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893
阅读:4987
发表:2019/9/25
93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战火中的年轻人》第35-36章
1-5
…
35-36
91-92
9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35章 学骑马(上)
双鹿县妇救会驻地。妇救会员都各自忙碌着。
郑紫若迈着轻快的步伐,从外面走进来。她一进院便大声说:“同志们,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大家一听,都停下手里的活计,向郑紫若围拢过来。
郑紫若继续说:“我们向上级提出的成立骑兵队的建议,得到了几位首长的首肯。他们批准我们成立一个女子骑兵班。一个班是十到十五个人,都要从妇救会里选拔产生。下面就请大家自愿报名吧。”
一个妇救会员问:“谁报名都可以吗?”
郑紫若说:“原则上谁报名都可以。但是选拔骑兵嘛,当然要选择那些身体强壮、胆大心细的人。”
“我第一个报名。”赵婉玲首先从人群中站出来。她接着又说:“要是王灵爱、孙青枝不去军区学习就好了,她俩一定也是合格的骑兵。”
郑紫若说:“这也少不了她们。等她三个人学习回来,一定让她们参加。”说着,将赵婉玲的名字记上,说:“大家继续报名。”
“我参加。”身材高大的妇救会员叶若军,走出人群大声说。
“好,你算一个。还有谁要报名。”
“我报名。”
“我参加。”
……
不大功夫,就有二十几个妇救会员报了名。郑紫若从中挑选了十二名身强力壮、性格泼辣的姑娘,再加上去军区“抗日军政学校”学习的王灵爱和孙青枝和吴秀丽,一共是十五个人,组成了女子骑兵班。随后,她便在自己的家乡郑家庄村,找了一个闲置的院子,每天起早贪黑,带着这些姑娘在大院里训练。
这一天上午,妇救会员们有的在练腿法,有的在练拳法。赵婉玲则手里拿着一把铮亮的马刀,,正在认真地练习刀法。练了一会儿,她将马刀往地上一扔,不耐烦地说:“紫若姐把咱们集合到这里,不是练腿法,就是练拳法,已经都好几天啦。到现在我们连马的影子都没见到。什么时候才能在真马身上练习呢?”
魏月英笑着说:“‘心慌吃不了热豆腐’,什么事都得慢慢来。紫若不是说今天就去找首长说这事吗?说不定一会儿就带来结果了呢?”
赵婉玲这才想起来:“对呀。紫若姐每天都是第一个来,今天到现在还没来。是不是去跟首长联系啦?”
魏月英说:“一定是。”
……
正说话间,只见郑紫若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她一进院,就大声说:“同志们,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我敢保证,到了那里你们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
大家都问:“什么地方啊?这么神秘。”
郑紫若说:“到了那里你们就知道啦。”
大家见她故意卖关子,也就不再多问,便跟着她往外走。她们一直走进县城,来到县城东部的一个大院里。
这是一处十分宽敞的院落。院子的东北角是一座土坯垒成的“表砖”的三间北屋。由于院子东西方向很宽,在北屋西边还空出很大一片地方。房主人便在这片空闲的地方,以及整个院子的西半部,都种了许多槐村和枣树。乍一进院,就跟走进一片树林里一样。再仔细一看,每棵树上都拴着一匹马。这些马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毛色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十分强壮。姑娘们一看到这么多马,忍不住想走过去仔细观看。郑紫若叫住她们,说:“都过来,先听首长给咱们讲话。”
姑娘们一听,都赶紧排成整齐的队列,准备聆听首长的讲话。赵婉玲一边向四周环视,一边问:“首长在哪儿呢?”
郑紫若说:“都在北屋里。这不出来了吗?”
说话之间,就见郑紫旺、冯卫东、陈耀星等首长和两位骑兵师傅,从北屋里走了出来。郑紫若走到几位首长跟前,大声说:“报告首长,女子骑兵班的十二位同志,全部到齐。”
“好。”郑紫旺、冯卫东等人都向姑娘们走过来。
郑紫若紧跑几步,又来到姑娘们面前,提高声音说:“下面请首长给咱们讲话。”
郑紫旺缓步走到妇女们的队列前,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妇女同志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双鹿县抗日游击队的战士了。既然成了八路军战士,就要严格遵守八路军的纪律,时刻注意八路军的军容军貌,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叽叽喳喳、乱哄哄的了。”
郑紫若说:“这些我都跟她们讲过了。你就说正事吧。”
郑紫旺接着说:“现在,我们骑兵排的战马已经备齐,一共三十五匹马。我们几个人研究了一下,决定妇女优先,让你们女子骑兵班的同志先挑马。你们挑剩下的再让男骑兵用。好了,现在大家去挑马吧。”
姑娘们听后,一齐转身向拴马的地方跑去。
郑紫旺连忙大声喊:“等一下,等一下。”
郑紫若也大声说:“都回来,首长还有话说。”
姑娘们又都跑回来,站成两排横队。郑紫旺又说:“你们挑到称心的马后,这匹马就是你们最亲密的伙伴。你们要自己喂马,自己驯马,要像保养自己一样,保养自己的战马。这是一个骑兵最基本的素质。”他接着向大家问:“我说的这些,你们能不能做到?”
姑娘们都齐声说:“能。”
郑紫旺说:“好。现在大家去挑马吧。”
姑娘们这才又涌进马群,开始挑马。她们在马群当中走过来转过去,认真地观看着,品评着。当一位姑娘从一匹马的后面接近它时,陈耀星赶忙说:“别从后面接近它,小心它踢着你。”那姑娘赶紧闪到一边。
冯卫东说:“大家选中战马后,先不要接近它。等一会儿,我们的骑兵师傅会教你们如何接近它,以及如何牵马,如何喂马,如何驯马的知识。”
五分钟后,姑娘们都选到了自己中意的马匹。她们都不敢轻易接近马匹,只是站在离马不远的地方。陈耀星见此情景,向两位骑兵师傅说:“你们给大家讲讲吧。”
骑兵老李走到站在最外面的一位姑娘跟前,问道:“姑娘,你选的是哪匹马?”
那姑娘用手一指她旁边的一匹身躯小巧玲珑,毛色红白相间,但看着十分漂亮的马,说:“就是这匹马。”
老李向姑娘指的那匹马走去。
陈耀星向其他姑娘说:“老李给她讲,你们也都过来听着。”
姑娘们都赶过来,围在四周仔细聆听。
老李走到那匹马跟前,一边从树上往下解缰绳,一边说:“我们接近马匹时,不要从它的正前方接近。因为这样会给马带来一种压迫感,如果你的速度过快,还会给马造成惊慌。正确的方法是从马的一侧,通常是从左侧接近它。接近后,要站在马头的侧后方、马脖子的左侧,但不要贴住它的脖颈。牵马前进时,不能像在家里牵牲口那样,在马前面拽着它走,这样大多数马都会拒绝前进。正确的方法是:站在马头的侧后方,把马缰绳取下来,以右手握住缰绳,手与口衔环的距离约一拳宽,并用食指将两根缰绳分开。保持马头自然高度,马体正直。左手握住马缰绳的另一端,自然下垂。要求马前进时,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用右手轻轻向外推马头,待马前肢移动时,再引导马前进。二是用左手拿鞭子,轻轻磕马的腹部,马就会缓缓前行。三是用右手轻轻抖动缰绳,慢慢引导前进。这三种方法可以同时配合使用,也可以任选一种。另外,牵马前进时,步伐要与马保持一致,以免被马踩住脚。如果想让马停住,可以轻轻向下拽缰绳。马得到指令后就会停止前进。”老李为了让大家明白,还示范性地让马向前走了一截儿,又示范了让马停止的动作。
陈耀星看到这里,忍不住说:“这里头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们在家里牵马时,都是站在马前面拽着它走。”
老李笑着说:“你那是最犯忌的一种方法。大家注意:我们骑兵的一切指令都是用动作发出的,而不是用老百姓赶牲口时,用的‘嘚儿,驾,依,喔’等吆喝声,。”
年龄稍大的魏月英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那怎么让马拐弯呢?”
老李说:“牵马转弯时,应该先引导马向前走一段,以保持马身的稳定和平衡,然后再进行转弯操作。可用右手轻轻向右侧拽缰绳,让它向外拐。同时用左手配合,轻轻向外推一下马头。马就会顺从地向右拐弯。注意: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往里拽缰绳,让它向左拐,这样容易被马踩住脚。”老李示范性地让马在院里拐了两个弯,然后又说:“这些马都被初步驯过了。大家现在就可以按照我刚才说的,来试一下。你们谁先试?”
“我先来。”郑紫若快步从围观的姑娘们中间走出来。她走到一棵槐树跟前,把她选定的那匹马的缰绳从树上解下来。她选择的是一匹灰白色的马,身材不很高大,但很机灵,也很温顺。郑紫若按照老李讲的,先从左侧接近它,右手握住马缰绳距离口衔环一拳宽的地方,然后左手拿着马鞭轻轻一磕马的腹部,那匹马果然向前走起来。
走到快要转弯的时候,老李提醒说:“按照操作方法,让马向外拐。”
郑紫若说了声“知道”,便用右手轻轻向外侧一拉缰绳,同时,左手向外一推马头。在郑紫若的引导下,那匹马顺利地向右转了弯。老李高兴地说:“好,就是这样。”
郑紫若牵着马连续转了好几个弯,都比较顺利。
“大家都开始练吧。”老李向姑娘们说。
于是,大家都从树上解下自己选定的马,开始认真地练习。老李和小王在院里来回巡视着。发现谁练得不正确或不规范,便予以纠正。大约一个小时后,大家都基本掌握了这些技巧。赵婉玲向老李说:“你刚才教的这些,我们都学会了。开始教我们骑马吧。”
第36章 学骑马(下)
老李说:“还没到时候。必须把‘马下训练’都掌握完,才能进行‘马上训练’。
赵婉玲有些不耐烦地问:“‘马下训练’还有几项呢?”
老李说:“还有两项。一项是训练马后退,一项是训练马打圈。”
郑紫若问:“什么是打圈呢?”
老李回答:“打圈也叫调教索训练。就是用一根长缰绳牵着马,让它围着你转圈。现在我先教你们怎么让马后退。”他说着,便从郑紫若手里接过她那匹马,牵着马向前走了几步,又让马停下来,这才说:“让马后退的操作方法是:站在马的左肩外侧,转身面向马后,然后轻轻往后拉缰绳。注意:不要用大力,只是轻轻往后一拉。如果是经过人工训练的马,它就会随着你往后退。”说到这里,他转身向后,左手轻轻向后一拉缰绳,那匹马果然开始慢慢地、笨拙地向后退。
郑紫若、赵婉玲等几位姑娘,都露出惊喜的神色。于是大家都按照老李说的,在自己的马身上练习起来。赵婉玲站在马的左侧,将身躯转向后面,一连拉了三次缰绳,那匹马只是往下低了低头,并不住地摇晃脑袋,却一步也不往后退。她焦急地说:“老李师傅,我的马怎么不知道往后退呀?”
老李说:“如果它不随着你后退,那就是没有经过训练,或者训练得不成熟。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从零开始,耐心细致地训练它,让它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赵婉玲的马就是那匹多付了一百块银元、通身枣红色只有鬃毛和尾毛是黑色的骝马。这匹马虽然很好看,性情也温顺,但现在看来它还没有经过人工训练。赵婉玲一听说要“从零开始”,还要经过“耐心细致地训练”,立刻连声说:“完了完了,这一下我可惨了。我的马不会后退。”
老李笑着说:“姑娘,不用着急。我们两个骑兵到这里来,就是来帮助你们解决难题的。”
赵婉玲:“老李师傅,你快帮帮我吧。”
“我的马也不会后退。”“还有我的马,也不行。”“我的马也……”不一会儿,就出现了四匹不会后退的马。到最后,一共有七匹,将近一半的马不会后退。这些姑娘们都围在老李身边,焦急地说:“老李师傅,我们可怎么办呢?”
老李认真地说:“训练马后退,虽然比较麻烦,但经过认真训练,还是完全能够解决的。首先要让马了解你的意图,就是让它知道你是要让它后退。不过有一条,不能使劲往后扯缰绳,迫使马后退。因为这样马会十分痛苦,容易产生腻烦心理,往往事得其反。有时还会抗拒你的训练。……”
赵婉玲:“这么严重啊!你快教我们正确的方法吧。”
老李:“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要检查马是左脚靠前一些,还是右脚靠前一些。略微靠前的那条腿,就是应该首先向后挪动的一侧,因为这时这只脚的承重量已有所减少。轻轻扯一下马缰绳,让马头转向马蹄略靠后的一侧。但不要使劲硬把马头拉过去,而只是让它略微转移一下身体的重心。”
郑紫若问:“为什么要把身体的重心,转移到靠后的那条马腿上呢?”
老李解释说:“这是有它的道理的。大家知道,马是靠前肢来支撑前半身重量的,而多数重量又是由靠后的那条腿承担,我们把马头向前肢靠后的那一侧拉,就是为了把全部重量都转移到后面那条腿上,这样前面那条腿就可以轻松地向后迈。错误的做法是,打算让哪条腿往后迈,就把马头往哪一侧拉,这样就会把马前半身的重量全部压在那条腿上,所以它那条腿向后迈动就会很困难。”
郑紫若恍然大悟地说:“还真是那么回事。要想让它的左腿往后迈,就要把它前半身的重量往右腿上集中,这样它的左腿就可以轻松地往后迈了。反之,它就很难抬起腿来。”
“就是这个道理。”老李接着又说:“我们在向一侧推马头的同时,还可以用鞭子头轻压另一侧的马肩。这样,马就会意识到你是想让它这条腿往后迈。”说到这里,老李便开始做示范。他低下头看了一下,发现马的左腿靠前,右腿靠后,于是他把马缰绳轻轻向右一带,同时用鞭头轻轻一压马的左肩。那匹马的左腿果然向后迈了一步。
老李:“如果需要,可以让马头的转向更大一些,但不要增加对马肩的压力。只是让马鞭轻轻地触及。马的左前腿后退后,这一侧的马蹄就会对另外一侧的后腿产生一定的压力,马也就自然而然后退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马头,同时,用马鞭轻触另一侧的马肩,这样马就可以交替后退了。”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看了大家一眼,接着说:“下面大家开始练吧。”
姑娘们都按他说的,认真地练起来。很快便都掌握了让马后退的技巧。
老李见大家都已经掌握,这才又说:“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讲如何打圈。所谓打圈,就是通过一条长缰绳,也叫调教索,让马围着你转圆圈。在打圈以前,应给马配戴打圈肚带或马鞍,并带上水勒,还可以在水勒的下面配戴上笼头,这样就可以把调教索固定在笼头上,而不会造成用力拉扯衔铁。打圈的的操作方法是,先将马拉到场地的中心位置,左手拿着调教索,右手握鞭。面朝马左侧站立。然后,用马鞭轻轻触碰马匹,让它在小圈上开始慢步,通过不断放长调教索,让圈乘逐圈变大。驯马者一直站在中心位置,跟随马匹的行走节奏,或快或慢地移动身体。握着调教索的手臂应与口衔铁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大臂应靠在身体上。另外,打圈时要求左右两个方向都要训练。如果想调换方向,可以通过收缩缰绳的法办,让马转的圈越来越小,最后让马停在自己身边。再调过方向,让马继续打圈。”老李说着,又接过赵婉玲的马缰绳,给大家示范了一遍。最后他说:“大家现在就按照我说的,开始自己练习吧。”
大家又都开始练习起来。老李和小王则继续来回检查,发现谁练得不正确,便纠正过来。
一个多小时后,老李见大家都练得差不多了,这才说:“现在到了教你们骑马的时候。”
赵婉玲高兴地说:“总算熬到学骑马了。你快教我们吧。”
老李说:“关于骑马的内容有三项,一是如何上马,二是骑乘姿势,三是如何下马。下面先讲如何上马。在上马之前,要先给马套上鞍子,并系紧肚带。有些不老实的马,还要给它戴上口衔铁,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戴上嚼子’。上马时,应该从左侧上马,把两根缰绳分开,越过马头,挂在马的颈部。缰绳套在骑马者的手臂上,防止马逃跑,然后放下马镫。一般情况下,镫革的长度以骑乘人员的虎口到腋窝为准。注意:放下马镫时,不要碰及马的腹部。让马镫垂于马的一侧。骑马者靠近马头,并与马前肢正对站立。面向马体的斜后方,将左右缰绳整理为相等的长度,衔铁轻轻接触口角。左手握住缰绳,将无名指插入两根缰绳中间,抓住马的鬃毛,拳心向下。右手顺时针转动马镫,使马镫外侧对着自己。抬起左腿,左脚掌踩入马镫内。注意:只能把脚掌的前半部分踩入马镫内。如果把整个脚掌都套入马镫,万一马脱缰而逃,你的脚来不及退出来,就会被马拖着走,这会十分危险。左前掌踩入马镫后,右手抓住后鞍桥右侧,左脚尖向下压,使其位于肚带下方,但不能触及马体。右脚蹬地,借助右脚掌的弹力和两臂的力量,轻轻向上跳起。当左腿伸直身体挺起后,右腿伸直,抬起,迅速跨过马的臀部。注意:不要触及马体。随着右腿跨过马体,双手支撑体重,轻轻坐于马鞍上。上马后,右脚轻轻踩入马镫内,分开左右缰绳,双手握住缰绳。以上就是上马的过程。”
陶翠格忍不住说:“我的天哪!这么复杂呀?”
老李:“下面讲讲骑乘姿势。正确的骑乘姿势是:脚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要让耳朵、肩膀、臀部、脚跟,成为一条直线。这是小走的姿势。快走和快跑时,小腿、膝盖和大腿内侧用力夹马,身体稍前倾,臀部和马鞍似触非触,跟随马的跑动节奏起伏。注意:马在奔跑时,骑乘者不要坐在马鞍上,而是双脚用力蹬镫,由马镫和双腿支撑身体。”老李说完,从赵婉玲手里接过马缰绳,示范性地把左脚放进镫内,用力一蹬,身躯一跃而起,然后右腿向后一抬,跨过马的臀部,骑到了马背上。紧接着便将右脚踩进镫内,让马在场地上转了两圈。
赵婉玲又问:“那怎么下来呢?”
老李说:“下马时,通常从左侧下马。下马的动作是上马动作的相反顺序。下马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不借助马镫下马,一种是借助马镫下马。不借助马镫下马时,先两脚脱镫,左手握住缰绳,并抓住马的髻甲部,右手撑于前鞍桥上,身体稍向前倾,向后抬右腿,跨过马背,双手支撑身体,两腿悬垂于马体一侧,两脚同时落地。注意:要两膝稍曲,轻轻落地,不要触碰马的前肢。借助马镫下马时,左手握住缰绳,抓在马的髻甲部,右手撑在前鞍桥上,右脚脱离马镫,抬右腿跨过马背落地,随之左腿脱镫着地站立。也可在右腿跨过马背后,先不落地,将右手放于鞍部中间,双手支撑,左脚脱离马镫,双脚落地。”
姑娘们听到这里,都感叹说:“原来还要求这么严格呀?”
老李为了给大家示范一下,又按照他讲的,从马背上翻身下来。下马后收起马镫,将缰绳越过马头取下,用手正确握住缰绳,回到牵马的姿势。然后才向大家说:“你们都按照我讲的,开始练习吧。”
于是,姑娘们又都开始练习。大家练得都很认真,也很卖力,直到吃中午饭时才停下来。
双鹿县妇救会驻地。妇救会员都各自忙碌着。
郑紫若迈着轻快的步伐,从外面走进来。她一进院便大声说:“同志们,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大家一听,都停下手里的活计,向郑紫若围拢过来。
郑紫若继续说:“我们向上级提出的成立骑兵队的建议,得到了几位首长的首肯。他们批准我们成立一个女子骑兵班。一个班是十到十五个人,都要从妇救会里选拔产生。下面就请大家自愿报名吧。”
一个妇救会员问:“谁报名都可以吗?”
郑紫若说:“原则上谁报名都可以。但是选拔骑兵嘛,当然要选择那些身体强壮、胆大心细的人。”
“我第一个报名。”赵婉玲首先从人群中站出来。她接着又说:“要是王灵爱、孙青枝不去军区学习就好了,她俩一定也是合格的骑兵。”
郑紫若说:“这也少不了她们。等她三个人学习回来,一定让她们参加。”说着,将赵婉玲的名字记上,说:“大家继续报名。”
“我参加。”身材高大的妇救会员叶若军,走出人群大声说。
“好,你算一个。还有谁要报名。”
“我报名。”
“我参加。”
……
不大功夫,就有二十几个妇救会员报了名。郑紫若从中挑选了十二名身强力壮、性格泼辣的姑娘,再加上去军区“抗日军政学校”学习的王灵爱和孙青枝和吴秀丽,一共是十五个人,组成了女子骑兵班。随后,她便在自己的家乡郑家庄村,找了一个闲置的院子,每天起早贪黑,带着这些姑娘在大院里训练。
这一天上午,妇救会员们有的在练腿法,有的在练拳法。赵婉玲则手里拿着一把铮亮的马刀,,正在认真地练习刀法。练了一会儿,她将马刀往地上一扔,不耐烦地说:“紫若姐把咱们集合到这里,不是练腿法,就是练拳法,已经都好几天啦。到现在我们连马的影子都没见到。什么时候才能在真马身上练习呢?”
魏月英笑着说:“‘心慌吃不了热豆腐’,什么事都得慢慢来。紫若不是说今天就去找首长说这事吗?说不定一会儿就带来结果了呢?”
赵婉玲这才想起来:“对呀。紫若姐每天都是第一个来,今天到现在还没来。是不是去跟首长联系啦?”
魏月英说:“一定是。”
……
正说话间,只见郑紫若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她一进院,就大声说:“同志们,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我敢保证,到了那里你们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
大家都问:“什么地方啊?这么神秘。”
郑紫若说:“到了那里你们就知道啦。”
大家见她故意卖关子,也就不再多问,便跟着她往外走。她们一直走进县城,来到县城东部的一个大院里。
这是一处十分宽敞的院落。院子的东北角是一座土坯垒成的“表砖”的三间北屋。由于院子东西方向很宽,在北屋西边还空出很大一片地方。房主人便在这片空闲的地方,以及整个院子的西半部,都种了许多槐村和枣树。乍一进院,就跟走进一片树林里一样。再仔细一看,每棵树上都拴着一匹马。这些马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毛色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十分强壮。姑娘们一看到这么多马,忍不住想走过去仔细观看。郑紫若叫住她们,说:“都过来,先听首长给咱们讲话。”
姑娘们一听,都赶紧排成整齐的队列,准备聆听首长的讲话。赵婉玲一边向四周环视,一边问:“首长在哪儿呢?”
郑紫若说:“都在北屋里。这不出来了吗?”
说话之间,就见郑紫旺、冯卫东、陈耀星等首长和两位骑兵师傅,从北屋里走了出来。郑紫若走到几位首长跟前,大声说:“报告首长,女子骑兵班的十二位同志,全部到齐。”
“好。”郑紫旺、冯卫东等人都向姑娘们走过来。
郑紫若紧跑几步,又来到姑娘们面前,提高声音说:“下面请首长给咱们讲话。”
郑紫旺缓步走到妇女们的队列前,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妇女同志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双鹿县抗日游击队的战士了。既然成了八路军战士,就要严格遵守八路军的纪律,时刻注意八路军的军容军貌,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叽叽喳喳、乱哄哄的了。”
郑紫若说:“这些我都跟她们讲过了。你就说正事吧。”
郑紫旺接着说:“现在,我们骑兵排的战马已经备齐,一共三十五匹马。我们几个人研究了一下,决定妇女优先,让你们女子骑兵班的同志先挑马。你们挑剩下的再让男骑兵用。好了,现在大家去挑马吧。”
姑娘们听后,一齐转身向拴马的地方跑去。
郑紫旺连忙大声喊:“等一下,等一下。”
郑紫若也大声说:“都回来,首长还有话说。”
姑娘们又都跑回来,站成两排横队。郑紫旺又说:“你们挑到称心的马后,这匹马就是你们最亲密的伙伴。你们要自己喂马,自己驯马,要像保养自己一样,保养自己的战马。这是一个骑兵最基本的素质。”他接着向大家问:“我说的这些,你们能不能做到?”
姑娘们都齐声说:“能。”
郑紫旺说:“好。现在大家去挑马吧。”
姑娘们这才又涌进马群,开始挑马。她们在马群当中走过来转过去,认真地观看着,品评着。当一位姑娘从一匹马的后面接近它时,陈耀星赶忙说:“别从后面接近它,小心它踢着你。”那姑娘赶紧闪到一边。
冯卫东说:“大家选中战马后,先不要接近它。等一会儿,我们的骑兵师傅会教你们如何接近它,以及如何牵马,如何喂马,如何驯马的知识。”
五分钟后,姑娘们都选到了自己中意的马匹。她们都不敢轻易接近马匹,只是站在离马不远的地方。陈耀星见此情景,向两位骑兵师傅说:“你们给大家讲讲吧。”
骑兵老李走到站在最外面的一位姑娘跟前,问道:“姑娘,你选的是哪匹马?”
那姑娘用手一指她旁边的一匹身躯小巧玲珑,毛色红白相间,但看着十分漂亮的马,说:“就是这匹马。”
老李向姑娘指的那匹马走去。
陈耀星向其他姑娘说:“老李给她讲,你们也都过来听着。”
姑娘们都赶过来,围在四周仔细聆听。
老李走到那匹马跟前,一边从树上往下解缰绳,一边说:“我们接近马匹时,不要从它的正前方接近。因为这样会给马带来一种压迫感,如果你的速度过快,还会给马造成惊慌。正确的方法是从马的一侧,通常是从左侧接近它。接近后,要站在马头的侧后方、马脖子的左侧,但不要贴住它的脖颈。牵马前进时,不能像在家里牵牲口那样,在马前面拽着它走,这样大多数马都会拒绝前进。正确的方法是:站在马头的侧后方,把马缰绳取下来,以右手握住缰绳,手与口衔环的距离约一拳宽,并用食指将两根缰绳分开。保持马头自然高度,马体正直。左手握住马缰绳的另一端,自然下垂。要求马前进时,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用右手轻轻向外推马头,待马前肢移动时,再引导马前进。二是用左手拿鞭子,轻轻磕马的腹部,马就会缓缓前行。三是用右手轻轻抖动缰绳,慢慢引导前进。这三种方法可以同时配合使用,也可以任选一种。另外,牵马前进时,步伐要与马保持一致,以免被马踩住脚。如果想让马停住,可以轻轻向下拽缰绳。马得到指令后就会停止前进。”老李为了让大家明白,还示范性地让马向前走了一截儿,又示范了让马停止的动作。
陈耀星看到这里,忍不住说:“这里头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们在家里牵马时,都是站在马前面拽着它走。”
老李笑着说:“你那是最犯忌的一种方法。大家注意:我们骑兵的一切指令都是用动作发出的,而不是用老百姓赶牲口时,用的‘嘚儿,驾,依,喔’等吆喝声,。”
年龄稍大的魏月英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那怎么让马拐弯呢?”
老李说:“牵马转弯时,应该先引导马向前走一段,以保持马身的稳定和平衡,然后再进行转弯操作。可用右手轻轻向右侧拽缰绳,让它向外拐。同时用左手配合,轻轻向外推一下马头。马就会顺从地向右拐弯。注意: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往里拽缰绳,让它向左拐,这样容易被马踩住脚。”老李示范性地让马在院里拐了两个弯,然后又说:“这些马都被初步驯过了。大家现在就可以按照我刚才说的,来试一下。你们谁先试?”
“我先来。”郑紫若快步从围观的姑娘们中间走出来。她走到一棵槐树跟前,把她选定的那匹马的缰绳从树上解下来。她选择的是一匹灰白色的马,身材不很高大,但很机灵,也很温顺。郑紫若按照老李讲的,先从左侧接近它,右手握住马缰绳距离口衔环一拳宽的地方,然后左手拿着马鞭轻轻一磕马的腹部,那匹马果然向前走起来。
走到快要转弯的时候,老李提醒说:“按照操作方法,让马向外拐。”
郑紫若说了声“知道”,便用右手轻轻向外侧一拉缰绳,同时,左手向外一推马头。在郑紫若的引导下,那匹马顺利地向右转了弯。老李高兴地说:“好,就是这样。”
郑紫若牵着马连续转了好几个弯,都比较顺利。
“大家都开始练吧。”老李向姑娘们说。
于是,大家都从树上解下自己选定的马,开始认真地练习。老李和小王在院里来回巡视着。发现谁练得不正确或不规范,便予以纠正。大约一个小时后,大家都基本掌握了这些技巧。赵婉玲向老李说:“你刚才教的这些,我们都学会了。开始教我们骑马吧。”
第36章 学骑马(下)
老李说:“还没到时候。必须把‘马下训练’都掌握完,才能进行‘马上训练’。
赵婉玲有些不耐烦地问:“‘马下训练’还有几项呢?”
老李说:“还有两项。一项是训练马后退,一项是训练马打圈。”
郑紫若问:“什么是打圈呢?”
老李回答:“打圈也叫调教索训练。就是用一根长缰绳牵着马,让它围着你转圈。现在我先教你们怎么让马后退。”他说着,便从郑紫若手里接过她那匹马,牵着马向前走了几步,又让马停下来,这才说:“让马后退的操作方法是:站在马的左肩外侧,转身面向马后,然后轻轻往后拉缰绳。注意:不要用大力,只是轻轻往后一拉。如果是经过人工训练的马,它就会随着你往后退。”说到这里,他转身向后,左手轻轻向后一拉缰绳,那匹马果然开始慢慢地、笨拙地向后退。
郑紫若、赵婉玲等几位姑娘,都露出惊喜的神色。于是大家都按照老李说的,在自己的马身上练习起来。赵婉玲站在马的左侧,将身躯转向后面,一连拉了三次缰绳,那匹马只是往下低了低头,并不住地摇晃脑袋,却一步也不往后退。她焦急地说:“老李师傅,我的马怎么不知道往后退呀?”
老李说:“如果它不随着你后退,那就是没有经过训练,或者训练得不成熟。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从零开始,耐心细致地训练它,让它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赵婉玲的马就是那匹多付了一百块银元、通身枣红色只有鬃毛和尾毛是黑色的骝马。这匹马虽然很好看,性情也温顺,但现在看来它还没有经过人工训练。赵婉玲一听说要“从零开始”,还要经过“耐心细致地训练”,立刻连声说:“完了完了,这一下我可惨了。我的马不会后退。”
老李笑着说:“姑娘,不用着急。我们两个骑兵到这里来,就是来帮助你们解决难题的。”
赵婉玲:“老李师傅,你快帮帮我吧。”
“我的马也不会后退。”“还有我的马,也不行。”“我的马也……”不一会儿,就出现了四匹不会后退的马。到最后,一共有七匹,将近一半的马不会后退。这些姑娘们都围在老李身边,焦急地说:“老李师傅,我们可怎么办呢?”
老李认真地说:“训练马后退,虽然比较麻烦,但经过认真训练,还是完全能够解决的。首先要让马了解你的意图,就是让它知道你是要让它后退。不过有一条,不能使劲往后扯缰绳,迫使马后退。因为这样马会十分痛苦,容易产生腻烦心理,往往事得其反。有时还会抗拒你的训练。……”
赵婉玲:“这么严重啊!你快教我们正确的方法吧。”
老李:“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要检查马是左脚靠前一些,还是右脚靠前一些。略微靠前的那条腿,就是应该首先向后挪动的一侧,因为这时这只脚的承重量已有所减少。轻轻扯一下马缰绳,让马头转向马蹄略靠后的一侧。但不要使劲硬把马头拉过去,而只是让它略微转移一下身体的重心。”
郑紫若问:“为什么要把身体的重心,转移到靠后的那条马腿上呢?”
老李解释说:“这是有它的道理的。大家知道,马是靠前肢来支撑前半身重量的,而多数重量又是由靠后的那条腿承担,我们把马头向前肢靠后的那一侧拉,就是为了把全部重量都转移到后面那条腿上,这样前面那条腿就可以轻松地向后迈。错误的做法是,打算让哪条腿往后迈,就把马头往哪一侧拉,这样就会把马前半身的重量全部压在那条腿上,所以它那条腿向后迈动就会很困难。”
郑紫若恍然大悟地说:“还真是那么回事。要想让它的左腿往后迈,就要把它前半身的重量往右腿上集中,这样它的左腿就可以轻松地往后迈了。反之,它就很难抬起腿来。”
“就是这个道理。”老李接着又说:“我们在向一侧推马头的同时,还可以用鞭子头轻压另一侧的马肩。这样,马就会意识到你是想让它这条腿往后迈。”说到这里,老李便开始做示范。他低下头看了一下,发现马的左腿靠前,右腿靠后,于是他把马缰绳轻轻向右一带,同时用鞭头轻轻一压马的左肩。那匹马的左腿果然向后迈了一步。
老李:“如果需要,可以让马头的转向更大一些,但不要增加对马肩的压力。只是让马鞭轻轻地触及。马的左前腿后退后,这一侧的马蹄就会对另外一侧的后腿产生一定的压力,马也就自然而然后退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马头,同时,用马鞭轻触另一侧的马肩,这样马就可以交替后退了。”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看了大家一眼,接着说:“下面大家开始练吧。”
姑娘们都按他说的,认真地练起来。很快便都掌握了让马后退的技巧。
老李见大家都已经掌握,这才又说:“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讲如何打圈。所谓打圈,就是通过一条长缰绳,也叫调教索,让马围着你转圆圈。在打圈以前,应给马配戴打圈肚带或马鞍,并带上水勒,还可以在水勒的下面配戴上笼头,这样就可以把调教索固定在笼头上,而不会造成用力拉扯衔铁。打圈的的操作方法是,先将马拉到场地的中心位置,左手拿着调教索,右手握鞭。面朝马左侧站立。然后,用马鞭轻轻触碰马匹,让它在小圈上开始慢步,通过不断放长调教索,让圈乘逐圈变大。驯马者一直站在中心位置,跟随马匹的行走节奏,或快或慢地移动身体。握着调教索的手臂应与口衔铁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大臂应靠在身体上。另外,打圈时要求左右两个方向都要训练。如果想调换方向,可以通过收缩缰绳的法办,让马转的圈越来越小,最后让马停在自己身边。再调过方向,让马继续打圈。”老李说着,又接过赵婉玲的马缰绳,给大家示范了一遍。最后他说:“大家现在就按照我说的,开始自己练习吧。”
大家又都开始练习起来。老李和小王则继续来回检查,发现谁练得不正确,便纠正过来。
一个多小时后,老李见大家都练得差不多了,这才说:“现在到了教你们骑马的时候。”
赵婉玲高兴地说:“总算熬到学骑马了。你快教我们吧。”
老李说:“关于骑马的内容有三项,一是如何上马,二是骑乘姿势,三是如何下马。下面先讲如何上马。在上马之前,要先给马套上鞍子,并系紧肚带。有些不老实的马,还要给它戴上口衔铁,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戴上嚼子’。上马时,应该从左侧上马,把两根缰绳分开,越过马头,挂在马的颈部。缰绳套在骑马者的手臂上,防止马逃跑,然后放下马镫。一般情况下,镫革的长度以骑乘人员的虎口到腋窝为准。注意:放下马镫时,不要碰及马的腹部。让马镫垂于马的一侧。骑马者靠近马头,并与马前肢正对站立。面向马体的斜后方,将左右缰绳整理为相等的长度,衔铁轻轻接触口角。左手握住缰绳,将无名指插入两根缰绳中间,抓住马的鬃毛,拳心向下。右手顺时针转动马镫,使马镫外侧对着自己。抬起左腿,左脚掌踩入马镫内。注意:只能把脚掌的前半部分踩入马镫内。如果把整个脚掌都套入马镫,万一马脱缰而逃,你的脚来不及退出来,就会被马拖着走,这会十分危险。左前掌踩入马镫后,右手抓住后鞍桥右侧,左脚尖向下压,使其位于肚带下方,但不能触及马体。右脚蹬地,借助右脚掌的弹力和两臂的力量,轻轻向上跳起。当左腿伸直身体挺起后,右腿伸直,抬起,迅速跨过马的臀部。注意:不要触及马体。随着右腿跨过马体,双手支撑体重,轻轻坐于马鞍上。上马后,右脚轻轻踩入马镫内,分开左右缰绳,双手握住缰绳。以上就是上马的过程。”
陶翠格忍不住说:“我的天哪!这么复杂呀?”
老李:“下面讲讲骑乘姿势。正确的骑乘姿势是:脚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要让耳朵、肩膀、臀部、脚跟,成为一条直线。这是小走的姿势。快走和快跑时,小腿、膝盖和大腿内侧用力夹马,身体稍前倾,臀部和马鞍似触非触,跟随马的跑动节奏起伏。注意:马在奔跑时,骑乘者不要坐在马鞍上,而是双脚用力蹬镫,由马镫和双腿支撑身体。”老李说完,从赵婉玲手里接过马缰绳,示范性地把左脚放进镫内,用力一蹬,身躯一跃而起,然后右腿向后一抬,跨过马的臀部,骑到了马背上。紧接着便将右脚踩进镫内,让马在场地上转了两圈。
赵婉玲又问:“那怎么下来呢?”
老李说:“下马时,通常从左侧下马。下马的动作是上马动作的相反顺序。下马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不借助马镫下马,一种是借助马镫下马。不借助马镫下马时,先两脚脱镫,左手握住缰绳,并抓住马的髻甲部,右手撑于前鞍桥上,身体稍向前倾,向后抬右腿,跨过马背,双手支撑身体,两腿悬垂于马体一侧,两脚同时落地。注意:要两膝稍曲,轻轻落地,不要触碰马的前肢。借助马镫下马时,左手握住缰绳,抓在马的髻甲部,右手撑在前鞍桥上,右脚脱离马镫,抬右腿跨过马背落地,随之左腿脱镫着地站立。也可在右腿跨过马背后,先不落地,将右手放于鞍部中间,双手支撑,左脚脱离马镫,双脚落地。”
姑娘们听到这里,都感叹说:“原来还要求这么严格呀?”
老李为了给大家示范一下,又按照他讲的,从马背上翻身下来。下马后收起马镫,将缰绳越过马头取下,用手正确握住缰绳,回到牵马的姿势。然后才向大家说:“你们都按照我讲的,开始练习吧。”
于是,姑娘们又都开始练习。大家练得都很认真,也很卖力,直到吃中午饭时才停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