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哈尼梯田的爱情故事:中篇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3624
阅读:10961
发表:2013/4/28 修改:2013/10/15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哈尼梯田的爱情故事:中篇》第5章:神秘的哈尼人2
连中三元 [山西太原]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5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我想和他们交朋友,不喝不够朋友,不醉不够朋友!
  所以呢,只有喝只有醉,不醉不归,不醉不归!!!”
  哈尼然理指着夏明亮说道:“你看看,你就没有把我们哈尼的规矩告诉李成玉先生嘛,这怎么可以嘛---”
  李成玉扭头奇怪地看着哈尼然理问道:“哈尼然理老哥,莫非我们哈尼人喝酒的规矩和其他民族不一样嘛---”
  哈尼然理说道:“难道你不知道嘛,我们哈尼人是从来不劝人喝酒的,我们的原则是:主随客便,不要过量,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李成玉惊呼道:“哇噻,还有这么好的民族啊---”
  夏明亮辩解道:“兄弟,我以为你还是一个酒鬼哩---”
  李成玉狠狠地打了夏明亮一拳,问道:“怎么没有看见我们的老寿星阿波呢---”
  哈尼然理喝了口茶水说:“老寿星那里我已经去过了,白鹇姑娘奶奶的葬礼就不来了---我们还是在《哈尼民间歌舞大赛》上,让老寿星好好的露一手吧---”
  李成玉迷惑不解地看着哈尼然理。
  
  第14章 哈尼人的葬礼(2)
  
  第二天上午。
  李成玉一个人走出了幸福庄寨子,东瞧瞧西看看,一路悠哉悠哉地来到寨神林附近的万亩哈尼梯田“观景点”。
  山风从山下卷上来,传来民间乐曲声声,鞭炮阵阵,假如不是李成玉知情,一定会以为是谁家正在操办热热闹闹的结婚典礼之类的欢庆活动,不,一定是在举办普天下同庆的大型的庆贺活动。
  因为这些锣鼓鞭炮声不仅仅是来自于幸福庄寨子,而且好像满世界都是。
  李成玉顺着声音放眼向下望去,以幸福庄寨子为中心所引伸出去的大路上,小路上,田埂上,沟渠堤上,这里那里,四面八方,尽是一行又一行的长短不一的一字长队。乐曲声和鞭炮声就是从那里响起,此起彼落,人们的说笑声和歌声隐约可闻。
  他们举着魂幡,牵着牛,赶着猪,背着鸡鸭缓慢地向全福庄从容地移动着。
  李成玉摇头惊叹道:“哇,如此铺天盖地,如此庄严,如此悲壮,好象古罗马当年集聚兵力准备出征似的啊---”
  天蓝蓝,水清清,蝴蝶从眼前飞过。
  树上小鸟在唱歌,红蜻蜓一片一片,蓝蜻蜓一团一团。
  蝴蝶一群一群,野鸽子一群一群,高空雄鹰在打着口哨飞翔。
  李成玉慢慢地在草地上坐下来,他摸摸嘴,叹了口气。他在感慨哈尼人的大气势大气概,他真想好好的喝它一口二锅头过过瘾。
  还不等李成玉多想,从坡上爬上来一队人马,说说笑笑地从他面前走过。
  李成玉好奇地远远地尾随着他们向幸福庄寨子里走来,他想看个究竟。
  李成玉跟着那队人马来到幸福庄寨子边上的古树下,这里的人们挤成了一堆。这一队人马在古树下刚刚出现,在这里迎宾的鼓乐顿时大作。
  一群小孩子立刻跑回去报信,在这些小孩子的后面,尾随着一大群小屁孩儿。
  李成玉看见,永胜这个大孝子带领着孝子孝女们来了,男人带着孝帽,女子盘着发辫,打着雨伞,一路走来甚是雄壮。
  鼓乐声中,永胜带领着孝子孝女跪迎贵客。
  得到厚待的来客将永胜他们扶起。
  这时候,向导出来带路,客人举着魂幡,牵着牛,赶着猪羊,背着鸡鸭和许许多多的礼品紧跟在后面。
  永胜他们在最后,浩浩荡荡地把贵客迎送到休息的地方,一个个安顿下来。
  李成玉看见,永胜他们一伙子孝子孝女并没有休息,立刻与正在干活儿的人挤在一起忙乱起来。
  但是,李成玉看见他们的样子,是在时时刻刻准备着去迎接下一拨客人的到来。
  “电灯泡”家的院子里,许多女人在欢欢喜喜地忙乱。
  屋子里,有人在聚精会神地打麻将,凉台上许多人在嘻嘻哈哈地打扑克。
  火塘旁几个老倌在聊天,旁边站着一对青年男女,男的搂着女孩在吹口琴。
  一位中年妇女背来一筐糯米饭,有人立刻端来一盆水,没有人去招呼,人们立刻涌过来了,随便洗洗手,就去抓起一大把饭,随随便便地捏成一团,边吃边走边说笑,吃过的人继续干活儿。
  永胜他们回来了,也抓起饭,捏成团,一边吃一边和别人说笑一边干活儿。
  整个庄子处处欢声笑语,只有李成玉困惑地站在那里,他在体验着从远古吹来的风的味道,他想起了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许许多多的民族对人的生与死所具有的形形色色的各色各样的礼仪与活动,引起了无穷的联想。
  在我国古时候,曾经出了个庄子的妻子死了之后,用“鼓盆而歌”的仪式来祝贺,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一个哈尼族还会用欢庆的形式来对死者与整个民族来进行庆贺的。
  就在李成玉进入沉思默想的时候,突然一阵喧闹响起,一伙人在“电灯泡”家大门外竖起一根标直的长满枝叶的竹竿,一条黑白相间的土布从很高很高的竹竿顶端垂下来,甚是引人注目。
  李成玉发现,靠墙立着魂幡几十个高高大大的一字排开,一个比一个威武庄严,山风将各色各样的纸条儿沸沸扬扬地吹起吹落,好像这里才是幸福庄寨子里最肃穆最壮观的景象。
  李成玉正在仔细地欣赏着每个魂幡的造型以及其所表示的意思,远处响起一阵紧似一阵的急促的脚步声,一群小孩子连跑带喊地报告道:“摩批到了,摩批到了,赶紧去迎接啊---”
  时时刻刻都准备着的永胜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所有的孝子孝女都学着永胜的样子放下手中的活计跟着向外走。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马,最数孝女们头上盘着的长发与打着的雨伞引人注目。
  永胜带领着一大群孝男孝女轰轰烈烈地出了院子,正好和在大门口相遇,李成玉便回过身来,远远地跟在后面这些孝男孝女的后面。
  在寨子口的古树下,锣鼓声声,鞭炮齐鸣。
  李成玉发现,“一本书”和两个摩批身着哈尼新装站在古树下,永胜带领着孝子孝女赶紧跪下给摩批磕头致礼,然后孝男永胜给摩批一一敬献茶。
  摩批喝过茶之后,将跪在地上的孝子孝女一一扶起来,孝子孝女们就将摩批迎接了回去。
  李成玉又尾随着这些个孝男孝女们准备回去,不料“闷葫芦”迎面走来了,着急地说道:“哎呀呀,跑到哪里去了?走,我让你看一个地方去!”“
  闷葫芦”拉着小泥鳅就走,他们俩不断地爬坡上岸,到了一片山林里。
  几个木匠围在一起正在雕刻着手中的树干和树枝,旁边是一棵刚刚砍倒的树,被肢解的不成样子。
  李成玉看见觉得奇怪就问一个正在雕刻的木匠:“师傅,您雕刻的是什么呢?”
  所有的木匠都看着李成玉,露出友好的微笑,李成玉也只好莫名其妙地陪着笑。
  “闷葫芦”说道:“他们听不懂您在说什么呢---
  你过来看,这两个师傅他们做的是太阳和月亮,代表天和地---
  这两个师傅做的是老鹰和知了,是代表天地之间的东西,是让它们为亡灵带路呢---
  还要做梳子、柜子以及日用品这些物件,是让死者带去使用的,好多好多呢---”
  李成玉问道:“老哥,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呢---”
  “闷葫芦”回答道:“都是给死者办丧礼用的,至于在哪里用什么时候用,就等我慢慢地给你说吧---”
  寨子里的鼓乐声又响了起来了。
  李成玉顺着传来的声音向幸福庄寨子看去,满眼全是原始森林,只有鞭炮的硝烟和炊烟在枝叶上面袅袅娜娜,只能星星点点地看见几处民居建筑的蘑菇房。
  但是再通往幸福庄寨子的几条小路上,可以或而这里或而那里可以看见人流拥挤不堪,说明前来奔丧的人们还在增加。
  李成玉于是就问“闷葫芦”:“老哥,估计有多少人来奔丧呢?”
  “闷葫芦”回答说:“三五千吧,应该有六七千,只会多不会少呢,说不定会过万哩---”
  李成玉惊讶道:“哇,这么多人,晚上住在哪里呢?”
  “闷葫芦”笑了笑说道:“嗨,你以为是你们城里人啊?我们少数民族是盖着天铺着地,走到哪里住在哪里,随便一躺就能睡。别说几千人,就是几万人也没有问题呢。
  来的人都是家族和亲戚,好不容易见一次面,那里还有心思睡觉呢,都是几天几夜不睡觉,酒喝不完,歌唱不完,舞跳不完,知心的话永远说不完啊---”
  山坡下传来哈尼然理的喊声,“闷葫芦”看了看时间,大叫一声:“哎呀,要杀牛啦,哈尼然理兄弟在喊我们哩---”
  “闷葫芦”和李成玉赶紧下山。
  “闷葫芦”和李成玉从山上下来,经过古树下的时候,锣鼓齐鸣,鞭炮大作。
  他们俩看见,永胜在背着一个老人往回走,其他那些客人举着魂幡,牵着两条牛,赶着三口猪,两只羊,鸡鸭礼品无数,跟在后面。
  再后面是孝子孝女,幸福庄寨子里处处是人,热闹极了。
  李成玉问道:“噫,这是什么人,怎么还背呢?”
  “闷葫芦”回答道:“是他的阿舅来了。阿舅具有很高的权威,是必须背回去招待呢!”
  他们目送走这伙人,“闷葫芦”带着李成玉挤进圈牛的院子里,这里圈着六条牛。
  一位摩批口中念念有词,不住地往牛背上撒着茶水、酒和米饭。
  “闷葫芦”翻译道:“他对老牛说,我们是“伟执实批”管辖的人,杀你是自古定下的老规矩,是“伟执实批”同意的,这是“伟执实批”要杀你。现在,饭献啦,酒献啦,米饭献啦,就要杀你啦---”
  这位摩匹做完祭献,一个伙子牵着牛往外走去,立刻一群伙子紧紧地跟在后面,哗哗啦啦地簇拥着呐喊着,整个寨子里一片喧嚣。
  李成玉和“闷葫芦”跟着这些人牵着牛来到庄外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
  一条泉水哗哗流过,这里的风景十分优美,但是马上就不平静了。
  李成玉正在观察四周的风景,突然背后的伙子七嘴八舌地呼喊着,和另一群伙子七手八脚地将牛按翻在地,把四条腿捆起。
  一把亮晃晃的尖刀**牛脖子,鲜血立刻喷涌而出。有人拿着大盆子在接牛血。
  几个手持利刃的汉子立刻涌上来,剥皮的剥皮,开膛的开膛,杀牛马上结束。
  李成玉惊讶道:“哇,这简直就是在变魔术嘛---”
  人们肩扛着牛腿、牛头,用背篓背着牛肉和内脏,轰轰烈烈地返回寨子里。
  “闷葫芦”说道:“现在的幸福庄寨子大开杀戒,杀猪宰羊、杀鸡杀鸭全面开始了---”
  “闷葫芦”的话还没有落音,又来了一批人马,也是浩浩荡荡地牵着一条牛来了。
  “闷葫芦”对李成玉说道:“我们需要看的东西太多,杀牛就不看了吧---”
  于是,“闷葫芦”和李成玉赶紧赶到“电灯泡”家。
  “一本书”正指挥几个汉子把两根高大的带叶子龙竹从房顶一直插到屋内。
  “闷葫芦”说道:“这是代表祈愿子孙繁荣,竹梢朝天,是在通知天神,这一家要打“莫搓搓”啦。”
  小泥鳅问:“老哥,就是为死者跳歌,是吧?”
  “闷葫芦”笑道:“哈,知道的不少嘛---
  是不是你的好朋友夏明亮告诉你的啊---”
  李成玉狡猾地笑了笑,他看见“一本书”把一只鸡抛向高空。
  院子里的人停下手中的活计,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那只鸡。
  只见那只鸡又飞回屋顶,所有的人欢呼起来。
  “闷葫芦”说:“在我们哈尼人看来,放鸡返回,是表示富裕不散,大富大贵呢---”
  这时候,高音喇叭突然响了起来,里面开始播放凄凄惨惨戚戚的《哈尼古歌》,李成玉听着听着泪水就止不住地流下来了。
  
  第15章 哈尼人的葬礼(3)
  
  进入老人家葬礼的头一天,幸福庄寨子的夜幕已经降临,永胜家举办丧事的喜气越来越浓,处处都是激情洋溢,处处都在在大吃二喝,处处都是欢乐流淌,处处都是幸福的海洋。
  这就是哈尼人欢天喜地的葬礼的气氛,“电灯泡”家里,“电灯泡”的家人在棺材旁唱挽歌,悠悠扬扬地飘荡在哈尼梯田的大山里,。
  “一本书”老人家是葬礼的主持,他领着一批摩皮在给死者唱《送葬经》。
  “一本书”坐在靠墙的祭台上,其余的摩皮坐在他的两边,祭台上摆满各种供品。
  “一本书”右手拿着削好的三节竹筒,左握着弓和尖刀,弓和刀插用白布裹起,声音时断时续,断停处发出一声唬吓。
  坐在“一本书”两边的摩皮们都在有声有色地伴唱,很是庄严肃穆。
  “闷葫芦”给小泥鳅介绍说:““一本书”阿叔要唱三天三夜,所有的内容没有重复呢---。您看啊,葬礼上,我们的老摩批要将哈尼人的历史从头到尾地唱一遍,从我们哈尼人最早的居住到迁徙史,再到老摩批家现在的居住地;然后呢,还要逆向唱,把死者再送回我们哈尼人先祖的居住地“倮玛爱美”;此外,还要唱死者的出生、成长、恋爱、成家、劳动、生病、衰老、死亡的自然过程;还要唱死者家庭的连名家谱呢---
  如果真的要是认真起来,就是十天半个月也唱不完哩!这就是哈尼人的口碑传承文化---”
  的魅力所在---”
  李成玉惊讶地看着“闷葫芦”,这时候“闷葫芦”的女儿来叫他,李成玉就跟着“闷葫芦”回到了“闷葫芦”的家里。
  原来是“闷葫芦”家里来了客人,李成玉就悄悄地自己溜出来了。
  李成玉刚刚得意地下了楼,却发现“闷葫芦”老哥提着一瓶二锅头和两袋儿牛肉干儿追上来,李成玉问道:“老哥,你这是干什么嘛---”
  “闷葫芦”笑道:“你的好朋友把你的爱好还会忘了告诉我吗?”
  李成玉笑了笑,从“闷葫芦”手里接过二锅头和牛肉干儿,用牙熟练地打开了瓶盖儿,仰头美美地喝了一口,慢慢地朝外面走去。
  李成玉一边走路一边想到,人生三件大事:生、婚、死。
  世界各民族文化无不集中地体现在这里呢,“死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成熟与不成熟的标志,优秀与不优秀的试金石。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eva
  • 学生
    akt
  • 学生
    rob
  • 学生
    sie
  • 学生
    f7c
  • 学生
    k12
  • 学生
    cak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6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花开迟暮(主旋律)
狗与老人(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蓝色游戏(主旋律)
青花梅瓶(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你是我一生的回忆(主旋律)
喀那斯春天往事(主旋律, 历史)
小学教师学经商(主旋律, 校园, 农村)
再见流年(主旋律)
近邻(小小说)(主旋律)
小青的秘密(主旋律)
杭城密码(二)(主旋律)
最后的夜晚(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