许地点点头。
郑少青甲边想边在纸上写下了这几个字。
郑少青乙:“那么电文中的第五组代码也有可能是这几个字中的一个。因为它们的密码是相同的。”
银幕上,密电电文中圈出相同的密码组,如下——
第五组和倒数第二组,同为“9714”;
第一组和第九组,同为“1941”;
第二组和第十组,同为“8013”;
第三组和第四十八组、第五十六组,同为“5235”;
第四组和第二十二组,同为“2356”。
郑少青乙:“你肯定注意到了,横线上方的‘1 2 2’在横线下方分别成了‘3089 3501 9101’。”
郑少青甲:“假如倒数第二个字是‘令’,那么第五个字也可能是‘令’。”
郑少青乙:“这仅仅是可能。如果密电是采用‘替换加密法’中的一种,就有这种可能;如果采用的是‘位移加密法’的一种,就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采用‘位移加密法’后,同样一组密码,不一定是同样的字。”
郑少青甲:“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会不会是‘令’字呢?还有哪些迹象说明它是‘令’字?”
郑少青乙:“极有可能!如果倒数第二字是‘令’字,那就说明这是一封上级发给下级的密电。而这类电文常在首句便发号施令,如:‘现令、电令、急令、某某计划几号令……这也是一种公文惯例。”
郑少青甲兴奋地:“第四组和第二十二组,同为‘2356’。如果电文开头是说‘某某几号令’,那么,第四个字应该是‘号’无疑。而可以佐证这一假设的就是第二十二个字。这个字在‘3089 3501 9101’的后面。已知‘3089 3501 9101’分别表示‘1 2 2’,那么‘3089 3501 9101’后面的‘2356 6038’极有可能是‘号楼’二字。因为人们在表述‘122号楼’这幢建筑时,一般不会只说‘122’,即使在惜墨如金的电文中也会说成‘122号楼’,最起码会说成‘122号’——单说‘122’就好象句子没有脚后跟,也让人不知所云。这‘2356’应该就是‘号’字。而且它和第四组的‘号’字相互印证。那么,这‘6038’就极有可能是‘楼’字。再进一步推测,第三组的‘5235’就是序数,表示‘几号令’。至于究竟是几号令,不太重要,暂且放下。”
郑少青乙:“你这个分析太棒了!思维跳跃、逻辑严谨。我只能表示敬佩。”
郑少青甲:“你看,第三组的5235和第四十八组、第五十六组密码相同。也此可见,这三个字极有可能是同一个数字。
郑少青乙:“那么,我们已破译出‘令、号、楼三个字。”
收音机里,贝多芬正死死地扼住命运的咽喉!
郑少青甲:“破译了这三个字,就打开了一个缺口。因为密码的特征已被我分析出来——它不是采用‘位移加密法’,极可能是‘替换加密法’中的一种。如果它采用了‘替换加密法’,那么,把这三个字的明文代码和密码进行比对,从中找出规律,顺藤摸瓜,就有可能破译其它内容。”
此时,收音机里的《命运》播放完了,正接着放舒缓的《田园交响曲》。
郑少青甲立即抓起钢笔,将“号、令、楼”三个字的明文及密文分别写在另一张纸上:
号:明文5714,密文2356
令:明文0109,密文3941
楼:明文2869,密文6038
郑少青甲失望地说:“看了好久,也没有发现明文与密文之间有什么加密规律,或者说逻辑特征。”
郑少青乙:“素材太少。一为孤证,二为偶合,三为凑巧。想从三个字的明文中找出密文的规律是不太可能的。”
郑少青甲叹了一口气:“冯儒可能知道密钥。因为他已知道这和‘长江防御计划’有关。而我到现在也看不出密电中哪里是‘长江防御计划’的蛛丝马迹。”
《田园》渐渐进入尾声。
郑少青甲从床上艰难地爬起来,喝了一大口红酒。
收音机里流出帕格尼尼神奇的琴声。
郑少青乙:“我来提示你一下,为什么感叹号没有加密?还有,为什么‘1 2 2’一开始是明文,后来被替换成了密文?为什么?”
郑少青甲:“没有必要加密?显然不是。‘1 2 2’后来不是被加密了吗?加密人员疏忽大意,忘了加密?更不可能。‘1 2 2’被替换已经说明了加密员没有掉以轻心,他想出了补救措施。可是,既然‘1 2 2’已经被替换了,感叹号‘!’为什么不一起替换掉?”
郑少青乙:“只有一种可能——感叹号‘!’根本没有办法加密!——在他们约定的密钥里!而且,极有可能,‘1 2 2’按密钥也无法加密,只是后来想出了一个补救或变通的办法!”
43、晚,普渡寺。
田二虎驾车在大街上追寻冯儒。
他看到了破败的普渡寺。
田二虎想了想,然后停下车,对同伴赵群说:“进去看看。像个藏身的好地方。”
两人掏出手枪,蹑手蹑脚地进了破庙,寻找冯儒的身影。
他们从前殿走进中庭小院。
他们猫腰向后殿门口移去。
寂静的后殿里,冯儒听到了脚步碰到青草发出的“悉簌”声。
冯儒拔出韦森手枪,打开保险。
赵群贴近殿门,试着轻轻推动它。
殿门只是微微动了一下。
冯儒藏在泥塑菩萨的背后,举枪对准门口。
赵群对准殿门猛踹一脚。
殿门背后的细木栓被踹断了,殿门向两边敞开。
冯儒藏在菩萨像背后,对准门口就是一枪。
赵群并没有立即进门,他掩在殿门一侧,对着菩萨像的位置开了一枪。借助这一颗子弹的攻势,赵群立即跳进殿内。
冯儒这一次看准了跳进来的身影,果断地扣动扳机——“砰!”
赵群应声倒下。
田二虎对冯儒开了一枪。
冯儒看准田二虎的位置,再次抠动扳机——
“咯嗒”——枪膛里没子弹了!
冯儒赶紧从长衫口袋中掏出弹匣,推上弹膛。
田二虎听到了冯儒转轮手枪空转的声音,他对准冯儒模糊的身影就是一枪。
冯儒中弹。他手捂胸部,艰难地踉跄着。
田二虎冲进殿内,举枪射击。
“砰!”田二虎应身倒地。
郑少青冲进殿内。
郑少青:“冯儒,你怎么样?”
冯儒胸口鲜血直流,他捂住伤口,惊诧地望着郑少青:“你……你是……”
郑少青:“我是你的同志。”
冯儒惨淡地笑笑:“终于……找到了……我的身份有人……可以证明了……我的代号……‘归路’……”
郑少青急切地:“放心吧,我知道了。此地不能久留。来,我背你走。”
冯儒摇摇手:“不,我……不行了。不能连累你……”
郑少青欲背负冯儒。
此时,大街上传来军警的脚步声与吆喝声。
冯儒吃力而厉声地拒绝:“不!来不及了……”
(无数的语言从他的大脑拥挤到他的声带。但他的声带已不能迅速响应大脑的指令。他想到了那封神秘的电文——那是他的梦想!是他的使命!)
冯儒用弯曲的手指示意着香案上的笔记本,吃力地蠕动嘴唇:“长江……防御……唐……唐……”
(他还想说出那个最最关键的东西——解码密钥!可是,他再也没有能力说出半个字!)
冯儒气若游丝,嘴巴张了一下,象离开水中很久的鱼一般,随即合上了流血的嘴唇。
他用尽此生最后一丝力气,用右手食指在身边的木板上吃力地划动着——
1 2 2
郑少青看着冯儒的血字,然后欲再次背负冯儒。
冯儒吃力地举枪对准自己的脑袋——“砰!”
随后,他向这个世界永远地关闭了他的眼睛。
军警的脚步声更近了。
郑少青强忍悲痛,他借着蜡烛的光亮,看到了特工机,看到了特工机旁边的灰皮笔记本。
他拿起笔记本,打开。
特写:冯儒记录的密电码。
军警冲进了前殿。
郑少青立即将冯儒记录的密电码撕下来,揣进了自己的衣服口袋中。
他再次看了看冯儒右手边的那块木板。
木板上积满了灰尘,上面有几个弯弯曲曲的血写的数字:
1 2 2
军警冲进了小院。
郑少青对准电台的关键部位连开了两枪,又对准自己的胳膊开了一枪。
军警冲进了后殿。
44、日,瑶岗。
瑶岗春景。
土坯房,女报务员集体宿舍。
林秀一个人坐在床沿,叠着自己的衣服。
林秀叠好衣服,一时无事可做,发了片刻的呆。
她拿起桌角的镜子,举在眼前。
镜子里是一个美丽的脸庞,清秀而略显苍白,机敏而带有心事。
她蹙了蹙淡淡的眉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把镜子向下移了一点。镜子中出现了她雪白的脖子。她又把镜子动了一下角度,照出了脖子右侧一块指甲大小的朱砂痣——胎痣。
她用手抚摸了一下胎痣。
童年的恶梦带着黑色的背景,夹杂着凄厉的呼号,向她扑来。
短暂的闪回:几个特工缚住她的父亲;父亲悲愤痛苦的神情;童年的自己惊恐万分地大哭……
林秀痛苦地放下镜子,双手撑住太阳穴。
闪回结束。
她打起精神站起来,整整军仪,把手枪插进枪套,然后走出宿舍,来到电报房。
45、夜,内,郑少青住处。
郑少青小心地取出冯儒临死前记下的密电码,展开,眼前出现了几排密码:
1941 8013 5235 2356 9714 7620 9815 2603 1941 8013 4024 3356……1 2 2 2356 6038……
1941 8013 5235 2356 9714 7620 9815 2603 1941 8013 4024 3356……3089 3501 9101 2356 6038……7710 9714 9982
郑少青对着密码苦思冥想,不时动笔演算,分析破译。
郑少青:“破译一份密电太难了。尤其是一个人破译,比登天还难。如果再有一个人,我们互相提问,互相启发,或许……”
另一个郑少青淡入(穿便装或穿解放军军装,总之让两个郑少青着装不一样。一是区别,二是暗寓郑少青一明一暗的两个身份):“是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是另一个你,我来帮助你。”
郑少青甲:“太好了!让我们开始吧。”
(郑少青一个人破译密码,心理活动及逻辑推理不易用画面表现。如用自言自语的手法来表现,一不符合常理,二比较枯燥。因此设计成:郑少青甲诘问郑少青乙。或者用冯儒、郑少青一问一答的形式。这样一来既可以用画面来描写一个人破译密码,二来也符合密码破译者的工作方法。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尽管作了如此形象化的处理,但仍然比较烧脑,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这也是密码破译工作只有极少数人方能胜任的原因所在。鉴于此,以下内容在转换成电影画面时,可大力简化,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将易懂的内容,如“122号、感叹号、古籍”这三个要点交待一下,就行了。)
郑少青乙:“‘长江防御计划’可能和‘122号楼’有关,因为冯儒在最后的时刻告诉了你这些信息。”
郑少青甲:“是的。可‘122号楼’太大了,可能有近百个房间,几百个档案柜,‘长江防御计划’藏在哪个柜子里,只有破解了这封密电才可能知道。”
郑少青乙:“规律!规律!逻辑与规律是密码的特征!找到规律!”
郑少青甲:“然而,我没有众多的素材可供发现规律。”
郑少青乙:“能不能在这封电文中找到规律的蛛丝马迹呢?”
郑少青甲再次看密码。
郑少青甲:“奇怪,这最后一个字,9982,居然是一组明码!这是感叹号——‘!’的明文代码!”
郑少青乙:“是这样的。”
郑少青甲:“如果这是一封明文电报,开头的‘1941 8013 5235 2356 ’对应明码分别是‘愎、--、膺、搀’,这就说不通了。显然,这封电文还是加了密的。可是,那个感叹号为什么不加密呢?它应该可以加密的啊!难道仅仅因为它是电文末尾一个无关紧要的标点符号?”
郑少青乙:“这样的解释有点牵强。”
郑少青甲:“可这个感叹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尽管它丝毫不会泄露这封密电的任何内容。”
郑少青乙:“这需要你自己动脑筋想,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郑少青甲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然后打开半导体收音机,调到一个音乐节目。他喝了两大口红酒后,就仰面躺倒在床上,听着歌曲,想着密码的事。
收音机中传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郑少青甲听着,脸上渐渐显出兴奋的神采。
一曲未了,郑少青甲一个鲤鱼打挺,猛地从床上跃起,冲到桌边,拿起那张密电,紧盯着。
郑少青甲:“他们总是在电文末尾写上‘此令!’‘切切!’、‘为荷!’……诸如此类。由此可以假设,电文末尾的倒数第二字是‘令’、‘切’、‘荷’……”
郑少青乙赞许地点点头。
郑少青甲边想边在纸上写下了这几个字。
郑少青乙:“那么电文中的第五组代码也有可能是这几个字中的一个。因为它们的密码是相同的。”
银幕上,密电电文中圈出相同的密码组,如下——
第五组和倒数第二组,同为“9714”;
第一组和第九组,同为“1941”;
第二组和第十组,同为“8013”;
第三组和第四十八组、第五十六组,同为“5235”;
第四组和第二十二组,同为“2356”。
郑少青乙:“你肯定注意到了,横线上方的‘1 2 2’在横线下方分别成了‘3089 3501 9101’。”
郑少青甲:“假如倒数第二个字是‘令’,那么第五个字也可能是‘令’。”
郑少青乙:“这仅仅是可能。如果密电是采用‘替换加密法’中的一种,就有这种可能;如果采用的是‘位移加密法’的一种,就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采用‘位移加密法’后,同样一组密码,不一定是同样的字。”
郑少青甲:“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会不会是‘令’字呢?还有哪些迹象说明它是‘令’字?”
郑少青乙:“极有可能!如果倒数第二字是‘令’字,那就说明这是一封上级发给下级的密电。而这类电文常在首句便发号施令,如:‘现令、电令、急令、某某计划几号令……这也是一种公文惯例。”
郑少青甲兴奋地:“第四组和第二十二组,同为‘2356’。如果电文开头是说‘某某几号令’,那么,第四个字应该是‘号’无疑。而可以佐证这一假设的就是第二十二个字。这个字在‘3089 3501 9101’的后面。已知‘3089 3501 9101’分别表示‘1 2 2’,那么‘3089 3501 9101’后面的‘2356 6038’极有可能是‘号楼’二字。因为人们在表述‘122号楼’这幢建筑时,一般不会只说‘122’,即使在惜墨如金的电文中也会说成‘122号楼’,最起码会说成‘122号’——单说‘122’就好象句子没有脚后跟,也让人不知所云。这‘2356’应该就是‘号’字。而且它和第四组的‘号’字相互印证。那么,这‘6038’就极有可能是‘楼’字。再进一步推测,第三组的‘5235’就是序数,表示‘几号令’。至于究竟是几号令,不太重要,暂且放下。”
郑少青乙:“你这个分析太棒了!思维跳跃、逻辑严谨。我只能表示敬佩。”
郑少青甲:“你看,第三组的5235和第四十八组、第五十六组密码相同。也此可见,这三个字极有可能是同一个数字。
郑少青乙:“那么,我们已破译出‘令、号、楼三个字。”
收音机里,贝多芬正死死地扼住命运的咽喉!
郑少青甲:“破译了这三个字,就打开了一个缺口。因为密码的特征已被我分析出来——它不是采用‘位移加密法’,极可能是‘替换加密法’中的一种。如果它采用了‘替换加密法’,那么,把这三个字的明文代码和密码进行比对,从中找出规律,顺藤摸瓜,就有可能破译其它内容。”
此时,收音机里的《命运》播放完了,正接着放舒缓的《田园交响曲》。
郑少青甲立即抓起钢笔,将“号、令、楼”三个字的明文及密文分别写在另一张纸上:
号:明文5714,密文2356
令:明文0109,密文3941
楼:明文2869,密文6038
郑少青甲失望地说:“看了好久,也没有发现明文与密文之间有什么加密规律,或者说逻辑特征。”
郑少青乙:“素材太少。一为孤证,二为偶合,三为凑巧。想从三个字的明文中找出密文的规律是不太可能的。”
郑少青甲叹了一口气:“冯儒可能知道密钥。因为他已知道这和‘长江防御计划’有关。而我到现在也看不出密电中哪里是‘长江防御计划’的蛛丝马迹。”
《田园》渐渐进入尾声。
郑少青甲从床上艰难地爬起来,喝了一大口红酒。
收音机里流出帕格尼尼神奇的琴声。
郑少青乙:“我来提示你一下,为什么感叹号没有加密?还有,为什么‘1 2 2’一开始是明文,后来被替换成了密文?为什么?”
郑少青甲:“没有必要加密?显然不是。‘1 2 2’后来不是被加密了吗?加密人员疏忽大意,忘了加密?更不可能。‘1 2 2’被替换已经说明了加密员没有掉以轻心,他想出了补救措施。可是,既然‘1 2 2’已经被替换了,感叹号‘!’为什么不一起替换掉?”
郑少青乙:“只有一种可能——感叹号‘!’根本没有办法加密!——在他们约定的密钥里!而且,极有可能,‘1 2 2’按密钥也无法加密,只是后来想出了一个补救或变通的办法!”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