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245
阅读:8
发表:2025/7/17
50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8章:痛失两淮(3)
1
2
3
4
5
6
7
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三
旅长朱志席、副旅长刘光国率99旅增援如皋。于8月24日下午从黄桥出发,25日上午到达丰界。前哨探马报来消息,说“在如黄路段发现大量共军部队正在向西运动。”
朱志席、刘光国闻讯大惊。
朱志席对刘光国道:“共军惯于围点打援,我们兵出黄桥,远离驻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共军莫不是要向我99旅开刀吧!”
刘光国道:“上边说共军要打如皋,要我们前去如皋增援,而今看来,全是鬼话。共军西进,另有所图,目标根本不是如皋,现在我军首当其冲,孤军暴露于共军前面,恐怕是凶多吉少。”
于是,朱、刘命令部队缓进,一面就地修筑工事,一面向李默庵报告情况。
李默庵接到报告,急忙伏于地图前观看,他急得抓耳挠腮、捶手跺脚道:“又中计了,99旅休矣!”一面命令99旅收缩阵地准备御敌,一面向如皋守军发令,要他们出如皋南下接应99旅。
******
共军王必成率6师抢先占领如黄公路中段,王必成边行军边向各旅、团下达作战任务。 命令16旅46团为前卫,正面拦截敌99旅, 命令16旅47、48团秘密绕到敌侧后黄桥以东,断敌退路。命令第18旅在前卫16旅46团打响之后随后截击,并迅速向两翼展开,拦腰攻击。
25日中午,共军前卫16旅46团隐蔽前进到卢家庄,发现敌99旅先头部队已越过丰界,向东窥探,天上有两架飞机掩护,企图与如皋之敌接触。共军46团即展开攻击,以掩护18旅向两翼展开。
同时,16旅47团、48团从东宫庄、刘家堡绕到丰界以西,截断敌99旅回返黄桥之退路。
第18旅主力也已到达大小杨庄、马家仓,国军第99旅完全陷入共军的全面包围之中。
朱志席、刘光国发现自己被围,一面向李默庵求救,一面组织人马进行反击,企图突破重围。朱志席从望远镜里向四周观察,发现四周到处都是共军,只有卢家村前方有一开阔地面,共军火力较弱,于是,下令部队从卢家堡打开缺口,实施突围。
共军16旅46团第3营8连率先赶到卢家村,占领村前开阔高地。但是,后续人马没有赶到,只是该连20个人抢先到达了该高地。机枪手陈瑞林刚将机枪架起来,对面黑压压一片敌军即冲上前来。
陈瑞林吩咐副机枪手填装弹药,即刻向敌开枪扫射,敌人被压下去了。不久,敌军又不顾一切冲了上来,一连三个副机枪手都中弹牺牲。陈瑞林一边自己填装弹药,一面向敌扫射。
朱志席命令炮兵:“给我把前面那块高地炸平!”
一阵炮弹呼啸而来,炮轰过后,阵地上一片寂静。
陈瑞林被炮弹震昏过去,他醒来时,发现战友们均已牺牲,阵地上只留下自己一个,他的腿部受伤。此时,进攻的国军士兵又猫腰冲了上来。他不顾疼痛,从炸落的土堆里爬起来,端起机枪又一阵扫射。
国军士兵以为高地上已经没有活人,突然遭受这一打击,慌忙向后撤退。
这时,共军后续部队赶了上来,占领了该高地。阵地前,国军留下200余具尸体。
为此,陈瑞林在该战后获战斗英雄称号。
朱志席、刘光国见突围不成,只得压缩部队于丰界、杨家岔、沈家港、荡里、大小界沟之狭长地区,转入防御,固守待援。
李默庵不舍得丢失99旅,急令如皋城里梁采林的187旅兵出如皋,南下接应,务要将99旅救出。
******
却说国军第187旅、第79旅驻守如皋,在丁堰、林梓遭到共军打击之后,他们以为共军下一步必要攻打如皋,慌忙加强守备,准备迎敌。并派出人马监视共军动向,探报回来报告说:“共军大部正在向西移动!”
梁采林来到城头,举起望远镜一望,但见灰尘漫漫,四周一片寂静,未见共军有围城之迹象。他对身边的参谋人员道:“共军西去,必另有所图,根本没有打算攻打我如皋。”大家一颗悬悬之心才算放了下来。梁采林才刚要向李默庵报告,不料,李默庵来了电话:“我99旅出黄桥增援如皋,于如黄路段遭遇共军,命令梁采林187旅急速南下接应99旅。”
梁采林吩咐参谋长道:“军令如山,不得迟缓,命令部队出城,接应99旅。”
参谋长道:“旅座,兵贵神速,现在共军西进,我如皋以南一定空虚,趁共军还没有赶到之前,我们乘势向南掩杀过去,与99旅会合。”
梁采林道:“正是,命令部队出城,加速向加力方向前进!你可电告99旅,要他们尽快向我方靠拢。”
******
华野第一师陶勇下令所属各部快速返回如皋城下,跑在前面的第3旅第7团第1营,他们刚到加力,就发现如皋城里的国民党军大队人马向加力和谢家甸一线开了过来。他们来不及报告,也来不及构筑工事,在一片小高地前面就地卧倒,急速开枪,迎头拦截。
梁采林乘坐吉普车行在队伍中间,忽听前面枪声。他停下车,问道:“怎么回事?”
士兵报告:“我先头部队遭到共军袭击!”
梁采林走上前面一个高坡,用望远镜往前一望,发现前面阻击的共军队伍零乱,射击仓促,不成阵势。便冷笑道:“共军想在此地拦截于我,但是,他们来晚了。”便让参谋长下令:“给我冲过去,将他们踏平了!”
共军一营副营长鲁国成带领不足三十余人在前面阻敌,见大队人马冲过来,高喊:“同志们,拼刺刀!”第一个跳出阵地,冲向敌群。其余人跟着高出刺刀,冲上前来。
两军在一片小小的高地前拼杀起来。鲜血很快染红了这片发烫的土地。
鲁国成前不久左手负伤尚未痊愈,他一连刺倒了6个对方士兵,终因气力不济,浑身冒着虚汗,被对方刺杀,倒在血泊里。其余二十几个共军士兵,高呼:“报仇!”拼力向前冲杀,最终由于人少势单,全被杀死在加力和谢家甸之间的小高地旁边。
由皖北南下的淮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钧率第5旅参加丁堰、林梓战斗后,随大军西进。接到要他策应第1师、第6师的命令之后,率军从东陈以西插向如皋南面。他们正在行进途中,忽听的前面枪声大作。成钧命令部队加快速度,急行至加力、谢家甸一带,前头部队便发现了两军在小高地前的拼死争夺。成钧一边命令前头部队投入战斗,一边部署围敌。
梁采林的先头部队已被刚才少量共军的气势吓坏了,又见大部队冲杀上来,慌作一团,很快掉头退了回去。
成钧令一面命令前头部队巩固阵地,一面命令5旅大部很快插到葛家庄、十里墩、阮家庄和邱庄一线展开,切断187旅回如皋的退路。
此时,陶勇第1师大部也到达加力一线,与第5旅在谢家甸东北之姚庄会合。
国民党军梁采林所率187旅被共军包围在加力、谢家甸地区。
******
此时的邵伯正在惨烈的血战之中。
25日,国军集中优势兵力从地面进攻,从高邮湖调来炮艇,又派出飞机轰炸,共军西寺工事被炸毁,湖面滩地被国军占领。
下午三时,国军分兵攻占了邵伯东的洋桥。共军站在水深齐腰的掩体壕沟内死死苦撑,击退敌4次强攻。
7连指导员戴祖彭三次负伤才被抬了下来。4团前线指挥所堡顶被炸塌,团长叶克守被埋在土里,被众人掏出,依然高呼战斗。
共军第四团眼看支持不住,常玉清速调82团加入战斗。战斗空前激烈,炮弹密度约达每分钟80发。整个阵地地动山摇,天日无光。双方反复争夺,直至白刃肉搏,直至天黑。
26日凌晨,十几架机飞临邵伯上空扫射轰炸,邵伯古镇被炮弹、炸弹打得千疮百孔,工事全毁。同时,黄百韬抽调40旅102主力团,从运河大堤正侧两面进攻。共军第4团伤亡严重,常玉清不得不将4团撤下阵地,进行休整。急调东线调89团回主阵地替换第4团。
共军高邮独立团,江都独立团等地方部队也纷纷进入阵地前来参战。
团长孔诚、政委黄烽亲临战场指挥,敌军在大王庙阵地连续18次冲锋均被击退。共军牢牢守住河北及水上门户,89团5连1排,全部牺牲。5连阵地被突破,4连指导员蒋井深带领十三个战士冲上5连阵地,又将阵地夺回。蒋井深胸部中了五弹,当场牺牲。
邵伯战斗进行之中,江都县委在邵伯成立后勤联络站。邵伯全镇居民献出大批木材、杂树、门板、蒲包,青壮年与部队一起修筑工事。小纪镇产业工人献出二千斤大米,三千斤面粉。宝应城三天动员五百名民工,成立担架队、慰问队、洗衣组。战斗期间,江都全县组织上万民工,上千副担架,运粮食、转伤员。高、宝、兴也动员大批民工,车推船运,送来大批粮食。
******
却说在如黄路上,国军99旅被包围于丰界地区,187旅被包围于加力。被围国军急忙收缩部队,转入防守,并试图寻机突围。共军两处作战,一时还不能取胜。
此时邵伯正打得筋疲力尽,粟裕心里明白,如黄战斗不能速决,将对邵伯保卫战起到不利影响。邵伯一旦失守,战局将不堪设想。
他对谭震林道:“我们两处作战,手中兵力不足,又没有预备队可调。如果时间拖延,邵伯将不保,邵伯若丢失,敌军即可以此为堡垒,既可威胁我两淮,又可转过头来南下,则我军将陷于敌重兵包围之中,战场形势将发生不利于我的变化。”
谭震林道:“要想尽快歼灭当面之敌,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我们两面作战,兵力分散,怎么办? 我想,是不是把两处兵力集中使用,更好一些。”
粟裕道:“我正是这个想法,只是我部队战士疲劳已极,战场上来回运动,体力消耗严重。”
谭震林道:“我布置下去,一定让后勤保障落到实处,同时要干部们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我们连续打了几次胜仗,战士们士气较高,我觉得他们能理解。”
于是,粟裕打电话给陶勇:“陶勇啊,我们要想速战速决,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我要你第一师拿出第一旅很快西调,加入到第六师歼灭分界第九十九旅的序列,你让张震东来我这里当面接受任务。”他又说:“你其余各部,务必将将187旅牢牢掌握在我军包围之中,堵其后路,同时隔断东西两路敌军联系。我要造成兵力对比上的绝对优势,予敌各个击破,分而歼灭之。”
陶勇道:“是,立即执行!”
张震东到达华中野战军司令部,粟裕指着地图对他说:“敌人被我们包围在加力、丰界两地,如果两地同时打,我们兵力不足,不能迅速解决战斗。我们要把一旅加到六师那边,先集中兵力歼灭丰界的九十九旅,然后再转用兵力歼灭加力的敌人。要你们旅立即奔赴丰界,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
在加力地区的187旅,梁采林几次试图突围不能成功,急向如皋城里求援。如皋城里派出两个团前来救援,于十里墩遭到共军第1师第15团的反击。他们又害怕城内空虚,于当天仓皇退回如皋城。
梁采林见救兵迟迟不来,只得自寻机会突围。共军第一师的第一旅西调,成钧的淮南军区第5旅接防,一时未及赶到,混乱之中,包围圈出现了缝隙。梁采林高处一望,见共军阵地兵马移动,又有报告说,前面攻势减弱,出现火力空档。梁采林大喜道:“共军换防,乃是良机。”遂命令部队从这里打开缺口,向如皋方向突围。先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为前卫,率先前冲。共军急忙火力压制,未能凑效。国军拼命冲击,一个前卫整营和另外分散兵力合起来差不多一个团从缝隙突了出去。
这个团见突出重围,甚是高兴,急急从如黄公路向如皋撤退。
成钧第5 旅奉命接防,第14团为前哨,也沿如黄公路向加力赶了过来。在如皋西南约十多里的地方与该逃窜之敌相遇。
与苏中部队的灰蓝色军服不同,第5旅着黄色军服,与国民党军服的黄绿色近似。刚从重围中突出的国军误认为是如皋城里的援兵前来接应他们,顿时欢呼雀跃,未等他们明白过来,枪口对准了他们的胸膛,只好举手投降。
后面等待突围的国军见前面突出的国军遭挫,再不敢轻动,急忙退回原防地。
******
8月26日,西调的第1师第1旅加入第6师包围敌99旅序列,加上特务团,共军以5比1的绝对优势兵力,向丰界国民党军99旅发起进攻。
这一天,大雨倾盆,国军飞机不能起飞,共军天上的威胁解除,放胆进攻。国民党军则士气低落,处于绝望之中,被共军冲击,不成序列,各自奔逃。
共军1旅3团5连1排排长殷国泰只带着一个通讯员冲到一个水塘前,见水塘里有100多个国民党士兵正在仓皇逃命,遂端起汤姆枪命令他们放下武器,这些国民党士兵不明真相,惊慌失措,乖乖举手投降。
在共军猛烈打击之下,国军完全被打懵了,阵线很快瓦解。
到下午两点,丰界战斗结束,国军第九十九旅两个团3000多人被歼,少将旅长朱志席、少将副旅长刘光国被活捉。
******
丰界战斗结束,共军第六师、第一旅和特务团来不及打扫战场,迅速移兵向东,会同第1 师3 个旅、第5 旅,以15个团对3个团的绝对优势,又向加力、谢家甸的18 7旅发起猛攻。战至27日下午5时,战斗结束。
共军第14团6连在打捞河沟里的武器时,发现芦苇里一顶草帽下有动静,遂围过去拦截,从水中拖出一胖子,一问,方知是国民党军187旅旅长梁采林。
******
丰界、加力两地战斗结束。当日,粟裕给淮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钧打电话:“现在黄桥空虚,守军已成惊弓之鸟,我令你部速速南下,包围黄桥。但不必急于进攻,你懂我的意思吗?”
成钧道:“司令员,我明白,我立即南下,包围黄桥之敌,我以强大的阵容示敌,并发动政治攻势,促其投降。”
粟裕道:“甚好!”
成钧领命南下,包围了黄桥。此时黄桥守军只有第65师第160 旅所属5 个连,见共军将黄桥包围,惶惶然不知何往,周围友军又不敢出援,眼睁睁看着将要被歼,遂放下武器
向共军缴械投降。
如黄战斗以共军全胜结束,此战,国民党军2 个半旅约1.7 万人全被共军歼灭,其中1万2千余人被俘,华中共军亦伤亡3500余人。
******
黄百韬攻打邵伯,从23日开始,直至26日,连续4天进攻,伤亡巨大,仍旧没有拿下邵伯。李默庵几次询问战场情况:“你说用三个小时拿下邵伯,现在已经4天过去,邵伯还在共军手中,而且不见丝毫有败退之迹象。”
黄百韬不得不承认道:“共军战力比我料想的要强大的多,其抵抗的顽强,我实从未见过。而且我军损失惨重,极端疲惫,我一时难以取胜。”
26日下午,99旅覆没,187旅深陷重围,李默庵感到25师也身临巨大危险之中,要是不能在很短时间内拿下邵伯,则25师亦有被围歼的可能。他再次询问黄百韬,问他何时能拿下邵伯。黄百韬得知99旅被歼,187旅将没,也深感忧虑,他只好以实相告道:“报告司令长官,百韬无能,未能按计划拿下邵伯。现在,共军黄桥新胜,抄我后路,我全军将士深为忧虑。”
李默庵道:“撤回来吧,不要打了。保住泰州、扬州要紧。”
于是,黄百韬命令炮击邵伯:“给我把所有的炮弹全部打出去!”
然后,至黄昏,命令整25师全部退至仙女庙,宜陵一线。
邵伯保卫战从8月23起至26日结束,国民党方死伤两千人以上,共军守伤亡一千二百余人,战死800多。82团政委程荣耀身受重伤,转入后方医院抢救,才保全性命。82团副团长郝济明则战死在邵伯这块土地上。军区第4团损失惨重,二连连长吴增富战死,二营五连一排,六连一排,则是整排牺牲。参加战斗的地方武装高邮独立团,江都独立团也作出较大牺牲。高邮独立团王宝龙(副连长)、姚秀惠(副连长)、吴金龙(排长)、薛荣桂、赵连珠等,江都独立团毛太祥(连长)、朱福(连长)、徐鹤仙(排长)、王兆顺(指导员)等大都是二十四、五岁的小伙子,都在战斗中牺牲。姚秀惠牺牲时年仅十八岁。最小的年仅十五岁。据邵伯镇志记载的仅有100余名牺牲者有姓名。
******
被共产党后来称为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结束了。从7月13日到8月31日,历时50天,国军参战部队5个旅计12万兵力,华中野战军19个团参战(8月中旬增加至23个团),计3.3万人,国民党军5万3千余人被歼,华中野战军伤亡1 万2千余人。共军的华中解放区基本被国军占领。
粟裕在绝对劣势情况下连战连捷,50天内消灭了几乎是自身两倍的敌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就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对此,毛泽东对粟裕有较高的评价。
苏中战役无疑是粟裕军事指挥生涯中的杰作之一。
但是,苏中战役并没有缓解中共解放区面临的严峻局面,苏中解放区的重要城镇不断丢失,面积也在不断缩小。
中共苏北、山东等根据地在内战一开始,几乎遭到国民党军毁灭性的打击。
中共与国民党在苏中开战,宣告了内战正式开始。国民党很快向各个中共解放区发动猛烈攻击 。
旅长朱志席、副旅长刘光国率99旅增援如皋。于8月24日下午从黄桥出发,25日上午到达丰界。前哨探马报来消息,说“在如黄路段发现大量共军部队正在向西运动。”
朱志席、刘光国闻讯大惊。
朱志席对刘光国道:“共军惯于围点打援,我们兵出黄桥,远离驻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共军莫不是要向我99旅开刀吧!”
刘光国道:“上边说共军要打如皋,要我们前去如皋增援,而今看来,全是鬼话。共军西进,另有所图,目标根本不是如皋,现在我军首当其冲,孤军暴露于共军前面,恐怕是凶多吉少。”
于是,朱、刘命令部队缓进,一面就地修筑工事,一面向李默庵报告情况。
李默庵接到报告,急忙伏于地图前观看,他急得抓耳挠腮、捶手跺脚道:“又中计了,99旅休矣!”一面命令99旅收缩阵地准备御敌,一面向如皋守军发令,要他们出如皋南下接应99旅。
******
共军王必成率6师抢先占领如黄公路中段,王必成边行军边向各旅、团下达作战任务。 命令16旅46团为前卫,正面拦截敌99旅, 命令16旅47、48团秘密绕到敌侧后黄桥以东,断敌退路。命令第18旅在前卫16旅46团打响之后随后截击,并迅速向两翼展开,拦腰攻击。
25日中午,共军前卫16旅46团隐蔽前进到卢家庄,发现敌99旅先头部队已越过丰界,向东窥探,天上有两架飞机掩护,企图与如皋之敌接触。共军46团即展开攻击,以掩护18旅向两翼展开。
同时,16旅47团、48团从东宫庄、刘家堡绕到丰界以西,截断敌99旅回返黄桥之退路。
第18旅主力也已到达大小杨庄、马家仓,国军第99旅完全陷入共军的全面包围之中。
朱志席、刘光国发现自己被围,一面向李默庵求救,一面组织人马进行反击,企图突破重围。朱志席从望远镜里向四周观察,发现四周到处都是共军,只有卢家村前方有一开阔地面,共军火力较弱,于是,下令部队从卢家堡打开缺口,实施突围。
共军16旅46团第3营8连率先赶到卢家村,占领村前开阔高地。但是,后续人马没有赶到,只是该连20个人抢先到达了该高地。机枪手陈瑞林刚将机枪架起来,对面黑压压一片敌军即冲上前来。
陈瑞林吩咐副机枪手填装弹药,即刻向敌开枪扫射,敌人被压下去了。不久,敌军又不顾一切冲了上来,一连三个副机枪手都中弹牺牲。陈瑞林一边自己填装弹药,一面向敌扫射。
朱志席命令炮兵:“给我把前面那块高地炸平!”
一阵炮弹呼啸而来,炮轰过后,阵地上一片寂静。
陈瑞林被炮弹震昏过去,他醒来时,发现战友们均已牺牲,阵地上只留下自己一个,他的腿部受伤。此时,进攻的国军士兵又猫腰冲了上来。他不顾疼痛,从炸落的土堆里爬起来,端起机枪又一阵扫射。
国军士兵以为高地上已经没有活人,突然遭受这一打击,慌忙向后撤退。
这时,共军后续部队赶了上来,占领了该高地。阵地前,国军留下200余具尸体。
为此,陈瑞林在该战后获战斗英雄称号。
朱志席、刘光国见突围不成,只得压缩部队于丰界、杨家岔、沈家港、荡里、大小界沟之狭长地区,转入防御,固守待援。
李默庵不舍得丢失99旅,急令如皋城里梁采林的187旅兵出如皋,南下接应,务要将99旅救出。
******
却说国军第187旅、第79旅驻守如皋,在丁堰、林梓遭到共军打击之后,他们以为共军下一步必要攻打如皋,慌忙加强守备,准备迎敌。并派出人马监视共军动向,探报回来报告说:“共军大部正在向西移动!”
梁采林来到城头,举起望远镜一望,但见灰尘漫漫,四周一片寂静,未见共军有围城之迹象。他对身边的参谋人员道:“共军西去,必另有所图,根本没有打算攻打我如皋。”大家一颗悬悬之心才算放了下来。梁采林才刚要向李默庵报告,不料,李默庵来了电话:“我99旅出黄桥增援如皋,于如黄路段遭遇共军,命令梁采林187旅急速南下接应99旅。”
梁采林吩咐参谋长道:“军令如山,不得迟缓,命令部队出城,接应99旅。”
参谋长道:“旅座,兵贵神速,现在共军西进,我如皋以南一定空虚,趁共军还没有赶到之前,我们乘势向南掩杀过去,与99旅会合。”
梁采林道:“正是,命令部队出城,加速向加力方向前进!你可电告99旅,要他们尽快向我方靠拢。”
******
华野第一师陶勇下令所属各部快速返回如皋城下,跑在前面的第3旅第7团第1营,他们刚到加力,就发现如皋城里的国民党军大队人马向加力和谢家甸一线开了过来。他们来不及报告,也来不及构筑工事,在一片小高地前面就地卧倒,急速开枪,迎头拦截。
梁采林乘坐吉普车行在队伍中间,忽听前面枪声。他停下车,问道:“怎么回事?”
士兵报告:“我先头部队遭到共军袭击!”
梁采林走上前面一个高坡,用望远镜往前一望,发现前面阻击的共军队伍零乱,射击仓促,不成阵势。便冷笑道:“共军想在此地拦截于我,但是,他们来晚了。”便让参谋长下令:“给我冲过去,将他们踏平了!”
共军一营副营长鲁国成带领不足三十余人在前面阻敌,见大队人马冲过来,高喊:“同志们,拼刺刀!”第一个跳出阵地,冲向敌群。其余人跟着高出刺刀,冲上前来。
两军在一片小小的高地前拼杀起来。鲜血很快染红了这片发烫的土地。
鲁国成前不久左手负伤尚未痊愈,他一连刺倒了6个对方士兵,终因气力不济,浑身冒着虚汗,被对方刺杀,倒在血泊里。其余二十几个共军士兵,高呼:“报仇!”拼力向前冲杀,最终由于人少势单,全被杀死在加力和谢家甸之间的小高地旁边。
由皖北南下的淮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钧率第5旅参加丁堰、林梓战斗后,随大军西进。接到要他策应第1师、第6师的命令之后,率军从东陈以西插向如皋南面。他们正在行进途中,忽听的前面枪声大作。成钧命令部队加快速度,急行至加力、谢家甸一带,前头部队便发现了两军在小高地前的拼死争夺。成钧一边命令前头部队投入战斗,一边部署围敌。
梁采林的先头部队已被刚才少量共军的气势吓坏了,又见大部队冲杀上来,慌作一团,很快掉头退了回去。
成钧令一面命令前头部队巩固阵地,一面命令5旅大部很快插到葛家庄、十里墩、阮家庄和邱庄一线展开,切断187旅回如皋的退路。
此时,陶勇第1师大部也到达加力一线,与第5旅在谢家甸东北之姚庄会合。
国民党军梁采林所率187旅被共军包围在加力、谢家甸地区。
******
此时的邵伯正在惨烈的血战之中。
25日,国军集中优势兵力从地面进攻,从高邮湖调来炮艇,又派出飞机轰炸,共军西寺工事被炸毁,湖面滩地被国军占领。
下午三时,国军分兵攻占了邵伯东的洋桥。共军站在水深齐腰的掩体壕沟内死死苦撑,击退敌4次强攻。
7连指导员戴祖彭三次负伤才被抬了下来。4团前线指挥所堡顶被炸塌,团长叶克守被埋在土里,被众人掏出,依然高呼战斗。
共军第四团眼看支持不住,常玉清速调82团加入战斗。战斗空前激烈,炮弹密度约达每分钟80发。整个阵地地动山摇,天日无光。双方反复争夺,直至白刃肉搏,直至天黑。
26日凌晨,十几架机飞临邵伯上空扫射轰炸,邵伯古镇被炮弹、炸弹打得千疮百孔,工事全毁。同时,黄百韬抽调40旅102主力团,从运河大堤正侧两面进攻。共军第4团伤亡严重,常玉清不得不将4团撤下阵地,进行休整。急调东线调89团回主阵地替换第4团。
共军高邮独立团,江都独立团等地方部队也纷纷进入阵地前来参战。
团长孔诚、政委黄烽亲临战场指挥,敌军在大王庙阵地连续18次冲锋均被击退。共军牢牢守住河北及水上门户,89团5连1排,全部牺牲。5连阵地被突破,4连指导员蒋井深带领十三个战士冲上5连阵地,又将阵地夺回。蒋井深胸部中了五弹,当场牺牲。
邵伯战斗进行之中,江都县委在邵伯成立后勤联络站。邵伯全镇居民献出大批木材、杂树、门板、蒲包,青壮年与部队一起修筑工事。小纪镇产业工人献出二千斤大米,三千斤面粉。宝应城三天动员五百名民工,成立担架队、慰问队、洗衣组。战斗期间,江都全县组织上万民工,上千副担架,运粮食、转伤员。高、宝、兴也动员大批民工,车推船运,送来大批粮食。
******
却说在如黄路上,国军99旅被包围于丰界地区,187旅被包围于加力。被围国军急忙收缩部队,转入防守,并试图寻机突围。共军两处作战,一时还不能取胜。
此时邵伯正打得筋疲力尽,粟裕心里明白,如黄战斗不能速决,将对邵伯保卫战起到不利影响。邵伯一旦失守,战局将不堪设想。
他对谭震林道:“我们两处作战,手中兵力不足,又没有预备队可调。如果时间拖延,邵伯将不保,邵伯若丢失,敌军即可以此为堡垒,既可威胁我两淮,又可转过头来南下,则我军将陷于敌重兵包围之中,战场形势将发生不利于我的变化。”
谭震林道:“要想尽快歼灭当面之敌,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我们两面作战,兵力分散,怎么办? 我想,是不是把两处兵力集中使用,更好一些。”
粟裕道:“我正是这个想法,只是我部队战士疲劳已极,战场上来回运动,体力消耗严重。”
谭震林道:“我布置下去,一定让后勤保障落到实处,同时要干部们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我们连续打了几次胜仗,战士们士气较高,我觉得他们能理解。”
于是,粟裕打电话给陶勇:“陶勇啊,我们要想速战速决,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我要你第一师拿出第一旅很快西调,加入到第六师歼灭分界第九十九旅的序列,你让张震东来我这里当面接受任务。”他又说:“你其余各部,务必将将187旅牢牢掌握在我军包围之中,堵其后路,同时隔断东西两路敌军联系。我要造成兵力对比上的绝对优势,予敌各个击破,分而歼灭之。”
陶勇道:“是,立即执行!”
张震东到达华中野战军司令部,粟裕指着地图对他说:“敌人被我们包围在加力、丰界两地,如果两地同时打,我们兵力不足,不能迅速解决战斗。我们要把一旅加到六师那边,先集中兵力歼灭丰界的九十九旅,然后再转用兵力歼灭加力的敌人。要你们旅立即奔赴丰界,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
在加力地区的187旅,梁采林几次试图突围不能成功,急向如皋城里求援。如皋城里派出两个团前来救援,于十里墩遭到共军第1师第15团的反击。他们又害怕城内空虚,于当天仓皇退回如皋城。
梁采林见救兵迟迟不来,只得自寻机会突围。共军第一师的第一旅西调,成钧的淮南军区第5旅接防,一时未及赶到,混乱之中,包围圈出现了缝隙。梁采林高处一望,见共军阵地兵马移动,又有报告说,前面攻势减弱,出现火力空档。梁采林大喜道:“共军换防,乃是良机。”遂命令部队从这里打开缺口,向如皋方向突围。先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为前卫,率先前冲。共军急忙火力压制,未能凑效。国军拼命冲击,一个前卫整营和另外分散兵力合起来差不多一个团从缝隙突了出去。
这个团见突出重围,甚是高兴,急急从如黄公路向如皋撤退。
成钧第5 旅奉命接防,第14团为前哨,也沿如黄公路向加力赶了过来。在如皋西南约十多里的地方与该逃窜之敌相遇。
与苏中部队的灰蓝色军服不同,第5旅着黄色军服,与国民党军服的黄绿色近似。刚从重围中突出的国军误认为是如皋城里的援兵前来接应他们,顿时欢呼雀跃,未等他们明白过来,枪口对准了他们的胸膛,只好举手投降。
后面等待突围的国军见前面突出的国军遭挫,再不敢轻动,急忙退回原防地。
******
8月26日,西调的第1师第1旅加入第6师包围敌99旅序列,加上特务团,共军以5比1的绝对优势兵力,向丰界国民党军99旅发起进攻。
这一天,大雨倾盆,国军飞机不能起飞,共军天上的威胁解除,放胆进攻。国民党军则士气低落,处于绝望之中,被共军冲击,不成序列,各自奔逃。
共军1旅3团5连1排排长殷国泰只带着一个通讯员冲到一个水塘前,见水塘里有100多个国民党士兵正在仓皇逃命,遂端起汤姆枪命令他们放下武器,这些国民党士兵不明真相,惊慌失措,乖乖举手投降。
在共军猛烈打击之下,国军完全被打懵了,阵线很快瓦解。
到下午两点,丰界战斗结束,国军第九十九旅两个团3000多人被歼,少将旅长朱志席、少将副旅长刘光国被活捉。
******
丰界战斗结束,共军第六师、第一旅和特务团来不及打扫战场,迅速移兵向东,会同第1 师3 个旅、第5 旅,以15个团对3个团的绝对优势,又向加力、谢家甸的18 7旅发起猛攻。战至27日下午5时,战斗结束。
共军第14团6连在打捞河沟里的武器时,发现芦苇里一顶草帽下有动静,遂围过去拦截,从水中拖出一胖子,一问,方知是国民党军187旅旅长梁采林。
******
丰界、加力两地战斗结束。当日,粟裕给淮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钧打电话:“现在黄桥空虚,守军已成惊弓之鸟,我令你部速速南下,包围黄桥。但不必急于进攻,你懂我的意思吗?”
成钧道:“司令员,我明白,我立即南下,包围黄桥之敌,我以强大的阵容示敌,并发动政治攻势,促其投降。”
粟裕道:“甚好!”
成钧领命南下,包围了黄桥。此时黄桥守军只有第65师第160 旅所属5 个连,见共军将黄桥包围,惶惶然不知何往,周围友军又不敢出援,眼睁睁看着将要被歼,遂放下武器
向共军缴械投降。
如黄战斗以共军全胜结束,此战,国民党军2 个半旅约1.7 万人全被共军歼灭,其中1万2千余人被俘,华中共军亦伤亡3500余人。
******
黄百韬攻打邵伯,从23日开始,直至26日,连续4天进攻,伤亡巨大,仍旧没有拿下邵伯。李默庵几次询问战场情况:“你说用三个小时拿下邵伯,现在已经4天过去,邵伯还在共军手中,而且不见丝毫有败退之迹象。”
黄百韬不得不承认道:“共军战力比我料想的要强大的多,其抵抗的顽强,我实从未见过。而且我军损失惨重,极端疲惫,我一时难以取胜。”
26日下午,99旅覆没,187旅深陷重围,李默庵感到25师也身临巨大危险之中,要是不能在很短时间内拿下邵伯,则25师亦有被围歼的可能。他再次询问黄百韬,问他何时能拿下邵伯。黄百韬得知99旅被歼,187旅将没,也深感忧虑,他只好以实相告道:“报告司令长官,百韬无能,未能按计划拿下邵伯。现在,共军黄桥新胜,抄我后路,我全军将士深为忧虑。”
李默庵道:“撤回来吧,不要打了。保住泰州、扬州要紧。”
于是,黄百韬命令炮击邵伯:“给我把所有的炮弹全部打出去!”
然后,至黄昏,命令整25师全部退至仙女庙,宜陵一线。
邵伯保卫战从8月23起至26日结束,国民党方死伤两千人以上,共军守伤亡一千二百余人,战死800多。82团政委程荣耀身受重伤,转入后方医院抢救,才保全性命。82团副团长郝济明则战死在邵伯这块土地上。军区第4团损失惨重,二连连长吴增富战死,二营五连一排,六连一排,则是整排牺牲。参加战斗的地方武装高邮独立团,江都独立团也作出较大牺牲。高邮独立团王宝龙(副连长)、姚秀惠(副连长)、吴金龙(排长)、薛荣桂、赵连珠等,江都独立团毛太祥(连长)、朱福(连长)、徐鹤仙(排长)、王兆顺(指导员)等大都是二十四、五岁的小伙子,都在战斗中牺牲。姚秀惠牺牲时年仅十八岁。最小的年仅十五岁。据邵伯镇志记载的仅有100余名牺牲者有姓名。
******
被共产党后来称为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结束了。从7月13日到8月31日,历时50天,国军参战部队5个旅计12万兵力,华中野战军19个团参战(8月中旬增加至23个团),计3.3万人,国民党军5万3千余人被歼,华中野战军伤亡1 万2千余人。共军的华中解放区基本被国军占领。
粟裕在绝对劣势情况下连战连捷,50天内消灭了几乎是自身两倍的敌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就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对此,毛泽东对粟裕有较高的评价。
苏中战役无疑是粟裕军事指挥生涯中的杰作之一。
但是,苏中战役并没有缓解中共解放区面临的严峻局面,苏中解放区的重要城镇不断丢失,面积也在不断缩小。
中共苏北、山东等根据地在内战一开始,几乎遭到国民党军毁灭性的打击。
中共与国民党在苏中开战,宣告了内战正式开始。国民党很快向各个中共解放区发动猛烈攻击 。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