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730
阅读:4947
发表:2019/9/19 修改:2019/9/21
93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战火中的年轻人》第9-10章
1-5
…
9-10
91-92
9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9章 挣破枷锁
抗日政府进城后,很快便成立了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等抗日团体。工人救国会主任由县棉纱厂的一位老工人赵长林担任;农民救国会主任由郑家庄的一位农民、共产党员程子辉担任。
这天上午,郑紫旺又把郑紫若找到他的办公室,说:“我想给你安排一个新工作。”
“什么新工作?”郑紫若好奇地问。
郑紫旺说:“咱们县的工人、农民和儿童都组织起来了。只有妇女这一块,还没什么动静。我想让你担任妇女救国会主任,把咱县的妇女都发动起来。你看怎么样?”
“我看不怎么样!”郑紫若不以为然地说:“你想让我领着一群小姑娘,叽叽喳喳的,那肯定不行!我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我喜欢冲锋陷阵,真刀真枪地干。”
郑紫旺:“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妇救会主任。这个工作如果做好了,就是解放了全县一半的人,而且还是从社会最底层解放出来的。”
郑紫若不解地:“解放全县一半的人?还从社会最底层……?你的话我怎么听不懂?”
郑紫旺说:“你想一想,全人类有一半是女人,这没错吧?”
郑紫若点点头:“没错。”
“她们被封建思想和父权、夫权,压制在社会的最底层。这也没错吧?”
“没错。”
“所以我说解放了妇女,就是解放了全人类一半的人。当然,全人类咱们管不了那么远,只能管咱们一个县。你要能把妇女都组织起来,就是解放了咱们县一半的人。再说,她们被长期压在社会的最底层,一旦被解放出来,她们的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这种力量将是无比巨大的。”
郑紫若笑着说:“别给我讲这些大道理了。我接受你的任命,去解放人类一半的人。”
郑紫旺笑着说:“这就对啦!”
……
不久,郑紫若就担任了妇救会上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她一上任,便立即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发动妇女。然而,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被发动起来的还是只有陶翠格、赵婉玲等五六个妇女。其她妇女都是你催的紧了就出来一下,不催那么紧了就又不出来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她们的父母有封建思想,不同意她们在外面跑;另一方面,她们自己也有顾虑,怕遭来流言蜚语,以后不好嫁人。郑紫若这才发现,封建思想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还是很根深蒂固的。
郑紫若把仅有的五个妇女召集在一起,让她们都讲讲自己的经历,准备找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在妇女大会上介绍一下,以作为榜样。她首先介绍自己说:“我的事迹不够典型。我小学还没毕业,父亲就病亡了。是我哥哥供我上完了小学和中学。我毕业后,我哥哥支持我出来工作。我妈也心疼我,舍不得管我。”
赵婉玲接着也开始介绍自己。她说:“我从小就好动不好静,喜欢舞枪弄棒,喜欢走南闯北。我父母宠我,舍不得管我。我叔叔虽然多次想管我,但也终于奈何不了我的顽皮,后来也就不管了。这好像也不够典型。”
郑紫若向陶翠格说:“你呢?你也说说你的经历。”
陶翠格想了一下,说:“我的经历跟你们不一样。我被土匪抢进匪巢以后,曾经向我的父母求救。他们惧怕黑魔王的淫威,不光不答应救我,还劝我认命吧,嫁了土匪算了。还说什么黑魔王有钱有势,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机会。看着我掉进火坑,却不救我。现在我自己挣破枷锁,逃出来了。他们有什么资格管我?别说我现在没伤风化,就是真的有伤风化,他们也管不着。我这事好像也不够典型吧?”
郑紫若向另外三个妇女说:“你们三个也都说说,看有典型的事迹没有?”
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的王灵爱说:“我是因为逃婚才出来的。我的父母把我卖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商人,他们收了人家一笔钱,强迫我跟人家成亲。我不同意,就跑出来参加了妇救会。我的家离这里很远,他们找不到这里来。我的事说完啦。”
身材瘦小,性格内向的孙青枝,有点害羞地说:“我的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用说了吧?”
“不行!”赵婉玲大声说:“都知道你也得说说。”
孙青枝只好用低低的声音说:“我爱上了我们家的一个长工,我要跟他结婚,我的父母不同意,我就跟他一块跑出来啦。你说我这叫逃婚呢,还是叫私奔呢?”
“当然叫私奔啦!”赵婉玲说:“逃婚是你家人强迫你嫁给一个人,你不愿意而逃出来。你的情况却正相反,你想嫁给你们家的长工,你的家人不同意,你就和那个长工一块逃出来。这只能叫私奔。”
“私奔就私奔吧。”孙青枝低声说。
赵婉玲转身望着身材微胖、性格倔强的魏月英说:“现在该你啦。把你的事介绍一下吧。”
魏月英爽快地笑着说:“好像我的事也不够典型。我是一个受气的儿媳妇。我婆婆有严重的封建思想,她认为当婆婆的就应该奴役和打骂儿媳妇,所以对我说打就亲,说骂就骂。我实在忍受不了她的虐待,就跑出来参加了妇救会。”
郑紫若听后,思考着说:“看来这些都不够典型。那就这样吧:把咱们这些事迹都讲一遍。到时候,咱们各讲各的。”
赵婉玲说:“看谁讲得生动,看谁讲得能打动人。”
“好。”“好。”几个姑娘都跃跃欲式。
……
就在这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们快去救救俺姐姐吧。俺姐姐要被他们活埋啦。”
几个人一听,都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你快对我们说说。”
那少年接过郑紫若递过来的一条毛巾,一边擦汗一边说:“前几天,俺姐姐不是参加了妇女动员大会吗?回来后她就跟俺爹俺娘说,她要参加妇救会。俺爹俺娘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就跟俺爹俺娘吵起来了,还说就是死了也要参加妇救会。俺爹一气之下,就把她锁在屋里,不让她出来。昨天半夜里,俺姐姐跳窗户往外跑,刚出村就又被俺爹他们抓了回来。一回到家,俺姐姐就一头向墙上撞去,虽然没有撞死,头上却撞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俺爹跟俺们家的族长都认为俺姐姐是有伤风化。为了阻止俺姐姐有伤风化,他们决定今天上午就把俺姐姐活埋了。现在都快要动手了。你们赶紧去救救俺姐姐吧。”
几个人听后,都义愤填膺。陶翠格激动地说:“哪有这样的家长!简直是残暴到了极点!”
赵婉玲也大声说:“女儿要参加妇救会,就要被活埋。这是什么家规呀?这跟汉奸有什么区别?”
……
那少年焦急地说:“你们别光在这儿生气。快想办法救俺姐姐呀!”
郑紫若说:“对,咱们不能耽误,赶紧去解救他姐姐。先把人救下来再说。”
赵婉玲说:“那咱们快走吧。”
郑紫若问:“小孩,你家是哪个村的?”
那少年说:“就是西边范家岗的。”
郑紫若:“离这里五里地,不太远。我们赶紧走!”
于是,几个人都心急火燎地向范家岗跑去。
来到范家岗附近,远远地就看见在村头上有一群人,正围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他们加快脚步,走到跟前一看,只见那埋人的坑都挖好了。有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姑娘被推到坑边。这时,旁边一个年纪稍大的人走过来,把她嘴里堵着的东西掏出来,然后问:“你现在有什么话要说?”
那姑娘毅然地摇了摇头,表示无话可说。
年纪稍大的人又说:“你现在向你的父母认个错,说你以后痛改前非,不再要参加妇救会了。我们就可以把你放回去。”
“我做不到!”那姑娘仍然不认错。
“那你可别怪我心狠啦!”那年纪稍大的人向旁边一挥手:“来人!把她推下去,埋了!”
几个年轻人走过去,抓住那姑娘就往坑里推。
“住手!”站在一旁的郑紫若忍无可忍,她大喊一声冲了上去,“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杀人,你们知道吗?”
那年纪稍大的人说:“我是他们的族长。”
郑紫若:“你族长也没有杀人的权力。”
赵婉玲说:“狗屁族长!”
后边又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走上来,说:“我是她的家长,我是她爹。”
“家长也没有杀害子女的权力。”郑紫若严厉地说。
赵婉玲:“你也是狗屁家长!”
那族长却满不在乎地说:“这是我们村的事,不用外村的人管!”
那家长接着说:“对,我们的事不用你们管。我是她爹,她是我闺女,我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赵婉玲气愤地说:“你放屁!”
郑紫若赶忙用手拉了拉赵婉玲,让她别说粗话,然后便大声说:“不管是族长还是家长,都没有杀人的权力。杀人是违法的,是要偿命的。你们懂吗?”
几个年轻人都一齐说:“我们不懂!”
郑紫若也急了:“不管你们懂不懂。今天这个人我必须救。来人!把这姑娘给我带走!”说完,便毅然地向那姑娘走去。
“你敢!”几个年轻人走上来,想阻拦郑紫若。
郑紫若掏出手枪,但枪口没有对着这些群众,只是将枪拿在手里,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虽然枪口没有对着他们,但这些年轻人还是被手枪镇住了。他们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郑紫若果断地一挥手:“把她拉走!”
几个姑娘走上前,拉起姑娘就走。
那自称“家长”的人大声叫起来:“你们这是要抢人哪?”
赵婉玲说:“抢人也比你们杀人强!”
那自称“族长”的人也大叫道:“她们要抢人!乡亲们,把人给我夺回来!”
几个年轻人听到命令,一齐往前走来。
赵婉玲掏出手枪,举过头顶对天放了两枪,然后厉声喝道:“再往前走一步,马上打断你们的狗腿!”
几个年轻人果然被镇住了,都愣在那里不知所措。郑紫若等人趁他们愣神的功夫,迅速拉起那姑娘,飞快地离开了范家岗。
直到进了县城里的妇救会大院,她们才想起还没给那姑娘松绑。郑紫若说:“快给她松绑!”绳子被解开后,大家把那姑娘扶到一把椅子前面,让她坐下。郑紫若这才心疼地说:“不能跟家长硬对抗。你看这多危险啊!幸亏你兄弟来叫我们,我们又赶到的及时。要不然,你这条命不就完了吗?”
那姑娘仍然倔强地说:“就是死,也不能任由他们摆布。”
陶翠格端来一碗白开水,放到那姑娘身边,说:“姑娘,先喝口水吧。”稍停了一下,她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姑娘说:“我叫吴秀丽。”
郑紫若问:“为什么和家长闹得这么僵?”
吴秀丽指着赵婉玲说:“前几天,这位姐姐到俺村召开了妇女大会,她还在会上讲了话。看到这位姐姐能穿上军装,在外面工作,我都羡慕死了。从那时起,我就下定了决心,我要参加妇救会,我要参加八路军,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活了。可我跟我的父母一说,他们坚决不同意,还拿死来吓唬我。你想,我都想当兵打日本了,还会怕死吗?”
郑紫若说:“你说的对。我们抗日队伍中的人,没有一个怕死的。但也不能轻易去死,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有了。比如你刚才的举动,就不可取。你跟他们硬碰硬地对抗,吃亏的是你自己。再说了,你的家人不是敌人,也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思想跟不上而已。所以对他们不能硬碰硬,要讲究策略。……”
吴秀丽郑重地点点头,说:“我记住了。”
……
从这件事后,她们更加大了宣传力度,并告诉妇女们不要跟家长硬碰硬,要讲究策略。在妇救会的宣传和带动下,广大妇女都被发动起来了。她们纷纷冲出家门,参加抗日救国的活动。她们站岗、放哨、搞募捐、做军鞋……积极支援抗日队伍。
当然,她们出来参加抗日工作,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当时,农民的封建观念十分严重,男人参加抗日活动无可非义,女人就不行了。那时社会上流传着“女人出家门,父母不放心,兄弟怕议论、丈夫怕丢人”的说法。青年妇女和八路军在一起开会,男女同志在一起走路,都要受到社会的非议。有的说哪有姑娘当兵的,除非是无父母,少弟兄的女子,才跟着人家胡跑去。
为了说服这些落后的家庭成员,姑娘们互相串连,认真分析,研究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先做好思想比较开朗、且又有威望的长辈的工作,让他们出面对家庭成员进行说服动员;为做母亲的工作可以把姥娘或姨妈请来。二是请城市来的女八路讲自己当兵的经过和体会。三是动员八路军的家属带头,一块要求参加抗日工作。四是请一些有文化的人,给家长们讲解历史上的花木兰、穆桂英等女英雄杀敌上战场的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的行动感动了部分家长,就这样,一些妇女像刚出笼子的小鸟,兴高彩烈地参加了抗日工作。
其他妇女看到村里别的姐妹走出家门,参加了工作,而自己的父母思想仍不通,就急的哭闹一场,后来干脆偷偷地跑出来参加工作。她们几个月不回家,娘想闺女了,就托人去找。知道下落后,家长要见面,得先答应一个条件,就是不再阻拦闺女工作,家长无奈也就只好默许了。
第10章 建立情报系统
郑紫旺推开门,走进冯卫东的办公室。
冯卫东连忙停下手头的工作,热情地说:“老郑来啦。请坐。”说着,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一个高凳子。
郑紫旺走过去,坐在高凳子上说:“我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冯卫东:“什么事啊?”
郑紫旺:“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说到这里,他转过脸来看了冯卫东一眼,然后又接着说:“我经过反复思考,觉得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尽快建立一套具有高效率的情报系统。”
冯卫东:“建立情报系统?你说详细一点。”
郑紫旺继续说:“首先是在各地建立我们的情报站。我们县共有十五个乡,每个乡至少要建立二到三个情报站。第二是向全县各武装中派遣我们的情报员。我们县有土匪武装三四股,国民党撤退后留下的游杂武装,也有两三股。这些武装既能被我们所用,也能被敌人利用。我们必须尽快向这些队伍中派遣我们的情报员,以便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
冯卫东兴奋地说:“好,我完全赞成!”他顿了一下,脸色渐转严肃:“打进土匪武装和游杂武装内部,那可是十分危险的。一旦消息泄露,他们就凶多吉少。所以,我们的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郑紫旺:“我已经想过了。这些人都和我们保持单线联系,只有你我知道。”
冯卫东说:“我建议,将保密级别再提高一级,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我也在保密范围内。因为多一个人知道,他们就多一分危险。”
郑紫旺赶紧说:“这可不行!至少要两个人知道。”
冯卫东问:“为什么?”
郑紫旺说:“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万一我牺牲了,这些人就都失去了联系。在隐蔽战线中,一旦失去联系,就成了断线的风筝,再想接上关系相当困难。所以,至少要你我两个人知道。”
“好吧。”冯卫东点头答应。他低下头想了想,又接着说:“要想组建情报系统,首先要掌握大量可以利用的线索。我建议,立即召集各政府机关负责人,让他们在各单位搜集线索。”
郑紫旺说:“那势必会增多知情人,影响保密工作。”
冯卫东:“我认为不会增加很多。因为我们仍然实行单线联系。我们和各机关负责人实行单线联系,各机关负责人和他们下面的人也实行单线联系。这样虽然会增加一两个知情人,但能迅速掌握大量的有用线索。”
郑紫旺点点头,说:“好,就这么办。今天晚上就召集他们开会。”
……
晚上,各政府机关负责人会议准时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郑紫旺、冯卫东、陈耀星、郑紫若。还有工人救国会主任赵长林、农民救国会主任程子辉等。在会上,郑紫旺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建立情报系统的计划,然后又说:“请大家回去后,在你们单位搜集这方面的线索。如果发现有价值、可以利用的线索,马上向我们汇报。”
冯卫东说:“为了保证情报员的安全,我们尽量减少知情人,实行单线联系。我们两个和你们实行单线联系,你们和下面的同志也实行单线联系。”
大家都说:“好,我们回去就安排。”
……
当天下午,陈耀星来到郑紫旺的办公室。一进屋,他发现冯卫东也在这里,便笑着说:“你们两个都在这里。我就不用分别去汇报了。我中午回去后,立即找到几个可靠的战士,向他们介绍了首长想要建立情报系统的想法。战士们都踊跃提供线索,我觉得有两条线索很有价值,就赶来向你们汇报。”
郑紫旺说:“你把情况介绍一下吧。”
“好。”陈耀星接着便介绍说:“游击队里有一个战士叫魏永跃。他是咱们县柳家庄人。他有个表哥在土匪“活阎王”的队伍中当联络副官。半月前,他表哥来他家看望他妈时,跟他作过一次交谈。从交谈中他了解到,他表哥对日本人大肆侵占我国领土很气愤,并流露出想脱离土匪队伍,参加抗日的想法。同时,也对他们的头领“活阎王”,不参加抗日,只是一味地欺负老百姓很不满。今天中午,魏永跃听完我的介绍,就想起了他表哥。他对我说,如果我们和他表哥取得联系,说明我们的意图,他表哥一定会答应做我们的情报员。”
郑紫旺喜出望外:“你提供的这条线索很重要,可以利用。”
陈耀星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面我介绍第二条线索。
游击队战士陶志勇,是本县陶家湾人。他有一个同村老乡在南面蒋恒寿的队伍里当排长。前几天陶志勇回家的时候,碰巧他老乡也回了家,他们俩在村里见了面。在交谈中,他老乡一个劲地向他宣传,他的队伍如何如何好,武器如何如何精良。还说他的队伍将来一定能成为咱县里的老大。那老乡拚命拉拢陶志勇,要他退出八路军,参加他的队伍。我想,如果利用这个机会,让陶志勇打入蒋恒寿的队伍内部,这是轻而易举的事。陶志勇还向我表示,他愿意作为咱们的情报员,到蒋恒寿的队伍里卧底。”
抗日政府进城后,很快便成立了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等抗日团体。工人救国会主任由县棉纱厂的一位老工人赵长林担任;农民救国会主任由郑家庄的一位农民、共产党员程子辉担任。
这天上午,郑紫旺又把郑紫若找到他的办公室,说:“我想给你安排一个新工作。”
“什么新工作?”郑紫若好奇地问。
郑紫旺说:“咱们县的工人、农民和儿童都组织起来了。只有妇女这一块,还没什么动静。我想让你担任妇女救国会主任,把咱县的妇女都发动起来。你看怎么样?”
“我看不怎么样!”郑紫若不以为然地说:“你想让我领着一群小姑娘,叽叽喳喳的,那肯定不行!我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我喜欢冲锋陷阵,真刀真枪地干。”
郑紫旺:“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妇救会主任。这个工作如果做好了,就是解放了全县一半的人,而且还是从社会最底层解放出来的。”
郑紫若不解地:“解放全县一半的人?还从社会最底层……?你的话我怎么听不懂?”
郑紫旺说:“你想一想,全人类有一半是女人,这没错吧?”
郑紫若点点头:“没错。”
“她们被封建思想和父权、夫权,压制在社会的最底层。这也没错吧?”
“没错。”
“所以我说解放了妇女,就是解放了全人类一半的人。当然,全人类咱们管不了那么远,只能管咱们一个县。你要能把妇女都组织起来,就是解放了咱们县一半的人。再说,她们被长期压在社会的最底层,一旦被解放出来,她们的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这种力量将是无比巨大的。”
郑紫若笑着说:“别给我讲这些大道理了。我接受你的任命,去解放人类一半的人。”
郑紫旺笑着说:“这就对啦!”
……
不久,郑紫若就担任了妇救会上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她一上任,便立即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发动妇女。然而,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被发动起来的还是只有陶翠格、赵婉玲等五六个妇女。其她妇女都是你催的紧了就出来一下,不催那么紧了就又不出来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她们的父母有封建思想,不同意她们在外面跑;另一方面,她们自己也有顾虑,怕遭来流言蜚语,以后不好嫁人。郑紫若这才发现,封建思想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还是很根深蒂固的。
郑紫若把仅有的五个妇女召集在一起,让她们都讲讲自己的经历,准备找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在妇女大会上介绍一下,以作为榜样。她首先介绍自己说:“我的事迹不够典型。我小学还没毕业,父亲就病亡了。是我哥哥供我上完了小学和中学。我毕业后,我哥哥支持我出来工作。我妈也心疼我,舍不得管我。”
赵婉玲接着也开始介绍自己。她说:“我从小就好动不好静,喜欢舞枪弄棒,喜欢走南闯北。我父母宠我,舍不得管我。我叔叔虽然多次想管我,但也终于奈何不了我的顽皮,后来也就不管了。这好像也不够典型。”
郑紫若向陶翠格说:“你呢?你也说说你的经历。”
陶翠格想了一下,说:“我的经历跟你们不一样。我被土匪抢进匪巢以后,曾经向我的父母求救。他们惧怕黑魔王的淫威,不光不答应救我,还劝我认命吧,嫁了土匪算了。还说什么黑魔王有钱有势,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机会。看着我掉进火坑,却不救我。现在我自己挣破枷锁,逃出来了。他们有什么资格管我?别说我现在没伤风化,就是真的有伤风化,他们也管不着。我这事好像也不够典型吧?”
郑紫若向另外三个妇女说:“你们三个也都说说,看有典型的事迹没有?”
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的王灵爱说:“我是因为逃婚才出来的。我的父母把我卖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商人,他们收了人家一笔钱,强迫我跟人家成亲。我不同意,就跑出来参加了妇救会。我的家离这里很远,他们找不到这里来。我的事说完啦。”
身材瘦小,性格内向的孙青枝,有点害羞地说:“我的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用说了吧?”
“不行!”赵婉玲大声说:“都知道你也得说说。”
孙青枝只好用低低的声音说:“我爱上了我们家的一个长工,我要跟他结婚,我的父母不同意,我就跟他一块跑出来啦。你说我这叫逃婚呢,还是叫私奔呢?”
“当然叫私奔啦!”赵婉玲说:“逃婚是你家人强迫你嫁给一个人,你不愿意而逃出来。你的情况却正相反,你想嫁给你们家的长工,你的家人不同意,你就和那个长工一块逃出来。这只能叫私奔。”
“私奔就私奔吧。”孙青枝低声说。
赵婉玲转身望着身材微胖、性格倔强的魏月英说:“现在该你啦。把你的事介绍一下吧。”
魏月英爽快地笑着说:“好像我的事也不够典型。我是一个受气的儿媳妇。我婆婆有严重的封建思想,她认为当婆婆的就应该奴役和打骂儿媳妇,所以对我说打就亲,说骂就骂。我实在忍受不了她的虐待,就跑出来参加了妇救会。”
郑紫若听后,思考着说:“看来这些都不够典型。那就这样吧:把咱们这些事迹都讲一遍。到时候,咱们各讲各的。”
赵婉玲说:“看谁讲得生动,看谁讲得能打动人。”
“好。”“好。”几个姑娘都跃跃欲式。
……
就在这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们快去救救俺姐姐吧。俺姐姐要被他们活埋啦。”
几个人一听,都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你快对我们说说。”
那少年接过郑紫若递过来的一条毛巾,一边擦汗一边说:“前几天,俺姐姐不是参加了妇女动员大会吗?回来后她就跟俺爹俺娘说,她要参加妇救会。俺爹俺娘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就跟俺爹俺娘吵起来了,还说就是死了也要参加妇救会。俺爹一气之下,就把她锁在屋里,不让她出来。昨天半夜里,俺姐姐跳窗户往外跑,刚出村就又被俺爹他们抓了回来。一回到家,俺姐姐就一头向墙上撞去,虽然没有撞死,头上却撞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俺爹跟俺们家的族长都认为俺姐姐是有伤风化。为了阻止俺姐姐有伤风化,他们决定今天上午就把俺姐姐活埋了。现在都快要动手了。你们赶紧去救救俺姐姐吧。”
几个人听后,都义愤填膺。陶翠格激动地说:“哪有这样的家长!简直是残暴到了极点!”
赵婉玲也大声说:“女儿要参加妇救会,就要被活埋。这是什么家规呀?这跟汉奸有什么区别?”
……
那少年焦急地说:“你们别光在这儿生气。快想办法救俺姐姐呀!”
郑紫若说:“对,咱们不能耽误,赶紧去解救他姐姐。先把人救下来再说。”
赵婉玲说:“那咱们快走吧。”
郑紫若问:“小孩,你家是哪个村的?”
那少年说:“就是西边范家岗的。”
郑紫若:“离这里五里地,不太远。我们赶紧走!”
于是,几个人都心急火燎地向范家岗跑去。
来到范家岗附近,远远地就看见在村头上有一群人,正围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他们加快脚步,走到跟前一看,只见那埋人的坑都挖好了。有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姑娘被推到坑边。这时,旁边一个年纪稍大的人走过来,把她嘴里堵着的东西掏出来,然后问:“你现在有什么话要说?”
那姑娘毅然地摇了摇头,表示无话可说。
年纪稍大的人又说:“你现在向你的父母认个错,说你以后痛改前非,不再要参加妇救会了。我们就可以把你放回去。”
“我做不到!”那姑娘仍然不认错。
“那你可别怪我心狠啦!”那年纪稍大的人向旁边一挥手:“来人!把她推下去,埋了!”
几个年轻人走过去,抓住那姑娘就往坑里推。
“住手!”站在一旁的郑紫若忍无可忍,她大喊一声冲了上去,“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杀人,你们知道吗?”
那年纪稍大的人说:“我是他们的族长。”
郑紫若:“你族长也没有杀人的权力。”
赵婉玲说:“狗屁族长!”
后边又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走上来,说:“我是她的家长,我是她爹。”
“家长也没有杀害子女的权力。”郑紫若严厉地说。
赵婉玲:“你也是狗屁家长!”
那族长却满不在乎地说:“这是我们村的事,不用外村的人管!”
那家长接着说:“对,我们的事不用你们管。我是她爹,她是我闺女,我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赵婉玲气愤地说:“你放屁!”
郑紫若赶忙用手拉了拉赵婉玲,让她别说粗话,然后便大声说:“不管是族长还是家长,都没有杀人的权力。杀人是违法的,是要偿命的。你们懂吗?”
几个年轻人都一齐说:“我们不懂!”
郑紫若也急了:“不管你们懂不懂。今天这个人我必须救。来人!把这姑娘给我带走!”说完,便毅然地向那姑娘走去。
“你敢!”几个年轻人走上来,想阻拦郑紫若。
郑紫若掏出手枪,但枪口没有对着这些群众,只是将枪拿在手里,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虽然枪口没有对着他们,但这些年轻人还是被手枪镇住了。他们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郑紫若果断地一挥手:“把她拉走!”
几个姑娘走上前,拉起姑娘就走。
那自称“家长”的人大声叫起来:“你们这是要抢人哪?”
赵婉玲说:“抢人也比你们杀人强!”
那自称“族长”的人也大叫道:“她们要抢人!乡亲们,把人给我夺回来!”
几个年轻人听到命令,一齐往前走来。
赵婉玲掏出手枪,举过头顶对天放了两枪,然后厉声喝道:“再往前走一步,马上打断你们的狗腿!”
几个年轻人果然被镇住了,都愣在那里不知所措。郑紫若等人趁他们愣神的功夫,迅速拉起那姑娘,飞快地离开了范家岗。
直到进了县城里的妇救会大院,她们才想起还没给那姑娘松绑。郑紫若说:“快给她松绑!”绳子被解开后,大家把那姑娘扶到一把椅子前面,让她坐下。郑紫若这才心疼地说:“不能跟家长硬对抗。你看这多危险啊!幸亏你兄弟来叫我们,我们又赶到的及时。要不然,你这条命不就完了吗?”
那姑娘仍然倔强地说:“就是死,也不能任由他们摆布。”
陶翠格端来一碗白开水,放到那姑娘身边,说:“姑娘,先喝口水吧。”稍停了一下,她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姑娘说:“我叫吴秀丽。”
郑紫若问:“为什么和家长闹得这么僵?”
吴秀丽指着赵婉玲说:“前几天,这位姐姐到俺村召开了妇女大会,她还在会上讲了话。看到这位姐姐能穿上军装,在外面工作,我都羡慕死了。从那时起,我就下定了决心,我要参加妇救会,我要参加八路军,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活了。可我跟我的父母一说,他们坚决不同意,还拿死来吓唬我。你想,我都想当兵打日本了,还会怕死吗?”
郑紫若说:“你说的对。我们抗日队伍中的人,没有一个怕死的。但也不能轻易去死,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有了。比如你刚才的举动,就不可取。你跟他们硬碰硬地对抗,吃亏的是你自己。再说了,你的家人不是敌人,也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思想跟不上而已。所以对他们不能硬碰硬,要讲究策略。……”
吴秀丽郑重地点点头,说:“我记住了。”
……
从这件事后,她们更加大了宣传力度,并告诉妇女们不要跟家长硬碰硬,要讲究策略。在妇救会的宣传和带动下,广大妇女都被发动起来了。她们纷纷冲出家门,参加抗日救国的活动。她们站岗、放哨、搞募捐、做军鞋……积极支援抗日队伍。
当然,她们出来参加抗日工作,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当时,农民的封建观念十分严重,男人参加抗日活动无可非义,女人就不行了。那时社会上流传着“女人出家门,父母不放心,兄弟怕议论、丈夫怕丢人”的说法。青年妇女和八路军在一起开会,男女同志在一起走路,都要受到社会的非议。有的说哪有姑娘当兵的,除非是无父母,少弟兄的女子,才跟着人家胡跑去。
为了说服这些落后的家庭成员,姑娘们互相串连,认真分析,研究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先做好思想比较开朗、且又有威望的长辈的工作,让他们出面对家庭成员进行说服动员;为做母亲的工作可以把姥娘或姨妈请来。二是请城市来的女八路讲自己当兵的经过和体会。三是动员八路军的家属带头,一块要求参加抗日工作。四是请一些有文化的人,给家长们讲解历史上的花木兰、穆桂英等女英雄杀敌上战场的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的行动感动了部分家长,就这样,一些妇女像刚出笼子的小鸟,兴高彩烈地参加了抗日工作。
其他妇女看到村里别的姐妹走出家门,参加了工作,而自己的父母思想仍不通,就急的哭闹一场,后来干脆偷偷地跑出来参加工作。她们几个月不回家,娘想闺女了,就托人去找。知道下落后,家长要见面,得先答应一个条件,就是不再阻拦闺女工作,家长无奈也就只好默许了。
第10章 建立情报系统
郑紫旺推开门,走进冯卫东的办公室。
冯卫东连忙停下手头的工作,热情地说:“老郑来啦。请坐。”说着,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一个高凳子。
郑紫旺走过去,坐在高凳子上说:“我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冯卫东:“什么事啊?”
郑紫旺:“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说到这里,他转过脸来看了冯卫东一眼,然后又接着说:“我经过反复思考,觉得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尽快建立一套具有高效率的情报系统。”
冯卫东:“建立情报系统?你说详细一点。”
郑紫旺继续说:“首先是在各地建立我们的情报站。我们县共有十五个乡,每个乡至少要建立二到三个情报站。第二是向全县各武装中派遣我们的情报员。我们县有土匪武装三四股,国民党撤退后留下的游杂武装,也有两三股。这些武装既能被我们所用,也能被敌人利用。我们必须尽快向这些队伍中派遣我们的情报员,以便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
冯卫东兴奋地说:“好,我完全赞成!”他顿了一下,脸色渐转严肃:“打进土匪武装和游杂武装内部,那可是十分危险的。一旦消息泄露,他们就凶多吉少。所以,我们的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郑紫旺:“我已经想过了。这些人都和我们保持单线联系,只有你我知道。”
冯卫东说:“我建议,将保密级别再提高一级,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我也在保密范围内。因为多一个人知道,他们就多一分危险。”
郑紫旺赶紧说:“这可不行!至少要两个人知道。”
冯卫东问:“为什么?”
郑紫旺说:“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万一我牺牲了,这些人就都失去了联系。在隐蔽战线中,一旦失去联系,就成了断线的风筝,再想接上关系相当困难。所以,至少要你我两个人知道。”
“好吧。”冯卫东点头答应。他低下头想了想,又接着说:“要想组建情报系统,首先要掌握大量可以利用的线索。我建议,立即召集各政府机关负责人,让他们在各单位搜集线索。”
郑紫旺说:“那势必会增多知情人,影响保密工作。”
冯卫东:“我认为不会增加很多。因为我们仍然实行单线联系。我们和各机关负责人实行单线联系,各机关负责人和他们下面的人也实行单线联系。这样虽然会增加一两个知情人,但能迅速掌握大量的有用线索。”
郑紫旺点点头,说:“好,就这么办。今天晚上就召集他们开会。”
……
晚上,各政府机关负责人会议准时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郑紫旺、冯卫东、陈耀星、郑紫若。还有工人救国会主任赵长林、农民救国会主任程子辉等。在会上,郑紫旺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建立情报系统的计划,然后又说:“请大家回去后,在你们单位搜集这方面的线索。如果发现有价值、可以利用的线索,马上向我们汇报。”
冯卫东说:“为了保证情报员的安全,我们尽量减少知情人,实行单线联系。我们两个和你们实行单线联系,你们和下面的同志也实行单线联系。”
大家都说:“好,我们回去就安排。”
……
当天下午,陈耀星来到郑紫旺的办公室。一进屋,他发现冯卫东也在这里,便笑着说:“你们两个都在这里。我就不用分别去汇报了。我中午回去后,立即找到几个可靠的战士,向他们介绍了首长想要建立情报系统的想法。战士们都踊跃提供线索,我觉得有两条线索很有价值,就赶来向你们汇报。”
郑紫旺说:“你把情况介绍一下吧。”
“好。”陈耀星接着便介绍说:“游击队里有一个战士叫魏永跃。他是咱们县柳家庄人。他有个表哥在土匪“活阎王”的队伍中当联络副官。半月前,他表哥来他家看望他妈时,跟他作过一次交谈。从交谈中他了解到,他表哥对日本人大肆侵占我国领土很气愤,并流露出想脱离土匪队伍,参加抗日的想法。同时,也对他们的头领“活阎王”,不参加抗日,只是一味地欺负老百姓很不满。今天中午,魏永跃听完我的介绍,就想起了他表哥。他对我说,如果我们和他表哥取得联系,说明我们的意图,他表哥一定会答应做我们的情报员。”
郑紫旺喜出望外:“你提供的这条线索很重要,可以利用。”
陈耀星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面我介绍第二条线索。
游击队战士陶志勇,是本县陶家湾人。他有一个同村老乡在南面蒋恒寿的队伍里当排长。前几天陶志勇回家的时候,碰巧他老乡也回了家,他们俩在村里见了面。在交谈中,他老乡一个劲地向他宣传,他的队伍如何如何好,武器如何如何精良。还说他的队伍将来一定能成为咱县里的老大。那老乡拚命拉拢陶志勇,要他退出八路军,参加他的队伍。我想,如果利用这个机会,让陶志勇打入蒋恒寿的队伍内部,这是轻而易举的事。陶志勇还向我表示,他愿意作为咱们的情报员,到蒋恒寿的队伍里卧底。”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