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5765
成片时长:约86分钟
阅读:12248
发表:2015/8/26
6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岁月如歌》第60集
1
2-3
60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5609】
【旁白】(翠花):我不怕。反正我要住新房子。
【旁白】(袁五川):好好好,你住你住。
28•袁奎家 日 外景
袁五川做着檩条,翠花在一旁看着。袁吴氏走出来,瞪着他们。两个人都低着头。
袁吴氏:说呀,怎么不说了?小五,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你跟你大哥学学,行不?
翠花拿起刮刀刮树皮,两个人继续低头干活。
30•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全家人吃着饭。
马英武:爸,别人家有了钱,都准备盖房子了。你看街道两旁,净拆土房盖砖房的,咱家的房子也不好,咱们也盖,行不?
马大水:以后再说吧,凑什么热闹。咱家又不娶媳妇了,缓一缓再说。你没看见,都盖房,找帮工的都找炸了,你看谁家盖房,多帮几天,反正秋也收了,当下没事。
吴怡兰:你爸说得对,咱家虽然不是砖房,凑凑合合够住,以后再说,听你爸的。
马英武:好吧。
刘苦梅:你要嫌房破,搬到我家去住,闲着也是闲着,不能便宜了康二那小子。
马英武:说什么呢你?那是你爹,不是那小子。你早晚得承认,得管他叫爹。
刘苦梅:我才不叫呢。
马英武:不叫爹叫爸,还不一样吗?
刘苦梅:你就耍贫嘴吧你。
吴怡兰:苦梅呀,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一样,我不赞成。康二再有毛病,也是会改的。你没看见,自从康二娶了你妈,他的毛病改多了。英武呀,你也别急,苦梅慢慢就转变了。
马大水:苦梅呀,你看你婆婆多大度,听你娘的,宽宏大量点儿。
刘苦梅低下了头,没有言语。
李永才乐呵呵走进来。
马英武:大伯来了?什么事这么高兴?
李永才:英武呀,恭喜你,全县评选劳动模范,你是万元户中的第一名,后天召开全县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我来通知你去参加。
马英武:是吗?太好了。
刘苦梅(也高兴的拍起手来、):太好了,英武,太好了。
李永才:大水,你也去吧。
马大水:我算干什么的呀?
李永才:村民代表呀,开大会,总不能光几个劳动模范吧?
马大水:你们去吧,我不去。
31•县政府大会堂 日 内景
台上坐着李玉兰等干部。台下坐着各村代表。李永才、张大胖子、徐改改、袁奎、张老晗、袁二川、王兵等也在其中。
一干部:现在我宣布,全县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现在开始。请劳动模范上场。
在一片掌声中,马英武、张冬改等十多个人走上台来。李玉兰等几个干部给他们戴着大红花,发着奖状。
32•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屋子里摆着戏装。马大水看着发呆。
吴管家(走进来):娣妹呢?
马大水:哦,闺女家盖房子,帮忙做饭去了。你怎么来了?
马大水:我转了一圈儿,道路挺干净,这一学雷锋呀,我省劲了,也不知谁扫的。
马大水:你呗。
吴管家:怎么是我,净开玩笑。
马大水:你把孩子们带动起来,不是你是谁?
吴管家:是这么回事呀,你真会夸我。
33•县政府大会堂 日 内景
台下坐满了各村的干部和村民。台上,后面坐着干部们,干部们前面坐着劳动模范,劳动模范个个戴着大红花。李玉兰在台上讲话。
李玉兰:全县的农业大丰收,除了党的政策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高,还离不开农业局的同志们,特别是张冬改同志,为推广农业技术,为农民们发家致富不辞劳苦,走村串户,全身心的投入,为全县农业大丰收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这就是我们的张冬改同志。
李玉兰把张冬改拉到台前,全场爆出热烈的掌声。台下,徐改改和张大胖子热泪盈眶。
34•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吴管家:你的盔头铺就这么拉到了?
马大水:再竞争下去,没意思了,拉到了。
吴管家:以后有什么打算?你就不想干点儿别的?
马大水:现在我也没有好项目,更没路子,能干什么,并不是头脑一热就干的,需要冷静考虑,需要调查研究。以后再说了。你找我来,有事吗?
吴管家:没事。我看你是个办大事的人,就想跟你聊聊。
马大水:聊什么?
吴管家:聊聊我。
马大水:聊你?
吴管家:是的。你说我吧,为了赎罪,除了是个拼命三郎,还肯动脑子,爱钻研,爱看看书什么的。有时候呀,我还偷听对华广播呢。
马大水:你说什么?
吴管家:你可别误会,我可不是想老美打过来、蒋介石反攻大陆,我只是为了增加知识,更全面的了解世界。我也分析过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 ,分析过阶级和阶级斗争。可以说,我是个杂家。不过,我还是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心安理得地拿着国家给我的退休费,平心静气的继续赎我的罪,继续学雷锋。这就是我的平静的晚年生活。
马大水:你说这个的意思是……?
吴管家:我是说呀,你不是我。如今改革开放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可惜我老了,力不从心了,假如我再年轻二十岁,我还是想做一番事业,该放弃的就应当毅然放弃。我如果是你这个年纪,我是不会过这样的生活的。你们年轻人,算赶上好时候了、
马大水: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还年轻,还应该做一番事业。真人不露相,我这才认识你了。不简单呀。我得向你请教了。
吴管家:请教不敢当,还是共同切磋吧。
35•县政府大会堂 日 内景
台下,各村的干部和村民聚精会神。台上,后面坐着干部们,干部们前面坐着劳动模范
一干部在台上讲话:谁发财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我们就是要像运动员比赛那样,在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展开致富比赛,像劳动模范学习,像万元户看齐。熊干河的马英武,在农业局张冬改的指导下,种了甘蔗,收入两万多元,在万元户中排名第一,是咱们县第一个劳动致富的首户。
全场一片掌声。
36•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吴管家和马大水对坐。
马大水: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让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有的农户 已经超过了工人的收入。这是我没想到的。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吴管家:应该是吧。不过,社会就是一座塔,一层一层的,塔基就是大多数,就是农民,第二层是工人,越往上人数越少,就越富有,这就是阶级,农民是大多数,是塔基,不管社会怎样发展,就是到了四个现代化,大多数永远是塔基,比如美国,农民就比工人强,因为在美国,工人是大多数,农民基本上是农场场主。
马大水:难道农民永远在最底层,永远不如工人?
吴管家:很难。除非社会发展,农业机械化,农民不再是大多数。
马大水:共产党就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难道大多数人永远过不上好日子?
吴管家:怎么会呢?奔小康、实现现代化就是让人们过上好日子。我说的富的程度,是比较。
马大水:你跟我说的这些大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可是,你的意思我还是似懂非懂。
37•吕县长家 日 内景
马英武跟着李玉兰走进屋,马英武审视着屋子,然后坐下。李玉兰拿出来水果之类。马英武磕着瓜子儿,李玉兰给他削着苹果 。
马英武:三妈,我自己来,看你,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李玉兰:三妈愿意,三妈好长时间见不到儿子了,英武,今天别走了,陪陪三妈好吗?
马英武:好的,不走了。自打我记事起,就没正儿八经的和三妈呆过。我也想三妈;招弟更想。可惜你没和我爸复婚。
李玉兰眼含热泪。
马英武:三妈,你有什么要做的,我来帮忙。
李玉兰:没有。今天就是咱们母女俩好好呆一会儿。打小三妈就离开你,三妈对不起你,如今已经是大小伙子,娶媳妇大汉子了,又当了劳动模范,万元户,三妈心里高兴。
马英武:我也时常想念三妈,可就是……,原来你是吕县长的人,再说还有我爸,自从那回我和妹妹来认你,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李玉兰:你现在的妈妈好吗?
马英武:好,挺好的。她性情温柔,从来不和人吵架。能吃亏让人,心地善良,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得少,忒好。
李玉兰:你有这样的妈妈,你爸有这样的妻子,我就放心了。
马英武:可是,我还是忘不掉你,我和妹妹一样,还是想让你做我的妈妈。
李玉兰:傻孩子,这怎么可能。
两个人沉默。
38•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刘苦梅做着饭。吴管家和马大水继续攀谈。
吴管家:我是城市乡村都比较了解的人,假如你开饭馆儿,在熊干河,别看现在富了,一天顶多有五十个吃饭的,平均每人消费一块五,毛收入才七十五,这还是往好里说。往坏里说,三五个,七八个也说不定,开不了张的时候都有。假如在大城市,每天早点就得超过百人,中午晚上才是赚大钱的好时候。平均消费怎么也得两块,一盘同样的菜,在熊干河,卖两毛,在大城市,就是两块。我说到这里,你还不明白吗?
马大水:我懂了,你的意思是要想赚大钱,眼睛不能盯着熊干河。
吴管家(伸出大拇指):聪明。假如你投资搞商业、企业,有这个想法,你就是这个。
马大水:可是我还是想着为熊干河做点儿事情。
吴管家:你错了。就目前来讲,已经一家一户了,要搞集体经济根本不可能,更没这个实力。当初你如果不是四类,把盔头铺搞大搞强,是集体的,实力雄厚,就是盔头铺破产,转产照样兴旺,可是现在,你说这话,太苍白无力了。你执意要做,只有难上加难。除非像我。
马大水:你怎么?
吴管家:学雷锋呀。
马大水(轻松地笑了):高见,我当然想做点儿事情。
吴管家点点头。
39•吕县长家 日 内景
马英武和李玉兰一起吃着饭。
马英武:三妈,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吃你做的饭,你做的饭,真好吃。今天我真高兴。
李玉兰:好吃吗?好吃就多吃点儿。我也是,今天真高兴。好长时间了。三妈都是一个人做,一个人吃,出出进进就我一个人,今天和儿子一起吃饭,高兴。
马英武:三妈,我不会喝酒,今天高兴,咱娘俩也干一个?
李玉兰:来,干!
两个人干杯,一饮而尽,两个人咳着,笑着。
40•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刘苦梅仍在炒菜。马大水和吴管家坐在饭桌上。二人示意,一饮而尽。
马大水:记得有一句名言,忘记是谁说的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咱们过去是仇人,现在也成朋友了。
吴管家:是丘吉尔。这话也不尽然,在利益面前,朋友也可以变成敌人,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在道德面前,朋友永远是朋友,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马大水:精辟。真是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啊。和你在一起,大长见识。今天正好娣妹不在,咱们可以抵足而眠了。来,干一个。
二人举杯,一饮而尽。
41•吕县长家 日 内景
马英武和李玉兰仍在饭桌上。
李玉兰:英武长大了,也长出息了,能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见到你,我太高兴了。说说你的感受。
马英武:能够成为万元户,成为劳动模范,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把我推上来的。我做梦都没想过,就跟做梦一样。只是感到突然。
李玉兰:那你想什么?
马英武:我还是想做学问,向往上大学。可是,像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可能了,需要生活,以后还有孩子,需要养家糊口。
李玉兰:我理解你,也了解你了。你做的很好,既然命运做了这样的安排,你还是植根在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吧,还是脚踏实地,不能想入非非了。
马英武:我知道。我要继续向张冬改学,向书本学,向所有有长处的人学,继续种好我的责任田。
李玉兰:好样的。我相信,只要努力,锲而不舍,你一定会大器晚成。
马英武:我一定努力。
42•马大水家 夜 内景
马大水和吴管家睡在一起。
43•吕县长家 夜 内景
李玉兰躺在床上,表情兴奋。索性起来,走到马英武房间,看着马英武的睡相,然后轻轻亲吻。
44•熊干河村 日 外景
街上时常有推砖的,推坯的,推椽子的走过;有几家正在拆土房,盖新房。
45•袁奎家 日 外景
场上正在盖房子。推坯的,推砖的,和泥的,垒的,一片喜气,忙碌。张大胖子、徐改改、马英武也在其中。
袁奎(端着烟和茶水走过来);大家都累了,坐下抽棵烟,喝口水。歇会儿,都歇会儿。
【旁白】(袁五川):好好好,你住你住。
28•袁奎家 日 外景
袁五川做着檩条,翠花在一旁看着。袁吴氏走出来,瞪着他们。两个人都低着头。
袁吴氏:说呀,怎么不说了?小五,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你跟你大哥学学,行不?
翠花拿起刮刀刮树皮,两个人继续低头干活。
30•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全家人吃着饭。
马英武:爸,别人家有了钱,都准备盖房子了。你看街道两旁,净拆土房盖砖房的,咱家的房子也不好,咱们也盖,行不?
马大水:以后再说吧,凑什么热闹。咱家又不娶媳妇了,缓一缓再说。你没看见,都盖房,找帮工的都找炸了,你看谁家盖房,多帮几天,反正秋也收了,当下没事。
吴怡兰:你爸说得对,咱家虽然不是砖房,凑凑合合够住,以后再说,听你爸的。
马英武:好吧。
刘苦梅:你要嫌房破,搬到我家去住,闲着也是闲着,不能便宜了康二那小子。
马英武:说什么呢你?那是你爹,不是那小子。你早晚得承认,得管他叫爹。
刘苦梅:我才不叫呢。
马英武:不叫爹叫爸,还不一样吗?
刘苦梅:你就耍贫嘴吧你。
吴怡兰:苦梅呀,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一样,我不赞成。康二再有毛病,也是会改的。你没看见,自从康二娶了你妈,他的毛病改多了。英武呀,你也别急,苦梅慢慢就转变了。
马大水:苦梅呀,你看你婆婆多大度,听你娘的,宽宏大量点儿。
刘苦梅低下了头,没有言语。
李永才乐呵呵走进来。
马英武:大伯来了?什么事这么高兴?
李永才:英武呀,恭喜你,全县评选劳动模范,你是万元户中的第一名,后天召开全县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我来通知你去参加。
马英武:是吗?太好了。
刘苦梅(也高兴的拍起手来、):太好了,英武,太好了。
李永才:大水,你也去吧。
马大水:我算干什么的呀?
李永才:村民代表呀,开大会,总不能光几个劳动模范吧?
马大水:你们去吧,我不去。
31•县政府大会堂 日 内景
台上坐着李玉兰等干部。台下坐着各村代表。李永才、张大胖子、徐改改、袁奎、张老晗、袁二川、王兵等也在其中。
一干部:现在我宣布,全县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现在开始。请劳动模范上场。
在一片掌声中,马英武、张冬改等十多个人走上台来。李玉兰等几个干部给他们戴着大红花,发着奖状。
32•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屋子里摆着戏装。马大水看着发呆。
吴管家(走进来):娣妹呢?
马大水:哦,闺女家盖房子,帮忙做饭去了。你怎么来了?
马大水:我转了一圈儿,道路挺干净,这一学雷锋呀,我省劲了,也不知谁扫的。
马大水:你呗。
吴管家:怎么是我,净开玩笑。
马大水:你把孩子们带动起来,不是你是谁?
吴管家:是这么回事呀,你真会夸我。
33•县政府大会堂 日 内景
台下坐满了各村的干部和村民。台上,后面坐着干部们,干部们前面坐着劳动模范,劳动模范个个戴着大红花。李玉兰在台上讲话。
李玉兰:全县的农业大丰收,除了党的政策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高,还离不开农业局的同志们,特别是张冬改同志,为推广农业技术,为农民们发家致富不辞劳苦,走村串户,全身心的投入,为全县农业大丰收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这就是我们的张冬改同志。
李玉兰把张冬改拉到台前,全场爆出热烈的掌声。台下,徐改改和张大胖子热泪盈眶。
34•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吴管家:你的盔头铺就这么拉到了?
马大水:再竞争下去,没意思了,拉到了。
吴管家:以后有什么打算?你就不想干点儿别的?
马大水:现在我也没有好项目,更没路子,能干什么,并不是头脑一热就干的,需要冷静考虑,需要调查研究。以后再说了。你找我来,有事吗?
吴管家:没事。我看你是个办大事的人,就想跟你聊聊。
马大水:聊什么?
吴管家:聊聊我。
马大水:聊你?
吴管家:是的。你说我吧,为了赎罪,除了是个拼命三郎,还肯动脑子,爱钻研,爱看看书什么的。有时候呀,我还偷听对华广播呢。
马大水:你说什么?
吴管家:你可别误会,我可不是想老美打过来、蒋介石反攻大陆,我只是为了增加知识,更全面的了解世界。我也分析过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 ,分析过阶级和阶级斗争。可以说,我是个杂家。不过,我还是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心安理得地拿着国家给我的退休费,平心静气的继续赎我的罪,继续学雷锋。这就是我的平静的晚年生活。
马大水:你说这个的意思是……?
吴管家:我是说呀,你不是我。如今改革开放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可惜我老了,力不从心了,假如我再年轻二十岁,我还是想做一番事业,该放弃的就应当毅然放弃。我如果是你这个年纪,我是不会过这样的生活的。你们年轻人,算赶上好时候了、
马大水: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还年轻,还应该做一番事业。真人不露相,我这才认识你了。不简单呀。我得向你请教了。
吴管家:请教不敢当,还是共同切磋吧。
35•县政府大会堂 日 内景
台下,各村的干部和村民聚精会神。台上,后面坐着干部们,干部们前面坐着劳动模范
一干部在台上讲话:谁发财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我们就是要像运动员比赛那样,在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展开致富比赛,像劳动模范学习,像万元户看齐。熊干河的马英武,在农业局张冬改的指导下,种了甘蔗,收入两万多元,在万元户中排名第一,是咱们县第一个劳动致富的首户。
全场一片掌声。
36•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吴管家和马大水对坐。
马大水: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让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有的农户 已经超过了工人的收入。这是我没想到的。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吴管家:应该是吧。不过,社会就是一座塔,一层一层的,塔基就是大多数,就是农民,第二层是工人,越往上人数越少,就越富有,这就是阶级,农民是大多数,是塔基,不管社会怎样发展,就是到了四个现代化,大多数永远是塔基,比如美国,农民就比工人强,因为在美国,工人是大多数,农民基本上是农场场主。
马大水:难道农民永远在最底层,永远不如工人?
吴管家:很难。除非社会发展,农业机械化,农民不再是大多数。
马大水:共产党就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难道大多数人永远过不上好日子?
吴管家:怎么会呢?奔小康、实现现代化就是让人们过上好日子。我说的富的程度,是比较。
马大水:你跟我说的这些大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可是,你的意思我还是似懂非懂。
37•吕县长家 日 内景
马英武跟着李玉兰走进屋,马英武审视着屋子,然后坐下。李玉兰拿出来水果之类。马英武磕着瓜子儿,李玉兰给他削着苹果 。
马英武:三妈,我自己来,看你,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李玉兰:三妈愿意,三妈好长时间见不到儿子了,英武,今天别走了,陪陪三妈好吗?
马英武:好的,不走了。自打我记事起,就没正儿八经的和三妈呆过。我也想三妈;招弟更想。可惜你没和我爸复婚。
李玉兰眼含热泪。
马英武:三妈,你有什么要做的,我来帮忙。
李玉兰:没有。今天就是咱们母女俩好好呆一会儿。打小三妈就离开你,三妈对不起你,如今已经是大小伙子,娶媳妇大汉子了,又当了劳动模范,万元户,三妈心里高兴。
马英武:我也时常想念三妈,可就是……,原来你是吕县长的人,再说还有我爸,自从那回我和妹妹来认你,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李玉兰:你现在的妈妈好吗?
马英武:好,挺好的。她性情温柔,从来不和人吵架。能吃亏让人,心地善良,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得少,忒好。
李玉兰:你有这样的妈妈,你爸有这样的妻子,我就放心了。
马英武:可是,我还是忘不掉你,我和妹妹一样,还是想让你做我的妈妈。
李玉兰:傻孩子,这怎么可能。
两个人沉默。
38•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刘苦梅做着饭。吴管家和马大水继续攀谈。
吴管家:我是城市乡村都比较了解的人,假如你开饭馆儿,在熊干河,别看现在富了,一天顶多有五十个吃饭的,平均每人消费一块五,毛收入才七十五,这还是往好里说。往坏里说,三五个,七八个也说不定,开不了张的时候都有。假如在大城市,每天早点就得超过百人,中午晚上才是赚大钱的好时候。平均消费怎么也得两块,一盘同样的菜,在熊干河,卖两毛,在大城市,就是两块。我说到这里,你还不明白吗?
马大水:我懂了,你的意思是要想赚大钱,眼睛不能盯着熊干河。
吴管家(伸出大拇指):聪明。假如你投资搞商业、企业,有这个想法,你就是这个。
马大水:可是我还是想着为熊干河做点儿事情。
吴管家:你错了。就目前来讲,已经一家一户了,要搞集体经济根本不可能,更没这个实力。当初你如果不是四类,把盔头铺搞大搞强,是集体的,实力雄厚,就是盔头铺破产,转产照样兴旺,可是现在,你说这话,太苍白无力了。你执意要做,只有难上加难。除非像我。
马大水:你怎么?
吴管家:学雷锋呀。
马大水(轻松地笑了):高见,我当然想做点儿事情。
吴管家点点头。
39•吕县长家 日 内景
马英武和李玉兰一起吃着饭。
马英武:三妈,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吃你做的饭,你做的饭,真好吃。今天我真高兴。
李玉兰:好吃吗?好吃就多吃点儿。我也是,今天真高兴。好长时间了。三妈都是一个人做,一个人吃,出出进进就我一个人,今天和儿子一起吃饭,高兴。
马英武:三妈,我不会喝酒,今天高兴,咱娘俩也干一个?
李玉兰:来,干!
两个人干杯,一饮而尽,两个人咳着,笑着。
40•马大水家 日 内景
刘苦梅仍在炒菜。马大水和吴管家坐在饭桌上。二人示意,一饮而尽。
马大水:记得有一句名言,忘记是谁说的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咱们过去是仇人,现在也成朋友了。
吴管家:是丘吉尔。这话也不尽然,在利益面前,朋友也可以变成敌人,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在道德面前,朋友永远是朋友,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马大水:精辟。真是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啊。和你在一起,大长见识。今天正好娣妹不在,咱们可以抵足而眠了。来,干一个。
二人举杯,一饮而尽。
41•吕县长家 日 内景
马英武和李玉兰仍在饭桌上。
李玉兰:英武长大了,也长出息了,能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见到你,我太高兴了。说说你的感受。
马英武:能够成为万元户,成为劳动模范,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把我推上来的。我做梦都没想过,就跟做梦一样。只是感到突然。
李玉兰:那你想什么?
马英武:我还是想做学问,向往上大学。可是,像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可能了,需要生活,以后还有孩子,需要养家糊口。
李玉兰:我理解你,也了解你了。你做的很好,既然命运做了这样的安排,你还是植根在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吧,还是脚踏实地,不能想入非非了。
马英武:我知道。我要继续向张冬改学,向书本学,向所有有长处的人学,继续种好我的责任田。
李玉兰:好样的。我相信,只要努力,锲而不舍,你一定会大器晚成。
马英武:我一定努力。
42•马大水家 夜 内景
马大水和吴管家睡在一起。
43•吕县长家 夜 内景
李玉兰躺在床上,表情兴奋。索性起来,走到马英武房间,看着马英武的睡相,然后轻轻亲吻。
44•熊干河村 日 外景
街上时常有推砖的,推坯的,推椽子的走过;有几家正在拆土房,盖新房。
45•袁奎家 日 外景
场上正在盖房子。推坯的,推砖的,和泥的,垒的,一片喜气,忙碌。张大胖子、徐改改、马英武也在其中。
袁奎(端着烟和茶水走过来);大家都累了,坐下抽棵烟,喝口水。歇会儿,都歇会儿。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把党领导下的基层组织说成是一级政府,太疏忽了!一百多万字的剧本,其实纰漏谬误,还不止这一点儿。
关于文笔老道,篇幅长的问题,由于写作时间长,仍然还留有原来的文风所致。如果把每场开场中的时间、内景外景设为‘日内或日外’;叙述中每段多条改为一段一条就显得清新多了。当时的考虑,正如您所说篇幅长了,也是为了压缩篇幅。最后一集为了凑整60集,所以更长一些。还有就是创作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拍成电视剧的精彩效果上,因此忽略了文笔。从导演的角度考虑,每个导演对剧本长短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是史诗大剧,为了满足60集的拍摄需要,太短了恐怕不好。电视剧是拍摄、剪辑出来的,多集连续剧,和剧本的集数很可能不对等。所以就无所谓长短了。还有就是应该给导演和演员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剧本的文学性和小说还是有差别的,需要演员的二次创作才是成品。不管怎么说,您的意见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了。剧本首先是要读的,然后才有拍摄。不管是读者还是导演,读起来舒服才会产生兴趣,否则,很可能束之高阁。今后一定注意这一点。
十分感谢李老师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