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7773
阅读:23
发表:2025/8/31
50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44章:千里跃进(1)
1
…
43
4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一
全面内战开始,国民党对共产党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逼迫共产党进行内线作战。
共产党虽然取得了多次的战场胜利,但战争都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进行的,而且这地盘越缩越小,关乎军队吃喝拉撒睡的经济压力越来越沉重。解放区被打烂了,解放区经济受到极大破坏。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说:“解放区的拉锯式战斗,打过来,打过去,老百姓的耕牛、猪、羊、鸡、鸭几乎全打光了。地里种不上粮食,部队没饭吃,怎么能打仗。一个战士一年平均要用三千斤小米,包括吃穿用及装具等。野战军、地方军加起来四十多万人,长期下去实在养不起。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的总体战。再强的军队,没饭吃是打不了仗的。”
特别是陕北,陕北本来就是贫瘠之地,经战争反复折腾,当时已是赤地千里,经济全面破产,陕甘宁边区人口死走逃亡已接近一半。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只能得到些黑豆充饥,经常是饿着肚子打仗,连彭德怀本人都虚弱得长年拉稀。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人员冒死转战陕北,日夜与胡宗南部转圈圈。
******
1947年3月,国民党军由全面进攻转为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在这两战场之间的晋冀鲁豫战场上,国民党兵力有所削弱,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形”态势。
中共中央小河会议,毛泽东说:“蒋介石伸出两个拳头,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按住他这两个拳头,对准胸膛插一刀!”
毛泽东解释说:胸膛在哪,就在中原。怎样插一刀,就是出击中原,把战争引向蒋管区。
毛泽东说:这是我们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折的开始。
所以,毛泽东给刘邓野战军的战略任务是:“出击中原,挺进大别山”,也就是要在国民党蒋介石胸膛插上一刀。
为适应这个战略需要,47年5月16日,中共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以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张际春、郑位三、李雪峰、刘子久、陈少敏等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
6月30日,刘邓大军渡河南下,开始实施这一战略。
毛泽东把这次战略行动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4个纵队12万余人,在山东阳谷以东张秋镇至菏泽以北临濮集间150公里的8个地段上横渡黄河。前一章已经说到过。
国民党黄河防线,从河南开封至山东东阿250公里一线,由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曹福林五十五师、刘汝珍六十八师共6个旅结合地方民团把守。被蒋介石称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天堑被刘邓大军兵分三路,一夜突破。
******
面对强大的刘邓渡河大军,刘汝明不敢迎战,急命两师向郓城、荷泽收拢。曹福林整编第55师退守郓城,刘汝珍整编第68师退守菏泽。
刘邓渡河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正设宴招待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拿着前线电报,低声报告:“刘邓部十几万人已于6月30日渡过黄河,正向南岸纵深发展。”
蒋介石怔了半天才喃喃说道:“刘邓匪部南下,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他们要东去山东与陈粟匪会合?”
蒋介石很快调集六个师14万兵力,由第二兵团司令王敬久率领,从巨野到金乡,一字长蛇摆开,迎战刘邓。
由豫北调来的宋瑞珂整编66师驻金乡北之羊山集,唐永良整编32师驻巨野南;驻嘉祥的陈颐鼎整编70师退守鱼台;鲁道源整编58师集结于陇海线商丘与徐州之间。
蒋介石令王敬久:“我们就在巨、金、鱼地区消灭他们。”
与蒋介石会见之后,司徒雷登于报国会咨文中写道:“美国政府每个月平均以三千万银圆的军费,以一千五百万元的政费,支援着国民党的政府……由于这个政府和军队自身的原因,看来前途黯淡。”可见当时,美国大使对国民党的前途并不看好。
******
这边刘伯承对邓小平说道:“敌人从商丘、徐州一线大举北上,王敬久这是要逼我们和他在黄河南岸决战,那我们就在这里和他打一仗。”
邓小平道:“敌人大军远在东南,西北一线兵力轻弱。刘汝明驻守菏泽不敢轻动,郓城、定陶、曹县兵力单薄,趁敌大军未到,我们可一举拿下西边各县。”
刘伯承道:“敌宋瑞珂66师驻守金乡,迅速拿下西边各县后,再东进打宋瑞珂66师,消灭敌66师应是我们主要目标。”
邓小平:“好,我们就按打宋瑞珂66师展开部署。”
鲁西南战役的战略构想就这样确定下来。
******
7月1日,刘邓部杨勇第1纵队紧紧追逼曹福林55师至郓城,当即报告刘邓总部。刘伯承命令杨勇很快将敌人包围。
曹福林见自己被包围,慌忙向亲家上司刘汝明告急,刘汝明旋即向王敬久报告。
王敬久大喜过望,即令第55师坚守郓城,吸引刘邓主力于城下,然后令四个师分东、西两路向北钳击,迫刘邓背水一战。
于是,刘伯承命令杨勇第1纵队攻郓城;以陈再道第2、王近山第6纵队迅速从东、西两路援敌之间穿过,向南攻占定陶、曹县;陈锡联第3纵队进到定陶以东待机。
刘伯承告诉各纵指战员:我们尽快拿下郓城、定陶和曹县,以解除后顾之忧,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金乡羊山集之敌整编66师。
******
7月2日,一纵完成了对郓城的合围,随即发起扫清外围的战斗。
7月3日晚,第1纵队第2旅第5团第2营借助夜色俘获了郓城守敌北关1个排的兵力、攻占了2个据点,逼迫残敌撤出北关龟缩至城内。
7月4日黄昏,20旅向东关、南关发起攻击,经20分钟的猛烈炮轰,敌人寨墙上的工事大部分被摧毁。
半小时后,南关守敌二十九旅八十七团也全部被歼,八十七团代理团长余克俊被活捉,20旅顺利拿下南关。
7月4日晚8点,一旅趁沉沉暮色秘密接近西关,并发起突然袭击,守敌抵挡不住,仓惶弃关窜回西门。
至8点40分此,郓城县城墙以外四关之敌均被一纵全部肃清。
总攻时间定于7日黄昏。
当日下午6点,20旅首先对南门发起攻击,以便一旅在西关主要攻击方向上的突袭成功。黄昏7时整,在西门担任主攻任务的一旅发起总攻。
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上千发炮弹呼啸着划破长空,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瞬时映红了天空和大地.
突击队在重机枪火力掩护下,分五个爆破小组,对鹿砦、护城河陡坡等突破口进行爆破。他们每人扛着30多斤的炸药,沿着三条一人多深的蛇形攻击壕直奔爆破目标。鹿砦、铁丝网相继被炸开,爆破手在被炮弹炸开的突破口处安放了300公斤的炸药,一声巨响,西城墙被炸出一个马鞍形的大斜坡。
7日20时,一旅攻入城内,由西向东逐步推进,一部分向北部方向进攻,接应2旅进城,一部分向南部方向进攻,接应20旅进城。之后,三个旅从三个方向对守敌进行围攻,19旅在东关城外阻敌。8日拂晓,攻城部队相继攻克了北门、南门,逼近了东门。守敌已经溃不成军,55师师长曹福林仓皇换上便衣,带少数亲信从地洞逃出。副师长理明亚逃至巨野沙土集村,被民兵活捉。 8日9时许,郓城战斗结束。
此战,中野共计毙敌2500余人,俘虏敌副师长理明亚以下11000余人,缴获各种口径大炮百余门,轻重机枪500余挺,汽车20余辆,各种枪支万余只。
理明亚在押解途中面对黄河,但见惊涛拍岸,浊浪排空,怒涛声震如雷有如千军万马,他十分不解疑问重重:“这么宽的河面,这么大的波涛,对面又有重兵把守,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呢?”
******
攻克郓城后,10日夜,王近山第6纵队攻占定陶,全歼第153旅;陈再道第2纵队收复曹县城;陈锡联第3纵队到达定陶以东地区。
刘伯承命令陈再道第2纵队、陈锡联第3纵队,从两路援敌之间穿过,迅速包围金乡。
第2纵接到命令,一路向东,直奔金乡。第3纵也从定陶东向金乡围过来。
王敬久率兵北上,却发现刘邓已经南去,并向金乡靠近。
宋瑞珂整编66师驻防金乡以北之羊山集,见共军主力围了过来,也不着慌,加紧修筑工事,准备迎战。他北边有唐永良整编32师,陈颐鼎整编70师,南面有鲁道源整编58师,还有他的王士翘199旅,宋瑞珂有恃无恐。
王敬久见共军南下逼近金乡,惊道:“刘伯承盯住羊山集,要干什么?”命令北上部队唐永良整编32师和陈颐鼎整编70师赶紧收缩,向金乡宋瑞珂整编66师靠拢。
杨勇第一纵拿下郓城后,也紧急南下,与北上的唐永良整编32师的第139旅相遇,很快进行围击。
整编32师第139旅在行军途中,出其不意遭到围击,于慌乱中撤向嘉祥与驻嘉祥的陈颐鼎整编70师的一个团会合。
唐永良和陈颐鼎听到收缩的命令,赶紧回撤。
唐永良32师回到独山集,陈颐鼎70师退到六营集,两部正在安营扎寨,就见有共军部队包抄过来。
唐永良问计陈颐鼎:“共军向我围来,是不是盯上我们两个师了?”
陈颐鼎道:“一次围攻我们两个师,不大可能吧?”
唐永良沉不住气:“我们两军不要离的太远,这样容易被分割。依我看不如两军合一军,这样,刘伯承奈何不了我们。”
陈颐鼎同意。于是,唐永良也将他的32师移往六营集。
六营集是一个仅有200户人家的村庄,粮食饮水奇缺,两个整编师师部加上差不多三个旅的兵力挤在这一狭小地区,兵力根本施展不开。
******
刘、邓得知敌32师与70师合兵六营集,邓小平道:“两个师往一起挤,说明心虚怯战。”刘伯承道:“我们就先把羊山集放一放,先打六营集这两个师。省得他们捣乱。”
邓小平:“怕是我们还一时吃不掉这两个师。”
刘伯承:“能打掉就打掉,打不掉打跑也行,羊山集北边屏障便可扫除。”
于是,刘、邓向六营集增兵,造成放弃羊山集要打六营集的假相。
唐永良、陈颐鼎急向王敬久报告:“共军刘伯承部多路向我六营集围过来,这分明是要吃掉我们这两个师,请宋部66师急速北上,前来增援,否则,我们可就危险了。”
王敬久不同意,他严令两师南下与66师会合,“我就不信,你们两个整编师杀不出一条路?”
唐永良要南下,陈颐鼎不愿意,他说:“王司令只知保全66师,置我们安危于不顾。我们就是到了羊山集又能怎样,不如北去嘉祥,那里有我一个团,还有你部139旅,那里城防坚固,粮秣充足,等上面派大军五个整师一到,会战打响,我们再杀回来。”
唐永良点头:“是啊,不能耗在这里,即使到了金乡,又能怎样,援兵不到,弹尽粮绝,免不了被共军吃掉。”便同意北上,让陈颐鼎先行。
******
刘伯承见敌32师和70师行动,知道他们害怕了。遂令杨勇第1纵,王近山第6纵派出部队袭取嘉祥,然后仍用蒋军番号,在嘉祥张网,等待两军北上。而在六营集,东西南三面包围,独留北面,让他们向北逃跑。
杨勇1纵派出一个旅,由王近山6纵协助,包围了嘉祥,在嘉祥的139旅才刚被共军围击逃回,已成惊弓之鸟,现在见共军又汹涌而来,便带着70师的那个团弃城东撤,逃往济宁。
果然,32师、70师从独山集北面顺利突围,70师在前,32师在后,一路北去。
70师快到嘉祥,陈颐鼎心里有些紧张,但见前面有人接应,大有回到家中的感觉,一颗心顿时安放下来,令部队放胆前行,到嘉祥吃饭。
正在暗自得意之时,突然,枪声大作,四下里一看,全是共军的部队,才知落入圈套。
陈颐鼎70师拼命抵抗,不久便溃不成军。
唐永良在后面听说70师中了埋伏,急忙改道向东,率32师官兵也投奔济宁去了。
70师队伍大乱溃败四逃,许多士兵吓得干脆扔掉枪,躲进高粱地里等着当俘虏。
陈颐鼎带着副师长罗哲东在混乱中骑马跑了50余里,原本以为已经逃出包围圈,正准备在一片高粱地里休息一下,突然身边响起了枪声。
罗哲东以为是驻嘉祥的那个团派人来接应了,喊道:“别打枪,我们是70师部队的。”
对面也喊着:“我们也是70师部队的,快过来吧。”
陈颐鼎和罗哲东走近了才发现是穿灰衣服的解放军。
国民党整编70师,除一个团从嘉祥逃往济宁外,其余尽数被歼。师长陈颐鼎和他的副师长都做了俘虏。
二
两个师溃走,王敬久判断刘伯承下一个目标就是宋瑞珂整编第66师,要是丢了66师,自己更是不好交待,便要求宋瑞珂退到万福河以南,以避锋芒。
宋瑞珂说:“共军惯于在运动中作战取胜,我军屡次吃此大亏而不自省。现在,刘伯承部已经到了羊山集,我军若不动还能坚持,一动便有可能被分割包围。再说,南边有五十八师和一九九旅,不久还有五个整编师就要开来,我们还是不动为好。”他又说,“我师在羊山集把敌人吸住,请司令尽快报请第四兵团五个师前来会战,这也正是歼敌之良机。”
宋瑞珂是“土木系”的中坚骨干,66师战斗力很强,编制配额在国民党军中也属一流。所以,宋瑞珂并没有把眼前的共产党部队放在眼里。
宋瑞珂,1908年生,山东青岛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参加过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
抗战时期,参加过宜昌战役、鄂西战役、常德战役,战后,宋瑞珂升任第66军中将军长。
1946年,第66军整编为第66师,宋瑞珂担任中将师长,归第4兵团司令官王仲廉指挥。
此时羊山集除了整编66师,还有一些杂牌部队,都归宋瑞珂指挥,总兵力约3万人。
羊山集又是绝好防守地势,三面环水背靠羊山,宋瑞珂一来就看中了这个绝好地势。羊山不是很大,但站在羊山上,方圆十几里均在眼底。宋瑞珂在羊山顶上修筑了隐蔽的观察所,借地势构筑攻防工事,合理配备火力,所以宋瑞珂不肯轻易放弃羊山集。
蒋介石说要调五个师前来鲁西南会剿刘邓,只是轻松一句话,顾祝同却愁的要命,不知该从何处调兵。筹来筹去还是挖豫北和晋南的整编第三、第七、第十、第四十八、第八十八师,编成第四兵团,以王仲廉为司令,向鲁西南推进。
王仲廉刚要启程, 刘伯承留在黄河以北的王新亭第八纵队,大闹豫北,相继攻占沁阳、博爱、封丘、延津、滑县、浚县等地,大有窥视河南重镇郑州、开封之意;晋南陈赓第四纵队、秦基伟第九纵队正从晋南欲强渡黄河,进入豫西,兵指西安。吓得第7师、第48师、第88师不敢动窝,只有第3师、第10师五天内到达出发地,但进展缓慢。
******
刘伯承召最前沿的陈再道、陈锡联说:“敌王仲廉部正在准备南下,与刘汝明部,还有当前之宋瑞珂整编66师,南边鲁道源整编58师会合,围剿我军。我军现在是腹背受敌,背水作战。我要你们2纵和3纵赶在敌王仲廉部南下之前,拿下羊山集,消灭敌66师。你们觉得有把握吗?”
陈再道轻松回道:“没问题,五天之内,最多一个礼拜,我就可以拿下羊山集。”
刘伯承道:“千万不可大意,我们远离后方,背水而战。且宋瑞珂乃蒋军中翘楚,66师战力远超32师、70师和58师,你们要有所预备。”
陈锡联笑道:“司令太谨慎了,我们两个纵队将近7万之众,量一个小小羊山,不过两三万人马,也不是坚固城垣,消灭66师,应该不是难事。”
刘伯承道:“那好吧,你们要尽快拿下羊山集,以打破敌人的围剿。为我们下一步行动开辟前进道路。1纵和6纵协助你们。”
于是, 刘、邓2纵和3纵全部开到羊山集东西两侧,1纵6纵南北阻援,总兵力共10万余人,将宋瑞珂3万余众包围在羊山集。
******
7月14日下午,陈再道、陈锡联到了羊山集。
羊山集,位于山东省金乡县西北部。这个镇约有上千户人家,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羊山,羊山东西长约五华里。
陈再道,陈锡联并未把面前这个小镇,和后面那座不起眼的小山放在眼里。陈锡联对陈再道道:“我军三面包围羊山集,东西南是沼泽,北面是羊山,羊山后面是我1纵和6纵主力,宋瑞珂无路可逃。我们可一鼓作气,攻进羊山集,不能让他有喘息之机。”
陈再道点头道:“你我一东一西,向羊山集合进,我这边发起攻击时,你亦可同时攻击。”
于是,陈再道第二纵从西向东,陈锡联第三纵从东向西,向守军发起进攻。
几天来,天降暴雨,大雨连绵不绝,到处都是烂泥。
陈再道第2纵首先发起攻击,第4旅、第5旅分别从西南和西北进攻,第6旅紧随其后。陈锡联第三纵队也相继在东边打响。二陈命令发出,士兵们冲出工事,踏着烂泥,向敌阵冲去。
但是,士兵还没有接近前沿阵地,前面枪炮齐发,密集的火力网很快就将冲到前面的士兵吞噬了。不到一个小时,上千人名士兵倒在阵地前。
此后又是连续几次冲锋,同样遭到致命杀伤。
二陈急令部队收缩,改天再战。
15日,二陈再次发起攻击,在阵地前死伤惨重,好不容易攻占了西北两个小山包和主街上几座民房。正待展开时,突然间,守军发起发冲锋,守军士兵从工事里冲出来,居高临下扫射,并向共军猛扑。刚开展便遭到反冲锋,这在历次战斗中很不常见,共军一时惊慌,急忙后撤,刚占领阵地又被夺回。
全面内战开始,国民党对共产党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逼迫共产党进行内线作战。
共产党虽然取得了多次的战场胜利,但战争都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进行的,而且这地盘越缩越小,关乎军队吃喝拉撒睡的经济压力越来越沉重。解放区被打烂了,解放区经济受到极大破坏。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说:“解放区的拉锯式战斗,打过来,打过去,老百姓的耕牛、猪、羊、鸡、鸭几乎全打光了。地里种不上粮食,部队没饭吃,怎么能打仗。一个战士一年平均要用三千斤小米,包括吃穿用及装具等。野战军、地方军加起来四十多万人,长期下去实在养不起。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的总体战。再强的军队,没饭吃是打不了仗的。”
特别是陕北,陕北本来就是贫瘠之地,经战争反复折腾,当时已是赤地千里,经济全面破产,陕甘宁边区人口死走逃亡已接近一半。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只能得到些黑豆充饥,经常是饿着肚子打仗,连彭德怀本人都虚弱得长年拉稀。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人员冒死转战陕北,日夜与胡宗南部转圈圈。
******
1947年3月,国民党军由全面进攻转为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在这两战场之间的晋冀鲁豫战场上,国民党兵力有所削弱,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形”态势。
中共中央小河会议,毛泽东说:“蒋介石伸出两个拳头,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按住他这两个拳头,对准胸膛插一刀!”
毛泽东解释说:胸膛在哪,就在中原。怎样插一刀,就是出击中原,把战争引向蒋管区。
毛泽东说:这是我们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折的开始。
所以,毛泽东给刘邓野战军的战略任务是:“出击中原,挺进大别山”,也就是要在国民党蒋介石胸膛插上一刀。
为适应这个战略需要,47年5月16日,中共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以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张际春、郑位三、李雪峰、刘子久、陈少敏等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
6月30日,刘邓大军渡河南下,开始实施这一战略。
毛泽东把这次战略行动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4个纵队12万余人,在山东阳谷以东张秋镇至菏泽以北临濮集间150公里的8个地段上横渡黄河。前一章已经说到过。
国民党黄河防线,从河南开封至山东东阿250公里一线,由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曹福林五十五师、刘汝珍六十八师共6个旅结合地方民团把守。被蒋介石称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天堑被刘邓大军兵分三路,一夜突破。
******
面对强大的刘邓渡河大军,刘汝明不敢迎战,急命两师向郓城、荷泽收拢。曹福林整编第55师退守郓城,刘汝珍整编第68师退守菏泽。
刘邓渡河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正设宴招待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拿着前线电报,低声报告:“刘邓部十几万人已于6月30日渡过黄河,正向南岸纵深发展。”
蒋介石怔了半天才喃喃说道:“刘邓匪部南下,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他们要东去山东与陈粟匪会合?”
蒋介石很快调集六个师14万兵力,由第二兵团司令王敬久率领,从巨野到金乡,一字长蛇摆开,迎战刘邓。
由豫北调来的宋瑞珂整编66师驻金乡北之羊山集,唐永良整编32师驻巨野南;驻嘉祥的陈颐鼎整编70师退守鱼台;鲁道源整编58师集结于陇海线商丘与徐州之间。
蒋介石令王敬久:“我们就在巨、金、鱼地区消灭他们。”
与蒋介石会见之后,司徒雷登于报国会咨文中写道:“美国政府每个月平均以三千万银圆的军费,以一千五百万元的政费,支援着国民党的政府……由于这个政府和军队自身的原因,看来前途黯淡。”可见当时,美国大使对国民党的前途并不看好。
******
这边刘伯承对邓小平说道:“敌人从商丘、徐州一线大举北上,王敬久这是要逼我们和他在黄河南岸决战,那我们就在这里和他打一仗。”
邓小平道:“敌人大军远在东南,西北一线兵力轻弱。刘汝明驻守菏泽不敢轻动,郓城、定陶、曹县兵力单薄,趁敌大军未到,我们可一举拿下西边各县。”
刘伯承道:“敌宋瑞珂66师驻守金乡,迅速拿下西边各县后,再东进打宋瑞珂66师,消灭敌66师应是我们主要目标。”
邓小平:“好,我们就按打宋瑞珂66师展开部署。”
鲁西南战役的战略构想就这样确定下来。
******
7月1日,刘邓部杨勇第1纵队紧紧追逼曹福林55师至郓城,当即报告刘邓总部。刘伯承命令杨勇很快将敌人包围。
曹福林见自己被包围,慌忙向亲家上司刘汝明告急,刘汝明旋即向王敬久报告。
王敬久大喜过望,即令第55师坚守郓城,吸引刘邓主力于城下,然后令四个师分东、西两路向北钳击,迫刘邓背水一战。
于是,刘伯承命令杨勇第1纵队攻郓城;以陈再道第2、王近山第6纵队迅速从东、西两路援敌之间穿过,向南攻占定陶、曹县;陈锡联第3纵队进到定陶以东待机。
刘伯承告诉各纵指战员:我们尽快拿下郓城、定陶和曹县,以解除后顾之忧,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金乡羊山集之敌整编66师。
******
7月2日,一纵完成了对郓城的合围,随即发起扫清外围的战斗。
7月3日晚,第1纵队第2旅第5团第2营借助夜色俘获了郓城守敌北关1个排的兵力、攻占了2个据点,逼迫残敌撤出北关龟缩至城内。
7月4日黄昏,20旅向东关、南关发起攻击,经20分钟的猛烈炮轰,敌人寨墙上的工事大部分被摧毁。
半小时后,南关守敌二十九旅八十七团也全部被歼,八十七团代理团长余克俊被活捉,20旅顺利拿下南关。
7月4日晚8点,一旅趁沉沉暮色秘密接近西关,并发起突然袭击,守敌抵挡不住,仓惶弃关窜回西门。
至8点40分此,郓城县城墙以外四关之敌均被一纵全部肃清。
总攻时间定于7日黄昏。
当日下午6点,20旅首先对南门发起攻击,以便一旅在西关主要攻击方向上的突袭成功。黄昏7时整,在西门担任主攻任务的一旅发起总攻。
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上千发炮弹呼啸着划破长空,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瞬时映红了天空和大地.
突击队在重机枪火力掩护下,分五个爆破小组,对鹿砦、护城河陡坡等突破口进行爆破。他们每人扛着30多斤的炸药,沿着三条一人多深的蛇形攻击壕直奔爆破目标。鹿砦、铁丝网相继被炸开,爆破手在被炮弹炸开的突破口处安放了300公斤的炸药,一声巨响,西城墙被炸出一个马鞍形的大斜坡。
7日20时,一旅攻入城内,由西向东逐步推进,一部分向北部方向进攻,接应2旅进城,一部分向南部方向进攻,接应20旅进城。之后,三个旅从三个方向对守敌进行围攻,19旅在东关城外阻敌。8日拂晓,攻城部队相继攻克了北门、南门,逼近了东门。守敌已经溃不成军,55师师长曹福林仓皇换上便衣,带少数亲信从地洞逃出。副师长理明亚逃至巨野沙土集村,被民兵活捉。 8日9时许,郓城战斗结束。
此战,中野共计毙敌2500余人,俘虏敌副师长理明亚以下11000余人,缴获各种口径大炮百余门,轻重机枪500余挺,汽车20余辆,各种枪支万余只。
理明亚在押解途中面对黄河,但见惊涛拍岸,浊浪排空,怒涛声震如雷有如千军万马,他十分不解疑问重重:“这么宽的河面,这么大的波涛,对面又有重兵把守,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呢?”
******
攻克郓城后,10日夜,王近山第6纵队攻占定陶,全歼第153旅;陈再道第2纵队收复曹县城;陈锡联第3纵队到达定陶以东地区。
刘伯承命令陈再道第2纵队、陈锡联第3纵队,从两路援敌之间穿过,迅速包围金乡。
第2纵接到命令,一路向东,直奔金乡。第3纵也从定陶东向金乡围过来。
王敬久率兵北上,却发现刘邓已经南去,并向金乡靠近。
宋瑞珂整编66师驻防金乡以北之羊山集,见共军主力围了过来,也不着慌,加紧修筑工事,准备迎战。他北边有唐永良整编32师,陈颐鼎整编70师,南面有鲁道源整编58师,还有他的王士翘199旅,宋瑞珂有恃无恐。
王敬久见共军南下逼近金乡,惊道:“刘伯承盯住羊山集,要干什么?”命令北上部队唐永良整编32师和陈颐鼎整编70师赶紧收缩,向金乡宋瑞珂整编66师靠拢。
杨勇第一纵拿下郓城后,也紧急南下,与北上的唐永良整编32师的第139旅相遇,很快进行围击。
整编32师第139旅在行军途中,出其不意遭到围击,于慌乱中撤向嘉祥与驻嘉祥的陈颐鼎整编70师的一个团会合。
唐永良和陈颐鼎听到收缩的命令,赶紧回撤。
唐永良32师回到独山集,陈颐鼎70师退到六营集,两部正在安营扎寨,就见有共军部队包抄过来。
唐永良问计陈颐鼎:“共军向我围来,是不是盯上我们两个师了?”
陈颐鼎道:“一次围攻我们两个师,不大可能吧?”
唐永良沉不住气:“我们两军不要离的太远,这样容易被分割。依我看不如两军合一军,这样,刘伯承奈何不了我们。”
陈颐鼎同意。于是,唐永良也将他的32师移往六营集。
六营集是一个仅有200户人家的村庄,粮食饮水奇缺,两个整编师师部加上差不多三个旅的兵力挤在这一狭小地区,兵力根本施展不开。
******
刘、邓得知敌32师与70师合兵六营集,邓小平道:“两个师往一起挤,说明心虚怯战。”刘伯承道:“我们就先把羊山集放一放,先打六营集这两个师。省得他们捣乱。”
邓小平:“怕是我们还一时吃不掉这两个师。”
刘伯承:“能打掉就打掉,打不掉打跑也行,羊山集北边屏障便可扫除。”
于是,刘、邓向六营集增兵,造成放弃羊山集要打六营集的假相。
唐永良、陈颐鼎急向王敬久报告:“共军刘伯承部多路向我六营集围过来,这分明是要吃掉我们这两个师,请宋部66师急速北上,前来增援,否则,我们可就危险了。”
王敬久不同意,他严令两师南下与66师会合,“我就不信,你们两个整编师杀不出一条路?”
唐永良要南下,陈颐鼎不愿意,他说:“王司令只知保全66师,置我们安危于不顾。我们就是到了羊山集又能怎样,不如北去嘉祥,那里有我一个团,还有你部139旅,那里城防坚固,粮秣充足,等上面派大军五个整师一到,会战打响,我们再杀回来。”
唐永良点头:“是啊,不能耗在这里,即使到了金乡,又能怎样,援兵不到,弹尽粮绝,免不了被共军吃掉。”便同意北上,让陈颐鼎先行。
******
刘伯承见敌32师和70师行动,知道他们害怕了。遂令杨勇第1纵,王近山第6纵派出部队袭取嘉祥,然后仍用蒋军番号,在嘉祥张网,等待两军北上。而在六营集,东西南三面包围,独留北面,让他们向北逃跑。
杨勇1纵派出一个旅,由王近山6纵协助,包围了嘉祥,在嘉祥的139旅才刚被共军围击逃回,已成惊弓之鸟,现在见共军又汹涌而来,便带着70师的那个团弃城东撤,逃往济宁。
果然,32师、70师从独山集北面顺利突围,70师在前,32师在后,一路北去。
70师快到嘉祥,陈颐鼎心里有些紧张,但见前面有人接应,大有回到家中的感觉,一颗心顿时安放下来,令部队放胆前行,到嘉祥吃饭。
正在暗自得意之时,突然,枪声大作,四下里一看,全是共军的部队,才知落入圈套。
陈颐鼎70师拼命抵抗,不久便溃不成军。
唐永良在后面听说70师中了埋伏,急忙改道向东,率32师官兵也投奔济宁去了。
70师队伍大乱溃败四逃,许多士兵吓得干脆扔掉枪,躲进高粱地里等着当俘虏。
陈颐鼎带着副师长罗哲东在混乱中骑马跑了50余里,原本以为已经逃出包围圈,正准备在一片高粱地里休息一下,突然身边响起了枪声。
罗哲东以为是驻嘉祥的那个团派人来接应了,喊道:“别打枪,我们是70师部队的。”
对面也喊着:“我们也是70师部队的,快过来吧。”
陈颐鼎和罗哲东走近了才发现是穿灰衣服的解放军。
国民党整编70师,除一个团从嘉祥逃往济宁外,其余尽数被歼。师长陈颐鼎和他的副师长都做了俘虏。
二
两个师溃走,王敬久判断刘伯承下一个目标就是宋瑞珂整编第66师,要是丢了66师,自己更是不好交待,便要求宋瑞珂退到万福河以南,以避锋芒。
宋瑞珂说:“共军惯于在运动中作战取胜,我军屡次吃此大亏而不自省。现在,刘伯承部已经到了羊山集,我军若不动还能坚持,一动便有可能被分割包围。再说,南边有五十八师和一九九旅,不久还有五个整编师就要开来,我们还是不动为好。”他又说,“我师在羊山集把敌人吸住,请司令尽快报请第四兵团五个师前来会战,这也正是歼敌之良机。”
宋瑞珂是“土木系”的中坚骨干,66师战斗力很强,编制配额在国民党军中也属一流。所以,宋瑞珂并没有把眼前的共产党部队放在眼里。
宋瑞珂,1908年生,山东青岛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参加过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
抗战时期,参加过宜昌战役、鄂西战役、常德战役,战后,宋瑞珂升任第66军中将军长。
1946年,第66军整编为第66师,宋瑞珂担任中将师长,归第4兵团司令官王仲廉指挥。
此时羊山集除了整编66师,还有一些杂牌部队,都归宋瑞珂指挥,总兵力约3万人。
羊山集又是绝好防守地势,三面环水背靠羊山,宋瑞珂一来就看中了这个绝好地势。羊山不是很大,但站在羊山上,方圆十几里均在眼底。宋瑞珂在羊山顶上修筑了隐蔽的观察所,借地势构筑攻防工事,合理配备火力,所以宋瑞珂不肯轻易放弃羊山集。
蒋介石说要调五个师前来鲁西南会剿刘邓,只是轻松一句话,顾祝同却愁的要命,不知该从何处调兵。筹来筹去还是挖豫北和晋南的整编第三、第七、第十、第四十八、第八十八师,编成第四兵团,以王仲廉为司令,向鲁西南推进。
王仲廉刚要启程, 刘伯承留在黄河以北的王新亭第八纵队,大闹豫北,相继攻占沁阳、博爱、封丘、延津、滑县、浚县等地,大有窥视河南重镇郑州、开封之意;晋南陈赓第四纵队、秦基伟第九纵队正从晋南欲强渡黄河,进入豫西,兵指西安。吓得第7师、第48师、第88师不敢动窝,只有第3师、第10师五天内到达出发地,但进展缓慢。
******
刘伯承召最前沿的陈再道、陈锡联说:“敌王仲廉部正在准备南下,与刘汝明部,还有当前之宋瑞珂整编66师,南边鲁道源整编58师会合,围剿我军。我军现在是腹背受敌,背水作战。我要你们2纵和3纵赶在敌王仲廉部南下之前,拿下羊山集,消灭敌66师。你们觉得有把握吗?”
陈再道轻松回道:“没问题,五天之内,最多一个礼拜,我就可以拿下羊山集。”
刘伯承道:“千万不可大意,我们远离后方,背水而战。且宋瑞珂乃蒋军中翘楚,66师战力远超32师、70师和58师,你们要有所预备。”
陈锡联笑道:“司令太谨慎了,我们两个纵队将近7万之众,量一个小小羊山,不过两三万人马,也不是坚固城垣,消灭66师,应该不是难事。”
刘伯承道:“那好吧,你们要尽快拿下羊山集,以打破敌人的围剿。为我们下一步行动开辟前进道路。1纵和6纵协助你们。”
于是, 刘、邓2纵和3纵全部开到羊山集东西两侧,1纵6纵南北阻援,总兵力共10万余人,将宋瑞珂3万余众包围在羊山集。
******
7月14日下午,陈再道、陈锡联到了羊山集。
羊山集,位于山东省金乡县西北部。这个镇约有上千户人家,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羊山,羊山东西长约五华里。
陈再道,陈锡联并未把面前这个小镇,和后面那座不起眼的小山放在眼里。陈锡联对陈再道道:“我军三面包围羊山集,东西南是沼泽,北面是羊山,羊山后面是我1纵和6纵主力,宋瑞珂无路可逃。我们可一鼓作气,攻进羊山集,不能让他有喘息之机。”
陈再道点头道:“你我一东一西,向羊山集合进,我这边发起攻击时,你亦可同时攻击。”
于是,陈再道第二纵从西向东,陈锡联第三纵从东向西,向守军发起进攻。
几天来,天降暴雨,大雨连绵不绝,到处都是烂泥。
陈再道第2纵首先发起攻击,第4旅、第5旅分别从西南和西北进攻,第6旅紧随其后。陈锡联第三纵队也相继在东边打响。二陈命令发出,士兵们冲出工事,踏着烂泥,向敌阵冲去。
但是,士兵还没有接近前沿阵地,前面枪炮齐发,密集的火力网很快就将冲到前面的士兵吞噬了。不到一个小时,上千人名士兵倒在阵地前。
此后又是连续几次冲锋,同样遭到致命杀伤。
二陈急令部队收缩,改天再战。
15日,二陈再次发起攻击,在阵地前死伤惨重,好不容易攻占了西北两个小山包和主街上几座民房。正待展开时,突然间,守军发起发冲锋,守军士兵从工事里冲出来,居高临下扫射,并向共军猛扑。刚开展便遭到反冲锋,这在历次战斗中很不常见,共军一时惊慌,急忙后撤,刚占领阵地又被夺回。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