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1080
阅读:7975
发表:2019/8/5
20章 主旋律,武侠动作,历史 小说
《吟啸行》第5章
1
2
3
4
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卓峰道:“孟大哥,你没有输,本明大师说,琴艺切磋何来输赢。”
孟尚苦笑一声,道:“既是琴艺切磋,当有高下之分,我竟连琴弦都弹断了,自然是技不如人。”
卓峰道:“本明大师说,你之所以断弦,便是因为你认为琴艺切磋有输赢之分。他说你的琴艺非常精湛,单论琴艺,觉慧决不如你,只是你的琴心不正。”
孟尚从未听过“琴心”一说,闻言抬头惑道:“琴心?为何如此说?”
“本明大师说你琴艺固然高超,但过于热衷于取悦他人。”卓峰轻抚那把白桐七弦琴道,“如果弹琴也要如此功利,便难免走火入魔。”
孟尚闻言很是不服气,斥道:“他竟说我弹琴是为了取悦他人?!为了功利?!我孟尚一向骄傲,决不会有如此想法!”
卓峰道:“大师说,觉慧弹琴,毫无切磋的想法,而是全然沉浸在琴声之中。大师故意教你二人合奏一曲,便是要你二人互相配合,谁为主谁为辅,并不重要。觉慧只想教此曲美妙动听,别无他想,而孟大哥你则一心要在琴艺上将他击败,反而坏了这首曲子。”
孟尚知他所言是实,但仍心有不甘,不肯服气。
卓峰叹口气,道:“孟大哥,你可还记得你我第一次相遇的场景?”
孟尚道:“自然记得,你我第一次相遇是在京城一座酒家,我每日去楼上弹琴,你便每日去吃酒。”
“不错,记得在青竹林时,也是你及时出现,一曲将我弹为了武林盟主。”卓峰笑道,“只是……孟大哥,你喜爱在许多人面前弹琴,所求为何?”
孟尚被他问得怔了怔,道:“他们喜欢我的琴声,我便高兴。”
卓峰道:“那便是了,这世上之人何其多,不懂琴艺者却十有八九。伯牙的琴只肯弹与子期听,子期殁瑶琴折,便是因为子期是他的知己,他只肯为知己弹琴。而一个人,最大的知己,便是自己啊!”
孟尚不语,卓峰又道:“子期能在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的喜怒哀乐,听出伯牙的理想与抱负。孟大哥,你在弹琴之时,弹的是自己的喜怒哀乐,是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吗?那许多人如何懂得,你却为他们喜欢而高兴,岂不是在取悦他们?”
孟尚颓然坐下,口中喃喃道:“我在取悦他们……我在取悦他们……我想我的琴声被世人推崇,我要成为天下第一琴师,难道错了吗?”
卓峰坐在石台之上,望着崖对面的陡壁道:“人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武自然是有胜负的,琴艺又如何能有呢?你若弹得广陵散,偏有人喜听那街巷小曲,倒觉得你弹的不好了。芸芸众生,各人各相,又岂有琴师能取悦这许多人呢?”
孟尚就独自坐在崖边,直至黄昏。泛黄的夕阳照在陡壁之上,股股溪流点点闪烁,在孟尚朦胧的双眼中就好似根根琴弦,不知在谱什么曲子。
孟尚痴痴地望着,许久,他忽地站起,轻舒一口气,回身抱起桌上的琴,缓缓向寺内走去。
大堂内,卓峰正与本明等人在座上闲聊。他们聊了许多,觉了说师父平日说话都极简练,很少见他这般健谈。十数年来,也未有人能不需师父打手势便能与他交谈。
本明微微一笑,向卓峰道:“苏大学士能有你这般天资过人的孙儿,想必也极为安慰了,只是老僧尚有些许提点,不知卓少侠是否愿听。”
卓峰道:“大师阅历广泛,一番交谈晚辈受益良多,如肯教导,那晚辈自当洗耳恭听。”
本明道:“少侠行事极灵巧,然则也过于执着于感情且行事略显狠辣,全然不将世间善恶放在心上,只怕日后难容于世。”
卓峰嘿嘿一笑,道:“大师慧眼卓识,说的对极了。晚辈将那许多繁琐道理视为狗屁般,任世人如何看我,我也绝不在意。晚辈在意的,只几人而已,晚辈的善恶,也全由这几人定夺,饶是千万人说晚辈错,晚辈也绝不认错。”
本明点点头,道:“各人有各人活法,何来对错。老僧方才的话,并非教导少侠,不过善意提点而已。”
卓峰道:“晚辈明白。这两次相处,晚辈对大师已渐生恭敬之心,若是金山寺那些秃驴,晚辈才不会理会。”
二人交谈间,孟尚走了进来,向卓峰等人微笑示意。卓峰起身喜道:“孟大哥!”
孟尚将怀中的琴放在桌上,转身向本明行礼,道:“大师,求你收我为徒。”
众人都是吃了一惊,只听孟尚又道:“枉我在琴艺上浸了二十余年的功夫,却不及大师你一朝点破,我愿留在这里,静养琴心。”
本明摇了摇头,向卓峰说了几句话,卓峰道:“孟大哥,大师说他不会收你为徒,你若真如自己所说,想要‘静养琴心’,那便不必定要在此处。世俗精彩,孟大哥你是一代琴绝,岂能为佛所累,世俗才是你的归处。”
“琴绝……”孟尚怔住,低头望着自己的双手,“我这断了琴弦的双手,大师竟说是一代琴绝?”
孟尚苦笑一声,道:“既是琴艺切磋,当有高下之分,我竟连琴弦都弹断了,自然是技不如人。”
卓峰道:“本明大师说,你之所以断弦,便是因为你认为琴艺切磋有输赢之分。他说你的琴艺非常精湛,单论琴艺,觉慧决不如你,只是你的琴心不正。”
孟尚从未听过“琴心”一说,闻言抬头惑道:“琴心?为何如此说?”
“本明大师说你琴艺固然高超,但过于热衷于取悦他人。”卓峰轻抚那把白桐七弦琴道,“如果弹琴也要如此功利,便难免走火入魔。”
孟尚闻言很是不服气,斥道:“他竟说我弹琴是为了取悦他人?!为了功利?!我孟尚一向骄傲,决不会有如此想法!”
卓峰道:“大师说,觉慧弹琴,毫无切磋的想法,而是全然沉浸在琴声之中。大师故意教你二人合奏一曲,便是要你二人互相配合,谁为主谁为辅,并不重要。觉慧只想教此曲美妙动听,别无他想,而孟大哥你则一心要在琴艺上将他击败,反而坏了这首曲子。”
孟尚知他所言是实,但仍心有不甘,不肯服气。
卓峰叹口气,道:“孟大哥,你可还记得你我第一次相遇的场景?”
孟尚道:“自然记得,你我第一次相遇是在京城一座酒家,我每日去楼上弹琴,你便每日去吃酒。”
“不错,记得在青竹林时,也是你及时出现,一曲将我弹为了武林盟主。”卓峰笑道,“只是……孟大哥,你喜爱在许多人面前弹琴,所求为何?”
孟尚被他问得怔了怔,道:“他们喜欢我的琴声,我便高兴。”
卓峰道:“那便是了,这世上之人何其多,不懂琴艺者却十有八九。伯牙的琴只肯弹与子期听,子期殁瑶琴折,便是因为子期是他的知己,他只肯为知己弹琴。而一个人,最大的知己,便是自己啊!”
孟尚不语,卓峰又道:“子期能在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的喜怒哀乐,听出伯牙的理想与抱负。孟大哥,你在弹琴之时,弹的是自己的喜怒哀乐,是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吗?那许多人如何懂得,你却为他们喜欢而高兴,岂不是在取悦他们?”
孟尚颓然坐下,口中喃喃道:“我在取悦他们……我在取悦他们……我想我的琴声被世人推崇,我要成为天下第一琴师,难道错了吗?”
卓峰坐在石台之上,望着崖对面的陡壁道:“人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武自然是有胜负的,琴艺又如何能有呢?你若弹得广陵散,偏有人喜听那街巷小曲,倒觉得你弹的不好了。芸芸众生,各人各相,又岂有琴师能取悦这许多人呢?”
孟尚就独自坐在崖边,直至黄昏。泛黄的夕阳照在陡壁之上,股股溪流点点闪烁,在孟尚朦胧的双眼中就好似根根琴弦,不知在谱什么曲子。
孟尚痴痴地望着,许久,他忽地站起,轻舒一口气,回身抱起桌上的琴,缓缓向寺内走去。
大堂内,卓峰正与本明等人在座上闲聊。他们聊了许多,觉了说师父平日说话都极简练,很少见他这般健谈。十数年来,也未有人能不需师父打手势便能与他交谈。
本明微微一笑,向卓峰道:“苏大学士能有你这般天资过人的孙儿,想必也极为安慰了,只是老僧尚有些许提点,不知卓少侠是否愿听。”
卓峰道:“大师阅历广泛,一番交谈晚辈受益良多,如肯教导,那晚辈自当洗耳恭听。”
本明道:“少侠行事极灵巧,然则也过于执着于感情且行事略显狠辣,全然不将世间善恶放在心上,只怕日后难容于世。”
卓峰嘿嘿一笑,道:“大师慧眼卓识,说的对极了。晚辈将那许多繁琐道理视为狗屁般,任世人如何看我,我也绝不在意。晚辈在意的,只几人而已,晚辈的善恶,也全由这几人定夺,饶是千万人说晚辈错,晚辈也绝不认错。”
本明点点头,道:“各人有各人活法,何来对错。老僧方才的话,并非教导少侠,不过善意提点而已。”
卓峰道:“晚辈明白。这两次相处,晚辈对大师已渐生恭敬之心,若是金山寺那些秃驴,晚辈才不会理会。”
二人交谈间,孟尚走了进来,向卓峰等人微笑示意。卓峰起身喜道:“孟大哥!”
孟尚将怀中的琴放在桌上,转身向本明行礼,道:“大师,求你收我为徒。”
众人都是吃了一惊,只听孟尚又道:“枉我在琴艺上浸了二十余年的功夫,却不及大师你一朝点破,我愿留在这里,静养琴心。”
本明摇了摇头,向卓峰说了几句话,卓峰道:“孟大哥,大师说他不会收你为徒,你若真如自己所说,想要‘静养琴心’,那便不必定要在此处。世俗精彩,孟大哥你是一代琴绝,岂能为佛所累,世俗才是你的归处。”
“琴绝……”孟尚怔住,低头望着自己的双手,“我这断了琴弦的双手,大师竟说是一代琴绝?”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