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3057
阅读:103
发表:2025/4/15
40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第34章:关外大打(下)
1
…
33
34
35
…
4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一次攻击,共军略显急躁,在外围之敌尚未肃清之前,便对秀水镇子展开猛攻。
当晚二十一时许,秀水河子镇附近,机关枪、手榴弹等引发的火光照亮了阵地。共军战士以整连的部队向国民党阵地发起冲锋,由于国民党部队炮火猛烈,不少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共军未能取胜,退了下来。
共军向镇内进攻失利,林彪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向师、团长们指出:“失利的原因在于未按原定计划作战,进攻缺乏重点,兵力不集中,加之敌军火力强大,地势平坦,敌军村内村外相互照应,使我军进攻战士无法得到掩护,又加之未能断敌退路,使敌来去自如,这对于我们进攻很不利。”他对师、团长们说:“为此,我们调整下一步部署,我们部署是:先打外围制高点,再向镇内突进。即首先以我一部主攻村外北山,集中兵力,猛攻一点,重点突破,我另一部助攻,重在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待北山突破后,全力向村内进攻。我们时间有限,天黑之前,发起攻击,我们要力争今晚或明天十二点以前结束战斗。”
于是,决定助攻部队吸引敌军主力,主攻部队全力夺取村外山头。
梁兴初一师助攻,彭明治七旅主攻。
是夜十点许,梁兴初包围秀水河子后,彭明治向镇东北高山发起猛攻。
北山阵地是敌安危要害所在,二团突击队三营,负责向北山攻击,守敌集中兵力、火力拼死顽守。三营反复突击未果,敌我处于胶着状态。
共军八连连长张文祥率众向北山攻击,奋力登上北山时,身边已经空无一人,他看见山上敌阵之中,机关枪正在起劲向山下突突扫射,不由怒火中烧,不顾一切趋身向前只身冲入敌阵,他用双手捉住阵地上打红了的机枪,拼命抢夺,吓呆了敌兵。趁此机会,共军战士冲上山头,双方展开肉搏。不料一枪打来,正中张文祥前胸,张文祥不幸战死。
村里国军几次试图冲出村外,援助东北山头守军,但被梁兴初第一师死死咬住,不能脱身,两方多有死伤。
与此同时,前来秀水河子增援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第二师第一团,在太平庄被共军第七旅第二十团和保安一团堵截住,展开激烈厮杀,最终难以突破共军阵地。
村内村外两支援军均没有办法向北山靠拢,眼睁睁地看着北山一步步落入共军之手。半夜时分,彭明治第七旅发起冲锋,国民党东北山头陷落。
共军占领北侧高地,镇内的国民党军队暴露无遗。
占领高地的共军从山上冲杀下来,与包围村子的共军合兵一处,向镇内进攻。
二团五连指导员张福和,一路向前冲杀,忽然发现前面树林之中隐隐有人活动,又见炮弹从头上呼啸而过,他认定树林之中是敌人炮兵阵地,便带领两个战士,迂回侧后,一顿手榴弹,敌一个炮兵阵地就这样顿时消失。
共军陆续冲入镇内与国军逐个大院展开争夺。国军很快土崩瓦解,后半夜,战斗结束。
共军二团团长江拥辉,腰部和眼睛两处中弹负重伤。卫生员杜林桢将他背到隐蔽处进行包扎,他却要卫生员保密。随后,仍继续指挥,直到战斗结束。
天将拂晓,连发的枪声仍然不断,原来,共军士兵缴获了美式卡宾枪、汤姆森等新式步枪朝天射击,他们正在庆祝胜利。
秀水河子战斗,共军首次重创美械国民党部队,毙伤五百,俘副团长以下九百余人,缴获各种火炮三十八门、机枪一百多挺、枪支八百余支,子弹七万多发、汽车三十二辆,电台一部,以及电话机,望远镜等。共军伤亡八百余人。
国民党军东北最高军事指挥官杜聿明在北平医院,听到秀水河子惨败的消息,又气又急,他后来说秀水河子之战“是国军在东北第一次整个团被消灭的开始。”
杜聿明急向蒋介石发电,请求向东北大量增兵,以全面控制东北。
蒋介石同意杜聿明的建议。
二月九日,国民党军队奉命向北宁铁路两侧进攻。美国第七舰队也集中它的运输舰,从上海、广州、越南等地将国民党精锐部队新一军、新六军等五个军运抵秦皇岛,转赴东北。
七
1946年2月初,廖耀湘率领新六军在辽宁葫芦岛登陆,由锦州北上向沈阳攻击前进。
国民党新6军乃蒋介石嫡系部队,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全美式机械化装备,参加过印、缅对日作战,号称“丛林之虎”。军长廖耀湘,副军长为舒适存。该军下属龙天武十四师、李涛二十二师、罗又伦二零七师三个整编师,其中第二十二师为该军主力。
新六军初到东北,即大显“丛林虎”之威风, 沿北宁线一路向北,相继占领台安、新民、法库、大虎山、辽中等地。挥师向前,所向披靡。
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一直在关注着新六军的动向,陕北的毛泽东也在注视它,他们都想着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敲掉或歼其一部,一直找不到机会。
2月10日,新六军,先头新22师抵达盘锦以北之沟帮子。
廖耀湘电令李涛:“你部应迅速北上,占领盘山、富家庄一线,并控制东南之沙岭,不得延误。”
李涛听令,速召66团团长罗英计议道:“我军北上的目的是接收沈阳,为掩护锦沈间交通安全,不得不先行控制盘山、台安、辽中之线。军长命令我们占领盘山一线,正是这个意图。现在共匪盘踞海城,沙岭是它北边门户,控制沙岭,事体重大。我要你速带人马北进,占领沙岭,以确保锦沈通道的安全。”
罗英道:“师长放心,沙岭交给我了。”
李涛道:“匪军已先于我军到达该地接收,并企图将我国军挤出东北以遂其割据野心,一城一地,他们绝不肯轻易放弃,你要有恶战一场的准备。”
罗英笑道:“自我军进入东北以来,你也看到了,所谓共匪主力,无非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你看他们的服装和使用的武器,千奇百怪,应有尽有,要我看,与一帮叫花子无异,我一个团干掉他一个军也不在话下。”
李涛道:“还是小心为妙!”
1946年2月11日,新六军李涛的新二十二师第六十六团和师机炮营、教导营3000余人,由团长罗英率领,由沟帮子北上,直奔盘山。
当日午后二时,六十六团余汝干第二营迂回到达城西南,张鸣铎第三营由北向南,由副团长刘梓皋亲自率领,取三面包围态势,包围了盘山县城。不久即发起猛攻。
盘山县城已在两个月前由中共“东北人民自卫军”接收,在县城驻守的是非正规野战部队,还有一些机关工作人员,见国民党军气势汹汹倏然来袭,猝不及防,略作抵抗,便弃城溃退了。
2月12日,新六军第22师第66团第2营进入盘山县城。城内居民以惊异欣喜的心情迎接这支正规的机械化装备的军队的到来。
接着,周九皋第一营仅以小战斗攻占了盘山东南之沙岭,该营第二连攻占了富家庄。罗英率66团主力到达离沙岭十五华里的吴家镇。
此时,66团成了新六军整个防线中突出孤立的部分。
林彪等待的战机又出现了!
遗憾的是,战机并不等于战果。
林彪命令驻海城的南满军区司令员肖华,集中军区两个纵队主力对敌22师进行反击。林彪给他的任务是:歼灭敌22师或其一部,夺取并控制盘山东南之沙岭要地。
肖华南满军区(辽东军区)的主力是程世才第3纵队和吴克华第4纵队两个纵队。按说,两个纵队三万余众对付三千之敌,应是绰绰有余。
2月15日,中共东北联军南满军区两个纵队所属各部,由营口、大石桥、辽阳、鞍山、海城一带昼夜兼程,悄然向沙岭方向围了过来。程世才第3纵队负责阻敌打援:3纵7旅于台安以南打援,3纵8、9旅分别阻击台安、辽中东犯之敌;吴克华第4纵队负责围歼沙岭之敌。
沙岭位于盘山东南六十华里处,东邻鞍山,东北靠近辽阳,东南离牛庄一日行程,距海城九十华里。与之临近的圈河水道在夏天可通帆船,象一条蜿蜒的长蛇,西经盘山,简河,出大凌河入辽东湾,南经牛庄辽河,直通营口。沙岭镇为一丘陵地,约高出平地五、六米,南北长东西短,形如胡箩卜状。镇市范围直径约三百米左右,四周的地形开阔平坦,村内居民三百余户千余人。沙岭夹乎北宁、中长二铁路之间,且突出盘山、台安、辽中之线,对中长路威胁甚大。控制沙岭,即是截断北宁线之通道,战略上颇具争夺价值。
国民党军罗英66团在沙岭村、七台子、马家店三点布防,构成三角之势。
吴克华第4纵队6个团包围了沙岭。
2月16日17时,战斗打响。
东北民主联军三十一团首先进攻沙岭村东北高地。大小口径炮十余门,向沙岭正面射击约一小时后,步兵四面接近,同时冲锋,喊杀声随之而起。
但是,炮火的轰击并没有有效摧毁敌工事据点,炮弹大多落在无关紧要的地方。相反,守军士兵大都是从抗击日冠战场上走过来的,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等对方靠近才开火。
冲锋士兵在强大火网之下,成片地倒下了。
很快,再次冲锋发起了,喊杀声又一次像怒潮一样咆哮起来。这时,亟待炮火支援,但是,炮兵阵地上,炮弹已经打光了。步兵见炮兵没有反应,只得以血肉之躯拼命前冲。他们三人或两人抬着大包黄色炸药,义无反顾冲向敌阵,有不少的鹿砦、障碍物被炸毁了,同时,他们也都在密集的枪炮火力下化为血水尘泥。就这样,一群一群像潮涌般十数次猛扑,数十次惨败,毫无组织违反战术原则的亡命死冲,令阵地前的国民党守军感到胆寒。
一直战到第二天拂晓,联络的火光到处都烧着,信号弹满空乱舞,民主联军31团以惨重代价占领了高地。
未等天明,国民党军周九皋第一营第三连连长左孝忠和第一排长王有权在严令之下,率众冲上高地,与刚刚占领高地不及喘息的联军战士展开激烈的肉博。一营长周九皋把伙夫传令兵编成唯一的预备队,冲入高地增援,兵力增加,高地又被夺回。
阵地在留下大片尸体。
这一战,双方都感到吃惊。
新六军从印缅作战归来,本以为都是些土八路不难对付,未料竟是这样的不要命;而东北联军也感到,以前反顽战斗的经验告诉他们国民党军不堪一击,可现在他们完全被打懵了。
就在同时的16日19时,东北民主联军二十八团在村西南发起进攻,几次突击均未成功,28团5营将士全部阵亡。
东北民主联军二十九团在2月16日黄昏后包围了马家店并发起攻击。
马家店位于沙岭南三华里处,国民党守军是张鸣铎第三营的第七连。守军一个连对付一个团进攻,兵力众寡悬殊,电话被割断,阵地数次被突破。连长王树增,排长罗自森、李绪炳久战印缅均是战场老手,沉着应战,指挥若定,阵地失而复得者先后四次,均被守军夺回。
反观共军一方,战士们全被死神激怒,盲目冲杀,不顾一切前赴后继向前拼命,战斗毫无章法,各个战斗集团各行其是,没有共同目标,指挥员在强大火力面前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战士们以血肉之躯填充焦炽火网构成的无底洞。
民主联军29团,一夜攻击无进展,损失惨重,负责主攻的二营指战员全部牺牲。
民主联军三十二团在七台子北担任警戒,当晚歼灭国民党一个连的警戒分队,但东北民主联军某连连长肖永华孤身冲入敌阵,壮烈牺牲
17日拂晓,南满军区决定,为避免白天被敌炮火杀伤,便于发挥我军夜战特长,部队全部撤出休整。但也给了国民党守军以调整部署,恢复阵地的机会。
17日晚22时,东北民主联军以三个团再次进攻沙岭,第10旅28团由村东南突击,第29团由村西突击,第11旅32团由村东南突击,第32团接替31团主攻任务,仍由东北角实施突击,第31团接替第32团打援任务,第33团接替29团围攻马家店任务。
32团3营攻入北街后,并没有派人侦察,而是以2个连盲目向前推进。前面碰到铁丝网,便炸开铁丝网,继续前进。又被鹿砦拦住去路,伤亡多人,再组织爆破,炸开鹿砦。不料敌军火力更猛,均被压制在鹿砦以外,伤亡激增。营指挥员临阵踌躇不决,部队暴露于敌军的枪口前多达1个小时,干部大部伤亡,2个连仅存40多人。
部队丧失战斗力,被迫撤退。
配合进攻的1营行动缓慢,接到命令后1小时仍未选好突破点,未能配合3营作战。发起冲锋后,又2次失利,干部全部伤亡。
18日天亮后,东北民主联军为了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白天继续攻击。而新六军也意识到了战斗到了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美式装备的优势,拼死抵抗。
下午15时,东北民主联军以四个团兵力对沙岭之敌发动了总攻。28团两个连在炮火支援下突破村沿,占领了敌工事和村沿的两座民房。
国军守军第一营副营长胡义仁用望远镜搜索,见民房内共军士兵出入,即令炮兵以八一六零火炮和重迫击炮进行轰击,一时两排数十间民房陷于一片火海之中,里面战士无一生还。
民主联军最终被赶出村外。
在激战之时,新6军66团团部移往沙岭村。团部由周国耀特务排守备,团部所有的官佐兵夫,分编成队,人各一枪,都充入特务排,在团部四周布防,由周国耀坐镇指挥。
团长罗英、副团长刘梓皋在一个仅容三四人急造的掩蔽部里指挥并随时用无线电和师部李涛联络。
十八日白天,刘梓皋到第一连重机枪阵地视察,官兵打红了眼,三天两夜没有睡过觉,每个官兵的脸上身上手上,都是灰黑如土。对方的冲击更是如疯如狂。
见一个枪手在射击的时两手发抖,刘怒骂:“草包!这里是战场,你死我活。”
枪手说:“报告副团长,打不尽的土匪,打死了,又来了,打死了,又来了。”
一营营长周九皋报告说:“守阵地的基本都是伤兵,能打仗的已经不多了。”
士兵们瞪着血红的眼睛问:“有没有子弹?有没有手榴弹?”
刘梓皋回到团部掩蔽所,向团长罗英报告:“阵地前都是尸体,弟兄们士气还高,只是弹药不多了。”
罗英黯然道:“昨天师部送来粮弹四卡车,在圈河大桥附近被匪劫去了。我怕影响士气,把这消息闷在心里。我们要研究一下匪军战法和对策,吩咐下去,要求弟兄们一弹一匪越近越好。”
刘梓皋道:“减员也严重,三连长左孝忠和几个排长都负了重伤。”
罗英道:“我已令富家庄第二连归建,支援一营。但他们报告说,在七台子遭遇匪军阻击,怕是凶多吉少。”
果然听到七台子方向枪炮声非常激烈。等到天黑,第二连没有到,因受阻甚大,仍旧退回富家庄。
当日傍晚,沙岭村一片寂静。守军极端疲惫,补给断绝,饥渴难耐,弹药已经不多。
罗英向师部求救,师长李涛说:“已令65抽兵相援,望能坚守到天亮。”
罗英命令部队利用攻击空隙作短暂休整,恢复体力。怕士兵们睡觉,团长罗英和副团长刘梓皋,轮流到阵地上由左到右再由右到左巡视,告诉他们:“眼向前看,不要睡觉”。
民主联军不知怎么想的,以为守军撤退了,全然无视自身防护,趁夜向沙岭冲锋,结果遭到猛烈炮火的打击,再次付出重大伤亡。
混乱最激烈之时,联军战士攻到离敌66团团部不到200米远的地方,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前面就是敌军指挥部。
情况危急,罗英亲自拿过轻机枪,充当临时射手射击。不多时,第三营副营长董熏带一个班前来支援,东北民主联军的突进被阻止了。此时团部房屋着火,熊熊燃烧,北风大起,火焰高涨,团部所有人员都成了救火员。
至晚,66团已经弹尽粮绝,除八一迫击炮小炮尚有少数炮弹外,山炮重炮连一发也没有了,步枪每支最多的有五六发,冲锋枪最多十来发,轻重机枪作点放射击也不够分派,副团长刘梓皋负责将没有弹药的枪支集拢来,组织突击队,准备肉搏。罗英命令官兵死守阵地,等待援兵。
罗英对刘梓皋道:“沙岭不保,个人完了,六六团整个完了,二二师新六军乃至于东北整个局面也都会发生问题。我们要死守沙岭,战至最后一人,万一全部阵地突破,最后我们亦当与匪同归于尽,以尽军人天职。”
为镇定兵力使其不致乱动起见,第一线的弹药由两位团长亲自配送。
刘梓皋将一支德造毛瑟手枪递到团长罗英手里,两人对面相视,心照不宣,准备赴死。
天快亮的时候,忽然西北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阵地守军像服了兴奋剂,一片欢呼:“援军来了!”
新6军22师65团第1营由营长邱钟岳带领,利用夜暗,由战场空隙里钻了进来,在东北联军的侧后迅猛开火,沙岭各阵地守军也奋起攻击,民主联军很快崩山倒海向东南方溃败下去。
敌新6军援军乃65团一个营。
66团与65团邱钟岳营会合了,邱钟岳这一个营轻装急进并未带来多余的弹药补给。两部合兵一起,紧急修补工事,准备下一场恶战。
但是,19日,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得到的情报是:敌新六军援军是22师两个团。对付66团一个团且战成这样局面,现在又来了两个,民主联军被迫撤退。
民主联军撤退之后,新六军算是尝到了这支乞丐部队的拼死战法,再不敢轻敌,也很快撤走了。
沙岭战役历时两昼三夜,4纵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经过两天三夜的苦战,没能拿下沙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此战廖耀湘新6军66团伤亡674人,林彪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伤亡2157人。
战后,4纵转移到鞍山、辽阳、营口一带休整。
4纵纵队司令员吴克华调任辽东军区参谋长,4纵调整胡奇才副司令员任4纵司令员,韩先楚调任4纵队副司令员,11旅旅长李福泽任纵队参谋长,原纵队参谋长蔡正国任11旅旅长。
此战后,国民党新六军66团团长罗英晋升新22师少将师长。1948年10月28日辽西战役,罗英被东北联军俘虏,相距不到两年的时间。
沙岭战斗,中共4纵倾尽全力打不赢国军一个团,从侧面证明当时林彪四野的攻坚能力欠缺,不具备消灭国军王牌的实力。
1946年3月10日,国民党军占领沈阳,立即分兵三路,分别向四平、抚顺、辽南发起大规模进攻。廖耀湘率领新六军从辽中南下,于1946年3月21日攻占了辽阳。接着,新六军亦分三路,向鞍山、海城、营口、本溪发起了凶猛进攻,全部得手。
此时,孙立人率领新一军从广州出发,搭乘美军第七舰队的运输舰,赶到秦皇岛登陆,随后转乘火车经锦州到达沈阳。这样,新一军、新六军这一对“孪生王牌”走到了一起,一南一北,向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
当晚二十一时许,秀水河子镇附近,机关枪、手榴弹等引发的火光照亮了阵地。共军战士以整连的部队向国民党阵地发起冲锋,由于国民党部队炮火猛烈,不少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共军未能取胜,退了下来。
共军向镇内进攻失利,林彪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向师、团长们指出:“失利的原因在于未按原定计划作战,进攻缺乏重点,兵力不集中,加之敌军火力强大,地势平坦,敌军村内村外相互照应,使我军进攻战士无法得到掩护,又加之未能断敌退路,使敌来去自如,这对于我们进攻很不利。”他对师、团长们说:“为此,我们调整下一步部署,我们部署是:先打外围制高点,再向镇内突进。即首先以我一部主攻村外北山,集中兵力,猛攻一点,重点突破,我另一部助攻,重在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待北山突破后,全力向村内进攻。我们时间有限,天黑之前,发起攻击,我们要力争今晚或明天十二点以前结束战斗。”
于是,决定助攻部队吸引敌军主力,主攻部队全力夺取村外山头。
梁兴初一师助攻,彭明治七旅主攻。
是夜十点许,梁兴初包围秀水河子后,彭明治向镇东北高山发起猛攻。
北山阵地是敌安危要害所在,二团突击队三营,负责向北山攻击,守敌集中兵力、火力拼死顽守。三营反复突击未果,敌我处于胶着状态。
共军八连连长张文祥率众向北山攻击,奋力登上北山时,身边已经空无一人,他看见山上敌阵之中,机关枪正在起劲向山下突突扫射,不由怒火中烧,不顾一切趋身向前只身冲入敌阵,他用双手捉住阵地上打红了的机枪,拼命抢夺,吓呆了敌兵。趁此机会,共军战士冲上山头,双方展开肉搏。不料一枪打来,正中张文祥前胸,张文祥不幸战死。
村里国军几次试图冲出村外,援助东北山头守军,但被梁兴初第一师死死咬住,不能脱身,两方多有死伤。
与此同时,前来秀水河子增援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第二师第一团,在太平庄被共军第七旅第二十团和保安一团堵截住,展开激烈厮杀,最终难以突破共军阵地。
村内村外两支援军均没有办法向北山靠拢,眼睁睁地看着北山一步步落入共军之手。半夜时分,彭明治第七旅发起冲锋,国民党东北山头陷落。
共军占领北侧高地,镇内的国民党军队暴露无遗。
占领高地的共军从山上冲杀下来,与包围村子的共军合兵一处,向镇内进攻。
二团五连指导员张福和,一路向前冲杀,忽然发现前面树林之中隐隐有人活动,又见炮弹从头上呼啸而过,他认定树林之中是敌人炮兵阵地,便带领两个战士,迂回侧后,一顿手榴弹,敌一个炮兵阵地就这样顿时消失。
共军陆续冲入镇内与国军逐个大院展开争夺。国军很快土崩瓦解,后半夜,战斗结束。
共军二团团长江拥辉,腰部和眼睛两处中弹负重伤。卫生员杜林桢将他背到隐蔽处进行包扎,他却要卫生员保密。随后,仍继续指挥,直到战斗结束。
天将拂晓,连发的枪声仍然不断,原来,共军士兵缴获了美式卡宾枪、汤姆森等新式步枪朝天射击,他们正在庆祝胜利。
秀水河子战斗,共军首次重创美械国民党部队,毙伤五百,俘副团长以下九百余人,缴获各种火炮三十八门、机枪一百多挺、枪支八百余支,子弹七万多发、汽车三十二辆,电台一部,以及电话机,望远镜等。共军伤亡八百余人。
国民党军东北最高军事指挥官杜聿明在北平医院,听到秀水河子惨败的消息,又气又急,他后来说秀水河子之战“是国军在东北第一次整个团被消灭的开始。”
杜聿明急向蒋介石发电,请求向东北大量增兵,以全面控制东北。
蒋介石同意杜聿明的建议。
二月九日,国民党军队奉命向北宁铁路两侧进攻。美国第七舰队也集中它的运输舰,从上海、广州、越南等地将国民党精锐部队新一军、新六军等五个军运抵秦皇岛,转赴东北。
七
1946年2月初,廖耀湘率领新六军在辽宁葫芦岛登陆,由锦州北上向沈阳攻击前进。
国民党新6军乃蒋介石嫡系部队,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全美式机械化装备,参加过印、缅对日作战,号称“丛林之虎”。军长廖耀湘,副军长为舒适存。该军下属龙天武十四师、李涛二十二师、罗又伦二零七师三个整编师,其中第二十二师为该军主力。
新六军初到东北,即大显“丛林虎”之威风, 沿北宁线一路向北,相继占领台安、新民、法库、大虎山、辽中等地。挥师向前,所向披靡。
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一直在关注着新六军的动向,陕北的毛泽东也在注视它,他们都想着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敲掉或歼其一部,一直找不到机会。
2月10日,新六军,先头新22师抵达盘锦以北之沟帮子。
廖耀湘电令李涛:“你部应迅速北上,占领盘山、富家庄一线,并控制东南之沙岭,不得延误。”
李涛听令,速召66团团长罗英计议道:“我军北上的目的是接收沈阳,为掩护锦沈间交通安全,不得不先行控制盘山、台安、辽中之线。军长命令我们占领盘山一线,正是这个意图。现在共匪盘踞海城,沙岭是它北边门户,控制沙岭,事体重大。我要你速带人马北进,占领沙岭,以确保锦沈通道的安全。”
罗英道:“师长放心,沙岭交给我了。”
李涛道:“匪军已先于我军到达该地接收,并企图将我国军挤出东北以遂其割据野心,一城一地,他们绝不肯轻易放弃,你要有恶战一场的准备。”
罗英笑道:“自我军进入东北以来,你也看到了,所谓共匪主力,无非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你看他们的服装和使用的武器,千奇百怪,应有尽有,要我看,与一帮叫花子无异,我一个团干掉他一个军也不在话下。”
李涛道:“还是小心为妙!”
1946年2月11日,新六军李涛的新二十二师第六十六团和师机炮营、教导营3000余人,由团长罗英率领,由沟帮子北上,直奔盘山。
当日午后二时,六十六团余汝干第二营迂回到达城西南,张鸣铎第三营由北向南,由副团长刘梓皋亲自率领,取三面包围态势,包围了盘山县城。不久即发起猛攻。
盘山县城已在两个月前由中共“东北人民自卫军”接收,在县城驻守的是非正规野战部队,还有一些机关工作人员,见国民党军气势汹汹倏然来袭,猝不及防,略作抵抗,便弃城溃退了。
2月12日,新六军第22师第66团第2营进入盘山县城。城内居民以惊异欣喜的心情迎接这支正规的机械化装备的军队的到来。
接着,周九皋第一营仅以小战斗攻占了盘山东南之沙岭,该营第二连攻占了富家庄。罗英率66团主力到达离沙岭十五华里的吴家镇。
此时,66团成了新六军整个防线中突出孤立的部分。
林彪等待的战机又出现了!
遗憾的是,战机并不等于战果。
林彪命令驻海城的南满军区司令员肖华,集中军区两个纵队主力对敌22师进行反击。林彪给他的任务是:歼灭敌22师或其一部,夺取并控制盘山东南之沙岭要地。
肖华南满军区(辽东军区)的主力是程世才第3纵队和吴克华第4纵队两个纵队。按说,两个纵队三万余众对付三千之敌,应是绰绰有余。
2月15日,中共东北联军南满军区两个纵队所属各部,由营口、大石桥、辽阳、鞍山、海城一带昼夜兼程,悄然向沙岭方向围了过来。程世才第3纵队负责阻敌打援:3纵7旅于台安以南打援,3纵8、9旅分别阻击台安、辽中东犯之敌;吴克华第4纵队负责围歼沙岭之敌。
沙岭位于盘山东南六十华里处,东邻鞍山,东北靠近辽阳,东南离牛庄一日行程,距海城九十华里。与之临近的圈河水道在夏天可通帆船,象一条蜿蜒的长蛇,西经盘山,简河,出大凌河入辽东湾,南经牛庄辽河,直通营口。沙岭镇为一丘陵地,约高出平地五、六米,南北长东西短,形如胡箩卜状。镇市范围直径约三百米左右,四周的地形开阔平坦,村内居民三百余户千余人。沙岭夹乎北宁、中长二铁路之间,且突出盘山、台安、辽中之线,对中长路威胁甚大。控制沙岭,即是截断北宁线之通道,战略上颇具争夺价值。
国民党军罗英66团在沙岭村、七台子、马家店三点布防,构成三角之势。
吴克华第4纵队6个团包围了沙岭。
2月16日17时,战斗打响。
东北民主联军三十一团首先进攻沙岭村东北高地。大小口径炮十余门,向沙岭正面射击约一小时后,步兵四面接近,同时冲锋,喊杀声随之而起。
但是,炮火的轰击并没有有效摧毁敌工事据点,炮弹大多落在无关紧要的地方。相反,守军士兵大都是从抗击日冠战场上走过来的,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等对方靠近才开火。
冲锋士兵在强大火网之下,成片地倒下了。
很快,再次冲锋发起了,喊杀声又一次像怒潮一样咆哮起来。这时,亟待炮火支援,但是,炮兵阵地上,炮弹已经打光了。步兵见炮兵没有反应,只得以血肉之躯拼命前冲。他们三人或两人抬着大包黄色炸药,义无反顾冲向敌阵,有不少的鹿砦、障碍物被炸毁了,同时,他们也都在密集的枪炮火力下化为血水尘泥。就这样,一群一群像潮涌般十数次猛扑,数十次惨败,毫无组织违反战术原则的亡命死冲,令阵地前的国民党守军感到胆寒。
一直战到第二天拂晓,联络的火光到处都烧着,信号弹满空乱舞,民主联军31团以惨重代价占领了高地。
未等天明,国民党军周九皋第一营第三连连长左孝忠和第一排长王有权在严令之下,率众冲上高地,与刚刚占领高地不及喘息的联军战士展开激烈的肉博。一营长周九皋把伙夫传令兵编成唯一的预备队,冲入高地增援,兵力增加,高地又被夺回。
阵地在留下大片尸体。
这一战,双方都感到吃惊。
新六军从印缅作战归来,本以为都是些土八路不难对付,未料竟是这样的不要命;而东北联军也感到,以前反顽战斗的经验告诉他们国民党军不堪一击,可现在他们完全被打懵了。
就在同时的16日19时,东北民主联军二十八团在村西南发起进攻,几次突击均未成功,28团5营将士全部阵亡。
东北民主联军二十九团在2月16日黄昏后包围了马家店并发起攻击。
马家店位于沙岭南三华里处,国民党守军是张鸣铎第三营的第七连。守军一个连对付一个团进攻,兵力众寡悬殊,电话被割断,阵地数次被突破。连长王树增,排长罗自森、李绪炳久战印缅均是战场老手,沉着应战,指挥若定,阵地失而复得者先后四次,均被守军夺回。
反观共军一方,战士们全被死神激怒,盲目冲杀,不顾一切前赴后继向前拼命,战斗毫无章法,各个战斗集团各行其是,没有共同目标,指挥员在强大火力面前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战士们以血肉之躯填充焦炽火网构成的无底洞。
民主联军29团,一夜攻击无进展,损失惨重,负责主攻的二营指战员全部牺牲。
民主联军三十二团在七台子北担任警戒,当晚歼灭国民党一个连的警戒分队,但东北民主联军某连连长肖永华孤身冲入敌阵,壮烈牺牲
17日拂晓,南满军区决定,为避免白天被敌炮火杀伤,便于发挥我军夜战特长,部队全部撤出休整。但也给了国民党守军以调整部署,恢复阵地的机会。
17日晚22时,东北民主联军以三个团再次进攻沙岭,第10旅28团由村东南突击,第29团由村西突击,第11旅32团由村东南突击,第32团接替31团主攻任务,仍由东北角实施突击,第31团接替第32团打援任务,第33团接替29团围攻马家店任务。
32团3营攻入北街后,并没有派人侦察,而是以2个连盲目向前推进。前面碰到铁丝网,便炸开铁丝网,继续前进。又被鹿砦拦住去路,伤亡多人,再组织爆破,炸开鹿砦。不料敌军火力更猛,均被压制在鹿砦以外,伤亡激增。营指挥员临阵踌躇不决,部队暴露于敌军的枪口前多达1个小时,干部大部伤亡,2个连仅存40多人。
部队丧失战斗力,被迫撤退。
配合进攻的1营行动缓慢,接到命令后1小时仍未选好突破点,未能配合3营作战。发起冲锋后,又2次失利,干部全部伤亡。
18日天亮后,东北民主联军为了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白天继续攻击。而新六军也意识到了战斗到了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美式装备的优势,拼死抵抗。
下午15时,东北民主联军以四个团兵力对沙岭之敌发动了总攻。28团两个连在炮火支援下突破村沿,占领了敌工事和村沿的两座民房。
国军守军第一营副营长胡义仁用望远镜搜索,见民房内共军士兵出入,即令炮兵以八一六零火炮和重迫击炮进行轰击,一时两排数十间民房陷于一片火海之中,里面战士无一生还。
民主联军最终被赶出村外。
在激战之时,新6军66团团部移往沙岭村。团部由周国耀特务排守备,团部所有的官佐兵夫,分编成队,人各一枪,都充入特务排,在团部四周布防,由周国耀坐镇指挥。
团长罗英、副团长刘梓皋在一个仅容三四人急造的掩蔽部里指挥并随时用无线电和师部李涛联络。
十八日白天,刘梓皋到第一连重机枪阵地视察,官兵打红了眼,三天两夜没有睡过觉,每个官兵的脸上身上手上,都是灰黑如土。对方的冲击更是如疯如狂。
见一个枪手在射击的时两手发抖,刘怒骂:“草包!这里是战场,你死我活。”
枪手说:“报告副团长,打不尽的土匪,打死了,又来了,打死了,又来了。”
一营营长周九皋报告说:“守阵地的基本都是伤兵,能打仗的已经不多了。”
士兵们瞪着血红的眼睛问:“有没有子弹?有没有手榴弹?”
刘梓皋回到团部掩蔽所,向团长罗英报告:“阵地前都是尸体,弟兄们士气还高,只是弹药不多了。”
罗英黯然道:“昨天师部送来粮弹四卡车,在圈河大桥附近被匪劫去了。我怕影响士气,把这消息闷在心里。我们要研究一下匪军战法和对策,吩咐下去,要求弟兄们一弹一匪越近越好。”
刘梓皋道:“减员也严重,三连长左孝忠和几个排长都负了重伤。”
罗英道:“我已令富家庄第二连归建,支援一营。但他们报告说,在七台子遭遇匪军阻击,怕是凶多吉少。”
果然听到七台子方向枪炮声非常激烈。等到天黑,第二连没有到,因受阻甚大,仍旧退回富家庄。
当日傍晚,沙岭村一片寂静。守军极端疲惫,补给断绝,饥渴难耐,弹药已经不多。
罗英向师部求救,师长李涛说:“已令65抽兵相援,望能坚守到天亮。”
罗英命令部队利用攻击空隙作短暂休整,恢复体力。怕士兵们睡觉,团长罗英和副团长刘梓皋,轮流到阵地上由左到右再由右到左巡视,告诉他们:“眼向前看,不要睡觉”。
民主联军不知怎么想的,以为守军撤退了,全然无视自身防护,趁夜向沙岭冲锋,结果遭到猛烈炮火的打击,再次付出重大伤亡。
混乱最激烈之时,联军战士攻到离敌66团团部不到200米远的地方,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前面就是敌军指挥部。
情况危急,罗英亲自拿过轻机枪,充当临时射手射击。不多时,第三营副营长董熏带一个班前来支援,东北民主联军的突进被阻止了。此时团部房屋着火,熊熊燃烧,北风大起,火焰高涨,团部所有人员都成了救火员。
至晚,66团已经弹尽粮绝,除八一迫击炮小炮尚有少数炮弹外,山炮重炮连一发也没有了,步枪每支最多的有五六发,冲锋枪最多十来发,轻重机枪作点放射击也不够分派,副团长刘梓皋负责将没有弹药的枪支集拢来,组织突击队,准备肉搏。罗英命令官兵死守阵地,等待援兵。
罗英对刘梓皋道:“沙岭不保,个人完了,六六团整个完了,二二师新六军乃至于东北整个局面也都会发生问题。我们要死守沙岭,战至最后一人,万一全部阵地突破,最后我们亦当与匪同归于尽,以尽军人天职。”
为镇定兵力使其不致乱动起见,第一线的弹药由两位团长亲自配送。
刘梓皋将一支德造毛瑟手枪递到团长罗英手里,两人对面相视,心照不宣,准备赴死。
天快亮的时候,忽然西北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阵地守军像服了兴奋剂,一片欢呼:“援军来了!”
新6军22师65团第1营由营长邱钟岳带领,利用夜暗,由战场空隙里钻了进来,在东北联军的侧后迅猛开火,沙岭各阵地守军也奋起攻击,民主联军很快崩山倒海向东南方溃败下去。
敌新6军援军乃65团一个营。
66团与65团邱钟岳营会合了,邱钟岳这一个营轻装急进并未带来多余的弹药补给。两部合兵一起,紧急修补工事,准备下一场恶战。
但是,19日,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得到的情报是:敌新六军援军是22师两个团。对付66团一个团且战成这样局面,现在又来了两个,民主联军被迫撤退。
民主联军撤退之后,新六军算是尝到了这支乞丐部队的拼死战法,再不敢轻敌,也很快撤走了。
沙岭战役历时两昼三夜,4纵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经过两天三夜的苦战,没能拿下沙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此战廖耀湘新6军66团伤亡674人,林彪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伤亡2157人。
战后,4纵转移到鞍山、辽阳、营口一带休整。
4纵纵队司令员吴克华调任辽东军区参谋长,4纵调整胡奇才副司令员任4纵司令员,韩先楚调任4纵队副司令员,11旅旅长李福泽任纵队参谋长,原纵队参谋长蔡正国任11旅旅长。
此战后,国民党新六军66团团长罗英晋升新22师少将师长。1948年10月28日辽西战役,罗英被东北联军俘虏,相距不到两年的时间。
沙岭战斗,中共4纵倾尽全力打不赢国军一个团,从侧面证明当时林彪四野的攻坚能力欠缺,不具备消灭国军王牌的实力。
1946年3月10日,国民党军占领沈阳,立即分兵三路,分别向四平、抚顺、辽南发起大规模进攻。廖耀湘率领新六军从辽中南下,于1946年3月21日攻占了辽阳。接着,新六军亦分三路,向鞍山、海城、营口、本溪发起了凶猛进攻,全部得手。
此时,孙立人率领新一军从广州出发,搭乘美军第七舰队的运输舰,赶到秦皇岛登陆,随后转乘火车经锦州到达沈阳。这样,新一军、新六军这一对“孪生王牌”走到了一起,一南一北,向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