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1014
阅读:9655
发表:2012/11/3
专辑:《凤仪天下
历史 小说
凤仪天下
毓澜 [北京宣武区]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四卷 正位中宫
  
  第六十三章 但辞
  赵恒与郭皇后虽然没有儿女情长的感情,但是对其品行十分敬重。如今她离开,伤心之余,他决定为她服丧十三天,而通常皇后逝世只是服丧七天。后事皆是按照皇后礼仪办的,谥号为庄穆皇后。
  服丧结束,陵寝修好,庄穆皇后的灵柩运回西京安葬,之后,便已入秋了。
  本来赵恒有选妃入宫的计划,但是由于郭皇后逝世,被耽搁下了。如今郭皇后已经入土为安,边境一片和平,国内经济发展尚在进步之中,赵恒便擢大臣去挑选适合进宫的女子。
  这并不是大举选秀,赵恒不觉得宫里女人太多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人多是非多,他比谁都明白,只是如今他膝下已无一子,为了子嗣问题,不得不选。所选不足十人,都是京城各官员待字闺中的女儿、侄女、孙女,不要求相貌过于出众,只要品行良好,稳重端庄即可。
  一切安置妥当,新妃入宫,那已经是第二年的上元节过后了。由于宫里现今位分最高的也才是美人,还有其他几位才人,刚进宫的新妃位分不宜太高,于是便只封为宝林、御女、采女。宰相沈伦的孙女沈君宛年方十五,无论是才华,样貌,还是品行,都尤为出众,便破格封为才人,也算是给宰相面子。
  匆匆岁月如水般流走,不觉便到了四月中旬。郭皇后去世已经一年了,如今后宫尚无主位,宫内之事暂且由刘娥代为打理,赵恒便决定要立刘娥为后。
  当赵恒把这个想法与刘娥提起的时候,刘娥没有拒绝。虽然她并没有心心念念的惦记着后位,但是在不害人,不违背任何原则的情况下,能当皇后,当然还是不错的。她觉得,那样她便可以更多一些机会帮助赵恒治理国家了。
  不过,对于朝中那些大臣,刘娥还是有些担忧。前些年建议赵恒改革的那件事,让她在外面的名声并不好,许多大臣大概都认为她是魅惑君主的妖姬吧,如今又来了一位祖父是宰相的沈才人,他们为了讨好宰相大人,当然更加反对她。
  当刘娥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后,赵恒也觉得的确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思虑了一段时间之后,赵恒决定为刘娥培植势力。
  给后妃培植势力,无疑就是为她拉拢大臣作为亲戚,于刘娥来说,自然应该是刘姓大臣最为合适。于是,赵恒的第一个目标便定为龙图阁直学士刘烨。
  刘烨为人十分刚直,另加对刘娥印象极为不好,在赵恒试探着提出这样的意向时,想都不想,便断然拒绝了。
  赵恒知其是个人才,又敬重他的品性,就算被拒绝,也舍不得将其贬斥出京,无奈之下,只好暂且作罢,让他回去。
  刘烨是个刚直的人,不好拉拢,赵恒总结出经验,便尽量避开此类人。于是,他将第二个目标定为名不见经传的现今开封府府尹刘综。
  这天,下了早朝之后,赵恒特意将刘综留下来,待到所有大臣都散去后,貌似闲聊的与他说道:“卿与后宫关系很近,朕打算给卿压压担子,让卿担任新的职务,这件事情卿知道吗?”
  刘综一听立刻变了脸色,心知皇上要为刘美人拉拢他。皇上有意立刘美人为后,若她真的被立为皇后,做了她的亲戚无疑就成了国戚,自然是好。可是,如今宰相沈伦势力庞大,沈伦党都要求立沈才人为后。这于刘美人来说是一个劲敌,皇上都未必能做得了决定,他要是贸然站在刘美人这边,无疑会成为朝中众矢之的。权衡了一下,觉得不能贸然认亲,便故意用家乡话秦腔回答:“臣本是河中府人,出身贫寒,没有什么亲戚在宫里。”
  刘娥是蜀地人,自然与秦腔搭不上关系,刘综这样做,无疑就是不想给他这个面子。赵恒当时虽然放他走了,但是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不久之后,便随便找了个罪名将刘综外放到庐州做知州。刘综不是个人才,他没必要在他这里惜才、隐忍。
  刘综被贬一事在朝中引来极大反响,许多大臣都认为是刘娥攀亲不成,恼羞成怒,蛊惑皇上将刘综外放,更加认定她是一个红颜祸水,不配母仪天下。
  对于外面的传言,刘娥虽然不能亲见,但还是听到一些。不过,她不阻止赵恒为她继续攀亲。
  刘娥心里清楚,赵恒执意要立她为后,不仅仅是因为与她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沈才人为后。沈才人是宰相沈伦的孙女,沈伦在朝中本来就有极大的威望,若是沈才人做了皇后,朝中便会出现强大的后党势力,必然成为威胁到他皇权的外戚。
  心中有数,但刘娥并不揭穿。她不认为赵恒这样做有错,这些年来,他已经为国家操碎了心,她不想再看到他为难,便尽量配合他。
  赵恒费尽心思,攀亲之事仍然没有进展。刘娥知道如今朝中大臣别说不看好她,就算对她没意见,也不会愿意为她得罪沈伦,攀亲的事,根本无望。
  刘娥觉得还是自己的亲人最为可靠,另外不想看到赵恒再为攀亲之事忧虑,便请求给刘美加封官职。
  赵恒自然是不会拒绝,接着便雷厉风行的调刘美进京,给了他一个不小的官职。本来他还打算加封张耆,来为他们多争取一份力量,奈何张耆如今身体不佳,已经卧病在床大半年之久,便只好赏赐些药物金银作为慰问。
  这样,折腾了将近一个月,赵恒再也忍耐不住,决定要在上朝的时候公布他要立刘娥为后的决定。
  “不得已的时候,就演一出双簧罢。”聚绣殿内,刘娥想了想,这样说道。
  赵恒思索了片刻,无奈地道:“也只好这样,只是委屈你了。”
  刘娥为他把龙袍穿戴整齐,从容地笑道:“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怎样都不会觉得太委屈了,只要我们都能好好的,得偿所愿,相守到老就好。”
  赵恒点点头,轻轻拉起她的手:“如此,就走罢。”
  刘娥与赵恒一起来到承明殿,前来上朝的大臣们早已到齐。最前排站着的正是位高权重的首席宰相沈伦。
  赵恒让刘娥留在侧殿内等候,自己一人来到承明殿中央的龙椅上坐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恒一坐下,大殿内的数百位大臣立刻撩起朝服跪在地上,高声齐呼。
  浩大的声势让刘娥听得极为振奋,心想,大概当年武则天上朝的时候也是这样吧,一代女皇,让所有男人都臣服于脚下,真是潇洒。
  这时,赵恒摆摆手道:“众卿家快快平身。”
  “多谢皇上。”又是一阵高声齐呼,刘娥再往外看时,那些各色官袍的大臣们已经起身了,整齐地在大殿之中分文武两边而站。
  赵恒审视了一番朝中众臣,目光在沈伦身上稍作停留,而后又移开,道:“如今庄穆皇后过世已一年有余,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刘美人入宫多年,贤淑宽仁,谦约惠下,在宫里位分也最高,朕打算册立她为皇后。”
  话音方落,翰林院学士李迪突然闪身出来,跪下奏道:“皇上,万万不可!”
  赵恒眸光一闪,定定地望着李迪:“李爱卿认为,为何不可?”
  李迪想了想,道:“刘美人出身微贱,不配母仪天下!”
  自己心爱之人,被人说是微贱,赵恒有些不悦,沉声说道:“刘美人祖先曾任大将军之职,父亲刘通又在太祖时任虎捷都指挥使兼嘉州刺史,为保我大宋江山不幸捐躯,乃是我大宋之忠烈。刘美人为忠烈遗孤,身份高贵的很,何为微贱?
  李迪没想到皇上会搬出这个,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退下。
  参知政事赵安仁也并不愿意刘娥为后,便建议道:“皇上如果担心后宫无主,想要册立皇后,臣以为沈才人出身相国门第,更为合适。”
  本来李迪反对刘娥为后已经让他有些不悦,现在赵安仁又提议立他最为忌讳的沈才人为后,赵恒当然十分恼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怒意不发作出来,断然拒绝道:“刘美人入宫在前,沈才人在后,后不可越先。朕认为刘美人才德兼备,宅心仁厚,足可正位中宫,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多言!”
  “这怎么能没商议就定了呢!”
  “刘美人不足以入主中宫!”
  “……”
  朝堂上立刻混乱起来,交头接耳的议论皇帝的决定。
  站于偏殿之内,刘娥隐约能够听到这些对话,知道此刻赵恒如果要强立她为后,必然会引起众臣不满,于是快步走到正殿内,在赵恒面前跪下来,于朝臣的议论声中,果断地道:“皇上,各位大臣说得对,臣妾身份微贱,不配中宫为主,也没有那个能力治理好后宫,请求皇上收回成命!”
  “刘美人,你这是为何?”赵恒望着她,故作不解地道。
  刘娥抬起眼眸,坚定地望着她:“皇上莫要多问了,臣妾跪请皇上收回成命。”
  “当真如此坚持么?”赵恒认真地望着她。此时突然觉得不像是在演戏了,她的眼神告诉他,她所说得每一个字都是发自真心。
  刘娥咬了咬牙,点头道:“是。”
  “既然这样,那就如你所愿好了。”沉默了片刻,赵恒低声道,然后抬头看向众臣,“立后之事,容后再议。”
  “臣妾谢皇上恩典,臣妾告退。”刘娥说着,盈盈起身,言行举动皆是落落大方,看也不看那些大臣一眼,转身向侧殿走去,留下一干讶异异常的大臣面面相觑。
  她记下了,那两个带头反对的,一个叫李迪,一个叫赵安仁。虽然并不打算报仇,但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还是记住为好,免得到时候反受其害。
  
  第六十四章 故人
  这次要册立刘娥为后的事未能如愿,赵恒就将立后之事暂且搁下了。不过,膝下无子,还是他最大的一个心病。新纳的妃嫔进宫已多日,每个皆已宠幸,可还是不见有一个人怀有身孕。
  赵恒知道,这种事情急不得,可是他都已经四十出头,盼子心切,经常还是寝食难安。
  本以为与辽国边境达成和平,国家不断发展,就没有什么事情好犯愁的了,可是不如意事竟一件接着一件。外患刚止,内忧连连。赵恒突然觉得做这个皇帝有些力不从心,泱泱大国,一国之君,却连儿女绕膝这点最简单的要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册立皇后还要看大臣的脸色,一边担心出现外戚干政。
  后宫的女人多了,虽然说不上多出多少是非,但时常就会有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子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只知道献媚取宠,一点儿也不能理解他的苦衷。
  有这些人做对比,赵恒越发觉得刘娥果断从容不争不夺的性子难能可得。他知道自己对她动心不仅仅是感觉到了,也不是她能为自己做到什么,而是她真的很好,正是因为懂得她的好,才愈发想要珍惜。
  赵恒有些后悔了,做了这个皇帝,虽然他的众兄弟里没有一个能及得上他。他接下的大宋不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宋,而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忧内患不断,无论他怎样努力,付出多少心血,所得来的也只是进步,进步而已,就算再大,却不是最好。有时候赵恒会想,若是当年舍了那个王位,带着刘娥远走高飞,从此过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会是怎样。他不知道,也想象不出,甚至做梦都梦不来。只是当时正值年轻气盛,心性高,放不下繁华,舍不了富贵,所以才会挑起江山社稷这个沉重的担子,到如今已经无法放下。
  刘娥知道他的难处,了解他的苦衷,但她除了陪伴在侧之外,便帮不了他什么,只有用自己的关怀,一片真心,让他感觉就算再苦再难,也永远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有她相伴。一同担当所带给人的震撼,远远比相帮要大的多,她想让他在震撼中感觉到温暖。
  立后的事情暂且放下了,资政殿学士王钦若却突然私下里建议赵恒去泰山封禅。赵恒虽然并不看好王钦若此人,暂时让他留在朝中也是因为在和谈的事情上他有功在身,但对于这个建议,还是不免有些动心。毕竟泰山封禅之事,自秦皇汉武以来,便很少有人为之,如果去了的话,想必会千古留名。
  怕朝中大臣反对,身边可以知心的也只有刘娥一人,赵恒便将这种想法说与刘娥听,让她为自己拿个主意。
  “泰山封禅,未免劳民伤财,如今大宋江山方才安定了些,皇上还是不要引起百姓的怨言才好啊!”尽管知道赵恒对此事极为期待,刘娥还是决定劝阻,只是在语气上尽量保持委婉。
  赵恒神色阴晴未定,黑眸之中翻卷着淡淡的情绪,似乎在压抑什么,许久,点了点头:“如此,就作罢吧。”
  刘娥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让他好好静一下,自己不便留下打扰,便向他欠身一揖,道:“臣妾先行告退了。”
  走出垂拱殿,五月天气一片晴好,微热的天气,那些花期较晚的花已经全开了,轻轻簇拥在枝头,随着风吹散发着温和甜腻的芳香。
  漫赏繁花,轻嗅花香,刘娥心情顿时好了不少,唇边不由得浮出了浅浅的笑意。她本来想回聚绣殿的,但略一思索,又掉头返回了垂拱殿。
  既然这晴明天气能够让自己心情变好,何不让赵恒一起在这御花园中走走,说不准能减少几分烦闷。这样想着,便匆匆转身去了垂拱殿。
  赵恒还在桌案前坐着,身旁放着一大摞奏折,但他目光静默,似乎没有在看,而更像是在想些什么。听闻动静,慢慢抬起头来,看见是刘娥的时候,眸子里闪过一丝诧异:“怎么又回来了?”
  刘娥向前走几步,在离他不远处停了下来,偏头笑道:“如今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初夏花开正好,也有可赏之处,皇上能否与臣妾共游御花园?”
  游园?笑脸?
  赵恒认真地望着她,没想到方才还在严肃地劝阻他不要去泰山封禅的她,只这短短一会儿工夫就能带上这副璀璨的笑容,并且还有游园的兴致,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一般,不免有些惊异。
  不过,还是为她的快乐所感染,赵恒也不再觉得方才的事情有多么烦闷,轻轻笑了笑:“好,就去游园。”
  夏初的天气,御花园中的植物早已长得葱葱郁郁,光滑的叶子还带着些稚嫩新绿,并未老去。宽阔的林下小道,逗留着两旁树木相交相错的阴影,未曾投下多少阳光。微微有些风,四周除了花香浮动之外,还伴随着一股清新的草木味道,让人神情气爽。所以,一路走来也并没有感觉到有多么炎热难耐。
  刘娥与赵恒并肩而走,十指相扣,感受着这极少有的单独相处的机会,突然感觉很是满足。要是一辈子这样下去,没有任何烦恼,该多好啊!
  微微侧头,看到赵恒唇边带着轻浅的笑意,那种暂且放下一切的轻松,让她十分欣慰。刘娥想,赵恒一定也这样认为吧。
  “小主,你看那花儿开得多美啊!”不远之处,突然传来女子清脆的笑声。
  “此花淡雅不招摇,不与百花争春,而绽放在这炎炎烈日之下,当真别致优雅。”同样清脆稚嫩的声音,但显得稳重的多。
  “小主喜欢,那奴婢便去为小主采了戴在头上吧!”
  “莫要去了,真正惜花之人不会把花朵随意攀折采摘。随我走近了瞧瞧罢。”
  葱郁的花木将视线遮挡住,并不能看到说话人的身影,只隐约辨得声音的方位。赵恒有些好奇地道:“是何人在说话?”
  刘娥微微一笑,道:“不如,我们过去瞧瞧吧。”
  转了几个弯,来到一座凉亭旁,那便是他们所听到的声音传来之处。
  二人停下步子,抬眸望去,但见大片大片的繁花丛中站着两个年幼稚嫩的女子,一个宫妃打扮,另一个则是宫女,正一脸陶醉地望着枝头轻盈颤动的花朵。
  望了一阵子,刘娥轻轻笑道:“原来是沈才人。”
  赵恒望着不远处笑容璀璨的人儿,叹息道:“如此花般年纪,却进得这宫来为妃,真是委屈她了。”
  刘娥紧紧拉住他的手,有些羡慕地道:“当年月儿与恒初见,也是这般花样年纪,不曾想二十几年,转眼即逝。”
  “时光不饶人,看着她们,你我不服老也不行啊!”赵恒微垂眼睑,轻轻道。
  “看我们,怎么说得如此伤感,不说了,不说了。”刘娥偏头看了他一眼,又转头望向不远处欣赏繁花,却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沈君宛,想到赵恒坚持不肯立她为后的事情,不免对她有些同情,低声道,“沈才人身为相门千金,如今进得宫来,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赵恒微微偏转头来望着她:“何为此说?”
  刘娥犹豫了片刻,决定不再隐瞒什么,便把她所察觉到的事情说出口:“你坚持要立我为后,是不想让她做皇后吧。”
  对于她这样的说辞,赵恒并没有怎么惊讶,他知道她本就思虑通透,能猜想到什么根本不足为怪,只轻轻问道:“我为什么不想让她做皇后?”
  刘娥淡然一笑,道:“因为她的祖父是宰相沈伦。”
  其它的,已经无需明说,刘娥知道,她提起这个,赵恒便能全然明白他心中所顾虑的,她都知晓了。
  随后,刘娥又接着道:“沈才人小小年纪就入宫不容易,就算坚持不肯让她为后,也要好好待她才是。如今恰巧碰上,皇上就去陪陪她吧。”
  赵恒静静地望着她,并不为之所动:“那你呢?”
  刘娥想了想,微笑道:“我那里还有一卷唐诗没读完,就先回去了。”
  刘娥回到聚绣殿,翻看了一会儿书卷,觉得有些疲劳。这时,一个太监用红木漆盘端着一盘葡萄走到她跟前,道:“美人,吃点儿水果解解渴吧。”
  刘娥正觉得有些口渴,欲让他把葡萄放下,突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这声音陌生的紧,似乎从来都没有听过。刘娥心里有些顾虑,抬起眸子看着他,问道:“你不是我聚绣殿的,你到底是谁?”
  那太监微微抬起头来,对上她的目光,道:“奴才刚进宫没多久,在御膳房打杂,是以美人不认得,也很正常。”
  对于他的答非所问,刘娥微微蹙了蹙眉,她望着他那张脸,觉得似乎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见过,便沉声道:“我是问,你到底是谁?”
  那太监眸子里闪过一丝失落之色,低声道:“刘姐姐当真不记得我是谁了么?”
  一声刘姐姐,让刘娥握住书卷的手猛地一紧,不可置信地望着他:“你是小允子?”
  就算再不愿相信,刘娥还是记起来了,他就是二十多年前她还华阳的时候,那个陪她卖艺的,名叫雷允恭的小允子。二十多年过去了,除了长大之外,那长相并没有变化多少,所以让她觉得面熟。
  雷允恭郑重地点点头,证实了她的猜想。
  刘娥望着他那张与多年前并没有太大变化的脸,突然有些恼怒,她用力打翻他手里的托盘,任由瓷盘碎落一地,一颗颗紫红的葡萄在殿内滚落开来。
  这就是那个让她时常牵挂起的小允子,当年街头卖艺相互照顾的那段日子,她早已把他当成了弟弟,希望他能娶妻生子,过上饭饱衣暖平平凡凡的生活,没想到他竟然进宫做了太监,叫她怎么不气恼。
  纤紫听闻动静走过来,紧张地道:“美人,您没事吧?”
  刘娥摇摇头,让她出去,又将目光移向雷允恭:“我让你长大后娶妻生子,让你好好过日子,怎么就不能听了,偏偏要跑来这宫里做太监!”
  雷允恭垂头不语。
  刘娥望着他,目光依然凌厉,二十多年了,她从未这样动怒过,可今天这样的事情却让她异常生气,冷声道:“说,到底怎么回事!”
  雷允恭犹豫了片刻,终于决定将这二十多年来所发生的事情都告诉她。
  原来,在她离开华阳不到一年,雷允恭的奶奶便病了,他将刘娥当初留给他的钱全部用来给奶奶看病,却依然没有医好她,老人家最终还是撒手人寰。年幼的雷允恭用自己的双手埋葬了奶奶,自此无依无靠,只有靠乞讨为生。这样的日子过了三五年,当年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长成了十三四岁的小伙,不愿再受别人欺负,便一路乞讨来到京城,想要找寻刘娥。可是,他用尽了所有的办法都没能找到她,自己一个人在京城无依无靠,只好靠为别人打点儿零工维持生计。之后,又去大户人家家里做下人,这一做就是十几年,起初几年所拿工钱只够维持一个人的生计,根本不足以养家。后来做的时间长了,工钱长了,但是他的年纪也大了,以他这种条件,根本没有姑娘肯嫁。一年前,他所在的那个大户人家不幸破产,自此,便又只能流落街头,靠为别人做工为生。而在那时,恰巧看到他所找寻了十几年的刘姐姐做了皇帝的妃子,正准备去往西京朝陵,他想要与她相认,遂决定入宫做太监。
  听他说完,刘娥知道他寻找她的这些年,她在张府和宫里,根本极少出去,所以找不到很正常。只是听说他这些年来过得这样苦,心里不由得有些酸涩,刘娥慢慢伸手扶他起来:“以后你就留在我这聚绣殿吧,宫里不比外面自在,稍有差错便会有生命之忧,一定要万事当心。”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eva
  • 学生
    rob
  • 学生
    k12
  • 学生
    f7c
  • 学生
    akt
  • 学生
    sie
  • 学生
    cak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2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凤仪天下(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关公(武侠动作, 历史)
烬山河(上)(爱情, 历史)
蓝色幽灵(历史)
楼兰劫(武侠动作, 悬疑推理, 历史)
鹰喙(主旋律, 悬疑推理, 历史)
嘉靖政案(历史)
一支竹笛(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