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天堂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0166
阅读:6059
发表:2016/6/12 修改:2016/6/24
80章 家庭 小说
《天堂》第26-28章
党凤田 [河北邢台]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26-2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26章 又一个猎色钓饵
  
  云英下午三点钟,懒洋洋地刚回到家,王二歪骑着自行车也到了她家。
  如果说朱民是猎色能手,那么二歪更是结交异性的行家。他的猎色经验和本领,比起朱民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谎言,更使女性动心;他的许诺,更使异性感恩戴德。
  他们一伙儿中,无论是自许还是公认,王二歪是不挂衔的首领。这既凭他的才干,也靠他姐夫硬梆梆的后门子。他的最大特长和爱好就是对异性的捕捉和玩弄。
  他对云英早有觊觎之心。只不过还没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罢了。
  在他们和“眼镜”大闹农贸市场的时候,他最早看到朱民和云英。但他没有声张。他窥到了他俩的秘密。他恨朱民欺骗了他,他恨他捷足先登。中午华新饭店的酒喝得无味,饭吃得不香。他推说家中有事,饭后他急急忙忙来到小王庄来找云英。
  云英四肢酸软,浑身无力,正要躺倒睡觉。但见“一把手”亲自登门拜访,岂敢怠慢。她满脸堆笑,亲切相迎:
  “哪股风把你吹来了,真是稀客呀!”
  二歪一屁股坐在破凳子上。
  “夜猫子上宅,没事不来。”
  “什么事?值得劳你大驾?”
  “好事。咱光办好事。不办坏事。”
  “什么好事呀,能不能让咱站点光?”
  “我来就是专门为你办好事。”
  “呀,太谢谢你啦!”
  “云英,你就想当一辈子临时工,不想把户口迁来,转成正式工?”
  卜宁在旁急忙插嘴:“昨天朱民来家说制药厂招工人,他叫云英一块找人活动。这可是好机会呀。”
  云英一下脸红了,她狠狠瞪了卜宁一眼,多嘴的丑八怪。
  二歪看在眼里,并没有问药厂招工的事。他不想让云英难堪。
  云英赶紧把话岔开;“好工作谁不愿意找,户口谁不愿意迁来,就是发愁没门路!”
  “咳……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你能不能帮我办成?”
  “我不能办还来找你干啥,我知道迁户口的政策,在省城工作过20年的老干部,直系亲属能够农转非。”
  “在省城我哪有直系亲属?”
  “死脑筋,卜宁爸爸不是老干部吗?装作他的女儿,在老家开个证明不就行了,你姐夫不是这样迁来的吗?”
  “人家查出来怎么办?”
  “怕什么,有我姐夫在,谁好意思找他的麻烦!”
  “照你说,倒是有希望,太好了。你跟你姐夫好好说说。”
  “这要你亲自到场给他说,不然他又吵我多事,你当面求他,他不好推辞。”
  “啥时去说?”
  “这批户口就在春节前办,要抓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今天就去找姐夫,他在家。要求办户口的人太多了,谁赶在前边,谁希望就大。我来就是叫你快办这事。我看你人缘好,才帮这个忙。若是别人的事,我才不管呢?”
  云英浑身的疲倦顿然消失,一阵兴奋充溢全身。今天是咋啦,好事一个个找上门来,真是“好运上来不由人,风吹草帽扣鹌鹑。”
  “二歪哥,你喝碗水,咱就走,”云英的脸激动得红润润的,又一次挂上甜甜的笑容,眼睛又一次闪着得意的光芒。
  卜宁很为小姨子的幸运高兴。他要买酒备菜款待二歪。
  盼弟实在庆幸自己有个好命的妹妹,这么多人找上门来给办好事。她对这些大好人感激不尽,她陪着虔诚的笑脸一遍又一遍地唠叨:“二歪兄弟,反正得吃点饭再去。来我们家一遭,为我们办事,水不喝,饭不吃,叫我们心里咋过得去呀。”
  二歪一副圣洁的面孔:“自己人,不必客气,办事要紧,喝酒吃饭以后再说。走,快走。”
  两人急急地走了。盼弟望着二歪瘦瘦的背影,由衷地赞叹道:“又是个大好人。”
  一座座高楼耸立晴空,雄伟挺拔;满街人流,欢声笑语,一派盛世景象。
  云英望着省城繁华新奇的面貌,看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心潮湃涌,兴奋不已。她做梦也没想到她的命运会变得这样好。回想当初,捡煤渣,拾剩饭,和叫花子一样,谁肯正眼相看;自己那么卑微,那么可怜,那么狼狈,那么孤独。对诺大的省城,对茫茫前途,对莫测的人生,她感到缥渺无寄。没想到,好运来得如此快。卜队长不辞辛苦找工作。陈立君无微不至的关心求爱。高才殷勤相待,痴心求婚。朱民将成为她终生伴侣。现在这个全建筑队最吃香的人物,竟亲自跑到家里给办户口。看来我将变成真正的市民了。将来我也会挺着胸脯在大街上走,我也会拉着孩子在公园里逛……
  现在云英清晰地感觉她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对这种吸引力的强大,她自己都感到吃惊。她已有调动、左右、支配他们的功能。一种自我充实、娇贵、傲然之感油然而生。“十里香” 、“雪花膏”你们算老几,朱民为什么不给你们找工作,二歪为什么不给你们迁户口?你们靠边站吧。二歪、朱民这两个狂傲的男子汉,走路都是梗着脖子,看人都是斜着眼睛,如今对我亲亲热热,体体贴贴,都成为真正的知心人。
  王二歪的自行车,在北新公安分局家属院一个小红门前停下。他掏出钥匙去开门,云英纳闷:
  “你姐夫不是在家吗?怎么锁着门?”
  “他可能临时有事出去了,在家等一会吧。”
  云英随他走进屋去。屋里摆设真漂亮,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大立柜、写字台、五斗桌,床上是彩绣缎面被子、牡丹花床单……二歪手提一个暖瓶,两个茶杯:
  “这是姐姐住的屋子。去到我屋里等他们吧!”
  他把云英带进另一个小屋,给云英倒了一杯开水。这屋内一张床,一张桌,两把椅子,一个箱子,一个立柜。东西不少,又脏又乱。云英打量小屋,二歪却望着她诡笑。
  二歪从华新饭店回来,听姐姐说,她和姐夫下午要到局长家里参加宴会,让他在家看门。他要用这个机会取乐。他插上外门,又锁住屋门。
  云英一惊,二歪一步步向她走来……
  今天游逛农贸市场,朱民的缺席,“雪花膏”很感寂寞;“十里香”对王二歪中午吃饭急急退席也有疑心。“雪花膏”回到家,梳洗一番,又抹上一层雪花膏,便急急去找朱民。谁知她还没进朱民的安乐窝,远远便看见朱民把云英送出来。她跑进朱民的安乐窝又哭又骂,大闹了一通。疲倦已极的朱民只得强打精神和她温存。
  “十里香”回到家,洗了脸,换了一身衣服。脸上、衣服上洒上一遍香水,趾高气傲地去找二歪看电影。
  怪,大门从里面插着,敲又没人开门,人在里面干什么?奇怪,她走回去,躲在一旁,决心看个究竟。
  乱子该闹气该生。“十里香”终于看到云英从这个门里急急走出来。她头发蓬乱,神情慌张,满脸菲红。一切她都明白了;她,一腔怒火,一腔醋意,一肚子委屈,一脸泪水。噔噔噔跑回家,趴在她床上,一直抽泣到天黑。
  
  
  
  第27章 “仙女”之道
  
  
  金虎每天追赶玉兔,玉兔每天躲避金虎。时间急急地迈动着它不倦的步伐,不觉又到了腊月二十七。省城郊区的小王庄,人们割肉买鱼,提菜拎鸡,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春节气氛越来越浓。远离故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去。
  小王庄街上,走动着一位标致的姑娘。她手提棕色提包,身穿一身蓝色衣服,箍着翠绿大围巾。前额广阔、脸庞秀美。浓眉下一对深潭般的大眼,闪动着聪慧、刚毅的灵光。身材挺拔、颀长、健美。她迈着轻快的步子,脸上洋溢着雍容的笑容,向卜宁的栅栏门儿走去。
  “呀,二姐,你来啦!”盼弟看到翔英,惊喜若狂孩子般地蹦起来。
  翔英把小甥女彦芳抱在怀里,亲着她的小脸。
  “芳,喊姨,喊姨,给糖吃。”
  瘦小的彦芳,没看见过这个比妈妈高半头的漂亮阿姨,她惊奇地打量着她,不知她是谁。
  翔英从提包拿出一包糖块,拣一块剥去糖纸,填进彦芳的小嘴里。
  “老看我的脸,不认识,是吧?我是姨,喊,喊姨。”
  小彦芳看到糖高兴了,不由得小嘴一咧,笑了,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姨”
  翔英在她小脸蛋上亲了一口,摇着她亲昵的夸奖道:
  “芳,真聪明,真乖”。
  卜宁给翔英倒了杯水,看着大姨子,嘿嘿傻笑。盼弟打量着比自己大一岁的二姐,英俊漂亮,粉润润的脸蛋,比自己还少相年轻。她是北京的大学生,她由衷地敬佩二姐。从小聪明能干,机敏过人。姐妹五人,她是人才尖子,又是文才尖子。她八岁过继给表叔。表叔在北京是中学教员,没儿没女,对她非常溺爱,矢志将她培养成一个干大事业的人。她从小学到大学,级级成绩优异,颇得同学老师敬重。今年暑假,她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管理系。在京城实习期间,有的老师劝她留校,有的同学劝她留京,更有雪片一般的求爱信。这些并没有给她带来愉快,反倒使她惆怅。留在北京有什么好处?人生,第一条应考虑什么,难道是城市大小、生活条件好坏、恋爱、结婚?难道刚走出大学门口,就去结婚、生孩子,像千千万万世俗姑娘那样,把年青的身心陷于碌碌的家务之中?大学文凭只是选择对象的砝码?
  贫苦的家庭塑造了她艰苦奋斗、刚毅不拔的性格。国家的落后激发了她振兴经济的决心。现代化管理技术知识,给了她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她不能容忍企业中腐朽落后的东西。她憎恨为权位名利而战的伪君子。蔑视因循守旧、麻木不仁的机械人 。她讨厌那些觉着“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的洋奴。
  她常说:惰性,标志着人们的愚昧。人类历史,不是小河流水般地自然而然地前进。社会文明进步,不像河边的树木,自然而然地长高。无视各个时代先驱人物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用智慧、用鲜血、用生命抗争的作用和功绩,是对社会发展的无知和盲视。有些人习惯于把脑袋缩在现实的甲壳里,用安逸、用享乐打发岁月,流汗流血推给他人。
  她更鄙夷那些权财既得者,拼命地,顽固地,或明或暗,或合法或违法地打击、破坏、阻挠、陷害、诬蔑、攻讦革新创造者。她敬服商鞅,崇拜王安石,她赞扬王叔文,她为谭嗣同的死潸潸流泪。她诅咒祸国殃民的慈禧,最恨把人民推向灾难贫困深渊的专制者。中华经济落后于日本和中国台湾,真是华夏子孙的奇耻大辱,其祸根就是独裁和腐败。
  她在大学的言行,就特别“超常拔俗”: 辛辣地讽刺禁锢和腐败,无情的批判反科学的管理观念,尖锐揭露现行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提出了不少令人目瞪口呆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她在学报上先后发表了《论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企分开》、《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讨》、《关于企业投标招标及承包管理的研究》、《论改革观念和观念改革》。她提出:改革企业中党委包揽一切的体制,通过投标招标实行厂长负责制;进一步实施自由竞争和企业资产人格化,采取资产评估同企业生产经营一篮子承包的办法,等等。两位老师和和几位好友,看了她的文章,吓了一身冷汗。眉发皆白的老教授,把她叫到自己屋里,谆谆教导说:
  “翔英同学,你是个难得的人才,要自爱呀!万万不可初生牛犊不怕虎,恣意标新立异。学术问题,倒可以各抒己见,勇于创新。但对国家政治路线政策范畴内的问题,万万不可随便标新立异。文人遭惩,历史可鉴。五七年整风反右,二十多年不得翻身,惨痛呀!血的教训,你要谨慎才好。”
  一位最知心的女同学,拍着她的肩膀警告说:“翔英姐,你出这个风头有啥好处?人家给你扣帽子,你受得了吗?政企分开,厂长负责制,项目投标,不是鼓励群众向共产党夺权吗?不是搞自由化吗?这在过去是现行反革命呀,要坐牢的。就说现在不追究,谁保将来不给你算账呢,且不可如此书生气,凭一时之冲动,坏毕生之大事。”
  翔英甩一下头发,报以无畏的一笑。
  她想,人生于大地,又归于大地。脑能想,身能动,也就是几十年,早晚要回归那无限的漫漫幽冥之中。战天斗地,叱咤风云、造福人类,干一番大事也是一辈子,唯唯诺诺,庸庸碌碌,只看自己脚尖和鼻尖过日子的可怜虫,也是一辈子。何不活个淋漓痛快!商鞅雄才大略,不会不想到变法的杀身之祸;王叔文聪敏过人,早就料到阉党的阴谋残害;王安石博通古今,哪会不知变法之路的险恶;谭嗣同本可逃命,却甘愿引颈被杀,激起民众继续变法决心。代代英雄,何其壮烈,何其英豪!
  毕业了。她走出了大学的门坎。茫茫人生,何所去,干什么?
  她,工业管理系毕业生,响当当的最新专业,当今最吃香的人才。凭她的姿貌、论她的才干,找个称心如意的爱人,建立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过上甜美温馨的生活,那是点头可得的。
  但,她决不走这条人生俗路。
  她没有忘记儿时在十八户挨饿受冻的艰苦岁月。
  冬天,她胳肢下夹着小扫帚,两个小手抄在袄袖里,流着清鼻涕,背着小篓子,跟在爹后头,去五里外树林扫树叶。中午坐在地上啃红薯,一咬一嘴冰茬子……
  没钱买盐吃,哪有钱买书上学……
  一年夏天,她患了急性肠炎,一连拉了三天肚子。她瘦得脱了相,躺在炕上,奄奄一息。花一角钱买三粒四环素都买不起,若不是表叔拿药来,她早没命了。
  母亲感冒了,没钱买药。猛喝两碗热姜水,钻进被窝,让姐妹们把所有的被子衣服,全盖在身上。脚头和两边都坐上人,捂汗治感冒。有一次,捂了两个钟头,不见动静,撩开被头一看,闷得断气了。姐妹几个七哭乱叫,多亏前邻后舍的婶婶大伯,七手八脚,掐仁中,压胸膛,折腾了半天,才还过气来。
  云英小时患肺炎,高烧不下,咳嗽不止。她凄苦的呻吟,好似被宰一刀的羊羔哀啼,揪心扯肺。她大汗淋漓,像从水里捞出来的瘦猴子,躺在炕上,心口呼塌只剩一口气……
  直到现在,她娘还穿着姥娘留下的袄,父亲还盖着三十年前的被子,一家人还住着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坯窝窝”
  爹多次泣不成声地讲述爷爷奶奶的死。同一年奶奶患了肝癌,爷爷患了食道癌。爷爷汤水难进,瘦的皮包骨头;奶奶浑身浮肿,疼得日夜喊叫。年少的父亲心如刀搅,流着眼泪,求遍亲友,借了二百八十元钱,用排子车把爷爷奶奶拉到地区医院。人家说作一个手术要先付四百元押金,作死了白死。回家后不久,在爹悲怆的哭泣中,半生忍饥挨饿的二老,痛苦又悲凉的先后去世。父亲成了家徒四壁的孤苦伶仃的孤儿。
  她恨透了癌症。她一直抱怨那些对癌病束手无策的医生。身穿白大褂儿,胸挂专家牌,趾高气扬,高深莫测,神气十足,可是每遇到癌病却个个那么笨愚低能畏缩。她想不通,国家那么大,医生那么多,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治愈癌症的能人。国家为什么不抓紧制造特效药,搭救千千万万患者。
  童年,家乡,给她留下的印记是饥寒、病痛、凄苦、悲伤。刻骨铭心的刺激,深化了她的忧患意识,激发了她实施人生目标的坚强动力。
  她考虑着她要走的人生道路。
  机遇,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比才能和学识更难得。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振兴古老而后进的中国。只有发展科学,才能提高生产力。只有提高生产力才会国强民富。她庆幸自己赶上了中国历史上开创事业的最佳机遇。
  但一直横在心中的老问题,她过去气愤,现在更加扼腕: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神速,人登上了月球。导弹可击中万里外的目标。机器人可代替人的劳动。出现了试管婴儿。美国的飞船可以登月。卫星可监视别国蚊子的活动、蚂蚁的性别。美苏的先进武器,可在几分钟把人类毁掉。世界的一年军费开支,足够13亿中国人吃10年馍馍肉菜。一颗氢弹,可炸平一座大山。新设备可将一个原子切成八瓣儿。但集人类科技英豪之智慧,统用世界之财力,竟奈何不得小小的癌细胞。何其怪哉!古今中外,有多少赫赫的大人物,有多少温顺善良的生命,被这肉眼看不到的小东西活活整死。人类在它面前表现得那么窝囊,那么无能,那么怯懦。氢弹在它面前失去了威力,卫星也监测不到它的行踪,计算机也算不出它的作案轨迹,最优秀的细胞学家也不知它如何生死,顶尖药物学家也不知什么药能要它的小命。
  人类现在是蛮荒时代,还是文明时代?是在为人造福,还是为人造罪?人的财力、物力、才智到底应该优先和集中用到什么地方?
  很多国家的头头,毫不脸红且理直气壮宣称:他们把人民的幸福与利益,当作施政的最高宗旨而努力实现。然而总把军事开支、商贸效应和面子工程排在医疗、教育开支的前头。钱,为其先花;人才,为其先用。热衷于军备竞赛、商贸竞争和外表繁荣的表演,可从来没有搞过医疗竞赛、百姓衣食住行满意度的竞赛。他们热衷于修建军用工事,却不着力于医疗建设。迷醉于杀人武器的研制,却不优先医学科学的发展。倾力于捞钱的角斗,却不真正维护百姓生存权力。基尼系数和民生开支全球倒数一二三,不觉脸红,反倒频频吹嘘他的人民如何幸福。
  喊口号的太多,真干事的太少。连人的生存都不保,大言不惭地高喊为人民幸福,纯粹是扯淡、欺骗!
  翔英好动,又好静。大学四年,她拜一位武术名家——本校体育老师为师,每天早晚刻苦练习武功。不怕吃苦,坚持不懈,老师尽心传授,耐心指点,终于练就了数人难犯的好武艺。说她好静,有时她静的出奇。有的星期天,她仰面躺在床上,慢慢地扑闪着她那深潭般的大眼睛,呆呆地想心事。一想就是两三个小时,谁也别想喊动她。大抵她在想“人”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人”生出来到底应该干什么,人在社会应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什么叫“有意义” ,什么叫“白活着” ,什么叫“遗臭万年”……有人称她“女怪杰”。
  
  
  
  第28章 劝者谆谆 听者藐藐
  
  盼弟看二姐抱着彦芳一阵阵发呆。
  “二姐,你累了吧,躺下歇歇吧!”
  “不累,过年的东西买全了吗?”
  “买全了,五斤猪肉,十斤大葱,四棵白菜,二斤粉条,比去年强多了。二姐,你在这里过年吧,别回去了。”
  “几年不回家,娘不想病哩,我实习完了,学校马上进行毕业分配,我想分到华荣制药厂。十天前我给省组织部去了封信,提出了我的要求。我明天上午找组织部,看看他们研究的意见怎样。如果他们同意,我便明天下午回十八户,先看看咱爹咱娘,再回表叔家过年。初十回学校办手续。”
  “哟,那可好了,你若是能分到华荣制药厂,咱姊妹仨就都在省城,可有亲人了。”
  “云英干什么去了,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
  盼弟把彦芳接过去,解开衣襟喂奶,夸开了云英。
  “云英可有出息了,她在建筑队当临时工,五个月挣了三百多元。她人缘可好啦,里边的人对她特别好,这个请她吃饭,那个请她看电影,有人给她落户口,有人为她换工作,天天有人找,天天不在家,可成大红人了。”
  翔英皱起了眉头儿:
  “和她来往的都是什么人?”
  “都是他们队上的工人。”
  “都多大年纪?”
  “净些年轻小伙子,二十郎当岁。”
  “她找到对象了吗?”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玄玥未央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学生
    sep
  • 学生
    Ear
  • 学生
    Ear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5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游天记(奇幻)
菡萏外传(都市)
(喜剧)
天堂(家庭)

同类推荐作品

第七人(1)(家庭)
第七人(2)(家庭)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为女儿讨回公道(家庭, 犯罪)
妈妈我长大后保护你(家庭, 犯罪)
孕事(农村, 家庭)
云与树(农村, 家庭, 奇幻)
偷情(爱情, 农村, 家庭)
女生(爱情, 农村, 家庭)

同类随机作品

化蝶(家庭)
百年李家(家庭, 历史)
坑爹证(主旋律, 家庭)
哭泣如歌(校园, 农村, 家庭)
相爱十年(爱情, 家庭)
生日(家庭)
女生(爱情, 农村, 家庭)
老夫老妻(家庭)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