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9838
阅读:12523
发表:2014/9/25
都市
小说
你一定给了我什么(上)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是刚才踢花枪时闪着颈了吧?”周梦娇问。
“没事。”我直奔化妆室去回电话。
即便不借助卡宴的速度,回乡的路也并不遥远,但六年中,我仅回去过一次。那是我用这辈子攒下的第一笔存款——唱戏和唱戏之余摆地摊的全部收入,回乡给家里装了电话,给母亲买了养老保险。让她晚年也能向城里退休职工那样,按月领取生活费,是我很早时的一个梦。给父亲的,就只有一瓶酒。
说来奇怪,我一直觉得酗酒是一件万恶的事,但却不知除了酒,还有什么能让那样一个老男人笑出十足的童真。一樽在握,夫复何求!他的愿望原不难满足。以至于我从画妆室直接踏上回家的路时,仍没忘顺手拿起一瓶酒。这是上次想请师父喝的青瓷茅台酒。但师傅当时生怕久待下去会生出什么事端,演出一结束就带着曲建和金蝉不辞而别。
虽说几年来一直过着夜兴晨寐的生活,但独自长途夜行还是第一遭。车一上高速,城市的灯火渐行渐远,路面显得前所未见的宽阔,原野显出前所未有的空旷,夜航的飞机飞得分外低缓,月光流出一地难得一见的清明,安祥而又苍凉。心中的焦急稍稍平服了些。是呀,无论大喜大悲,有多少时候我们不是照单全收。母亲在电话里说,父亲执意不上医院,因为半年前就确诊过了,他的酒精肝已经无药可救,这是他和我们都必须接受的结果。父亲坚持不告诉我们四兄妹,是觉得谁也没有回天之力,说也无益。
是呀,即便无助交织着无奈,凄凉隐忍着不甘,但除了接受,别无可为,这就是面对不敌外力的境遇、不能扭转的命运的时候,人心深处潜藏的苍凉罢。它总在猝不及防时袭来,让人溃不成军。
视线模糊了,我赶紧抹一把眼睛,半开车窗,放初夏的晚风进来聒噪,阻止思绪滑得太远。泥土气息随风扑来,簇拥着我的鼻翼,儿时走夜路和少年时在乡野露天戏台的场景再现了。与眼下夜行多回忆不同,儿时心中脑海翻腾的多是幻想。乡间小道两旁尽是庄稼地,油菜、玉米、红薯、水稻,高梁、小麦,一年四季轮番登场。如水的月光流泻到庄稼地,晚风吹动着庄稼的枝叶,微弱的银光浮动着出一波波细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蟋蟀、蛙声、蝉鸣,远远近近地传来,此起彼伏,恣意而响亮,反而使月夜显得特别沉寂,仿佛天地间只回响着自己的脚步和心跳声,只感到背后有悄无声息的尾随之物,只觉得脖颈后脑凉森森的。儿时的自己惊诧于原来寂静比巨响更令人恐惧莫名。现在想起来不禁感慨,人安歇时,大地复归于花鸟鱼虫的国度,复归于无车马之扰耳,无名利之劳形的乐园,让人得以在静观中,释放些许苍凉悲情……
如今农家多是单家独户,我进村时,只有几声狗叫穿透夜幕远远近近地传过来。曾经一进村就惊动一大院子人的情形可以避免了。只有一扇窗还透着灯光,我向着那光亮急切而往。
母亲看见车灯近来,出门来迎我。她瘦弱的身影背着屋内的灯光,在凌晨四点的冷风中,单薄柔弱如芦苇,稀疏的短发颤簌如秋叶。
“怕是只有你,赶得上见这一面。上海和广州的哥哥妹妹们怕是来不及了。”母亲的声音轻飘得近似自言自语。
我的心一沉,明白母亲说的这一面是“最后一面”:“那赶紧送医院吧!”
知道只有自己回来,我有些失落。按说,也该习惯了,自哥哥妹妹上中学住校,长长的日子里,我成了回家陪母亲最多的孩子。毕竟,学戏和唱戏的活动范围都在本土本乡,离家的距离多在步行一天可以抵达的范围。但这一次不同,我们生命的来处,就要出现缺口了,我感到心深处平时不曾留意的某一处也面临坍塌。即便不能扶大厦于将倾,能作见证也少点遗憾吧。
“你爸不会上医院的。前村的田医生两点钟才走,说天一亮再来瞧。”
“好,待会儿我去接他。”
“他爸,三娃回来啦!”母亲对着床头高声说,把我往床边让。
床上,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动了动干瘪的唇和塌陷的腮,以及竹签似的手指,双眼激动地直冒精光,却吐不出一句清晰的话……我不由自主地握住他的手,蹲在床前,无语泪先流。
这是那个自我记事起,成天价的在外蹦跶,十天半月不着家,不是贩卖牲口就是倒卖粮种或肥料,除了喝酒还是喝酒,无所顾忌地挥霍着超常精力的父亲么?这就是那个在家听几声埋怨或恳求,就对老婆拳脚相加的暴君么?这就是年岁尚不满甲子,就老态毕露的我的父亲么?
他在对我笑,他有话对我说。
我侧耳贴近他嘴边,努力辨析他含混在喉头的词语。他虽然喘着粗气,但气息非常微弱。声音没抵达唇边就消散了。
“要酒?!”这就是父亲了!我像哄孩子一样对他说,“酒,我带回来了,等您好了我们一起喝!明天一早,我们先上医院。”
母亲叹了口气,提醒我:“这个时候,别说酒,要大烟也得给他……”
我赶紧从车上取来酒打开,又找来吸管,递到父亲嘴边。
父亲摇了下头,示意要起身。我赶紧扶起,让他轻得令我诧异的身体靠在我的肩头。母亲已把酒倒在父亲常用的酒杯里,捧到他嘴边。酒一沾唇,我感到父亲的身体较先前温软起来,恢复了些元气。
攒足一口气,在母亲的帮助下,父亲昂头喝完了杯中的酒。我侧着头,看见那一抹童真已然又在他的脸上漾开。良久,好像笑累了似的,他示意我放下他。枕上的他,笑意依旧,眼神渐渐涣散了,声音却分外清晰:“我去了。”
母亲抑住哭声命令我:快喊“爸”,他还听得见。
我猛然想起,自从他为我的成绩不好而庆幸时,我再没有认真地叫过一声“爸”。
“爸!爸!爸!爸!”我一口气喊了四声,替我们四兄妹都叫了一遍。
他在我的喊声中合上了双眼。面带笑意。
这是在舞台的生离死别之外,我第一次置身生死两隔处境。一时间,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我去找医生。”
“没事。”我直奔化妆室去回电话。
即便不借助卡宴的速度,回乡的路也并不遥远,但六年中,我仅回去过一次。那是我用这辈子攒下的第一笔存款——唱戏和唱戏之余摆地摊的全部收入,回乡给家里装了电话,给母亲买了养老保险。让她晚年也能向城里退休职工那样,按月领取生活费,是我很早时的一个梦。给父亲的,就只有一瓶酒。
说来奇怪,我一直觉得酗酒是一件万恶的事,但却不知除了酒,还有什么能让那样一个老男人笑出十足的童真。一樽在握,夫复何求!他的愿望原不难满足。以至于我从画妆室直接踏上回家的路时,仍没忘顺手拿起一瓶酒。这是上次想请师父喝的青瓷茅台酒。但师傅当时生怕久待下去会生出什么事端,演出一结束就带着曲建和金蝉不辞而别。
虽说几年来一直过着夜兴晨寐的生活,但独自长途夜行还是第一遭。车一上高速,城市的灯火渐行渐远,路面显得前所未见的宽阔,原野显出前所未有的空旷,夜航的飞机飞得分外低缓,月光流出一地难得一见的清明,安祥而又苍凉。心中的焦急稍稍平服了些。是呀,无论大喜大悲,有多少时候我们不是照单全收。母亲在电话里说,父亲执意不上医院,因为半年前就确诊过了,他的酒精肝已经无药可救,这是他和我们都必须接受的结果。父亲坚持不告诉我们四兄妹,是觉得谁也没有回天之力,说也无益。
是呀,即便无助交织着无奈,凄凉隐忍着不甘,但除了接受,别无可为,这就是面对不敌外力的境遇、不能扭转的命运的时候,人心深处潜藏的苍凉罢。它总在猝不及防时袭来,让人溃不成军。
视线模糊了,我赶紧抹一把眼睛,半开车窗,放初夏的晚风进来聒噪,阻止思绪滑得太远。泥土气息随风扑来,簇拥着我的鼻翼,儿时走夜路和少年时在乡野露天戏台的场景再现了。与眼下夜行多回忆不同,儿时心中脑海翻腾的多是幻想。乡间小道两旁尽是庄稼地,油菜、玉米、红薯、水稻,高梁、小麦,一年四季轮番登场。如水的月光流泻到庄稼地,晚风吹动着庄稼的枝叶,微弱的银光浮动着出一波波细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蟋蟀、蛙声、蝉鸣,远远近近地传来,此起彼伏,恣意而响亮,反而使月夜显得特别沉寂,仿佛天地间只回响着自己的脚步和心跳声,只感到背后有悄无声息的尾随之物,只觉得脖颈后脑凉森森的。儿时的自己惊诧于原来寂静比巨响更令人恐惧莫名。现在想起来不禁感慨,人安歇时,大地复归于花鸟鱼虫的国度,复归于无车马之扰耳,无名利之劳形的乐园,让人得以在静观中,释放些许苍凉悲情……
如今农家多是单家独户,我进村时,只有几声狗叫穿透夜幕远远近近地传过来。曾经一进村就惊动一大院子人的情形可以避免了。只有一扇窗还透着灯光,我向着那光亮急切而往。
母亲看见车灯近来,出门来迎我。她瘦弱的身影背着屋内的灯光,在凌晨四点的冷风中,单薄柔弱如芦苇,稀疏的短发颤簌如秋叶。
“怕是只有你,赶得上见这一面。上海和广州的哥哥妹妹们怕是来不及了。”母亲的声音轻飘得近似自言自语。
我的心一沉,明白母亲说的这一面是“最后一面”:“那赶紧送医院吧!”
知道只有自己回来,我有些失落。按说,也该习惯了,自哥哥妹妹上中学住校,长长的日子里,我成了回家陪母亲最多的孩子。毕竟,学戏和唱戏的活动范围都在本土本乡,离家的距离多在步行一天可以抵达的范围。但这一次不同,我们生命的来处,就要出现缺口了,我感到心深处平时不曾留意的某一处也面临坍塌。即便不能扶大厦于将倾,能作见证也少点遗憾吧。
“你爸不会上医院的。前村的田医生两点钟才走,说天一亮再来瞧。”
“好,待会儿我去接他。”
“他爸,三娃回来啦!”母亲对着床头高声说,把我往床边让。
床上,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动了动干瘪的唇和塌陷的腮,以及竹签似的手指,双眼激动地直冒精光,却吐不出一句清晰的话……我不由自主地握住他的手,蹲在床前,无语泪先流。
这是那个自我记事起,成天价的在外蹦跶,十天半月不着家,不是贩卖牲口就是倒卖粮种或肥料,除了喝酒还是喝酒,无所顾忌地挥霍着超常精力的父亲么?这就是那个在家听几声埋怨或恳求,就对老婆拳脚相加的暴君么?这就是年岁尚不满甲子,就老态毕露的我的父亲么?
他在对我笑,他有话对我说。
我侧耳贴近他嘴边,努力辨析他含混在喉头的词语。他虽然喘着粗气,但气息非常微弱。声音没抵达唇边就消散了。
“要酒?!”这就是父亲了!我像哄孩子一样对他说,“酒,我带回来了,等您好了我们一起喝!明天一早,我们先上医院。”
母亲叹了口气,提醒我:“这个时候,别说酒,要大烟也得给他……”
我赶紧从车上取来酒打开,又找来吸管,递到父亲嘴边。
父亲摇了下头,示意要起身。我赶紧扶起,让他轻得令我诧异的身体靠在我的肩头。母亲已把酒倒在父亲常用的酒杯里,捧到他嘴边。酒一沾唇,我感到父亲的身体较先前温软起来,恢复了些元气。
攒足一口气,在母亲的帮助下,父亲昂头喝完了杯中的酒。我侧着头,看见那一抹童真已然又在他的脸上漾开。良久,好像笑累了似的,他示意我放下他。枕上的他,笑意依旧,眼神渐渐涣散了,声音却分外清晰:“我去了。”
母亲抑住哭声命令我:快喊“爸”,他还听得见。
我猛然想起,自从他为我的成绩不好而庆幸时,我再没有认真地叫过一声“爸”。
“爸!爸!爸!爸!”我一口气喊了四声,替我们四兄妹都叫了一遍。
他在我的喊声中合上了双眼。面带笑意。
这是在舞台的生离死别之外,我第一次置身生死两隔处境。一时间,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我去找医生。”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