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746
成片时长:约48分钟
阅读:6111
发表:2018/7/8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24集
1
…
24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宋任穷:我们的行动大大激怒了附近的鬼子。日军第十师团还喊出一个口号:专打三八六旅。
陈再道(笑着):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宋任穷:对。
24-25、九月下旬;邱县某村;冀南军区司令部
[这天中午,陈再道吃过午饭,正准备休息。宋任穷匆匆走进屋来。]
宋任穷(一进屋便开门见山地):老陈,我想跟你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研究一下今后的工作。
陈再道(一指旁边的一个高凳子):你坐下说。
宋任穷(走过去坐在凳子上,缓缓地):这半年来,敌人发动了三次“铁壁合围”,虽然没能将我们围歼,但却使冀南的形势更加严峻,根据地被蚕食掉三分之二,部队也大幅度减员。
陈再道:是啊。在这三次反扫荡中,我们牺牲旅级干部六人,受伤七人,牺牲团级干部三人,负伤十人。地方游击队损失更大。
宋任穷: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战士和群众,都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甚至有些指挥员,也开始怀疑我们能否坚持下去。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
陈再道:当然是坚守阵地,决不动摇。我们要向大家明确指出,今冬明春,冀南的困难局面,不仅不会减轻,甚至还会加重。要大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更加困难、更加艰苦的局面。
宋任穷(低下头思考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我建议,召开一次党政军负责人会议,进一步鼓舞大家的士气。
陈再道:这次会议,就由你以冀南区党委的名义召开。你看怎么样?
宋任穷:好。那什么时候召开呢?
陈再道:现在是九月底了,就十月初召开吧。
宋任穷(点点头):会后,我们还要做出一项《关于渡过今冬明春艰苦局面的决议》,传达到各军分区去。
陈再道(点点头):很好!(他低下头思考了一下,又抬起头)我们能不能举行一次签名誓约活动。
宋任穷:签名誓约?你说详细点儿。
陈再道:我们组织党、政、军、群各界,开展一次签名誓约活动。每个人都要宣誓,坚决与冀南人民在一起,决不后退,决不动摇。然后在誓词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宋任穷(兴奋地):好,就这么办!
叠影字幕;画外音
冀南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于十月初准时召开。会后,由王蕴瑞起草了《关于渡过今冬明春艰苦局面的决议》。并决定,由陈再道赶往一军分区传达,宋任穷赶往三军分区传达。王宏坤赶到第二、第四军分区,刘志坚赶到第五、第六军分区。
24-26、枣强县恩察镇;六分区司令部大门外
[刘志坚和区党委组织部长张策,以及刘建章、张茂林等人,经过一夜的急行军,于十六日凌晨到达枣强县恩察镇,第六军分区司令部。]
易良品(快步迎上去,紧紧握住刘志坚的手):刘主任。
刘志坚(也紧握着易良品的手):易司令。
[易良品又和刘建章、张茂林等人一一握手。]
易良品(热情地):快请进。
刘志坚:好。
[刘志坚等人跟随易良品,走进分区司令部。]
24-27、第六军分区司令部;会议室
[大家走进会议室,在会议桌周围坐下。]
刘志坚(开始介绍他的来意):我到这里来,是为了传达冀南区党委十月会议的决议。(他转向易良品)请你把分区干部集合起来,我要马上传达。
易良品(笑着):分区领导不都在这里。召集他们需要一段时间。刘主任,你先休息一下。等他们到齐了再传达。
刘志坚:好吧。
24-28、六分区司令部
[下午,分区领导到齐了。]
刘志坚(立刻开始传达):冀南区党委于十月上旬,在邱县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宋任穷政委和陈再道司令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们要求各级干部励精图治,坚守阵地,不管环境多么困苦,决不离开冀南平原。十日,区党委作出《关于渡过今冬明春艰苦局面的决议》。……这个决议比较长,我就不给大家念了。(说着,从衣袋里掏出那份决议,递给易良品)希望你们准确掌握、认真贯彻这个决议。
易良品(郑重表态):我们一定照办。
刘志坚:好。这里的情况怎么样?
易良品(激动地):刘主任,我们最近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刘志坚(兴奋地):是吗?你快说说。
易良品:十月十五日,二十一团在枣强城和卷子之间打了一次伏击,消灭鬼子一个排,缴了一挺机枪和一门六零炮。
刘志坚:十月十五日?那就是昨天啦?
易良品:对。
刘志坚:这可是个好消息。
易良品(随即便收住笑容,认真地):不过,敌人很可能要进行报复‘扫荡’。所以,我们决定,分区机关今天晚上转移到枣强至大营公路以东去。
刘志坚(点点头):我赞成。
易良品(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马上又笑着):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刘志坚:什么好消息?
易良品:莱瑛在离这里不远的大屯村,给你生了个胖儿子。
刘志坚(高兴得合不拢嘴):是吗?
易良品:听说孩子又白又胖,非常可爱。就是莱瑛自己得了产后热,高烧不退,非常痛苦。你抽空去看看他们母子吧。
刘志坚(点头答应):好。
24-29、大屯村
[当天晚上,刘志坚乘马赶到大屯村,妻子刘莱英的住处。他进屋时,刘莱英正盖着被子在床上躺着。听到丈夫进来,她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羞涩地扭回头去。]
刘志坚(走到妻子身边,爱惜地):听说你得了产后热。现在好些了吗?
刘荚英:好多了。
刘志坚:你们母子平安,我就放心啦。
刘莱瑛(很想把丈夫留在身边,但她还是克制着自己的感情,低声):这里有妈照顾,你忙你的去吧。
[这时,岳母抱着新生的婴儿,送到刘志坚手里。]
岳母:看看,是个大胖小子。
[刘志坚接过孩子,紧紧地抱着。孩子不哭也不闹,非常乖。刘志坚深情地亲了亲孩子。旁边一岁多的大女儿见此情景,也闹着要爸爸抱。可时间紧迫,不能在这里久留。他将儿子交给岳母,又抱起小女儿亲了亲她的小脸,然后便怀着难舍的心情,匆忙离开了他们。]
24-30、枣强县大师友村
[次日拂晓,刘志坚赶到了枣强至大营公路以东的大师友村。进村后,他刚把马背上的被褥拿下来铺到老乡的炕上,敌人就冲进了村。顿时,村里枪声大作。]
刘志坚(听到枪声,急切地):哪里打枪?
[这时,一个侦察员跑了进来。]
侦察员:报告,鬼子包围了村庄。
刘志坚(急切地):这是敌人掌握了我们的行踪,预先在这里设下埋伏。我们钻进了敌人的合围圈。
警卫员(焦急地):那怎么办呢?
刘志坚:迅速突围。
警卫员:是。
[警卫员牵过刘志坚的枣红战马。]
叠影字幕;画外音
这匹战马正当壮年,跑起来又快又稳。它还有个特点,就是行军时不管队伍有多长,它总是要跑到前面领头。根据这个特点,刘志坚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火车头”。]
[刘志坚接过缰绳,左脚一踩挎凳,右腿往后一抬,“噌”的跨上战马。]
[这时,警卫部队都已经集合起来。}
刘志坚(大喊一声):冲出去。
战士们:是。
[刘志坚随即向马屁股上抽了一鞋子。那匹马立刻一声长嘶,带头向村外冲去。]
24-31、大师友村村头
[刘志坚骑在马上向外奔跑,目标很大。敌人立刻集中两挺重机枪一齐向他开火,子弹呼啸着向他飞来。刘志坚和战马同时中弹。“火车头”猛的跌倒在地。刘志坚的右大腿骨被子弹打断,从马背上摔下来,跌在一个道沟里。“火车头”挣扎着从地上站起来,在道沟边来回徘徊,并不停的冲着刘志坚嘶叫。]
[刘志坚吃力地爬起来,将身躯靠在沟边上,连连朝爱马挥手。“火车头”很通人性,知道这是要它离开,它嘶叫着,一拐一拐的跑走了。]
[刘志坚知道自己的伤势很重,已经不能挪动,便仔细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可以泄密的东西。发现自己的衬衣口袋里装着一份用复写纸写的布置对敌政治攻势的指示。他立即把它撕碎,放在嘴里嚼烂。再往下检查,又找出一张妻子刘莱瑛的照片和一块怀表。他赶紧用手在地上挖了个坑,把这些东西放在里面,又用旧土掩盖好。然后,他靠在沟沿上,等着与敌人作最后的决斗。]
[说来也怪,人处绝境,心里反而非常坦然。他想:自己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南征北战,打了十几年的仗,总算尽了自己一份心力,死了也值了。只是丢下莱瑛和两个孩子,实在放心不下。]
[这时,冀南银行行长胡景云从道沟的西面跑来。刘志坚很高兴,觉得自己有救了。胡景云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口边都是白沫。]
胡景云(看到刘志坚倒在血泊中,非常着急):你这是哪儿受伤啦?
刘志坚:腿被打断啦。你把我背到棉花地里藏起来。
胡景云:我已经累得不行,实在背不动了。不过你放心,我马上到雅会村去找老百姓来,把你抬出去。
[胡景云说完,就往道沟东面跑去。刚跑出不到五十步远,就被几个鬼子包围起来。]
鬼子甲:土八跑,你往哪儿跑?
鬼子乙:走。
[几个鬼子把胡景云抓走了。]
24-32、大师友村东
[二三分钟后,刘志坚又听到棉花棵子一阵乱响。他抬头一看,只见两个伪军搜索着向这里而来。刘志坚立刻从腰上抽出左轮手枪,毫不犹豫地瞄准敌人扣动了扳机。但是枪却没有响。他又连扣了两下,还是没响。他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头,又扣了三下扳机,仍然不响。]
叠影字幕;画外音
刘志坚这才想起,前天在雅会村宿营时,警卫员给他清洗手枪,不小心丢了一个小垫圈儿。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本以为缺了它不会影响发射,不料却打不响了。
[刘志坚赶紧把枪扔进棉花地里。]
[两个伪军很快就来到刘志坚面前。跑在前面的一个伪军发现躺在血泊中的刘志坚后,大吃一惊。]
那伪军(立刻向其他伪军):这里我看着。你们到那边搜一搜,看还有没有八路军。
[其他伪军都向另一边的庄稼里的跑去。]
那伪军(这才来到刘志坚身边):刘主任,是你呀!
刘志坚(也认出来了):你是徐绍恩的警卫员?
那伪军(低着头):是。我前段时间回家探亲,正赶上村里抽派伪军,伪村长非让我去。我没办法,只好答应。不久,我与徐团长取得联系,成了他的内线。刘主任,你这是怎么啦?
刘志坚:腿被打断了。
那伪军:刘主任,我一定想办法营救你。
[这时,又有几个日本兵和伪军向这里走来。]
那伪军(躲闪不及,只得向日本兵报告):这里有一个八路军。(他没有说出刘志坚的真实身份)。
[刘志坚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几个日本兵看到刘志坚的情况,在一起嘀咕了几句什么。]
日军小头目(一指旁边的棉花地):你们把他抬到那里。
伪军们:是。
陈再道(笑着):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宋任穷:对。
24-25、九月下旬;邱县某村;冀南军区司令部
[这天中午,陈再道吃过午饭,正准备休息。宋任穷匆匆走进屋来。]
宋任穷(一进屋便开门见山地):老陈,我想跟你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研究一下今后的工作。
陈再道(一指旁边的一个高凳子):你坐下说。
宋任穷(走过去坐在凳子上,缓缓地):这半年来,敌人发动了三次“铁壁合围”,虽然没能将我们围歼,但却使冀南的形势更加严峻,根据地被蚕食掉三分之二,部队也大幅度减员。
陈再道:是啊。在这三次反扫荡中,我们牺牲旅级干部六人,受伤七人,牺牲团级干部三人,负伤十人。地方游击队损失更大。
宋任穷: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战士和群众,都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甚至有些指挥员,也开始怀疑我们能否坚持下去。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
陈再道:当然是坚守阵地,决不动摇。我们要向大家明确指出,今冬明春,冀南的困难局面,不仅不会减轻,甚至还会加重。要大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更加困难、更加艰苦的局面。
宋任穷(低下头思考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我建议,召开一次党政军负责人会议,进一步鼓舞大家的士气。
陈再道:这次会议,就由你以冀南区党委的名义召开。你看怎么样?
宋任穷:好。那什么时候召开呢?
陈再道:现在是九月底了,就十月初召开吧。
宋任穷(点点头):会后,我们还要做出一项《关于渡过今冬明春艰苦局面的决议》,传达到各军分区去。
陈再道(点点头):很好!(他低下头思考了一下,又抬起头)我们能不能举行一次签名誓约活动。
宋任穷:签名誓约?你说详细点儿。
陈再道:我们组织党、政、军、群各界,开展一次签名誓约活动。每个人都要宣誓,坚决与冀南人民在一起,决不后退,决不动摇。然后在誓词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宋任穷(兴奋地):好,就这么办!
叠影字幕;画外音
冀南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于十月初准时召开。会后,由王蕴瑞起草了《关于渡过今冬明春艰苦局面的决议》。并决定,由陈再道赶往一军分区传达,宋任穷赶往三军分区传达。王宏坤赶到第二、第四军分区,刘志坚赶到第五、第六军分区。
24-26、枣强县恩察镇;六分区司令部大门外
[刘志坚和区党委组织部长张策,以及刘建章、张茂林等人,经过一夜的急行军,于十六日凌晨到达枣强县恩察镇,第六军分区司令部。]
易良品(快步迎上去,紧紧握住刘志坚的手):刘主任。
刘志坚(也紧握着易良品的手):易司令。
[易良品又和刘建章、张茂林等人一一握手。]
易良品(热情地):快请进。
刘志坚:好。
[刘志坚等人跟随易良品,走进分区司令部。]
24-27、第六军分区司令部;会议室
[大家走进会议室,在会议桌周围坐下。]
刘志坚(开始介绍他的来意):我到这里来,是为了传达冀南区党委十月会议的决议。(他转向易良品)请你把分区干部集合起来,我要马上传达。
易良品(笑着):分区领导不都在这里。召集他们需要一段时间。刘主任,你先休息一下。等他们到齐了再传达。
刘志坚:好吧。
24-28、六分区司令部
[下午,分区领导到齐了。]
刘志坚(立刻开始传达):冀南区党委于十月上旬,在邱县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宋任穷政委和陈再道司令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们要求各级干部励精图治,坚守阵地,不管环境多么困苦,决不离开冀南平原。十日,区党委作出《关于渡过今冬明春艰苦局面的决议》。……这个决议比较长,我就不给大家念了。(说着,从衣袋里掏出那份决议,递给易良品)希望你们准确掌握、认真贯彻这个决议。
易良品(郑重表态):我们一定照办。
刘志坚:好。这里的情况怎么样?
易良品(激动地):刘主任,我们最近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刘志坚(兴奋地):是吗?你快说说。
易良品:十月十五日,二十一团在枣强城和卷子之间打了一次伏击,消灭鬼子一个排,缴了一挺机枪和一门六零炮。
刘志坚:十月十五日?那就是昨天啦?
易良品:对。
刘志坚:这可是个好消息。
易良品(随即便收住笑容,认真地):不过,敌人很可能要进行报复‘扫荡’。所以,我们决定,分区机关今天晚上转移到枣强至大营公路以东去。
刘志坚(点点头):我赞成。
易良品(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马上又笑着):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刘志坚:什么好消息?
易良品:莱瑛在离这里不远的大屯村,给你生了个胖儿子。
刘志坚(高兴得合不拢嘴):是吗?
易良品:听说孩子又白又胖,非常可爱。就是莱瑛自己得了产后热,高烧不退,非常痛苦。你抽空去看看他们母子吧。
刘志坚(点头答应):好。
24-29、大屯村
[当天晚上,刘志坚乘马赶到大屯村,妻子刘莱英的住处。他进屋时,刘莱英正盖着被子在床上躺着。听到丈夫进来,她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羞涩地扭回头去。]
刘志坚(走到妻子身边,爱惜地):听说你得了产后热。现在好些了吗?
刘荚英:好多了。
刘志坚:你们母子平安,我就放心啦。
刘莱瑛(很想把丈夫留在身边,但她还是克制着自己的感情,低声):这里有妈照顾,你忙你的去吧。
[这时,岳母抱着新生的婴儿,送到刘志坚手里。]
岳母:看看,是个大胖小子。
[刘志坚接过孩子,紧紧地抱着。孩子不哭也不闹,非常乖。刘志坚深情地亲了亲孩子。旁边一岁多的大女儿见此情景,也闹着要爸爸抱。可时间紧迫,不能在这里久留。他将儿子交给岳母,又抱起小女儿亲了亲她的小脸,然后便怀着难舍的心情,匆忙离开了他们。]
24-30、枣强县大师友村
[次日拂晓,刘志坚赶到了枣强至大营公路以东的大师友村。进村后,他刚把马背上的被褥拿下来铺到老乡的炕上,敌人就冲进了村。顿时,村里枪声大作。]
刘志坚(听到枪声,急切地):哪里打枪?
[这时,一个侦察员跑了进来。]
侦察员:报告,鬼子包围了村庄。
刘志坚(急切地):这是敌人掌握了我们的行踪,预先在这里设下埋伏。我们钻进了敌人的合围圈。
警卫员(焦急地):那怎么办呢?
刘志坚:迅速突围。
警卫员:是。
[警卫员牵过刘志坚的枣红战马。]
叠影字幕;画外音
这匹战马正当壮年,跑起来又快又稳。它还有个特点,就是行军时不管队伍有多长,它总是要跑到前面领头。根据这个特点,刘志坚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火车头”。]
[刘志坚接过缰绳,左脚一踩挎凳,右腿往后一抬,“噌”的跨上战马。]
[这时,警卫部队都已经集合起来。}
刘志坚(大喊一声):冲出去。
战士们:是。
[刘志坚随即向马屁股上抽了一鞋子。那匹马立刻一声长嘶,带头向村外冲去。]
24-31、大师友村村头
[刘志坚骑在马上向外奔跑,目标很大。敌人立刻集中两挺重机枪一齐向他开火,子弹呼啸着向他飞来。刘志坚和战马同时中弹。“火车头”猛的跌倒在地。刘志坚的右大腿骨被子弹打断,从马背上摔下来,跌在一个道沟里。“火车头”挣扎着从地上站起来,在道沟边来回徘徊,并不停的冲着刘志坚嘶叫。]
[刘志坚吃力地爬起来,将身躯靠在沟边上,连连朝爱马挥手。“火车头”很通人性,知道这是要它离开,它嘶叫着,一拐一拐的跑走了。]
[刘志坚知道自己的伤势很重,已经不能挪动,便仔细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可以泄密的东西。发现自己的衬衣口袋里装着一份用复写纸写的布置对敌政治攻势的指示。他立即把它撕碎,放在嘴里嚼烂。再往下检查,又找出一张妻子刘莱瑛的照片和一块怀表。他赶紧用手在地上挖了个坑,把这些东西放在里面,又用旧土掩盖好。然后,他靠在沟沿上,等着与敌人作最后的决斗。]
[说来也怪,人处绝境,心里反而非常坦然。他想:自己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南征北战,打了十几年的仗,总算尽了自己一份心力,死了也值了。只是丢下莱瑛和两个孩子,实在放心不下。]
[这时,冀南银行行长胡景云从道沟的西面跑来。刘志坚很高兴,觉得自己有救了。胡景云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口边都是白沫。]
胡景云(看到刘志坚倒在血泊中,非常着急):你这是哪儿受伤啦?
刘志坚:腿被打断啦。你把我背到棉花地里藏起来。
胡景云:我已经累得不行,实在背不动了。不过你放心,我马上到雅会村去找老百姓来,把你抬出去。
[胡景云说完,就往道沟东面跑去。刚跑出不到五十步远,就被几个鬼子包围起来。]
鬼子甲:土八跑,你往哪儿跑?
鬼子乙:走。
[几个鬼子把胡景云抓走了。]
24-32、大师友村东
[二三分钟后,刘志坚又听到棉花棵子一阵乱响。他抬头一看,只见两个伪军搜索着向这里而来。刘志坚立刻从腰上抽出左轮手枪,毫不犹豫地瞄准敌人扣动了扳机。但是枪却没有响。他又连扣了两下,还是没响。他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头,又扣了三下扳机,仍然不响。]
叠影字幕;画外音
刘志坚这才想起,前天在雅会村宿营时,警卫员给他清洗手枪,不小心丢了一个小垫圈儿。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本以为缺了它不会影响发射,不料却打不响了。
[刘志坚赶紧把枪扔进棉花地里。]
[两个伪军很快就来到刘志坚面前。跑在前面的一个伪军发现躺在血泊中的刘志坚后,大吃一惊。]
那伪军(立刻向其他伪军):这里我看着。你们到那边搜一搜,看还有没有八路军。
[其他伪军都向另一边的庄稼里的跑去。]
那伪军(这才来到刘志坚身边):刘主任,是你呀!
刘志坚(也认出来了):你是徐绍恩的警卫员?
那伪军(低着头):是。我前段时间回家探亲,正赶上村里抽派伪军,伪村长非让我去。我没办法,只好答应。不久,我与徐团长取得联系,成了他的内线。刘主任,你这是怎么啦?
刘志坚:腿被打断了。
那伪军:刘主任,我一定想办法营救你。
[这时,又有几个日本兵和伪军向这里走来。]
那伪军(躲闪不及,只得向日本兵报告):这里有一个八路军。(他没有说出刘志坚的真实身份)。
[刘志坚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几个日本兵看到刘志坚的情况,在一起嘀咕了几句什么。]
日军小头目(一指旁边的棉花地):你们把他抬到那里。
伪军们:是。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