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890
阅读:6313
发表:2019/4/29 修改:2020/1/4
主旋律,都市,农村
小说
陇东的县委书记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在金钱面前失去了党性原则的干部给予迁就,就等于放纵这种行为的继续发生。问题性质尤为恶劣的是,胆敢挪用扶贫物资并收受他人贿赂。这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此,检察部门也会介入的。”鞠建平的一席话,让大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利用招工,为自己的亲属谋取私利的行为,虽然和收受贿赂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县一级领导干部,把招工名额留给自己亲属,在群众中间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我的态度是,清退招工人员,责成冯副县长在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上作深刻检查。作为县委书记我也要负领导责任,我也会在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上作检讨。”
鞠建平的明确表态,对犯有类似错误的干部起到了震慑作用,也在广大干部群众当中敲响了警钟。大家都觉得,从最初制定约法三章,到防微杜渐,再到今天的从严治党,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这两个典型事例,是最有说服力的反面教材。
通过这两件事,人们发现这位平时待人很随和的书记,在大事大非面前,态度却变得非常的强硬。有人说他对犯错误的干部过于冷酷,也有人说他对违法乱纪的态度是零容忍。
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上,鞠建平把作为书记的总结发言变成了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
“通过这两个案例,带给我本人的教训是,领导班子成员的以身作则和身传言教并不能完全替代制定严格的组织纪律规章。即便是严于律己的同志,也必须时时刻刻用党纪国法、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他。
“比如,我们提倡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准则。可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被忽略了,被淡忘了。”
“尤其是我本人,在县委会上、在干部大会上,自我批评就做得少了。对待下级,对待普通干部,提出希望和建议多了,指出问题和提出批评少了。”
“出现在冯副县长和物资局局长身上的这两件事,就直接反映出了这一问题。如果我,如果县委,能及时发现苗头,和发现了苗头后能及时给予制止,问题的结果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因此说,他们两个人的问题,县委有责任,我更有责任。”
会后,冯副县长找到鞠建平,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内疚,主动请辞副县长职务。县直机关的干部们也都一致地认为,今天的干部会议称得上是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第17节、促膝谈心
鞠建平没有接受冯副县长的请辞书,他把冯副县长留了下来,他想借此跟冯副县长好好谈谈。
“冯副县长,论党龄你比我长,论资历你比我老,论工作经验你也比我丰富得多。可是在招工这件事上,你却犯了糊涂。”
“按理说,你的亲属已经被清退了,你在县常委上也做了检查。今天的全体大会上不再做检查也是通得过的。”
“但是,为什么还要让你在机关干部面前再做一遍检查呢。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县委这个决定的。”
“如果你能认识到在群众面前的这次检查就是为了端正党风,是为了在陇东开展一次具有真正意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你对自己错误的认识就充分了。”
“有人说,这次对你的处理有点儿小题大做,也有人不负责任地说,是拿你开刀。我的认识是,你这次所犯的错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结局就是物资局局长的结果。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县委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也可以帮你避重就轻,来一个下不为例,让这件事不了了之。不过,你想一想,如果是那样的话,群众会怎么想,大家会怎么看。”
“老百姓一定要说,陇东的干部是享受在先、陇东的干部只会要求别人,放任自己。如果是这样,我们党在群众那里还会有什么威信。群众会在背后戳我们脊梁骨的。”
“冯副县长,今天你我交交心,你也跟我说说心里话,你平时是不是从心里很在意群众对我们的态度,是不是从心里顾及到了群众对我们是否有意见?如果当你知道了老百姓对我们的某种做法非常不满的时候,你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我不要求你马上回答我,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吧。当我每做一件事之前,我就会要求自己先想想群众的感受,我们所要做的这些,会不会引起群众的反感,能不能伤害到老百姓。我们所要做的这些,是不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利益。”
“为什么人们经常把县一级的领导干部称作父母官呢,就是因为我们和老百姓的直接距离近。这就要求我们做事办事首先要想到老百姓的利益。我们做得好,群众就会认为党和政府领导的好。相反,我们做错了事,就会在老百姓中间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和鞠建平的谈话中,冯副县长始终一言不发。他默默地听着鞠建平说的每一句话,觉得句句说得都十分的中肯。很久以来都没有人这样推心置腹地和自己谈心了。
现在的社会上,有些领导讲话,总是冠冕堂皇;同级别的人到了一起,都是海阔天空;下级见了自己,尽是阿依奉承。想到这儿,冯副县长的眼眶湿润了。
“鞠书记,我对不起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也对不起陇东的父老乡亲。这件事真的是给我敲响了警钟。今后我一定会在实际工作中挽回这次的不良影响。”
“冯副县长,你的这四句话,我代表县委接受了。你的请辞报告你还是拿回去。县委希望你能吸取这次的教训,做出点儿成绩来,重新赢回群众对你的信任。”
第18节、奖惩严明
物资局苗局长因职务侵占和受贿行为,被检察院传唤,冯副县长的亲属也从县办企业被退了回去。县委动了真格的,老百姓拍手称快。对不正之风的遏制,也促进了陇东经济的健康发展。
高考录取结束后,又一喜讯从陇东一中传来。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陇东县第一次有三名学生考进了北大清华,实现了陇东从未有过北大清华学生的零的突破。
“有罚就有奖,奖惩严明,能激励想做事的人做事,想混日子的人能自觉地自律。”当教育局郝局长向县委汇报今年的高考工作总结时,鞠建平把前些日子对那两名干部的处罚和陇东一中出了高考状元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
陇东一中校长调到教育局担任副局长,李副校长被推上了校长的工作岗位。从前的县委秘书不到30岁的年纪就当上了县一中的校长,确实打破了陇东县以往干部任用的常规。
用陇东干部当中流传的一句话说,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只要不犯错误,干到退休,起码也能混上个股级干部的位子。由于这种思想作祟,干部队伍里明显存在着两种人。
想提前进入股级干部队伍的人,不惜钱财,设法跑官。不想干事的人,整天无所事事,只等着最终的结局。而想做事的人倒成了前两种人攻击的对象。你做事,人家会说你出风头,你有了成绩,有人就会出来挑你的毛病。
“想做事的人总要顾及不想做事人的情绪,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风气。在弥漫着这种风气的环境中工作,想做事的人就会瞻前顾后,不想做事的人,反倒逍遥自在。这种现象必须给予纠正,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制约这种风气的蔓延。”
鞠建平找到县委组织部曲部长,和他一起商量制定完善干部制度考核标准规则。可是,曲部长听了他的话,脸上却露出了为难情绪。
“干部能上能下始终作为一种口号被提出来了。果真实施起来的话,会造成一定的混乱。”曲部长担心地说。
“你讲讲具体实施起来的难度都在哪几个方面?”鞠建平追问道。
“一是降下来的干部的工作安置问题;二是降下来的干部的级别和待遇问题;三是降下来的干部的社会影响问题。”
“你说的这三点正是制定干部考核标准规则内容要解决的问题。我的基本意见是,不符合考核标准的干部,要根据个人实际能力在机关内部进行妥善安置;其级别和待遇在一至两年之内不变;至于说对社会的影响和对周围工作环境,这是个教育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如果做得好,还可以变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
“另外,我们俩说的都是能下的单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能下则能上,下来了也可以再上去嘛。在干部考核标准规则的内容里,必须要考虑全面,充分体现能上和能下两个方面的原则。这样,才能让下来的干部有动力,有机会再上去;反之,这样也能增强在职干部的责任感,也会增强在职干部的危机意识。”
第19节、贫富差距
从解放初期算起,贫困县的帽子戴在陇东人民头上已经整整30年了。去年,上级降低了陇东的粮食征购指标,农民当年收入就从不足150元一跃增加到了400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之后,正逢国家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农民的日子更是一天天好起来了。
引进人才作用的持续发酵,乡镇工业也活了起来。当年的工业产值翻了一番,城里人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缓解。赵厂长果然不负众望,仅仅他们一个企业,就为国家上缴利润50多万元,为县财政增加收入十几万元。
时至今日,大家回过头来重新回想起当年鞠书记用重金引进人才的政策,都觉得十分的值得了。
按照陇东县制定的社会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去年,陇东实现了当年的规划目标,今年的目标也有望提早实现。陇东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家都说,自从鞠书记来咱们陇东,老百姓的生活真是一年一个台阶。
随着陇东经济转型的发展,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在农村,社员群众由从前的集体出工变成了各家各户自主经营。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的自主性提高了,农作物的种类也变得丰富了。
一年下来,地里的收成除了上缴的公粮,剩下的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的农产品一旦可以成为消费品,产出就变得五花八门了。习惯了公社化管理的各级干部有些茫然,他们觉得这样下去,担心会重新出现两极分化。
“首先我们不必担心有些人会冒尖,我们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由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带动大家一起走共同致富的道路。我们吃了几十年的大锅饭,过了几十年的穷日子,总不能再这样过下去吧。”
“那能不能想办法让大家能共同富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眼瞅着有些人富有些人穷?”
“共同富裕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但是,几十年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条路在实现最终目标之前是行不通的。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这个时期内已经摸索了30多年了,结果告诉我们,必须重新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必须重新找到一条可行的路。现在,中央为我们找到了,这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县委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上,鞠建平让大家广开言论,各自发表意见,引导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可是,轮到召开县直机关干部座谈会时,鞠建平的发言着实给机关干部们泼了一盆冷水。
“会前有人问过我,机关干部属不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我现在要明确地告诉同志们,作为党和国家政府干部的工作人员,我们永远也不应该率先进入到先富起来的那个行列的。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大家还要有吃苦的准备,有要为广大群众致富搭桥铺路的筹划,和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我的理解是,我们共产党人,非但不能率先富裕起来,还要等到广大人民群众都富裕了之后,我们再富。这就叫做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富而富。”
第20节、当好班长
陇东近两年的发展势头得到了地区行署的充分肯定,省里和地区行署在陇东召开了几次现场工作会,省内的各县市都派代表来陇东参观学习。县里的主要领导出面接待,讲话发言必可不少。
鞠建平担当起了义务解说员,领着与会的同志到田间地头转,到乡镇企业看,如数家珍一般地向大家介绍陇东的发展现状。可是,一进入会场,在主席台前,就看不到了他的身影。
“落实县委制定的各项工作,主要都是政府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的。因此,政府部门的领导同志最有发言权。今天的报告应该由张县长来做。”
每逢这种场合,鞠建平总是把县里的其他领导推到前台。用他的话讲就是,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同志做的,县委是大家的后勤部,是为全县各项工作保驾护航的。
在荣誉面前不抢头功,在困难面前知难而上,鞠建平的为人和工作作风,让大家十分的敬佩,连最初对他心存戒律的那些人也感到有些汗颜。
“咱们这水平和鞠建平真的没法相比,真的让咱当了一把手,肯定不如人家搞得这么好。陇东的发展也不会这么快。”县委高副书记动情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无私天地宽。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事事总是首先想到自己,他就会失去民心。如果工作中有了成绩就往自己身上揽,有了差错就往别人身上推,他就会失去民意。今后,我会自觉地以鞠书记为榜样,当好一中党总支领导班子的班长。”李校长在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上,对自己和领导班子成员提出了要求。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张县长调离的消息果然成真了。因在陇东任期内工作成绩突出,张县长被调到地区行署升任副专员。
人们纷纷议论,如此一来,咱们的鞠书记很快也会调走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几年陇东的变化这么大,鞠书记应该是领头功的。可是,陇东的干部群众的心情又非常矛盾。鞠书记如果真的走了,陇东今后的发展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陇东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做出来的。是县委县政府集体的智慧和陇东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得来的。”每当听到有人把陇东的今天和他本人联系在一起时,鞠建平总是这样说。
张县长就要离开陇东,鞠建平积极向地区行署推荐高副书记出任县长工作,又把组织曲部长提拔到了县委副书记的岗位。三年前曾一度被担心搅乱了的干部升迁秩序仍在正常状态之中,只是现在陇东人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高县长到任后,先是给自己买了台自行车,随后,又撤销了配备给自己的秘书。群众都说,县委大院出了个“单车书记”,政府大楼里又来了一位“单车县长”。一时间,陇东自行车交易火爆,站前修车铺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
第21节、新的征程
三年前,鞠建平空降陇东的消息曾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三年后的今天,陇东又受到一则重磅消息冲击,一时间传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
这些日子,鞠建平也同样深深地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省委组织部长亲自找他谈话,向他传达了省委常委会议关于他的任免事项。
地区行署基于鞠建平在陇东工作期间作出成绩,积极向上级推荐,经省委慎重考虑和认真研究,决定调任他去南方的一座新兴城市担任市委书记。
鞠建平在陇东工作的这些年,已经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虽说来陇东之前,在北京也有过五年的工作经历,可是,他更觉得自己在政治上的起步,是来到陇东工作之后。
鞠建平深深地感到,是陇东的广大群众培育了他怎样当好一名父母官,是陇东的干部群众教育了他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县委书记,是陇东县委一班人帮助了他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班长。
现在,上级组织要他去南方的海江市,带领市委一班人,开拓一个新兴城市的发展。鞠建平既感到新的工作任务具有无比的挑战性,又对陇东的父老乡亲依依不舍。
陇东乡下的老百姓听说鞠书记要调离的消息,手里拿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地里打下的农副产品,从十里八乡以外赶到县城。城里的干部群众也都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目送着在陇东工作了三年的鞠建平。
“鞠书记,到了新地方,可别忘了把当地的人才挖到咱们陇东来呀。”物资局杨副局长幽默地跟他开起了玩笑。
“我一定想着说服海江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们来支援咱们陇东的经济建设。”鞠建平认真地做着承诺。
“鞠书记,今后每年咱们县会有许多高考生报考海江大学,到时候,你可要多给予关照呀。”一中李校长见缝插针地抢着说。
“学生在陇东的教育归你李校长负责,到了海江,我要教育陇东的学生不能忘记陇东人民对他们的培养,鼓励学生毕业后,励志回到陇东,投身家乡的建设。”
“鞠书记,您在陇东辛苦了三年,刚把陇东建设好了就要走了。陇东的老百姓舍不得让您走啊!”
“我希望当我再回到陇东看望大家时,陇东会变得比今天更美好。”鞠建平拉着送别群众的手殷切地说。
鞠建平告别了陇东,可是,他告诉给陇东人民,“陇东的明天会变得比今天更美好”这句话,成了陇东干部群众对新一届县委的期待,也作为陇东县委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的工作动力,时时刻刻激励着他们为全县人民做好工作。
陇东又迎来了一位新的县委书记,听说也是一位空降干部,还是和鞠建平对调过来的呢。大家都期盼着从南方那座新兴城市派来的新书记能有与鞠书记一样的头脑、一样的智慧、一样的平易近人。
2019年3月31日起笔
2019年4月29日落笔
“利用招工,为自己的亲属谋取私利的行为,虽然和收受贿赂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县一级领导干部,把招工名额留给自己亲属,在群众中间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我的态度是,清退招工人员,责成冯副县长在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上作深刻检查。作为县委书记我也要负领导责任,我也会在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上作检讨。”
鞠建平的明确表态,对犯有类似错误的干部起到了震慑作用,也在广大干部群众当中敲响了警钟。大家都觉得,从最初制定约法三章,到防微杜渐,再到今天的从严治党,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这两个典型事例,是最有说服力的反面教材。
通过这两件事,人们发现这位平时待人很随和的书记,在大事大非面前,态度却变得非常的强硬。有人说他对犯错误的干部过于冷酷,也有人说他对违法乱纪的态度是零容忍。
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上,鞠建平把作为书记的总结发言变成了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
“通过这两个案例,带给我本人的教训是,领导班子成员的以身作则和身传言教并不能完全替代制定严格的组织纪律规章。即便是严于律己的同志,也必须时时刻刻用党纪国法、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他。
“比如,我们提倡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准则。可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被忽略了,被淡忘了。”
“尤其是我本人,在县委会上、在干部大会上,自我批评就做得少了。对待下级,对待普通干部,提出希望和建议多了,指出问题和提出批评少了。”
“出现在冯副县长和物资局局长身上的这两件事,就直接反映出了这一问题。如果我,如果县委,能及时发现苗头,和发现了苗头后能及时给予制止,问题的结果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因此说,他们两个人的问题,县委有责任,我更有责任。”
会后,冯副县长找到鞠建平,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内疚,主动请辞副县长职务。县直机关的干部们也都一致地认为,今天的干部会议称得上是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第17节、促膝谈心
鞠建平没有接受冯副县长的请辞书,他把冯副县长留了下来,他想借此跟冯副县长好好谈谈。
“冯副县长,论党龄你比我长,论资历你比我老,论工作经验你也比我丰富得多。可是在招工这件事上,你却犯了糊涂。”
“按理说,你的亲属已经被清退了,你在县常委上也做了检查。今天的全体大会上不再做检查也是通得过的。”
“但是,为什么还要让你在机关干部面前再做一遍检查呢。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县委这个决定的。”
“如果你能认识到在群众面前的这次检查就是为了端正党风,是为了在陇东开展一次具有真正意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你对自己错误的认识就充分了。”
“有人说,这次对你的处理有点儿小题大做,也有人不负责任地说,是拿你开刀。我的认识是,你这次所犯的错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结局就是物资局局长的结果。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县委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也可以帮你避重就轻,来一个下不为例,让这件事不了了之。不过,你想一想,如果是那样的话,群众会怎么想,大家会怎么看。”
“老百姓一定要说,陇东的干部是享受在先、陇东的干部只会要求别人,放任自己。如果是这样,我们党在群众那里还会有什么威信。群众会在背后戳我们脊梁骨的。”
“冯副县长,今天你我交交心,你也跟我说说心里话,你平时是不是从心里很在意群众对我们的态度,是不是从心里顾及到了群众对我们是否有意见?如果当你知道了老百姓对我们的某种做法非常不满的时候,你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我不要求你马上回答我,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吧。当我每做一件事之前,我就会要求自己先想想群众的感受,我们所要做的这些,会不会引起群众的反感,能不能伤害到老百姓。我们所要做的这些,是不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利益。”
“为什么人们经常把县一级的领导干部称作父母官呢,就是因为我们和老百姓的直接距离近。这就要求我们做事办事首先要想到老百姓的利益。我们做得好,群众就会认为党和政府领导的好。相反,我们做错了事,就会在老百姓中间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和鞠建平的谈话中,冯副县长始终一言不发。他默默地听着鞠建平说的每一句话,觉得句句说得都十分的中肯。很久以来都没有人这样推心置腹地和自己谈心了。
现在的社会上,有些领导讲话,总是冠冕堂皇;同级别的人到了一起,都是海阔天空;下级见了自己,尽是阿依奉承。想到这儿,冯副县长的眼眶湿润了。
“鞠书记,我对不起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也对不起陇东的父老乡亲。这件事真的是给我敲响了警钟。今后我一定会在实际工作中挽回这次的不良影响。”
“冯副县长,你的这四句话,我代表县委接受了。你的请辞报告你还是拿回去。县委希望你能吸取这次的教训,做出点儿成绩来,重新赢回群众对你的信任。”
第18节、奖惩严明
物资局苗局长因职务侵占和受贿行为,被检察院传唤,冯副县长的亲属也从县办企业被退了回去。县委动了真格的,老百姓拍手称快。对不正之风的遏制,也促进了陇东经济的健康发展。
高考录取结束后,又一喜讯从陇东一中传来。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陇东县第一次有三名学生考进了北大清华,实现了陇东从未有过北大清华学生的零的突破。
“有罚就有奖,奖惩严明,能激励想做事的人做事,想混日子的人能自觉地自律。”当教育局郝局长向县委汇报今年的高考工作总结时,鞠建平把前些日子对那两名干部的处罚和陇东一中出了高考状元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
陇东一中校长调到教育局担任副局长,李副校长被推上了校长的工作岗位。从前的县委秘书不到30岁的年纪就当上了县一中的校长,确实打破了陇东县以往干部任用的常规。
用陇东干部当中流传的一句话说,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只要不犯错误,干到退休,起码也能混上个股级干部的位子。由于这种思想作祟,干部队伍里明显存在着两种人。
想提前进入股级干部队伍的人,不惜钱财,设法跑官。不想干事的人,整天无所事事,只等着最终的结局。而想做事的人倒成了前两种人攻击的对象。你做事,人家会说你出风头,你有了成绩,有人就会出来挑你的毛病。
“想做事的人总要顾及不想做事人的情绪,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风气。在弥漫着这种风气的环境中工作,想做事的人就会瞻前顾后,不想做事的人,反倒逍遥自在。这种现象必须给予纠正,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制约这种风气的蔓延。”
鞠建平找到县委组织部曲部长,和他一起商量制定完善干部制度考核标准规则。可是,曲部长听了他的话,脸上却露出了为难情绪。
“干部能上能下始终作为一种口号被提出来了。果真实施起来的话,会造成一定的混乱。”曲部长担心地说。
“你讲讲具体实施起来的难度都在哪几个方面?”鞠建平追问道。
“一是降下来的干部的工作安置问题;二是降下来的干部的级别和待遇问题;三是降下来的干部的社会影响问题。”
“你说的这三点正是制定干部考核标准规则内容要解决的问题。我的基本意见是,不符合考核标准的干部,要根据个人实际能力在机关内部进行妥善安置;其级别和待遇在一至两年之内不变;至于说对社会的影响和对周围工作环境,这是个教育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如果做得好,还可以变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
“另外,我们俩说的都是能下的单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能下则能上,下来了也可以再上去嘛。在干部考核标准规则的内容里,必须要考虑全面,充分体现能上和能下两个方面的原则。这样,才能让下来的干部有动力,有机会再上去;反之,这样也能增强在职干部的责任感,也会增强在职干部的危机意识。”
第19节、贫富差距
从解放初期算起,贫困县的帽子戴在陇东人民头上已经整整30年了。去年,上级降低了陇东的粮食征购指标,农民当年收入就从不足150元一跃增加到了400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之后,正逢国家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农民的日子更是一天天好起来了。
引进人才作用的持续发酵,乡镇工业也活了起来。当年的工业产值翻了一番,城里人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缓解。赵厂长果然不负众望,仅仅他们一个企业,就为国家上缴利润50多万元,为县财政增加收入十几万元。
时至今日,大家回过头来重新回想起当年鞠书记用重金引进人才的政策,都觉得十分的值得了。
按照陇东县制定的社会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去年,陇东实现了当年的规划目标,今年的目标也有望提早实现。陇东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家都说,自从鞠书记来咱们陇东,老百姓的生活真是一年一个台阶。
随着陇东经济转型的发展,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在农村,社员群众由从前的集体出工变成了各家各户自主经营。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的自主性提高了,农作物的种类也变得丰富了。
一年下来,地里的收成除了上缴的公粮,剩下的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的农产品一旦可以成为消费品,产出就变得五花八门了。习惯了公社化管理的各级干部有些茫然,他们觉得这样下去,担心会重新出现两极分化。
“首先我们不必担心有些人会冒尖,我们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由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带动大家一起走共同致富的道路。我们吃了几十年的大锅饭,过了几十年的穷日子,总不能再这样过下去吧。”
“那能不能想办法让大家能共同富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眼瞅着有些人富有些人穷?”
“共同富裕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但是,几十年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条路在实现最终目标之前是行不通的。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这个时期内已经摸索了30多年了,结果告诉我们,必须重新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必须重新找到一条可行的路。现在,中央为我们找到了,这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县委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上,鞠建平让大家广开言论,各自发表意见,引导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可是,轮到召开县直机关干部座谈会时,鞠建平的发言着实给机关干部们泼了一盆冷水。
“会前有人问过我,机关干部属不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我现在要明确地告诉同志们,作为党和国家政府干部的工作人员,我们永远也不应该率先进入到先富起来的那个行列的。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大家还要有吃苦的准备,有要为广大群众致富搭桥铺路的筹划,和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我的理解是,我们共产党人,非但不能率先富裕起来,还要等到广大人民群众都富裕了之后,我们再富。这就叫做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富而富。”
第20节、当好班长
陇东近两年的发展势头得到了地区行署的充分肯定,省里和地区行署在陇东召开了几次现场工作会,省内的各县市都派代表来陇东参观学习。县里的主要领导出面接待,讲话发言必可不少。
鞠建平担当起了义务解说员,领着与会的同志到田间地头转,到乡镇企业看,如数家珍一般地向大家介绍陇东的发展现状。可是,一进入会场,在主席台前,就看不到了他的身影。
“落实县委制定的各项工作,主要都是政府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的。因此,政府部门的领导同志最有发言权。今天的报告应该由张县长来做。”
每逢这种场合,鞠建平总是把县里的其他领导推到前台。用他的话讲就是,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同志做的,县委是大家的后勤部,是为全县各项工作保驾护航的。
在荣誉面前不抢头功,在困难面前知难而上,鞠建平的为人和工作作风,让大家十分的敬佩,连最初对他心存戒律的那些人也感到有些汗颜。
“咱们这水平和鞠建平真的没法相比,真的让咱当了一把手,肯定不如人家搞得这么好。陇东的发展也不会这么快。”县委高副书记动情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无私天地宽。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事事总是首先想到自己,他就会失去民心。如果工作中有了成绩就往自己身上揽,有了差错就往别人身上推,他就会失去民意。今后,我会自觉地以鞠书记为榜样,当好一中党总支领导班子的班长。”李校长在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上,对自己和领导班子成员提出了要求。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张县长调离的消息果然成真了。因在陇东任期内工作成绩突出,张县长被调到地区行署升任副专员。
人们纷纷议论,如此一来,咱们的鞠书记很快也会调走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几年陇东的变化这么大,鞠书记应该是领头功的。可是,陇东的干部群众的心情又非常矛盾。鞠书记如果真的走了,陇东今后的发展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陇东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做出来的。是县委县政府集体的智慧和陇东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得来的。”每当听到有人把陇东的今天和他本人联系在一起时,鞠建平总是这样说。
张县长就要离开陇东,鞠建平积极向地区行署推荐高副书记出任县长工作,又把组织曲部长提拔到了县委副书记的岗位。三年前曾一度被担心搅乱了的干部升迁秩序仍在正常状态之中,只是现在陇东人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高县长到任后,先是给自己买了台自行车,随后,又撤销了配备给自己的秘书。群众都说,县委大院出了个“单车书记”,政府大楼里又来了一位“单车县长”。一时间,陇东自行车交易火爆,站前修车铺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
第21节、新的征程
三年前,鞠建平空降陇东的消息曾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三年后的今天,陇东又受到一则重磅消息冲击,一时间传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
这些日子,鞠建平也同样深深地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省委组织部长亲自找他谈话,向他传达了省委常委会议关于他的任免事项。
地区行署基于鞠建平在陇东工作期间作出成绩,积极向上级推荐,经省委慎重考虑和认真研究,决定调任他去南方的一座新兴城市担任市委书记。
鞠建平在陇东工作的这些年,已经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虽说来陇东之前,在北京也有过五年的工作经历,可是,他更觉得自己在政治上的起步,是来到陇东工作之后。
鞠建平深深地感到,是陇东的广大群众培育了他怎样当好一名父母官,是陇东的干部群众教育了他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县委书记,是陇东县委一班人帮助了他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班长。
现在,上级组织要他去南方的海江市,带领市委一班人,开拓一个新兴城市的发展。鞠建平既感到新的工作任务具有无比的挑战性,又对陇东的父老乡亲依依不舍。
陇东乡下的老百姓听说鞠书记要调离的消息,手里拿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地里打下的农副产品,从十里八乡以外赶到县城。城里的干部群众也都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目送着在陇东工作了三年的鞠建平。
“鞠书记,到了新地方,可别忘了把当地的人才挖到咱们陇东来呀。”物资局杨副局长幽默地跟他开起了玩笑。
“我一定想着说服海江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们来支援咱们陇东的经济建设。”鞠建平认真地做着承诺。
“鞠书记,今后每年咱们县会有许多高考生报考海江大学,到时候,你可要多给予关照呀。”一中李校长见缝插针地抢着说。
“学生在陇东的教育归你李校长负责,到了海江,我要教育陇东的学生不能忘记陇东人民对他们的培养,鼓励学生毕业后,励志回到陇东,投身家乡的建设。”
“鞠书记,您在陇东辛苦了三年,刚把陇东建设好了就要走了。陇东的老百姓舍不得让您走啊!”
“我希望当我再回到陇东看望大家时,陇东会变得比今天更美好。”鞠建平拉着送别群众的手殷切地说。
鞠建平告别了陇东,可是,他告诉给陇东人民,“陇东的明天会变得比今天更美好”这句话,成了陇东干部群众对新一届县委的期待,也作为陇东县委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的工作动力,时时刻刻激励着他们为全县人民做好工作。
陇东又迎来了一位新的县委书记,听说也是一位空降干部,还是和鞠建平对调过来的呢。大家都期盼着从南方那座新兴城市派来的新书记能有与鞠书记一样的头脑、一样的智慧、一样的平易近人。
2019年3月31日起笔
2019年4月29日落笔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