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481
阅读:7881
发表:2019/7/2 修改:2020/5/18
14章 主旋律,爱情,历史 小说
《丝路传说》第4章:情断天涯
推荐
1
…
4
13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听苏福说长孙玥并没有死,只是昏迷还未醒转,李正心中天起地落。爬起床来执意要去看长孙玥,苏福劝不过便搀着李正前往。
穿庭过院来到园中,百花群草香气袭人,踏入朱阁,只见几个小丫鬟在众人中穿梭奔忙。见李正进来,苏贵迎过来,道:“你自己也伤得不轻,就不要到处走动了,好生休养才是。”
李正看榻上鸾衾盖着的长孙玥只露着头颈,苍白的脸上双目紧闭,柔长的睫毛格外分明。问道:“玥儿她怎么样了?”
苏贵扶着李正坐下,叹道:“玥儿仍在昏迷,之前请了许多名医来,也都素手无策。”苏贵目光转向一位清瘦的茶衫老者,“还好刘大人早遣人快马疾驰奔往华原县,将这位名满天下的孙神医请了来,也才刚到不久。”
众人的目光也一同聚集在这位孙神医身上,只见神医凝着垂脸长眉,吩咐将门窗大开,园中香风随之阵阵送来。又从褡裢中取出支鑱针来,在长孙玥拇指间轻刺一针。长孙玥咳了两声微微转醒,神医转身道:“先喂些水,再取些寒瓜、莲子粥来给姑娘进食。”丫鬟们个个喜笑颜开,各自忙去了。
李正自是欢喜不禁,偷偷拂掉涌出的泪珠,苏贵、苏福也自欣喜,都敬佩这位孙神医医术高超,感恩不已。
刘文通上前去对神医拱了拱手,赞道:“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今日大恩难谢,日后若有用得着刘某之时,尽管吩咐一声便是。”
神医摆了摆手,道:“长孙皇后布贤德于天下,是救万民于水火,我能救的不及其万一。今能为长孙家尽点绵薄之力,乃是我的造化。”
这位孙神医正是被太宗皇帝誉为百代之师的孙思邈,此时已年近耄耋,却是青须黑发,满面红光,行止竟如壮年。
早在太宗皇帝在位时,长孙皇后怀胎十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众太医束手无策。经徐茂公推荐,太宗招孙思邈入宫,以金针刺穴,长孙皇后得以顺利产子。太宗大喜,要封孙思邈执掌太医院,被其拒绝,重返乡间为百姓治病。此次若不是因长孙皇后的贤德之名,只怕是刘文通也未必能请得动他。
刘文通叹道:“神医乃当世圣贤,我等凡夫俗子真是望尘莫及。”
“大人过誉了。”孙思邈回头看着长孙玥,“长孙姑娘先不宜进大补之物,需先调养些时日。当年我进宫为长孙皇后医治时,碍于宫廷礼节未得细断,没诊出皇后的暗疾来,后闻皇后早逝,悔之不及。适才脉象中诊得长孙姑娘也有此暗疾,我留一方在此,只需按法调理,三月即可痊愈。切记不可有失,否则神仙难救!”
“哎……呀,幸得神医到此,再造之恩我等感激涕零!”说着刘文通躬身作了揖。苏贵、苏福、刘继、李正也一同拜谢。
孙思邈移步案前提笔挥挥点点写好了药方,回头拱手道:“长孙姑娘照此方调养即可,在下因求医者甚多,就不多留了。按方调治,切记,切记。”
刘文通道:“神医宅心仁厚,乃天下患者之福,我就不多作挽留,我送您。”
刘文通送着孙思邈出府,刘继跟送到房门口便回转来痴痴的望着床榻上的长孙玥。
见长孙玥已能吞水,众人心头大石落地,听刚才神医所言,恐惊扰到长孙玥休息。苏贵低声道:“玥儿初愈,我们也先回吧。”苏福搀着李正往外走,李正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长孙玥,见刘继坐在凳上似无离开之意。
李正回到房间,得知长孙玥已无碍,又得神医留方调理暗疾心中大喜,把丫鬟端来的饭菜如饿狼般啃个精光。躺在床上发了会呆,没多久便睡着了。这一觉昏沉沉,行将凶恶狠毒的索豹、自缢悲凉的长孙无忌、井中绝望的长孙玥,窜连成一个长梦,再醒来已是夜晚。
听到屋内响动,丫鬟知是李正醒了,推门进来道:“李公子醒了,水已经打好了,您先梳洗一下,我马上去端饭菜上来。”
李正问道:“长孙姑娘醒了吗?”
“奴婢只负责这边伺候您,并没有过去。”
“哦,那我先去看看,一会回来再吃。”
李正翻下床来舒展筋骨,觉得已好了许多,膝、背上的伤也不怎么疼了。从盆中拧起手巾来,胡乱擦了擦脸,迈步往长孙玥的雅阁走去。
淡静的月光,突显的鹅卵石径。经厅院中见苏贵的房里亮着灯,窗影上映着两人对坐身形。四周寂静无声,屋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辩是刘文通与苏贵。李正不想二人察觉过问,故意放轻脚步。一字一句却送到耳中来,苏贵道:“孙神医说玥儿还需调养三月,有大人在此照料再好不过,我想尽快赶往岭南将消息告知冲兄,也让冲兄早做防范。”
刘文通道:“苏兄不辞奔劳情意深重,到了岭南务必转告冲兄,有何差遣我刘文通定会赴汤蹈火。”
刘文通清咳一声,又道:“嗯……还有一事实难启齿,但你我兄弟,知我性情,有思虑不到之处还请苏兄海涵。”
苏贵道:“哪里,哪里,大人有话请讲。”
“我那孩儿刘继已到弱冠之年,早想让他完婚,不知见了多少望族女子,只是说不欢喜,我又只有这一独子难免宠溺,也从不强求。但自从见到长孙姑娘后却情有独钟,平日里也瞧得出来。再说长孙玥这孩子无论是礼仪、容貌,聪慧,学识无不高人一等,真不愧是名门之女,贤德之后,也难怪他喜欢。”
李正听到此处明白刘文通有求亲之意,一下子愣在原地如同泥塑木雕,心里五味杂陈百感齐生,自己又何尝不是对长孙玥爱慕难舍。
又听见苏贵说道:“刘继这孩子才貌出众,对玥儿也是体贴入微,照顾周到。两家本是世交,正是一对天作之合,只是无忌大人……。”
刘文通喜道:“我知无忌大人新亡,长孙姑娘也尚年幼,佳偶得成也不用操之过急。只是希望苏兄此去与长孙兄转达此意。”
苏贵道:“能成此美事,我求之不得。”
刘文通大喜:“那就有劳苏兄了。”
两人继续说着话,不过后边说了什么李正已全然不闻。呆愣在原地,一股酸楚涌上心头,不过片刻时间,李正却如同站了好几个时辰,艰难的抬起脚来一步一步的往前挪走。月昏星稀,也瞧不见那些朱楼画阁。又入园中,雅阁内灯烛炜煌,从半掩的窗户中正见着长孙玥半卧在床头。李正快步向前,又在窗缝中见到刘继也在,收住了脚步。正犹豫间,听见长孙玥道:“不知道正哥哥现在醒来了没有?我想过去看看。”
刘继忙劝说道:“你现在身子还虚得很,不能起来走动。李正也需要好好休息,明天再去吧。”
长孙玥失望“哦”了一声。
李正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的要往外涌,又生怕叫人撞见,急忙侧身躲开,迅速的逃回了房间。
奔回房内,叫丫鬟把饭菜放在桌上,锁了门,捂在床上胡思乱想。我李正不过一个山野小子,又怎配得上玥儿,刘继不仅家世好,刘文通更是神通广大,豪侠、神医都能招来,玥儿跟他才是门户当对。
突然“嘣,嘣”两声敲门声,李正慌乱的擦掉脸上的泪水。
开门一看,是苏贵和苏福。苏贵见李正两眼通红,急问道:“怎么了,有哪里不舒服?”
李正尽力掩饰着表情尴尬,说道:“没……没什么,可能是刚才起床时揉了揉眼睛。”
让进屋来,苏贵又道:“要是有不舒服的地方只管开口,随时可以叫府上的大夫过来诊治。”
李正朗声道:“不用,我身体恢复得很好,已如平常一般了。”
苏贵点点头,叹了一声,说道:“无忌大人被他们逼死,我很担心长孙冲那边的安危,想早点赶到岭南去。我已与刘大人商量过了,你安心在此养伤,等我和福叔回来就,再一同回家。”
李正心道:留在这里寄人篱下,又见刘继整天围着长孙玥,难免不悦,去岭南又能帮玥儿做些事。忙说道:“我已经恢复好了,我跟你们一起去。”
苏贵道:“大夫虽说你无大碍,也要多修养。”
李正又争道:“没事,我身体已恢复得很好了,躺着还难受些。”
苏福道:“此去路途遥远,我们还要先绕道回趟播州。”
李正道:“福叔,我真的好了,不信你打我两拳。”
苏福笑道:“你小子!”
苏贵看正气色也不差,便说道:“你先休息,明早我让大夫来给你诊诊,再做定夺吧。”
李正点头应诺。
两人走后,李正又倒在床上,望着烛光,想着明天就要离开了,不知道玥儿喜不喜欢刘继,不知道玥儿的父亲会不会答应刘继的求亲,直到窗户上泛起白来,直到天明。
一早苏贵就领着大夫来给李正切脉诊断,大夫说应无大碍,苏贵也就没再反对。接着下人就来通知大家到西厅赴宴。
来到西厅,刘文通拉着苏贵同桌而坐,把李正请到首席,李正再三推让不过只得入座,随即丫鬟下人端上来各种珍馐美味。
刘文通席间说道:“苏兄,我以叫人备上了信鸽,遇到什么困难即刻放回来通知我,我定设法相援。”
苏贵点了点头,说道:“好,此次前来多亏有刘兄多方照应啊,要不我们几只无头蝇,什么事也成不了。”
刘文通叹道:“哎,我平生自视甚高,可惜还是被奸人得逞,实则有愧。”
苏贵道:“刘兄尽心尽力,亲临险地,何须挂怀。”
刘文通举起酒杯站了起来,对李正道:“这一杯我要先敬这位少年英雄,仅凭一己之力救下玥儿姑娘,才不至使我辜负无忌大人的重托!”
李正擎着酒杯站起来弓腰道:“岂敢。”众人也都举起杯来陪着一同饮了。
穿庭过院来到园中,百花群草香气袭人,踏入朱阁,只见几个小丫鬟在众人中穿梭奔忙。见李正进来,苏贵迎过来,道:“你自己也伤得不轻,就不要到处走动了,好生休养才是。”
李正看榻上鸾衾盖着的长孙玥只露着头颈,苍白的脸上双目紧闭,柔长的睫毛格外分明。问道:“玥儿她怎么样了?”
苏贵扶着李正坐下,叹道:“玥儿仍在昏迷,之前请了许多名医来,也都素手无策。”苏贵目光转向一位清瘦的茶衫老者,“还好刘大人早遣人快马疾驰奔往华原县,将这位名满天下的孙神医请了来,也才刚到不久。”
众人的目光也一同聚集在这位孙神医身上,只见神医凝着垂脸长眉,吩咐将门窗大开,园中香风随之阵阵送来。又从褡裢中取出支鑱针来,在长孙玥拇指间轻刺一针。长孙玥咳了两声微微转醒,神医转身道:“先喂些水,再取些寒瓜、莲子粥来给姑娘进食。”丫鬟们个个喜笑颜开,各自忙去了。
李正自是欢喜不禁,偷偷拂掉涌出的泪珠,苏贵、苏福也自欣喜,都敬佩这位孙神医医术高超,感恩不已。
刘文通上前去对神医拱了拱手,赞道:“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今日大恩难谢,日后若有用得着刘某之时,尽管吩咐一声便是。”
神医摆了摆手,道:“长孙皇后布贤德于天下,是救万民于水火,我能救的不及其万一。今能为长孙家尽点绵薄之力,乃是我的造化。”
这位孙神医正是被太宗皇帝誉为百代之师的孙思邈,此时已年近耄耋,却是青须黑发,满面红光,行止竟如壮年。
早在太宗皇帝在位时,长孙皇后怀胎十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众太医束手无策。经徐茂公推荐,太宗招孙思邈入宫,以金针刺穴,长孙皇后得以顺利产子。太宗大喜,要封孙思邈执掌太医院,被其拒绝,重返乡间为百姓治病。此次若不是因长孙皇后的贤德之名,只怕是刘文通也未必能请得动他。
刘文通叹道:“神医乃当世圣贤,我等凡夫俗子真是望尘莫及。”
“大人过誉了。”孙思邈回头看着长孙玥,“长孙姑娘先不宜进大补之物,需先调养些时日。当年我进宫为长孙皇后医治时,碍于宫廷礼节未得细断,没诊出皇后的暗疾来,后闻皇后早逝,悔之不及。适才脉象中诊得长孙姑娘也有此暗疾,我留一方在此,只需按法调理,三月即可痊愈。切记不可有失,否则神仙难救!”
“哎……呀,幸得神医到此,再造之恩我等感激涕零!”说着刘文通躬身作了揖。苏贵、苏福、刘继、李正也一同拜谢。
孙思邈移步案前提笔挥挥点点写好了药方,回头拱手道:“长孙姑娘照此方调养即可,在下因求医者甚多,就不多留了。按方调治,切记,切记。”
刘文通道:“神医宅心仁厚,乃天下患者之福,我就不多作挽留,我送您。”
刘文通送着孙思邈出府,刘继跟送到房门口便回转来痴痴的望着床榻上的长孙玥。
见长孙玥已能吞水,众人心头大石落地,听刚才神医所言,恐惊扰到长孙玥休息。苏贵低声道:“玥儿初愈,我们也先回吧。”苏福搀着李正往外走,李正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长孙玥,见刘继坐在凳上似无离开之意。
李正回到房间,得知长孙玥已无碍,又得神医留方调理暗疾心中大喜,把丫鬟端来的饭菜如饿狼般啃个精光。躺在床上发了会呆,没多久便睡着了。这一觉昏沉沉,行将凶恶狠毒的索豹、自缢悲凉的长孙无忌、井中绝望的长孙玥,窜连成一个长梦,再醒来已是夜晚。
听到屋内响动,丫鬟知是李正醒了,推门进来道:“李公子醒了,水已经打好了,您先梳洗一下,我马上去端饭菜上来。”
李正问道:“长孙姑娘醒了吗?”
“奴婢只负责这边伺候您,并没有过去。”
“哦,那我先去看看,一会回来再吃。”
李正翻下床来舒展筋骨,觉得已好了许多,膝、背上的伤也不怎么疼了。从盆中拧起手巾来,胡乱擦了擦脸,迈步往长孙玥的雅阁走去。
淡静的月光,突显的鹅卵石径。经厅院中见苏贵的房里亮着灯,窗影上映着两人对坐身形。四周寂静无声,屋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辩是刘文通与苏贵。李正不想二人察觉过问,故意放轻脚步。一字一句却送到耳中来,苏贵道:“孙神医说玥儿还需调养三月,有大人在此照料再好不过,我想尽快赶往岭南将消息告知冲兄,也让冲兄早做防范。”
刘文通道:“苏兄不辞奔劳情意深重,到了岭南务必转告冲兄,有何差遣我刘文通定会赴汤蹈火。”
刘文通清咳一声,又道:“嗯……还有一事实难启齿,但你我兄弟,知我性情,有思虑不到之处还请苏兄海涵。”
苏贵道:“哪里,哪里,大人有话请讲。”
“我那孩儿刘继已到弱冠之年,早想让他完婚,不知见了多少望族女子,只是说不欢喜,我又只有这一独子难免宠溺,也从不强求。但自从见到长孙姑娘后却情有独钟,平日里也瞧得出来。再说长孙玥这孩子无论是礼仪、容貌,聪慧,学识无不高人一等,真不愧是名门之女,贤德之后,也难怪他喜欢。”
李正听到此处明白刘文通有求亲之意,一下子愣在原地如同泥塑木雕,心里五味杂陈百感齐生,自己又何尝不是对长孙玥爱慕难舍。
又听见苏贵说道:“刘继这孩子才貌出众,对玥儿也是体贴入微,照顾周到。两家本是世交,正是一对天作之合,只是无忌大人……。”
刘文通喜道:“我知无忌大人新亡,长孙姑娘也尚年幼,佳偶得成也不用操之过急。只是希望苏兄此去与长孙兄转达此意。”
苏贵道:“能成此美事,我求之不得。”
刘文通大喜:“那就有劳苏兄了。”
两人继续说着话,不过后边说了什么李正已全然不闻。呆愣在原地,一股酸楚涌上心头,不过片刻时间,李正却如同站了好几个时辰,艰难的抬起脚来一步一步的往前挪走。月昏星稀,也瞧不见那些朱楼画阁。又入园中,雅阁内灯烛炜煌,从半掩的窗户中正见着长孙玥半卧在床头。李正快步向前,又在窗缝中见到刘继也在,收住了脚步。正犹豫间,听见长孙玥道:“不知道正哥哥现在醒来了没有?我想过去看看。”
刘继忙劝说道:“你现在身子还虚得很,不能起来走动。李正也需要好好休息,明天再去吧。”
长孙玥失望“哦”了一声。
李正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的要往外涌,又生怕叫人撞见,急忙侧身躲开,迅速的逃回了房间。
奔回房内,叫丫鬟把饭菜放在桌上,锁了门,捂在床上胡思乱想。我李正不过一个山野小子,又怎配得上玥儿,刘继不仅家世好,刘文通更是神通广大,豪侠、神医都能招来,玥儿跟他才是门户当对。
突然“嘣,嘣”两声敲门声,李正慌乱的擦掉脸上的泪水。
开门一看,是苏贵和苏福。苏贵见李正两眼通红,急问道:“怎么了,有哪里不舒服?”
李正尽力掩饰着表情尴尬,说道:“没……没什么,可能是刚才起床时揉了揉眼睛。”
让进屋来,苏贵又道:“要是有不舒服的地方只管开口,随时可以叫府上的大夫过来诊治。”
李正朗声道:“不用,我身体恢复得很好,已如平常一般了。”
苏贵点点头,叹了一声,说道:“无忌大人被他们逼死,我很担心长孙冲那边的安危,想早点赶到岭南去。我已与刘大人商量过了,你安心在此养伤,等我和福叔回来就,再一同回家。”
李正心道:留在这里寄人篱下,又见刘继整天围着长孙玥,难免不悦,去岭南又能帮玥儿做些事。忙说道:“我已经恢复好了,我跟你们一起去。”
苏贵道:“大夫虽说你无大碍,也要多修养。”
李正又争道:“没事,我身体已恢复得很好了,躺着还难受些。”
苏福道:“此去路途遥远,我们还要先绕道回趟播州。”
李正道:“福叔,我真的好了,不信你打我两拳。”
苏福笑道:“你小子!”
苏贵看正气色也不差,便说道:“你先休息,明早我让大夫来给你诊诊,再做定夺吧。”
李正点头应诺。
两人走后,李正又倒在床上,望着烛光,想着明天就要离开了,不知道玥儿喜不喜欢刘继,不知道玥儿的父亲会不会答应刘继的求亲,直到窗户上泛起白来,直到天明。
一早苏贵就领着大夫来给李正切脉诊断,大夫说应无大碍,苏贵也就没再反对。接着下人就来通知大家到西厅赴宴。
来到西厅,刘文通拉着苏贵同桌而坐,把李正请到首席,李正再三推让不过只得入座,随即丫鬟下人端上来各种珍馐美味。
刘文通席间说道:“苏兄,我以叫人备上了信鸽,遇到什么困难即刻放回来通知我,我定设法相援。”
苏贵点了点头,说道:“好,此次前来多亏有刘兄多方照应啊,要不我们几只无头蝇,什么事也成不了。”
刘文通叹道:“哎,我平生自视甚高,可惜还是被奸人得逞,实则有愧。”
苏贵道:“刘兄尽心尽力,亲临险地,何须挂怀。”
刘文通举起酒杯站了起来,对李正道:“这一杯我要先敬这位少年英雄,仅凭一己之力救下玥儿姑娘,才不至使我辜负无忌大人的重托!”
李正擎着酒杯站起来弓腰道:“岂敢。”众人也都举起杯来陪着一同饮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