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373
阅读:14
发表:2025/9/20
62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62章:铩羽西府(三)
1
…
61
62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四
程悦长率新4旅从玉都庙、党原镇一带北上援救6纵总部和教导旅,敌骑兵包抄过来,新4旅仓促应战,未能救出教导旅。
旅长程悦长再次收拢调整队伍,准备再次向屯子镇攻击。
政委黄振棠说:“我们现在处境也非常恶劣,由番号判断,我们面前之前乃是青马集团主力82师师直属特务团,我部新来,尚未构筑有效工事,敌人很可能趁我不备之时突然袭击我们。”
程悦长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马头坡,这个位置特别重要,我们不但要救出教导旅,还得保证总部的转移和彭总的安全。”
黄振棠道:“如果我们失利,总部后方空虚,敌人就会围过来,总部东返将面临很大危险。”
程悦长道:“我说得正是这个意思!”
黄振棠道:“我们的任务不轻,你是不是担心敌人会从侧后袭击我们。”
程悦长道:“正是这样!”
黄振棠道:“你带旅部和771团于正面与敌交锋,我带16团绕道新杜家,防止敌人侧后袭击。”
程悦长道:“你到了那边,很可能面临更为残酷的战斗。”
黄振棠道:“你在正面,会更残酷。”
程悦长道:“我们任务都不轻松。要以不怕牺牲的精神打击敌人。只要把屯子镇撕开一道口子,我们即可掩护教导旅突围。”
黄振棠即带领16团前往新杜家,临行时,他对程悦长说:“好自为之。”
程悦长说:“你们那边打的好,就会减轻我这边的压力。”
黄振棠走了,程悦长又对第3团团长夏益善、政委高洛平道:“一旦教导旅突围,你们即可掩护全旅后勤机关向东转移。”
果然不出所料,青马军马继援整82师直属特务团、山炮营、卫士大队共4千多人,由特务团团长杨修戎率领,于马头坡正面杀了上来。
杨修戎对冲在前面的第一营营长韩小侠道:“共军救兵到来,第一次未能成功解救,士气正衰,现在趁其野战工事未能构筑之契机,一鼓作气杀上去,定能获胜。”
于是指挥部队拼死冲杀上来,但未料新4旅771团早有准备,一顿迎头痛击,青马第一线攻击部队死伤惨重,营长韩小侠、副营长沙万青、连长铁万良负重伤,攻击失败。
杨修戎见正面攻击受阻,旋又调集人马从马头坡北侧迂回到新杜家,试图包抄新4旅侧翼。
黄振棠率16团刚刚赶到新杜家,正要准备修筑工事,青马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向新杜家杀过来。一部分已经冲入村里,在道路上来回冲杀,青马骑兵越来越多。
16团团长袁学凯对旅政委黄振棠和副团长刘广汉道:“敌骑兵越来越多了,我阵地有被冲垮之危险。你们在这里掩护我,我带敢死队突击一下,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刘广汉道:“我也去,你从左边突击,我带2营到右边,两厢夹击,更可挫敌锐气。”
旅政委黄振棠同意了他们的方案,便令16团主力向敌阵猛攻,以掩护两位团长从左右两翼突击。
于是,袁学凯、刘广汉迅速组织起敢死队,扛起轻重机枪,从左右两侧徒步冲向敌阵来回射杀,火力凶猛,给青马骑兵以致命杀伤。16团敢死队也死伤过半,2营教导员张荣德带队冲锋时当场阵亡。
青马82师特务团在不要命的16团敢死队的打击下死伤惨重,败下阵来,右翼阵地出现空虚。特务团团长杨修戎看到自己的手下官兵死的死伤的伤,血流成河,面对82师师长马继援放声大哭。
屯子镇内,罗元发第6纵队分三批向外突围。
镇子外,马头坡方向枪声一阵紧似一阵,知道新4旅正在与敌发生激烈交战,遂从镇内向敌冲杀,6日深夜,镇外马头坡一线出现空虚之时,纵队司令员罗元发、政委徐立清和教导旅旅长陈海涵命令部队将拿不走的物资和重武器全部销毁,趁敌未合围之时,从屯子镇向外冲了出来。教导旅由内向外冲杀竭力突破,新4旅集中火力掩护,第6纵终于从屯子镇撤出,撤退中教导旅政委关盛志负伤。
罗元发第6纵经历了长武、冉店桥、张家坡、屯子镇历次残酷战斗,部队严重损伤。战役结束后,六纵到山西河津、稷山、新绛等县进行两个多月的休整,才恢复了一点元气。
7日中午,在程悦长新4旅掩护下,彭德怀率西野总部从南庄李家,沿公路回头向西经翟家转向东南,经上肖向荔镇转移。
彭德怀命令王世泰第四纵在屯子镇至肖金镇公路线上进行机动防御,可是四纵也真不争气,不知什么原因,警三旅五团团长郭应春违抗命令,擅自将部队撤到肖金镇以东。致使屯子镇至肖金镇一线出现缺口。
彭德怀率西野司令部、1纵纵直机关及6纵纵直机关和教导旅刚从南李家向荔镇突围,青马骑兵82师就将通向荔镇和萧金的缺口封上了,4纵的机动防御落空,只得向后撤走。留在后面的新4旅和独1旅一部被青马骑兵阻断,与总部失去联系。而且,敌骑兵源源压过来,使彭德怀总部突围造成很大威胁。
******
为解除东撤后顾之忧,彭德怀命令2纵顿星云独4旅围困肖金镇,不使肖金镇敌军东顾。独4旅11团旅政委杨秀山带领,作为机动,在侧后协助。
杨秀山率11团到了三不同,却发现这里没有重兵守把,遂迅速占领了这个交通要道。彭总听说占领了三不同,连声说了三个:好,好,好!
5月8日黄昏,西野部队全部通过三不同,晚上九点多,杨秀山带着部队摸黑急速撤退,行不到十里,后面大批敌军蜂拥而来。
******
却说之前4月26日彭德怀攻打宝鸡之时,在岐山阻敌的第4纵不战自退,裴昌会集团长驱直入,致使宝鸡门户洞开。彭德收急令程悦长新4旅在凤翔县城东阻截敌整编65师, 令第2纵队张仲翰独6旅在元大营阻截整编第1师。完成任务后,程悦长新4旅随总部北上,而张仲翰独6旅却与总部失去联系。
失去联系后,张仲翰率部向西,到达宝鸡,主力已经北上,旋即北上,寻找主力。裴昌会集团的钟松整编第36师在后紧追不放。
此时,敌我激烈混战,犬牙交错,情况不明,总部又不知去向,张仲翰率独6旅于5月3日到达荔镇,旋即占领了该镇。还未喘气,敌人南北两路便向荔镇发起猛烈攻击。南面是钟松整36师,北面是马继援82师。
荔镇地处北去庆阳、南接长武、西通屯子镇、东出三不同的咽喉要道,张仲瀚坚信这里双方必争要地,总部很可能从此处经过。便命令部队坚守荔镇,寸土不让,与南北两军展开激烈战斗。
5月4日,政委曾涤来到荔镇,之后,西野政治部主任甘泗琪也来到荔镇,宣布彭德怀嘉奖令。
5月5日,总部来电,要他们坚守荔镇,以保证总部向东撤退。
5月8日,张仲瀚在荔镇经历了生死之战,反复争夺,损失极大。18团团长陈国林及一营营长李文泉牺牲,18团全团仅剩十余人。
张仲翰不得已向总部请求援助。不久,徐国贤的359旅赶到。两个旅节节抵抗,一直坚持到临近黄昏,消耗了两个旅的全部子弹和炮弹,以伤亡四百多人的代价完成了抗击国军整36师和青保一团的进攻的任务,掩护西北野战军总部顺利通过荔镇。
彭德怀率西野主力,一路且战且走,于5月12日到达到马栏、转角地区,这里是老解放区,也是此次战役发起时的集结地,西野总算是完全摆脱了胡马军的追击。
******
而新4旅的英勇顽强的阻敌,救出6纵直属机关和教导旅之后,一直坚持到7日下午4点,西野主力顺利突围。但是,由于屯子镇至肖金镇之间防线被青马骑兵占领,新4旅被隔在西边,与已经远去的西野和6纵总部失去联系。
青马骑兵在发觉西野突围之后,恼羞成怒,回头将新四旅包抄过来。新4旅陷入了敌人重兵包围之中。
新4旅在完成掩护任务之后,按照命令向荔镇方向转移。但通向荔镇的各条道路均已被青马部队占据。771团向左,16团向右,杀出一条血路,继续前行,在路上遇到了掉队的1纵358旅伤员和从翟家、芦家岭一路撤来的独1旅第1团、第3团部分部队,两路人马合兵一处,与大批青马骑兵陷入苦战。一股股骑兵轮番向部队冲击,部队在抗击中一片混乱。新4旅旅长程悦长、政委黄振棠组织部队数次冲锋,均未奏效。771团政委张世功带头扛起机枪拼死向外冲击,但还是不能突围。到晚,部队被围在上下肖村一个一面是山、三面是沟的狭小地带上。
入夜以后,骄横的青马骑兵向这边喊话:“共军兄弟们听着,你们已经被层层包围了,跑是跑不了的,赶快投降吧!”
政委黄振棠说:“敌人以为我们走到绝路上了,我们趁他们放松警惕时突围。”
程旅长说:“敌人在路口上架起了机枪,但在山这面悬崖陡壁是不会架机枪的。我们从山这面的山崖上吊下去。”
一会儿战场寂静下来了,对面篝火旁边的青马骑兵们都躺下睡觉了,深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大家集中裹腿布结成双股绳索, 指战员们抓住300多米长的绳子,顺着悬崖攀壁而下。果然不出所料,悬崖下敌人没有设防,连巡逻哨也没有。新4旅摆脱了险境。之后,为避免重陷敌重围,旅长程悦长无奈决定,全军分散行动,班自为战,人自为战,选路突围。
突围出来的官兵一路向西北经太平、曲子转入边区,另一部分则经宁县向东进入根据地。
******
经过西府、陇东长途跋涉,连续不分昼夜的战斗,6纵新4旅伤亡5千余人,人困马乏,大伤元气。退回根据地后,奉命跨过黄河瀑布,东渡禹门口,进驻山西河津县一带休整。
此战,西野1000多名官兵和伤病员被浮,被集中运押于陇东宁县城7个地坑里,由马继援部八十二师直属工兵营600多人、宁县地方保安自卫队400多人看押。
5月7日晚,城外西野4纵警3旅警7团攻打宁县城,试图救出这些被俘人员。被俘的西野将士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了惨烈的越狱暴动,未能成功,参与暴动的地坑内被俘人员无一幸免,全部遇难。
在被俘人员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他的名字叫吴满有。
1934年,共产党在延安搞土地革命。从榆林横山县山沟里逃荒到延安的农民吴满有分到了一架约有120亩土地的荒山。这个妻子饿死,两个女儿送人的贫穷农民爱地如命,自此有了这100多亩山地,便用全部心血辛勤耕作,粮食越攒越多。他给边区政府上交的公粮,也远远超出其他农民。1941年,他收粮34石,公粮就缴了14石3斗,还有公草1000斤,并买了公债与公盐代金券815元。
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发表了莫艾的通讯——《忘不了革命好处的人——记模范劳动英雄吴满有》,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毛指出:只有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才能冲破国民党封锁,到最后胜利。“这是宣传吴满有的战略意义。”
朱德也说,吴满有这篇报道的社会价值,不下于20万石公粮。而20万石,是1941年陕甘宁边区征粮的总数。
1943年1月11日,担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锐,为解放日报撰写社论,标题是《开展吴满有运动》。
诗人艾青专门来吃住在吴家,写了一首叫《吴满有》的长诗 。
吴满有火到什么程度?
当时延安有一种香烟,叫‘吴满有牌’,还有一部电影,就叫《吴满有》。
当年的延安,老百姓除夕送灶爷,都挂着吴满有的像。因为吴满有代表着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到1946年,延安农民吴满有已给边区政府贡献小米85石,(合计3万4千余斤);815元钱;草1000斤;牛4头,羊40只。
事实上,吴满有的贡献不止于此。他是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精神的代表人物。1943年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就是由吴满有和另一个劳动模范、退伍军人杨朝臣军民劳动竞赛拉开的序幕。
吴满有弟弟参军是西野战士,他说:“我兄弟用血保卫边区,我用汗水保卫边区。”
1945年春节,吴满有把自家喂的一头猪杀了,一点没留,全部送给中央办公厅。而他家的年夜饭里还有糠窝窝。
农民吴满有也是毛泽东的座上宾,毛曾多次看望吴满有。吴满有也曾多次给毛送粮食、蔬菜,每年送去最好的一石小麦和一石小米。
1946年春,毛岸英已从苏联回国,毛泽东专门安排他住在吴满有家,吃住在吴家,跟着吴家父子一起劳动。晚上,毛岸英就和吴满有的长子吴仲富一起,睡在窑洞炕上。吴满有在窑洞门口铺一块木板,说是“挡风”,其实是为了保护毛岸英。毛岸英在吴家住了7个月,到当年的11月,才由吴满有送回毛泽东身边。
延安撤退时,吴满有随军撤离,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军二纵民运部副部长。
1948年的5月8日,西北野战军组织西府战役攻打宝鸡失利,吴满有被蒋军俘虏。国民党为此大肆炒作,西安电台发表三次广播,内容是吴满有的讲话,表示他弃暗投明,脱离共产党。还发表了他的自白书,自白书中充满浓厚的政治语言。问题是,吴满有根本不识字。
他先在西安关押,后又被送到了南京。当年9月,他和中共中原军区的另一位军官杨经曲,被安排参加记者会。一张老照片上,留着两撇山羊胡、穿着棉袄的吴满有,看起来心事重重。
1949年11月,国民党大势已去,被关押在重庆合川的吴满有,也获得自由。1950年3月,他回到了延安。但是,他已经被宣布为叛徒,开除了党籍。
没有人知道吴满有那时的心情,他已是百口莫辩。
那篇自白书是不是真的,吴满有是不是真的叛变,其实很好判断。吴满有一直被关押,也未给革命事业造成什么损失,被俘不是他的过错,吴满有有功于国,而且,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农民出身的吴满有。
******
1948年5月26日,彭德怀主持召开了西北野战军第二次前委扩大会议。
会上,彭德怀对4纵领导干部进行了严厉批评:“你有电台,完全可以请示报告,敌人力量大抗不住也可以报告,而你既不抗击于岐山之东,又不抗击于岐山之西。你撤,既不通知友邻部队,又不告诉我们,总该打个招呼吧?部队在行军路上住老乡的房子,走时还给房东打个招呼,你们的组织纪律性哪里去了?” 他大骂4纵司令员王世泰:“我现在枪毙你的心思都有。”
警三旅旅长黄罗斌和第五团团长郭应春被撤职。
王世泰写了检讨书,不敢当面见彭德怀,只好交习仲勋转交。
五
在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转战西府受挫之时,毛泽东正在河北阜平的城南庄运筹帷幄,指挥全国各战场打出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地区。
4月30日至5 月7 日,毛泽东在城南庄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称为城南庄会议。会议讨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地区的问题。会议还讨论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问题。
城南庄会议结束后不久,一天早晨,有两架国民党轰炸机突然飞临城南庄上空。
毛泽东的政治秘书陈伯达正要准备去吃早饭,吃到飞机声响,急忙跑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习惯夜里工作,他工作了一个通宵,身穿蓝条毛巾睡衣刚要躺下休息,陈伯达闯了进来:“主席,敌机来了,快走!”
毛泽东犹豫,陈伯达说:“飞机就在头顶上,要赶快走!”便让警卫员拉起毛泽东,向房后防空洞跑去。
绕过一道墙,警卫员说:“陈秘书还在院子里!”
毛泽东便回头喊陈伯达,催他也快走。
这时,聂荣臻和晋察冀军区参谋长赵尔陆也匆匆跑了过来,见毛泽东已经离开院子,众人也都跑向防空洞。刚进洞口,国民党军的美制B25轰炸机的炸弹就落下来,就正好在院子当中爆炸。
如果晚一步,后果真是不堪。
国民党轰炸机投下了好几枚炸弹,但投在司令部门口的炸弹没有爆炸。
轰炸过后,毛泽东和江青走到司令部大门口看那颗没有响的炸弹。只见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三枚炸弹平躺在深深的坑穴内。
毛泽东饶有兴趣说:“没什么了不起嘛!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
聂荣臻急坏了,他担心敌人投的是定时炸弹,急忙跑出去,二话没说,将毛泽东架回院内,并让人通知工兵赶紧将炸弹起走。
城南庄的村民们却说:“那颗炸弹瞎火是一定的,毛主席是什么人,他是上方星宿下界,自有神灵保佑,你说它能炸吗?”
聂荣臻找来晋察冀军区保卫处处长许建国问:“飞机轰炸怎么就这么准,一颗在主席的院子里,一颗在司令部大门口,是不是有敌特活动?”
这件事一直是一个谜。直到解放后从大同接收的档案里,查阅敌伪档案,才弄清楚真相。原来军区司令部里就有国民党安插的特务,一个叫孟宪德,一个叫刘从文,正是他们送出的情报,才使敌机有了准确的投弹位置。
为了毛泽东的安全,聂荣臻于当天中午将毛泽东送往城南庄附近有一个叫花山的小村子里居住。
9 天之后,于5 月27日,毛泽东乘车到达西柏坡,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会合。
至此,中国革命的统帅部完成了从陕北到西柏坡的转移,中共中央合并办公。之前成立的中央前委、中央工委和后来成立的中央后委即自行撤销。
西柏坡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约有七八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便成为中共中央新的所在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神经中枢。
程悦长率新4旅从玉都庙、党原镇一带北上援救6纵总部和教导旅,敌骑兵包抄过来,新4旅仓促应战,未能救出教导旅。
旅长程悦长再次收拢调整队伍,准备再次向屯子镇攻击。
政委黄振棠说:“我们现在处境也非常恶劣,由番号判断,我们面前之前乃是青马集团主力82师师直属特务团,我部新来,尚未构筑有效工事,敌人很可能趁我不备之时突然袭击我们。”
程悦长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马头坡,这个位置特别重要,我们不但要救出教导旅,还得保证总部的转移和彭总的安全。”
黄振棠道:“如果我们失利,总部后方空虚,敌人就会围过来,总部东返将面临很大危险。”
程悦长道:“我说得正是这个意思!”
黄振棠道:“我们的任务不轻,你是不是担心敌人会从侧后袭击我们。”
程悦长道:“正是这样!”
黄振棠道:“你带旅部和771团于正面与敌交锋,我带16团绕道新杜家,防止敌人侧后袭击。”
程悦长道:“你到了那边,很可能面临更为残酷的战斗。”
黄振棠道:“你在正面,会更残酷。”
程悦长道:“我们任务都不轻松。要以不怕牺牲的精神打击敌人。只要把屯子镇撕开一道口子,我们即可掩护教导旅突围。”
黄振棠即带领16团前往新杜家,临行时,他对程悦长说:“好自为之。”
程悦长说:“你们那边打的好,就会减轻我这边的压力。”
黄振棠走了,程悦长又对第3团团长夏益善、政委高洛平道:“一旦教导旅突围,你们即可掩护全旅后勤机关向东转移。”
果然不出所料,青马军马继援整82师直属特务团、山炮营、卫士大队共4千多人,由特务团团长杨修戎率领,于马头坡正面杀了上来。
杨修戎对冲在前面的第一营营长韩小侠道:“共军救兵到来,第一次未能成功解救,士气正衰,现在趁其野战工事未能构筑之契机,一鼓作气杀上去,定能获胜。”
于是指挥部队拼死冲杀上来,但未料新4旅771团早有准备,一顿迎头痛击,青马第一线攻击部队死伤惨重,营长韩小侠、副营长沙万青、连长铁万良负重伤,攻击失败。
杨修戎见正面攻击受阻,旋又调集人马从马头坡北侧迂回到新杜家,试图包抄新4旅侧翼。
黄振棠率16团刚刚赶到新杜家,正要准备修筑工事,青马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向新杜家杀过来。一部分已经冲入村里,在道路上来回冲杀,青马骑兵越来越多。
16团团长袁学凯对旅政委黄振棠和副团长刘广汉道:“敌骑兵越来越多了,我阵地有被冲垮之危险。你们在这里掩护我,我带敢死队突击一下,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刘广汉道:“我也去,你从左边突击,我带2营到右边,两厢夹击,更可挫敌锐气。”
旅政委黄振棠同意了他们的方案,便令16团主力向敌阵猛攻,以掩护两位团长从左右两翼突击。
于是,袁学凯、刘广汉迅速组织起敢死队,扛起轻重机枪,从左右两侧徒步冲向敌阵来回射杀,火力凶猛,给青马骑兵以致命杀伤。16团敢死队也死伤过半,2营教导员张荣德带队冲锋时当场阵亡。
青马82师特务团在不要命的16团敢死队的打击下死伤惨重,败下阵来,右翼阵地出现空虚。特务团团长杨修戎看到自己的手下官兵死的死伤的伤,血流成河,面对82师师长马继援放声大哭。
屯子镇内,罗元发第6纵队分三批向外突围。
镇子外,马头坡方向枪声一阵紧似一阵,知道新4旅正在与敌发生激烈交战,遂从镇内向敌冲杀,6日深夜,镇外马头坡一线出现空虚之时,纵队司令员罗元发、政委徐立清和教导旅旅长陈海涵命令部队将拿不走的物资和重武器全部销毁,趁敌未合围之时,从屯子镇向外冲了出来。教导旅由内向外冲杀竭力突破,新4旅集中火力掩护,第6纵终于从屯子镇撤出,撤退中教导旅政委关盛志负伤。
罗元发第6纵经历了长武、冉店桥、张家坡、屯子镇历次残酷战斗,部队严重损伤。战役结束后,六纵到山西河津、稷山、新绛等县进行两个多月的休整,才恢复了一点元气。
7日中午,在程悦长新4旅掩护下,彭德怀率西野总部从南庄李家,沿公路回头向西经翟家转向东南,经上肖向荔镇转移。
彭德怀命令王世泰第四纵在屯子镇至肖金镇公路线上进行机动防御,可是四纵也真不争气,不知什么原因,警三旅五团团长郭应春违抗命令,擅自将部队撤到肖金镇以东。致使屯子镇至肖金镇一线出现缺口。
彭德怀率西野司令部、1纵纵直机关及6纵纵直机关和教导旅刚从南李家向荔镇突围,青马骑兵82师就将通向荔镇和萧金的缺口封上了,4纵的机动防御落空,只得向后撤走。留在后面的新4旅和独1旅一部被青马骑兵阻断,与总部失去联系。而且,敌骑兵源源压过来,使彭德怀总部突围造成很大威胁。
******
为解除东撤后顾之忧,彭德怀命令2纵顿星云独4旅围困肖金镇,不使肖金镇敌军东顾。独4旅11团旅政委杨秀山带领,作为机动,在侧后协助。
杨秀山率11团到了三不同,却发现这里没有重兵守把,遂迅速占领了这个交通要道。彭总听说占领了三不同,连声说了三个:好,好,好!
5月8日黄昏,西野部队全部通过三不同,晚上九点多,杨秀山带着部队摸黑急速撤退,行不到十里,后面大批敌军蜂拥而来。
******
却说之前4月26日彭德怀攻打宝鸡之时,在岐山阻敌的第4纵不战自退,裴昌会集团长驱直入,致使宝鸡门户洞开。彭德收急令程悦长新4旅在凤翔县城东阻截敌整编65师, 令第2纵队张仲翰独6旅在元大营阻截整编第1师。完成任务后,程悦长新4旅随总部北上,而张仲翰独6旅却与总部失去联系。
失去联系后,张仲翰率部向西,到达宝鸡,主力已经北上,旋即北上,寻找主力。裴昌会集团的钟松整编第36师在后紧追不放。
此时,敌我激烈混战,犬牙交错,情况不明,总部又不知去向,张仲翰率独6旅于5月3日到达荔镇,旋即占领了该镇。还未喘气,敌人南北两路便向荔镇发起猛烈攻击。南面是钟松整36师,北面是马继援82师。
荔镇地处北去庆阳、南接长武、西通屯子镇、东出三不同的咽喉要道,张仲瀚坚信这里双方必争要地,总部很可能从此处经过。便命令部队坚守荔镇,寸土不让,与南北两军展开激烈战斗。
5月4日,政委曾涤来到荔镇,之后,西野政治部主任甘泗琪也来到荔镇,宣布彭德怀嘉奖令。
5月5日,总部来电,要他们坚守荔镇,以保证总部向东撤退。
5月8日,张仲瀚在荔镇经历了生死之战,反复争夺,损失极大。18团团长陈国林及一营营长李文泉牺牲,18团全团仅剩十余人。
张仲翰不得已向总部请求援助。不久,徐国贤的359旅赶到。两个旅节节抵抗,一直坚持到临近黄昏,消耗了两个旅的全部子弹和炮弹,以伤亡四百多人的代价完成了抗击国军整36师和青保一团的进攻的任务,掩护西北野战军总部顺利通过荔镇。
彭德怀率西野主力,一路且战且走,于5月12日到达到马栏、转角地区,这里是老解放区,也是此次战役发起时的集结地,西野总算是完全摆脱了胡马军的追击。
******
而新4旅的英勇顽强的阻敌,救出6纵直属机关和教导旅之后,一直坚持到7日下午4点,西野主力顺利突围。但是,由于屯子镇至肖金镇之间防线被青马骑兵占领,新4旅被隔在西边,与已经远去的西野和6纵总部失去联系。
青马骑兵在发觉西野突围之后,恼羞成怒,回头将新四旅包抄过来。新4旅陷入了敌人重兵包围之中。
新4旅在完成掩护任务之后,按照命令向荔镇方向转移。但通向荔镇的各条道路均已被青马部队占据。771团向左,16团向右,杀出一条血路,继续前行,在路上遇到了掉队的1纵358旅伤员和从翟家、芦家岭一路撤来的独1旅第1团、第3团部分部队,两路人马合兵一处,与大批青马骑兵陷入苦战。一股股骑兵轮番向部队冲击,部队在抗击中一片混乱。新4旅旅长程悦长、政委黄振棠组织部队数次冲锋,均未奏效。771团政委张世功带头扛起机枪拼死向外冲击,但还是不能突围。到晚,部队被围在上下肖村一个一面是山、三面是沟的狭小地带上。
入夜以后,骄横的青马骑兵向这边喊话:“共军兄弟们听着,你们已经被层层包围了,跑是跑不了的,赶快投降吧!”
政委黄振棠说:“敌人以为我们走到绝路上了,我们趁他们放松警惕时突围。”
程旅长说:“敌人在路口上架起了机枪,但在山这面悬崖陡壁是不会架机枪的。我们从山这面的山崖上吊下去。”
一会儿战场寂静下来了,对面篝火旁边的青马骑兵们都躺下睡觉了,深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大家集中裹腿布结成双股绳索, 指战员们抓住300多米长的绳子,顺着悬崖攀壁而下。果然不出所料,悬崖下敌人没有设防,连巡逻哨也没有。新4旅摆脱了险境。之后,为避免重陷敌重围,旅长程悦长无奈决定,全军分散行动,班自为战,人自为战,选路突围。
突围出来的官兵一路向西北经太平、曲子转入边区,另一部分则经宁县向东进入根据地。
******
经过西府、陇东长途跋涉,连续不分昼夜的战斗,6纵新4旅伤亡5千余人,人困马乏,大伤元气。退回根据地后,奉命跨过黄河瀑布,东渡禹门口,进驻山西河津县一带休整。
此战,西野1000多名官兵和伤病员被浮,被集中运押于陇东宁县城7个地坑里,由马继援部八十二师直属工兵营600多人、宁县地方保安自卫队400多人看押。
5月7日晚,城外西野4纵警3旅警7团攻打宁县城,试图救出这些被俘人员。被俘的西野将士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了惨烈的越狱暴动,未能成功,参与暴动的地坑内被俘人员无一幸免,全部遇难。
在被俘人员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他的名字叫吴满有。
1934年,共产党在延安搞土地革命。从榆林横山县山沟里逃荒到延安的农民吴满有分到了一架约有120亩土地的荒山。这个妻子饿死,两个女儿送人的贫穷农民爱地如命,自此有了这100多亩山地,便用全部心血辛勤耕作,粮食越攒越多。他给边区政府上交的公粮,也远远超出其他农民。1941年,他收粮34石,公粮就缴了14石3斗,还有公草1000斤,并买了公债与公盐代金券815元。
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发表了莫艾的通讯——《忘不了革命好处的人——记模范劳动英雄吴满有》,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毛指出:只有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才能冲破国民党封锁,到最后胜利。“这是宣传吴满有的战略意义。”
朱德也说,吴满有这篇报道的社会价值,不下于20万石公粮。而20万石,是1941年陕甘宁边区征粮的总数。
1943年1月11日,担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锐,为解放日报撰写社论,标题是《开展吴满有运动》。
诗人艾青专门来吃住在吴家,写了一首叫《吴满有》的长诗 。
吴满有火到什么程度?
当时延安有一种香烟,叫‘吴满有牌’,还有一部电影,就叫《吴满有》。
当年的延安,老百姓除夕送灶爷,都挂着吴满有的像。因为吴满有代表着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到1946年,延安农民吴满有已给边区政府贡献小米85石,(合计3万4千余斤);815元钱;草1000斤;牛4头,羊40只。
事实上,吴满有的贡献不止于此。他是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精神的代表人物。1943年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就是由吴满有和另一个劳动模范、退伍军人杨朝臣军民劳动竞赛拉开的序幕。
吴满有弟弟参军是西野战士,他说:“我兄弟用血保卫边区,我用汗水保卫边区。”
1945年春节,吴满有把自家喂的一头猪杀了,一点没留,全部送给中央办公厅。而他家的年夜饭里还有糠窝窝。
农民吴满有也是毛泽东的座上宾,毛曾多次看望吴满有。吴满有也曾多次给毛送粮食、蔬菜,每年送去最好的一石小麦和一石小米。
1946年春,毛岸英已从苏联回国,毛泽东专门安排他住在吴满有家,吃住在吴家,跟着吴家父子一起劳动。晚上,毛岸英就和吴满有的长子吴仲富一起,睡在窑洞炕上。吴满有在窑洞门口铺一块木板,说是“挡风”,其实是为了保护毛岸英。毛岸英在吴家住了7个月,到当年的11月,才由吴满有送回毛泽东身边。
延安撤退时,吴满有随军撤离,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军二纵民运部副部长。
1948年的5月8日,西北野战军组织西府战役攻打宝鸡失利,吴满有被蒋军俘虏。国民党为此大肆炒作,西安电台发表三次广播,内容是吴满有的讲话,表示他弃暗投明,脱离共产党。还发表了他的自白书,自白书中充满浓厚的政治语言。问题是,吴满有根本不识字。
他先在西安关押,后又被送到了南京。当年9月,他和中共中原军区的另一位军官杨经曲,被安排参加记者会。一张老照片上,留着两撇山羊胡、穿着棉袄的吴满有,看起来心事重重。
1949年11月,国民党大势已去,被关押在重庆合川的吴满有,也获得自由。1950年3月,他回到了延安。但是,他已经被宣布为叛徒,开除了党籍。
没有人知道吴满有那时的心情,他已是百口莫辩。
那篇自白书是不是真的,吴满有是不是真的叛变,其实很好判断。吴满有一直被关押,也未给革命事业造成什么损失,被俘不是他的过错,吴满有有功于国,而且,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农民出身的吴满有。
******
1948年5月26日,彭德怀主持召开了西北野战军第二次前委扩大会议。
会上,彭德怀对4纵领导干部进行了严厉批评:“你有电台,完全可以请示报告,敌人力量大抗不住也可以报告,而你既不抗击于岐山之东,又不抗击于岐山之西。你撤,既不通知友邻部队,又不告诉我们,总该打个招呼吧?部队在行军路上住老乡的房子,走时还给房东打个招呼,你们的组织纪律性哪里去了?” 他大骂4纵司令员王世泰:“我现在枪毙你的心思都有。”
警三旅旅长黄罗斌和第五团团长郭应春被撤职。
王世泰写了检讨书,不敢当面见彭德怀,只好交习仲勋转交。
五
在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转战西府受挫之时,毛泽东正在河北阜平的城南庄运筹帷幄,指挥全国各战场打出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地区。
4月30日至5 月7 日,毛泽东在城南庄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称为城南庄会议。会议讨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地区的问题。会议还讨论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问题。
城南庄会议结束后不久,一天早晨,有两架国民党轰炸机突然飞临城南庄上空。
毛泽东的政治秘书陈伯达正要准备去吃早饭,吃到飞机声响,急忙跑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习惯夜里工作,他工作了一个通宵,身穿蓝条毛巾睡衣刚要躺下休息,陈伯达闯了进来:“主席,敌机来了,快走!”
毛泽东犹豫,陈伯达说:“飞机就在头顶上,要赶快走!”便让警卫员拉起毛泽东,向房后防空洞跑去。
绕过一道墙,警卫员说:“陈秘书还在院子里!”
毛泽东便回头喊陈伯达,催他也快走。
这时,聂荣臻和晋察冀军区参谋长赵尔陆也匆匆跑了过来,见毛泽东已经离开院子,众人也都跑向防空洞。刚进洞口,国民党军的美制B25轰炸机的炸弹就落下来,就正好在院子当中爆炸。
如果晚一步,后果真是不堪。
国民党轰炸机投下了好几枚炸弹,但投在司令部门口的炸弹没有爆炸。
轰炸过后,毛泽东和江青走到司令部大门口看那颗没有响的炸弹。只见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三枚炸弹平躺在深深的坑穴内。
毛泽东饶有兴趣说:“没什么了不起嘛!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
聂荣臻急坏了,他担心敌人投的是定时炸弹,急忙跑出去,二话没说,将毛泽东架回院内,并让人通知工兵赶紧将炸弹起走。
城南庄的村民们却说:“那颗炸弹瞎火是一定的,毛主席是什么人,他是上方星宿下界,自有神灵保佑,你说它能炸吗?”
聂荣臻找来晋察冀军区保卫处处长许建国问:“飞机轰炸怎么就这么准,一颗在主席的院子里,一颗在司令部大门口,是不是有敌特活动?”
这件事一直是一个谜。直到解放后从大同接收的档案里,查阅敌伪档案,才弄清楚真相。原来军区司令部里就有国民党安插的特务,一个叫孟宪德,一个叫刘从文,正是他们送出的情报,才使敌机有了准确的投弹位置。
为了毛泽东的安全,聂荣臻于当天中午将毛泽东送往城南庄附近有一个叫花山的小村子里居住。
9 天之后,于5 月27日,毛泽东乘车到达西柏坡,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会合。
至此,中国革命的统帅部完成了从陕北到西柏坡的转移,中共中央合并办公。之前成立的中央前委、中央工委和后来成立的中央后委即自行撤销。
西柏坡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约有七八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便成为中共中央新的所在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神经中枢。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