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052
阅读:7177
发表:2019/7/7 修改:2020/5/18
14章 主旋律,爱情,历史 小说
《丝路传说》第5章:李正从军
推荐
1
…
5
13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次日一早,李正便与母亲说了自己想出去闯一闯的决定。卢娘心里虽放心不下年少的李正,但要让他在这小山村中平凡庸碌的过一辈子也非所愿。
卢娘每日嘱咐再三,世道险恶,人心难测,遇事需三思而行等。这些李正已经记不清是第几遍的唠叨。又住了三日。
翌日一早,李正收拾了一套换洗的衣物,又将刘文通赠的剑谱一起收到包袱中。拿起长孙玥掉的那只翡翠耳环放在掌中,翻来覆去的看了半晌,揣入怀中。
拜别母亲出门,将包袱在胸前系好,提着万仞剑独自上路。昨晚已想好,不愿再见故人,其实也就是想避开苏文兴、苏福和苏贵,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们会因为长孙玥留在万州而对自己另眼相待。
思量着矩州离桃花村也不算远,便决定先到矩州去闯闯。
回想第一次出村时的兴奋,带长孙玥回村时的喜悦,送走时的忐忑,归来时的落寞,竟有如此的迥异心情,不由得苦笑两声。一路胡思乱想,不觉又走到了官道上。
见有空的马车经过,上前谈好价,跳上马车往矩州奔去。
瞧着轩外奔忙的绿树,莫名的惆怅。一路颠簸,终于望见了距州城门,跳下车来舒了舒筋骨,迈步往城里走。
比起播州来矩州显得要冷清些,没有那么多商贩行人,却时常有成队的府兵在街上急行。
赶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饿,李正在城南找了间小客栈先住了下来,跟伙计要了些吃的,饭后本想躺着床上打个盹,谁知这一觉昏沉沉直睡到黄昏时才醒来。
在矩州街上瞎逛一圈,暗忖:说是出来闯闯,但该从何处闯起?竟无半点头绪,顿觉前路茫茫。
在客栈一连住了好几日,身上的盘缠也花得差不多了。
这天中午李正要了碗面,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栈里吃着。店中伙计正闲着无事便凑过来在李正对面坐下闲聊,问道:“公子别嫌我话多,此来是来行商?还是……?”
李正也没多想,如实答道:“我不是来行商的,我是刚从家里出来,想找点事干,但又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伙计笑道:“这里人来人往城里城外的事情我还知道些,我看公子带着剑,应是习武之人。”
李正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嗯,倒是练过一些。”
伙计更喜道:“既然能武,何不去从军当府兵?现在天下太平又无战事,并无性命之忧。我看公子一表人才,将来能当个什么将军也是说不准的事。”
李正觉得有些道理,自忖打小练武,又读习了许多兵法,参军正好能学以致用。莫说是能当将军,带的钱也快花光了,先混口饭吃也好。急忙问道:“到哪里去从军?”
伙计用手指着城西的方向,说道:“就在城西的校场上,每日都有人在那里招收登记。”
李正想起,确是在城西门附近的校场上见过几个兵卒围着一张案桌。李正道了谢,大口吃了面条,回房收拾包袱奔城西而去。
来到城西校场,周围旌旗招展,看上去颇有威严。校场中间摆了一张红木案桌,有几个兵卒在做登记。
李正来到案桌前,想起母亲说要隐瞒自己的身世,胡乱说了个地方。几个兵丁上下打量了下李正,见他身材瘦小,当中有个胡须花白的老卒不屑的笑道:“你这小身板能扛得动长矛大戟?”一旁的兵丁跟着起哄大笑。
李正见他们取笑自己矮小,等他们笑罢,故意要显耀一番,免得被他们小瞧,正声道:“我不仅扛得动各种兵器,还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几个兵丁满脸狐疑,老卒见李正说得笃定,问道:“你真能百步穿杨?”
李正振声道:“不信拿弓箭来一试便知。”
老卒当即吩咐兵丁去取来弓箭,摆好靶。李正弯弓搭箭,连发三箭,皆中靶心。
兵丁们傻了眼,知道确有本事,都换了副嘴脸。老兵堆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几人争着要领李正前往军营。
出了城西门,整个军营依山势搭建在北边一片光秃秃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塔楼耸立,各色大纛在风中狂舞,气势恢宏。
跟着兵丁进了军营大门,来到座较大营帐前,在外通报求见。
随帐前的兵卒进到营帐内,便见当中坐着一位矮肥的将军,左脸一颗带毛的黑痣,袒胸露怀,右手正抓着只鸡腿,左手擎着杯酒。膝前的案几上还摆着那只缺腿的鸡和一壶酒。
见人进来,将军抹了抹嘴上的油腻,问道:“有何事啊?”
老卒忙上前俯身道:“报告旅帅,刚召了位新兵来,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一名兵丁扯了扯李正的衣襟,压着声说道:“快拜见旅帅大人!”
李正拱手作揖道:“拜见旅帅大人!”
旅帅擎着酒站了起来,大笑两声道:“好,好,总算来了个有用的家伙,都有赏!”
说着从腰间摸出一串铜钱,掂了掂道:“拿去哥几个分了。”老卒上前接过铜钱。
老兵又道:“我先带他到军营熟悉情况。”
这位旅帅挥了挥手道:“去吧,去吧。”
两个兵卒领着李正出来,得了赏钱,自然高兴。殷勤的说起刚才见是旅帅朱大志。这位旅帅大人为人慷慨,不少人都得过打赏好处。老卒一面给李正说着军营的情况,一面掂数着手中的铜钱,塞了几十文给李正。又领着到军备处领了军服。
只是说到住的营帐时,两个兵卒商量着道:“现在各个营帐都已满员,只有赵二奎那个营帐就他一个人住,就是营帐比较破旧,你先住着,以后再做调换。”
领着李正来到住的营帐处来,赵二奎出去干活还没回来,吩咐李正待在营帐附件不要乱走动,等赵二奎回来再领他去用饭。
李正看了看营帐已十分残破,进到营内透着光束的破洞随处可见。帐内架着一排木床和几只木桶,有几只已崩坏无用,床上那张暗红色的几条军被到是叠得整齐。李正无所事事,只得在营帐附近转转消磨时光,也不敢走远。一直到等到太阳快落山时,才见许多兵卒回来。
有一人抗着锄头快步往破帐处过来,黝黑的脸上一排白牙,堆满憨厚的笑容,一见李正笑容更甚问道:“你就是李正吧?叫你等久了,饿了吧?”
李正点头笑道:“没事,你是赵二奎?”
“是,是,走,我们先去吃饭去。”说着赵二奎将锄头放到营内。
李正又打量了下赵二奎,一张晒得黢黑的方脸,浓眉厚唇,个头比自己高一截,看着年龄较长。一问才知与自己同年,仅比自己大一个月。两人边走边聊倒似旧友。
排队领了饭菜,李正觉得粗粝难咽,赵二奎倒是狼吞虎嚼的劝李正多吃些。
再回到营帐时,天色已昏暗不明,隐约还能看到个人形,五官已瞧不清了。
三声狼嚎般的号角声后,二奎道:“现在就只能带在营帐里,不能四处走动了。”
这破旧的营帐正处在风口上,被吹得轰轰作响,夜风从破洞中源源不断的钻进来,两人觉得有凉意,爬到木板床上把被子拉来御寒。
二奎道:“李正你冷不冷?这营帐的破洞越来越多了,明天我想办法补一补。”
“我不冷,这破洞太多的恐怕不太好补。”
“嗯,对了,今天他们都说你的箭法如神,真是厉害!”
“呵呵,其实没什么,打小便练的。站着射容易,马背上就难了。”
“你打小就练射箭啊,我小时候一天就光屁股在田里跑了,哈哈,啥也不会。”
“你来这当府兵多久了。”
“有半年多了,你会不会写字?”
“嗯,会啊。”
“哈哈,果然没错,我猜你就会写,说起话来跟我们都不大一样。我想给娘捎个信回去,你能帮我写吗?”
“这个容易,明早起来就帮你写。”
“那太好了,明天我找空到城里去买些笔墨纸回来。”
卢娘每日嘱咐再三,世道险恶,人心难测,遇事需三思而行等。这些李正已经记不清是第几遍的唠叨。又住了三日。
翌日一早,李正收拾了一套换洗的衣物,又将刘文通赠的剑谱一起收到包袱中。拿起长孙玥掉的那只翡翠耳环放在掌中,翻来覆去的看了半晌,揣入怀中。
拜别母亲出门,将包袱在胸前系好,提着万仞剑独自上路。昨晚已想好,不愿再见故人,其实也就是想避开苏文兴、苏福和苏贵,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们会因为长孙玥留在万州而对自己另眼相待。
思量着矩州离桃花村也不算远,便决定先到矩州去闯闯。
回想第一次出村时的兴奋,带长孙玥回村时的喜悦,送走时的忐忑,归来时的落寞,竟有如此的迥异心情,不由得苦笑两声。一路胡思乱想,不觉又走到了官道上。
见有空的马车经过,上前谈好价,跳上马车往矩州奔去。
瞧着轩外奔忙的绿树,莫名的惆怅。一路颠簸,终于望见了距州城门,跳下车来舒了舒筋骨,迈步往城里走。
比起播州来矩州显得要冷清些,没有那么多商贩行人,却时常有成队的府兵在街上急行。
赶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饿,李正在城南找了间小客栈先住了下来,跟伙计要了些吃的,饭后本想躺着床上打个盹,谁知这一觉昏沉沉直睡到黄昏时才醒来。
在矩州街上瞎逛一圈,暗忖:说是出来闯闯,但该从何处闯起?竟无半点头绪,顿觉前路茫茫。
在客栈一连住了好几日,身上的盘缠也花得差不多了。
这天中午李正要了碗面,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栈里吃着。店中伙计正闲着无事便凑过来在李正对面坐下闲聊,问道:“公子别嫌我话多,此来是来行商?还是……?”
李正也没多想,如实答道:“我不是来行商的,我是刚从家里出来,想找点事干,但又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伙计笑道:“这里人来人往城里城外的事情我还知道些,我看公子带着剑,应是习武之人。”
李正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嗯,倒是练过一些。”
伙计更喜道:“既然能武,何不去从军当府兵?现在天下太平又无战事,并无性命之忧。我看公子一表人才,将来能当个什么将军也是说不准的事。”
李正觉得有些道理,自忖打小练武,又读习了许多兵法,参军正好能学以致用。莫说是能当将军,带的钱也快花光了,先混口饭吃也好。急忙问道:“到哪里去从军?”
伙计用手指着城西的方向,说道:“就在城西的校场上,每日都有人在那里招收登记。”
李正想起,确是在城西门附近的校场上见过几个兵卒围着一张案桌。李正道了谢,大口吃了面条,回房收拾包袱奔城西而去。
来到城西校场,周围旌旗招展,看上去颇有威严。校场中间摆了一张红木案桌,有几个兵卒在做登记。
李正来到案桌前,想起母亲说要隐瞒自己的身世,胡乱说了个地方。几个兵丁上下打量了下李正,见他身材瘦小,当中有个胡须花白的老卒不屑的笑道:“你这小身板能扛得动长矛大戟?”一旁的兵丁跟着起哄大笑。
李正见他们取笑自己矮小,等他们笑罢,故意要显耀一番,免得被他们小瞧,正声道:“我不仅扛得动各种兵器,还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几个兵丁满脸狐疑,老卒见李正说得笃定,问道:“你真能百步穿杨?”
李正振声道:“不信拿弓箭来一试便知。”
老卒当即吩咐兵丁去取来弓箭,摆好靶。李正弯弓搭箭,连发三箭,皆中靶心。
兵丁们傻了眼,知道确有本事,都换了副嘴脸。老兵堆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几人争着要领李正前往军营。
出了城西门,整个军营依山势搭建在北边一片光秃秃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塔楼耸立,各色大纛在风中狂舞,气势恢宏。
跟着兵丁进了军营大门,来到座较大营帐前,在外通报求见。
随帐前的兵卒进到营帐内,便见当中坐着一位矮肥的将军,左脸一颗带毛的黑痣,袒胸露怀,右手正抓着只鸡腿,左手擎着杯酒。膝前的案几上还摆着那只缺腿的鸡和一壶酒。
见人进来,将军抹了抹嘴上的油腻,问道:“有何事啊?”
老卒忙上前俯身道:“报告旅帅,刚召了位新兵来,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一名兵丁扯了扯李正的衣襟,压着声说道:“快拜见旅帅大人!”
李正拱手作揖道:“拜见旅帅大人!”
旅帅擎着酒站了起来,大笑两声道:“好,好,总算来了个有用的家伙,都有赏!”
说着从腰间摸出一串铜钱,掂了掂道:“拿去哥几个分了。”老卒上前接过铜钱。
老兵又道:“我先带他到军营熟悉情况。”
这位旅帅挥了挥手道:“去吧,去吧。”
两个兵卒领着李正出来,得了赏钱,自然高兴。殷勤的说起刚才见是旅帅朱大志。这位旅帅大人为人慷慨,不少人都得过打赏好处。老卒一面给李正说着军营的情况,一面掂数着手中的铜钱,塞了几十文给李正。又领着到军备处领了军服。
只是说到住的营帐时,两个兵卒商量着道:“现在各个营帐都已满员,只有赵二奎那个营帐就他一个人住,就是营帐比较破旧,你先住着,以后再做调换。”
领着李正来到住的营帐处来,赵二奎出去干活还没回来,吩咐李正待在营帐附件不要乱走动,等赵二奎回来再领他去用饭。
李正看了看营帐已十分残破,进到营内透着光束的破洞随处可见。帐内架着一排木床和几只木桶,有几只已崩坏无用,床上那张暗红色的几条军被到是叠得整齐。李正无所事事,只得在营帐附近转转消磨时光,也不敢走远。一直到等到太阳快落山时,才见许多兵卒回来。
有一人抗着锄头快步往破帐处过来,黝黑的脸上一排白牙,堆满憨厚的笑容,一见李正笑容更甚问道:“你就是李正吧?叫你等久了,饿了吧?”
李正点头笑道:“没事,你是赵二奎?”
“是,是,走,我们先去吃饭去。”说着赵二奎将锄头放到营内。
李正又打量了下赵二奎,一张晒得黢黑的方脸,浓眉厚唇,个头比自己高一截,看着年龄较长。一问才知与自己同年,仅比自己大一个月。两人边走边聊倒似旧友。
排队领了饭菜,李正觉得粗粝难咽,赵二奎倒是狼吞虎嚼的劝李正多吃些。
再回到营帐时,天色已昏暗不明,隐约还能看到个人形,五官已瞧不清了。
三声狼嚎般的号角声后,二奎道:“现在就只能带在营帐里,不能四处走动了。”
这破旧的营帐正处在风口上,被吹得轰轰作响,夜风从破洞中源源不断的钻进来,两人觉得有凉意,爬到木板床上把被子拉来御寒。
二奎道:“李正你冷不冷?这营帐的破洞越来越多了,明天我想办法补一补。”
“我不冷,这破洞太多的恐怕不太好补。”
“嗯,对了,今天他们都说你的箭法如神,真是厉害!”
“呵呵,其实没什么,打小便练的。站着射容易,马背上就难了。”
“你打小就练射箭啊,我小时候一天就光屁股在田里跑了,哈哈,啥也不会。”
“你来这当府兵多久了。”
“有半年多了,你会不会写字?”
“嗯,会啊。”
“哈哈,果然没错,我猜你就会写,说起话来跟我们都不大一样。我想给娘捎个信回去,你能帮我写吗?”
“这个容易,明早起来就帮你写。”
“那太好了,明天我找空到城里去买些笔墨纸回来。”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