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凤仪天下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4172
阅读:12051
发表:2012/11/1
专辑:《凤仪天下
历史 小说
凤仪天下
毓澜 [北京宣武区]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不曾想她会说这个,龚美微微一怔,随后点点头:“是啊,明天就要走了。”
  相对于刘娥叹息的语气,他反而显得释然的多。
  要走的事,已经确定,无法改变了,那就好好去面对好了。虽然他十分舍不得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但更清楚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刘娥更重要。既然决定要带她走了,就不能再表现出不舍的样子,让她自责。这两天来,看她忧郁苦恼的样子,他已经很心痛了。
  “这么大的包袱,重不重啊?”刘娥看见他身后的包袱,忙伸手去解。
  龚美摇摇头,任由她动作,笑道:“不重。”
  看着她将包袱拿下来,放在地上,他轻轻笑着,从衣袖里拿出一个吊坠形的小东西,举到她面前:“娥儿,你看,这是什么?”
  那样的神情,那样的语气,与他时常献宝似的拿出个银簪递到她面前时完全一样。
  刘娥收起苦恼的表情,抿唇微微一笑,伸手去接龚美送给她的东西。待她看清那小东西的样子的时候,眸子里闪过一丝惊喜之色:“我娘的玉佩?”
  “嗯。”龚美轻轻点点头。这两天来,什么都准备好了,他知道她一直闷闷不乐就是因为这块玉,便想办法给她拿回来。看着她拿到玉佩时欣喜的样子,又恢复了以往的开朗,他觉得无论怎样都值了,脸上不觉露出欣慰的笑容。能为她做到的,他一定会去尽力。
  刘娥拿着玉佩细细打量了一番,那不单单是一块很漂亮的玉那么简单,也不是一个用金钱所能衡量的物品,那上面寄托着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一个有缘相聚却无缘相守终老的悲剧。比生离更无望的是死别,人不在了,便连个盼头都没有了,唯一感到安慰的,便是拿着信物,抱着回忆。除了照顾她们姐妹之外,这便是母亲这些年来的全部。刘娥心里很清楚, 若不是为了她,母亲就是再苦再难,甚至是死,也不会舍得把它当掉。
  拿着玉佩看了许久,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刘娥才感觉到不对劲,诧异地向他问道:“这块玉怎么会在你的手里?”
  “赎回来的。”龚美轻轻道。
  “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明明还差一些,虽然不算很多,但是两天是绝对挣不出来的,就是他们两个人也不能,更何况那天出事之后,龚美便不再让她出去卖艺。
  龚美垂下眼睑,低声说道:“我把铺子卖了。”
  “什么?”刘娥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他。
  那个铺子,他们家已经经历了好几代了,从他曾祖父起,就以制作银器为生,那是他们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怎么能说卖就卖掉。
  “我想赎回这块玉,我不想看到你每天那么自责。”龚美目光轻轻扫过她手里的玉佩,温柔地说道。
  “可是,让你为我把铺子卖掉,我就不自责了吗?”刘娥虽然感激于他对自己的好,但还是因为他没有和她商量,就擅作主张卖掉铺子的事情生气,“你这样把后路都断了,以后回来怎么办?”
  “就是要把一切后路都断了,那样才能彻彻底底地离开。”龚美抬眸望着她,声音依旧很低,带着些劳苦奔波的沙哑。
  虽然这话是想安慰刘娥,让她不要因此而自责,无论怎样,那都是他自愿的,可是,他也真的这样想了。他怕他们在路上遇到什么艰难,便走不下去,想要回来。只有把一切后路都断了,才能无所顾忌地朝前走。
  听到他这样说,刘娥突然有些心疼,不忍心再责备他。她拿起地上的包袱,另一只手拉住他:“外面风凉,进屋吧。”
  “嗯。”龚美点点头,在她的牵引下,向房内走去。
  第二天一大早,刘娥就起来了,她打算趁时候还早,去庞家一趟,把玉佩交给母亲。可是,刚走出屋门,便看到龚美从厨房走出来。
  “怎么这么早?”刘娥抬头看看房顶的炊烟,再看看他身上的围裙,关切地道。
  今天就要走了,不用再去铺子里,她昨晚特意叮嘱他多睡一会儿,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早起来做饭。
  她突然想到昨天晚上她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晚,他的回答。他说,他在做完最后一份银器之后,便去联系把铺子卖出去,找到买主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当他拿着好不容易才凑齐的钱去当铺赎玉佩的时候,却发现当铺已经关门,无奈,他只有去了当铺老板的家,说服他为自己去拿玉佩,这样奔波下来,天色便晚了。
  他说得云淡风轻,折腾了这么久,这么劳累,仿佛没什么事一样,刘娥却被深深的感动了。联系买主,把铺子卖出去,这个过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说服当铺老板去为他取玉佩,就更艰难吧,她见过那当铺老板,那是一个很难说话的人,说服他,想必很不容易吧。
  所以,他回来,才显得那么疲惫。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她。
  可是,都这么劳累了,他理应是好好休息一下的,却还一大早起来做早饭,让刘娥心里更加愧疚。
  她没为他做过什么,却还让他为自己付出这么多,总是觉得亏欠他的。
  龚美却轻松一笑,道:“醒得早,睡不着了。”
  他见刘娥身后背着一个小包袱,知道她是要去庞家见她母亲,便又说道:“早饭做好了,吃过饭再去吧,我陪你一起。”
  让她一个人去庞家,还真是有些不放心,虽然他估计这个时候庞岳也下不了床。
  “好。”刘娥点点头。
  她准备自己去是想让他再多睡一会儿,既然他都起来了,她当然不会再拒绝。
  吃过早饭之后,他们是背着几个大包袱去庞家的,需要的东西都已经带上,准备从庞家离开后不再回家,直接赶路。
  母女离别时的见面,自然是一番依依不舍的话别。庞氏知道女儿走了之后再见面就难了,温柔的目光中不由得流出两行热泪。
  刘娥却没有流泪,而是不停地安慰母亲。不是不想哭,她也舍不得母亲,可是母亲都这了,她再哭起来,怕是今天就走不了了。
  临走的时候,刘娥也没敢当面把玉佩交给母亲,而是连同几件她为母亲做得衣裳一起放在了屋内的桌子上。她之前曾无数次构思把玉佩拿到母亲面前,她高兴的热泪盈眶的情景,可是,现在偏偏是离别的时候,她不想看到她再难过,便悄悄地放下了。母亲打开包袱的时候,一定会看到的。
  离开庞家,二人直奔城门走去,所有的心愿都完成,便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快要走到城门口的时候,已近中午。虽然现在天气已经入秋,但是阳光强烈的天气还是有些热,走了这么久,额头上已经浸出了些薄汗。
  正欲拈起衣袖擦汗,突然从远处传来一个稚嫩的喊声:“刘姐姐,刘姐姐,等等我!”
  刘娥回头,便看到快步追过来的小允子。
  停下步子,等他走近,刘娥问道:“小允子,你怎么来了?”
  “我来送刘姐姐啊!”小允子眨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不解地望着她,“可是,刘姐姐为什么要去京城啊?”
  “因为……”刘娥偏头看了看身边的龚美,“刘姐姐是龚美哥哥的媳妇儿,龚美哥哥要去京城,刘姐姐当然也要去了。”
  那其中真正的原因怎么能和一个小孩子说得清呢,但愿这样说,他能听得懂。
  小允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问道:“要是刘姐姐不是龚美哥哥的媳妇,而是小允子的媳妇,那小允子要去哪里,刘姐姐就会去哪里吗?”
  这样的比喻……
  刘娥无奈地笑了笑:“算是吧。”
  “可是,小允子舍不得刘姐姐。”小允子拉起她的手,有些苦恼地说道。
  “那等小允子长大后也去京城,就可以见到刘姐姐了。”刘娥笑着安慰。
  小允子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嗯。”
  刘娥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头,温和地说道:“时候不早了,刘姐姐要走了,小允子也该回去了,记得要好好照顾奶奶,将来娶个好媳妇。”
  小允子低下头,挺认真地思索了一阵子,然后说道:“嗯,我听刘姐姐的。”
  “好,快回去吧,奶奶还要照顾呢。”刘娥微笑着望着他。
  小允子听话地点点头,松开她的手,依依不舍地向回路走去。
  望着他离开,不欲在这里耽搁,刘娥和龚美也便向城门口走去。时候已经不早了。
  “刘姐姐!”他们刚刚走到城门口,排在出城的队伍里,便又听到小允子的叫声。
  刘娥回头:“小允子,你怎么又回来了?”
  小允子没有回答,眨了眨眼睛,问道:“刘姐姐,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没想到他会问这个,刘娥微微一怔,然后摇摇头。她不知道他叫什么,大家都叫他小允子,她也便跟着叫他小允子了。她知道这不是他的本名,人人都有姓氏的,小允子也不会例外。只是叫他小允子叫习惯也,这么长时间来,也没有想过去问一下。
  小允子睁大眼睛,十分认真地望着她:“刘姐姐你记住,我叫雷允恭,我长大了一定会去京城找姐姐的。”
  然后,不等刘娥说些什么,转身跑了。
  
  第十一章 守岁
  离开华阳城,他们并不着急赶路,是带着游玩的心理走得,所以,到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五个月后了。
  一路上,看着那山路渐渐减少,视野慢慢开阔起来,刘娥郁结在心里的烦恼也渐渐散去,又恢复了以往的从容开朗。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无论怎样遗憾怎样不舍也无法改变,不如开开心心地过好当下的日子。
  京城汴梁在蜀地的东北方向,他们一路前行也是沿着这个方向走得。这行程的五个月中,占了秋季的大半和差不多整个冬天。看着渐渐高旷空远的天空,看着沿途纷扬飘落的黄叶,刘娥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秋天,蜀地是根本没有秋天的。越是往东往北走,晴朗的日子便越多,几乎每日阳光灿烂,在这日渐寒冷的天气里,带着从未有过的温暖。快到京城的时候,已经进入腊月中旬,路上也曾下过几场雪,纷扬的雪花如鹅毛一样轻轻飘落下来,铺在地上,她几乎能听到那落地的窸窸窣窣的声音。这么大的雪让刘娥极为震撼,蜀地是几年都下不了一场雪的,就是下了,也是微小的雪粒,很短暂的时间,根本不能在地上停留,伴着雨水,都化了。刘娥觉得,她是喜欢这样的大雪的,喜欢这北方凌烈的寒冷,那种在她心头淡淡闪现的铁骨铮铮的豪迈。若说蜀地的雪是婉约清丽的,这北方的雪却是大气雍容,贵气十足不拘小节的感觉,让人不容忽视。
  几个月里,一路走来,所见所闻多了,刘娥觉得自己的心胸也渐渐开阔起来,比以往更多了一份安静与从容。
  在路上,他们并不是单纯的赶路,离开华阳的时候,刘娥带上了那面她卖艺用的小鼓,若是遇到村镇或人多的地方,他们便停下来卖艺。刘娥自然还是敲鼓,龚美却做起了以前小允子的工作,负责敲锣收钱。虽然并未挣到多少钱,但也足够他们一路赶往京城的开销,来的时候所带的钱,几乎没用动。
  快到京城的时候,龚美思虑良久,决定让刘娥把头发放下来,还做未出嫁姑娘的打扮,两人以表兄妹相称。反正本来两人就没有拜堂,没有洞房,算不得真正的夫妻。他觉得,以后是要在京城定居的,若让街坊邻居知道他们本来就是夫妻,那他们再拜堂成亲,肯定觉得奇怪。
  刘娥犹豫了一番,还是同意了。龚美说得有道理,既然决定再办一次婚事,那就当做之前的没有好了,反正只除了她上了他的轿子之外,也真的没有什么。
  来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下旬,他们所走过的街道上无一不是热闹非凡,京城的百姓已经在忙着置办年货。
  龚美费了好大力气,才在开封府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租了一个小院子,那院子虽然有些简陋,但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总算是有个安身之地。
  院子虽然不算大,但是租金不低,在这京城繁华之地,什么价格都高的惊人,这个院子已经是他们所找到的最便宜的地方了。
  为了维持生计,龚美用剩下的一部分钱在附近华林街的热闹地段租了个小铺子,继续以制作银器为生,所有的东西制备齐全后,所剩下的钱就很少了,连过个年都不够。
  刘娥想,幸亏他们一路上是卖艺走过来的,若是不卖艺,用光了身上的钱,他们就算是来到京城,恐怕也要露宿街头了。
  想多挣点儿钱,过个好年,刘娥向龚美提出让她继续出去卖艺。龚美起初坚持不同意,理由是他不在身边,担心她再出什么危险,但是在刘娥几次请求下,终于做出让步,同意她在自己铺子附近卖艺。
  京城的百姓比华阳的百姓过得相对富足,也更加会享受一些,刘娥一出来卖艺,便有很多人围上前来观看,给的铜板也比在华阳多得多。这样,不几天下来,过年所需的开支已经准备的十分宽裕,并且刘娥鼓艺超群的美名也传了出去。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开封府附近的华林街上新来的龚银匠,有个漂亮的表妹精通鼓艺。
  要过年的时候,龚美也把银器铺子关了,带着刘娥在京城四处走走,置办些年货。这是他们成亲以来在一起过得第一个年,一定要开开心心的。
  京城汴梁处于中原地区,方圆之内,没有一座山,极目远望,视野十分辽阔。
  刘娥觉得,这样的地方才适合安居乐业,就算什么都没有,只四处环顾一番,也感觉心情愉悦。
  在这里,刘娥见到了以前她连想都想象不出的宝马香车,雕梁画栋。侧目观看,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千金贵胄装饰奢华的车马来往不断,抬头望去,府门大院里红瓦高墙一望无边,在微微积雪的覆盖下,美的让人炫目。
  龚美拿着买好的年货,笑着向她问道:“喜欢这里吗?”
  刘娥微笑着点点头:“喜欢。”
  她喜欢这种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景象,喜欢这种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场面,喜欢这美而华丽的红瓦高墙。这其中,不带羡慕与嫉妒的任何成分,只是喜欢,她一向喜欢美好的事物,喜欢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突然,一个卖糖人的小孩子从这边经过,他手里造型精致的糖人吸引了刘娥的目光。
  小孩子很会看人眼色,他见刘娥似乎喜欢,便笑着走到龚美面前,讨好地说道:“这位相公,买一个送给你娘子吧,你们将来一定会幸福的。”
  “嘴真甜,”龚美笑呵呵地拍拍他的头,“好,我买一个。”
  “好的,好的。”见龚美真的打算买,小孩子十分殷勤地挑出一个最漂亮的放到刘娥手里,“娘子拿好。”
  刘娥接下糖人,抿唇轻轻一笑。她知道龚美买糖人不仅是因为她喜欢,还因为这么小的孩子出来买糖人不容易,所以,虽然觉得买这不必要的东西有些浪费,但还是没有拒绝。
  只是,她有些疑惑,她都已经把头发放下来了,完全是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的打扮,那小孩为什么还管她叫娘子。不过,他倒是没有说错,她真的是龚美的娘子。
  把需要的东西都买好,他们便回家了,虽然两个人的新年未必有多热闹,但毕竟是相互关心的两个人,总是感觉开心的。
  除夕夜,刘娥有不眠守岁的习惯,那样,便可以为自己所在意的人祈福。虽然汴梁城比华阳要冷上许多,夜里更是寒得厉害,但是习惯了,还是坚持下来。
  龚美要求同她一起守岁,刘娥觉得没必要,劝他回去睡,这天寒地冻的夜里,她不想他陪她一起挨冻。
  龚美坚持不肯,带着些疲惫的目光依然温柔,望着她说道:“你一个人太冷清了,我想陪你。”
  这一整天,他都没有怎么闲着,上午陪她收拾完家里,下午便又出门了。他看重怀庆街的一个店铺,想把它租下来做银器铺子,顺便招两个伙计,做大一些,现在的铺子太过窄小,他一直不太满意。可是,那店铺的租金相当高,而且主人不同意季租,若是要租,便是一年。以他们现在的情况,就是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也不够租这一年的费用。
  关于这店铺的事情,龚美前两天也提起过,已经谈过许多次,他想先交一季的租金,剩下的钱过后补上,那店铺主人就是固执的不肯通融,非得要把全部租金都交齐了,才肯租给他。
  刘娥对此也很无奈,她知道下午他不在家,一定是又去找那店铺的主人商谈了,并且结果可想而知。
  这一天来,他也没怎么休息,刘娥本来不想让他陪自己一起熬夜受冻,但是他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忍心拒绝,拿一个小暖炉放在他手里,笑道:“好。”
  有时候接受对方的好意比为他着想更能让他高兴,这点自从与龚美成亲后,刘娥深有体会。
  看着他在蒲团上坐好,刘娥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面向房内的观音,拜了三拜,然后虔诚的祈祷。
  观音前的香炉里香淡淡地燃烧着,细小的烟气在旁边慢慢缭绕,渐至消失。
  其实,刘娥也不是对神十分的信服,她知道祈祷与不祈祷根本没什么区别,只是以前每年都会陪母亲祈祷,习惯了,再有,这也是一份心意,不是有用与无用所能衡量的。望着面前慈眉善目的观音像,她想,母亲现在也应该是在祈祷的,为她和姐姐。
  她虽然来到京城没多久,但是路上的时日却非常长,已经很久没见到母亲了,真的有些想她了,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自己不在,舅妈还会不会为难她。
  轻轻闭上眼睛,面向观音的方向,也为她祈祷一下吧,那是一份作为女儿的心。
  守岁的一晚不全是用来祈祷的,祈祷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很快便就结束了。
  刘娥慢慢站起身来,准备告诉龚美,让他也起来,却发现他已经斜倚在墙上睡着了。
  是啊,辛苦了一天,也确实累了,刘娥没有把他在叫醒,她回到房内,拿出一条棉被轻轻地盖在他的身上。这么冷的天,这样睡着了,是受不了的。
  坐在他身边,静静地望着他熟睡的样子,他的脸上带着些疲惫之色,醒时尽量笑着,睡着了眉头却轻轻蹙了起来。
  刘娥知道他还在为店铺的事苦恼,醒着的时候保持笑着是为了不让她担心,心里自然很感激。轻轻为他掖好被角,不让冷风进去,她又回到观音像前祈祷,补上她刚刚落下的。她想满足他这个心愿,方才祈祷的时候没想起。不过,她心里很清楚,不能光靠祈祷,还要付出实际行动,自己一定要想办法让他租到那个店铺。
  
  第十二章 玉佩
  刘娥不是一个只想不做的人,有了这样的想法,大年初二,便不顾龚美的阻止和天寒地冻,出去卖艺了。
  虽然指望这样挣钱,想要租下那个店铺不知何年何月,但是总是有一点点积累的,比空想好得多。
  刘娥鼓技超群的名声早已在汴梁城广为流传,她这一出来,附近的百姓便都围过来观看,甚至吸引来不少距离较远的人。
  这些听鼓的人,当然不只是听鼓,除了凑热闹带了的乐趣之外,更是为了欣赏姑娘的美貌。刘娥心里有数,但却什么也不说,只要没人做出过分的事就可以。她已经抛头露面的卖艺了,自然不在乎被人多看两眼。
  龚美也一同回铺子里做银器了,已经辛苦惯了,也不求能多休息两天。除了整点儿钱之外,也好和刘娥有个照应。
  这样,不几天下来,除了日常的开销之外,两人又挣了不少钱,如果不奢望那个店铺的话,足以让两个人的生活过的相对富足。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断点的约定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漆雅宁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 神秘人
    qiu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7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凤仪天下(历史)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兄弟(历史)
北京东京南京(历史)

同类随机作品

平度城除奸记(小说版)(主旋律, 历史)
关公(武侠动作, 历史)
荆公为政(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丐僧(历史)
些许小故事(历史)
龙城狼地(武侠动作, 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