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6452
阅读:3006
发表:2021/9/17
108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远东神机》第82-108章
1-27
28-54
55-81
82-10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什么证件?”老人有些不解。
“离休证,退休证,工作证,都行。” 郑队长耐心地解释着。
“我只有身份证,”老人边说边翻着自己带着的包。
听到老人只有身份证,郑队长松了一口气,“要不,有事儿您去信访局吧,怎么样?那边也有领导。”
“信访局?”老人还是有些不解。
“是,信访局,您老出门顺着和平路往南走,前面第一个红绿灯往右拐,再一直往前走两百米就到了,挺近的。”郑队长这套磕说得挺溜,平日他经常这样为来找领导的老百姓们热情服务的。
“我不去信访局,我不是来送信的,”老人有些固执地说着,从包里取出一个小木盒,“我是来交党费的。”
郑队长见到老人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木盒的八个角都镶着银片,盒盖上镶嵌一枚银质的双头鹰徽章,徽章的周围围绕着典雅华丽的银线。
郑队长,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古典、如此漂亮的一个小木盒,他甚至有些惊呆了,这个古董文物得值上多少年的党费呀!郑队长愣了一下之后,急忙上前接过老人手捧着的小木盒,轻轻地把它放在小桌上。
门卫室里的几名武警战士闻声也围了上来,争相观看着这件稀奇的宝物,各自暗暗在心底评估着它的价值,能顶几年的党费。
终于送走了老人。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
郑队长答应老人把他的宝盒党费转交给组织,还给老人打了一个收条,并在上面盖上了一枚门卫收发邮件专用的红色收讫章。老人用颤巍巍的双手,一板一眼地把收条叠好,然后放到贴身里怀的衣兜里。
郑队长对自己快速简捷的稳妥处理方式暗自感到十分得意,既为领导分了忧解了难,也让老百姓如了愿以了偿。
郑队长正要把那个精致的小木盒锁到文件柜里,突然,他脑子里那根时刻保持警惕的神经,一下子绷了起来。
他急忙抄起内线电话,挂通了特警大队的防爆支队,请他们立刻派人火速赶到机关门卫室。同时,叫来一名武警战士赶紧去追刚才来的那位老人。
机关大门口设置了警戒线。黄色的荧光胶带,在凌冽的寒风中飒飒作响。
两名特警队员,身穿坚厚的黑色防爆服,头戴防爆头盔,准备要打开这个可疑的小木盒。
在他们头顶上的四个方向,都各有一台防爆的高清晰度安保监控摄像头,在实时传送着4K视频图像到指挥中心,其中两路通到市里,一路通到省里,还有一路通到……保密,不告诉你。
两名防爆队员,谨慎异常、异常小心、小心谨慎地打开了那个精致的小木盒。
小木盒打开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红布包。把红布展开,原来是一面五星红旗。由这面五星红旗包裹在里面的,是一个紫色的金丝绒小袋子,金丝绒袋子的袋口上紧紧地系着一根小红绳。
一名防爆队员,笨手笨脚地去解开那个小红绳,由于带着防爆手套,他解了半天也没有解开。
另一名防爆队员,硬顶着被处分的风险,也夹带着立功的侥幸,违反了操作规程地摘下了手套,徒手解开了小红绳,然后把金丝绒袋子里面的东西,倒在了五星红旗上面。
就在那一刻,整个门卫室突然闪亮出万丈光芒,照亮了机关的大院,照亮了大院里高大建筑上的玻璃幕墙。
照亮这一切的,是那面五星红旗,是红旗上那五颗金光闪闪的五角星,和散落在每颗五角星上金光闪闪的——
五颗切割得无比完美的钻石。
此刻,那位老人正站在松花江边。
怎么,那名年轻的武警战士没有追上坐在轮椅上的百岁老人?
废话,人家跟踪反跟踪的,已经多少年了,你丫一毛孩子,能跟得上当年的老特工?
夜晚的松花江边,非常绚丽。美轮美奂的灯光,照耀着冰封的江面。十里冰雕,银装素裹,十里冰灯,人间清欢。
但不知道为什么,老人不大喜欢这样的灯红酒绿、这样的花红柳绿、这样的穿红戴绿、这样的瘦红肥绿、这样的愁红惨绿。
他让重孙子推着自己,沿着松花江岸朝着北方走去,把那些红红绿绿远远地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下雪了,天很冷。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望着冰雪覆盖的江面,仿佛看到了当年流淌着的、如今依然在冰层下面流淌着的滚滚江水。
滚滚松花江北逝水,浪花淘不尽英雄。
老人也回想起一首诗来,是他在那次成功完成任务之后,回到特战部时,部里通讯科的机要员交给他的。
那是一首密码诗,是那位朝鲜小个子,发回来的最后一封电文:
我的生命是我的全部
我的全部是你的和平
你的和平是我的爱
我的爱是我的生命
全诗只用了七个代码:我的,全部,生命,爱,是,你的,和平。就像一个星期的七天,组成了一个月、组成了一年、组成了一生。
那是你的,我的,我们的,全部生命。
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
老人突然想撒尿了,这让他猛然想起了那个挺流行的段子。
老人回过头,对着自己的重孙子说了句:“帮我找根木棍儿去!”
“啥木棍儿?”重孙子好像没听懂。
“啥木棍都行。”老人说着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老人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到江边,对着空无一人的江面,解开了裤带……
对着江面,对着冰雪,对着夜空,老人高喊着:“重孙子!快来敲呀!晚了就冻住了!”
这才是真正的超豪华版!出门撒尿,重孙子拿着木棍儿在旁边敲。
一位百岁老人,伫立在松花江边,冰天雪地之中,一动不动。
(完)
作者注:
本书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参考、引用、抄录了大量的历史与现今有关文件。所有这些文件均由网上自由搜索获得,全部为电子文件。所有这些文件的名称、作者或编者、出处等相关信息请恕未能在此一一列出。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离休证,退休证,工作证,都行。” 郑队长耐心地解释着。
“我只有身份证,”老人边说边翻着自己带着的包。
听到老人只有身份证,郑队长松了一口气,“要不,有事儿您去信访局吧,怎么样?那边也有领导。”
“信访局?”老人还是有些不解。
“是,信访局,您老出门顺着和平路往南走,前面第一个红绿灯往右拐,再一直往前走两百米就到了,挺近的。”郑队长这套磕说得挺溜,平日他经常这样为来找领导的老百姓们热情服务的。
“我不去信访局,我不是来送信的,”老人有些固执地说着,从包里取出一个小木盒,“我是来交党费的。”
郑队长见到老人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木盒的八个角都镶着银片,盒盖上镶嵌一枚银质的双头鹰徽章,徽章的周围围绕着典雅华丽的银线。
郑队长,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古典、如此漂亮的一个小木盒,他甚至有些惊呆了,这个古董文物得值上多少年的党费呀!郑队长愣了一下之后,急忙上前接过老人手捧着的小木盒,轻轻地把它放在小桌上。
门卫室里的几名武警战士闻声也围了上来,争相观看着这件稀奇的宝物,各自暗暗在心底评估着它的价值,能顶几年的党费。
终于送走了老人。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
郑队长答应老人把他的宝盒党费转交给组织,还给老人打了一个收条,并在上面盖上了一枚门卫收发邮件专用的红色收讫章。老人用颤巍巍的双手,一板一眼地把收条叠好,然后放到贴身里怀的衣兜里。
郑队长对自己快速简捷的稳妥处理方式暗自感到十分得意,既为领导分了忧解了难,也让老百姓如了愿以了偿。
郑队长正要把那个精致的小木盒锁到文件柜里,突然,他脑子里那根时刻保持警惕的神经,一下子绷了起来。
他急忙抄起内线电话,挂通了特警大队的防爆支队,请他们立刻派人火速赶到机关门卫室。同时,叫来一名武警战士赶紧去追刚才来的那位老人。
机关大门口设置了警戒线。黄色的荧光胶带,在凌冽的寒风中飒飒作响。
两名特警队员,身穿坚厚的黑色防爆服,头戴防爆头盔,准备要打开这个可疑的小木盒。
在他们头顶上的四个方向,都各有一台防爆的高清晰度安保监控摄像头,在实时传送着4K视频图像到指挥中心,其中两路通到市里,一路通到省里,还有一路通到……保密,不告诉你。
两名防爆队员,谨慎异常、异常小心、小心谨慎地打开了那个精致的小木盒。
小木盒打开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红布包。把红布展开,原来是一面五星红旗。由这面五星红旗包裹在里面的,是一个紫色的金丝绒小袋子,金丝绒袋子的袋口上紧紧地系着一根小红绳。
一名防爆队员,笨手笨脚地去解开那个小红绳,由于带着防爆手套,他解了半天也没有解开。
另一名防爆队员,硬顶着被处分的风险,也夹带着立功的侥幸,违反了操作规程地摘下了手套,徒手解开了小红绳,然后把金丝绒袋子里面的东西,倒在了五星红旗上面。
就在那一刻,整个门卫室突然闪亮出万丈光芒,照亮了机关的大院,照亮了大院里高大建筑上的玻璃幕墙。
照亮这一切的,是那面五星红旗,是红旗上那五颗金光闪闪的五角星,和散落在每颗五角星上金光闪闪的——
五颗切割得无比完美的钻石。
此刻,那位老人正站在松花江边。
怎么,那名年轻的武警战士没有追上坐在轮椅上的百岁老人?
废话,人家跟踪反跟踪的,已经多少年了,你丫一毛孩子,能跟得上当年的老特工?
夜晚的松花江边,非常绚丽。美轮美奂的灯光,照耀着冰封的江面。十里冰雕,银装素裹,十里冰灯,人间清欢。
但不知道为什么,老人不大喜欢这样的灯红酒绿、这样的花红柳绿、这样的穿红戴绿、这样的瘦红肥绿、这样的愁红惨绿。
他让重孙子推着自己,沿着松花江岸朝着北方走去,把那些红红绿绿远远地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下雪了,天很冷。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望着冰雪覆盖的江面,仿佛看到了当年流淌着的、如今依然在冰层下面流淌着的滚滚江水。
滚滚松花江北逝水,浪花淘不尽英雄。
老人也回想起一首诗来,是他在那次成功完成任务之后,回到特战部时,部里通讯科的机要员交给他的。
那是一首密码诗,是那位朝鲜小个子,发回来的最后一封电文:
我的生命是我的全部
我的全部是你的和平
你的和平是我的爱
我的爱是我的生命
全诗只用了七个代码:我的,全部,生命,爱,是,你的,和平。就像一个星期的七天,组成了一个月、组成了一年、组成了一生。
那是你的,我的,我们的,全部生命。
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
老人突然想撒尿了,这让他猛然想起了那个挺流行的段子。
老人回过头,对着自己的重孙子说了句:“帮我找根木棍儿去!”
“啥木棍儿?”重孙子好像没听懂。
“啥木棍都行。”老人说着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老人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到江边,对着空无一人的江面,解开了裤带……
对着江面,对着冰雪,对着夜空,老人高喊着:“重孙子!快来敲呀!晚了就冻住了!”
这才是真正的超豪华版!出门撒尿,重孙子拿着木棍儿在旁边敲。
一位百岁老人,伫立在松花江边,冰天雪地之中,一动不动。
(完)
作者注:
本书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参考、引用、抄录了大量的历史与现今有关文件。所有这些文件均由网上自由搜索获得,全部为电子文件。所有这些文件的名称、作者或编者、出处等相关信息请恕未能在此一一列出。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