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凤仪天下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4172
阅读:12027
发表:2012/11/1
专辑:《凤仪天下
历史 小说
凤仪天下
毓澜 [北京宣武区]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七章 卖艺
  这样她住正房龚美住偏房,两人相互照应相互关心,却都保持着一段距离的日子,一过便是一个多月。
  夏天便真的来了,太阳光比以前强烈了,树阴也更加浓密了些,就连枝头草间的昆虫,也愈发活跃起来。
  这一个多月来,没有庞岳的骚扰,没有舅妈的刁难,刘娥日子过得十分舒适。这其间,她没有回过庞家一次,怕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就连庞岳娶县令千金的那天,她也没有回去。母亲倒是来看过她几次,很短暂的相处,几句发自真心的关怀,让她更加珍惜她们母女之间的情意。
  刘娥有些难过,有些自责,她都还没有来得及在母亲身边尽孝,便早早的离开了她。
  而母亲的言语,总是那么温和,那么让她舒心,她说她在庞家过得很好。刘娥知道真实成分未必有多少,母亲只是不愿让她担忧罢了。
  母亲那块玉还没有赎回来,那么名贵的东西,赎回来不容易。龚美很尽力,他总是觉得能把她娶回来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那钱让她母亲出是很不应该的。所以,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家里离铺子不算远,他甚至都来不及回家吃午饭。
  可是,即便这样,他还是舍不得委屈刘娥,见她没有什么像样的衣服,便一下子扯了几块布料,让她做成了衣裳。
  刘娥很感动,但更多的是心疼他,每天这样不知疲倦的劳作,她怕他的身体受不了。
  劝过几次,让他不要那么拼命,他总是一边答应着,一边还是照样早出晚归,不知疲倦。
  为了尽一分心意,刘娥便每天比他起的还早,为他做好早饭,晚上即便再晚,也等他回来一起用餐。中午的时候,她便做好了饭菜为他送过去,有时也在铺子里帮帮忙。
  龚美的银器铺子在一条热闹的大街旁,每天街道上都会有络绎不绝的行人,售卖各种物品的小摊贩。闲暇时候,刘娥便倚在门口听听过往的行人以及旁边的小摊贩说一些她所不知道的新鲜事,有大事,也有小事,零零散散的拼杂在一起,足以满足她对未知事物的渴望。
  这样劳累却充实的生活,让刘娥感觉十分幸福。看着龚美忙碌却依然快乐的样子,她觉得,就是一辈子这样下去,也没有什么不好。
  虽然铺子里有些忙,她也喜欢那种热闹的地方,但是她与龚美毕竟成亲没多久,不宜在外面抛头露面,所以送过饭之后,她大多数时候还是回去的。
  不是不喜欢家里的清静,她喜欢这个新的安身之地,一个自由宁静的空间,不受外界干扰,只是也会对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感兴趣罢了。
  这天,为龚美送过饭之后,刘娥突然想到了家里的盐快用完了,便打算买一些回去。出门的时候,龚美总是叮嘱她身上一定要带一些钱。
  刘娥并不知道在哪里能够买到她想要的东西,以前这些东西都是龚美买回去的。不过,看看这个热闹非凡的大街,她也不觉得四处找一下是多么费力气的事情,乐得走上一走。
  突然,一阵清脆的鼓声传入她的耳朵,刘娥有些好奇,循声走去。转了几个弯,声音越来越近,刘娥抬眸望去,但见一个小树做成的架子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鼓,那架子旁边聚满了围观人,鼓声便是从那里传出的。
  也不着急买盐了,反正早些晚些回去都没有多大区别,她喜欢那悦耳的鼓声,便拨开人群挤了进去。
  很小的时候她曾跟庞府的一个下人学过几个月鼓,还不知学到什么水平,那下人便因为舅妈太过苛责不得已离开了庞家,自此她便再也没碰过鼓了。现在听起来,儿时的回忆又回来了,心中难免有些激动。
  只听那悦耳动听的鼓声,刘娥猜不出是何人在敲,进去一看,却发现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家,边敲边介绍自己的鼓材质优良,希望大家能买。
  围观的人似乎并不打算买鼓,凑过来听一下也是因为好奇,听过之后,很快散去了。
  “娘子要买鼓么?”老人家抬头,看着唯一留下来的刘娥。“娘子”这声称呼是因为她梳起来的发髻,显然已经嫁人,虽然外表还是少女的模样。他的眉宇很是和善,带着那个年纪特有的沧桑,看刘娥的目光中,带了些期待。
  也是出来讨生计的,这么大年纪了,不容易,刘娥有些心痛,并没有立刻否决,向他问道:“可不可以让我试一下?”
  “好,娘子请过来。”老人家放下鼓槌站起身来,把位置让给她。
  刘娥慢慢坐了下来,轻轻拿起鼓槌,许多年不曾碰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敲出当年那个水平。
  掌握好力道,刘娥轻轻落下鼓槌,接着便传来清脆的“砰”的一声。刘娥有些意外,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感觉竟然没有变,还是如以前一样。因为不确定,她又试探地敲了一下,依然是那清脆的声音。
  刘娥有些激动了,那多年前的感觉又回来,让她顾不得多想,便握紧鼓槌轻轻敲了起来。
  鼓面震动的声音传入耳膜,是那么抑扬顿挫,同时又悦耳,这是小鼓特有的声音,大鼓声音稍嫌低沉。刘娥轻轻闭起了眼睛,用心体会那种丢失多年的感觉。
  再睁开眼睛,很意外的,刘娥发现旁边又围满了人,比她刚过来时还要多上几倍。有些人看她的目光中有些钦佩,有的甚至直接赞出口:“娘子的鼓声真好听。”
  旁边顿时有些混乱,吵嚷争论声不断,不过话题不出对她的赞美。
  看着那些人看自己的目光,刘娥当然不会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自己的鼓技,恐怕大多数是因为这副长相吧,虽然她的鼓技是真的不错。她想,假如这鼓声是买鼓的老人家敲出来的,他们大概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了。
  不过,刘娥并不介意,被看几眼也无所谓。有心帮助老人家招揽生意,她轻轻一笑,说道:“这鼓的声音众位都听到了,觉得如何?”
  “不错。”
  “很好。”
  ……
  那些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话音虽乱,但内容却相当统一,自然都是赞美。
  刘娥依然保持着讨人喜欢的微笑:“这么好的鼓,大家何不买个回去,放在家里时常敲上一敲,岂不是人生一乐。”
  众人互相对看一眼,觉得她说得有道理,纷纷自身上取出铜板,嚷道:“我买一个,我买一个……”
  “爷爷,快收钱啊!”刘娥轻轻碰了一下有些不可思议的老人家。
  “嗯,好好……”老人家答应着,双手颤抖的开始着手收钱,从来不曾卖出这么多鼓,难免有些激动。
  不多时,架子上的鼓已经差不多卖完,那些买了鼓的人也恋恋不舍的离开。老人家十分感激地看着她:“闺女,真是多亏你了。”
  说着,自铜钱罐子里抓出一把铜板便要往刘娥手里塞。
  “爷爷,我不能要。”刘娥推辞道。
  “不行,”老人家坚持道,“你叫我一声爷爷,又帮我这么大忙,这钱你一定要收下。”
  “我不能收。”刘娥拈起衣袖擦了擦额角的薄汗,继续推辞道,态度比他还要坚定。虽然她帮他卖出去许多鼓,帮了他的大忙,但她也只不过举手之劳而已,真正辛辛苦苦做鼓的人还是他。刘娥并不觉得拿别人的辛苦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虽然她现在很需要钱来赎回母亲的玉佩。低头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小鼓,刘娥突然眼前一亮:“爷爷,您要是真的要谢我的话,就把这面小鼓送给我吧。”
  一方面,她不想老人家再给她钱,另一方面,她方才敲鼓有那么多人来看,若是自己能有面小鼓,在更热闹一点的地方卖艺,或许能挣一些钱贴补家用,也不用让龚美再那么辛苦了。
  老人家见她坚持不肯要钱,心中本来就有些过意不去,现在看她主动提出要求,遂和蔼地笑道:“那面旧了,我取下一面新的给你吧。”
  刘娥微微一笑,并不推辞,道:“那就谢谢爷爷了。”
  告别老人家,抱着小鼓离开,刘娥打算去买盐,突然看见小允子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看着旁边包子店里热腾腾的大包子出神。
  小允子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家住在北街,父母早逝,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因为家里太穷,甚至连吃的都没有,年幼的小允子便只有沿街乞讨些食物来让自己不至于饿死。
  刘娥是十几天前在龚美的银器铺子附近见到小允子的,那时他因为偷人的馒头而被追打,刘娥不忍心看他挨打,便替他付了一文钱的馒头钱。
  以后,刘娥看见小允子常在龚美的银器铺子附近出现,便在送饭的时候多带去一份给他,慢慢便熟识了,他一直管她叫刘姐姐。
  小允子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有了吃的,总是先留给奶奶,因此,刘娥对他颇为喜爱。
  “小允子!”刘娥笑着叫道。看他这个样子,一定是饿坏了。
  小允子听到喊声转过头来,看到是刘娥时,乌黑的眼睛轻轻眨了眨,惊喜的跑过来:“刘姐姐。”
  “饿了吧?”刘娥轻轻拍了拍他的小脑袋。
  小允子又看了那热腾腾的包子一眼,咽了咽口水,诚实地点点头:“嗯。”
  “你等着。”刘娥笑着把小鼓塞进他的怀里,转身向包子店走去,没多久,便拿着两个用纸包好的热包子过来,递到他的手里,顺便接过自己的小鼓,“吃吧。”
  小允子拿着包子,用力地摇摇头:“我不吃,我要拿回去给奶奶吃。”
  “傻瓜,”刘娥轻轻推了推他的小脑袋,“你先吃,吃完之后给姐姐帮个忙,姐姐再买两个包子让你给奶奶带回去好不好?”
  小允子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
  他实在是饿坏了,接着便拿出包子狼吞虎咽起来,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刘姐姐要我做什么?”
  “跟我来。”刘娥笑着在前面带路。
  其实,这路她不算太熟,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想要找一个热闹一点的地方就好。
  在她找到合适的位置时,小允子也已经把包子吃完了,他看着刘娥把小鼓放在一块平稳的石头上,不解地问道:“刘姐姐,你这是要做什么?”
  刘娥微微一笑,附在他耳边轻轻低语了一阵子,然后问道:“记住了吗?”
  小允子眨眨乌黑的大眼睛:“记住了。”
  他蹦跳着跑到人群里,高声喊道:“大家都来看刘姐姐敲鼓了,刘姐姐的鼓敲得可好听了,大家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
  经过这一声叫喊,路过的行人立刻停了下来,好奇地望向站在鼓前的刘娥。
  有人甚至高声说道:“我认得她,方才就是她在敲鼓,让那买鼓的陈老头卖出去好多鼓。”
  刘娥握紧鼓槌,微微颔首,那人的话,她自然听见,想必就是从那边过来的吧。不过,这活广告她还是很喜欢的,眼睛的余光,瞥见更多的人向这边走过来,唇角轻轻一抿,认真地敲起鼓来。
  抑扬顿挫的悦耳声音自颤动的鼓面传来,随着她轻轻的动作,是那样的有节凑,吸引来更多的人观看。
  敲完之后,刘娥抬头,看见小允子不知从哪里弄来一面破锣,正双手捧着,向众人收钱。有些人看到收钱掉头走了,但更多的还是心甘情愿的拿出了铜板放在锣里,虽然每个人都没拿多少,可毕竟人多,不多时,那锣面便已经完全被铜板覆盖。
  看到有这么多的收入,刘娥十分欣慰,更加卖力地敲起鼓来。她知道这其中未必有多少人是真的在欣赏她敲鼓,怕是更多的人是因为她的美貌,想要多看两眼。可是,这来之不易的挣钱的机会,她还是不愿意错过。
  直到天色微暮,大家渐渐散去,刘娥才停了下来,双臂已感觉酸痛的厉害。
  “刘姐姐,你看,我们挣了这么多钱呢!”小允子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举向她。
  刘娥微笑着接过钱袋,从里面捧出一大捧放入小允子的怀里,笑道:“去给奶奶买些吃的吧,姐姐也该回家了。”
  “姐姐,我不要。”小允子伸手欲要把钱拿出来。
  “不行,”刘娥连忙阻止道,“这钱不是给你的,是给奶奶的,快去给奶奶买吃的吧。”
  “可是,姐姐……”
  “别再说了,再说姐姐就生气了,”刘娥轻轻拍了拍他的头,“若要感谢姐姐的话,明天就还来帮姐姐,好吗?”
  “嗯。”小允子感激地点了点头,几步一回头的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刘娥也抱起自己的小鼓朝家的方向走去,虽然敲了一下午的鼓双臂酸痛的厉害,但是掂一掂手里沉甸甸的钱袋,感觉还是值得的。
  她终于可以不用只是要,不能给了。有时候可以为自己在意的人做些什么,比看着他为自己付出的感觉好。
  
  第八章 惊险
  回到家里,龚美还没有回来,刘娥知道他回来还得过段时间,便放下手里的钱袋和小鼓,去做晚餐,一边考虑该怎样将自己打算以后卖艺的事情告诉他。
  虽然这样卖艺是可以挣到不少钱,但她也不敢保证他一定会同意,毕竟这种抛头露面的事情,辛苦自不必说,还多少有些危险。
  刘娥本来想瞒着他,他不知道,自然是无从反对,可仔细一想,这种事是瞒不住的,街上人口那么混杂,其中不乏有认识她的人,若是这件事不是她亲口告诉他,而是经过别人的嘴传到他的耳朵里,想必会惹来什么误会。另外,还有,就是能瞒住不被发现,这拿回来的钱也无法解释。
  最终,刘娥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他,并且尽最大的努力,一定要说服他同意。为此,她甚至把上次母亲来的时候带来的一小坛酒拿了出来,颇有一种讨好的意味。
  刘娥没想到,龚美竟然同意的那么快,快得让她早已准备好的话,以及准备好的酒都没有派上用场。她提出来之后,他只望着那袋看上去分量不少的铜钱沉默了一小会儿,便点头答应了。
  虽然是希望他能答应的,但这样的爽快,却没有让刘娥感受到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完成的成就感。还有,更多的,是心里不太舒服,这个口口声声说不让她受委屈的人,看到那么一袋铜板,便那么容易就同意自己抛头露面去卖艺了,也不再担心自己会不会有危险。或许,是她太高估自己了,才会认为他在面对那么大的利益的情况下还会拒绝,原来,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重。
  有些难过,她本来以为他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才会什么都不计较的嫁给他,现在想来,是自己太过天真,是自己太不切实际,才会认为真的会有一个人什么都以自己为先。
  刘娥知道自己这样想根本就没有必要,他已经比很多人都好多了,但那份小小的虚荣心还是不可避免的蔓延、生长。她是想说服他同意自己去卖艺,但是她更希望这个过程是艰难的,越艰难越好。越难,便表示他越在乎自己。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容易就同意了,容易的她觉得自己在他心里无关紧要。
  可是,看着有些憔悴的他,他这段时间真的已经尽力了,为了赎回她母亲的那块玉,那么努力的挣钱。或许,他当初说得不让自己受委屈都是真的,只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劳苦,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样为他分析着,心里才稍微好受一点儿,她走到桌边,倒了一杯酒递给他:“饿了吧,快坐下来吃饭。”
  龚美并没有坐下,他有些沉默地接过酒杯将酒饮尽,然后向她走近两步,双手放在她的肩膀上,格外认真地说道:“娥儿,我知道你着急要为你娘赎回那块玉,我不能阻止你尽孝,但一定要答应我,到赎回玉佩为止。”
  “不能阻止你尽孝”,“到赎回玉佩为止”。那么温和的语气,那么认真的表情,表达出那样一个意思,让她的心里极为的震撼。刘娥轻轻闭上眼睛,原来,原来不是不在乎,不是钱比她重要,他只是觉得不能阻止她尽孝,他同意并不是看中那些钱,只是为了她。
  无法阻止的,眼泪慢慢滑落下来,灼痛了脸颊。他想得这么细,为她想这么多,让刘娥心里很感动,同时也很自责。自己方才都想了些什么,他都对自己这么好了,自己方才竟然还会那样猜疑。
  “娥儿,你怎么了,我说错话了吗?”龚美有些紧张地为她拭去脸颊的泪水,不安地问道。
  极少看到她在自己面前流泪,即便以前在庞家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她也从来乐观。所以,看到她这个样子,他真的有些不知所措。
  “没有,我没事,”刘娥擦干眼泪用力摇摇头,“那我明天就去,让小允子跟着我,也好有个照应。”
  见她真的没事,龚美也放心了,点了点头:“好。”
  “好了,不说了,”刘娥转头看向桌上的饭菜,“要不,饭菜就凉了。”
  自此以后,刘娥便真的在街头卖起艺来,还让龚美专门为她做了个鼓架。
  龚美不但银器做得相当精致,还有一手做木制品的手艺,那鼓架做得既美观又平稳,敲起来比放在石头上好多了。刘娥对此十分满意,虽然一直敲鼓是有些累,但她喜欢,能挣到钱的同时,也是一种自娱自乐,日子过得比每日闷在家里做家务快乐得多。
  就这样,刘娥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出现,然后敲打出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鼓点,渐渐成为街头的一道风景。无论是路过的,在附近做点小生意的,都会凑过来听上一听,甚至还有慕名而来专门听她敲鼓的,所以每天她的钱袋都会装得鼓鼓的。
  虽然自己很需要钱,但刘娥每天都会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给小允子,那孩子不顾天热,整天忙前忙后的跟着她,不容易,更何况他的身世比自己还可怜,又过早的懂事,让她十分怜惜。
  小允子起初坚持不要,表示刘娥只要每天给他买几个包子就好了,刘娥不肯,坚持要塞给他,这样日子长了,渐渐不再推辞。
  这样的日子一过将近两个月,夏天最热的时段也已经过去了。刘娥望着铜镜里晒黑了的自己,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要帮母亲赎回玉佩的钱,差不多快凑齐了。
  越是差不多,刘娥便越想快一点儿把钱凑齐,她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拿到那块玉佩了。母亲看到玉佩时惊喜的样子,她曾经构思过许多次。
  所以,即便这天天气不好,要下雨的样子,即便龚美早上离开家的时候叮嘱她不要出去,可一过中午,刘娥还是带着小鼓与鼓架出门了。
  也许是担心被雨淋,外面的人并不多。不多的一些人里,有些是匆匆赶路的,有些则是忙于生计,所以刘娥来了,也并没有像往日一样,都围上来观看。
  小允子有些着急,用力地敲着铜锣,却也没有吸引来多少人。
  “刘姐姐,天快要下雨了,要不,还是回去吧,这么少人,也挣不了多少钱。”小允子抬头望了望昏暗的天空,说道。
  刘娥看看附近等待敲鼓的不多的人,微微一笑:“既然来了,哪有就回去的道理,你看大家都等着呢。”
  说罢,已经拿起旁边的鼓槌轻轻敲了起来。
  少了行人,少了喧闹,鼓声却越发动听。以往的鼓声中,那种美好的意韵都被喧嚣压下了。
  那些留下来听鼓的人,也并不见得就是懂得欣赏的人,看着天色越来越沉,便往铜锣里扔下几个铜板,走了。渐渐的,周围已不见有一个人观看,只有不远处的店铺里,做生意的人来回进出收拾东西。
  刘娥停了下来,放下鼓槌,抬头望了望眼看就要落雨的天空,心中有些慨叹。眼看那钱就要凑齐了,为什么今天偏偏是这种天气。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断点的约定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漆雅宁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神秘人
    qiu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3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凤仪天下(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我们的穿越爱情(历史)
才貌双绝柳如是(爱情, 历史)
长津湖北南情(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国家至上(历史)
花园村往事(主旋律, 农村, 历史)
战国英侠传(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