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天堂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644
阅读:6625
发表:2016/6/15
80章 家庭 小说
《天堂》第44-46章
党凤田 [河北邢台]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44-4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44章 亲人的箴言
  
  俏婶来在省城,好似来到“天堂” ;她在女儿家居住,好似生活在“天堂” 。省城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楼那么高,路那么宽,人那么白,衣服那么新。连人说话都和十八户不一样。这里人高一等,她看看自己土布大襟灰棉袄,噜噜嗦嗦厚棉裤,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挓挲头发,很“不像样子” 羞于出门。就是小王庄的男女老少,也尽力学着市里的穿衣打扮和说话作派。她看到和想到三个女儿,又有些自尊。十八户有几个闺女住在省城?她就有仨!所以邻居张大娘来家闲聊的时候,她便不住声的轮番夸赞三个女儿。盼弟又能纺线,又会织布,又会做裤又会做褂儿,田里农活是全手,耕锄收割赛过男劳力。俺云英更是个人尖子,十三岁就赶集上店又买又卖,里里外外一把手,大事小事她当家,心眼灵透,又有力气,干活办事全是好样的。老二翔英虽说跟了她表叔,可毕竟还是她亲生的孩子。论学问,北京城里出了名。讲模样儿,气死电影里的女明星。俏婶夸得张大娘动了心,她娘家一个侄子还没对象。她顾不得避嫌:“大嫂,给你们云英说个婆家行不行?”
  俏婶心里好乐哟!哼,俺闺女,就是要找好婆家。寻不了城里吃商品粮的,能找上郊区菜农也好。吃不缺,穿不缺,烧不缺,岂不比穷苦荒僻的十八户强百倍!
  “哎哟,她婶子,那麻烦你费心了,不是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咱孩子到谁家去也受欢迎,论里论外,都拿得起,放得下,保证人人说好。”
  张大娘走后,云英捂嘴哧哧笑,盼弟也自觉身价高了一大截儿。
  云英 正给彦芳做小棉袄。听了她娘夸她心灵手巧,她的手艺表现得更巧了,两只眼盯着针线,满脸含笑,捏针的小手像只抱花儿的蝴蝶儿,舞上舞下,利索快当。盼弟坐在床边纳鞋底儿,扎几针,拿针在头发里“膏膏”油,娘夸赞她针线活做的好,也上了劲头儿。她纳起疙瘩底儿,要做“丫丫葫芦”图案。俏婶用一条绳子吊着一个大核桃,一颤一颤地逗彦芳玩儿,老少三代,和谐安乐!
  可是云英又想起她娘和稀泥的事。埋怨道:“娘,你就是偏爱二姐,她说东就是东,她说西就是西,你光依着她。叫你劝劝她,你就和稀泥儿。一句戗茬儿的话也舍不得说。在药厂上不了班可怎么办?谁像她那么死心眼儿!”
  俏婶确实酷爱次女翔英,不单酷爱,溺爱,而且发展到“敬爱”的境界。她简直把翔英看成“圣人” 她那高高的身材,白白的秀脸,斯文的举止,好听的嗓音,她相信翔英一定不是一般“凡人” ,准是仙女下凡。她的模样和本事盖过城里的姑娘。她的话还会错吗?她要做的事还能不对吗?自己成年大门不出小门不迈,斗大的字不识半口袋,怎能驳闺女的主意呢!
  那天翔英来家,俏婶拉住闺女的手,上看看,下看看,左瞧瞧,右瞧瞧,就像观赏挂历上的女明星。翔英记得小时候,娘常用这种目光看自己。她总看不够,看一阵子,便抱在怀里亲一通。现在二十多大人了,比娘高半头,娘还当小孩子看,她很不好意思,又深感母爱的幸福。她嘻嘻笑着趴在娘的肩上,俏婶抚摸着闺女的脊梁,心疼地说:“瘦了,瘦了。”
  云英撅了撅嘴,调皮地做个鬼脸。盼弟像看电影,一直笑。
  翔英坐在床上还没来得及开口,俏婶问道:“听说你成天忙得饭顾不得吃,觉顾不得睡,那怎行哩!累病了怎么办?往后还这样忙吗?”
  翔英抱过彦芳,轻松地说:“厂里搞改革,一切事儿都得重新安排。一家过日子还忙哪,万人大厂,要改变面貌还能不忙,新厂长上了台会更忙!”
  俏婶忙出主意:“你新来乍到,厂里那么多人,让他们干去!你不会找理由往后躲。说身体不得劲,厂里事不懂,哼,改革,‘革’着谁谁瞪眼!费劲又得罪人,傻瓜才往前头跑!你比娘懂得多,看看,哪个运动闹腾欢的人,不是先红后黑,最后挨整,文化大革命那阵子,谁也惹不起的红卫兵,整天打着喊儿,跳着高儿,批人,斗人,骂人,打人,还说他们才是‘真’革命派。后来还不是都他娘的错了。上面一个个查他们的事儿,谁不知‘伤人一堵墙,维人一条路’,娘盼你在外平平和和的,朋友不怕多,就怕有仇人。当官的嘴说不给小鞋穿,那是不对事儿,若走对脚步非整你屁股眼儿往上不可!”
  翔英瞅着娘那严肃的表情,听着她苦口婆心的教导,一直鼓肚皮想笑,娘倒真有她那一套人生箴言。她解释道:“这时的事儿不能和‘四人帮’那时比。那时都是为了整人,越整越穷。这时是搞改革,‘革’掉整人的‘官’,‘革’掉卡人的政策、制度,换上好厂长,多出好药品,好给百姓治病;多赚钱,增加国家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改革干的都是大好事。我越是刚来乍到,越得卖膀子力气。若是事事往后躲,当个小精人,那大伙可看不起了,我念这么多年书也白念了!”
  翔英说话的时候,小彦芳老想用她的小手摸弄她的脸,她把这张好看的脸,当成了墙上的画儿。盼弟急忙接过去,拉起那个大核桃逗她玩。
  “你说的理儿是对着哩,可是哪个运动不是都说为国家好,为百姓好?‘运’来‘运’去,都是老百姓倒霉,五八年‘运’了一阵子,六零年饿死那么多人。文化大革命又‘运’了十年,把人的骨头都饿细了。孩子,你年岁小,经事少,我算怕极了。”
  “农村去掉生产队,换上大承包,老百姓自由耕种,自由买卖,不是很快有吃有穿富起来了,这就是改革。城市搞的也是这种承包改革,不改不行,不改国家富不了,老百姓也富不了。”
  “那让原来那伙人改不行哩?”
  “他们早就站着茅坑不拉屎,年年赔钱,有时工资都开不了。农民地里收成少,就吃不饱,工厂里赔钱,工人也受不了!”
  “唉,妮呀,你咋不挑个好厂子?怎么去这个乱葬岗子?”
  “嘻嘻,哪个厂也要搞改革,哪个厂都要搞承包,全国都得改……”
  云英撇撇嘴,又用胳膊碰了下娘的腰:“你一看见‘心尖子’,就话没了,亲不够。不知哪厢炕热了,那事还说不说呢?”
  俏婶经云英一提醒,忽愣想起把大事忘了。她赶快说:“翔英,你看,云英在建筑队干活,又脏又累,听说药厂招包装工人,你给厂长好生说说,让云英去上班吧。”
  翔英看看云英,打趣道:“这是你拱的!”
  云英把头一歪,嘻嘻一笑:“就是!”
  翔英不愿惹娘不高兴,也不愿云英伤心。但办这事是不可能的。答应和拒绝都不合适,她还要赶紧回厂,研究承包指标和实施措施。怎么办?她忽然想起一篇研究文章:《改革劳动制度》。今后要停止招收固定工,实行合同制,这或许要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全社会招收合同工的办法。如果实现这个办法,云英进厂当工人的机会也就有了。不过她深知,云英既没文化,又没技术,进厂没多大意思。她的进厂念头不过是受这个时代青年人进城热的影响,实现进城当工人吃商品粮的美梦。
  她说:“云英还有个好运气,今后国家的工人,全部实行合同制,不再招收固定工,只要有文化、有技术,谁都可以被招进厂去,当工人,当技术员。你赶紧抽时间学文化、学知识,今后当工人要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厂。如果你一定要当工人,就扔下杂事,专心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到时我帮你考。”
  云英嘴撅得老高:“看,二姐哄小孩哩!一杆子支你那么远,什么年月实行合同制,我要等成老太太?还要考?文化那么好学?在学堂里高桌子大板凳还学不好,在家里咋学?你不管就直说不管,还要瞎支应人……”
  翔英看了一下云英不愉的红脸儿,叹道:“说实在的,像你这情况,倒不如回农村有前途。养鸡、养兔、种蘑菇、种棉花,都能发大财。报纸上登了很多农民万元户事迹,你都能干好,哪年不弄三千两千的。农村住房宽绰,空气新鲜,比乌烟瘴气的工厂不好?”
  “哟哟,二姐飞机上说话,调儿真高。那你为啥不回农村,却挑这个大药厂?你发滑,就说办不办吧?”
1 2 3 4 ... 7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学生
    sep
  • 学生
    Ear
  • 学生
    Ear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5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游天记(奇幻)
菡萏外传(都市)
(喜剧)
天堂(家庭)

同类推荐作品

第七人(1)(家庭)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第七人(2)(家庭)

同类最新作品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菲林神功(都市, 家庭)
为女儿讨回公道(家庭, 犯罪)
妈妈我长大后保护你(家庭, 犯罪)
孕事(农村, 家庭)
云与树(农村, 家庭, 奇幻)
偷情(爱情, 农村, 家庭)
女生(爱情, 农村, 家庭)

同类随机作品

哭泣如歌(校园, 农村, 家庭)
坑爹证(主旋律, 家庭)
天伦之乐(家庭)
(爱情, 农村, 家庭)
拐小女孩的乞丐(小小说)(主旋律, 家庭, 犯罪)
生与死的诱惑(家庭)
偷情(爱情, 农村, 家庭)
化蝶(家庭)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