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5591
成片时长:每集约40分钟
阅读:7135
发表:2020/6/15
48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南下干部》第30-32集
1-5
…
30-32
45-46
47-48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郝二妮听到喊声,扶着老爷子走出门来。
丁大力下车,解放三兄妹迎上前来,父子相见自然是一番亲热。
辽湘伸出手:爸,您带的东西呢?
丁大力:什么东西?
辽湘:奶糖呀。
丁大力:哎哟,还真把这茬给忘了。
辽湘:我不信。哥,爸逗我们玩儿呢,搜!不管它藏哪儿,我们也要把它搜出来。
三兄妹把伏尔加搜了个遍,结果一无所获,一个个好不失望。
郝二妮抱怨:你也真是,一出门几个月,又是从长沙回来,糖没带一粒不说,连孩子他姥爷也全忘了,爸不像个爸,女婿不像个女婿,还好意思进门。
丁大力:孩子们,这事儿爸还真没有忘记。爸回南华的路上,先拐到柞树去看了看,老百姓苦呀,爸当时想都没想,就把给你们和姥爷带的礼物全分送给乡亲们了。我相信你们能理解爸爸的。
辽湘噘着嘴:唉,空欢喜一场。
郝老爷子:辽湘,你爸扶危济困爱民如子,这是为官之道,你可不能埋怨你爸呀。
郝二妮:嗯,这还差不多,进屋吧。
17,南华大街,外,日
郑有庚赶着马车快速经过街道。
马车上用棉被裹着生病的二叔,五六个乡亲跟在马车后面,气喘吁吁地跑着。
陈秀姑在马车旁喊着:二叔您挺住,医院就到了。
马车在县人民医院大门口停了下来。
大家七手八脚把二叔抬进医院。
18,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内,日
大家把二叔抬到诊断床上。
值班医生对病人进行例行检查:他这是水肿病。你们先交一百元住院费,马上就可以进行治疗。
大家掏空了口袋,也没有凑齐一百元钱。
郑有庚:大夫,病人病得不轻,您能不能先收治,我们马上派人回去赶钱来,别耽误了治病。
医生:这位同志,不是我们不肯帮忙,像老人家这种病,我们每天都要收治二三十位,好多患者打了针吃了药,家里就没人管了,病治好了没钱交医疗费,出院就打欠条,搞得医院也玩不转了。院长没办法,所以规定必须先交钱后治病,我们做医生的也是爱莫能助呀。
二婶听了急得不行:老天爷,我们上哪儿去弄一百块钱哪,有一百块钱也不会得这饿痨病了。
郑有庚:二婶您别急,天无绝人之路,你们在这儿好生看着,我和秀姑上丁政委家去想想办法。秀姑,走。
说罢,两人一道离开了医院。
19,丁大力家,内,日
一家人围在桌旁准备吃饭。
辽湘不停地用竹筷敲打着桌子:妈和哥怎么还不来呀,我肚皮都贴脊梁骨了。
郝老爷子:辽湘听话,别敲桌子。吃不言睡不语,饭桌上敲桌子瞎嚷嚷,灶神爷听了不高兴的。
晓湘:嘻嘻,姥爷又说迷信话,我们家锅灶全拆了,哪还有灶神爷。
郝老爷子:有哇,有锅伙有饭桌就有灶神爷,咱们家的灶神爷,在公共食堂呢。
晓湘:姥爷,食堂离我们家那么远,他能听见二哥在这儿敲桌子嚷嚷吗?
郝老爷子:能听见,当然能听见,灶神爷耳朵可灵呢。
晓湘:这么远都能听见,那不是顺风耳了?哎姥爷,是灶神爷本领大,还是孙悟空本领大?
郝老爷子:这不好比,孙悟空是降妖伏怪的,灶神爷是管老百姓吃喝的,谁家把灶神爷侍候好了,他就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保你一家人一年上头平平安安的。
晓湘:我不信,这是迷信。
郝老爷子:小祖宗,快别乱说!哎哟哟灶神爷呀,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两兄妹见姥爷那样儿,都哈哈大笑起来。
连在一旁看报的丁大力也忍不住笑了。
郝二妮和解放从食堂提了饭菜进来。
饭菜上桌辽湘就嘀咕起来:唉,又是洋姜豆渣咸菜汤,清汤寡水油珠儿都没一滴。妈,家里的猪油呢?
郝二妮:昨天就吃完了,别淘气,凑和着吃吧。
辽湘堵气扔掉筷子:我不吃。
晓湘:我也不吃。
丁大力把桌子一拍:反了你了。你们知不知道,农村的老百姓吃的什么?人家杂粮野菜还填不饱肚子呢,你们白米干饭还挑嘴,真拿自己当少爷小姐了?老子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一碗棒子面野菜糊糊就像过年了。听着,跟老子把筷子捡起来,吃!
辽湘和晓湘眼泪汪汪地拿起筷子。
郝二妮先说丈夫:哎哎,差不多就行了哈,你上周边邻里家访访,有你这么凶孩子的吗?要不是经常掺点儿猪油进去,老老少少早就皮包骨了,没见过你这么狠心的爸爸。
她说了丈夫又说孩子:你们也是,两天没吃猪油就甩筷子,脾气还见长了,动不动甩筷子,谁教的呀,赶明儿还不要掀桌子砸碗呀,也不怪你爸发脾气。
郑有庚和陈秀姑急匆匆走了进来。
丁大力连忙起身:哟,你们来了,吃饭了吗?
郑有庚:哪还有心思吃饭呀。丁政委,二叔病了躺在医院急诊室,没钱医院不肯收治,我们实在没办法,才上这儿找您来了。
丁大力:别说了,上医院看看去。
20,人民医院,病房,晚上
二叔安详地躺在病床上接受输液治疗,丁大力白院长和陪护的乡亲们都围站在病床旁。
白院长:丁政委,现在农村得水肿病的患者太多了,都是因为食物短缺营养不良造成的。这位老人还好,没有其他脏器方面的疾病,吊几天葡萄糖生理盐水和利尿消炎药物,很快就会痊愈的。
丁大力:那葡萄糖盐水不成救命药了?
白院长:对水肿病人来说确实如此,三年前这还是普通药,现在都成紧俏药了,要买它还要开后门呢。
丁大力:有庚,柞树得水肿病的人多吗?
郑有庚:可多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好多严重的卧了床,有的走几步就喘粗气冒虚汗,头昏眼花。您瞧我这是最轻的,
他捋起裤筒,用指头在小腿上摁了一下,松开手指,指凹久久不能平复。
白院长:丁政委,他这就是水肿病的典型症状。
丁大力;白院长,我有个想法,不知你们医院能不能支持配合一下?
白院长:您说吧,只要我们能做到,一定尽力而为。
丁大力:白院长,既然水肿病用葡萄糖和利尿药就能治,我看没必要让病人都上县里来住院,好多钱都花在住院陪护上了,这不加重群众负担了吗?我想明天专程到长沙去一趟,自己花钱买些药品回来,到时候请你们派几名医生护士,到柞树大队进行义务诊疗,你看行吗?
白院长:那没问题。您个人都能慷慨解囊,我们国家医院更是责无旁贷。我建议您,去长沙不要到医药商店买,直接上省医药供应站,批发比零售要便宜不少。
丁大力:嗯,那我先代表柞树的乡亲们,谢谢你了。
白院长:瞧您说的,老百姓应该感谢的,是您啊。
二婶:院长说得对,您丁政委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有您在柞树,柞树就有救了,这也是柞树百姓前世修来的福份哇。
丁大力:二婶您快别这么说,眼下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大伙儿捆紧把子继续大干,好日子还会来的。呃,光顾了说话,你们都还没吃饭吧,走,都上我家吃饭去。
21,丁大力家,内,暮
郑有庚等六七人围成一桌,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吃得盘碗狼籍,空饭钵码起了好几摞。
一旁的丁大力和郝二妮看得泪光闪闪,心里好不酸楚。
郑有庚:丁政委,瞧我们这吃相,让您笑话了。
丁大力:什么话,哪有一家人笑话一家人的。解放前度春荒的时候,谁家熬了野菜糊糊,端着个大海碗,张家一口李家一口,让穷哥儿们轮着喝,喝完了连碗底都舔干净,也没看谁笑话谁。
郑有庚:那也是。丁政委,我们先回去了。
众乡亲起身道别。
丁大力:有庚同志,回柞树后,你们几个支委分片摸一下底,把得了水肿病的社员统计一下,按病情轻重排排队,后天药品一到,就开始诊治。
郑有庚:您放心,我们会连夜把这项工作做好的。
丁大力:有庚呀,俗话说居家千口主事一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只要人心不散,什么事儿都好办,人心齐泰山移,你们说是吧?
几个支委都坚定地点了点头,告辞走了。
丁大力关上大门,扯亮电灯。
郝二妮带着三个孩子在收拾碗筷打扫房间。
解放抱怨:妈,您瞧这满屋子乱的,我们家都成收容所难民营了。
丁大力上前就给了解放一巴掌:放屁!你小子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他们生产的?你再这样说话,老子揍扁你。
郝二妮连忙护住儿子:孩子不对好好说嘛,动不动张牙舞爪的,像个土匪。
丁大力:不行,咱们家没个约法三章不行,辽湘晓湘,你们把姥爷请出来,咱们开个家庭会。
两兄妹:啊,开会了开会了,政委又要训话了。
不一会儿,就从里屋把老爷子请了出来。
一家人坐定。
丁大力:今晚上我们开个家庭会。从根上来看,老丁家老郝家都是苦出身,是共产党毛主席帮我们过上的好日子,谁也不能忘本。眼下是困难时期,你爸事儿多心里急,有时难免会发火。你们也老大不小了,该懂事儿了,就算帮不上忙,至少不要添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以呢,咱们老丁家也要有个约法三章。一,待人要真心要热情。上我们家来的不是工人就是农民,人家有困难来找我,是信任我看得起我,你们如果嫌弃人家给人家冷脸看,就等于得罪了自己的衣食父母,那就别怪我吹胡子瞪眼睛,弄不好还要挨巴掌。二,要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食堂做什么我们吃什么,猪油也不要再搞了,红锅菜人家吃得我们就吃得,将心比心,我们吃的本来就比农民好,再搞特殊化就太不应该了。三,要热爱劳动,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你们的妈妈身体不好,你们要主动帮着干家务活,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能像解放刚才那样,一干活就嘀嘀咕咕的。四,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从今天起,除了姥爷的烟酒继续保证外,我戒烟,你们也要把零食戒掉,老惦记着那些零嘴儿没出息。五……
辽湘嚷起来了:爸,您都五章了,到底约法几章呀?
丁大力:妈的,还嫌老子罗嗦了,好好好,就这四条,都能做到也差不多了。
郝老爷子:孩子们,你爸说得对,过日子是得细水长流,我看长辈也得有个长辈样儿,我那点烟酒也戒掉算了。
丁大力:那不行,您不能跟他们比,他们享福的日子还长着呢。您一个月烟酒也花不了几块钱,所以能省的省,不能省的不省,再怎么省,也不能把您那几块钱省掉。
22,丁大力卧室,内,夜
灯下,丁大力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郝二妮铺开棉被准备睡觉,
她嘴里唠叨:唉,三个孩子都跟着受苦了,别看他们这么淘气,可与别的小孩比起来,你该知足了。就说郭县长家的金贵吧,把他姥姥的手镯偷出来卖了吃零食,最后还是公安局破案才把他查出来,可没把郭县长两口子气死。你真要摊上那么个儿子,你还不把他给吃了呀。你没在家的时候他们安安静静的,你一回来横不顺眉竖不顺眼,一家老小不得安宁,你打骂小的不打紧,旁边的姥爷可心疼呢……
丁大力:好了好了,唠叨完了没有?完了把存折全翻出来,看看还有多少家底儿。
郝二妮:嘿,你一大老爷儿们,从来不过问柴米油盐,今天怎么关心起家底儿来了。
丁大力:你先翻出来算算,我要派大用场。
郝二妮把压在柜底的定期活期存折一古脑儿翻了出来:喏,全在这儿了,你自已用算盘加加。
丁大力翻看存折,用算盘一笔笔计算起来。
郝二妮在一旁询问:算出来没有?一共有多少?
丁大力把算盘一拍:四千五百块!妈的,放土改那会儿,能划两个大地主了。哎孩他妈,我想跟你商量个事,现在柞树的乡亲们患水肿病,好多都卧床不能下地了,这全都是没饭吃饿出来的病,不治就会出人命了。这事儿既然发生在柞树,我们就责无旁贷了。白院长说这病好治,吊几瓶葡萄糖就能治好。可你知道,如今老百姓穷呀,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儿还有钱治病?所以,我想拿这些钱,明天到长沙买些药品回来,白院长也答应派医生到柞树去,给乡亲们义务治病,你说呢?
郝二妮:那还用问吗?这事儿让谁碰上了也不能不管呀。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儿,我当然同意了。不过老爷子年岁大了,今天不知明天,真要哪天咽气撒手归西,手里没有几百块钱,只怕送他老人家不走,我看留五百,其余的你全拿走。
丁大力:嗯,他老人家的精气神儿,也确实不如以前了。那这张五百的存折你收好,剩下的四千我全取了。
23,胡志伟家,内,日
省委大院中,绿树环绕着一处小庭院,那是胡志伟的家。
丁大力:首长,柞树的灾情,大体就是这些。
丁大力下车,解放三兄妹迎上前来,父子相见自然是一番亲热。
辽湘伸出手:爸,您带的东西呢?
丁大力:什么东西?
辽湘:奶糖呀。
丁大力:哎哟,还真把这茬给忘了。
辽湘:我不信。哥,爸逗我们玩儿呢,搜!不管它藏哪儿,我们也要把它搜出来。
三兄妹把伏尔加搜了个遍,结果一无所获,一个个好不失望。
郝二妮抱怨:你也真是,一出门几个月,又是从长沙回来,糖没带一粒不说,连孩子他姥爷也全忘了,爸不像个爸,女婿不像个女婿,还好意思进门。
丁大力:孩子们,这事儿爸还真没有忘记。爸回南华的路上,先拐到柞树去看了看,老百姓苦呀,爸当时想都没想,就把给你们和姥爷带的礼物全分送给乡亲们了。我相信你们能理解爸爸的。
辽湘噘着嘴:唉,空欢喜一场。
郝老爷子:辽湘,你爸扶危济困爱民如子,这是为官之道,你可不能埋怨你爸呀。
郝二妮:嗯,这还差不多,进屋吧。
17,南华大街,外,日
郑有庚赶着马车快速经过街道。
马车上用棉被裹着生病的二叔,五六个乡亲跟在马车后面,气喘吁吁地跑着。
陈秀姑在马车旁喊着:二叔您挺住,医院就到了。
马车在县人民医院大门口停了下来。
大家七手八脚把二叔抬进医院。
18,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内,日
大家把二叔抬到诊断床上。
值班医生对病人进行例行检查:他这是水肿病。你们先交一百元住院费,马上就可以进行治疗。
大家掏空了口袋,也没有凑齐一百元钱。
郑有庚:大夫,病人病得不轻,您能不能先收治,我们马上派人回去赶钱来,别耽误了治病。
医生:这位同志,不是我们不肯帮忙,像老人家这种病,我们每天都要收治二三十位,好多患者打了针吃了药,家里就没人管了,病治好了没钱交医疗费,出院就打欠条,搞得医院也玩不转了。院长没办法,所以规定必须先交钱后治病,我们做医生的也是爱莫能助呀。
二婶听了急得不行:老天爷,我们上哪儿去弄一百块钱哪,有一百块钱也不会得这饿痨病了。
郑有庚:二婶您别急,天无绝人之路,你们在这儿好生看着,我和秀姑上丁政委家去想想办法。秀姑,走。
说罢,两人一道离开了医院。
19,丁大力家,内,日
一家人围在桌旁准备吃饭。
辽湘不停地用竹筷敲打着桌子:妈和哥怎么还不来呀,我肚皮都贴脊梁骨了。
郝老爷子:辽湘听话,别敲桌子。吃不言睡不语,饭桌上敲桌子瞎嚷嚷,灶神爷听了不高兴的。
晓湘:嘻嘻,姥爷又说迷信话,我们家锅灶全拆了,哪还有灶神爷。
郝老爷子:有哇,有锅伙有饭桌就有灶神爷,咱们家的灶神爷,在公共食堂呢。
晓湘:姥爷,食堂离我们家那么远,他能听见二哥在这儿敲桌子嚷嚷吗?
郝老爷子:能听见,当然能听见,灶神爷耳朵可灵呢。
晓湘:这么远都能听见,那不是顺风耳了?哎姥爷,是灶神爷本领大,还是孙悟空本领大?
郝老爷子:这不好比,孙悟空是降妖伏怪的,灶神爷是管老百姓吃喝的,谁家把灶神爷侍候好了,他就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保你一家人一年上头平平安安的。
晓湘:我不信,这是迷信。
郝老爷子:小祖宗,快别乱说!哎哟哟灶神爷呀,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两兄妹见姥爷那样儿,都哈哈大笑起来。
连在一旁看报的丁大力也忍不住笑了。
郝二妮和解放从食堂提了饭菜进来。
饭菜上桌辽湘就嘀咕起来:唉,又是洋姜豆渣咸菜汤,清汤寡水油珠儿都没一滴。妈,家里的猪油呢?
郝二妮:昨天就吃完了,别淘气,凑和着吃吧。
辽湘堵气扔掉筷子:我不吃。
晓湘:我也不吃。
丁大力把桌子一拍:反了你了。你们知不知道,农村的老百姓吃的什么?人家杂粮野菜还填不饱肚子呢,你们白米干饭还挑嘴,真拿自己当少爷小姐了?老子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一碗棒子面野菜糊糊就像过年了。听着,跟老子把筷子捡起来,吃!
辽湘和晓湘眼泪汪汪地拿起筷子。
郝二妮先说丈夫:哎哎,差不多就行了哈,你上周边邻里家访访,有你这么凶孩子的吗?要不是经常掺点儿猪油进去,老老少少早就皮包骨了,没见过你这么狠心的爸爸。
她说了丈夫又说孩子:你们也是,两天没吃猪油就甩筷子,脾气还见长了,动不动甩筷子,谁教的呀,赶明儿还不要掀桌子砸碗呀,也不怪你爸发脾气。
郑有庚和陈秀姑急匆匆走了进来。
丁大力连忙起身:哟,你们来了,吃饭了吗?
郑有庚:哪还有心思吃饭呀。丁政委,二叔病了躺在医院急诊室,没钱医院不肯收治,我们实在没办法,才上这儿找您来了。
丁大力:别说了,上医院看看去。
20,人民医院,病房,晚上
二叔安详地躺在病床上接受输液治疗,丁大力白院长和陪护的乡亲们都围站在病床旁。
白院长:丁政委,现在农村得水肿病的患者太多了,都是因为食物短缺营养不良造成的。这位老人还好,没有其他脏器方面的疾病,吊几天葡萄糖生理盐水和利尿消炎药物,很快就会痊愈的。
丁大力:那葡萄糖盐水不成救命药了?
白院长:对水肿病人来说确实如此,三年前这还是普通药,现在都成紧俏药了,要买它还要开后门呢。
丁大力:有庚,柞树得水肿病的人多吗?
郑有庚:可多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好多严重的卧了床,有的走几步就喘粗气冒虚汗,头昏眼花。您瞧我这是最轻的,
他捋起裤筒,用指头在小腿上摁了一下,松开手指,指凹久久不能平复。
白院长:丁政委,他这就是水肿病的典型症状。
丁大力;白院长,我有个想法,不知你们医院能不能支持配合一下?
白院长:您说吧,只要我们能做到,一定尽力而为。
丁大力:白院长,既然水肿病用葡萄糖和利尿药就能治,我看没必要让病人都上县里来住院,好多钱都花在住院陪护上了,这不加重群众负担了吗?我想明天专程到长沙去一趟,自己花钱买些药品回来,到时候请你们派几名医生护士,到柞树大队进行义务诊疗,你看行吗?
白院长:那没问题。您个人都能慷慨解囊,我们国家医院更是责无旁贷。我建议您,去长沙不要到医药商店买,直接上省医药供应站,批发比零售要便宜不少。
丁大力:嗯,那我先代表柞树的乡亲们,谢谢你了。
白院长:瞧您说的,老百姓应该感谢的,是您啊。
二婶:院长说得对,您丁政委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有您在柞树,柞树就有救了,这也是柞树百姓前世修来的福份哇。
丁大力:二婶您快别这么说,眼下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大伙儿捆紧把子继续大干,好日子还会来的。呃,光顾了说话,你们都还没吃饭吧,走,都上我家吃饭去。
21,丁大力家,内,暮
郑有庚等六七人围成一桌,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吃得盘碗狼籍,空饭钵码起了好几摞。
一旁的丁大力和郝二妮看得泪光闪闪,心里好不酸楚。
郑有庚:丁政委,瞧我们这吃相,让您笑话了。
丁大力:什么话,哪有一家人笑话一家人的。解放前度春荒的时候,谁家熬了野菜糊糊,端着个大海碗,张家一口李家一口,让穷哥儿们轮着喝,喝完了连碗底都舔干净,也没看谁笑话谁。
郑有庚:那也是。丁政委,我们先回去了。
众乡亲起身道别。
丁大力:有庚同志,回柞树后,你们几个支委分片摸一下底,把得了水肿病的社员统计一下,按病情轻重排排队,后天药品一到,就开始诊治。
郑有庚:您放心,我们会连夜把这项工作做好的。
丁大力:有庚呀,俗话说居家千口主事一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只要人心不散,什么事儿都好办,人心齐泰山移,你们说是吧?
几个支委都坚定地点了点头,告辞走了。
丁大力关上大门,扯亮电灯。
郝二妮带着三个孩子在收拾碗筷打扫房间。
解放抱怨:妈,您瞧这满屋子乱的,我们家都成收容所难民营了。
丁大力上前就给了解放一巴掌:放屁!你小子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他们生产的?你再这样说话,老子揍扁你。
郝二妮连忙护住儿子:孩子不对好好说嘛,动不动张牙舞爪的,像个土匪。
丁大力:不行,咱们家没个约法三章不行,辽湘晓湘,你们把姥爷请出来,咱们开个家庭会。
两兄妹:啊,开会了开会了,政委又要训话了。
不一会儿,就从里屋把老爷子请了出来。
一家人坐定。
丁大力:今晚上我们开个家庭会。从根上来看,老丁家老郝家都是苦出身,是共产党毛主席帮我们过上的好日子,谁也不能忘本。眼下是困难时期,你爸事儿多心里急,有时难免会发火。你们也老大不小了,该懂事儿了,就算帮不上忙,至少不要添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以呢,咱们老丁家也要有个约法三章。一,待人要真心要热情。上我们家来的不是工人就是农民,人家有困难来找我,是信任我看得起我,你们如果嫌弃人家给人家冷脸看,就等于得罪了自己的衣食父母,那就别怪我吹胡子瞪眼睛,弄不好还要挨巴掌。二,要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食堂做什么我们吃什么,猪油也不要再搞了,红锅菜人家吃得我们就吃得,将心比心,我们吃的本来就比农民好,再搞特殊化就太不应该了。三,要热爱劳动,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你们的妈妈身体不好,你们要主动帮着干家务活,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能像解放刚才那样,一干活就嘀嘀咕咕的。四,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从今天起,除了姥爷的烟酒继续保证外,我戒烟,你们也要把零食戒掉,老惦记着那些零嘴儿没出息。五……
辽湘嚷起来了:爸,您都五章了,到底约法几章呀?
丁大力:妈的,还嫌老子罗嗦了,好好好,就这四条,都能做到也差不多了。
郝老爷子:孩子们,你爸说得对,过日子是得细水长流,我看长辈也得有个长辈样儿,我那点烟酒也戒掉算了。
丁大力:那不行,您不能跟他们比,他们享福的日子还长着呢。您一个月烟酒也花不了几块钱,所以能省的省,不能省的不省,再怎么省,也不能把您那几块钱省掉。
22,丁大力卧室,内,夜
灯下,丁大力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郝二妮铺开棉被准备睡觉,
她嘴里唠叨:唉,三个孩子都跟着受苦了,别看他们这么淘气,可与别的小孩比起来,你该知足了。就说郭县长家的金贵吧,把他姥姥的手镯偷出来卖了吃零食,最后还是公安局破案才把他查出来,可没把郭县长两口子气死。你真要摊上那么个儿子,你还不把他给吃了呀。你没在家的时候他们安安静静的,你一回来横不顺眉竖不顺眼,一家老小不得安宁,你打骂小的不打紧,旁边的姥爷可心疼呢……
丁大力:好了好了,唠叨完了没有?完了把存折全翻出来,看看还有多少家底儿。
郝二妮:嘿,你一大老爷儿们,从来不过问柴米油盐,今天怎么关心起家底儿来了。
丁大力:你先翻出来算算,我要派大用场。
郝二妮把压在柜底的定期活期存折一古脑儿翻了出来:喏,全在这儿了,你自已用算盘加加。
丁大力翻看存折,用算盘一笔笔计算起来。
郝二妮在一旁询问:算出来没有?一共有多少?
丁大力把算盘一拍:四千五百块!妈的,放土改那会儿,能划两个大地主了。哎孩他妈,我想跟你商量个事,现在柞树的乡亲们患水肿病,好多都卧床不能下地了,这全都是没饭吃饿出来的病,不治就会出人命了。这事儿既然发生在柞树,我们就责无旁贷了。白院长说这病好治,吊几瓶葡萄糖就能治好。可你知道,如今老百姓穷呀,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儿还有钱治病?所以,我想拿这些钱,明天到长沙买些药品回来,白院长也答应派医生到柞树去,给乡亲们义务治病,你说呢?
郝二妮:那还用问吗?这事儿让谁碰上了也不能不管呀。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儿,我当然同意了。不过老爷子年岁大了,今天不知明天,真要哪天咽气撒手归西,手里没有几百块钱,只怕送他老人家不走,我看留五百,其余的你全拿走。
丁大力:嗯,他老人家的精气神儿,也确实不如以前了。那这张五百的存折你收好,剩下的四千我全取了。
23,胡志伟家,内,日
省委大院中,绿树环绕着一处小庭院,那是胡志伟的家。
丁大力:首长,柞树的灾情,大体就是这些。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