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837
阅读:25
发表:2025/7/29
50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19章:张家口失守(3)
1
…
18
19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三
就在集宁战斗进行的时候,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趁势派兵西进,令副司令长官郑洞国率第13军、第92军和第53军总计七个师从锦州之西的建昌、凌源出平泉、宽城直袭承德。共军原在承德地区的杨苏纵队已调至大同一线作战,当地只有冀热辽军区独立旅与县区各级地方武装,兵力单薄,根本无力阻止国军的进攻,打了几仗自动退走,国军攻占了承德。
蒋介石闻讯大喜,遂与陈诚计议道:“集宁攻克,大同解围,承德又被我占领,此时乃乘势夺取张家口之天赐良机。可将张家口划归傅作义十二战区管辖,令傅作义乘胜东进,攻取攻家口。”
陈诚道:“可令李文兵团从东路进攻张家口,令傅部西边配合,东西两线同时进军夹击张家口,定操胜券。”其实是诚陈心里并不情愿将张家口这个察哈尔省的省会城市轻易让给傅作义。
蒋介石道:“我要你亲去张垣前线,协调两军作战,誓要拔掉共党在华北这颗毒钉。”
陈诚鞠躬道:“学生即刻起身前往北平。”
9月10日,蒋介石秘密下达进攻张家口的命令:“命令东线孙连仲的11战区沿平绥铁路向怀来进攻;命令西线12战区傅作义部集结于集宁大同一线,两线沿平绥路东西并进,向张家口攻击。以东北兵团之一部围攻张家口附近匪军而歼灭之,并折断其退路。 ”
陈诚很快制定出具体作战部署计划:东线,第十一战区以第16、第53军由南口、怀柔等地向张家口以东的怀来进逼,第94军为战役预备队,第13军出沽源,作牵制性的佯动;西线,第十二战区以3 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1个骑兵纵队及第二战区第38师,集结于大同、集宁一线,向左运动。
负责计划具体制定的第十二战区(总部驻保定)参谋处处长谢士炎、副处长丁行是中共地下工作者(谢、丁二人在1947年被捕牺牲),所以,差不多在蒋介石看到那份具体的作战计划的同时,聂荣臻便也看到了。
******
张家口,乃中共晋察冀军区首府,是抗战胜利之后共军所夺取的唯一省会城市,称为第二红都。张家口扼华北、东北、察绥战略要冲,联系三地咽喉之地。又是平绥铁路枢纽,北通外蒙库伦,西北通苏联乌里雅苏台,东北通热河,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陕甘宁边区干部去东北,以及和苏联方面保持铁路交通获得外援,张家口是唯一必经之道。
敌重兵来袭,张家口处于被东西两线夹击的不利态势,集宁会战失败后,晋察冀军区兵力受到很大损伤,聂荣臻已无心坚守张家口,准备撤离。撤离张家口,聂荣臻早在绥远战役失利之后,就有了思想上的准备。当时聂荣臻就开始下令将张家口的作战物资向北岳山区转移,由察哈尔省主席张苏负责组织搬运。
现在两路重兵压过来,聂荣臻的对策只能是尽量拖延时间,抢运储藏在张家口的大量物资(据说仅105毫米炮弹就有数万发),必要时放弃张家口。
9月17日,晋察冀军区领导人聂荣臻、萧克、刘澜涛、罗瑞卿联名电告中央军委:“拟在敌人进攻时,只进行掩护战斗,不做坚守。”
抗战结束后,晋察冀总兵力为32万人,大同集宁会战损失十多万,仍应有20万,国军十二战区出动2万多人小部队,及十一战区出动5万人的兵力,两者相加,不过7万多进攻兵力,两军对比仍占绝对优势,竟然不战就要跑,理所当然引起军委不满。刘少奇当即表示:“张家口是我华北战略要塞,轻易不战而弃,影响甚大。我军应集中主力于适当地区打一两仗,之后依情形再走不迟。”
18日,毛泽东复电聂荣臻:“应集中主力于适当地区待敌分路前进,歼灭其一个师(两个团左右),得手后看情形如有可能,则再歼其一部,即可将敌第一次进攻打破。依南口至张家口之地形及群众条件,我们事前进行充分准备,各个歼敌,打破此次进攻之可能性是存在的。希望你们聚精会神,充分准备,寻找良机歼敌一两个团。打第一个胜仗,即能振奋军心民心,打出威风。”又说:“张家口应秘密进行疏散,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之,这种准备和积极布置歼敌计划并不矛盾。”
军委、毛泽东表态,聂荣臻只好全力准备迎战,赶快制定保卫张家口的作战计划,下令晋察冀军区部队投入作战,并以萧克为司令员,罗瑞卿为政治委员,组成野战指挥机关,直接指挥作战,揭开张家口保卫战的序幕。
******
陈诚有意让其嫡系李文兵团抢占张家口,遂决定先于西线傅军行动之前发起对张家口的进攻。
9 月29日清晨,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第16军第94、第22、第109 师和第53军第130 师共4 个师的兵力,在空军、坦克的配合下,沿平缓铁路分两个梯队向延庆、怀来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
聂荣臻见敌大军从东边向张家口方向袭来,便将四个纵队主力摆在东面,准备迎敌,同时还动员了大量民兵参战。
毛泽东在延安也急电晋绥部队出兵配合聂部,钳制傅作义;又令冀中、冀晋等部队破坏平汉路,钳制热河;令冀东部队钳制敌后尾。
******
蒋介石在南京更是着急,他想在尽快时间内拿下张家口,几次电令傅作义立即东进从西线攻打张家口。
傅作义接电,并不着急。而是命令副官到大同去看房子,声言要将司令部移往大同。
参谋长李世杰面见傅作义:“蒋委员长又来急电,要我军立即东进作战,现在还不是考虑司令部搬迁的时候。”
傅作义笑道:“东进是早晚的事,现在不急,先让东边他们打着,我要到大同去,你可大张声势,就说我要亲到大同坐镇指挥。”
李世杰顿时明白傅作义是在用计,道:“委员长这边催得紧,如何交待?”
傅作义道:“调两个师应付一下,沿大同、阳高一线摆开,作进攻张家口姿势,对外称两个军,势造得越大越好。”
李世杰领命。
李世杰便以鲁英麟35军的新32师和董其武暂3军的暂17师两个师以35军和暂3军两个军的名义大造声势,扬言要沿大同、阳高公路东进张家口。
就在集宁战斗进行的时候,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趁势派兵西进,令副司令长官郑洞国率第13军、第92军和第53军总计七个师从锦州之西的建昌、凌源出平泉、宽城直袭承德。共军原在承德地区的杨苏纵队已调至大同一线作战,当地只有冀热辽军区独立旅与县区各级地方武装,兵力单薄,根本无力阻止国军的进攻,打了几仗自动退走,国军攻占了承德。
蒋介石闻讯大喜,遂与陈诚计议道:“集宁攻克,大同解围,承德又被我占领,此时乃乘势夺取张家口之天赐良机。可将张家口划归傅作义十二战区管辖,令傅作义乘胜东进,攻取攻家口。”
陈诚道:“可令李文兵团从东路进攻张家口,令傅部西边配合,东西两线同时进军夹击张家口,定操胜券。”其实是诚陈心里并不情愿将张家口这个察哈尔省的省会城市轻易让给傅作义。
蒋介石道:“我要你亲去张垣前线,协调两军作战,誓要拔掉共党在华北这颗毒钉。”
陈诚鞠躬道:“学生即刻起身前往北平。”
9月10日,蒋介石秘密下达进攻张家口的命令:“命令东线孙连仲的11战区沿平绥铁路向怀来进攻;命令西线12战区傅作义部集结于集宁大同一线,两线沿平绥路东西并进,向张家口攻击。以东北兵团之一部围攻张家口附近匪军而歼灭之,并折断其退路。 ”
陈诚很快制定出具体作战部署计划:东线,第十一战区以第16、第53军由南口、怀柔等地向张家口以东的怀来进逼,第94军为战役预备队,第13军出沽源,作牵制性的佯动;西线,第十二战区以3 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1个骑兵纵队及第二战区第38师,集结于大同、集宁一线,向左运动。
负责计划具体制定的第十二战区(总部驻保定)参谋处处长谢士炎、副处长丁行是中共地下工作者(谢、丁二人在1947年被捕牺牲),所以,差不多在蒋介石看到那份具体的作战计划的同时,聂荣臻便也看到了。
******
张家口,乃中共晋察冀军区首府,是抗战胜利之后共军所夺取的唯一省会城市,称为第二红都。张家口扼华北、东北、察绥战略要冲,联系三地咽喉之地。又是平绥铁路枢纽,北通外蒙库伦,西北通苏联乌里雅苏台,东北通热河,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陕甘宁边区干部去东北,以及和苏联方面保持铁路交通获得外援,张家口是唯一必经之道。
敌重兵来袭,张家口处于被东西两线夹击的不利态势,集宁会战失败后,晋察冀军区兵力受到很大损伤,聂荣臻已无心坚守张家口,准备撤离。撤离张家口,聂荣臻早在绥远战役失利之后,就有了思想上的准备。当时聂荣臻就开始下令将张家口的作战物资向北岳山区转移,由察哈尔省主席张苏负责组织搬运。
现在两路重兵压过来,聂荣臻的对策只能是尽量拖延时间,抢运储藏在张家口的大量物资(据说仅105毫米炮弹就有数万发),必要时放弃张家口。
9月17日,晋察冀军区领导人聂荣臻、萧克、刘澜涛、罗瑞卿联名电告中央军委:“拟在敌人进攻时,只进行掩护战斗,不做坚守。”
抗战结束后,晋察冀总兵力为32万人,大同集宁会战损失十多万,仍应有20万,国军十二战区出动2万多人小部队,及十一战区出动5万人的兵力,两者相加,不过7万多进攻兵力,两军对比仍占绝对优势,竟然不战就要跑,理所当然引起军委不满。刘少奇当即表示:“张家口是我华北战略要塞,轻易不战而弃,影响甚大。我军应集中主力于适当地区打一两仗,之后依情形再走不迟。”
18日,毛泽东复电聂荣臻:“应集中主力于适当地区待敌分路前进,歼灭其一个师(两个团左右),得手后看情形如有可能,则再歼其一部,即可将敌第一次进攻打破。依南口至张家口之地形及群众条件,我们事前进行充分准备,各个歼敌,打破此次进攻之可能性是存在的。希望你们聚精会神,充分准备,寻找良机歼敌一两个团。打第一个胜仗,即能振奋军心民心,打出威风。”又说:“张家口应秘密进行疏散,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之,这种准备和积极布置歼敌计划并不矛盾。”
军委、毛泽东表态,聂荣臻只好全力准备迎战,赶快制定保卫张家口的作战计划,下令晋察冀军区部队投入作战,并以萧克为司令员,罗瑞卿为政治委员,组成野战指挥机关,直接指挥作战,揭开张家口保卫战的序幕。
******
陈诚有意让其嫡系李文兵团抢占张家口,遂决定先于西线傅军行动之前发起对张家口的进攻。
9 月29日清晨,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第16军第94、第22、第109 师和第53军第130 师共4 个师的兵力,在空军、坦克的配合下,沿平缓铁路分两个梯队向延庆、怀来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
聂荣臻见敌大军从东边向张家口方向袭来,便将四个纵队主力摆在东面,准备迎敌,同时还动员了大量民兵参战。
毛泽东在延安也急电晋绥部队出兵配合聂部,钳制傅作义;又令冀中、冀晋等部队破坏平汉路,钳制热河;令冀东部队钳制敌后尾。
******
蒋介石在南京更是着急,他想在尽快时间内拿下张家口,几次电令傅作义立即东进从西线攻打张家口。
傅作义接电,并不着急。而是命令副官到大同去看房子,声言要将司令部移往大同。
参谋长李世杰面见傅作义:“蒋委员长又来急电,要我军立即东进作战,现在还不是考虑司令部搬迁的时候。”
傅作义笑道:“东进是早晚的事,现在不急,先让东边他们打着,我要到大同去,你可大张声势,就说我要亲到大同坐镇指挥。”
李世杰顿时明白傅作义是在用计,道:“委员长这边催得紧,如何交待?”
傅作义道:“调两个师应付一下,沿大同、阳高一线摆开,作进攻张家口姿势,对外称两个军,势造得越大越好。”
李世杰领命。
李世杰便以鲁英麟35军的新32师和董其武暂3军的暂17师两个师以35军和暂3军两个军的名义大造声势,扬言要沿大同、阳高公路东进张家口。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