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1198
成片时长:每集约66分钟
阅读:9745
发表:2016/8/1
47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双箭传奇》第1-2集
1-2
3-4
…
4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兴洪继续在刻字,能看见刀在有力的推进,切削,挑剔,粉末飞溅,卡卡的声音清晰可闻,他的脸也像在用力,皱纹也凝固了,他好像已经决定了,轻声但却像在用力地:“为了天佑的前途,为了我们家运可能重振,如谭兄所说能继承爷爷家风,为乡亲邻里做些善事,弄好了,对朝廷也许能有点贡献。我看只有舍弃了,也许才能换回来这一切。把天佑交给朝廷吧,孩他娘,你说行吗?”说着紧紧的盯着妻子,仿佛妻子才是决定者。
陈娇停住了手中的针线,也看着兴洪,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嘴唇嚅嗫着:“孩他爹,就听你的吧。”她是那么艰难的说出这几个字。
兴洪猛的站起,又慢慢坐下,眼里不由落下了两滴眼泪,他看看妻子,已经是一副泪眼,陈娇喃喃道:“就当我们是为朝廷生的儿子。”
兴洪也慢慢的:“是的。可我们还有天佐,还有他的姐姐。”
第 二 集
18 詹天佑家饭堂 晨 内
第二天一早,陈娇和大女儿琼仙已经在一张长饭桌上摆好了一碗碗稀饭、筷子,咸菜是白色的豆腐乳和咸盐腌制的白菜、萝卜等青菜丝,还有一盘小烧饼。
兴洪和陈娇都招呼谭伯邨吃饭,谭伯邨客气的招呼他们和孩子一起吃,大家都陆续就坐。
兴洪夫妇和谭伯邨都互相看看,脸色好像都不像昨天谈的那么沉闷和忧郁,这给了谭伯邨信心,他昨晚想到一个办法,他想试一试,所以他边吃边抢先道:“詹兄嫂,我昨晚可是想了半夜看怎么能说服你们,是这样”他看了看天佑,又看看别的孩子们。
兴洪催促道:“谭兄先说,我也要告诉你,我们也商量到半夜呢。”
谭伯邨嘴里嚼着饼,筷子夹着咸菜:“我有个二女儿叫菊珍,今年四岁,如你们不嫌弃的话,我们两家结为娃娃亲,天佑回来菊珍就十九岁了,正可以让他们成家,如此咱们两家就成为亲家,你们就更可以相信我是诚心的啦。”
说着一双闪亮精明的眼睛看着兴洪夫妇。谭伯邨为何如此热心?他是香山县人,现定居澳门,常年来往于香山、广州、香港、澳门之间做生意。在广州原先和詹兴洪家有茶叶生意来往,有时就在家中落脚,时间久了,虽然经商,互相都知道是忠厚之人,从来以诚信为本,友谊日笃。谭先生尤其喜欢天佑,认为他聪颖诚实,沉稳,将来能成器,所以十分希望他能多读书。现在天上掉下来一个机会,因此想一心促成。没曾想昨天碰了一鼻子灰,夜里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结娃娃亲的主意,更加可显自己一片诚意,况且如果天佑真的学成归来有了发展,自己女儿跟着不是也可以让自己放心吗?但不知兴洪夫妇意见怎样,所以说完后,停止了咀嚼,一动不动的望着兴洪。
兴洪听谭先生说完,先和妻子陈娇交换了一下眼色,见陈娇是微微的笑意,知道她是同意的,于是转脸对谭先生说:“承蒙谭兄错爱,兄弟真是折煞了,我们高攀还怕攀不上呢,既然谭兄如此说,我们自然同意,那我们就是亲家了,等办个小小的仪式。实不瞒谭兄,昨晚我和你嫂子也是商量半夜,即使谭兄没有刚才的仗义之举,我们最后的想法已经是同意让天佑去报名留洋啦,其中一条原因是被谭兄的热情所感动,天佑将来果能有出息,定当报答亲翁。”说着站起来向谭伯邨拱手作揖。
谭伯邨也忙站起来回敬作揖:“太好了!不敢,不敢,彼此,彼此。”
听到大人们说娃娃亲的事,虽然天佐不明白,两个姐姐和天佑基本是明白的,天佑已经羞得低下了头。二姐和仙禁不住取笑弟弟:“哦,天佑成新郎官啦!”
天佐一听也来了精神,睁着乌黑的大眼睛两只手臂比划着嚷嚷:“哥哥当了新郎官?哥哥快给我吃糖。孙奶奶家的禾树哥哥当新郎官就给我糖吃啦!”一副十分认真的模样,说的有板有眼,大家听了都哈哈哈大笑。
19 (画外音及影像:)
1871年秋,詹天佑在谭伯邨的陪伴下到香港,二人到达容大人办公官邸,天佑跪拜容大人,容大人当场考试,天佑作答并书写诗词,顺利通过面试和国文写读,并被录取。
1872年4月22日,同治十一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詹天佑父亲用颤抖的笔触写下了甘结,颤抖着在上面按下了自己的指印,甘结上这样写道:
(字幕)
具甘结人詹兴洪,今与具甘结事:
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中国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
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身中,面圆白,徽州府婺源县人氏。
曾祖文贤,祖世鸾,父兴洪。
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詹兴洪 (签押)
詹兴洪签押后呆滞的表情,陈娇抱着天佑头痛哭。就是这样一份仿佛生死文书一样的甘结,从此改变了詹天佑的命运。
父母姐弟和同族亲人们在家附近码头送别天佑和谭先生,母亲和大姐垂泪;轮船起航,天佑告别了家乡和父母亲人到达香港。在香港码头天佑和未来的岳父谭伯邨告别。
从香港赴上海的轮船起航了,在大清朝幼童肄业局副监督容鸿的带领下,天佑等25名幼童,离开香港赴上海的大清留美幼童预备学堂。(另有5名已在上海)
20 薛盐道府后花园 白 外
小少爷薛宝丰风风火火回到府里的后花园,坐在亭子里的一个石凳上,气鼓鼓的对身旁报信那个仆人喝道:“快去将那两个家伙都叫来。”
那仆人连忙弯腰行礼道:“是,少爷。”说着转身迅速离去。
不一会从花径中急匆匆赶过来三个人,两个仆人跪在少爷面前连连磕头道:“少爷,小的不敢报信,不是小的报的信。”
少爷翘着二郎腿质问道:“不是你们是谁?”
两个仆人又连忙磕头道:“小的确实不知是谁。”
其中个高的仆人抬起头道:“就是给小的一百个胆也不敢坏少爷的事。”
少爷自信的轻蔑的道:“谅你们也不敢。饒你们这一遭,说说吧,怎么能让少爷高兴?”
高个杜来道:“斗蟋蟀去?”
矮个的仆人叫杜来,杜来连忙接口道:“遛狗去?”
少爷看着他们都未置可否。
高个仆人又连忙道:“喜翠楼听小妞唱歌去?”
矮个杜来也急忙谄媚道:“要不咱们捉弄个什么人吧?”
少爷一听拍手叫好:“好好,我正气闷,这股气不知往哪里撒呢,你们说吧,捉弄谁?怎么捉弄?”说完望着身边众人。
这几个人就都像在想,有低头,有仰头,有拍头,有晃头……。少爷看着他们那一个个怪样指着他们哈哈大笑。
终于晃头的矮个的杜来想出了鬼主意,他连忙大喊:“少爷,我有主意了。”说着走近少爷附耳私语一阵,其他人看得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信不过的。
少爷听了连说:“好玩,走,咱们这就去。”
21 上海县郊 小河边 白 外
一条清澈的浅浅的小河,有几位妇女在那边洗衣裳,有的用棒子捶,有的在石头上搓,说说笑笑,但是听不甚清。
眼前河边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约五岁的小男孩,旁边放着一个木洗衣盆,里面有几件衣服。少爷和矮个的杜来走了过来。
远处路上一辆马车,旁边站着另外两个仆人。
杜来手指小男孩对少爷道:“少爷,你看这个小孩正合适,身边没有大人。”
少爷道:“你快过去看看,按你的计策行事。”
杜来走到小孩身旁,蹲下身子露出笑脸问道:“小子,你娘呢?”
小男孩稚气的回道:“回家了。”
杜来:“她回家做什么啊?”
男孩回答:“拿东西。”
杜来在引导着:“哦,小子你真乖,自己坐在这,太阳晒着热不热啊?”
男孩:“热,好热!”伸出手抓自己的衣服。
杜来一看有戏,连忙从身上拿出一块糖果,一块点心递到男孩面前:“哥哥就喜欢说实话的孩子,来,这糖和点心哥哥都送给你吃了。”
男孩一看眼睛里立刻放出了光,很想吃的样子,但是没有伸手拿。杜来看见更高兴了,连忙道:“哥哥和你爹认识,是朋友,哥哥给你糖是喜欢你,你就吃吧,你娘不会说你的。”
男孩睁大了眼睛:“真的吗?”
杜来假模假样的:“那当然。”说着抓过男孩的手,将吃的放到他手上,让他吃,小男孩还是没有抵御住好吃的诱惑,将点心放到嘴里咬了。
杜来抬头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少爷,少爷露着笑容,对他挥挥手,意思是继续啊,快点。
杜来会意的点点头然后对小男孩:“小子,我姓都,叫‘都来看’,你回家告诉你爹,说都来看给我吃的了,他保准高兴。”
小男孩一边吃一边说:“你叫都来看?”
杜来认真的:“是啊。来,小子,你不是热吗?你吃着,哥哥给你把衣服脱了,然后哥哥帮你洗澡。”
小男孩道:“娘会给我洗。”
杜来继续哄骗道:“你娘来了要洗衣服,哪里有时间给你洗澡?还是都来看帮你洗。来,伸手。”他一边说已经在给小男孩解衣带,小男孩也就听他的摆布了。
杜来一边给孩子脱衣裤,一边和和他说话,好让男孩不注意自己正在被脱衣服,同时他不断重复自己的名字好让男孩记住:“小子,点心好吃吗?洗完澡都来看再给你一块好吗?”
男孩光顾着吃点心了,心和眼睛都在手里的点心和糖,所以毫不介意的回答:“好吃,都来看哥哥,真好吃。”
很快,杜来给小男孩脱得赤条条的了。
此时少爷看着这个光着屁股站着的小男孩,轻轻的笑着,又向杜来挥挥手。
杜来明白主子的意思,他说:“小子,吃完点心都来看哥哥给你洗澡啊,都来看先去趟茅厕解手。”
男孩看着手里的点心答道:“嗯。”杜来就把男孩的衣服收拾成一团抱着站起来,和少爷挤挤眼走了,走到十几步远放到一块石头后面。然后他们一边笑一边快步向那辆马车走去。
眼瞅着小男孩吃完了点心,看了看那块糖没舍得吃,捏在手里。忽然他想起来了那位都来看哥哥,于是他开始大声喊:“都来看!都来看!”一边说着还一边四外转着看。
他这一喊不要紧,那些洗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往这边瞅,看见一个光腚的小男孩在喊,她们听见他还在喊:“都来看!都来看!”
这些女人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的,大笑大叫:“这是谁家的小子,光腚不说,还叫大家都来看?”
“哈哈哈,真是傻小子!”
那边远处少爷和几个跟从看到这场景也是笑得弯了腰。
“都来看哥哥,你怎么还不回来?都来看——”似乎还带出了哭音。
远处急匆匆走过来一个妇女和十二岁左右的女孩,当那妇女看到自己的儿子赤身大喊都来看的时候急坏了,一边跑一边喊:“儿子,你怎么啦?别喊了!”
当她气喘吁吁地跑到儿子身边的时候,娘气急败坏的问道:“儿子,你怎么这样?谁给你脱的衣服?谁是都来看哥哥?”她的女儿背转脸说道:“娘,快给弟弟先穿衣服吧。”
孩他娘蹲着抱着儿子一边问:“咦,你的衣服呢?”
那边少爷他们还在笑,少爷忽然停止了笑,直愣着眼盯住这边看,原来那个女孩背对着弟弟正面对着少爷这边。少爷看到那女孩头上扎着两个圆圆的小发髻,身穿淡蓝色的一套裙衫,鹅蛋脸粉扑扑的远看像一朵桃花。
小男孩现在有点害怕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是都来看哥哥给我脱的衣服,他说要给我洗澡。”
妇女一听腾的站了起来,怒喝道:“是哪个挨千刀的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把孩子衣服还偷走了。”说着四处寻找,突然在不远处一块石头后面看见有衣服露出来,她急忙走过去拣,边走边骂:“挨千刀的,叫我寻见你看不跟你拼命!”说着返回儿子那给他穿衣服,看他手还捏着,问道:“你手里什么?”
小男孩松开手:“是都来看哥哥给我的糖。”
妇女气愤的骂道:“什么狗屁哥哥,是骗子,恶作剧!扔了!”说着伸手将糖一把抓过来扔到河里去了。
那边少爷看到这不敢再久留,但还是往小姑娘身上瞄了几眼,才恋恋不舍的道:“上车吧,赶紧走!”说着慌慌张张的钻到车蓬里。剩下的人也跳上车,车夫一扬鞭,马蹄得得的疾驰而去,扬起一路烟尘。
22 带蓬马车里 白 内
车篷里,少爷一点也不乐了,而是眼睛直直的盯着前面,一会,闭上了眼睛。杜来在对面坐着,看着少爷的样子都摸不清怎么回事。
高个仆人轻声对杜来道:“杜来,少爷怎么了?一直都很乐,孩子他娘一来,就变了个人似的,吓的?”
杜来一边琢磨着一边道:“是啊,怎么回事呢?”
杜来眼前出现了刚才少爷直瞪着眼盯着看的回放,顺着少爷的目光看去,是灿烂如花的小姑娘。
杜来恍然大悟,他赶紧谄媚的对少爷道:“少爷,少爷。”
少爷眼睛都没睁,嘴里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杜来赶紧道:“少爷,你是有什么心思了吧?小的知道。”
少爷果然睁开了眼对杜来道:“你知道?你若说对了加上方才捉弄男孩有功一并有赏。”
杜来连忙道:“谢少爷赏,我说不对了也请少爷饶恕我则个。”
少爷有点不耐烦道:“快说吧,别啰嗦!”
杜来笑着道:“少爷是看那男孩的姐姐好看吧?真是水灵灵的女孩。”
少爷的心思被杜来说对了,但他没有承认,而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杜来,脸越凑越近,吓得杜来好恐怖,连忙道:“少爷饶命,小的该死。”
旁边高个仆人咧着嘴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他身旁的同伴。
少爷才一个字一个字的道:“杜来,回去你可以领赏了。不过我限你半月内打探到这一家人住在哪?她家是做什么的?能办到吗?”
杜来脸上这才挤出笑容:“小的谢恩!小的一定能办到,请少爷放心。”
少宝丰爷提示道:“给你半个月是因为经过此事,她家好些天不会再来洗衣服了,让你多等几天。”
“小的明白,谢谢少爷体恤。”杜来赶紧感谢涕零。
23 上海 大清幼童留洋肄业局 白 外 (1872年5月)
上海码头十分繁忙,水面上停泊着火轮船,更多的是货运帆船,也有客船和渔船。码头上牛车,马车,驴车,独轮车,人力黄包车,肩扛、肩挑的劳力穿梭来往,熙熙攘攘。
从码头出来的路边破旧的平房鳞次栉比。马路中兵弁开道,二顶四人抬轿子里坐着容大人和大清朝上海留美幼童预备学堂校长刘翰清大人,后面跟着25个十几岁的幼童,穿着各色衣服,各种打扮,再后面是杂役用扁担给幼童们挑着行李箱子之类物什。
陈娇停住了手中的针线,也看着兴洪,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嘴唇嚅嗫着:“孩他爹,就听你的吧。”她是那么艰难的说出这几个字。
兴洪猛的站起,又慢慢坐下,眼里不由落下了两滴眼泪,他看看妻子,已经是一副泪眼,陈娇喃喃道:“就当我们是为朝廷生的儿子。”
兴洪也慢慢的:“是的。可我们还有天佐,还有他的姐姐。”
第 二 集
18 詹天佑家饭堂 晨 内
第二天一早,陈娇和大女儿琼仙已经在一张长饭桌上摆好了一碗碗稀饭、筷子,咸菜是白色的豆腐乳和咸盐腌制的白菜、萝卜等青菜丝,还有一盘小烧饼。
兴洪和陈娇都招呼谭伯邨吃饭,谭伯邨客气的招呼他们和孩子一起吃,大家都陆续就坐。
兴洪夫妇和谭伯邨都互相看看,脸色好像都不像昨天谈的那么沉闷和忧郁,这给了谭伯邨信心,他昨晚想到一个办法,他想试一试,所以他边吃边抢先道:“詹兄嫂,我昨晚可是想了半夜看怎么能说服你们,是这样”他看了看天佑,又看看别的孩子们。
兴洪催促道:“谭兄先说,我也要告诉你,我们也商量到半夜呢。”
谭伯邨嘴里嚼着饼,筷子夹着咸菜:“我有个二女儿叫菊珍,今年四岁,如你们不嫌弃的话,我们两家结为娃娃亲,天佑回来菊珍就十九岁了,正可以让他们成家,如此咱们两家就成为亲家,你们就更可以相信我是诚心的啦。”
说着一双闪亮精明的眼睛看着兴洪夫妇。谭伯邨为何如此热心?他是香山县人,现定居澳门,常年来往于香山、广州、香港、澳门之间做生意。在广州原先和詹兴洪家有茶叶生意来往,有时就在家中落脚,时间久了,虽然经商,互相都知道是忠厚之人,从来以诚信为本,友谊日笃。谭先生尤其喜欢天佑,认为他聪颖诚实,沉稳,将来能成器,所以十分希望他能多读书。现在天上掉下来一个机会,因此想一心促成。没曾想昨天碰了一鼻子灰,夜里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结娃娃亲的主意,更加可显自己一片诚意,况且如果天佑真的学成归来有了发展,自己女儿跟着不是也可以让自己放心吗?但不知兴洪夫妇意见怎样,所以说完后,停止了咀嚼,一动不动的望着兴洪。
兴洪听谭先生说完,先和妻子陈娇交换了一下眼色,见陈娇是微微的笑意,知道她是同意的,于是转脸对谭先生说:“承蒙谭兄错爱,兄弟真是折煞了,我们高攀还怕攀不上呢,既然谭兄如此说,我们自然同意,那我们就是亲家了,等办个小小的仪式。实不瞒谭兄,昨晚我和你嫂子也是商量半夜,即使谭兄没有刚才的仗义之举,我们最后的想法已经是同意让天佑去报名留洋啦,其中一条原因是被谭兄的热情所感动,天佑将来果能有出息,定当报答亲翁。”说着站起来向谭伯邨拱手作揖。
谭伯邨也忙站起来回敬作揖:“太好了!不敢,不敢,彼此,彼此。”
听到大人们说娃娃亲的事,虽然天佐不明白,两个姐姐和天佑基本是明白的,天佑已经羞得低下了头。二姐和仙禁不住取笑弟弟:“哦,天佑成新郎官啦!”
天佐一听也来了精神,睁着乌黑的大眼睛两只手臂比划着嚷嚷:“哥哥当了新郎官?哥哥快给我吃糖。孙奶奶家的禾树哥哥当新郎官就给我糖吃啦!”一副十分认真的模样,说的有板有眼,大家听了都哈哈哈大笑。
19 (画外音及影像:)
1871年秋,詹天佑在谭伯邨的陪伴下到香港,二人到达容大人办公官邸,天佑跪拜容大人,容大人当场考试,天佑作答并书写诗词,顺利通过面试和国文写读,并被录取。
1872年4月22日,同治十一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詹天佑父亲用颤抖的笔触写下了甘结,颤抖着在上面按下了自己的指印,甘结上这样写道:
(字幕)
具甘结人詹兴洪,今与具甘结事:
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中国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
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身中,面圆白,徽州府婺源县人氏。
曾祖文贤,祖世鸾,父兴洪。
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詹兴洪 (签押)
詹兴洪签押后呆滞的表情,陈娇抱着天佑头痛哭。就是这样一份仿佛生死文书一样的甘结,从此改变了詹天佑的命运。
父母姐弟和同族亲人们在家附近码头送别天佑和谭先生,母亲和大姐垂泪;轮船起航,天佑告别了家乡和父母亲人到达香港。在香港码头天佑和未来的岳父谭伯邨告别。
从香港赴上海的轮船起航了,在大清朝幼童肄业局副监督容鸿的带领下,天佑等25名幼童,离开香港赴上海的大清留美幼童预备学堂。(另有5名已在上海)
20 薛盐道府后花园 白 外
小少爷薛宝丰风风火火回到府里的后花园,坐在亭子里的一个石凳上,气鼓鼓的对身旁报信那个仆人喝道:“快去将那两个家伙都叫来。”
那仆人连忙弯腰行礼道:“是,少爷。”说着转身迅速离去。
不一会从花径中急匆匆赶过来三个人,两个仆人跪在少爷面前连连磕头道:“少爷,小的不敢报信,不是小的报的信。”
少爷翘着二郎腿质问道:“不是你们是谁?”
两个仆人又连忙磕头道:“小的确实不知是谁。”
其中个高的仆人抬起头道:“就是给小的一百个胆也不敢坏少爷的事。”
少爷自信的轻蔑的道:“谅你们也不敢。饒你们这一遭,说说吧,怎么能让少爷高兴?”
高个杜来道:“斗蟋蟀去?”
矮个的仆人叫杜来,杜来连忙接口道:“遛狗去?”
少爷看着他们都未置可否。
高个仆人又连忙道:“喜翠楼听小妞唱歌去?”
矮个杜来也急忙谄媚道:“要不咱们捉弄个什么人吧?”
少爷一听拍手叫好:“好好,我正气闷,这股气不知往哪里撒呢,你们说吧,捉弄谁?怎么捉弄?”说完望着身边众人。
这几个人就都像在想,有低头,有仰头,有拍头,有晃头……。少爷看着他们那一个个怪样指着他们哈哈大笑。
终于晃头的矮个的杜来想出了鬼主意,他连忙大喊:“少爷,我有主意了。”说着走近少爷附耳私语一阵,其他人看得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信不过的。
少爷听了连说:“好玩,走,咱们这就去。”
21 上海县郊 小河边 白 外
一条清澈的浅浅的小河,有几位妇女在那边洗衣裳,有的用棒子捶,有的在石头上搓,说说笑笑,但是听不甚清。
眼前河边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约五岁的小男孩,旁边放着一个木洗衣盆,里面有几件衣服。少爷和矮个的杜来走了过来。
远处路上一辆马车,旁边站着另外两个仆人。
杜来手指小男孩对少爷道:“少爷,你看这个小孩正合适,身边没有大人。”
少爷道:“你快过去看看,按你的计策行事。”
杜来走到小孩身旁,蹲下身子露出笑脸问道:“小子,你娘呢?”
小男孩稚气的回道:“回家了。”
杜来:“她回家做什么啊?”
男孩回答:“拿东西。”
杜来在引导着:“哦,小子你真乖,自己坐在这,太阳晒着热不热啊?”
男孩:“热,好热!”伸出手抓自己的衣服。
杜来一看有戏,连忙从身上拿出一块糖果,一块点心递到男孩面前:“哥哥就喜欢说实话的孩子,来,这糖和点心哥哥都送给你吃了。”
男孩一看眼睛里立刻放出了光,很想吃的样子,但是没有伸手拿。杜来看见更高兴了,连忙道:“哥哥和你爹认识,是朋友,哥哥给你糖是喜欢你,你就吃吧,你娘不会说你的。”
男孩睁大了眼睛:“真的吗?”
杜来假模假样的:“那当然。”说着抓过男孩的手,将吃的放到他手上,让他吃,小男孩还是没有抵御住好吃的诱惑,将点心放到嘴里咬了。
杜来抬头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少爷,少爷露着笑容,对他挥挥手,意思是继续啊,快点。
杜来会意的点点头然后对小男孩:“小子,我姓都,叫‘都来看’,你回家告诉你爹,说都来看给我吃的了,他保准高兴。”
小男孩一边吃一边说:“你叫都来看?”
杜来认真的:“是啊。来,小子,你不是热吗?你吃着,哥哥给你把衣服脱了,然后哥哥帮你洗澡。”
小男孩道:“娘会给我洗。”
杜来继续哄骗道:“你娘来了要洗衣服,哪里有时间给你洗澡?还是都来看帮你洗。来,伸手。”他一边说已经在给小男孩解衣带,小男孩也就听他的摆布了。
杜来一边给孩子脱衣裤,一边和和他说话,好让男孩不注意自己正在被脱衣服,同时他不断重复自己的名字好让男孩记住:“小子,点心好吃吗?洗完澡都来看再给你一块好吗?”
男孩光顾着吃点心了,心和眼睛都在手里的点心和糖,所以毫不介意的回答:“好吃,都来看哥哥,真好吃。”
很快,杜来给小男孩脱得赤条条的了。
此时少爷看着这个光着屁股站着的小男孩,轻轻的笑着,又向杜来挥挥手。
杜来明白主子的意思,他说:“小子,吃完点心都来看哥哥给你洗澡啊,都来看先去趟茅厕解手。”
男孩看着手里的点心答道:“嗯。”杜来就把男孩的衣服收拾成一团抱着站起来,和少爷挤挤眼走了,走到十几步远放到一块石头后面。然后他们一边笑一边快步向那辆马车走去。
眼瞅着小男孩吃完了点心,看了看那块糖没舍得吃,捏在手里。忽然他想起来了那位都来看哥哥,于是他开始大声喊:“都来看!都来看!”一边说着还一边四外转着看。
他这一喊不要紧,那些洗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往这边瞅,看见一个光腚的小男孩在喊,她们听见他还在喊:“都来看!都来看!”
这些女人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的,大笑大叫:“这是谁家的小子,光腚不说,还叫大家都来看?”
“哈哈哈,真是傻小子!”
那边远处少爷和几个跟从看到这场景也是笑得弯了腰。
“都来看哥哥,你怎么还不回来?都来看——”似乎还带出了哭音。
远处急匆匆走过来一个妇女和十二岁左右的女孩,当那妇女看到自己的儿子赤身大喊都来看的时候急坏了,一边跑一边喊:“儿子,你怎么啦?别喊了!”
当她气喘吁吁地跑到儿子身边的时候,娘气急败坏的问道:“儿子,你怎么这样?谁给你脱的衣服?谁是都来看哥哥?”她的女儿背转脸说道:“娘,快给弟弟先穿衣服吧。”
孩他娘蹲着抱着儿子一边问:“咦,你的衣服呢?”
那边少爷他们还在笑,少爷忽然停止了笑,直愣着眼盯住这边看,原来那个女孩背对着弟弟正面对着少爷这边。少爷看到那女孩头上扎着两个圆圆的小发髻,身穿淡蓝色的一套裙衫,鹅蛋脸粉扑扑的远看像一朵桃花。
小男孩现在有点害怕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是都来看哥哥给我脱的衣服,他说要给我洗澡。”
妇女一听腾的站了起来,怒喝道:“是哪个挨千刀的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把孩子衣服还偷走了。”说着四处寻找,突然在不远处一块石头后面看见有衣服露出来,她急忙走过去拣,边走边骂:“挨千刀的,叫我寻见你看不跟你拼命!”说着返回儿子那给他穿衣服,看他手还捏着,问道:“你手里什么?”
小男孩松开手:“是都来看哥哥给我的糖。”
妇女气愤的骂道:“什么狗屁哥哥,是骗子,恶作剧!扔了!”说着伸手将糖一把抓过来扔到河里去了。
那边少爷看到这不敢再久留,但还是往小姑娘身上瞄了几眼,才恋恋不舍的道:“上车吧,赶紧走!”说着慌慌张张的钻到车蓬里。剩下的人也跳上车,车夫一扬鞭,马蹄得得的疾驰而去,扬起一路烟尘。
22 带蓬马车里 白 内
车篷里,少爷一点也不乐了,而是眼睛直直的盯着前面,一会,闭上了眼睛。杜来在对面坐着,看着少爷的样子都摸不清怎么回事。
高个仆人轻声对杜来道:“杜来,少爷怎么了?一直都很乐,孩子他娘一来,就变了个人似的,吓的?”
杜来一边琢磨着一边道:“是啊,怎么回事呢?”
杜来眼前出现了刚才少爷直瞪着眼盯着看的回放,顺着少爷的目光看去,是灿烂如花的小姑娘。
杜来恍然大悟,他赶紧谄媚的对少爷道:“少爷,少爷。”
少爷眼睛都没睁,嘴里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杜来赶紧道:“少爷,你是有什么心思了吧?小的知道。”
少爷果然睁开了眼对杜来道:“你知道?你若说对了加上方才捉弄男孩有功一并有赏。”
杜来连忙道:“谢少爷赏,我说不对了也请少爷饶恕我则个。”
少爷有点不耐烦道:“快说吧,别啰嗦!”
杜来笑着道:“少爷是看那男孩的姐姐好看吧?真是水灵灵的女孩。”
少爷的心思被杜来说对了,但他没有承认,而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杜来,脸越凑越近,吓得杜来好恐怖,连忙道:“少爷饶命,小的该死。”
旁边高个仆人咧着嘴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他身旁的同伴。
少爷才一个字一个字的道:“杜来,回去你可以领赏了。不过我限你半月内打探到这一家人住在哪?她家是做什么的?能办到吗?”
杜来脸上这才挤出笑容:“小的谢恩!小的一定能办到,请少爷放心。”
少宝丰爷提示道:“给你半个月是因为经过此事,她家好些天不会再来洗衣服了,让你多等几天。”
“小的明白,谢谢少爷体恤。”杜来赶紧感谢涕零。
23 上海 大清幼童留洋肄业局 白 外 (1872年5月)
上海码头十分繁忙,水面上停泊着火轮船,更多的是货运帆船,也有客船和渔船。码头上牛车,马车,驴车,独轮车,人力黄包车,肩扛、肩挑的劳力穿梭来往,熙熙攘攘。
从码头出来的路边破旧的平房鳞次栉比。马路中兵弁开道,二顶四人抬轿子里坐着容大人和大清朝上海留美幼童预备学堂校长刘翰清大人,后面跟着25个十几岁的幼童,穿着各色衣服,各种打扮,再后面是杂役用扁担给幼童们挑着行李箱子之类物什。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