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095
阅读:6378
发表:2016/6/17
80章 家庭 小说
《天堂》第56-58章
8-10
…
53-55
56-58
62-64
…
79-8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高才虽“坐”过二年,但他压根就没服气。他只怨自己那时年岁太小,经验太少。这几年,偷、掏、盗、抢、奸,如同家常便饭,谁能奈何于他?
他常常暗笑,又常常遭贬那大大小小的“官”们。他们整天吃得饱饱的,坐得高高的,脸孔拉得长长的,操着洋腔洋调,左一套、右一套;好话都让他们说了,就是办不成好事。你们有什么本事,有能耐抓住我!
小偷偷东西,必须事前搞好现场调查研究,透彻分析各方面情况,订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不能出丝毫差错,如有一点疏乎和麻疲就会落入法网。利害关系使他不得不处处小心,行事不得不聪明警觉。
“官”们就大不相同。他们没有丝毫的危险感,倒有十足的优越感。没有什么真本事,倒有一堆臭理论。他们既不愿吃苦调查,更不去费力实干。他们既没有才学,又没有胆量。有些“官”不是凭为百姓办好事的本领,而是靠一张膏了油的嘴,一天到晚的瞎吹。
所以高才下结论:
大“官”的本事不如小偷大。
小偷当“官”,智慧和办法绰绰有余。
“官”当小偷,必定被抓获。
可悲的是,高才错看了形势,低估了自己生存的社会,太小看了“官”们的本事。
他怎会知晓,国家已撒开一张大网。
第58章 激动魂魄的凯旋
文翔英这几天一直沉浸在兴奋之中。
三支考察队相继凯旋归来,队队带回令人欢欣鼓舞的辉煌成果。
陈平首先回来。价值四百万元的积压药品推销一空。他们调查了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内蒙等全国各地各种药品的市场供需情况,写出了几万字的调查报告,指出了各地急缺的药品,提出改变华荣药厂生产结构的建议。厂长和助理们连夜审议,研究了这个建议,并作出决定,立即停止六种市场疲软药品的生产,快上风湿、高血压、肝炎、流感等八种新药。
方拓他们走访了全国各大城市,考查了同行厂家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并和上海、广州、成都的三家大药厂签订了技术交流协议书。写出了三万字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改革旧设备、旧工艺、旧产品方案。
让翔英等得心急的是,吉志远到昨夜才回来。一个多月的外出,脸儿瘦了一圈,眼窝深陷,眼神疲惫,像个病号。
今天一上班,吉志远就汇报了癌药研制方案。
吉志远、李尚科带队,一口气走访了五大城市的癌药研制单位。
上海S研究所,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癌药研制单位。三十多年来,它已试制出数种防癌和治癌药物,有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所的马所长,早年留学于美国,后又进修于英国和日本,一直不倦从事癌药的研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美、英、法、日等国都有同学和好友。经常互通研究情报,探索癌病的秘密,掌握着癌药研究的最新动向。
但,他们三人抱着巨大希望,带着满腔热情毕恭毕敬把省和国家医药总局的介绍信交给对方时,却碰了一鼻子灰。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大个子中年妇女。大大的脸盘,戴一副漂亮眼镜,很有派头。她看完介绍信,嘴角微微露出一种嘲笑:来参观新设备,了解新技术,癌药的最新成果!可笑!我们花九牛二虎之力,用多年的心血汗水换取的研究成果,只凭一封信,就交给你们?改革开放,也没有这样的开放法儿呀。
“我们搞的东西都还不成熟,不便对外公开,你们是生产厂,可到本市K制药厂去参观,他们也研究癌药,K厂离这儿不远。”
吉志远焦急地说:“我们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贵所是国内最权威的癌药研究所,我们特来求教。我们已向省局和国家医药总局立下军令状,三年内研制不出有效治癌药五年不结婚,五年研制不出治癌特效药就十年不结婚!”
李尚科说:“请不要拒我们于大门之外,我们是诚心来学习的。学不到你们的经验就不回去!”
女主任脸拉长了,简直三个神经病!见过讨饭的乞丐,还没见过科研乞丐!你们立军令状和我们有何关系?但她料到三个人绝不会轻易被撵走。
她叫来了副所长。
副所长是个精瘦而高傲的老头儿。他看完介绍信,又像打量三个顽皮孩子,拉着长腔问:“你们到底来干什么?”
吉志远好像找到救星,忙虔诚地回答:
“我们是H省华荣制药厂的研究人员。我们向省和国家医药总局立下军令状,五年制出治癌特效药。为了少走弯路,吸取经验,特来学习你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以加速我们的研制进程,确保如期制出治癌特效药品。”
副所长露出宽仁而超脱的微笑:
“小伙子,我赏识你的治学精神,但也为你的狂热担心,你们研究癌药多长时间了?
吉志远诚恳地答道:“刚开始”
“哈哈哈,”副所长禁不住大笑了:“年轻人真富于浪漫精神,爱追求神话中的东西,实话告诉你,我们一群老家伙,夙兴夜寐五十载,做梦都在想治癌药,而且和世界上五个国家最有权威的研究机构挂着钩,但是至今仍拿不出一种有特效的癌药。难哪,小小的癌细胞,难倒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这是人类至今没有征服的疾病顽敌!你白手起家,三至五年,哈哈哈哈……”
吉志远三人被笑得发慌,又有些发怒:
“老前辈,我们衷心敬仰你们长期不懈的辛劳。但是,摘取科学成果的人,并不见得都需要经过五十年的奋斗,这不应成为一条定律。歌德巴赫猜想这个难题,全世界数学英才折腾了二三百年没有解决,陈景润没几年就破解了,这种事例倒并不是唯一的。我相信,以我们拼搏和努力,再加上你们和世界最新研究成果,三至五年会攻克的这一堡垒。请您相信我们的拼命精神。你们是用时间去研究;而我们要用生命来研究。我虽然才二十六岁,但决不准备研究五十年。我要在五年以内探求出成果。否则,宁愿以死警示医疗界,决不会碌碌残喘。”
副所长被深深触动,收起高傲的笑容,换以严峭的神态:
“小伙子,请你在开始研制活动前,首先医治好你不正常的神经。”
“每一个真正的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歇斯底里型的人物。”
“你们是远来客人。我不打算进行不愉快的争论,我以老同行的身份,非常赞赏你的学研勇气和惊人的时间观念,但对你们的研究活动爱莫能助。请你另登高门,寻找成功阶梯,祝你们成功。”
“你想把我们赶走?”李尚科要发火。
“再逗留也无益。”副所长冷冰冰。
“你让我们千里跑来,空手而回?”“眼镜”质问道。
“我们并没有邀请你们来。”副所长不再客气。
“我们是来学习,我们是为拯救病人,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医疗事业。”“李尚可”开了火。
“我们的研究也不是为了个人发财。誰也不需解释科研目的。有必要吗?”
“我们用生命征服癌症的研制工作,从道义上讲你们也应该帮助,怎能拒我们于大门之外?”
“谁也没有权力强迫别人作这作那。我们应有制订并执行保秘制度的权力。你们说是吗?并不应该因为你们立下军令状,就取消我们的保秘制度。”
吉志远的胸脯憋得难受。他想不通这个医药研究的泰斗,为什么这样不近人情?人家几千里前来学习取经,他却如此推委刁难。同是社会主义的研究所,同是向癌症进攻,是同盟军,是战友,理应互相帮助,互通情报,共同对“敌” 。为什么情报、战果还对友军封锁、保秘?封锁保秘对谁有好处?为什么要这样?啊,名缰利索!堂堂君子,微微小人,圣洁的学术界,万不该存在这种陈腐思想。但是,这里是上海,这里是人家的研究所,他能奈其何?
求之受拒,走,再难找到这样的研究所。
进退两难。
软的,不听;硬的,没用。
难!急!
噗通,吉志远跪在副所长面前,泪流满面。他哀怨地求诉“老前辈,你从事癌药研究已半个世纪,我敬佩你为之付出了青春和无数血汗,可是您知道这五十年,世界上有多少人死于癌症吗?六亿三千万!”
这六亿多大活人在您研制癌药的过程中,一个个被癌细胞残暴的杀死,您不觉得是对您疯狂的挑衅吗,您一颗癌药专家的心受的了吗?对这些无辜的亡灵不觉有愧吗,您不觉得责任心、时间感太差了吗?恕我我无知狂言,我决不会有这样的耐心——五十年不出品牌成果而苟活;我也决不会有这样厚的脸皮——看着那么多人因自己的无能痛苦的死去,而无动于衷。我决不会磨蹭五十年。五年研制不出治癌特效药,我就无颜面对每年癌症致死的几百万人,我没脸再活下去。消灭癌细胞也是一场战争,久战不胜,是人的耻辱,现代文明的耻辱。眼睁睁受辱苟活,不如自杀。你们不帮助我们,我就死在这里!”
副所长目瞪口呆。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不要命更厉害?
“洋秀才”的哭诉惊动了老所长陈正刚。陈所长是举世闻名的癌药专家,他的办公室就是他的书房。宏大的屋内有二十多个书架。层层叠叠都是书刊资料。陈老身躯高大魁伟,前额广阔,脸盘端庄。他虽白发苍苍,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双目奕奕有神。他和言悦色,慈祥可敬。
“好哇,后生可畏,精神可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们的情况,来此的目的,我刚才都听了,我真高兴见到你们。人活着需要有一种精神,要办成一件大事业,就更需要有一种超人的顽强,需要一种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劲头,需要那种歇斯底里式的狂热,需要那种疯狂的拼搏努力。我从事癌药研究五十多年,还没遇到过一人,对癌药的研究如此痴迷,有如此可敬的献身精神。好,这是你的机遇,也是我的机遇,我找到了最好的合作者。老夫碌碌多半生,至今没有拿出患者满意的癌药成果,死难冥目呀!希望寄托在你们这一代,你们有极佳的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我老了,体力、脑力均不从心,真是壮志末酬体先衰。你们来得正好,现在中央号召科研单位也搞横向联合,联合攻关,提法很好。联合起来力量大嘛。人才集中,资料集中,设备也可以集中,这就大大增强了攻关的威力。我有这样个意见,研制以我所为主,生产以你厂为主。对资料、原料、试验设备,可以共用,理论可以互相参阅,可以定期和不定期互派人员参加研制。论文的发表权,药品的出售权和利润(各半)为两方所共有。我这个想法今天就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上报,然后咱们商量具体订个协议。”
多好的所长,多好的老人。
协议签定了。
吉志远三人饶有风趣地介绍着他们在S研究所的走访经过,文厂长心魂激荡,眼泪滚滚,双方联合攻关癌药协议的签定,为实现五年研制出特效癌药,提供了最有力的条件。这次走访,决定着承包班子的命运,决定着华荣药厂的命运,决定着她文翔英和吉志远的命运,决定着地球上数千万癌症患者的命运。这将是人类征服癌症新的里程碑,世界医药发展史的转折点。
世界上每天死于癌症的人成千上万。
拯救人的生命,应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
然而,至今世界上战争不断,杀人不止。救人应抓紧时间。时间应是人类活动的第一因素,第一资源。解决任何问题,抽去时间因素,它将变得没什么意义。
办事拖拉误事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犯罪。
然而,当今,拖风成灾!拖,就是害人,尤其是医疗!
文翔英的心,正在思索的蓝天下翱翔。忽然动力设备科的周科长惊惊诧诧跑进来。他脚没立稳,就嚷道:“全厂停电又停水,娘的,怎么搞的,各车间的机器都停转了,怎么办?”
文厂长和她的助理们大吃一惊,全厂停电,非同小可。这会造成巨大损失!华荣药厂的产值每小时三万多元,停电半天了不得。
顾不得多想,文翔英下达命令,让电工班,设备科,保卫科所有的人立刻行动,详查各要害部位,迅速找出停电原因。
谈何容易,诺大工厂,线路纷繁,管道错综,天上地下,渺茫难找。电工班和设备科的人急得火烧火燎,连颠带跑,分成几个小组,分头检修,厂长和助理们当场指挥。
机器停转,工人没事干,纷纷走出厂房。扒堆凑伙询问情况,华荣药厂各车间各科室议论纷纷。
“哼,黄毛丫头当厂长,纯粹是桌上的花瓶,漂亮摆设。”
“凭她的花花模样儿,唱歌跳舞是个料儿,当大厂长,可是麻雀吃玉米——够呛。”
“兔子能驾辕,就没人买骡子马。”
“订那么高的指标,就是沽名钓誉,在全国出名。”
“有个好模样,又有个好名声,不嫁省长也会嫁个部长!”
“她哪像个厂长,倒像个红卫兵头头。一进来就把老同志全撸了下去,突出个人,排除异已,网络青一色大学生。行政上搞法西斯。业务上,搞资本主义经营。组织上,拉帮结派。她向无产阶级全面夺权,搞全盘西化,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皇皇药厂大权,落入一个野心家之手。可悲,可气也!”
“古今中外,野心家没有好下场,虽能折腾一时,但最后都是身败名裂。”
“她利令智昏,狂妄之极,太小视老家伙的实力了。夺了王书记的权,罢了刘尚两科长的“官”,又想把孙厂长送入大狱。不是不报,时机不到。”
“这次停电事故,她要负全部责任。高高在上,天天跟她的黑高参嘀咕整人,哪有心抓安全管理?
旧营垒的骨干聚在一块,趁厂大乱之机,你一通他一通地大放厥辞,诬骂文翔英。在旁的一些干部职工,越来越听不下去他们的狂言恶语,纷纷进行反击:
“人说话不要昧着良心。这几个月药厂搞得怎么样?产值比去年同期翻一番。四百万元积压全销出,利税比去年同期翻两番,我们的收入平均比去年增两倍。你们没有拿吗?”
“小孩拉屎还知道拉一滩挪挪地方。那脸皮比城墙厚的“干部”却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振振有词,说他本来就应该占着。”
“看他们都搞了些什么呀,房他们分好的,升级他们优先,老婆孩子都安排了好位置,勾结投机商赚大钱。他们不是人民的‘干部’,而是职工的吸血虫!”
“撸得好。光占窝不下蛋的鸡,就得轰出去。”
两个“阵营”大义凛然,连讽带刺地对抗着。
腾,电灯亮了。
药厂内一片欢呼声。
职工干部纷纷各就各位。大个子电工气的大骂:“他娘的,有人把总闸线路割断了,是他娘的故意破坏!”
“一定查出人来,揍他个半死”。
“脱他个光腚,倒栽头吊他一小时!”
“狗娘养的!”
文厂长伸出手腕,看看手表,停电半个小时。
她通知保卫科长尽快查出肇事者和作案动机,详细汇报。
他常常暗笑,又常常遭贬那大大小小的“官”们。他们整天吃得饱饱的,坐得高高的,脸孔拉得长长的,操着洋腔洋调,左一套、右一套;好话都让他们说了,就是办不成好事。你们有什么本事,有能耐抓住我!
小偷偷东西,必须事前搞好现场调查研究,透彻分析各方面情况,订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不能出丝毫差错,如有一点疏乎和麻疲就会落入法网。利害关系使他不得不处处小心,行事不得不聪明警觉。
“官”们就大不相同。他们没有丝毫的危险感,倒有十足的优越感。没有什么真本事,倒有一堆臭理论。他们既不愿吃苦调查,更不去费力实干。他们既没有才学,又没有胆量。有些“官”不是凭为百姓办好事的本领,而是靠一张膏了油的嘴,一天到晚的瞎吹。
所以高才下结论:
大“官”的本事不如小偷大。
小偷当“官”,智慧和办法绰绰有余。
“官”当小偷,必定被抓获。
可悲的是,高才错看了形势,低估了自己生存的社会,太小看了“官”们的本事。
他怎会知晓,国家已撒开一张大网。
第58章 激动魂魄的凯旋
文翔英这几天一直沉浸在兴奋之中。
三支考察队相继凯旋归来,队队带回令人欢欣鼓舞的辉煌成果。
陈平首先回来。价值四百万元的积压药品推销一空。他们调查了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内蒙等全国各地各种药品的市场供需情况,写出了几万字的调查报告,指出了各地急缺的药品,提出改变华荣药厂生产结构的建议。厂长和助理们连夜审议,研究了这个建议,并作出决定,立即停止六种市场疲软药品的生产,快上风湿、高血压、肝炎、流感等八种新药。
方拓他们走访了全国各大城市,考查了同行厂家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并和上海、广州、成都的三家大药厂签订了技术交流协议书。写出了三万字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改革旧设备、旧工艺、旧产品方案。
让翔英等得心急的是,吉志远到昨夜才回来。一个多月的外出,脸儿瘦了一圈,眼窝深陷,眼神疲惫,像个病号。
今天一上班,吉志远就汇报了癌药研制方案。
吉志远、李尚科带队,一口气走访了五大城市的癌药研制单位。
上海S研究所,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癌药研制单位。三十多年来,它已试制出数种防癌和治癌药物,有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所的马所长,早年留学于美国,后又进修于英国和日本,一直不倦从事癌药的研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美、英、法、日等国都有同学和好友。经常互通研究情报,探索癌病的秘密,掌握着癌药研究的最新动向。
但,他们三人抱着巨大希望,带着满腔热情毕恭毕敬把省和国家医药总局的介绍信交给对方时,却碰了一鼻子灰。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大个子中年妇女。大大的脸盘,戴一副漂亮眼镜,很有派头。她看完介绍信,嘴角微微露出一种嘲笑:来参观新设备,了解新技术,癌药的最新成果!可笑!我们花九牛二虎之力,用多年的心血汗水换取的研究成果,只凭一封信,就交给你们?改革开放,也没有这样的开放法儿呀。
“我们搞的东西都还不成熟,不便对外公开,你们是生产厂,可到本市K制药厂去参观,他们也研究癌药,K厂离这儿不远。”
吉志远焦急地说:“我们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贵所是国内最权威的癌药研究所,我们特来求教。我们已向省局和国家医药总局立下军令状,三年内研制不出有效治癌药五年不结婚,五年研制不出治癌特效药就十年不结婚!”
李尚科说:“请不要拒我们于大门之外,我们是诚心来学习的。学不到你们的经验就不回去!”
女主任脸拉长了,简直三个神经病!见过讨饭的乞丐,还没见过科研乞丐!你们立军令状和我们有何关系?但她料到三个人绝不会轻易被撵走。
她叫来了副所长。
副所长是个精瘦而高傲的老头儿。他看完介绍信,又像打量三个顽皮孩子,拉着长腔问:“你们到底来干什么?”
吉志远好像找到救星,忙虔诚地回答:
“我们是H省华荣制药厂的研究人员。我们向省和国家医药总局立下军令状,五年制出治癌特效药。为了少走弯路,吸取经验,特来学习你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以加速我们的研制进程,确保如期制出治癌特效药品。”
副所长露出宽仁而超脱的微笑:
“小伙子,我赏识你的治学精神,但也为你的狂热担心,你们研究癌药多长时间了?
吉志远诚恳地答道:“刚开始”
“哈哈哈,”副所长禁不住大笑了:“年轻人真富于浪漫精神,爱追求神话中的东西,实话告诉你,我们一群老家伙,夙兴夜寐五十载,做梦都在想治癌药,而且和世界上五个国家最有权威的研究机构挂着钩,但是至今仍拿不出一种有特效的癌药。难哪,小小的癌细胞,难倒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这是人类至今没有征服的疾病顽敌!你白手起家,三至五年,哈哈哈哈……”
吉志远三人被笑得发慌,又有些发怒:
“老前辈,我们衷心敬仰你们长期不懈的辛劳。但是,摘取科学成果的人,并不见得都需要经过五十年的奋斗,这不应成为一条定律。歌德巴赫猜想这个难题,全世界数学英才折腾了二三百年没有解决,陈景润没几年就破解了,这种事例倒并不是唯一的。我相信,以我们拼搏和努力,再加上你们和世界最新研究成果,三至五年会攻克的这一堡垒。请您相信我们的拼命精神。你们是用时间去研究;而我们要用生命来研究。我虽然才二十六岁,但决不准备研究五十年。我要在五年以内探求出成果。否则,宁愿以死警示医疗界,决不会碌碌残喘。”
副所长被深深触动,收起高傲的笑容,换以严峭的神态:
“小伙子,请你在开始研制活动前,首先医治好你不正常的神经。”
“每一个真正的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歇斯底里型的人物。”
“你们是远来客人。我不打算进行不愉快的争论,我以老同行的身份,非常赞赏你的学研勇气和惊人的时间观念,但对你们的研究活动爱莫能助。请你另登高门,寻找成功阶梯,祝你们成功。”
“你想把我们赶走?”李尚科要发火。
“再逗留也无益。”副所长冷冰冰。
“你让我们千里跑来,空手而回?”“眼镜”质问道。
“我们并没有邀请你们来。”副所长不再客气。
“我们是来学习,我们是为拯救病人,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医疗事业。”“李尚可”开了火。
“我们的研究也不是为了个人发财。誰也不需解释科研目的。有必要吗?”
“我们用生命征服癌症的研制工作,从道义上讲你们也应该帮助,怎能拒我们于大门之外?”
“谁也没有权力强迫别人作这作那。我们应有制订并执行保秘制度的权力。你们说是吗?并不应该因为你们立下军令状,就取消我们的保秘制度。”
吉志远的胸脯憋得难受。他想不通这个医药研究的泰斗,为什么这样不近人情?人家几千里前来学习取经,他却如此推委刁难。同是社会主义的研究所,同是向癌症进攻,是同盟军,是战友,理应互相帮助,互通情报,共同对“敌” 。为什么情报、战果还对友军封锁、保秘?封锁保秘对谁有好处?为什么要这样?啊,名缰利索!堂堂君子,微微小人,圣洁的学术界,万不该存在这种陈腐思想。但是,这里是上海,这里是人家的研究所,他能奈其何?
求之受拒,走,再难找到这样的研究所。
进退两难。
软的,不听;硬的,没用。
难!急!
噗通,吉志远跪在副所长面前,泪流满面。他哀怨地求诉“老前辈,你从事癌药研究已半个世纪,我敬佩你为之付出了青春和无数血汗,可是您知道这五十年,世界上有多少人死于癌症吗?六亿三千万!”
这六亿多大活人在您研制癌药的过程中,一个个被癌细胞残暴的杀死,您不觉得是对您疯狂的挑衅吗,您一颗癌药专家的心受的了吗?对这些无辜的亡灵不觉有愧吗,您不觉得责任心、时间感太差了吗?恕我我无知狂言,我决不会有这样的耐心——五十年不出品牌成果而苟活;我也决不会有这样厚的脸皮——看着那么多人因自己的无能痛苦的死去,而无动于衷。我决不会磨蹭五十年。五年研制不出治癌特效药,我就无颜面对每年癌症致死的几百万人,我没脸再活下去。消灭癌细胞也是一场战争,久战不胜,是人的耻辱,现代文明的耻辱。眼睁睁受辱苟活,不如自杀。你们不帮助我们,我就死在这里!”
副所长目瞪口呆。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不要命更厉害?
“洋秀才”的哭诉惊动了老所长陈正刚。陈所长是举世闻名的癌药专家,他的办公室就是他的书房。宏大的屋内有二十多个书架。层层叠叠都是书刊资料。陈老身躯高大魁伟,前额广阔,脸盘端庄。他虽白发苍苍,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双目奕奕有神。他和言悦色,慈祥可敬。
“好哇,后生可畏,精神可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们的情况,来此的目的,我刚才都听了,我真高兴见到你们。人活着需要有一种精神,要办成一件大事业,就更需要有一种超人的顽强,需要一种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劲头,需要那种歇斯底里式的狂热,需要那种疯狂的拼搏努力。我从事癌药研究五十多年,还没遇到过一人,对癌药的研究如此痴迷,有如此可敬的献身精神。好,这是你的机遇,也是我的机遇,我找到了最好的合作者。老夫碌碌多半生,至今没有拿出患者满意的癌药成果,死难冥目呀!希望寄托在你们这一代,你们有极佳的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我老了,体力、脑力均不从心,真是壮志末酬体先衰。你们来得正好,现在中央号召科研单位也搞横向联合,联合攻关,提法很好。联合起来力量大嘛。人才集中,资料集中,设备也可以集中,这就大大增强了攻关的威力。我有这样个意见,研制以我所为主,生产以你厂为主。对资料、原料、试验设备,可以共用,理论可以互相参阅,可以定期和不定期互派人员参加研制。论文的发表权,药品的出售权和利润(各半)为两方所共有。我这个想法今天就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上报,然后咱们商量具体订个协议。”
多好的所长,多好的老人。
协议签定了。
吉志远三人饶有风趣地介绍着他们在S研究所的走访经过,文厂长心魂激荡,眼泪滚滚,双方联合攻关癌药协议的签定,为实现五年研制出特效癌药,提供了最有力的条件。这次走访,决定着承包班子的命运,决定着华荣药厂的命运,决定着她文翔英和吉志远的命运,决定着地球上数千万癌症患者的命运。这将是人类征服癌症新的里程碑,世界医药发展史的转折点。
世界上每天死于癌症的人成千上万。
拯救人的生命,应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
然而,至今世界上战争不断,杀人不止。救人应抓紧时间。时间应是人类活动的第一因素,第一资源。解决任何问题,抽去时间因素,它将变得没什么意义。
办事拖拉误事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犯罪。
然而,当今,拖风成灾!拖,就是害人,尤其是医疗!
文翔英的心,正在思索的蓝天下翱翔。忽然动力设备科的周科长惊惊诧诧跑进来。他脚没立稳,就嚷道:“全厂停电又停水,娘的,怎么搞的,各车间的机器都停转了,怎么办?”
文厂长和她的助理们大吃一惊,全厂停电,非同小可。这会造成巨大损失!华荣药厂的产值每小时三万多元,停电半天了不得。
顾不得多想,文翔英下达命令,让电工班,设备科,保卫科所有的人立刻行动,详查各要害部位,迅速找出停电原因。
谈何容易,诺大工厂,线路纷繁,管道错综,天上地下,渺茫难找。电工班和设备科的人急得火烧火燎,连颠带跑,分成几个小组,分头检修,厂长和助理们当场指挥。
机器停转,工人没事干,纷纷走出厂房。扒堆凑伙询问情况,华荣药厂各车间各科室议论纷纷。
“哼,黄毛丫头当厂长,纯粹是桌上的花瓶,漂亮摆设。”
“凭她的花花模样儿,唱歌跳舞是个料儿,当大厂长,可是麻雀吃玉米——够呛。”
“兔子能驾辕,就没人买骡子马。”
“订那么高的指标,就是沽名钓誉,在全国出名。”
“有个好模样,又有个好名声,不嫁省长也会嫁个部长!”
“她哪像个厂长,倒像个红卫兵头头。一进来就把老同志全撸了下去,突出个人,排除异已,网络青一色大学生。行政上搞法西斯。业务上,搞资本主义经营。组织上,拉帮结派。她向无产阶级全面夺权,搞全盘西化,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皇皇药厂大权,落入一个野心家之手。可悲,可气也!”
“古今中外,野心家没有好下场,虽能折腾一时,但最后都是身败名裂。”
“她利令智昏,狂妄之极,太小视老家伙的实力了。夺了王书记的权,罢了刘尚两科长的“官”,又想把孙厂长送入大狱。不是不报,时机不到。”
“这次停电事故,她要负全部责任。高高在上,天天跟她的黑高参嘀咕整人,哪有心抓安全管理?
旧营垒的骨干聚在一块,趁厂大乱之机,你一通他一通地大放厥辞,诬骂文翔英。在旁的一些干部职工,越来越听不下去他们的狂言恶语,纷纷进行反击:
“人说话不要昧着良心。这几个月药厂搞得怎么样?产值比去年同期翻一番。四百万元积压全销出,利税比去年同期翻两番,我们的收入平均比去年增两倍。你们没有拿吗?”
“小孩拉屎还知道拉一滩挪挪地方。那脸皮比城墙厚的“干部”却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振振有词,说他本来就应该占着。”
“看他们都搞了些什么呀,房他们分好的,升级他们优先,老婆孩子都安排了好位置,勾结投机商赚大钱。他们不是人民的‘干部’,而是职工的吸血虫!”
“撸得好。光占窝不下蛋的鸡,就得轰出去。”
两个“阵营”大义凛然,连讽带刺地对抗着。
腾,电灯亮了。
药厂内一片欢呼声。
职工干部纷纷各就各位。大个子电工气的大骂:“他娘的,有人把总闸线路割断了,是他娘的故意破坏!”
“一定查出人来,揍他个半死”。
“脱他个光腚,倒栽头吊他一小时!”
“狗娘养的!”
文厂长伸出手腕,看看手表,停电半个小时。
她通知保卫科长尽快查出肇事者和作案动机,详细汇报。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