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
07-09
10-12
13-15
…
25-2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李纨带着众姐妹和宝玉,还有一群丫鬟,笑吟吟地迎下亭来。
贾母等落轿,由丫鬟扶着走上沁芳亭。
丫鬟把一个大棉褥子铺在栏杆榻板上。贾母倚柱坐在棉褥上,又招呼刘姥姥过来,示意她坐在身旁。
贾母指着四周:“这园子好不好?”
刘姥姥:“阿弥陀佛!我们乡下人过年也买几张画儿贴。大家常说,怎么能到画儿里去逛逛?谁知我今儿进园里一瞧,比那画儿还强十倍!”说着左顾右盼:“要有人照这园子画一张,我带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也值得了。”
贾母笑着指惜春:“你瞧我这小孙女儿,她就会画,等明儿叫她画一张。”
刘姥姥高兴地笑着跑过来拉住借春:“我的姑娘,你这么小的年纪,又这么个好模样,还会画画儿,别是神仙托生的吧?”
姑娘们都“哄”地笑了起来。
李纨领着丫鬟碧月走过来。
碧月端着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里面盛着各色折下来的菊花,来到贾母跟前。
贾母检了一朵大红菊花簪在鬓上,又回头招呼刘姥姥:“快过来带花。”
凤姐把刘姥姥拉过来:“让我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兰竖四地插了刘姥姥一头。
贾母和众人拍手大笑。
刘姥姥笑着:“我这脑袋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么体面起来了。”
李纨笑着:“你还不拔下来摔到她脸上呢,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
刘姥姥依旧笑着:“我虽老了,年轻时也爱风流。今儿老风流才好。”
贾母笑着站起来:“我领你到潇湘馆逛逛去。”
8 潇湘馆院内
两边翠竹夹路,中间一条石子漫的甬路,甬路两侧上地上布满苍苔。
贾母和刘姥姥等人说笑着走进院中。
路窄人多,刘姥姥让出甬路,自己走在甬路旁的土地上。
琥珀拉了刘姥姥一把:“姥姥,你上来走,当心苍苔滑了。”
刘姥姥:“不要紧,我们走熟了。可惜姑娘们的绣鞋,别沾脏了。”只顾说话,不防脚下果然向前一滑,“咕咚”一声仰面摔倒在地上。
众人看着拍手哈哈笑起来。
贾母笑着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
刘姥姥一骨碌,手撑着地站起来,笑着:“才说嘴就打了嘴。”
贾母:“扭着腰没有?叫丫头们捶一捶。”
刘姥姥:“哪儿说的,我就那么娇嫩了?在家干活,哪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
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人进屋。
9 荇叶渚
岸边靠着两只文彩华贵的棠木舫。
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并鸳鸯、玉钏等丫鬟已在第一只棠木舫中坐定,李纨和凤姐最后登船。
凤姐立在船头,拿一根竹杆就要撑船。
贾母在舱内对凤姐喊:“这不是玩的,别掉下去,还不快给我进来!”
凤姐回头笑着:“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说着一篙点开,棠木舫缓缓离岸,驶进湖心。
船小人多,凤姐站在船上乱晃,连忙把船篙递给驾娘,蹲下身去。
丫鬟们看着凤姐笑。
后面宝玉和众姐妹坐的船跟了上来。
宝玉立在船上,指着四周枯萎的荷叶:“这些破叶真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拔去。”
宝钗笑着:“这园子天天有人逛,哪有叫人收拾的工夫。”
黛玉:“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可是他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我却喜欢,偏偏你们要把残荷拔去。”
宝玉看着黛玉笑:“真是句好诗。那咱们就别拔了。”
众姐妹看着宝玉笑。
宝玉口中叨念着:“留得残荷听雨声……”向岸上望去,只见一排丫鬟婆子在岸上随船前行。四周枯杨败柳、衰草残菱,顿觉凄清。
10 秋爽斋内
贾母率刘姥姥等人走进房门……
刘姥姥站在宽阔的三间大房中央,惊异地左顾右盼。
地中央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摆着十几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东侧设着一个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水晶儿球白菊。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颜鲁公写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下面案上设着一只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罄,旁边挂着小锤。
刘姥姥不住地眨眼咂舌。
几个丫鬟看着偷笑。
板儿跑到那个白玉比目罄前,摘下锤子就要击罄,两个丫鬟连忙过来拦住。
板儿指着盘中的佛手:“姥姥,我要吃。”
刘姥姥申斥一声:“板儿!”狠狠瞪着他。
探春顺手拿下一个佛手递给板儿:“拿着玩吧,吃不得的。”
板儿高兴地拿在手中把玩。
刘姥姥过来把板儿拉到东边去看。
东边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
板儿跑到纱帐前,边摸边指着:“这是蝈蝈,这是蚂蚱,这是螳螂……”
“啪!”刘姥姥从脑后搧了他一巴掌:“下作黄子!没干没净地乱闹。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
板儿委屈地哭起来。
两个丫鬟上来劝住刘姥姥,哄着板儿走出去。
贾母隔着纱窗向后院看着:“这后廊下的梧桐真好,就是还细些。”
忽然一阵风刮过,隐隐传来鼓乐之声。
贾母侧耳听:“这是谁家娶亲呢?这里临街吧!”
王夫人笑着:“这里离街远着呢。这是咱们梨香院十几个女孩子演习吹打呢。”
贾母恍然:“哦,是了。”又笑着:“既是她们演习,何不让她们进来演习,她们也逛逛,咱们也乐乐。”
凤姐走过来笑着:“我已经让人叫去了。”
贾母:“就让她们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习,一会儿咱们在缀锦阁吃酒,离的近,借着水音又好听。”
凤姐点头走去。
贾母起身:“咱们走吧。别给她们姊妹坐脏了屋子,咱们喝酒去是正经。”
探春走过来笑着:“这是哪里话,我们请老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
贾母笑着对薛姨妈:“我的这三丫头可是好的。就是两个玉儿可恶,一会儿吃醉了,偏到他们屋子里闹去。”大家起身向外走。
11 缀锦阁
席面已摆设整齐。
贾母带众人入坐。
上面两张榻,坐着贾母、薛姨妈,每人面前各两张雕漆几,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
右侧一排,依次坐着刘姥姥、王夫人、宝玉、李纨、凤姐,除王夫人是一椅两几外,其余都是一椅一几,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
左侧一排,依次坐着史湘云、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皆是一椅一几,有方的,有圆的。
每个几上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
丫鬟们上菜时,凤姐向鸳鸯笑着递个眼色。鸳鸯点点头,走到刘姥姥跟前耳语几句,然后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就笑话呢。”
刘姥姥笑着连连点头。
李纨和凤姐起来给贾母、薛姨妈、刘姥姥、王夫人斟酒。
凤姐给刘姥姥斟酒,刘姥姥连忙站起来。凤姐笑着按她坐下.回身从攒盒里端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几上。
贾母端起酒杯,说声“请”。
刘姥姥立即站起来,高声念出:“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鼓着腮不言语。
众人先是发怔,等到刘姥姥念完,满屋里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酒都笑喷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伏在几上直叫“哎哟”。
宝玉笑得一头扎进王夫人怀里。
王夫人搂着宝玉,一手指着凤姐笑着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笑得把酒喷了身旁丫鬟一裙子。
贾母笑得杯里的酒都洒了出来。
探春笑着伏在迎春身上。
惜春笑得离了座位拉着奶娘给她揉揉肠子。
地下丫鬟、媳妇无不笑得弯腰屈背,也有跑出门外笑的。
独独凤姐和鸳鸯撑着不笑。
鸳鸯拿了一双又粗又笨的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递给刘姥姥,把几上乌木镶银的筷子拿走。
刘姥姥喝了一口酒,凤姐连忙把那碗鸽子蛋向刘姥姥跟前推:“请。”刘姥姥用那双粗象牙筷子从碗里捞鸽子蛋,总是夹不住,越使劲越是夹不住……
众人看着笑。
刘姥姥边捞边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我先攘搡一个。”
众人复又大笑。
贾母笑着:“那是鸽子蛋,一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哄她,快别信她的话。”
凤姐笑着:“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冷了就不好吃了。”
刘姥姥已在碗里搅了半天,好容易撮着一个,仲着脖予刚要吃,又一滚,“噗”地又掉地下,滚出老远。
众人都无心喝酒,只看着刘姥姥笑。
刘姥姥放下筷子就要追鸽子蛋,早被丫鬟拣了出去。
刘姥姥夏又坐下:“你说,这一两银子也没听个响,就没了!”
姑娘们又都笑起来。
贾母笑着:“咱们先吃两杯,再行个酒令才有意思。”
薛姨妈笑着:“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们怎么会呢,这是安心让我们醉了。”
王夫人笑着向薛姨妈:“说不上来,多吃一杯就是了,醉了睡觉去,谁还笑话咱们不成。”
凤姐连忙走到地当中,笑着:“要行令,还得鸳鸯姐姐当令官。”
王夫人转头对小丫头:“端张椅子,放到你二奶奶的席上。”
凤姐把鸳鸯拉到自己席上,小丫头端过椅子,凤姐把鸳鸯按在椅子上坐下。
贾母等落轿,由丫鬟扶着走上沁芳亭。
丫鬟把一个大棉褥子铺在栏杆榻板上。贾母倚柱坐在棉褥上,又招呼刘姥姥过来,示意她坐在身旁。
贾母指着四周:“这园子好不好?”
刘姥姥:“阿弥陀佛!我们乡下人过年也买几张画儿贴。大家常说,怎么能到画儿里去逛逛?谁知我今儿进园里一瞧,比那画儿还强十倍!”说着左顾右盼:“要有人照这园子画一张,我带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也值得了。”
贾母笑着指惜春:“你瞧我这小孙女儿,她就会画,等明儿叫她画一张。”
刘姥姥高兴地笑着跑过来拉住借春:“我的姑娘,你这么小的年纪,又这么个好模样,还会画画儿,别是神仙托生的吧?”
姑娘们都“哄”地笑了起来。
李纨领着丫鬟碧月走过来。
碧月端着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里面盛着各色折下来的菊花,来到贾母跟前。
贾母检了一朵大红菊花簪在鬓上,又回头招呼刘姥姥:“快过来带花。”
凤姐把刘姥姥拉过来:“让我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兰竖四地插了刘姥姥一头。
贾母和众人拍手大笑。
刘姥姥笑着:“我这脑袋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么体面起来了。”
李纨笑着:“你还不拔下来摔到她脸上呢,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
刘姥姥依旧笑着:“我虽老了,年轻时也爱风流。今儿老风流才好。”
贾母笑着站起来:“我领你到潇湘馆逛逛去。”
8 潇湘馆院内
两边翠竹夹路,中间一条石子漫的甬路,甬路两侧上地上布满苍苔。
贾母和刘姥姥等人说笑着走进院中。
路窄人多,刘姥姥让出甬路,自己走在甬路旁的土地上。
琥珀拉了刘姥姥一把:“姥姥,你上来走,当心苍苔滑了。”
刘姥姥:“不要紧,我们走熟了。可惜姑娘们的绣鞋,别沾脏了。”只顾说话,不防脚下果然向前一滑,“咕咚”一声仰面摔倒在地上。
众人看着拍手哈哈笑起来。
贾母笑着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
刘姥姥一骨碌,手撑着地站起来,笑着:“才说嘴就打了嘴。”
贾母:“扭着腰没有?叫丫头们捶一捶。”
刘姥姥:“哪儿说的,我就那么娇嫩了?在家干活,哪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
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人进屋。
9 荇叶渚
岸边靠着两只文彩华贵的棠木舫。
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并鸳鸯、玉钏等丫鬟已在第一只棠木舫中坐定,李纨和凤姐最后登船。
凤姐立在船头,拿一根竹杆就要撑船。
贾母在舱内对凤姐喊:“这不是玩的,别掉下去,还不快给我进来!”
凤姐回头笑着:“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说着一篙点开,棠木舫缓缓离岸,驶进湖心。
船小人多,凤姐站在船上乱晃,连忙把船篙递给驾娘,蹲下身去。
丫鬟们看着凤姐笑。
后面宝玉和众姐妹坐的船跟了上来。
宝玉立在船上,指着四周枯萎的荷叶:“这些破叶真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拔去。”
宝钗笑着:“这园子天天有人逛,哪有叫人收拾的工夫。”
黛玉:“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可是他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我却喜欢,偏偏你们要把残荷拔去。”
宝玉看着黛玉笑:“真是句好诗。那咱们就别拔了。”
众姐妹看着宝玉笑。
宝玉口中叨念着:“留得残荷听雨声……”向岸上望去,只见一排丫鬟婆子在岸上随船前行。四周枯杨败柳、衰草残菱,顿觉凄清。
10 秋爽斋内
贾母率刘姥姥等人走进房门……
刘姥姥站在宽阔的三间大房中央,惊异地左顾右盼。
地中央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摆着十几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东侧设着一个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水晶儿球白菊。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颜鲁公写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下面案上设着一只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罄,旁边挂着小锤。
刘姥姥不住地眨眼咂舌。
几个丫鬟看着偷笑。
板儿跑到那个白玉比目罄前,摘下锤子就要击罄,两个丫鬟连忙过来拦住。
板儿指着盘中的佛手:“姥姥,我要吃。”
刘姥姥申斥一声:“板儿!”狠狠瞪着他。
探春顺手拿下一个佛手递给板儿:“拿着玩吧,吃不得的。”
板儿高兴地拿在手中把玩。
刘姥姥过来把板儿拉到东边去看。
东边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
板儿跑到纱帐前,边摸边指着:“这是蝈蝈,这是蚂蚱,这是螳螂……”
“啪!”刘姥姥从脑后搧了他一巴掌:“下作黄子!没干没净地乱闹。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
板儿委屈地哭起来。
两个丫鬟上来劝住刘姥姥,哄着板儿走出去。
贾母隔着纱窗向后院看着:“这后廊下的梧桐真好,就是还细些。”
忽然一阵风刮过,隐隐传来鼓乐之声。
贾母侧耳听:“这是谁家娶亲呢?这里临街吧!”
王夫人笑着:“这里离街远着呢。这是咱们梨香院十几个女孩子演习吹打呢。”
贾母恍然:“哦,是了。”又笑着:“既是她们演习,何不让她们进来演习,她们也逛逛,咱们也乐乐。”
凤姐走过来笑着:“我已经让人叫去了。”
贾母:“就让她们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习,一会儿咱们在缀锦阁吃酒,离的近,借着水音又好听。”
凤姐点头走去。
贾母起身:“咱们走吧。别给她们姊妹坐脏了屋子,咱们喝酒去是正经。”
探春走过来笑着:“这是哪里话,我们请老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
贾母笑着对薛姨妈:“我的这三丫头可是好的。就是两个玉儿可恶,一会儿吃醉了,偏到他们屋子里闹去。”大家起身向外走。
11 缀锦阁
席面已摆设整齐。
贾母带众人入坐。
上面两张榻,坐着贾母、薛姨妈,每人面前各两张雕漆几,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
右侧一排,依次坐着刘姥姥、王夫人、宝玉、李纨、凤姐,除王夫人是一椅两几外,其余都是一椅一几,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
左侧一排,依次坐着史湘云、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皆是一椅一几,有方的,有圆的。
每个几上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
丫鬟们上菜时,凤姐向鸳鸯笑着递个眼色。鸳鸯点点头,走到刘姥姥跟前耳语几句,然后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就笑话呢。”
刘姥姥笑着连连点头。
李纨和凤姐起来给贾母、薛姨妈、刘姥姥、王夫人斟酒。
凤姐给刘姥姥斟酒,刘姥姥连忙站起来。凤姐笑着按她坐下.回身从攒盒里端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几上。
贾母端起酒杯,说声“请”。
刘姥姥立即站起来,高声念出:“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鼓着腮不言语。
众人先是发怔,等到刘姥姥念完,满屋里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酒都笑喷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伏在几上直叫“哎哟”。
宝玉笑得一头扎进王夫人怀里。
王夫人搂着宝玉,一手指着凤姐笑着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笑得把酒喷了身旁丫鬟一裙子。
贾母笑得杯里的酒都洒了出来。
探春笑着伏在迎春身上。
惜春笑得离了座位拉着奶娘给她揉揉肠子。
地下丫鬟、媳妇无不笑得弯腰屈背,也有跑出门外笑的。
独独凤姐和鸳鸯撑着不笑。
鸳鸯拿了一双又粗又笨的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递给刘姥姥,把几上乌木镶银的筷子拿走。
刘姥姥喝了一口酒,凤姐连忙把那碗鸽子蛋向刘姥姥跟前推:“请。”刘姥姥用那双粗象牙筷子从碗里捞鸽子蛋,总是夹不住,越使劲越是夹不住……
众人看着笑。
刘姥姥边捞边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我先攘搡一个。”
众人复又大笑。
贾母笑着:“那是鸽子蛋,一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哄她,快别信她的话。”
凤姐笑着:“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冷了就不好吃了。”
刘姥姥已在碗里搅了半天,好容易撮着一个,仲着脖予刚要吃,又一滚,“噗”地又掉地下,滚出老远。
众人都无心喝酒,只看着刘姥姥笑。
刘姥姥放下筷子就要追鸽子蛋,早被丫鬟拣了出去。
刘姥姥夏又坐下:“你说,这一两银子也没听个响,就没了!”
姑娘们又都笑起来。
贾母笑着:“咱们先吃两杯,再行个酒令才有意思。”
薛姨妈笑着:“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们怎么会呢,这是安心让我们醉了。”
王夫人笑着向薛姨妈:“说不上来,多吃一杯就是了,醉了睡觉去,谁还笑话咱们不成。”
凤姐连忙走到地当中,笑着:“要行令,还得鸳鸯姐姐当令官。”
王夫人转头对小丫头:“端张椅子,放到你二奶奶的席上。”
凤姐把鸳鸯拉到自己席上,小丫头端过椅子,凤姐把鸳鸯按在椅子上坐下。
上一集
下一集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