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58749
阅读:10940
发表:2019/6/30
历史
小说
国家至上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刘元寿看似唯唯诺诺,实际上却极为聪明,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未来的大汉天子,虽然知道太守府已经做好了安排,但刘元寿却不能没有准备,即便太子不住在广陵王府,如果太子能在广陵楼小憩,那也是彰显忠心的大好时机,没想到太子竟然主动提出要住在广陵王府。
“广陵侯有心了!”太子勉强笑了笑,“听说佰父的广陵楼气派非凡,正好去见识见识!”
第七章广陵楼
刘元寿本来准备了一场盛大的酒宴为太子接风洗尘,但册封大典不欢而散,太子身心疲惫下只在鲍昱和马光陪同下,匆匆用过午膳。
午膳之后,太子便在刘元寿独自引领下登上广陵楼。身处九层高楼,太子极目远眺,广陵美景尽收眼底,心中对佰父再次唏嘘不已。
良久,太子转身问道:“可有怨愤?”
刘元寿一惊,当即跪倒在地,“殿下明鉴,臣不敢有怨恨!”
“是不敢有?还是没有?”
刘元寿身子匍匐的更低,颤声道:“臣既不敢有怨恨,也没有怨恨!”
“兄长请起!”太子面色稍缓,说道:“这里没有外人,你也不必如此拘束,我们还是兄弟相称!”
君臣之礼自古以来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同胞兄弟亦不例外,如果刘元寿真的以为可以凭借堂兄身份和太子称兄道弟,那么估计离死也就不远了。刘元寿显然不是蠢人,反而有着远超其父的智慧,俯身在地时更加不敢稍动,“臣不敢!”
太子微微一笑,心道你当然不敢,“父皇念你们兄弟过的清苦,这次特意命我过来看看,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说!”
“臣等家人,只求苟活于世,不敢再有任何奢求!”
太子说道:“佰父雄才大略,聪明睿智,是父辈诸王中最有担当者,如果时机合适当能成就一番事业!”
刘元寿上半身几乎爬在地上,惶恐道:“启禀殿下,臣有不同看法!”
“哦?”太子讶然道:“兄长不妨明言!”
刘元寿正色道:“家父虽有几分才智,但绝对成不了气候,所谓担当也只是他自己酒后戏言!”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你在佰父身边长大,自幼便观察佰父的一言一行,这世上最了解佰父的可能就是你了!”太子说完,见刘元寿依然是匍匐在地,于是说道:“兄长快快请起!”
刘元寿闻言抬起身子,但仍然低着头,双臂支撑跪在地上,长叹道:“家父愧对祖先,愧对大汉,更是愧对皇上,最后的结果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哦?”太子看着刘元寿,不动声色。
“家父贵为皇子而不能自知,无论去哪都遍受吹捧,久而久之就真的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实际上臣以为家父只有中人之资,而身边总围绕着一些阿谀奉迎的势利小人,以致听到的尽是蛊惑之语,没有忠恳之言,以致最后竟然枉顾皇上眷顾,不自量力地企图谋反,实乃万死难赎其罪!”
太子淡淡道:“你真的真么想?”
刘元寿言辞恳切道:“臣刘元寿若有半句虚言,当遭天打雷劈,死后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身!”
“我信你便是,兄长何必立此重誓!”太子急忙上前,亲手将刘元寿搀扶起来。
“多谢殿下!”刘元寿在太子搀扶下站了起来,由于跪的时间久了,身子有些摇晃,眼中噙着泪水,心知此时方算是得到太子的一丝谅解。
太子说道:“佰父虽然犯有重罪,但终是我们长辈,逝者已逝,我们就不提那些过往了吧!”
“多谢殿下既往不咎!”
“元康死的蹊跷,孤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一个交待!”
“多谢殿下!”刘元寿还欲跪谢,却被太子拦住,心中既有感动,又有委屈,顿时如孩童般哭了起来。
“小时候,我最乐意去的便是佰父府上,因为佰父会带我出宫玩耍,可是现在……”太子轻拍着刘元寿肩膀,轻声道:“不知佰父灵位现在何处,我想祭拜一下!”
刘元寿心中暗惊,“家亲灵位在后堂!”
“那有些远了!”太子轻道:“一路行来,我确实有些累了,不如今夜子时,你将灵位拿过来!”
刘元寿躬身答道:“谨遵殿下令喻!”
太子转过身,看着刘元寿认真道:“不过需要机密行事,不得让任何人知晓!”
“诺!”刘元寿躬身答应,此时方敢正视太子,心中隐隐觉得这或是太子南下的真正目的。
刘元寿刚走,马光走上广陵楼九层,还未走到太子近前,便听太子问道:“耿将军现在何处?”
马光停住脚步,躬身道:“有了范羌的前车之鉴,鲍大人为防止耿将军逃跑,将他关押在王府天字号地牢!”
“天字号?”太子回头,看着马光轻笑道:“这鲍大人够狠的!”
马光几步跨到太子身边,说道:“鲍大人向来铁面无私,耿将军落到他手里,只怕没有好果子吃了!”
太子点头,忽而问道:“你觉得会是耿将军吗?”
“臣觉得是耿将军的可能性很小!”
“哦?”
“据臣所知耿家与广陵王府并无私仇,即使他们真有私怨,也绝不会当众毒杀!”
马光见太子不语,接着道:“以事发经过推测,如果真是耿将军在御酒中下毒,那么应该是他预先准备了一瓶御酒,然后在内附库回东宫的途中将御酒调换,我想耿将军不致于蠢到将御酒放在包袱里让人翻出来!”
太子点头道:“孤也觉得不会是耿将军,所以并没有将耿将军交给鲍大人,而只是暂时收押在广陵王府!”
“殿下如此安排,实在是极为妥当!”
“不过既然耿将军自知冤枉,为什么要助范羌逃走?”
“耿将军或是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
“毒杀刘元康,贼人到底是什么居心?”
“贼人的目标应该还是殿下!”
“孤虽然是来赐酒,但并不会喝御酒啊!”
“毒杀殿下恐怕他们暂时也没有合适时机!”马光冷冷道:“他们要的或许是殿下办砸皇上的差情!”
太子不解道:“孤乃国之储君,深受父皇和母后喜爱,岂能因为一件差事而失去恩宠!”
“皇上和皇后对殿下的宠爱自然不会因为一件差事而发生改变,但是如果是两件、三件,很多件呢?”
“这?”太子恍然,心中暗暗吃了一惊,“如果那样,父皇必然认为我办事不力!”
马光说道:“到时候那些宵小之辈必会乘机生事,朝堂内外必起流言,借机打压殿下!”
“先有桃花杀局,再有刘元康之死!”太子极目远眺城外烟雨朦胧的山峦,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虑,“父皇近来身体每况愈下,有次晨起竟然咳血,想必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以后各种阴谋诡计只怕会接踵而至!”
马光说道:“该来的总会来,我们接下便是!”
太子说道:“我们是否也应该有所行动?”
“殿下,不可!”马光当即道:“臣以为殿下地位稳固,深受朝野敬重,该当稳守东宫,不出击便是最好的出击,不犯错便是最好的防守!”
“我不犯错,会有人让我犯错的!”太子呵呵道:“这不刚出京城,便犯了一个大错吗?”
马光沉声道:“此事真相未明,一切都尚在未知之中,如果殿下处理妥当,说不定还能令皇上龙颜大悦!”
“哦?”
马光接着道:“殿下一直身处皇上羽翼之下,难得有机会独立行事,并且这次广陵之行皇上极为重视,现在惊变突起,如果殿下处理妥当,不但是大功一件,还能让皇上更加相信殿下的能力!”
太子顿时兴趣大增,脱口问道:“那此事该当如何善后?”
马光说道:“我看刘元寿表面上看唯唯诺诺,实际上是个聪明人,虽然刘元康意外中毒身亡,但他只是哭泣,从来没有张口要求殿下还他公道,由此可见此人虽然心伤二弟之死,但他并不想借机闹事,想必他是想借殿下南下之机,修复与皇室的关系,所以刘元康之死不足为虑!”
太子点头道:“有道理!”
马光说道:“所以殿下的目光,应该始终放在朝廷局势上!”
太子接着点头。
马光继续说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殿下在诸皇子中虽然排行第五,却是皇后唯一的儿子,所以立殿下为太子合乎朝制!”
“舅舅说的是!”太子说道:“立子以贵,孤能以三岁幼龄立为太子,自然是因为母后的缘故!”
“但只要殿下一日没有继位,其他皇子便还有机会,所以皇位觊觎者唯有先扳倒殿下!”
“如此说来,孤便是众矢之的了!”太子苦笑,“可孤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马光说道:“楚王谋反案发之后,京城河北一系势力大损,郭太后几个儿子死的死贬的贬,如今也只剩下淮阳王刘延留在京城,但淮阳王酷爱蹴鞠,整日沉迷于酒色,是成不了气候的,所以殿下的对手自然就是殿下的兄弟们!”
太子说道:“虽说如此,但孤仍然不原相信会是自己的兄弟!”
马光说道:“最难测的莫过于人心,国家最高权力交接之际,殿下不可感情用事!”
太子问道:“舅舅觉得谁最有可能?”
“皇上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马光侃侃而谈,“皇长子刘建早亡;四皇子刘党与殿下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素来亲厚,应该不会对殿下出手;六皇子刘衍体弱,整天以药为伴,且其舅家在朝中并无多大势力,不会对殿下构成威胁;七皇子刘畅母亲阴贵人,虽有可能挑战殿下,但阴家尊儒,淡泊名利,应该不会使出这等宵小手段;九皇子刘长太过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尚不足虑。所以有可能的便是二皇子刘羡、三皇子刘恭和八皇子刘昞!”
“二皇子刘羡勤而好学,博涉经书,以睿智显于朝野,颇得群臣拥戴,其生母杜贵人不乏皇上恩宠,从立长立贤的角度来看,二皇子毫无疑问都是太子的首选,所以殿下的最大对手毫无疑问是二皇子!”
太子神色凝重,认真点了点头。
马光接着说道::“三皇子为人灵活,善交际,在朝堂之上有一大批支持者,同样不容小觑!”
“八皇子聪慧异于常人,很得皇上喜爱,并且耿家是八皇子舅家,如果有耿家为代表的大汉军方支持,那八皇子继位的可能无疑会大增,但八皇子年纪不大,若想顺利取得太子之位必须跨过几位兄长,那样自然是极难,除非耿家敢于兵变!”
“今日之事以常理推测,可能是耿家欲助八皇子继位,让耿恭暗中调换御酒,当众毒死广陵王后人,让殿下办砸皇上的差事,从而为八皇子取代殿下增加筹码!”
“如果真是耿家所为,未免太过拙劣,但臣以为耿家与其他世家不同,耿家当年助先帝恢复大汉江山,战功卓著,近些年来家族中名将辈出,为大汉立下无数功勋,家族已经显赫至极,并且耿家最重名声,应该不会铤而走险行那不可能之事,所以臣觉得是有人陷害耿家和耿将军!”
太子沉吟道:“他们的目的呢?”
马光说道:“他们陷害耿将军,一为中伤殿下,二为让八皇子出局,三为断绝殿下与耿家的关系,四为去殿下一臂!”马光神色凝重道:“殿下远离京畿,东宫卫率竟然缺失,如果再有宵小乘机而入,后果难以想象!”
太子急道:“那该怎么办?”
马光干脆道:“既然他们想构陷耿将军,那我们就将耿将军放了?”
太子说道:“放了?”
太子话音刚落,忽听楼梯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马光怒喝一声,“谁?”随即冲到楼梯口,却只来得及看见一道绯红的倩影,“是位绯衣女子!”
太子摆手道:“应该是菁姐姐!”
马光稍稍一楞,“菁平公主?”
“正是!”太子继续说道:“耿将军毕竟嫌疑最大,现在放了终是有些不妥,舅舅明天去换个干净的地牢,并告诉鲍昱,如果两日内不能查明案情就不用再查了,此案孤会带回京城交由廷尉审理!”
第八章阴谋
广陵王府,天字号地牢。里面阴冷潮湿,幽暗不见天光。
地牢只有一个狭窄的铁门,铁门下只有一个碗口大小的洞口,正是因为这个小小的洞口,地牢里才有一丝极其微弱的亮光。
耿恭用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里的昏暗,渐渐发现地牢不大,只有一丈见方,四壁均由巨石凿建而成,里面除了一块草席之外,再无他物!
锁住手腕的铁链足有手指粗细,铁链的另一头嵌在坚固的石壁里,耿恭用力拽了拽,发现铁链另一端纹丝不动。
“好你个鲍昱,真当我是穷凶极恶的犯人了?”耿恭越看越生气,然而身处地牢,再气愤又能如何?
耿恭无奈地倚石壁而坐,再次将事情经过仔细揣摩一遍,不禁心生凉意,感觉正有一场巨大的阴谋向自己,或向整个耿氏家族袭来!
自己本是北军屯骑营军候,半月前突然接到兵部调令加入虎贲甲卫,出任东宫卫率,而自己还没怎么熟悉东宫军务,殿下便要南下广陵,临行前东宫詹事马光意外迟到,殿下便命自己快马前去内府库领取御酒,自己与范羌领完御酒之后毫无耽搁,路上也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回东宫之后正好马光回来,于是御酒直接交给了马光,而马光一路上都将御酒随身携带,也没有出现意外,最后御酒竟然是毒酒,而自己随行包袱中竟然还不可思议地出现了一瓶一模一样的御酒。
显然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马光无疑嫌疑最大,首先是出发的那天早上意外迟到,似乎是故意逃避领取御酒,也就等于给了陷害自己的机会,然后是他一直掌管御酒,有充足的时间在酒中下毒。
其次是内府库管事王大人和周大人,他们俩掌管宫内御酒,自然有机会在御酒中下毒,并将毒酒交给自己。
只是他们为什么要毒死刘元寿兄弟,还要陷害自己?他们的目的当然不会只是要陷害自己,那么是整个耿氏家族,还是耿氏家族后面的八皇子?
想到这里面的巨大阴谋,耿恭不由替采莲担心起来!
自己出行的包袱自然是由采莲整理,然后交给范羌带入东宫,这一路行军匆忙,自己和范羌都没打开过包袱,而现在包袱中竟然不可思议地出现一瓶御酒,岂能不令耿恭震惊?
范羌与自己一起长大,亲同手足,当然不会陷害自己。至于采莲,就算全天下人都要陷害自己,那么采莲也是唯一的例外!
现在包袱里出现御酒,只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人背着采莲偷偷的放进去,但这种可能性实际上不大,因为每次采莲替耿恭整理的出行包袱,都要检查好几遍,很难有人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地放一瓶酒进去;另一种可能是有人拿御酒蒙蔽采莲,让采莲偷偷地放一瓶酒进去,以给耿恭一个惊喜,因为采莲知道耿恭喜欢喝酒,更喜欢喝好酒。
两种可能之中,无疑是后一种可能性较大,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采莲做为一个身份卑微的婢女,卷入这场惊天阴谋之中,十之八九会出现意外而被人灭口,所以耿恭发现包袱中出现御酒之后,便当即令范羌回京保护采莲。
等范羌赶回雒阳,事情已经过去八九天了,如果有人想灭口,时间绝对充裕。想及此处,耿恭心中涌起深深的焦虑。
采莲,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千万不能!……
耿恭心中默念,忘记时辰几许!
实际上耿恭身处幽室不见天光,也不知道外面的时辰,就在耿恭无比烦躁焦虑之时,地牢外忽然响起轻微的脚步声。
耿恭骤然警醒!
细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最后停在牢门外,然后听见轻轻的钥匙摩擦碰撞之声,接着就听见开锁的声音,最后地牢的小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幽暗的地牢顿时亮了许多。
有名狱卒左手提着一个食盒,右手拿着一把伞,轻轻地走了进来。
“广陵侯有心了!”太子勉强笑了笑,“听说佰父的广陵楼气派非凡,正好去见识见识!”
第七章广陵楼
刘元寿本来准备了一场盛大的酒宴为太子接风洗尘,但册封大典不欢而散,太子身心疲惫下只在鲍昱和马光陪同下,匆匆用过午膳。
午膳之后,太子便在刘元寿独自引领下登上广陵楼。身处九层高楼,太子极目远眺,广陵美景尽收眼底,心中对佰父再次唏嘘不已。
良久,太子转身问道:“可有怨愤?”
刘元寿一惊,当即跪倒在地,“殿下明鉴,臣不敢有怨恨!”
“是不敢有?还是没有?”
刘元寿身子匍匐的更低,颤声道:“臣既不敢有怨恨,也没有怨恨!”
“兄长请起!”太子面色稍缓,说道:“这里没有外人,你也不必如此拘束,我们还是兄弟相称!”
君臣之礼自古以来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同胞兄弟亦不例外,如果刘元寿真的以为可以凭借堂兄身份和太子称兄道弟,那么估计离死也就不远了。刘元寿显然不是蠢人,反而有着远超其父的智慧,俯身在地时更加不敢稍动,“臣不敢!”
太子微微一笑,心道你当然不敢,“父皇念你们兄弟过的清苦,这次特意命我过来看看,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说!”
“臣等家人,只求苟活于世,不敢再有任何奢求!”
太子说道:“佰父雄才大略,聪明睿智,是父辈诸王中最有担当者,如果时机合适当能成就一番事业!”
刘元寿上半身几乎爬在地上,惶恐道:“启禀殿下,臣有不同看法!”
“哦?”太子讶然道:“兄长不妨明言!”
刘元寿正色道:“家父虽有几分才智,但绝对成不了气候,所谓担当也只是他自己酒后戏言!”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你在佰父身边长大,自幼便观察佰父的一言一行,这世上最了解佰父的可能就是你了!”太子说完,见刘元寿依然是匍匐在地,于是说道:“兄长快快请起!”
刘元寿闻言抬起身子,但仍然低着头,双臂支撑跪在地上,长叹道:“家父愧对祖先,愧对大汉,更是愧对皇上,最后的结果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哦?”太子看着刘元寿,不动声色。
“家父贵为皇子而不能自知,无论去哪都遍受吹捧,久而久之就真的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实际上臣以为家父只有中人之资,而身边总围绕着一些阿谀奉迎的势利小人,以致听到的尽是蛊惑之语,没有忠恳之言,以致最后竟然枉顾皇上眷顾,不自量力地企图谋反,实乃万死难赎其罪!”
太子淡淡道:“你真的真么想?”
刘元寿言辞恳切道:“臣刘元寿若有半句虚言,当遭天打雷劈,死后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身!”
“我信你便是,兄长何必立此重誓!”太子急忙上前,亲手将刘元寿搀扶起来。
“多谢殿下!”刘元寿在太子搀扶下站了起来,由于跪的时间久了,身子有些摇晃,眼中噙着泪水,心知此时方算是得到太子的一丝谅解。
太子说道:“佰父虽然犯有重罪,但终是我们长辈,逝者已逝,我们就不提那些过往了吧!”
“多谢殿下既往不咎!”
“元康死的蹊跷,孤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一个交待!”
“多谢殿下!”刘元寿还欲跪谢,却被太子拦住,心中既有感动,又有委屈,顿时如孩童般哭了起来。
“小时候,我最乐意去的便是佰父府上,因为佰父会带我出宫玩耍,可是现在……”太子轻拍着刘元寿肩膀,轻声道:“不知佰父灵位现在何处,我想祭拜一下!”
刘元寿心中暗惊,“家亲灵位在后堂!”
“那有些远了!”太子轻道:“一路行来,我确实有些累了,不如今夜子时,你将灵位拿过来!”
刘元寿躬身答道:“谨遵殿下令喻!”
太子转过身,看着刘元寿认真道:“不过需要机密行事,不得让任何人知晓!”
“诺!”刘元寿躬身答应,此时方敢正视太子,心中隐隐觉得这或是太子南下的真正目的。
刘元寿刚走,马光走上广陵楼九层,还未走到太子近前,便听太子问道:“耿将军现在何处?”
马光停住脚步,躬身道:“有了范羌的前车之鉴,鲍大人为防止耿将军逃跑,将他关押在王府天字号地牢!”
“天字号?”太子回头,看着马光轻笑道:“这鲍大人够狠的!”
马光几步跨到太子身边,说道:“鲍大人向来铁面无私,耿将军落到他手里,只怕没有好果子吃了!”
太子点头,忽而问道:“你觉得会是耿将军吗?”
“臣觉得是耿将军的可能性很小!”
“哦?”
“据臣所知耿家与广陵王府并无私仇,即使他们真有私怨,也绝不会当众毒杀!”
马光见太子不语,接着道:“以事发经过推测,如果真是耿将军在御酒中下毒,那么应该是他预先准备了一瓶御酒,然后在内附库回东宫的途中将御酒调换,我想耿将军不致于蠢到将御酒放在包袱里让人翻出来!”
太子点头道:“孤也觉得不会是耿将军,所以并没有将耿将军交给鲍大人,而只是暂时收押在广陵王府!”
“殿下如此安排,实在是极为妥当!”
“不过既然耿将军自知冤枉,为什么要助范羌逃走?”
“耿将军或是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
“毒杀刘元康,贼人到底是什么居心?”
“贼人的目标应该还是殿下!”
“孤虽然是来赐酒,但并不会喝御酒啊!”
“毒杀殿下恐怕他们暂时也没有合适时机!”马光冷冷道:“他们要的或许是殿下办砸皇上的差情!”
太子不解道:“孤乃国之储君,深受父皇和母后喜爱,岂能因为一件差事而失去恩宠!”
“皇上和皇后对殿下的宠爱自然不会因为一件差事而发生改变,但是如果是两件、三件,很多件呢?”
“这?”太子恍然,心中暗暗吃了一惊,“如果那样,父皇必然认为我办事不力!”
马光说道:“到时候那些宵小之辈必会乘机生事,朝堂内外必起流言,借机打压殿下!”
“先有桃花杀局,再有刘元康之死!”太子极目远眺城外烟雨朦胧的山峦,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虑,“父皇近来身体每况愈下,有次晨起竟然咳血,想必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以后各种阴谋诡计只怕会接踵而至!”
马光说道:“该来的总会来,我们接下便是!”
太子说道:“我们是否也应该有所行动?”
“殿下,不可!”马光当即道:“臣以为殿下地位稳固,深受朝野敬重,该当稳守东宫,不出击便是最好的出击,不犯错便是最好的防守!”
“我不犯错,会有人让我犯错的!”太子呵呵道:“这不刚出京城,便犯了一个大错吗?”
马光沉声道:“此事真相未明,一切都尚在未知之中,如果殿下处理妥当,说不定还能令皇上龙颜大悦!”
“哦?”
马光接着道:“殿下一直身处皇上羽翼之下,难得有机会独立行事,并且这次广陵之行皇上极为重视,现在惊变突起,如果殿下处理妥当,不但是大功一件,还能让皇上更加相信殿下的能力!”
太子顿时兴趣大增,脱口问道:“那此事该当如何善后?”
马光说道:“我看刘元寿表面上看唯唯诺诺,实际上是个聪明人,虽然刘元康意外中毒身亡,但他只是哭泣,从来没有张口要求殿下还他公道,由此可见此人虽然心伤二弟之死,但他并不想借机闹事,想必他是想借殿下南下之机,修复与皇室的关系,所以刘元康之死不足为虑!”
太子点头道:“有道理!”
马光说道:“所以殿下的目光,应该始终放在朝廷局势上!”
太子接着点头。
马光继续说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殿下在诸皇子中虽然排行第五,却是皇后唯一的儿子,所以立殿下为太子合乎朝制!”
“舅舅说的是!”太子说道:“立子以贵,孤能以三岁幼龄立为太子,自然是因为母后的缘故!”
“但只要殿下一日没有继位,其他皇子便还有机会,所以皇位觊觎者唯有先扳倒殿下!”
“如此说来,孤便是众矢之的了!”太子苦笑,“可孤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马光说道:“楚王谋反案发之后,京城河北一系势力大损,郭太后几个儿子死的死贬的贬,如今也只剩下淮阳王刘延留在京城,但淮阳王酷爱蹴鞠,整日沉迷于酒色,是成不了气候的,所以殿下的对手自然就是殿下的兄弟们!”
太子说道:“虽说如此,但孤仍然不原相信会是自己的兄弟!”
马光说道:“最难测的莫过于人心,国家最高权力交接之际,殿下不可感情用事!”
太子问道:“舅舅觉得谁最有可能?”
“皇上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马光侃侃而谈,“皇长子刘建早亡;四皇子刘党与殿下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素来亲厚,应该不会对殿下出手;六皇子刘衍体弱,整天以药为伴,且其舅家在朝中并无多大势力,不会对殿下构成威胁;七皇子刘畅母亲阴贵人,虽有可能挑战殿下,但阴家尊儒,淡泊名利,应该不会使出这等宵小手段;九皇子刘长太过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尚不足虑。所以有可能的便是二皇子刘羡、三皇子刘恭和八皇子刘昞!”
“二皇子刘羡勤而好学,博涉经书,以睿智显于朝野,颇得群臣拥戴,其生母杜贵人不乏皇上恩宠,从立长立贤的角度来看,二皇子毫无疑问都是太子的首选,所以殿下的最大对手毫无疑问是二皇子!”
太子神色凝重,认真点了点头。
马光接着说道::“三皇子为人灵活,善交际,在朝堂之上有一大批支持者,同样不容小觑!”
“八皇子聪慧异于常人,很得皇上喜爱,并且耿家是八皇子舅家,如果有耿家为代表的大汉军方支持,那八皇子继位的可能无疑会大增,但八皇子年纪不大,若想顺利取得太子之位必须跨过几位兄长,那样自然是极难,除非耿家敢于兵变!”
“今日之事以常理推测,可能是耿家欲助八皇子继位,让耿恭暗中调换御酒,当众毒死广陵王后人,让殿下办砸皇上的差事,从而为八皇子取代殿下增加筹码!”
“如果真是耿家所为,未免太过拙劣,但臣以为耿家与其他世家不同,耿家当年助先帝恢复大汉江山,战功卓著,近些年来家族中名将辈出,为大汉立下无数功勋,家族已经显赫至极,并且耿家最重名声,应该不会铤而走险行那不可能之事,所以臣觉得是有人陷害耿家和耿将军!”
太子沉吟道:“他们的目的呢?”
马光说道:“他们陷害耿将军,一为中伤殿下,二为让八皇子出局,三为断绝殿下与耿家的关系,四为去殿下一臂!”马光神色凝重道:“殿下远离京畿,东宫卫率竟然缺失,如果再有宵小乘机而入,后果难以想象!”
太子急道:“那该怎么办?”
马光干脆道:“既然他们想构陷耿将军,那我们就将耿将军放了?”
太子说道:“放了?”
太子话音刚落,忽听楼梯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马光怒喝一声,“谁?”随即冲到楼梯口,却只来得及看见一道绯红的倩影,“是位绯衣女子!”
太子摆手道:“应该是菁姐姐!”
马光稍稍一楞,“菁平公主?”
“正是!”太子继续说道:“耿将军毕竟嫌疑最大,现在放了终是有些不妥,舅舅明天去换个干净的地牢,并告诉鲍昱,如果两日内不能查明案情就不用再查了,此案孤会带回京城交由廷尉审理!”
第八章阴谋
广陵王府,天字号地牢。里面阴冷潮湿,幽暗不见天光。
地牢只有一个狭窄的铁门,铁门下只有一个碗口大小的洞口,正是因为这个小小的洞口,地牢里才有一丝极其微弱的亮光。
耿恭用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里的昏暗,渐渐发现地牢不大,只有一丈见方,四壁均由巨石凿建而成,里面除了一块草席之外,再无他物!
锁住手腕的铁链足有手指粗细,铁链的另一头嵌在坚固的石壁里,耿恭用力拽了拽,发现铁链另一端纹丝不动。
“好你个鲍昱,真当我是穷凶极恶的犯人了?”耿恭越看越生气,然而身处地牢,再气愤又能如何?
耿恭无奈地倚石壁而坐,再次将事情经过仔细揣摩一遍,不禁心生凉意,感觉正有一场巨大的阴谋向自己,或向整个耿氏家族袭来!
自己本是北军屯骑营军候,半月前突然接到兵部调令加入虎贲甲卫,出任东宫卫率,而自己还没怎么熟悉东宫军务,殿下便要南下广陵,临行前东宫詹事马光意外迟到,殿下便命自己快马前去内府库领取御酒,自己与范羌领完御酒之后毫无耽搁,路上也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回东宫之后正好马光回来,于是御酒直接交给了马光,而马光一路上都将御酒随身携带,也没有出现意外,最后御酒竟然是毒酒,而自己随行包袱中竟然还不可思议地出现了一瓶一模一样的御酒。
显然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马光无疑嫌疑最大,首先是出发的那天早上意外迟到,似乎是故意逃避领取御酒,也就等于给了陷害自己的机会,然后是他一直掌管御酒,有充足的时间在酒中下毒。
其次是内府库管事王大人和周大人,他们俩掌管宫内御酒,自然有机会在御酒中下毒,并将毒酒交给自己。
只是他们为什么要毒死刘元寿兄弟,还要陷害自己?他们的目的当然不会只是要陷害自己,那么是整个耿氏家族,还是耿氏家族后面的八皇子?
想到这里面的巨大阴谋,耿恭不由替采莲担心起来!
自己出行的包袱自然是由采莲整理,然后交给范羌带入东宫,这一路行军匆忙,自己和范羌都没打开过包袱,而现在包袱中竟然不可思议地出现一瓶御酒,岂能不令耿恭震惊?
范羌与自己一起长大,亲同手足,当然不会陷害自己。至于采莲,就算全天下人都要陷害自己,那么采莲也是唯一的例外!
现在包袱里出现御酒,只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人背着采莲偷偷的放进去,但这种可能性实际上不大,因为每次采莲替耿恭整理的出行包袱,都要检查好几遍,很难有人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地放一瓶酒进去;另一种可能是有人拿御酒蒙蔽采莲,让采莲偷偷地放一瓶酒进去,以给耿恭一个惊喜,因为采莲知道耿恭喜欢喝酒,更喜欢喝好酒。
两种可能之中,无疑是后一种可能性较大,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采莲做为一个身份卑微的婢女,卷入这场惊天阴谋之中,十之八九会出现意外而被人灭口,所以耿恭发现包袱中出现御酒之后,便当即令范羌回京保护采莲。
等范羌赶回雒阳,事情已经过去八九天了,如果有人想灭口,时间绝对充裕。想及此处,耿恭心中涌起深深的焦虑。
采莲,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千万不能!……
耿恭心中默念,忘记时辰几许!
实际上耿恭身处幽室不见天光,也不知道外面的时辰,就在耿恭无比烦躁焦虑之时,地牢外忽然响起轻微的脚步声。
耿恭骤然警醒!
细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最后停在牢门外,然后听见轻轻的钥匙摩擦碰撞之声,接着就听见开锁的声音,最后地牢的小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幽暗的地牢顿时亮了许多。
有名狱卒左手提着一个食盒,右手拿着一把伞,轻轻地走了进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