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4171
阅读:8576
发表:2016/5/5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几度风月几度情》第1章
1
3
4
2
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芳芳也是正月初三这天,在下午三点钟同样回到省城来了。这天,她的脸好阴沉哟。眼睛都有点儿红肿起来啦。或许正为昨晚所发生的那场“遗憾事”伤心罢。
她王玲玲从黄家父子一闹冲出她家的门来后,她一时控制不住泪水而任由它直淌下来。芳芳昨晚是整整哭泣了好大晚上啊。而她爹王玉文还不理解却大骂起自家姑娘:你哭什么哭?他黄亚兵这厮不同意就算啦,这天底下又不只有他家好------
可她芳芳只会接连不断地流着眼泪哀哭着。
女画外音:偏偏老人就是一点儿也不理解她,她实在拿他们没办法。
今早起来,她仅稍稍吃了点早餐,没等吃中饭就跨上自行车进县城来赶上省城的客车了。今天,别的记者都带回来了一些消息或通讯。只她芳芳两手空空。
43、在市府会议厅里
今天,旧历年虽只到正月初三,可按公历呢?日历都已翻到二月十五来啦(因为昨年农历有闰月),这时间可是一天接一天像流水一样悄悄地消逝啊。可红星机械厂似乎一点儿屁事也未做得出来,而今年国家所划定下来的指标,已不再像往年了。
会议秘书处在整理一大堆材料。
上级领导在元月中旬召开的企业行政会议里已改了指标!虽然他黄立平才是去年这段时间才调来这个机械厂当领导的。而去年毕竟只按以往每年国家所分配下来的生产任务让你红星厂完成呀,主要是这个厂在去年往前追溯到建厂初期都一直未曾给解放出来。而当头人的历届领导,又不大重视这个即将垮台又不马上垮台的一个科局级小厂。至于为何要保留职工正常上班,只不过算是国家对特殊工人的照顾。让工人照样跟行政性事业单位一样有个“铁饭碗”。
连某位行政干部也这样说了:若要说这个厂没“出息”,那不如解散了它,因为它毕竟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若让这个厂再办下去的话,不晓得国家还要再消耗多少资金哩。但是,有些领导在这时候也考虑到了,都说你要是解散了它,那这些职工该到哪儿混饭吃去哩?这里的任何一位职工都曾经是国家的一名建设者,是国家承认的“铁饭碗”呀!可你当了领导就不管不问了?而且,这里是共产党掌天下,红星厂的每一位职工都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何况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哩。
另一位国企主管领导也说:在内地,哪儿还有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呢?你难道要让该厂个个都坐守家里吃闲饭!无论如何,市委市府及其主管部门也得让工人们足月就能领到一定薪水哩。正因为“以人为本”,该厂有不少回快被解散了却给领导打了一剂“强行针”,目的是为全体干部职工着想罢了。
红星厂一名干部也说:就在元旦过后十来天,市府分别召开了“三级行政干部会”。诚然,各大小公司的经理、以及各厂的厂长、书记都得参加领导电话通知的会议。诚然,当了机械厂厂长的黄立平也得参加上级领导邀请的行政会议,同大家讨论着一系列文件。会上,主管领导都明确赞扬了红星机械厂。并当众位领导的面给红星厂给予精神鼓励。其他部门的领导也很赞赏红星厂的拼搏、开创精神,都一致赞赏了在红星厂里担任各级管理的所有干部。
这进一步表明了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分配下来还没足一年,就当上了机械厂厂长兼总工程师的国企干部,更欣赏着一个能到新单位来领导大家工作的年轻人黄立平,只用不到两年时间就确实表现出了极高领导才能。连 “平起平坐”的干部也承认他真有本事,都说他能在厂家危难之机为国力挽狂澜,全力抢救企业出水火;说他能使机械厂只仅仅在不到一年光景里,就打出了属于自己市场的一片天地。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领头羊”黄立平还是蛮不错的开创型人才呀。
44、市府召开“三级行政干部会”
在三级行政干部会上。上级领导着重赞扬了黄立平,仅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在国人面前创下了不朽功绩。以此同时,领导才至于为着挖出这么一个黄立平来而皆大欢喜。于是,更加引起每位企业管理层都特别欣赏,特别欣赏黄立平的才干和水平。
这天,所有到会的厂长、经理及其在座的每位领导,也都嘀咕着说他黄立平是位颇有真才实干的青年企业家。这时,所有陪坐的每位局长,经理都莫不对他黄立平睁大眼看看过来。
红星厂里人人都说了:虽然黄某只是个刚刚从大学毕业分下来工作还没满三年的大学生。
“尽管人家是乡下人出来,我们也不能小看人家!”有的人暗暗用肘子触碰别人的肩膀说起悄悄话(提醒“知心者”要“识时务”才算俊杰呀)。
“嗯---,这个很确实。”被触碰了一下的人说。
从这几次会议来看,领导们除了表扬机械厂的功绩外,还着重规划了这个红星机械厂为市里的重点国企单位。同时又因为这个机械厂能够突然间变成了“冒尖人物”,从原本没什么建树的企业一下子就是“零”的突破,并成为全市都关心、领导极为关注的重点企业,很快在自己的花名册里写上了惊人的数字。
市委宣传部一位干部:确实,黄立平也很快地让红星机械厂变成了“先进企业”、“先进重点国企”。以至让不少职工轻易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从此后,就让该厂家纳入“重点建设”吧。从此,这个红星厂就是设备齐全,职工人数众多的又一个大厂。这当然也有领导决策的英明。诚然,厂里那么多职工才轻易地跳过了“死坑”。要不然呀,还真说不准该厂还要挣扎到何时何刻呢------
连分管企业的副市长也感慨着说:对于今天来说,红星厂虽能在世人面前骄傲了,“轻松”了,在全市人民面前可说能把本领发挥了出来,算他们“时来运转”了。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获得“轻松”的原因,在于国家以往划定给该厂的任务指标数还是少了点吧。如果都把任务指标定高一点,效果也许不一定这样理想。
于是,会场就到处议论纷纷了。只听到有人说,就是领导可怜他们红星厂啊。
又有人说:原先划定的“指标”已不适合了,应该提高一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厂已有能人了,可以“大发挥”,可以让能人再大干一番事业。
坐在主席台上的几个领导都点头了,并明确表示:这很有必要再做一番改动了,更有必要让他厂多承担一点重任,就是说应多给他们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才行。
某企业经理也发言了:确实,领导也应该多分配些任务给他们红星厂了。让他们红星厂多做点工作没多大问题。何况上级主管领导还调来了他黄立平,既然红星厂让上级给调来了个有真才实学的国企干部,还用怕什么事情完成不了呀。各级领导相信他黄立平能够办得到的,也是一定能够完成得了的。有很多人包括许多干部都说了:只要机械厂有他黄立平在,就不怕完成不了国家所划定给他们厂的生产任务。
于是,他的直接上级领导便在会上庄严宣布了,对红星机械厂以往的生产指标和任务要求统统作废。因为红星厂都已是副处级国企单位,应该多承担,多为国家贡献点“绵薄之力”这才对头啊。
这时,他黄立平站上来说了:厂里在机器设备上,有不少机床确实沿用了解放初五十年代时候的老机器,有些甚至是老几十年前国民党统治时期民族工业沿用的机器。这些机床走到这八十年代以后已基本上算报废机器了。
黄立平暗暗说了,对于这样的领导呀,可说早就应该退职到一边去“稍息”才好啊。为什么还要继续担任要职呢?因为这样的干部已很难得了社会建设的需要了。在此人世间里,你不敢说他们中的某些领导是多余的?可以说某某人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吧!在此当今社会里,可说某些人已成不了才。这种人还是早离职的好,就快些让位给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上来担任了他们的职务才好些。
可是,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当领导的又偏偏未这样想,你有啥办法呢?想到当初,自己就不该报考理工科专业。他真后悔了,可现在又能咋办?你都走到今天这条道上了还能咋办?而且,又是处于上级命令的阶段。难道你黄立平敢不从命吗?
这时,上级领导还时不时说起他黄立平:小黄,你甭怕亏本嘛。这是社会主义企业,不会垮台的。而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呀,在每一样困难面前都不能害怕呀,你时刻都应该迎着困难而上才行呀!你在大学入党的时候,是怎么宣誓的呢?党纲党章你都看过了么?我们的话一旦讲过就算数啦。现对你明说了,划定下去的任务指标,再也不能更改了,你明白了吗?
说话的正是个摇头摆尾的“领导”。
她王玲玲从黄家父子一闹冲出她家的门来后,她一时控制不住泪水而任由它直淌下来。芳芳昨晚是整整哭泣了好大晚上啊。而她爹王玉文还不理解却大骂起自家姑娘:你哭什么哭?他黄亚兵这厮不同意就算啦,这天底下又不只有他家好------
可她芳芳只会接连不断地流着眼泪哀哭着。
女画外音:偏偏老人就是一点儿也不理解她,她实在拿他们没办法。
今早起来,她仅稍稍吃了点早餐,没等吃中饭就跨上自行车进县城来赶上省城的客车了。今天,别的记者都带回来了一些消息或通讯。只她芳芳两手空空。
43、在市府会议厅里
今天,旧历年虽只到正月初三,可按公历呢?日历都已翻到二月十五来啦(因为昨年农历有闰月),这时间可是一天接一天像流水一样悄悄地消逝啊。可红星机械厂似乎一点儿屁事也未做得出来,而今年国家所划定下来的指标,已不再像往年了。
会议秘书处在整理一大堆材料。
上级领导在元月中旬召开的企业行政会议里已改了指标!虽然他黄立平才是去年这段时间才调来这个机械厂当领导的。而去年毕竟只按以往每年国家所分配下来的生产任务让你红星厂完成呀,主要是这个厂在去年往前追溯到建厂初期都一直未曾给解放出来。而当头人的历届领导,又不大重视这个即将垮台又不马上垮台的一个科局级小厂。至于为何要保留职工正常上班,只不过算是国家对特殊工人的照顾。让工人照样跟行政性事业单位一样有个“铁饭碗”。
连某位行政干部也这样说了:若要说这个厂没“出息”,那不如解散了它,因为它毕竟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若让这个厂再办下去的话,不晓得国家还要再消耗多少资金哩。但是,有些领导在这时候也考虑到了,都说你要是解散了它,那这些职工该到哪儿混饭吃去哩?这里的任何一位职工都曾经是国家的一名建设者,是国家承认的“铁饭碗”呀!可你当了领导就不管不问了?而且,这里是共产党掌天下,红星厂的每一位职工都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何况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哩。
另一位国企主管领导也说:在内地,哪儿还有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呢?你难道要让该厂个个都坐守家里吃闲饭!无论如何,市委市府及其主管部门也得让工人们足月就能领到一定薪水哩。正因为“以人为本”,该厂有不少回快被解散了却给领导打了一剂“强行针”,目的是为全体干部职工着想罢了。
红星厂一名干部也说:就在元旦过后十来天,市府分别召开了“三级行政干部会”。诚然,各大小公司的经理、以及各厂的厂长、书记都得参加领导电话通知的会议。诚然,当了机械厂厂长的黄立平也得参加上级领导邀请的行政会议,同大家讨论着一系列文件。会上,主管领导都明确赞扬了红星机械厂。并当众位领导的面给红星厂给予精神鼓励。其他部门的领导也很赞赏红星厂的拼搏、开创精神,都一致赞赏了在红星厂里担任各级管理的所有干部。
这进一步表明了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分配下来还没足一年,就当上了机械厂厂长兼总工程师的国企干部,更欣赏着一个能到新单位来领导大家工作的年轻人黄立平,只用不到两年时间就确实表现出了极高领导才能。连 “平起平坐”的干部也承认他真有本事,都说他能在厂家危难之机为国力挽狂澜,全力抢救企业出水火;说他能使机械厂只仅仅在不到一年光景里,就打出了属于自己市场的一片天地。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领头羊”黄立平还是蛮不错的开创型人才呀。
44、市府召开“三级行政干部会”
在三级行政干部会上。上级领导着重赞扬了黄立平,仅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在国人面前创下了不朽功绩。以此同时,领导才至于为着挖出这么一个黄立平来而皆大欢喜。于是,更加引起每位企业管理层都特别欣赏,特别欣赏黄立平的才干和水平。
这天,所有到会的厂长、经理及其在座的每位领导,也都嘀咕着说他黄立平是位颇有真才实干的青年企业家。这时,所有陪坐的每位局长,经理都莫不对他黄立平睁大眼看看过来。
红星厂里人人都说了:虽然黄某只是个刚刚从大学毕业分下来工作还没满三年的大学生。
“尽管人家是乡下人出来,我们也不能小看人家!”有的人暗暗用肘子触碰别人的肩膀说起悄悄话(提醒“知心者”要“识时务”才算俊杰呀)。
“嗯---,这个很确实。”被触碰了一下的人说。
从这几次会议来看,领导们除了表扬机械厂的功绩外,还着重规划了这个红星机械厂为市里的重点国企单位。同时又因为这个机械厂能够突然间变成了“冒尖人物”,从原本没什么建树的企业一下子就是“零”的突破,并成为全市都关心、领导极为关注的重点企业,很快在自己的花名册里写上了惊人的数字。
市委宣传部一位干部:确实,黄立平也很快地让红星机械厂变成了“先进企业”、“先进重点国企”。以至让不少职工轻易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从此后,就让该厂家纳入“重点建设”吧。从此,这个红星厂就是设备齐全,职工人数众多的又一个大厂。这当然也有领导决策的英明。诚然,厂里那么多职工才轻易地跳过了“死坑”。要不然呀,还真说不准该厂还要挣扎到何时何刻呢------
连分管企业的副市长也感慨着说:对于今天来说,红星厂虽能在世人面前骄傲了,“轻松”了,在全市人民面前可说能把本领发挥了出来,算他们“时来运转”了。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获得“轻松”的原因,在于国家以往划定给该厂的任务指标数还是少了点吧。如果都把任务指标定高一点,效果也许不一定这样理想。
于是,会场就到处议论纷纷了。只听到有人说,就是领导可怜他们红星厂啊。
又有人说:原先划定的“指标”已不适合了,应该提高一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厂已有能人了,可以“大发挥”,可以让能人再大干一番事业。
坐在主席台上的几个领导都点头了,并明确表示:这很有必要再做一番改动了,更有必要让他厂多承担一点重任,就是说应多给他们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才行。
某企业经理也发言了:确实,领导也应该多分配些任务给他们红星厂了。让他们红星厂多做点工作没多大问题。何况上级主管领导还调来了他黄立平,既然红星厂让上级给调来了个有真才实学的国企干部,还用怕什么事情完成不了呀。各级领导相信他黄立平能够办得到的,也是一定能够完成得了的。有很多人包括许多干部都说了:只要机械厂有他黄立平在,就不怕完成不了国家所划定给他们厂的生产任务。
于是,他的直接上级领导便在会上庄严宣布了,对红星机械厂以往的生产指标和任务要求统统作废。因为红星厂都已是副处级国企单位,应该多承担,多为国家贡献点“绵薄之力”这才对头啊。
这时,他黄立平站上来说了:厂里在机器设备上,有不少机床确实沿用了解放初五十年代时候的老机器,有些甚至是老几十年前国民党统治时期民族工业沿用的机器。这些机床走到这八十年代以后已基本上算报废机器了。
黄立平暗暗说了,对于这样的领导呀,可说早就应该退职到一边去“稍息”才好啊。为什么还要继续担任要职呢?因为这样的干部已很难得了社会建设的需要了。在此人世间里,你不敢说他们中的某些领导是多余的?可以说某某人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吧!在此当今社会里,可说某些人已成不了才。这种人还是早离职的好,就快些让位给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上来担任了他们的职务才好些。
可是,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当领导的又偏偏未这样想,你有啥办法呢?想到当初,自己就不该报考理工科专业。他真后悔了,可现在又能咋办?你都走到今天这条道上了还能咋办?而且,又是处于上级命令的阶段。难道你黄立平敢不从命吗?
这时,上级领导还时不时说起他黄立平:小黄,你甭怕亏本嘛。这是社会主义企业,不会垮台的。而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呀,在每一样困难面前都不能害怕呀,你时刻都应该迎着困难而上才行呀!你在大学入党的时候,是怎么宣誓的呢?党纲党章你都看过了么?我们的话一旦讲过就算数啦。现对你明说了,划定下去的任务指标,再也不能更改了,你明白了吗?
说话的正是个摇头摆尾的“领导”。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